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三

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

赐紫沙门  鲜演述

疏归命者。显归敬之相也。归者。依投趣向义。命者。总御诸根。一身之要。更无二焉。又准西域记。云天竺致敬之式。其仪有九。一发言问讯。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肘据地。八五轮着地。九五体投地。今言归敬。义兼八九。又准清凉。而有十门。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二唱和礼。(高声〔[口*寅]〕杂词句浑乱此二非义)三恭敬礼。(五轮着地。捧足殷重。此则小教及始教中相宗礼也)四无相礼。(入深法性离能所相即始教中空宗礼。以顺空义故)五起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礼不可礼。则终教礼。通理事故)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实相礼。(若内若外。固一实故。此二顿教。无心是道。即心是佛。名之礼也。但礼心佛无礼礼故)八大悲礼。(随一一礼。普代众生。次三圆教。此通终教圆教一乘故。同体大悲。曲论有二。一同一理体。二同一事体。前则同教。后则别教谓同体大悲。自礼即是他礼故)九总摄礼。(摄前六门。以为一观。上有八门。今言六者。不取前二。故但六也)十无尽礼。(入帝网境。若佛若礼。重重无尽。经云。於一微尘中。具一切诸佛菩萨众围绕。法界尘亦然。一一如来所。一切剎尘礼。若依此礼。一一礼即有无尽功德。岂可量哉。不依此观。徒自疲劳。又赖万行。一一皆尔。细思行心。看入阿门。勿自欺谩一生虚度)释曰。上言归敬。正当第十。傍兼前七。不唯上求於加护。抑又下设於轨仪。幸愿群英。勉旃行焉。

言无尽三宝者。何故此三通称宝名。准心地观经。具足十义。一坚固。如摩尼珠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无垢。如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速远离烦恼尘垢。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身所求能与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八者庄严。如世间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宫。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如是义故。佛法僧说名为宝。

言十号之一者。瑜伽八十三。解十号云。一如来。(仿同先迹号)二应供。(堪为福田号)三正遍知。(达伪通真号)七无上士调御丈夫。(降生成道号)八天人师。(应根说法号)九佛。(三觉圆明号)十世尊。(处世独尊号)今当第七降生成道号也。

▲言法界亦二义一成上依处等者。清凉。或以宽释狭。如今文是。上言尘剎狭。下言法界宽。以宽释狭。狭亦成宽。或以狭释宽。华藏品文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上言法界宽。下言宝光等狭。以下狭释上宽。宽亦称狭。宜细详审。

▲言十力者。一处非处力等。

▲言无畏者。一一切无畏等。

▲言百四十不共者。瑜伽云。谓诸如来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应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即其义矣。

▲言无尽之德者。故经云。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言承恩重者。旷劫积修难行苦行。本为众生故。隐实显权。成道说法。种种曲巧。处处开悟故。用大悲力碎金刚体。佑及法界。留二十年。福荫含灵。潜形护持。称性华严。令见闻者当成佛道故。清凉云。一发心普被恩。(始自发心。终〔护〕极果。普缘众生。而为化境)二者难行苦行恩。(犹如慈母咽苦吐甘。谓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割身千灯。投形饿虎。香城粉骨。雪岭亡躯。如是身等事。皆为众生)三一向为他恩。(曾无一念为於自己。由如慈母但念子乐自然碎。经云。菩萨所修功德行。不为自己及他人。但为最上智慧心利益众生故回向)四垂形六道恩。(为证灭道应受无为寂灭之乐。而垂形六道遍入三涂以身救赎一切众生)五随逐众生恩。(上辨横遍六道。今约长劫不舍。如子见父。视父而已。无出离心。如来慈父。备将万行。随逐救摄等)六大悲深重恩。(故善财童子。谓无忧德神云。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忧念情至。忽见被人害截支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等)七隐胜彰劣恩。(十莲华藏微尘之相。滴海难称无尽之德。并隐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断见修惑。五分法身。觉树初圆。如老比丘。同五罗汉。故法华中。脱珍饰服着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所等。)八隐实施权恩。(圆顿一乘。隐而不说。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众生此上二恩。净名香积品彼来菩萨赞云。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等)九隐真现应恩。(故法华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慢而怀厌怠等)十悲念无尽恩(谓世尊。同人中寿应受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等。留三藏八藏之教。广益众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庙乃至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等)自顶至足。从生至死。皆佛之荫。斯之恩德。何可报耶。得人小恩。常怀大报。(即涅盘经)不知恩者。多遭横死。(即华严经)具斯十义。故云恩重。

言一约事就义门。约别相事体之上。各各随义。以成三宝随一事体。义具三宝。故云同体。

▲言今举佛所住等者。属今文也。摄法从人故。

▲言二约会事从理门。会三宝差别之事。归一真无差之理。故云同体。

▲言今佛举法等者。属今文也。

▲言三约理义融现门者。约理体上。义开三宝。和融显现。故称同体。或理是佛法。义是法宝。融是僧宝。现通三宝。

▲言由此一门等者。属今文也。於所住中。三宝足矣。

▲言三门虽异并称同体者通。释上三。

▲言力持身者。舍利等也。

▲言通於诸乘等者。小权实乘也。

▲言归胜非劣者。约乘名胜。一乘也。约宝名胜。同体也。

言以是海会之上首者。初普贤者。下疏云。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此约自体。又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此约诸位普贤。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此约当位普贤。又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此约佛后普贤。位中普贤。悲智双运。佛后普贤。智海而满。而运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穷未来际。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贤。此约融摄。又云。而有十普。一所求普。二所化普。三所断普。四所行事行普。五所行理行普。六无碍行普。七融通行普。八所起用普。九所行处普。十所行时普。故新集称赞三宝六师文云。普贤菩萨忏悔师者冥真妙体称性海。遍尘方应物。严身随缘起。而相周沙界。灵山会上。后乘象王而来。觉树场中。先作师子之吼。皆彻果海。初心得号如来。总该因源。妙觉犹称菩萨。善心若发。应时现身。罪障纵深。暗中摩顶。如来光赞。众剎何异微尘。善财修因。多劫不喻毛孔。圆融三圣独表显於真空行布。六师偏忏除於妄有。或居坚固窟。谈具深真广之圆宗。或住峨嵋山。修即遍即常之胜行。或於宝威佛国。不来而来。或向华严法场。不遍而遍。神通叵测。群生而钦依。功德难思。得诸佛而敬礼。钞标上首。诚不虚矣。(上来所赞之事。并出众经)次文殊者。具足应曰曼殊室利。含有四义。一首具摄诸位故。二胜最极深胜故。三吉祥示居此土生有十征故。四德来自他体含万德故。又新集称赞三宝六师文云。文殊菩萨轨范师者。诸佛胜母。大觉祖师。该信知之法门。彻始终之佛境。即权之实。捞生常遍於十方。即实之权。化物久居於五顶。善财暂遇。顿发菩提胜心。龙女才逢。速登阿耨正觉。执如意宝。满含诚之所求。乘师子王。施有情之无畏。果成先劫。号称龙种尊王。道证今时。名曰摩尼宝积。过去弘法。又目妙光。未来证真。后称普见。受阇王之坚请。变珍馔而供多圣贤。禀释迦之微言。宝钵而化诸天子。既为佛陀祖师。岂非僧伽上首。(广赞如彼。事出众经)。

钞一切众生最胜良田者。良田之言。而有多种。故下疏云。於中佛塔菩萨知识父母是恩由亦敬田。众僧二乘是德田亦敬田。贫孤是悲田亦苦田。此等皆能生福。如世之田。若敬田有病。亦敬亦悲。乃成四句。故智论十四云。若怜愍施。谓於贫穷下贱及畜生。二恭敬施。谓於佛及法身菩萨等。三怜愍恭敬施。谓於老病贫穷阿罗汉辟支佛等。总收为二谓悲与敬。其非敬非悲。亦悲田摄。无德可敬故。然此二田。以理[衔-金+缶]心。则等无优劣。故净名曰。施最下乞儿。犹如如来福田无异。无所分别等。若直就境论。则敬强悲劣。以恩深德厚故。如校量功德经说。若就於心。则悲田为胜。亲引悲故。故敬则田强而悲心弱。悲则田弱悲心强。各有其羡。俱为良田。若当是敬田。恩则胜德。故校量经云。供百罗汉。不及一生身父母。阿含中说。供养父母。供一生补处。功德齐等。若同是恩。在家则父母恩胜。出家则师僧恩胜。如舍利弗请问经说或约生色身及生法身。则优劣可知矣。若同是德田。别不普故。如梵网经说。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又由主则田异。感报胜劣。种种不同。恐繁不载。信知诸境福田。同大地而原湿无间。仰推三宝胜德。若拔壤而作卤宁参。钞指良田。斯之谓欤。

言良以普贤该因彻果佛前佛后者。该因遍六位之深因。彻果通五周之妙果。或该因得果不舍因也。彻果初心成正觉也。佛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佛后。果无不极曰普。不舍因门曰贤。

▲言遮那心源者。性海果分也。

▲普贤行海者。缘起因分也。

▲言仰托三尊者。佛法僧也。或三圣也。

▲言疏中欲掩是非等者。通妨也。谓有难云。疏意欲指昔瑕。何不显说。故云疏中欲掩是非既尔。钞中何说传者须知得失。何须撰钞。诸徒诚请难以违文。何须顿叙长时弘传等。

▲言世路以多岐亡羊者。列子第八曰。扬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扬子之竖。(贱童)追之(追求也)扬子曰。嘻(许其反噫嘻伤叹也)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既返。问获羊耶。曰亡之矣。曰奚(何也)亡之。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扬子蹙(七六反)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是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扬子不答。(知问非也)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扬。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扬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兄也)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问曰。仁义之道若何。伯(长也)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既昭且哲以保其身)彼三术相反。而同出於儒。孰是孰非耶。扬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於水。勇於泅。(音囚浮也勇健於浮)操舟鬻渡。(贩卖渡人)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学浮者多)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兹之类孰是孰非乎。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扬让之曰。(让者请也)何吾之问之迁。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本会扬朱之不言故问之仁义扬朱本会心都子所问故答以泅水而孟孙扬不闲丧生之道怪不答失羊之意故迷惑甚也)释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真。学本一而末异也。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者。哀哉。

▲言各呈其能者。文选云。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

▲言昔可尚也等者。意云。昔日章疏堪可尚重。我今何有言词。或云。昔可尚重。多人同解。我今解释。何有难词。

▲言五百比丘等者。出涅盘经。

▲三十二菩萨等者。出维摩经。

▲言如折金杖等者。胁尊者语。

言故经云者。金刚三昧经也。

▲言况华严性海等者。上之所明。犹通余教。况我华严不彰心观。

▲言不贵宗通唯攻言说者。宗通复二。一现量宗通。自获禅定。亲证法门。心冥至理。口为人说。则所教者多有证达。如解脱禅师。得佛光观。又得无生忍。故所教八百余人。皆获禅定。二比量宗通。因依师教。达甚深理。比譬度量。於境不谬。解符妙趣。示导含灵。则所教者亦有证达。近代禅师之类也。故圭峰云。微细习情起灭彰於静虑。差别法义罗列见於空心。虚隙日光纤埃扰扰。清净水底影像昭昭。岂比夫空守默之痴禅但寻文之狂慧也。

▲言唯攻言说者。心无妙解。口诵禅歌。念诸家章疏之文。状同缾鸿。昧一心寂照之理。势若云朦。以此诲人。岂获义利。苑公之类即其人也。

▲言不能以圣教为明镜至照经幽旨者。破刊定也。如圭峰云。迷之则触面向墙。悟之则万法临镜。若空寻文句。或信胸襟。於此一心性。如何了会哉。

▲言玄言理说等者。此经多有玄妙之言称理之说。刊定并谓。与随宜之谈雷同。以深为浅。失其大利也。合空廓自己有相心情。以求宗趣。刊定铭目。自出情怀。胸臆判断。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门也。

▲言不知万行令了自心者。如解脱长者。诫善财云。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於境界净治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坦荡自心。应以智证洁白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又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乃至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恶兽怨贼大火猛焰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於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刊定反此。故云不知。

▲言一生驱驱但数他宝者。问明品云。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言或年事衰迈等者。如云。吾昔年来积学问。也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即其人也。

▲言岂唯抑乎佛心者。佛说经心。令依教而悟理。随悟理成而观。今废教求禅。故钞云尔。

▲言用以心传心之旨者。即达磨之旨。此心即是一切众生本觉心也。师资相望。立以传名。此意用禅门传心之旨。开华严佛证之门。

▲言会南北二宗之禅门者。圭峰云。北宗意谓。众生本有觉性。如镜有明性。烦恼覆之不见。如镜有尘暗。若依师言教。息灭妄念。念尽则心性觉悟。无所不知。如磨拂昏尘尘尽则镜体明净无所不照。故彼宗主神秀。呈五祖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有尘埃。南宗意谓。诸法如梦。诸圣同说。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达磨所传清净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知非烦恼。悟时神变知非神变。然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迷此知。即起我相人相。计我我所。爱恶自生。随爱恶心。即为善恶。善恶之报。受六道形。世世生生。循环不绝。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於此。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精进。於解则见诸相非相。於行即名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由无穷名之为佛。和前见性偈云。菩提本无树。心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即斯义也。

▲言撮台衡等。者天台智者衡山思师空假中三观文也言虽入先生之门至犹迷衣内之珠者。上半即列子中事。已见上引。下半即法华之意。今当略陈。即第四五百弟子授记品。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於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等。繁不委序。而。

▲言善友者。唯下疏云。世之善友。略有七事。一遭苦不舍。二贫贱不轻。三密事相告。四递相覆藏。五难作能作。六难与能与。七难忍能忍。如来亦尔。为物随於六趣苦。而不舍。贫无法财而不见轻。本性客尘无不相告。善根未熟。则以权覆实。堪真实化。则以实覆虚。着弊垢衣。执持粪器。为难作能作。解髻明珠。为难与能与。生违佛化乃至多劫心无退动。为难忍能忍。

▲言杂以邪宗者。迷真异执教也。

▲言使圆实不分渐顿安辨者。真具分满教也。

▲。

▲言即用之体不成者业用既有德相独无即业用之德相不成故。

▲言交彻之旨宁就者。生佛交彻义不成也。

▲言却令相用二门无由成异者。真如但是德相之因。云何通与业用为因。

▲言以缘起相由之玄旨。(事理无碍义)同理性融通之一门(事理无碍义)。

▲言大缘起者。具足十门。体周法界。拣非内外。故名为大。

▲言非是重古轻今者。释氏六帖云。重古经今注引破邪云。俗儒好长古而短今。谈前而薄后。不非古之虚美责今之实论。信久远之伪辞。忽近今之实事。不知损马之要而竟儒墨之谈。膏旨之病。故难治矣。释曰。疏主不尔故云非也。

▲言不欲欺诬亡没者。故肇论序云。此实巨蛊之言。欺诬亡没。街巷陋音。未之足拾。

言使质而不野者。出於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包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文胜质则史。(包曰史者文多而质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包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即其意也言不分通局者。性相共有。名通一宗。独有名局。

▲言或多用法相而复尽呼为权者。法相通权实故言即当既别者。圆融行布别故。

言天之日月易之乾坤者。显性相理齐。恐法相师是非心生故。或日明月暗乾高坤下。意彰不齐故。

▲言三倒者。下疏云。见想心三倒也。谓於前诸事。起心分别。常无常等。名为心等。於常等境。取分齐相。名为想倒。於想执实。名为见倒。翻背正信。立以倒名。然小乘中。或说想心见三次第而起。或说一时。义分前后。心想非倒。由见乱故。立以倒名。虽诸说不同。皆依六识建立。若大乘中。亦有多说。一云依七识心义分三倒。谓七识妄心性是乖理颠倒之法。名为心倒。依是心故。便有一切妄境界生。如依梦心有梦境起。即於彼境。妄取其相。说为想倒。於所取法。执实分明。说为见倒。依此三倒。於为无为境。起常无常等八种颠倒。诸宗异说。恐厌繁文。即斯义也。

▲言至如升兜率品等者。略示昔人不知之处。谓佛地经。佛有二十一种功德。无着等菩萨。立名解释。然观下疏。将论配经。若非贤圣。岂能如尔。法界品末。又重引释。义转幽微。

▲言然於四十二位等者。下疏配五十二位。今云四十二。抄写者误。或摄十信。入初住中。

▲言引六会经文等者。始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信住行向地及等妙二觉。而对释之。

▲言翻验昔解臆说尤多者。弹刊定也。谓彼将十信。却作十住等。

▲言五眼者。肉天慧法佛也。

▲言十眼者。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一切智眼。

▲言六通者。他心天眼宿住天耳漏尽神境通也。

▲言十通者。一他心。二天眼。三知过去劫。四知未来劫。五天耳。六不动往剎。七分别言词。八无数色身。九一切智。十灭定智通也。

▲言十信者。菩愿化力相威意福法智也。

▲言四智者。大平妙成也。

▲言九门六度等者。瑜伽九门。别显六度。清凉采用以释此经十度。

▲言九门者。一自性。(出行体)二一切。(能具行)三难行。(别显胜)四一切。(行差别)五善士。(作饶益)六一切种。(摄圣教)七遂求。(随所须)八清净。(摄成度)九二世乐。(现当益)。

▲言十通十忍等者。十通六通如前。

▲言十忍者。音顺无幻焰梦响影化空。

▲言五忍者。伏信顺无寂。十通十忍品中自会。须者应捡。

▲言十身融三身者。菩愿化力意即化身也。相威福兼报化也。即法身智通三身。局唯法报。

▲言十智融三智者。十智者。一无依成事智。二体无增减智。三体均益生智。四用兴体密智。五灭惑成德智。六依持无碍智。七穷劫利乐智。八知无不尽智。九巧令留惑智。十性通平等智。

▲言三智者。真俗中智也。就十智中。达事之用融俗智。照理之用融真智。证无碍之用融中智也。

▲言十门涅盘者。一体性真常门。二德用圆备门。三出没常湛门。四亏盈不还门。五示灭妙存门。六随缘起尽门。七存亡互现门。八大用无涯门。九体离两边门。十结归无住门。

▲言四涅盘者。自性清净。有余依。无余依。无住处。十中。体摄性净。用摄余三也。

▲言一智融於四智者。第四用兴体密一智。融大圆镜等四智也。

▲言三聚者。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也。良以二地三聚戒度成就。全离误犯之愚行时蚁行分路等。故名离垢。

▲言八禅者。色无色界各有其四。依定发慧。照了大乘无边妙法。故名发光。

▲言道品者。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也。

▲成无生之慧光者。发智大焰。烧烦恼薪。证无生理之慧也。

▲言诸谛者。一十五谛也。

▲言星罗十门目满三观者。一有支相续门。二摄归一心门。三自业助成门。四不相舍离门。五三道不断门。六三际轮回门。七三苦集灭门。八因缘生灭门。九生灭系缚门。十随顺无所有尽门。随一门中。而有三观。一相谛差别观。二大悲随顺观。三一切相智观。

▲言非是悬指昔三中乘所见者。拣异古人。谓昔人但指如中乘缘觉所观是也。今则不尔。依一乘解。或云非是悬指法华已前昔日三乘中间独觉所观之境也。

▲言权实双行者。止观齐驱。或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理量双行。

▲言七分该罗者。谓集作地分。净忍分。得胜行分。净佛国土分。自在分。大胜分。释名分。

▲言无功之道者。故唯识云。法驶流中任运转故。十三住中无相无功用故。

▲言四十辩才者。法义词乐四无碍辩。各有十相。故成四十。言十相者。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慢相。七大小乘相。八菩萨地相。九如来地相。十作住持相。

▲言方尽种智之深玄者。究竟始觉也。

言始成正觉等者。小教则修满三祇三十四心断结创圆五分三十二相庄严。始教则历三贤而经十地。创过金刚之心。转八识而成四智。初得解脱之道。终教则觉心初起。妄念顿除。智理冥同。始本不二。顿教则咸遣如义之言。尽除寂静之念。初获得入。创合一心。圆教则真应无碍一多自在。混四法界。摄三世间。时穷念劫。处尽剎尘。念念新新。常成常觉。故云以诸宗始成以会之。

▲言二智。理量也。

▲言三智。真俗中也。

▲言四智。大平妙成也。

▲言兔章者。一所依巾。(真性)二幻师术法。(心识)三所幻兔。(依他)四幻兔有即无。(我法即空)五痴执为实。(迷执我法)下疏中即是马章。然兔与马。随应皆得。

▲言分三影以别之者。下疏引摄论释云。一水月喻。喻於定地所引境界。以水有润滑澄清性故。二光影喻。喻於诸识映光弄影。影成千差。於境牵识。识变万殊故。三镜像喻。喻非定地果报好丑影异随质不同故苦乐果殊由业有异故。

▲言剎平等等出诸句以拣文者。准下疏释。则有五种四句。第一四句者。一剎相。二众生相。三剎无性理。四众生无性理。此四句为本第二四句者。一剎相即无性以事不存故。二剎相不即无性以不坏事故。三剎无性即剎以不守自性故。四剎无性不即剎以性不变故(剎上事理。分此四句。)第三四句者。众生无无性亦同剎说。第四四句者。一剎无性即众生无性以无二故。二剎无性不即众生无性以无可即故。三剎相即众生相理性融故。四剎相不即众生相不坏相故。第五四句者。一剎相众生无性。二剎相不即众生无性。三众生相即剎无性。四众生相不即剎无性。后四重四句中。初及第三句。是相融义。二四两句。当句为门。虽不相融。与彼相即。同一缘起。故成无碍。然为门不同。有多差别。理实诸句无不融通也。

▲言历境起愿以横竖次位而彰之者。彼有三十一愿。大同净行。历多境显之约横释。配六位彰之约竖释也。

▲言普贤三昧等者。第三品也。其定体用也。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於虚空。法界海旋靡不随入。具无尽德等。故云穷妙中之妙。或是三十六普贤行品。抄写者误。与出现品。是平等因果故。彼品中明所治广多一障一切障故。能治深妙一断一切断故等。

▲言出现一品等者。故纲要云。然此一品。玄中之玄。妙中之妙。极物本源。罄佛渊海。又下疏云。然此一品。文旨宏奥。能顿能圆。究众生之本源。罄诸佛之渊海。根本法轮之内。更处其心。生在金轮种中。复为嫡子。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并居凡类之心。以小功而速证。安得自欺。而不受长沦生死之中。今闻能欣。尤须自庆昔善等。是也。

▲言至如法界等者。显疏包含也。法界观文。(在顺造)华藏观文旨归义理分齐。(贤首造)开键(文超法师造)关中。(维摩疏)开脉系表。应是生肇融睿等诸法师所造章疏。皆是性宗。开节血脉网系表显之文也。

▲言三玄格言。周易真玄。老子虚玄。庄子谈玄。儒道正妙之言。不出於此。或格言者。通指诗书也。

言上古妙义用而不言者。获盗法之[亿-音+(天*天)]也。故下疏(第九下半四十二纸内)云。从他闻言已解为盗法。观佛三昧经说。此人堕地狱。如箭射空。后学诫也。

▲言如破娑婆形如虚空者。藏品中。广叙世界体形。至此界云。形如虚空。而刊定破云。大小乘经论。但说虚空无形状。今既言如。译之误也。先师贤首。在其译场之内。故清凉出古意云。外书中说。六合之空。状如圆帐。古就外况。故无失也。如法华云。譬如梵王是众生父。如来岂不知妄计。但就常情所知尔。

▲言晋经失旨致古释词枝者。晋经云。譬如河水。不至彼岸。不来此岸。不断中流也。一远公云。前不趣二处是离有。后不住中流是离无。谓生死无处名中流。不住此无。故云不住中流也。二贤首云。如东流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亦得说言。不断北岸中流。以中无别体约岸分故。若尔南岸亦得。何以不言。涅盘中流。由所度众生在此岸故。所以偏就生死而说。今文分明。

▲何须叙昔者。(此破刊定)故唐经去。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等。下疏释云。生死即此岸。涅盘合彼岸。合上中流。亦言生死者。以发心之后成佛之前。十地三贤。尚居二死。是以中流。即是生死。故云生死中流。非生死涅盘之中间名生死中也。有以烦恼为中流。约其漂溺。从因说也。(即生公释维摩意也)有以圣贤为中流。约受生死之人也。(什公释净名意也)有以中道为中流。约观行说。(肇公意也)斯皆清凉会余师释中流之义也。

▲言毒蛇螫手不得不斩者。通妨也。恐外难云。不许破他。清凉何故亦破他义。故此云尔。一云不得不斩於毒蛇。二云不得不斩於自手。若不斩之。毒气遍体。命难得济。表事之不已。不得轻浮。

言初中后善者。暗用经句。经云。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等。

疏非以一缘等者。问法华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如来出现。今文非一。若谓通会。今为释云。此云非一。非一小因缘。彼经言一。是一大因缘故。或此言非一。表自一乘多缘。彼言唯一。拣他三乘多缘故。

钞转势用之者。更段用之。彼以须弥合佛身。智合论。动合说。经亦通共与不共。今文须弥合身。智慧合海。动摇合说。但论不共。不通其共。故云转势。

▲言又於於经中等者。前解智通能所。后解身亦通二。

疏因十义等者。通有三释。一皆用华严即体之义为因。二皆用华严异体之义为因。三随应不定。且初即体之义为因者。应先问云。有何所以。佛说华严。一法应尔故。如火之热。非由别因。法尔合热。大华严经。常说遍说。非由别因。法尔合说故。二酬宿因故。但取经上能酬之义。非取所酬为因。三顺根感故。但取经上能顺根感之义。非取所顺为因。四为教本故。但取经上能为诸教根本之义。非取诸教为因。五显果德故。取能显义。六彰地位故。取能彰义。七说胜行故。取能说义。八示真法故。取能示义。九开因性故。取能开义。十利今后故。取能利义。皆华严即体之功。而为说经所以。二异体之义为因。一法应尔故。准世界成就品疏文云。二法如是者。梵云达磨多。此云法尔。或云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起外诸器界。(可证后义)若云法尔者。谓有问。言何以诸佛众生起於剎土。答法应如是。不可致诰。(可证前义)若会此二。谓法应如是藏识变起。释曰。双会二义。彼论世界之因既尔。此辨起经之因亦然。但云法尔。准此应悉二酬宿因取所酬愿行为说经因。三顺根感亦取所顺。四为教本亦取诸教为因。如欲接梨先裁在橛。是知梨为在橛之因。欲施末教。先示本法。是知末教却为本法之因。五显果德取所显也。乃至十利今后。皆取所利故。三随应不定为教本。取即体义为因。利今后。多取即体之义为因。余皆异体为因。或皆通二。学者更详。

疏不待别因者。问缘起法门既不退因。涉自然外道之义。答非全无因。但用法尔一因故。若尔下有九因云何不待。答此意假设。更无别因。法尔一因。足今说经。故云不待。或法尔因。据有体有力。摄余九因。故云不待。

疏何以法尔如是转取即宿因深故等者。问酬宿因义。即我世尊。初成佛道。顿说华严。是知有始。云何释成法尔转耶。答但约现在一佛。可许有始。逆推过去多佛。故成无始。或我世尊。但传古事。非自新说。如世君王初登宝位。但行故道。非创新规。故成法尔。又据现在新佛。即过去古佛。故云无始。又据现在一时即过去多时。故云无始。故疏云。时以剎那。坚穷劫海。

疏创蹑玄踪等者。释因果大也。一云创蹑玄踪至顿朗万法。释因深。及以下二句释果大也。一云创蹑至齐周。释因深。是以至妙门。释果大。创蹑玄踪者。释初发事相菩提之心。游履一乘玄门踪迹也。栖神妙寂者。离一切相。契同寂理。栖止神思。在微妙寂灭理中。上句存相菩提心。下句遣相菩提心。事理无碍存泯莫拘。真发心也。或上句观。下句止。止观无碍。为真修也。

▲言悲智双运者。自他俱利也。

▲言行愿齐周者。一一称性。深无边际。一一等空。广无边际。

▲言是以者。蹑前起后也。由此因深。故得果大。

▲言妄想弗剪而廓彻性空者。不断而断。悟大夜之重昏。如理之真智也。

▲言灵鉴匪磨而顿朗万法者。无修而修。朗万法之幽邃。如量之俗智也。乃用无障碍解脱智力。宣阐此华严微妙法门也。上之二因。并是德相。约法性力。约佛德能。常遍说故。下之八因。并是业用。验根示导故。或唯初一是德相因。中间八因是业用因故疏云。乃以无障碍解脱。阐斯妙门。神通解脱唯业用故。最后一因。通德相业用。何以得知。前九是别。第十是总。总必摄别故。或初一亦通业用。钞引不思议品神通说故。

钞依内现依正等者。问相入门中。既有正中现依。依中现依正。应有依正中现正。及依中现正。然相入者。必更互故。若许尔者。应成八句。何但有六。今谓通云理实可尔。且就显胜。一中现二。非取二中现一。如举尘毛之分现圆。非取身剎之圆现分之例也。问何故相即不同相入而作六句耶。今加二句云。此佛依正。即彼佛之依。此佛之依。即彼之正。今谓通云上句不异。四句中第一句唯有剎故。下句不异。四句中第二句唯有正故。若更救云。彼四句中能即成单。此后二句能即成双。何云不异。后更通云。能即任单任双。其体咸废。唯有所即。或剎或身故不异也。故钞云。相即互亡。故无有六。设更难云。此佛之依即彼佛依正。此佛之正即彼佛正依。此之二句。依正双存。岂不异耶。若许异者。应成六句。今复通云。亦不异四句中第三句也。若尔第三俱存句。第四俱泯句为相即耶。不相即耶。若云相即。云何身剎二句有体。二俱无体。若不相即。云何即门足成句数。况缘起门有体有体不并。无体无体不俱故。今谓通云。身剎之上。各有有体无体二义。有体之义为所即。无体之义为能即。说虽前后。俱则同时。前之二句。各取一有体一无体。互为能所即。第三句双取二所即。第四句双取二能即。所即各对彼能即。能即还对彼所即。非谓二有体并二无体俱故。或二有体是不即义。要由不即。方能即故。寻钞自知。

钞体外无用唯相即故等者。此意约体相即。据用相入。体用互收即入互摄也。问体既相即。用何不即。用既相入体何不入耶。有师云。法尔义异。不应齐责。勿将异门难异门也。有师云。可尔。体相即时用亦相即。用相入时体亦相入。故疏云。随举一门。即摄一切。今谓。通云。有体无体。有用无用。是缘起相由门。相即相入乃是玄门。如佛全身在一尘中分明显现。岂非幽玄。相入玄门。已得成立。二俱有体。不成缘起。何以佛身在彼尘中。良以一尘有力作能摄。佛身无力为所摄。无力必假於有力。必资於无力。缘起义成。作相入之所以也。此意但约有力作能摄所入所以。无力作所摄能入所以。其体相入。非谓唯用相入体不相入也。如钏即金。金废钏体。即是金体。此是相即玄门也。何以钏即是金。良以钏无别体。令揽金成。金有自体。能成其钏。是故其钏还即是金。是缘起相由。作相即之所以也。此意有体能成无体所成。但是缘起相由。作相即玄门之所以。谓非唯体相即用不相即也。今据缘起门中。体用互摄故。即入门亦更互全收也。

疏一道至果者。释有二义。一者一因一果。二者万圣千贤。同修万行。更无异路。皆一道义。

疏若无此位行无成故者。淮下疏释。略有十义。一依唯识等。而有五位。一资粮位。即是三贤。从初发心。积集福智。为道资粮。为众生故。修解脱分善。二加行位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复修加行。即四善根。亦名顺决择分。三通达位。即是见道。谓初入地二种见道。四修习位。始从初地第二位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为修道。五究竟位。金刚心后。解脱道中。尽未来际。皆此位摄。二依摄论第六。说有四位。一胜解行位。始从十信终於地前。余三见究竟同五中后三。三依瑜伽四十七说。十三住者。一种性住。谓彼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住持一切佛法种子。性离粗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二胜解行住。谓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是。三极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慧分上三种。谓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七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八缘起流转上息相应增上慧住。九无相有功用住。十无相无功用住。十一无碍解住。十二最上菩萨住。十三最上如来住。第二即是三贤。第三已去如次十地。四亦依瑜伽及显扬第七。於十三住。建立十地。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即前三住四行正行地。谓从第四住乃至第九住。五决定地。即第十住。六决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已后二住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萨。第七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五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各住一位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善觉摩诃衍。五德慧。六明慧。七尔焰。八胜达。九常现真实。十玄达。十一等觉。即八地。十二慧光神变。即当九地。十三观佛菩萨。义当十地及等觉。而佛非十三之数。六依仁王上卷。五忍者。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各各有上中下。如次酬三贤十地等觉境觉。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八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位。以不立十信。十信摄在十住中故。九依璎珞。六种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又准下钞。(十八上半第二纸)复名六坚。谓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复名六忍。谓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复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名六观。谓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观。亦有相承。说於六定。璎珞无文。言六定者。一习相定。二性定。三道慧定。四道种慧定。五大慧定。六正观定。此五种六皆以第五。当於等觉。(自此已下还是前疏)若依楞伽等。无复地位。十依此经。说四十二位。无别资粮加行等名。然所说位。依法性立。行布圆融。二俱无碍。释曰。不唯此经独彰地经。寔乃余教。各显阶差。欲导含生。同跻圣域故也。

钞如第二会明信等者。信谓十信。一信心(信佛常住大乘教法归宗不二决定无碍)二念心。(於六念处忆念)三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止观)四慧心。(双观人法二种无我)五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止观双融。心不退没。)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於舍)八护法心。(解理坚固受持不坏)九戒心。(善护身心三业齐清)十愿心。(以三业善正求菩提)。

▲言三明住者。住谓十住。一发心住。(观佛胜缘佛十力。发菩提心。三种发心。即信成就发心。)二治地住。(谓常随定修诸行门净心地故)三修行住。(巧观空有增正行故)四生贵住。(生佛法家。种姓尊贵。)五具足方便住。(带真随俗习多善巧化无住故)六正心住。(成就般若闻彼赞毁佛法僧等真正其心念不同故)七不退住。(入於无生毕竟空性心心常行空无相愿止观双运缘不坏故)八童真住。(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故)九王子住。(从法王教生当绍佛位故)十灌顶住。(从上九住。当观空理。得无生心。最为尊上。诸佛法水。灌心顶故。)。

▲言四明行者。行乃十行。一欢喜行。(三施皆能悦自他故)二饶益行。(三聚之戒皆饶益故)三无违逆行。(忍顺物理无所违故)四无屈挠行。(勤无怠退不屈弱故)五离痴乱行。(以慧资定。离沉掉故)六善现行。(慧能显发二谛之理般若现故)七无着行。(不着事理。远离於我及无我故。)八难得行。(大果可尊又成大愿方能得故)九善法行。(善巧说法成物轨故)十真实行。(言行不虚称二谛故)。

▲言五明向者。向即十向。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大悲广济。名为救护。大智无着故。云离众生相。)二不坏回向。(谓於三宝等得不坏信故)三等一切佛回向。(谓学三性佛所修回向故)四至一切处回向。(谓菩萨悲愿称周法界。令其善根供具悉周遍故。)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缘无尽境成无尽善根。功德之行。得十无尽藏之果故。)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谓所修事善皆悉随顺。入於坚固平等法性。一切善根皆悉坚固故。)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谓以平等心。随顺饶益一切众生故。)八真如相回向。(谓善根合如。同如体相无尽得故。)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谓不为相缚不於见着作用自在。故名解脱。)十入法界无量回向。(谓以称性起周以法界善根回向法界故)。

▲言六明地者。地谓十地。一欢喜地。(谓初〔护〕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微细毁犯烦恼苦故。)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尽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难胜地。(真俗二智。行相互违。难合能合。极难胜故。)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合众德水。蔽如虚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言七明等妙者。等谓等觉。(体空大寂安心平等照齐种智一相无二故。)妙即妙觉。(圆照内融。穷鉴法性。体无始终。穷微尽极。故名妙觉。)虽委陈於体义。备在本文。而略举於门名。亦於兹处。然乐广之达识无假预谈。虑好略之庸根不觉大疏。如涉世路。尚须知道店之名。况诣觉场。岂不晓地位之号。唯希智者。勿责词技。

钞此别明五位互摄者信住行向地也。

▲钞第十住满至亦灌顶成佛者。证相似也。以此二位功德圆满。同证诸佛智水灌心顶之妙果也。

▲言十行智度圆等者。行相似也。上虽略示。总相而言。所修妙因名行。所获妙果名证。住行向地。相梯而言。一一相似。各随相似。更互相摄也。

▲言海幢比丘顶出诸佛者。下疏释云。顶出诸佛者。尊极无上故。就别彰。法雨中总有三十二种。前十二法雨为菩萨。余为杂类。今初一普知平等法雨。略有三等。一始觉同本。无复始本之异。二等诸佛故。三生佛一性故。得此三等。转成妙觉。次十法雨。即十住者。圆教经中十住位满便成佛故。此前更无别位。此约以位摄。以非一乘宗。余无此说。后一法雨。即十信。释曰。初一妙觉。次十十住。后一十信。今据逆次。故云灌顶住后即明佛者。即其事也。

▲言前唯约理行圆融者。以理融行圆融也。

▲言此兼明行证相似者。且约相似中圆融。五长劫唯摄长劫等也。

钞文有三节者。引证也。三节疏文。通证前理行圆融也。后二节文。兼证前行证相似也。如第二信该果海证理行圆融。可知若将信满功德该摄果满功德。亦证行证相似。三第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证理行圆融。可知。但於住满佛中。密证行证相似。

▲言以一例诸位位皆然者。复有二义。一云一位具摄诸位功德等。一云一位具摄五十二位功德。后解为优。

言如贤首品中等者。此品正明十信之德。该摄后之四十二位故。就若常信奉下五十颂半。广明信中所具行位。初八颂半。明所具行。以三十九颂。明所具诸位。后三颂结叹功德。明具位中。初八颂半。明具三贤。后三十颂半。明具十地。於中。前十一颂半。明具前九地。后十九颂。明具第十地。位有五。初八颂三业殊胜功德。次四颂三业广大功德。三二颂辨得法结位。四三颂明三昧大尽受位分。五二颂明大用难测。今言灌顶而升位者。即后二颂。明大用难测。是也。故彼疏云。若蒙下二颂。亦是进入佛地也。彼疏。问曰。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后诸行位及普贤德邪。古德释此。略有二门。一行布次第门。谓从微至着。从浅至深。次第相承。以阶彼岸。如璎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说。二圆融通摄门。谓一位即其一切位等。如此经所说。今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具二门。一缘起相由门。二法界融摄门。前中。普揽一切始终诸位。无边行海。同一缘起。为普贤行德。良以诸缘相望。略有二义。一约用。由相待故。有有力无力义。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约体。由相作故。有有体无体义。是故得相即及相是也。此经之中。依斯义故。行位相收。总有四说。一或始具终。如此门中具一切行位普贤德海者。是也二或终具始。并在十地位后。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说。三或诸位齐收。并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说。诸位皆泯行德显然。如离世间品说。二法界融摄门者。谓此诸位及诸修行。皆不离普贤无尽法界。然此法界圆融无限。随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门。收无不尽。下诸位中。皆具一切者。并准此释。又云。如十味香。才烧一丸如小芥子。十气齐发。若有闻香。十味齐得。若得沈气。则得檀气。若得酥合。则得龙脑等。十味丸药。服者齐得。亦淮此知。又彼疏云。古察经渐次作佛。略有四种。何者为四。一者信满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二解满作佛。三证满作佛。谓净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满作佛。究竟菩萨地。起信依此说。信成就发心。能现八相作佛。文据照然。况圆融门中。不依位次。寄终教说。信满即能因果。无碍以因门取。常是菩萨。以果门取。即恒是佛。或双存具泯自在难思故。钞云。信该果海。如贤首品中等。又下疏云。然斯位满。总有五重。一约信满。如贤首品说。便得灌顶。而升位等。二约解满。如灌顶住及海幢处说。三约行满。如第十行入因陀罗网法界等。四善巧愿满。如此位辨。五约证满。如十地说。此五重内。随一成处。必具理行。内相应故。皆名位满。然信解等殊。故不相滥。若约圆融。但一位满即因究竟。更不待余。又若得一。即得余位。总一法界受职之位。随门差别。五位不同。法体融通。全摄无碍。不同余教。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正明以初摄后者。问上明初心成正觉。当因彻果海义。正明初心为所摄故。何此云以初摄后。初心复为能摄耶。答彼据初心无体无力义为所摄。此约初心有体有力义。还为能摄。各取一义。故不相违。

▲言如四十二字初阿具后茶也者。即善财所遇。第四十五众艺童子所得法门一阿。(上声短呼)乃至一阿字者。是无生义。以无生之理。统摄万法故。后四十一字。若言若义。皆从此字而生出故。此四十二字。表四十二位。初阿具后茶字。即来初发心住摄妙觉位。以初后圆融之义。以证钞中异位相望以初摄后也。

▲言上来总有三义等者。如次指前三节引证文也。

▲言能与如是观行相应者。现观深玄也。

▲言於诸法中不生二解者。了性具足万行齐修也。

▲言一切佛法者。大果无边德用无际。

▲言疾得现前者。现在速证也。问何时现前初发心时。问何法现前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下释菩提之相。

▲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觉他也。

▲言成就慧身。觉行圆满也。

▲言不由他悟自觉也。或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释上於诸法中不生二解。成就慧身不由他悟。释上一切佛法疾得现前也。

疏行布是教相施设等者。今将教义理事两对。辨圆融行布也。斯则约教约相。论行布显也。约理约性。论圆融显也。非谓教之与相唯行布理之与性唯圆融也。如世弟兄二人。兄孝弟逆。约兄常和睦。约弟常乖违。仍兄与弟俱和。兄与弟俱违。非谓其兄独和其弟独违。法合准之。又解约教相。则所有圆融行布随根随相各不同故。约理性。则所有行布皆圆融。就义就性。成无碍故。细思有味。

隐隐然似有。问此言隐隐然似有。为圆融门中似有耶。为行布门中似有耶。若圆融门有者。圆融门。中无量为一故。不见多相。云何言有。若行布有者。行布门中。一为无量故。多法历然。云何言隐隐耶。今为答云。将行布就圆融门说故。言隐隐然似有。如将不变在随缘门。故说真理名之为隐。此之类也。圭峰云。镜像千差。莫执好丑。镜明一相。莫忘青黄。千器一金。虽无阻隔。一殊千影。无不混和。即斯义也。

疏言六相圆融者。今为作对。贵令易晓。一非一对。(总别也)似非似对。(同异也)辨非辨对。(成坏也)随举一相。摄余五相总号圆融。

疏普贤行品说一断一切断等故者。问信心满位圆断惑已。至住等位。更断惑不。若有前位不成圆断。若无后位便徒施设。有师答云。但前已断之惑。智照体空本清净故。说名圆断。约称法界缘起义边。假相常存。复说更互圆不断义。如镜中火无实烧热。体之与用。似惑本空。假相常存。似惑假有。此意智照体空一切皆空。说名圆断。假相常存。后位惑有。已答前难。今应问彼。惑体空义。本清净义。为属断义。为不断义。若属斯义。违教理故。体空义边。即同真体。具非所断。若云不断。云何智照体空本清净故说名圆断。更应问彼。所存假相。是所断法。若是所断。前位应断。不应至后。若非所断。后位还无所断之惑。於此难中。应设功力。今为通云。如孤舟澄江看月。二舟在北。千里同看一月。二舟在南。千里同看一月。在北一月非南。在南一月非北。前位所断之惑。非后位所断之惑。非前行布也。在北二舟。一舟住观。其月全住其北。一舟南行。至南舟所看月处。其北所看之月。随舟至南。与彼南月。冥合作一。住北之月。全住其北。而非分住。如前位惑。全在前位。而非分住。行布义也。来南之月。全来其南。而非分来。即后位惑。全即后惑。而非分。即圆融义也。在南二舟。一舟住观。其月全住其南。一舟北行。直至北舟所看月处。其南所看之月。随舟之北。与彼北月。冥合作一。住南之月。全住其南。而非分住。如后惑全在其位而非分住。行布义也。来北之月。全来其北。而非分来。即前位惑。全即前惑。而非分。即圆融义也。是知在北而有二月。旧住一月。新来一月。以新合本。同为一月。是知前位而有二义惑。本位一惑后位即来一惑。后位即前惑同为一惑。后位二惑。准此应知。在南而有二月。旧住一月。新来一月。以新合本。同为一月。在北之中。欲以掉挑其月。前位之中。欲以智断其惑。论彼月相本空。其性常湿。更不假挑。况挑与不挑无殊。论彼惑体本空。其性常真。更不待断。况断与不断常一。论彼月相假有。其状圆白。故须假挑。挑即成无。不挑乃有。论彼惑相假有。其状轮回。故须假断。断即成无。不断乃有。为除月相。方以掉挑。为除妄想。方起智断。在北掉挑其月时。非唯旧住北月独无。而从南新来。到北之月。亦无前位。智断其惑时。非唯本在前位惑独亡。而摄后惑至前位惑亦亡。是知一断一切断义得成。在南掉未挑月时。非唯旧住南月独存。而从北新来。到南之月亦存。后位智未断惑时。非唯本在后位惑独存。而摄前位惑。至后位惑亦存。是知一不断时一切不断也。勿难前位断竟后无所摄惑耶。无始常摄故。勿难在北挑竟何有来南之月耶。前已来故。前来法喻。随节指配。皎如在掌。勿滞常门趣轻笑也。

钞若成此十者。故下经云。所谓心不弃舍一切众生。乃至住一切世界。心无所着。是为十。(此即劝修法也)。

▲则顿成五十种行者。又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此十法。已则能具足十种清净十种广大智十种普入十种胜妙心十种佛法善巧智。(释曰。经中广列。如是展转皆由成就。始修十法故此云尔)。

▲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生者。故下普贤行品经云。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於他菩萨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於余菩萨。起嗔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下疏第八下半)释云。既一惑成百万障门。则一障一切障义。即惑惑皆然。今从重说。除嗔之外。更遍推求。无有一恶如嗔之重。故晋经云。起一嗔心。一切恶中。无过此恶。决定毗尼经云。宁起百千贫心。不起一念嗔。以违害大悲莫过此故。菩萨善戒经。亦同此说。言於他菩萨者。若於菩萨。起嗔过尤重。以令菩萨废大行故。是以大般若中。天魔见诸菩萨互相是非。过常大喜。标虽百万。略列百门。古人寄位分五。初不见菩提障下四十障。十信行。(准经障字有三十三后开八部故成四十)二不乐佛法障下九障。十住行。三不得菩萨诸根障下十一障。十行之行。四乐诽谤一切智语障下五障。十向行。五不乐与菩萨同住障下三十四障。十地行。故昔结云。菩萨万行不过此五。起一嗔心。一切顿障。此释非不有理。如贼心求法。岂独障於地耶。是知通障一切。信尚不起。况后位耶。又所障法界。如帝网重重。能障同所。亦皆无尽。故知百万犹是略明。

疏不体理事行亦非真者。如梦时拜相。(迷心修得大梵天王等位)不及觉时作尉。(悟时得入十信位也)梦得七宝。(迷时修无量功德也)不及觉时百钱。(悟时得入持五戒十善也)皆以一妄一真故不可类。(诸教皆云施三千七宝不如闻一句偈是此意也)法喻昭然。学者可悉。

疏包性德而为体者。(五法中真如也二依中此涅盘也)。

▲依智海以为源者。(五法中正智也二依中菩提也)。

▲但相变体殊者。(迷真如成名相)。

▲情生智隔者。(失正智成妄想)。

▲言今令者。(正明开义)知心。(了名相本空)合体。(合真如本体)达本。(达本无住)情亡。(妄情亡正智生)。

钞达本无住者。即净名第二。推善不善之本。故经云。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即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睿公释曰。无住即实相异名也。

▲言真本不可以功成等者。罗什云。立道不可以设功得。圣智不可以有心知。真谛不可以存我会。至功不可以营事为。唯亡言可与道合。虚怀可与理通。冥心者可与真一。遣智者可与圣同。问明品疏钞具引。须者更捡。

▲言寂照双流者。即是止观理智体用菩提涅盘也。

疏以一言显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显现者。即是顿悟渐修也。恐理难明。故将喻况。如水(真心)被风激。(无明迷心)成多波浪。(烦恼无边)便有漂溺之殃。(轮回六道)或阴寒之气。(无明贪爱之智性也)结成冰凌。(坚执四大质碍)即阻溉(不能雨大法雨滋润群生润长道芽)涤(不能落除烦恼罪垢)之用。(不能起河沙妙用也)然水之湿性。虽动静凝流。而未尝变易。(贪嗔时亦知。慈济时亦知。忧喜哀乐。种种变动。未尝不知。故云不变)今顿悟本常。知如识不变之湿性。心既不迷。即非无明。如风顿止。悟后自然攀缘渐息。如波浪渐停。以定慧。资熏身心。渐渐自在。神变无碍。普利群生。如春阳冰泮溉灌洗溺善利万物也。愚夫常云贪嗔慈善皆是佛性有何别者。如人但观湿性始终无畏。不知济舟覆舟功过悬殊也。

言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等者。准下疏钞。古有多释。一法华论释云。开者无上义。(论标名也)谓除一切智智。更无余事。(释所开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根本智。重云智。是后得智。根本智名知后得智名见。除此二事。更无有余能胜过此。故名无上)即[雨/只]开菩提涅盘。(释所开一切智智也)谓知见之性为涅盘。知见之相为菩提。(论[雨/只]释开义也)清凉释云。众生本有。(本有法性涅盘及本觉菩提之二也)障翳不现。佛为开除。则本智显故。慈恩释开云。开者。出生显证之义。(谓依本有四智菩提种出生四智菩提故显证理性涅盘故。即法相宗意。今法性宗。理则不然。知见法相。并皆本有大智光明遍照法界义故。即寂为知见性照为知见。相在因为性相在果为菩提涅盘故。众生本有障翳不现。智障障菩提惑障障涅盘。二障俱无菩提涅盘。一时俱显)示者同义。二乘同法身故。(别示知见之性以成涅盘)悟者不知义。不知唯一实事。故今令知。成报身菩提故。(一实事即是知见别示知见相以成菩提)入者令证无退转地故。即是因义。谓证初地已上。为菩提涅盘因故。(登地证如为涅盘因能证地智为菩提因)二喜祥法师云。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能化有大开之与曲示。(但说有性。名为大开。言此是凡夫性。此是圣人性因果理行。即名曲示)所化有始悟之与终入。(豁然了知故名与悟。即顿悟上所明性也。修行契证目之为入。即渐修证。前所示因果法也)又清凉云。开除惑障。显示真理。令悟体空。证入心体。三禅门北宗云。心不动是开。开者开方便门也。不动是示。示者示真实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则万境常寂。又释知见云。智用是知。慧用是见。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根不动名慧。慧能见是佛知见。四南宗云。众生佛智妄隔不见。但得无念。即本末自性。寂静为开。寂静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见本来自体寂静名示。既得指示。即见本性。佛与众生。本来无异为悟。悟后於一切有为无为有佛无佛。常见本性。自知妄想无性。自觉圣智故。是菩萨前圣所知。转相传受。即是入义。言知见者。下疏(十上三十一中)又云知见有二义。一别。知即是智。(照事权智)见即是慧。(照理实智)二通。谓知见二字。俱是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即无障碍智。若尔何假重言。为拣比知。所以言见(非如比智见烟知火不能照了诸相差别)为拣肉眼见。所以言知。(非如欲界肉眼见粗近色。细种〔违〕处即不能知。但随他说)。

钞正因佛性为因。(理佛性也)缘因佛性为缘。(行佛性也)了因所了为因。(本性住种)生因所生为缘。(习所成种)故彼经云。佛种(正因)从缘起。(缘因)总论佛性。而有四种。一者正因佛性。即是众生。如乳与酪作正因故。二者缘因佛性。即是善友正教万行。如暖如酵。方便等缘故。所办佛果。如所成酪。三者正因佛性。即前正缘二性。能生修成佛果。皆是正因。如种生芽故。四者了因佛性。但除第一义空。余皆能显本有佛果。复号了因。如灯显宝故。故大疏云。能生佛果故曰生因。众生佛性。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正因者。谓诸众生。是故五阴即正因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非蕴相生名缘也。然即因缘即是了因。了因未必是。於缘因有亲疎故。善友是缘因。而必是了因佛性。是於了因。未必是缘因。此约智慧性故。(即是本故起信云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等)若以第一义空为佛性者。唯是正因。而非了因。但为了因所了。而非正因所生。若以智慧为佛性者。即是了因。若以五蕴为佛性者。名为正因。亦名正因。然复生必对了。正必对缘。又有四种。故经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即是十二因缘。因因者。名为智慧。果者。为大菩提。果果者。谓大涅盘。今言佛性。如应配释。

疏出现又云设有菩萨等者。下疏释云。若不依此教。纵多劫修。尚非真实。况能疾得菩提。此中设有之言。似当假设望。慈氏赞善财言。余诸菩萨。於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今善财一生则能净佛剎等。斯则举权显实。非假设也。若实有此不信人者。为在何位。文无定判。义当三贤。以入证圣必信圆故。若约教道。三僧祇劫。亦未入玄。(彼钞释云。若约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即古十玄中意。然历三祇。设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故。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云。若约教道。施设三祇。教既未真。则成佛义亦非真也。教不实故。若约证道。三祇修行。必已克证。修权既深。则能入实)所以凡夫顿能信者。宿因闻熏为种别故。今更不信当来岂闻。

疏当知此人生如来家者。谓初见心性。故名生家。四地寄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无功用。故生无生法忍家。今此通三粗。显凡夫解心。亦名生家。因果无碍故。

钞约行分二已是异前但约时故者。此意利今后中。兼行顺根感中唯时故。二因别问顺根感中。感者善根。岂非是行。故兜率偈云。见佛亦复然。必假众善业。十方诸佛告功德林言。及诸菩萨众善根力故。解脱月云。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洁等。何故钞云。已是异前。但约时故。今谓。通云。感者善根未闻经已有。不是所论。利今后中。起行闻经已后方有。一见闻为坚种。二起行成证入。今据闻经后行不通根感。唯利今后。因论生论。见闻华严。熏成坚种。为有漏耶。为无漏耶。若是无漏现是劫外凡夫岂得无漏现行也。有漏不应熏无漏种。勿无漏心熏有漏种。彼此异因不可得故。若是无为本自具足。不赖熏习。若是有漏有为。云何要穿一切有为诸行烦恼身过。到於无为究竟智处耶。答有二义。附相通途释。约性穷玄释。且初附相通途释者。圆经为缘。引生闻慧。虽是有漏增上缘中。资彼本有四智佛种。功德殊胜。名之坚种。性是无漏。当生佛果。尽未来际。无有损废。故名坚种。故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即其义也。后约性穷玄释者。华严经声木觉为体。性净本觉。四镜义中。缘熏习镜。随染本觉二种相中。不思议业相。闻经之心。了别语义。当神解义。本觉气分。能熏虽与染俱。性是无为。体非是漏。所熏成种。无漏无为。於理何疑。问答云云。准前可知。更愿达识善留心焉。故贤首一乘教义分齐云。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性种耶。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中。有本觉无漏。内熏众生。为返流因。得为种性。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起信论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又彼论中。如来藏具足无漏。常熏众生。为净法因。又宝性论云。及彼真如性者。如六根聚经说。六根如是。无始时来。毕竟诸法体故。解云。以真如遍一切法。今简去非情故。约六处众生数中。取彼毕竟真如理。以为性种性。此与瑜伽所说名同。但彼约始教。以理从事。粗相而说。故约事中明性种性。故地持云。种性粗相。我已略说。此之谓也。宝性论中。此约终教。以事从理。深细而说。故就真如明性种性。是故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又涅盘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等并就本觉性智。说为性种。其修习种。亦从真如所成。故摄论云。多闻熏习。从最清净法界所流出等。又起信中。以真如体相二大。为内熏因。真如用文。为外熏缘。以与无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内外说熏。以熏力故。无明尽时。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释曰。由内外熏。即前性种功用增显转。名习种性也。

疏成十种益者。问起行益。速证益。与造修益。顿得益。何别。答前二自利。后二利他。故各别也。又起行益。显依此法少作功力疾得菩提。造修益。拣依余法纵经多劫不能真修。速证益。约时不淹留。顿得益。据法非渐次。细思其别。亦无相滥。

钞有药王树等者。准俱舍论说。此瞻部州。从中向北。三处各有三重黑山。过九黑山。有大雪山。於是山顶。有药王树。名曰善见等。释曰。上约通规。且云眼见耳闻。况无六根。亦容觉知蒙益故。首楞严经第四卷说。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女神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惹多神无身有触。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者。准下疏释。有其二义。一约法圆融。初心摄诸位故。二约见性齐故。具诸佛法。竖论次位。优劣非无。若尔此与历别何异。请以喻显。若彼虚室。置之一灯。光周室内。加二加三。乃至百千。各各重重。遍於室内。虽同周遍。不妨后后益明。初心等佛。若彼一灯。妙觉等初。同第百千。若器中盛灯。虽复百千。共置一室。互不相见。历别修行。类同此也。

▲言行多者。二万一千。嗔痴等分。亦然者。即八万四千烦恼也。古有二释。一云众生烦恼。根本有十。然一惑有力。复各有十。即为一百。计应分为九品。但上品重故。开为三品。中下轻故。各为一品。合为五百。复於内外境起。谓自五尘为内。以他五尘为外。一一各具五百。即为五千。别迷四谛。则成二万。并本一千。则有二万一千。依三毒等分。成八万四千。经文自具二。云以十恶为本。展转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迷自他五尘为一千。正迷十谛法门。谓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或迷说成谛等十谛。(俗谛。义谛。相谛。差别谛。说谛。事谛。生起谛。尽无生谛。入道谛。成就谛)或迷十善故。成一万。然迷十谛。空有不同。分成二万。或迷十善。二谛亦分二万。并本一千。余如经辨。然二皆有理。任情去取。了惑本空。居然不起。

▲钞出现品至所谓无性等者。谓理无二。实该多事而皆成也。如一明镜而现多影。镜遍多影。一影之中。点药在镜。变铜镜而作金镜。是知众影之铜镜皆变成金镜也。镜无体故。且就佛门故。说一成一切皆成。若就生门。应说一不成一切皆不成也。然一成一切皆成义。或约事事无碍说。或约事理无碍说。事事无碍义有多门。且约即入。略伸显示。摄众生身。即是佛身。故说皆成。而不坏事相。复名一切。两门相合。说得一成一切皆成。初心成正觉。即其例也。摄众生身。在佛身中。能摄有力。既得成佛。所摄无力。岂不成佛耶。如能现镜既置高台。岂所现影不在高台耶。余门准悉。事理无碍者。佛起始觉。证本觉时。了知众生妄想本空。唯是一觉寂而复照。具德圆常。故说皆成。故经云。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不坏事相。复名一切故。经云。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皆成等。两门相合。方立一成一切皆成也。

钞世尊本愿力故等者。酬宿因。彰地位。为教本。示真法。说胜行。顺机感。开因性。显果德。法应尔。如次配释也。

▲言神力是缘者。或是第三依主。或是第十依加者缘也。

钞古今通至浩然大均者。出肇公涅盘无名论。具足应云。所以至人。戢玄机於未兆。藏冥运於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同。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盘。释曰。彼以涅盘本无始终。今约冥会而亡时劫矣。

钞初唯一念者谓於一剎那者。案俱舍论。时之极少。名一剎那。百二十剎那。名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为一赖缚。赖缚即是罗婆。三十罗婆为一牟呼栗多。牟呼栗多即是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又准仁王经。九百生灭为一剎那。九十剎那为一念。钞据前文。故云一念。即剎那也。

疏九彼此相入者。钞释有二。一云彼异类异界时中。自同类劫相入。异类劫相入。自以念摄劫。自劫念重收。一云异类时与同类界时。相入也。

▲言谓以非劫为劫故者。此非泯相归性名非劫。但是本剎之时离分限。

云但以二门互释。如相即门中。取二所即二俱有体。恐成杂乱。入隐显门。以义料拣。虽俱有体。一隐一显。故无杂乱。设更难云。隐显门中。取二能摄。二俱是显。亦成杂乱。欲通此难。勿用余门。却用相即玄门料拣。一有体。一无体。故无杂乱。但用二门更互料拣。诸过俱离。如空有二义。更互而拣令断常等过一切离。更希智者。曲赐审详。

钞谓有问言余佛说处与遮那佛为相见不者。此问意云。余佛一一皆遍法界之处。说华藏经。遮那亦遍法界处。说华藏经。为相见耶。不相见耶。

▲言设尔何失者。假令相见。或不相见。有何过失。

▲言二俱有过者。见与不见。皆有过失也。

▲言谓若相见即乖相遍者。此意云。谓若相见。分成主伴。若成主伴。即乖相遍。仍恐未晓。重复显示。如遮那在娑婆界为主。近东一界阿閦佛等。十方一切佛为伴。即许相见。如遮那主佛移近东一界。其阿閦佛等。十方一切伴佛。亦移近东一界。如近东既尔。近西等亦然。是故主佛到处还无伴佛。伴佛住处还无主佛。故钞云即乖相遍。

▲言若不相见即乖主伴者。此意遮那一佛能摄有体。阿閦等余佛所摄无体。是则遮那独遍法界。或阿閦一佛能摄有体。遮那与余一切佛所摄无体。此则阿閦独遍法界。余一切佛。各作能摄。其义皆尔。由此有体不俱遍义虽成。主伴义废。故钞云若不相见。即乖主伴。

▲言主主不相见者。一佛为主。余佛为主。义边体废。故云不相见也。

▲言伴伴不相见者。遮那一佛为伴。余十方佛为伴。义边体废。既无双存。故云不相见也。

(祖灯七十二也神疲眼昏点科乃一时重览之意虑有多不是幸勿罪之痛告[又/又]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三

录摘文解

归命十礼十喻教三宝 十号 十恩 普贤文殊 最胜良田 多歧亡羊 不知万行令了自心 陶南北二宗禅门 虽入先生之门犹迷衣内之珠 见想心三倒九门 始成正觉 三音 破娑婆形如虚空 晋经失旨致古释词枝 三义释因十义 灵鉴匪磨而顿朗万法 六句明依正 体外无用唯相即故 一道至果 十义释行无成故六坚六定 十信十心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妙 行布是教相施设一断一切断 三人共观一月 一念嗔生百万障 不体理事行亦非真 包性德而为体 以言显示令其知有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四因佛性利令后义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所谓无性等 问答法性身土 净秽剎百亿阎浮等 十住遍时不妨余遍 遮那余佛见不见失

本云。

(辛未)同三月一日於大宋国一交了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