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开元莲寺比丘 戒环 解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三持经妙行二。

初标叙科义。

万行依于三业本于智悲。智以处己。悲以应物。皆欲不失其正。正则安而乐。不正则危而忧。故此特依文殊正智。示正身正语正意大悲四法。名安乐行品。由前持品菩萨敬顺佛意。愿于恶世护持此经誓忍诸难。而大圣以谓。能忍诸难。未若必使之无难。故为说四安乐行。四行既正则一性安恬。静与道合动与神会。其完不为物挫。虽临危难不知其为危难也。其固不为物倾。虽对欲恶不知其为欲恶也。夫躬行是行则涉恶世而持经。入纷华以应物。无所往而不安且乐矣。是谓必使之无难也。

△二依科释文二。初文殊赞请二。

初赞前。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至)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赞持品事也。

△二请后。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请问云何所行。乃能说是经得无诸难。此发起安乐行法也。以文殊请者。示依正智发起正行。

△二佛示四法二。

初总标行法。

佛告文殊师初(至)当安住四法。

即四安乐行也。一正身行。二正语行。三正意行。四大悲行。继三业以大悲者。三业既正则正智真净逮得己利。须起大悲广行利他。智悲相济。乃能于恶世演说是经得无诸难。

△二别开科释四。初正身行三。

初总标二处。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趣操之谓行。狎习之谓近。二者不违于道。是谓菩萨行处近处。此身行之要也。

△二别释二处二。初释行处二。

初事行。

二处各有事行理行。非事无以涉俗。非理无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不碍。然后利生弘法。触处安乐矣。

文殊师利(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行处必住忍辱者。六度适时为用而涉难。莫尚于忍。盖趋事而动则悔吝生焉。故须忍以御之。惟能忍故于刚能柔而物不能挫。于逆能顺而物不能害。于事能审而所施不暴。于微能察而所遇不惊。由是克成安乐行也。

△次理行。

又复于法无所行。

法指一切行法也。虽行是法而不住相。名无所行。盖有所则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敌。则患难生而安乐丧矣。

而观诸法如实相(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自所行之法而观诸法也。如实相即无所观。亦不行言亦无所行也。不分别即情识都忘。是非双泯。菩萨趣操如是而已。

△二释近处二。

初徴。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近处。

△二释文二。初事行以戒定为体又二。初戒八。

初戒近权势。

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虽外护可尊。恐挟势妨道。苟志于此。则身处山林心悬魏阙能暂安乐乎。

△二戒近外道。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即出家外道。尼犍在家外道。路伽耶此云恶论议。逆路伽此云恶问难。不亲外道息异见也。不造俗文绝异端也。远恶议难离曲辨也。

△三戒近凶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至)种种变现之戏。

遗教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戏论尚乱况亲近乎。相叉摛擒也。相扑抵角也。那罗延神勇捍多力。今指腾跃凶伎变现戏。即诸幻术也。

△四戒近恶律。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远恶缘也。旃陀罗此云严帜。谓以严厉自帜。如文身恶服之类。毗尼藏有善律仪恶律仪。如是人等通指权势已下。虽不亲狎。或为法来即清净为说。

△五戒近小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至)无所希求。

小乘于法未融多起议论。妨安乐行故不亲近。亦不问讯。非慢之也。慎媟狎耳。

△六戒近妇女。

文殊师利(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说法当忘情想。接语当避嫌疑。小女处女非宾主之敌。乃讥毁之端。

△七戒近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既非法器。又近于染故不应亲。五种猥媟不须辨析。

△八洁正身心。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不独入欲洁身也。但念佛欲正心也。

若为女人说法(至)况复余事。

容止不摄则致疑生染。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见。亦不乐与同师。

易致扰恼妨安乐行。

△二定。

当好坐禅(至)是名初亲近处。

△二理行以观智为体二。

初正观。

即第二近处也。初亲近处以戒定为体。第二近处以观智为体。所以融前戒定使圆契实相。乃成妙行也。

复次菩萨摩诃萨(至)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

一切诸法当体真净。不受一尘曰空。无动无坏离诸幻妄曰实相。菩萨观一切法空。如其实相无所加损。故见不颠倒而心无动转也。见不颠倒即颂所谓亦不分别诸法有无是非等也。心无动转即颂所谓摄心不动如须弥山也。盖心法本寂相待成摇。由见颠倒则以法为有生有起。故于心有动有转。若云驶故月运也。能如实观则于心不动不退。而了法不生不起。若风止则波澄也。然则心法一也。以倒心观之则妄境纷拏。以实相观之则真机自寂。是故修安乐行。贵如实观。

△二喻明。

如虚空无所有性(至)第二亲近处。

无所有性者。生出起灭名相等性皆无也。名相皆无则诠示不及。故语言道断。无量无边言如空之不可穷极也。无碍无障言如空之不可分辨也。实相如是。何言说之能及耶。则凡可说者。但是从缘而有颠倒之法。当知不从缘有不从倒生者。竟不可说也。常如是观。乃能融前事行。以成妙行。

△三以偈重宣四。

初通颂二处事行。

尔时世尊欲重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至)及亲近处。

初标次释。

常离国王(至)皆勿亲近。

此戒离权势外道凶戏等。三藏学即愚法小教。破戒言无行。名字言无实。戏笑言多僻。着欲言多染。求现灭度。谓不修梵行妄希道果。皆非正人。故勿亲近。

若是人等(至)而为说法。

颂清净说法也。能无所著。故无所畏。

寡女处女(至)皆勿亲近。

戒离妇女不男恶律也。

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

牒结前文也。

莫独屏处(至)一心念佛。

正身之至也。屏僻处里廛中也。乞食之法。自伏贡高发他仁善。

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双结也。

△二别颂二处理行二。

初颂行处。

二处理行。长行各连事行而举。偈文各离事行而颂。文义可辨。

又复不行(至)菩萨行处。

颂又复于法无所行至不分别等。不行上中下法。谓于三乘法无所行也。

△二颂近处二。

初颂正观。

一切诸法(至)如须弥山。

颂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转等也。真空实相拟心即妄。若复分别有无是非皆颠倒也。

△二颂喻明。

观一切法(至)是名近处。

颂如虚空无所有性至无碍无障等。常住一相。谓无生出动退等异也。

△三结颂二处。

若有比丘(至)无有怯弱。

深造于理故无怯弱。谓无怖畏心能安乐说也。

菩萨有时(至)无有怯弱。

颂常乐观如是法相。而释无怯弱之所以。

△四结颂正身行。

文殊师利(至)说法华经。

初法即正身行也。

△二正语行二。

初正说长行。

又文殊师利(至)若口宣说。

应住等者。要心住口说也。心口相应则语行正矣。

若读经时(至)不说他人好恶长短。

经有大小乘。人有大小机。以乘对机随宜难解。故读经之时易求其过。是以戒之。不慢余师者。不依大轻小不以圆慢偏也。不说长短者。内以息业外以息诤。此语行之要也。

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至)令得一切种智。

说其过则令失小赞其美则令退大。亦不怨其妨道嫌其鄙劣非唯不出诸口。又亦不生于心。可谓善修安乐心也。由其善修安乐之心无所赞毁怨嫌。故能顺其机而导达之。

△二重以偈说二。

初颂语行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至)随问为说。

常乐说法无复俗论。则语行自正。净身净衣非好为雅洁。欲称其心净与说法净耳。故曰内外俱净。安处随问者。虚己应物如钟待扣也。西方以香油为净饰。

若有比丘(至)咸令欢喜。

此依正语顺机导达也。懒堕妨于勇猛。懈怠妨于精进。忧恼妨于安乐。菩萨欲依语行说法利物。故除懒堕意离诸忧恼。昼夜常说者。弘法之心无间断也。

衣服卧具(至)安乐供养。

所志在法不在物故。不希衣服四事供养。但念说法安乐供养。盖四事供养特为小利。说法供养乃为大利。

我灭度后(至)安住忍故。

明语行当宗于忍也。说斯经者。内之恚恼忧愁。外之骂怖杖摈诸难自无。为能安住忍故。则忍不可不宗也。诸难自无。所谓必使之无难。

△二颂结显益。

智者如是(至)说不能尽。

如是善修者。如上正语之行以修里。善修其心所谓修己。能住安乐所谓安安。修己安安圣人之徒也。为圣人之徒行圣人之道。则功与道洪。德随物广。何可胜穷哉。

△三正意行四。

一息业。

又文殊师利(至)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嫉妒谄诳下至戏论诸法。皆意地微细邪行。故须正之也。法欲灭时世道交丧邪暴交作。人多嫉谄。则学佛者易见轻骂而求其长短。故戒持经者无怀嫉谄等事。乃因时制行。所以息业也。

若比丘比丘尼(至)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四众有求三乘者。当随机与进。辄勿恼之令失善利。从语其人言下皆恼之之事。颠倒分别诸法有无。名戏论诤竞。皆为意业。故应息之。

△二起行。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

悲想则愍其迷沦而思济也。父想则依其法化而求怙也。师想则景其道行而思齐也。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为其愍众行道深心利物故。应深心敬之。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至)亦不为多说。

平等言不党。顺法言称理。虽彼深爱当量所堪。贵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显益。

文殊师利(至)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此必使无难之效也。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

行是行故。乐而得朋宽而得众。

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至)恭敬尊重赞叹。

因使法利展转浸广。则法虽欲灭而未灭。故应成就。是第三行。

△四重颂三。

初颂息业。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

此意行之要也。

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颂不恼四众等。蔑忽也。

△二颂起行。

是佛子说法(至)说法无障碍。

忍为四行之宗。故每言之。自慈悲于一切已下。颂当于一切起大悲想等。

△三颂显益。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质直柔忍慈下恭上。安行是道孰不爱敬。

△四大悲行六。

初起行。

又文殊师利(至)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大乘修行。初皆以智正行。终皆以悲成智。故四安乐行先依正智正业。而后起大悲利生也。然或生大慈或生大悲者。慈能与乐悲能愍济。四众信解佛法名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阐提不信名非菩萨以能信解故生大慈而与之法乐。以阐提故生大悲而愍其迷失也。

△二愍济。

应作是念(至)令得住是法中。

此皆愍其迷失也。随宜说法即开三显一之法也。不闻不知不觉言昏迷自障也。不问不信不解言颛蒙自堕也。然彼虽不问不解。而菩萨大悲誓终济度。

△三离过。

文殊师利(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第四行法回智运悲。总备前行故无过失。

△四获益。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慈与悲大故七众悦服。行与法胜故诸天归向。难问必有折挫。得其卫护则正念不失。以诸佛所护故诸天不得不护。

△五叹法四。

初叹难遇。

文殊师利(至)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难遇如此。所以愍其不信不解为大失。

△二喻难得二。

初喻。

文殊师利(至)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此喻意明是经所以难闻难见者。为阴魔炽盛多怨难信不妄说故。轮王譬化身佛。诸国譬五阴境。小王譬五阴等魔。不顺其命譬无明烦恼未调伏也。以威不行而起兵讨伐。譬但以如来知见力无畏法。不能摄伏诸微细惑。故设三乘断治之法。是谓起种种兵。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此譬三乘之众能伏阴魔。随功浅深获诸法利。唯未与说一乘法也。轮王髻珠用镇宝位。妄与则王属惊怪。法华上乘佛佛授手。妄说则众心惊疑。

△二合。

文殊师利(至)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如轮王振威小王不顺。遂起种种兵。法国土即法界真境。贤圣将指三乘众也。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至)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如随功赏赐而不与髻珠也。无漏根力即五根五力。诸法之财通指道品利用之法。涅槃城即中道止息之权果。

△三喻今得二。

初牒喻。

文殊师利(至)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言难信珠者。赐非其宜则大惊怪。

△二牒合。

如来亦复如是(至)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魔罗此云杀者。谓能兴苦难杀人慧命也。烦恼魔为生死因。阴魔死魔为生死果。故灭之破之。即出三界也。多怨为众魔未伏。难信为群机未淳。

△四显最胜二。

初再牒。

文殊师利(至)久护明珠今乃与之。

第一之说如顶上一珠。末后赐与如久待大功。

△二结显。

文殊师利(至)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秘密如藏髻中。最上如在王顶。四十余年于生死长夜守此待机。故云长夜守护。

△六重颂六。

初颂行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恶世说经多怨难信。当以忍辱哀愍为本。

△二颂起悲。

后末世时(至)应生慈悲。

△三颂愍济。

斯等不闻(至)令住其中。

△四颂叹法三。

初喻难得。

譬如强力(至)明珠赐之。

诸皆喜赐。独难髻珠以待大功。

△二颂法合。

如来亦尔(至)明珠与之。

△三颂最胜。

此经为尊(至)为汝等说。

△五颂结答。

我灭度后(至)如是四法。

结答云何能说是经之问也。

△六由行得果三。

初转障乐果。

能行四行故。读持是经易克胜果。

读是经者(至)如日之照。

常无忧恼颜色鲜白者。转报障灭顺现衰恼也。不生贫穷卑贱丑陋。转业障灭顺生恶业也。众生乐慕刀毒不加。转烦恼障灭顺后粗报也。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转无明障灭三际痴暗也。乐慕给使言常享妙乐。口则闭塞言无由发恶。如师子王言障怖永离优游自在。

△二先见妙果二。

初标。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

持经之人四行功成。当克妙果。已定于未形之分。故先于梦中见之。以行纯障净故。无复杂想。但见妙事下举妙事。

△二释四。

初见佛说法。

见诸如来(至)演说诸法。

行纯心净无杂想故。于自他境不离法行故。见佛说法见已亦然。

△二蒙佛授记。

佛为四众(至)合掌听法。

△三修证实相。

又见自身(至)见十方佛。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

重讽见十方佛之事。以结前起后也。

△四圆成佛道。

又梦作国王(至)如烟尽灯灭。

此历见修进成佛始终之行也。诸皆由行得果之先见。是相现前当克是果矣。然皆依梦说者。欲令行人观一切法空无所有。但以因缘从颠倒生。自虽见佛闻法乃至圆成佛道。皆为梦事了不可得。无有常住亦无起灭。常观是相。然后于一切处。得真安乐行也。

△三结显前文。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妙法莲华经解卷第五之一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