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论    一 题旨明晰    二 译史确实    三 法义丰富     甲 法备五乘     乙 义周十宗    四 时机合宜    五 略彰分齐   释经

     甲一 教起因缘分      乙一 证信序       丙一 五重证信        丁一 略叙闻时主处        丁二 广列同闻诸众         戊一 圣众          己一 近眷属          己二 大眷属         戊二 凡众          己一 天龙八部           庚一 天众            辛一 欲界天众            辛一 色界天众           庚二 龙众           庚三 药叉众

           庚四 乾闼婆众           庚五 阿修罗众           庚六 迦楼罗众           庚七 紧那罗众           庚八 摩睺罗伽众          己二 人非人等众           庚一 人众            辛一 转轮王众            辛二 人王众            辛三 王夫人众            辛四 僧俗人民众            辛五 外道众           庚二 非人众            辛一 鬼众            辛二 畜生众

            辛三 地狱众       丙二 结成法会      乙二 发起序       丙一 如来示相        丁一 处众入定        丁二 诸天兴供        丁三 现通益物        丁四 放光现相         戊一 胸间放光         戊二 光中现相          己一 大千世界          己二 本生行相           庚一 总           庚二 别            辛一 过去

            辛二 现在            辛三 未来           庚三 结          己三 十方佛会         戊三 光瑞利益       丙二 会众仰法       丙三 狮吼赞请        丁一 长行         戊一 叙狮吼德         戊二 告海会众         戊三 悦会众意        丁二 偈颂         戊一 赞佛         戊二 重颂         戊三 请法

     甲二 圣教正说分      乙一 称性顿宣      乙二 应机渐说       丙一 五乘共法        丁一 欲界人天乘之五乘共法         戊一 答妙德等问          己一 妙德念问          己二 如来慰答           庚一 慰许           庚二 答解            辛一 标释四恩             壬一 总标             壬二 别释              癸一 父母恩              癸二 众生恩

              癸三 国王恩              癸四 三宝恩               子一 标释三宝                丑一 总标                丑二 别释                 寅一 佛宝                  卯一 正说                  卯二 问答                 寅二 法宝                 寅三 僧宝               子二 问答宝义            辛二 示报恩行          己三 说法利益         戊二 答智光等问          己一 智光趋问

           庚一 趋敬           庚二 问求          己二 如来慰答           庚一 宣慰           庚二 颂答            辛一 颂佛二德             壬一 自证实德             壬二 化他权德            辛二 重颂四恩             壬一 总标             壬二 别释              癸一 父母恩               子一 重颂               子二 增颂              癸二 众生恩

               子一 重颂               子二 增颂              癸三 国王恩               子一 重颂               子二 增颂                丑一 广明戒德                 寅一 举因明果                 寅二 辨别戒品                 寅三 标因示果                 寅四 教修忏法                  卯一 劝应忏罪                  卯二 示忏罪法                  卯三 结修忏益                 寅五 示受戒仪                 寅六 喻明戒德

                丑二 劝应受持              癸四 三宝恩               子一 增颂总相               子二 重颂三宝                丑一 佛宝                丑二 法宝                丑三 僧宝                 寅一 重颂总标                 寅二 增颂二圣                 寅三 重颂圣凡            辛三 总结四恩          己三 问答报恩          己四 闻法获益        丁二 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         戊一 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

          己一 厌舍出家           庚一 智光陈疑请决            辛一 叙今所愿            辛二 述昔所闻            辛三 正陈疑意           庚二 如来因问广说            辛一 因问总非            辛二 广说九喻             壬一 大海不知满足喻             壬二 石火能烧草木喻             壬三 深山恋宝丧身喻             壬四 饮杂毒露得吐喻             壬五 妄想猛风不起喻             壬六 烦恼众苦生处喻

             壬七 愚一违教败家喻             壬八 童女梦子生死喻             壬九 牝马口海出险喻           庚三 当机出家获益          己二 修无垢业           庚一 智光敬问           庚二 如来许说            辛一 赞许            辛二 解说             壬一 略观诸出家义              癸一 长行               子一 示出家菩萨观               子二 别释旃陀罗行               子三 略明四无垢性              癸二 重颂             壬二 广说四无垢性

              癸一 著坏色衣               子一 长行               子二 重颂              癸二 常行乞食               子一 长行               子二 重颂              癸三 服所弃药               子一 长行               子二 重颂              癸四 住阿兰那               子一 长行               子二 重颂           庚三 说法获益            辛一 会众现益            辛二 佛记当利

         戊二 离欲定之趋上界法──十住          己一 住阿兰若           庚一 常精进疑问           庚二 薄伽梵慰答            辛一 慰许            辛二 答解             壬一 长行              癸一 正破其疑              癸二 广明所行               子一 观无常苦               子二 发报恩愿               子三 立坚固誓                丑一 别明三根自誓                丑二 详陈诸位自誓                 寅一 得陀罗尼自在誓

                 寅二 得诸功德圆成誓              癸三 结成行愿             壬二 重颂           庚三 法会众获益          己二 修远离行           庚一 菩萨兴问            辛一 乐远离行白众            辛二 乐远离行正说             壬一 长行              癸一 观世间诸恐怖               子一 总标               子二 详说                丑一 观恐怖相                 寅一 略观诸结                 寅二 别观五欲

                 寅三 别观贪财                 寅四 广观烦恼                 寅五 遍观杂染                丑二 示离怖处                丑三 出恐怖本                丑四 结应离执              癸二 观阿兰若功德               子一 示当住阿兰若相               子二 示正住阿兰若行                丑一 不生一切分别心观                丑二 具足一切功德处观             壬二 重颂           庚二 如来印成           庚三 法众获益       丙二 三乘共法

        丁一 大乘共行二乘法──十行         戊一 弥勒兴问         戊二 世尊许说          己一 许诺          己二 解说           庚一 总标有漏身观           庚二 别分三十七观           庚三 亦作大乘身观          己三 结成         戊三 法众获益        丁二 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         戊一 修行诸度          己一 长行           庚一 问答偏赞阿兰若            辛一 慈氏兴问

            辛二 世尊垂答           庚二 问答具修波罗密            辛一 慈氏重问            辛二 释尊广答             壬一 正明修行十度             壬二 广明差别诸门             壬三 结明诸佛修证          己二 重颂          己三 法益         戊二 功德庄严          己一 慈氏启问          己二 释尊启说           庚一 以其一德明           庚二 以离二过明           庚三 以诸四法明

           庚四 以诸八德明          己三 结明法益           庚一 佛说当益           庚二 经叙现益       丙三 大乘不共法        丁一 上根证大乘境-----加行入根本         戊一 长行          己一 文殊启请          己二 世尊许说           庚一 印许乐闻           庚二 显能说佛           庚三 赞所说法           庚四 正说法本           庚五 问答抉择            辛一 文殊问难

            辛二 世尊解说             壬一 印许所问             壬二 喻明其相             壬三 空显其性             壬四 直指法界           庚六 结应修习         戊二 重颂         戊三 咒印        丁二 中根起大乘行-----十地入等觉         戊一 显能说佛         戊二 示所说法          己一 直示当说          己二 问答抉择           庚一 文殊问难           庚二 世尊解说

            辛一 明说空义            辛二 彰执空病            辛三 出不空心          己三 请说总持           庚一 正请           庚二 正说          己四 观证三昧         戊三 获闻法益        丁三 下根引大乘果──等觉入佛         戊一 示成佛法          己一 显三身佛          己二 示三密法          己三 正观成佛          己四 喻明胜法         戊二 赞说劝行

          己一 文殊赞法劝行          己二 世尊示行令修           庚一 总示三十二甲           庚二 别明三十二甲           庚三 结明修行果利         戊三 兴供发愿         戊四 闻法获益     甲三 依教奉行分      乙一 付嘱流通      乙二 问答持福       丙一 文殊赞问       丙二 释尊广明        丁一 喻校持福        丁二 别明女福        丁三 经同佛塔        丁四 法师如佛        丁五 发心功德        丁六 命终利益        丁七 结劝持修      乙三 会众信奉

  【悬 论】  一 题旨明晰  就本经之题目即可以说明本经宗旨之所在。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一题看来,本经宗旨似唯在摄化大乘之机,而实际上本经通摄五乘及三乘共法,惟以其中一分之大乘不共法为尤要耳。  甲、经  通指一切经典,凡为佛陀所宣说或为佛陀所曾印证者皆名曰经。梵音“修多罗”、或“修妒路”、“素怛缆”,有线的意义,取能贯穿文义摄化生机之意;与华言经字意义相符,故译为经。或可称为契经,即是上契真理下契群机。乙、大乘  通指一切大乘经典而言,如妙法莲华经亦题曰大乘,及其余题以方等?或大方广等皆是。大乘是对小乘而言:乘有运载之义,若能观大乘境修大乘行,即能运载凡夫至于无上菩提涅槃之大果,自运既圆,运他亦无有穷尽,故名大乘。换言之、大乘之义,乃在解释一切凡夫染缚而入无上佛果。大乘法不外境、行、果三义:若能于一切诸法性相如实了达,即是大乘所观的境;依境而起行,即是修学六度、十度一切无量无边法门,凡有利于有情的,大乘菩萨皆应修学;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三阿僧祇劫而得到究竟之佛果,即是由行而得果。依此境、行、果法能如实施行,即为大乘妙法。大乘法不独限于经藏,亦有大乘之论藏及律藏,此经是大乘经藏中之一部。既超出人、天、二乘之上,而又通摄五乘诸法。  丙、本生  是十二分教之一,如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本生乃指释迦牟尼佛三世本生之因果;而十二分中之本事,则是明诸弟子事者。此经序品中说:“释迦菩萨于往昔时作光明王,最初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娑罗林中入于涅槃,于其中间三僧企耶、百万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万四千波罗密....”,根据这些文义,可以明白本生是指释迦牟尼佛本生之事的。从过去三祇修行,及现在八相成佛乃至未来设立塔庙,其间经过无数量劫发菩提心,从凡夫地至究竟成佛度生;这是显然把释尊本生的内容特色都表现出来了。  丁、心地观  当知一切诸法皆从心地而生,皆从心地而起。在摄境归心、摄用归体、摄事归理、摄相归性的看法上,无论那项事,他的出发点都归于心。“一切唯心造”,三界之中无一法而不以心为主的。本经的观心品里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譬如万物皆从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成佛果是此心,迷于生死苦海也是此心。总之、三界上下法,唯此一心作。此心普遍于一切诸法之中,能有变生转现的功能,所以以地喻心,而心名为地。  然在此中以地喻心者,可有两种意义:1.能生:此心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恶因果,乃至菩萨一切无漏诸法,如大地之一切草木丛林,皆依大地而生长。2.所依:如江河汉海一切之水,五岳千峦一切之山,及动物、植物与人类所应用之器具种种,一切皆以大地为所依而住;心亦如是,能为一切法之所依止。有此能生、所依二义,所以喻心以地,曰心地。  依此、可以明白观察心地是怎样的紧要了。假若观心而了知即心自性之诸法实相者,则了知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故心性本空,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有上下差别之相,平等平等。以善观不善观之不同,于是有佛与异生的差别。以诸差别之事由心而起,依心而住,若能善观心者,则能通达诸法之相,亦能究竟解脱。如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若能如此如实观察,名之曰心地观。所以若人善观此心,了知心之本性,即能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实性,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若人善观于心,亦即能了达世出世间一切因果邪正;能了达世出世间一切因果邪正,即能了知诸法法相,若了知诸法法相,即能依如实了解而修集福智,乃至即能证得究竟之涅槃,依此义故说心地观。此心地观即是本经之宗旨,亦即是观大乘之境,修大乘之行,乃至证大乘之果。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本生诸事之说明。  二 译史  确实古来诸师所宏扬之一切经典,近人从历史上严格的考察起来,往往有不明确的地方,使人疑惑。例如楞严经、起信论等,皆以译史不明致生疑窦,于宏扬流通及人的信仰上亦发生相当的不良影响。本经向来少有讲释,现在乃从大藏经中特别提出来讲。若翻译之史实不明确,也不免有不足信今而传后的遗憾,故当一考其译史。经上题“唐罽宾三藏般若等译”。等者、等有其他的人,可见其不是一个人译的,唐宪宗的序文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者,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与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之所说也。其梵夹,我烈祖高宗之代,师子国之所献也”。这可以知本经来历之确实,梵本此经不是宪宗时才有,高宗时就已有了。所谓师子国者,即现在之钖兰岛。人每以钖兰属于印度,然非事实,不过印度佛教流传于锡兰岛最早,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衰败。自来认钖兰岛为纯粹小乘佛教,也不尽然,过去于大乘之法,也有相当的传布,如本经即彼国所献;义净三藏、不空三藏等也曾住于锡兰,可见锡兰也有大乘佛法。而且、从海路来华之佛法,皆经此岛,故此可决定是信史。又云:“宝之历年,秘于中禁,朕嗣守丕业,虔奉昌图,听政之暇,澡心于此,以为摄念之旨。……乃出其梵本,于醴泉寺诏京师义学大德罽宾三藏般若等八人翻译其旨,命谏议大夫孟简等四人润色其文,列为八卷,勒成一部”。这样的描写此经的翻译史实,是值得注意的。此经翻译者,是罽宾三藏般若等,则般若其人的历史也不可不加考察。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云:“法师梵名般刺若──唐言智慧,北天竺境迦毕式国人也──言罽宾者讹略,姓乔答摩氏──言瞿昙者讹略不正。颖悟天假,七岁发心,违侍二亲归依三宝。……届于上国矣”。这段文里,叙说般若法师出家的因缘,在天竺求法十八年,后来由锡兰到广州,这是建中三年的事情。到了贞元二年,法师舅氏之子神策正将罗好心者,将法师首先所译的“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表闻于帝,于是乃下制曰:“中书门下牒、王希迁牒、奉敕:释教深微,道俗虔敬,皆因梵本法被中华,宜令王希迁与所司精选有道行僧,就西明寺重更翻译,讫闻奏。牒至,准敕故牒,贞元四年四月十九日牒。及牒祠部准敕亦然。传牒京城诸寺,大德罽宾三藏沙门般若宣释梵本,翰林待诏光林寺沙门利言译梵语,西明寺沙门圆照笔受,道液、良秀、圆照润文,应真、超悟、道岸、?巩言空并同证义。……敕王希迁、王孟涉、马有麟等送梵本经至西明寺翻译”。此经翻译的年代,根据贞元新定释教录,是贞元六年岁次庚午译的。此经从释尊在灵山对诸菩萨说法,结集之后流通到锡兰岛。在高宗时代再流通来中国,后来因宪宗弘护佛法之热忱及般若等翻译之努力,然后才译为华文。这样,此经翻译的历史,是十分确实的了。  三 法义丰富  此经的译史,已经大体说清楚了,这里更要解述本经构成的要素,分两段来讲:  甲 法备五乘  此中所谓五乘,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乘;或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以人天同以五戒十善运出四趣故。还有一样说法:欲界人天乘、色无色天乘、声闻、缘觉、佛乘。色无色天乘、亦名梵乘,梵者净也,谓色界诸天以根本禅运出欲界故。此经在题旨上标定是大乘,但他的内容是随顺诸乘的机宜而施教的;所以经中法义极其宏富,也可以说是应诸乘而说的教法。  怎样看出此经的法义有五乘呢?这可从此经的构成,分三方面来说:1.五乘共法分二:一、欲界人天乘之五乘共法,即此经中的报恩品。二、色无色天乘之五乘共法,又分二: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即厌舍品和无垢性品。二、离欲界定之超上界法──十住,即阿兰那品和离世间品。  2.三乘共法分二:一、大乘共行二乘法──十行,即厌身品。二、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即波罗密多品和功德庄严品。  3.大乘不共法分三:一、上根证大乘境──加行入初地,即观心品,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性、相、禅、密。二、中根起大乘行──十地入等觉,即发心品,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相、禅、密。三、下根引大乘果──等觉入佛,即成佛品,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禅、密。这样的看起来,自觉此经法义的宏富了!虽然有欲界人天乘、色无色天乘的差别,但从报恩品、厌舍品乃至成佛品,亦可以明白为声闻、缘觉、菩萨乘的阶梯。虽有诸乘法义的差别,实际上皆可以贯摄于大乘法内;在应机方面,又可有泛应曲当作用,这才算是完备满足的佛法。  乙 义周十宗  所谓十宗,就中国佛教史来观察,才有这样地区别。本来、佛教古今来历史的不断发展,概括著世出世法的义理,假若以十宗去束缚他,未免有点不自由。现在根据此经义理来分配与十宗相应的法门,首先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方面观察,厌身品中观诸法无我,诸法皆空,所以明俱舍、成实宗义。厌舍品、无垢性品与律宗相应。又报恩品、无垢性品以及功德庄严品,皆有回向兜率净土的文义,又兼及十方净土,则西方净土亦可在此中说明矣。观心品先观心的如幻相,次观心的空寂性,则法相、法性之义由此表诠。又观心品、发心品、成佛品皆明一切法究竟真实心性,唯证相应,即是禅宗。又在观心品、发心品、成佛品都有陀罗尼,都是法身佛表现,即有真言宗及华严、法华。义周十宗的道理,略述如此,要能整个领会斯旨,不但依经文探寻推测就可了,要在事实上去亲证,才能圆满的解决。  四 时机合宜  救济众生的佛法,于社会人民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之要明白佛法是应随时机而设教的。既然一切时处都可以与社会人民发生关系,这即是佛法应该普及的时期了,也即是佛法将要普遍于整个社会的好现象。今讲此经,即是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研究佛学的人对这倾向应该重视。  中国古代和近来所宏扬流通的诸经论,大抵以讲楞严、法华、弥陀为主要。这是因为丛林里参禅则讲楞严相应,学天台教相则讲法华为宜,而通俗劝修净土则讲弥陀,这确实带著过去时代的特色。如今则不同了,无论在寺院或是一般善男信女所组织的讲经会,都有社会各种人士来参加,因此、所讲的经论,要具有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条件。因为听众根机不能一致,假若没有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条件,怎能收获最完善的效果呢?所以、今讲此经,不但为普通听众讲,同时亦为研究教理的人所需要,故应该对此经作精密的研究。此经可为初学佛法的佛法概论,可为研究全藏教理之基础。  五 略彰分齐  略彰分齐、便是把关于此经全部的纲领提出来,使一般人看了极易明白。今把此经的大纲,图表于下:

  ┌丙一、五重证信  ┌乙一、证信序┤  ┌甲一、教起因缘分┤      └丙二、结成法会  │        └乙二、发起序──以上序品  ┌──┐│        ┌乙一、称性顿宜──报恩品告弥勒段  │经纲├┤甲二、圣教正说分┤       ┌丙一、五乘共法  └──┘│        └乙二、应机渐说┤丙二、三乘共法  │                └丙三、大乘不共法  └甲三、依教奉行分──嘱累品

  ┌丁一、欲界人天乘之五乘共法──报恩品  ┌────┐│                             ┌己一、厌舍品  │五乘共法├┤             ┌ 戊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  └────┘│             │               └己二、无垢品  └丁二、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               ┌己一、阿兰若品  └ 戊二、离欲定之超上界法(十住)┤  └己二、离世间品

  ┌────┐┌丁一、大乘共行妙乘法(十行)──厌身品  │三乘共法├┤              ┌戊一、波罗密多品  └────┘└丁二、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  └戊二、功德庄严品

  ┌─────┐┌丁一、上根证大乘境─加行入初地─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性相禅密)─观心品  │大乘不共法├┤丁二、中根起大来行─十地入等觉─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相 禅 密)─发心品  └─────┘└丁三、下根引大乘果─等 觉 入佛─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禅  密)─成佛品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