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分释    甲 大乘     1 列古说     2 出今释     3 会异说     4 正兼释    乙 入     1 互为能所入     2 别约能入行    丙 楞伽     1 约能喻释名     2 约所喻显义      (一) 显险城之所喻义      (二) 显宝城之所喻义    丁 经   二 合释

  一 分释甲 大乘此中但释大乘名义,抉择诸乘,别详宗地。大者、表此乘大,拣余小故,具有当体名大及简小名大之二义。乘者、以能运载比车乘故,但取能转运装载之用义。表此是乘中之大者,乘有其大──有财释──,大即是乘──持业释──,故名大乘。然此大乘依何法立?又分四节明之:1 列古说一、大乘起信论依众生心法立体用相大义及乘义  

  论曰:‘摩诃衍者,总说有二: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言众生心,则摄世间出世间诸法’。故此众生心,即出依以立大乘义之法本者,下依此明体等大义及乘义故。然举众生心摄世间出世间法,又不啻总依世间出世间法立大乘义也。大义有三:一、体大义,依众生心示一切法平等不增减之真如性为大乘平等体故。二、相大义,依众生心自体上不可离断灭除之如来藏净法为大乘胜德相故。虽有情心性亦无始本染,以净法起时染可离断灭除故,非是心之自相。又此取心本净性立大乘相,故不取心之染相。三、用大义,依众生心顺修之能生世出世善因果为大乘广多用故。虽众生心逆扰之亦能生世出世恶因果,此但取顺生之善明大乘用故,不取逆生之恶。依此三义,故名为大。即此大法,诸佛本所乘故谓之佛乘,诸菩萨乘此到如来地故曰菩萨乘。体相用大即乘,于一心法上有大义、乘义,名大乘也。

  二、依杂集论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  一、境大性者,以诸佛所说广大教法为所缘故。二、行大性者,自利、利他二利行故。三、智大性者,我空、法空二无分别智故。四、精进大性者,三阿僧祇修行无疲厌故。五、方便大性者,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者,佛地功德悉圆满故。故、业大性者,应现十方化众生故。庄严论大同,瑜伽、显扬论小异。古译地持( 即瑜伽菩萨地 ):一、法大,方广乘上故。二、心大,菩提心上故。三、解大,菩萨大解故。四、净心大,行解地净故。五、众具大、福德众具故。六、时大,三阿僧祇劫故。七、得大、菩提上果故。二者相较,开合之异如下:

 

         ┌─境大──────────法大─┐         │                │         │ 行大──────────心大 │         │                │         │ 智大──────────解大 │         │                │     杂集等─┤ 精进──────────净心 ├─地持         │                │         │ 方便──────────众具 │         │                │         │ 证得──────────时大 │         │                │         └─业大──────────得大─┘

  三、大乘庄严经论以八事总摄一切大乘  颂曰:‘性、信、心、行、入、成、净、菩提胜,如是八种事,总摄诸大乘’。释曰:‘此以八事总摄一切大乘。八事者:一、种性,如种性品说。二、信法,如信品说。三、发心,如发心品说。四、行行,如度摄品说。五、入道,如教授品说。六、成熟众生,谓初七地。七、净佛国土,谓第八不退地。八、菩提胜,谓佛地。菩提有三种,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佛菩提大故为胜,于此佛地示现大菩提及涅槃故’。

  四、摄大乘论以十殊胜摄大乘法  一、所知依殊胜,建立阿赖耶故。二、所知相殊胜,明遍计、依他、圆成三自相故。三、入所知相殊胜,观诸法唯识故。四、彼入因果殊胜,六波罗密多行故。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地前十地差别故。六、增上戒殊胜,饶益有情故。七、增上心殊胜,大乘光明定等故。八、增上慧殊胜,法空无分别智故。九、彼果断殊胜,无住涅槃故。十、彼果智殊胜,无上菩提故。

  五、天台圆教以十法成大乘  一、观不思议境──其车高广,二、真正发菩提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三、善巧安心止观──车内安置丹枕,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其疾如风,五、善识通塞──车外轸,六、调适无作道品──有大白牛肥壮多力等,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又多仆从而侍卫之,八、知位次令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乘是宝乘游于四方直至道场。其以藏、通十法亦能成声闻乘等,今此是取其依法华圆教成大白牛车大乘者。

  2 出今释一、境大故  境大有二:一、真如性平等体故,二、诸法唯识宗要义故;即真俗二谛为所缘境故。此真俗二谛,亦可云唯识性相,亦可云一真法界与四法界或理事法界,亦可云诸法实相与众缘生法,亦可云法性与法相,亦可云无为与有为,亦可云离言自性与假说自性,亦可云非安立谛与安立谛,如是等众多异名皆明境大。二、行大故  行大亦二:万行圆修成胜德故,二空妙慧为导前路故。菩萨行以福慧均等,悲智兼大,自他俱利,权实双运,由大精进遍能策发无量波罗密多行为殊胜相故。又一一行由我空法空之二空无分别慧──或智或观──以导其先路,遂皆成无得不思议行故;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布施持戒等心者是。

  三、果大故  果大亦二:无住涅槃为证得故,无上菩提为究竟故。此二全同摄论所明彼果断,彼果智之二殊胜。四涅槃中独取无住,不共二乘故。又声闻、独觉犹有所知障故,非正等觉,不名无上菩提。

  此三大六法中,一真如性为本,一实相印所印定故。无上菩提为极,一心专志所志求故。此二为诸大乘教之通义,异兹则非大乘教故。然宗要义,诸经有别。此经大分明如来藏藏识,故诸法唯识为宗要,亦可以诸法唯智为宗要,如来藏是智净相故。故大乘教总有三宗:一、法相唯识宗,诸法唯识为宗要故。二、法性唯慧宗,二空妙慧为宗要故。三、法界唯智宗,无上菩提为宗要故。本经遍摄三宗,尤重初后,广如宗地所明。

  3 会异说一、起信心法及大义皆境,其乘义为行果。二、杂集等七法:初为境,二至五为行,六、七为果。地持则二至六为行,初境,后果。三、庄严八法:一、二通境、行,三至七为行,八为果。四、摄论十殊胜:一、二为境,三通境、行,四至八为行。五、天台十法:初一通境、行,能观为行所观为境故;后九皆行。

  4 正兼释一、正取于行  谓诸乘皆取行为乘之当体故,行正是能运载法故。人乘者、谓三皈、五戒之行,运载行人越于三涂,生于人间。天乘者、谓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行,运载行人越人入天。声闻乘、缘觉乘者,谓四谛观行、十二因缘观行,运载行人越三界到有余、无余涅槃。大乘者,谓悲智六度万行,运载菩萨越三界二乘到无上菩提大般涅槃。故法华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二、兼摄境果  行所依起,故兼摄境;行所趣至,故兼摄果。瑜伽四十六云:无上大乘七行相者:一、离言说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缘。四、此慧伴类。五、此慧作业。六、此慧资粮。七、此慧得果。当知由此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无上大乘无不周备。此中慧即法空妙慧。慧伴类、慧作业、慧资粮,即慧所导修之万行等。慧所依、或心或真如,慧所缘、则真如及一切法;此二明“慧行”所依起而及于境。慧得果、即二转依果,明“慧行”所趣至而及于果。故乘之正体,是行而兼摄境果。依此释法华大白牛车喻,则不同天台教之十法成乘说。一、大宝车,是万行圆修之胜德,亦悲智圆融之无得不思议行。其大白牛,是法空无分别妙慧──此出世间无得不思议智及根本无分别智。地前未得,故地前菩萨同索之。由根本无分别智导生不思议万行智故,如大白牛引运宝车。大白牛车所行地,是“慧所缘”义。大白牛车所由造成之材力,是“慧所依”义。游于四方直至道场,是“慧所得果”义。虽不离境果而乘正是行。决然可知,别详宗地及法华讲演录。

  乙 入宋译无“入”而魏唐译有之。依所入处之甚难,显能入行之不易;题此入字,殊有深意,今以二节明之:1 互为能所入佛法分为教、理、行、果,此之四法可互为能入与所入。经卷四云:‘菩萨摩诃萨善于语义,知语与义不一不异,义之与语亦复如是。若义异语,则不因语而显于义,而因语见义,如灯照色。大慧!譬如有人持灯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处。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因语言灯,入离言说自证境界’。此明可由言“教”入于“理果”。又卷三云:‘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非即是言’。此唯“果”证为所入第一义,明言“教”亦有能入功。然就亲入,依信教悟理则教为能入,理为所入。由解理起行,则理为能入,行为所入。从修行证果,则行为能入,果为所入。因证果施教,则果为能入,教为所入。自悟悟他,因果交彻,故得互论能所入也。若统亲疏及超越入,教为能入,有十二句:

 

        ┌─教        ├─理        ├─行        ├─果        ├─教理        ├─理行   以教入 ─┤        ├─行果        ├─果教        ├─教理行        ├─理行果        ├─行果教        └─果教理

  理与行及果为能入,亦复如是。于佛法中论入,不逾乎此。  2 别约能入行此经入楞伽之入义,虽于教、理、行、果亦可通为能入所入,其特殊处,则在专约“能入行”以言“入”。又分二节明之:一、约能喻是神境通入险城:罗婆那王献华宫殿,佛及圣众乘以入摩罗耶山顶之楞伽城。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盖孤悬于海滨,其为险一;乃夜叉之所据,其为险二。此天险之灵地,非具五神通之神境通者,不能入之。显难入之能入,故云入焉!此就能喻之事象如是以言者。

  二、约所喻是法空慧入宝城:楞伽宝城所喻之胜宝城,则实相无相一真如性为体之无住涅槃也。具足无边无漏功德之宝,故云宝城。法华经曰宝所,涅槃经曰宝渚,皆用此宝城喻。宝城现成,非有之难而得入难。常在宝城,非进入难而“相应”难。唯照达诸法毕竟空妙慧,能如如相应于实相无相之真如涅槃城。相应曰“入”,非出入于其中曰入,此入最胜,遂标举为题也。

  丙 楞伽1 约能喻释名  楞伽乃说经处之城名也。古译不可往、不可入。又、释迦毗楞伽,译能胜宝,故楞伽亦译为“胜宝”。今按说此经处之城,就“形势”为不可往不可入之义,在南海滨──即今锡兰岛之有佛迹处──上宽下狭之摩罗耶山上,且为飞行食肉之夜叉等聚居,故为险城。就“体质”为胜宝之义,此城为天然胜妙珍宝之所成。偈云:‘此妙楞伽城,种种宝严饰,墙壁非土石,罗网悉珍宝’。至今其地亦为采珍宝处,故为宝城。险、宝双具,曰楞伽焉。

  2 约所喻显义夫楞伽城依摩罗耶山而位于海滨,海有风浪,城为夜叉所居;佛从海出而入于城,现通说法,圣众围绕。有如是等重重相关之事,昔尝合明为十六义,今就险城、宝城别之,各为十义:(一) 显险城之所喻义能喻险城就形势言,而以有漏杂染界为所喻,分为十节:

  一、染藏海──阿赖耶  诸杂染法之含藏海,曰阿赖耶,为五趣、三乘之异熟心海。卷二云:‘藏识海常住’,此通圣凡、染净之所依以言者。然举染藏阿赖耶海,则净识之如来藏海寄焉;举净藏之如来藏海,而染藏阿赖耶海亦寓焉。故以城山所依之海,喻根身、器界之集起心也。此心是依他起之本,为真妄性所依。圆成实之真如,于此离妄而显;遍计执之妄法,于此迷执而起,故首明之。

  二、幻境风  根身、器界皆藏识变,业幻似境,如有实空。如是心起,如是境现无有少法能取少法。于此不明,即为无明,以无明故起心取境,曰无明风。以取境故,境尘扰心,曰境界风。此无明境界风,鼓荡藏海,经云‘境界风所动’也。

  三、转识浪  风鼓藏海,意等诸识随境界缘相续而起,如海中浪。经云:‘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也。

  四、我执山  七、六二识不达唯识无我,于阿赖耶见分及五蕴和合假,执为人之实我;又于根尘等法,执为法之实我。人法二我之山,乃巍然高耸于心海、境风、识浪之上,愈高愈大。所以下小上大,作不可往相。又憨山观记,传摩罗耶山但影现于风雨昏黑之夜。亦显二执之山,乃无明邪见之妄现,本空无实。夫二我本空,原无可取,而夜叉王往来其中,亦为不可往而往义。

  五、三有城  我执山上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之三有城──三有城即无安如火宅之三界──,此山不灭,则恒住此三有城中,生死流转,无断绝时。断分别、俱生我执尽时,则离分段生死。断分别、俱生法执尽时,则离变易生死也。

  六、四倒入  夜叉王等于我执山三有城中,无常计常,无乐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乘此四倒,往来出入于本空寂不可往入之山城中也。

  七、嗔恚王  夜叉众等通喻烦恼杂染之有漏法,而取嗔恚以为王者,根本之嗔与忿、恨、恼等,皆为烦恼中最粗猛故,唯欲界故,唯不善故,菩萨四他胜处之第一故,嗔恚起时暴恶之相残害之业尤炽盛故。为十根本、十小随之首恶,故喻为十首之夜叉王也。

  八、烦恼众  其夜叉众,正喻根随诸烦恼法,烦扰恼害为其性故。夜叉罗刹扰害五趣、四生,犹烦恼之杂染乎三界心、行使皆成有漏心也。

  九、残害业  夜叉王众合为烦恼杂染,此残害业为业杂染。以易知之夜叉众残害业,以喻三界有情之所行皆为残害业。若法华经火宅品之所明,盖无常有漏之苦界,非残害他身不能谋自身生存,故谋自身生存即为造残害业,等于夜叉,此所以无常且苦也。  十、生死苦  此生死苦,明生杂染,由残害他以自生存,以死得生,虽生必死;为求生之所逼,成必死之相迫,遂无日不在生死逼迫之苦中。夜叉如是,三界有情亦然。

  (二) 显宝城之所喻义能喻宝城就体质言,而以无漏清净界为所喻,亦分十节:

  一、净心藏──如来藏  诸清净法之含藏海曰如来藏,在生佛平等为真如,在有情为本有新生无漏种现,在佛果为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法身。经初言佛在“海”龙王宫中说法,又言佛从“海”出,此海即喻净心藏之如来藏海。

  二、佛法兴  佛悲愿故,又有情之机感故,佛从海出,即佛兴世。佛言: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自所得圣智证法,即法兴世。  三、悟本心  罗婆那王闻佛言音──圣教为增上缘──,遥知如来从龙宫出──龙宫喻佛法性身自受用身土,即如来藏海之正体;从龙宫出,即起他受用及应化身土──,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此即悟圣凡共依之藏海本心,即藏识即如来藏也。

  四、真如山  由悟本心,则转我执山为二空所显无相真如性山。故憨山观记传:摩罗耶山,当晴明时,海湛空澄,即无踪影。偈云:‘过去无量佛,咸升实山顶,世尊亦应尔,往彼宝严山’!

  五、涅槃城  由二空智择灭二障二死皆尽,即依真如说为究竟安乐之大涅槃,具足无边无为无漏胜功德宝,故即喻以除垢山上之胜宝城,譬晴空湛海中唯光明充满也。偈云:‘此妙楞伽城,种种宝严饰,墙壁非土石,罗网悉珍宝’。

  六、法空入  无相真如之除垢山,圆明妙寂之涅槃城,孰能如如相应契入?曰:唯法空般若。经云:‘时罗婆那即以所乘妙华宫殿奉施于佛──修法空慧回因行向佛果──,佛坐其上,王及菩萨前后导从──同乘法空慧也──,无量彩女歌咏赞叹供养于佛──依法空慧具修万行,皆回因行向佛果也──,往诣彼城’,是乘法空慧入涅槃城义。

  七、妙定通  如来入楞伽已,楞伽法会中之罗婆那王及夜叉众,即喻无漏禅定神通。故夜叉等兴诸供养,佛为现诸神通变化,广如华严十定、十通品明,即如来觉海中之大定也。

  八、大慧辩  大慧及一切摩帝菩萨众,在除垢胜宝法会中,当喻无漏智慧辩才。故大慧兴种种问难,如十力、十智、四无畏、四无碍解等,即如来觉海中之大智也。

  九、法界身  此除垢山胜宝城中之牟尼佛,即喻湛明空海之法界身。盖染藏海已转为净藏海,乃大圆无垢之如来藏觉海也。

  十、愿方便  如来随行大比丘及梵释等众,则喻佛之大悲愿风──幻境无明之风转成──,方便法浪──识浪转成──,为如来觉海中之大悲愿方便。融三世间以为佛身,故佛入楞伽则楞伽法会皆成佛之自证心境。

  丁 经梵音为修多罗、修妒路、素怛缆,直译喻线,或喻结鬘,取贯穿诸法摄持群机义。然举经以简非律、论,则限佛说或佛印可,有十方三世可常遵为法之义,适当华士经字。复因契真理时机故,译云契经。名通诸经,而在此即一部七卷十品之宏文也。

  二 合释依六合释之式,今为九重合释于左:一、大乘若指能诠教,则唯声名文句故劣;入楞伽通教理行果故胜。将胜依劣,大乘之入楞伽,是依士释。二、专约能入行以言入,故劣;楞伽通于教理行果,故胜。就劣显胜,入于楞伽,亦依士释。三、互为能所入,则入通教理行果故胜,楞伽城名但所入处则劣。依胜彰劣,入于楞伽,则依主释。四、入楞伽通教理行果故胜,经但能诠之教故劣;依胜彰劣,曰入楞伽之经,亦依主释。五、大乘通于教理行果,故胜;经但声名文句之能诠教,故劣。依胜彰劣,大乘之经,亦依士释。六、直指教体曰经,教体上有能入胜宝义用曰入楞伽;由用彰体,曰入楞伽即经,是持业释。七、经是教体,教体上有简小运载之义用曰大乘;由用彰体,大乘即经,亦持业释。八、或大乘为教体,教体上有契理契机贯穿摄持之用;由体持用,曰大乘经,亦持业释。九、大乘入楞伽是所诠,通境行果故胜;经是能诠,但名句文故劣。依胜彰劣,曰大乘入楞伽之经,乃依主释。(见海刊七卷二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