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春在普陀作──

丁巳年底,曾传阁议以浙属普陀山为德侨收容所,慈善家、议论家殆无不为之叹息!密迩普陀之浙江人士,以宝石山莫干山等胜地,次第为外人占有。普陀古刹庄严,禅僧蔚萃,春夏之交,善信之众,香花灯烛,沐浴虔诚,为中国十全无缺之领土,为浙省一尘不染之佛地,其名胜过于宝石、莫干者远甚;而政府忽有此大煞风景之举,尤深扼腕!某为普陀僧之一,虽不敢为生命财产计,根据民国来所颁法令与政府争;然念普陀在我中国,久为全国人士所传诵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于志乘,时逾千载。观音大士之灵迹累累,历代祖师之德风泱泱,实国民植信之道场,亦僧众修禅之净域。一旦欲化为敌虏之拘幽所,异类之腥膻地,能不为我政府与各省军政诸官长洎全国诸长者居士胜流名人垂涕泣而一申其哀吁乎!

一、我国丁此泯棼沦胥之世,国性无恒,民心靡定,顾犹能持之而不敝者,赖有数千年来之风教礼俗有以潜化而阴系之,使大多数之齐民,能自牖其天良,而各纳于轨物故也。然上溯隋、唐以还,儒佛道并称三教;而佛教彻上彻下,化成民习而不能渝者尤广,锲入民心而不能舍者尤深!固以佛教穷幽体玄之学,广大精微,足以餍上智之所慕:而因果报应之说,详明浅显,又能为下愚之所信也。故今欲一征我国民宗教信仰之所存,舍佛教盖莫他属。则佛教于国家裨益良多,希望其推国运而俱进于隆盛者尤殷。普陀为佛教第一名山,亦为国民崇信佛教之第一胜地,今政府欲收容敌侨于是,某虽未知敌侨之多寡及政府之配置如何,即使将敌侨杂居寺庵,不令僧众迁动,或分划若干寺庵以收容之,或于空旷之地别建房屋以住之,已足扰僧众不遑安处,阻无量数信佛士女虔敬朝山之心,俾无自诱发国民之善机矣。况移置德侨于普陀,虽生活供给及管理方法尚未决定,然洋人习以牛羊为食,必将日事屠杀。而德侨既属拘囚之虏,置此四面可纵敌逃越之地,必且縻钜费广设海陆军而资防慑,势非令僧众完全让出不能乎!夫普陀数千之僧民纵不足为政府诸公矜悯,其如中华民国第一宗教之第一清净名胜场所,乃由是而完全覆没何?此对自国著想而不可者。

二、普陀山四面滨海,渔船殊伙,各国之汽船虽不停泊,经过者亦多。政府不能广置兵舰以常守卫,则敌侨设或阴谋逸走,固为易易。且象山、舟山为浙省之海上门户,形势天胜,关系于国家之领海权者良重。一为德人所群居狎处,异日必生占据之心,时移势变,或竟演为事实,亦在意中。则其为祸之烈,必更有甚于香岛、青岛之与广东山东者。此固吾全浙人士所皆腑痛疾首,而政府亦何忍出此下策,以国家之胜地资敌人乎?此对敌国而不可者。

由是言之,政府欲收容敌侨于普陀山,较之移置于山峡深藏固阻之地,防守既易,经费亦省,其利害不显然甚明乎!窃愿政府诸公为国三思,亦愿全国之长者居士胜流名士咸进忠告于政府焉!(见觉社丛书第三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