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书之结集,初为梵文、裴立文等。而梵文既残缺不全,则今世研究佛学之依据,要唯锡兰之裴立文者,中国、日本等之华文者,西藏之藏文者而已。经典之考证,虽以裴立文者为最可贵,然仅保存小乘三藏;藏文之所译,质直或过于华文,而其译本或互为有无,若华文之成唯识论等即非藏文所有,虽不能谓华文佛籍之价值高出于藏文,然亦可相为伯仲。近中国人之作佛学研究者,有好为骛外之习,见西人仅从事裴立文、藏文、梵文之研究也,轻视华文所传,殆将谓佛学必须从裴、藏、梵文以研究者,吾窃以为不然。

盖华文之佛藏,乃为汉季至宋初七八百年间,华、梵以及诸土古德传译之精英所萃。偏缺之裴、梵原典,与异译之藏文,虽可资参证,亦应出于十分慎重之态度;而且必对于华文大藏,已周览无余而精研有获者,始能有此资格。若身为华人,于华文佛书初未窥阅,或仅涉猎一二,辄摭西人或日本人牙慧,轻议华译,则殊为不伦!故今有矫正此种风气,提倡博究精研华译佛藏之需要。

中国之古书,大抵皆同希腊古哲学家之著述,包有各种科学或科学材料,而未尝分门别类以组成各科之科学。然最富有各科科学与各家哲学之精蕴者,莫过于佛藏。但在西洋近代,则论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皆已离哲学而成独立科学;哲学之保留者,仅为玄学之部、认识论之部、与价值论之部,故以今世学者之眼光而观察佛学书等,终嫌囫囵而缺乏明晰之条理。致不能将佛学分流入各科科学,以多开方便法门;亦不能吸收各科科学之新材料,以充实佛学内容。论云:“菩萨于佛法,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明者何?明确知识之谓也,科学之谓也。除内明为佛学之哲学而外,因明、工巧明等,要皆为理论科学、实用科学之科学也。今欲将佛学普遍注入现代思想中,更咀嚼现代思想界中各科学之成果以消化为佛学,使得成现代思想中之活佛学,盖非复解释古佛学书,或作为概括之论所能奏功。必也依大藏佛典为原料,从各种科学之立场,分门别类以为采集之研究,更凭其研究之所得而组成各科科学,乃可提供现代思想界中各科学学者之参考。又使研究各科科学者,皆得分途进入于佛学,于是乎佛学乃成科学之哲学,佛教乃得成科学之宗教,以之综合现代之思想而建立现代人类之新信仰。

然兹事体大思精,必须由多数学者,于各科科学有专门研究,及同时于佛学有精博研究者,分途以从事方可。乃公布其所拟各学科及研究编辑之方法,请国中各科学专门学者,向佛藏分别以研究编辑;若夫出版之事,则佛学书局当任其责焉!

一、学科

  甲种        │乙种      佛学与数学   │  中国佛学      佛学与理化学  │    禅宗、天台学、贤首学及其他      佛学与生物学  │  佛教通史      佛学与心理学  │  佛教圣典      佛学与论理学  │    经要、律要、论要、杂要、备于一      佛学与伦理学  │    册,例如耶教圣经      佛学与社会学  │   佛学与中国文学       佛学与教育学  │   佛学与中国文化思想史       佛学与经济学  │   佛学与妇女问题       佛学与政治学  │   佛学与美术等       佛学与法律学       佛学与宗教学      佛学与哲学

二、方法

认定一二种学科专注以为研究,博览全部佛书,搜集以求材料,整理所获成绩,编辑以成学说。民国十九年四月释太虚拟(见海刊十一卷五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