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四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

羣经【九】

孔氏【克表】等羣经类要

未见

黄虞稷曰明太祖命儒臣孔克表刘基林温等以恒言注释羣经使人易通晓亲解论语二章以为之式克表等承命释五经四书以上赐今名

吴氏【沈】六经师律

一卷

沈自序曰呜乎兵者国之大事也圣人之所罕言而不敢轻用者也古之时文武为一涂士之陞未尝不知兵也後世析文武为二岐而兵之学寡矣有能言者下之人不以为狂则上之人必以为讳幸四方之无虞宜无事乎此也苟或有警将求若人而用之不亦迟乎古之兵谋战策多矣历代以来散亡畧尽今之存而显显者七书而已七书者司马法六韬孙子吴子尉缭子三畧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也前代尝以之颁布武学令天下诵习之谓之武经世之谈兵者尊之仰之真犹儒者之於六经也夫行师不法圣人则是为暴曾谓彼七书而可以为万世不刋之典乎何当时之袭陋而不悟也以七书考之三畧尉缭子已有可疑汉志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兵形势家又有三十一篇今书有二十三篇则不知果有本真否三畧三卷经籍志云下邳神人所撰其亦信然乎若太公六韬与李卫公问对则灼然依托者也其为古书而可信者司马法及孙吴乎太史公称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之法未能究其义汉时存者百五十五篇班固入之於礼今之存者仅五篇而已盖昔者齐威王使其大夫追论古司马兵法附以先齐大夫田穰苴之说号曰司马穰苴兵法五篇之传其穰苴之遗乎然亦非齐之全书矣吁先王之兵制尽在古司马而今不可得见矣宜孙吴之岿然而独高也班固志艺文时兵家者流緫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而孙子冠其首观於十三篇之书备奇正用机权审彼度已先计後战变化开阖其用不穷亦深妙矣哉虽然谓武之书为秦汉兵学之祖则可谓三代之兵学亦若此则不可圣人之兵昭文德而威不轨者也所以生人也非杀人也御乱也非为乱也尚义也非尚诈也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吾恐其非圣人意也世道日贬民论日卑论将帅则以勇壮击刺为贤能语行阵则以奇诡设伏为巧妙若曰我将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虽三尺之童亦指以为迂濶而不切矣昔者荀卿子之非孙吴有曰彼孙吴也上势利而尚变诈者也又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鋭士秦之鋭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伊吕之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孙吴之徒皆身戮於前而国灭亡於後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说可谓当哉至扬子云亦复不喜孙吴而曰不有司马法乎子云之不喜孙吴其意美矣然不知当时子云所见司马法乃古之书耶抑穰苴所述之遗耶圣人於师中之事虽未尝一一悉言而其宏纲大用则岂不可得而窥哉盖兵之始作也非圣人之私意也天地之所造设圣人观法之而已掌之有其官定之有其制教之有其时备之有其素歌诗以劳之誓戒以齐之上顺乎天下应乎人廓然大公至正之心炳然神武不杀之德岂孙吴之所可得而测识哉间尝不自揆度以易诗书礼论孟诸经其言其义有涉於师政者辑録而类聚之定为五篇一曰兵象二曰兵用三曰兵礼四曰兵诗五曰兵训緫而题之曰六经师律窃取子朱子仪礼集传师田篇之意而不自知其不可也若乃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诸侯之强大僭侈兵法军制俱非先王之旧曰侵曰伐曰围曰入曰追曰击曰袭曰取曰收曰灭圣人不厌其书於简册者诚诛其黩武之罪以示万世之防学者当自其全经而讲焉不得而尽録也至於夹谷之会则以吾夫子之文德武备於是可见故特取之以系於兵用之篇呜呼有国家者於平居暇豫之日能谨夫修齐治平之道兵无由而作矣如其万一犹当按圣人之遗经法圣人之运量岂不足处天下之大事平天下之大艰而又奚暇於孙吴乎此是编之所以一本於经而不容附以他书之说也天下之事固有以新奇而为世所好者亦有以陈常而为世所厌者有人於此曰我善为孙吴则必肃然听之矣如曰六经之中未尝无兵法存焉则必譁然难之矣习俗之移人至此乎方当四方合一文治聿兴之时草茅之士得以余力及此极知牵缀圣人之经犯非所当言之戒其罪无所逃之然有备可以无患考古所以制今世之君子当有采焉赵鹤曰字濬中正传子兰谿人洪武中召为翰林待制陞东阁大学士

按师律五篇今惟兵礼一篇载於金华文统

董氏【彞】经疑问对

十卷

未见

黄虞稷曰字宗文乐平人元至正间领乡荐入明为国子监学録

陶氏【凯】九经类要

一册

未见

右见菉竹堂目

徐氏【兰】五经文格

未见

黄虞稷曰洪武初人

范氏【祖干】羣经指要

未见

蒋氏【悌生】五经蠡测

六卷

阙【礼记阙】

悌生自序曰愚幼读书略晓文义其或未通师友问辨既退犹有疑未释者及壮至老其素所尝疑寻经传本旨反覆参究?摭证据疑终未能解所恨穷居僻处孤陋寡闻不能访求良师益友以质所疑每欲笔而志之以俟後之同志又恐获僭议先儒之罪握笔屡投者有日今老矣辄复编而纪之名曰蠡测盖以愚之肤识浅学而敢轻议先儒得失亦犹以蠡测海多见其不知量之意庶几他日见者末减僭踰之罪并以平日读书传义之外已意管见作为衍说类附於後或者穷经有知我者於中取其一二焉亦以见予之素心非敢妄为是言也

黄虞稷曰字仁叔福宁州人洪武初举明经任本州训导

李氏【本】经书问难

未见

黄虞稷曰字孝谦郢人洪武中父仕开有罪本代父输作以德行称

张氏【宣】五经标题

未见

熊氏【钊】五经纂要

未见

萧氏【岐】经书要义

未见

黄虞稷曰字尚仁泰和人洪武初举贤良至京授长史辞归改平凉府学教授

徐氏【原】五经讲义

未见

黄虞稷曰字均善兰谿人洪武中以贤良徵为翰林院待诏

黄氏【鼎】五经精义

未见

江西通志黄鼎字玉铉吉水人深究六经之旨胡广邹缉皆其门人

贺氏【贤】五经集解

未见

黄虞稷曰狄道人永乐壬辰进士?事府少詹事

张氏【楷】四经稂秕

未见

黄虞稷曰楷字式之慈谿人永乐甲辰进士历官左佥都御史

黄氏【润玉】经书补注

四卷【又谱一卷】

未见

杨守陈曰先生以四书诸经注家或遗或误乃撰经书补注

王圻曰黄公补注其言多有可采

周氏【洪谟】经书疑辨録

三卷

洪谟自序畧曰臣昔为祭酒时既以辨疑为职每遇六堂会讲之暇诸生有疑而问者必与辨焉欲其易晓初不惧其辞之俚随其所请亦不计其言之复盖自汉唐以来经训不明理学俱晦惟宋朱子洞见精微究极玄奥理学之明如指诸掌至若羣经所载事物之变制度之设有汉唐诸儒不能发明而朱子亦未及发明者有汉唐诸儒所见舛误而朱子亦袭其舛误者如羲皇冠服之事尧舜历象之政历代正朔之建明堂之制与夫郊祀社稷宗庙之礼皆先王经世大典奈何一千年间互承譌谬莫适指归改正之说既使先王之法上逹於天尚右之说复使先王之法下坠於地故臣与诸生答问不得不剖析到底讲贯明白其後诸生互録所得以备参考乃又取而裁之名曰疑辨録既尝具本上进以尘御覧复俾诸生各録一帙以就正於有道之士亦所谓宁为朱子忠臣毋为朱子佞臣之意云尔抑此与诸生讲辨不得不尔若夫科举之作文义者仍以大全为主而无用乎此云成化十六年

黄虞稷曰成化十五年洪谟为礼部尚书进呈是书多辨朱子解经沿习诸儒之误

陆元辅曰疑辨録中诸条间有言之得当者若周正考一篇主不改时月之说而广引经传以证之其说似是而非不若朱子改时改月之为不可易也其书以成化十五年进呈疏言五经四书虽经朱熹注释间亦有仍汉唐诸儒之误者乞勅儒臣考订帝曰五经四书汉唐诸儒之误永乐间儒臣纂修悉取其不悖本旨者辑録天下学者诵习已久洪谟乃以已意纷更不允

王氏【恕】石渠意见

二卷【又拾遗一卷补阙一卷】

未见

周氏【安】九经图注

陆元辅曰安字孟泰莆田人家贫遇鬻书者以耕牛易之卒後遗书为外孙所焚邻人亟拾之得九经图注制度极精巧见周莹藏山録

按莹亦莆田人正统乙丑进士

支氏【立】五经解

未见

嘉兴县志支立字中夫正统甲子举人官翰林孔目

杨氏【守陈】诸经私抄【分见各经】

一百卷

何乔新志墓曰公居庐读礼有所得作礼记周礼仪礼私抄继而?读羣经悟先儒注释不能无失又作孝经大学中庸论孟尚书周易春秋私抄皆正其错简更定其章句於诸儒之传惟是之从附以已见有不合者虽濂洛关闽大儒之说不苟狥也其挍定羣经谓书象以典刑一章乃舜命官之辞诗卷耳乃大夫行役者之作大学本末一章乃治国平天下之传礼丧大记一篇乃仪礼经文皆超然独见先儒论议未尝及是也

程敏政曰先生诸经私抄皆扩前贤所未发使及朱子之门必有起予之叹後此亦必辅朱子传注行於世

王兆云曰文懿公博学多识五经四书时有独见不泥古说録为私抄凡百余卷

黄宗羲曰镜川长於经术诸经皆有私抄其於先儒之传惟善是从附以已见有不合者虽大儒之说不苟狥也

李邺嗣曰杨公私抄不尽从先儒传注

五经考证

未见

守陈自序曰昔孔子能言夏商之礼以杞宋之文献不足而不能徵其言窃尝叹之夫圣人言礼尚欲有所取证况下此者乎六经至秦而亡汉兴求之惟得易诗书春秋皆残阙而乐尽亡矣礼仅有存者小戴氏乃掇拾其亡篇断简以为礼记後人因谓易诗书春秋并礼记为五经而并传之经既残阙亡断而传注者又专门名家人各为说故易或主理或主占诗主美刺春秋主褒贬亦有不主此者至若三代之正朔则诗与春秋两传各异日月五星之左右旋转周公之东征则诗书两传各异又若易之履霜坚氷魏志作初六履霜书之上帝割申劝礼记作上帝周田观诗之假乐君子显显令德中庸以假作嘉显作宪凡若此者岂可独信一经之文偏狥一家之说而已哉蒙少从先大父授读五经未之讲也今居闲处静时取五经讲之或疑有不能决或见有异先儒者皆无所取证乃考汉魏以上诸书凡言及五经者各以类抄之庶可以广见博闻参考互订以求至当归一之论也惜乎世无上古之典家无四库之藏无以足吾证耳

李氏【东阳】讲读録

四卷

程氏【敏政】经筵讲义

四卷【又一卷】

罗氏【伦】五经疏义

未见

青宫直讲

四卷

李氏【晟】六经举要

未见

黄虞稷曰字孔阳濮州人成化己丑进士为监察御史以言兵被谪弘治中上所着六经举要诏起参谋大同军事

马氏【中锡】笺经寓意

未见

邵氏【宝】简端録

十二卷

黄虞稷曰嘉靖四年四月巡抚应天都御史吴廷举上终养南京礼部尚书邵宝所着简端録学史二书以资啓沃诏下有司

姚氏【文灏】经说

未见

王氏【敕】五经通旨

未见

山东通志王敕字嘉谕历城人成化甲辰进士及第历南京国子监祭酒

费氏【宏】经书讲义

一卷

徐善曰铅山费文宪公成化丁未赐进士第一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学士赠太保讲义一卷载摘稾中

陈氏【公懋】经说

孝宗实録弘治元年五月直隶无锡县民陈公懋奏上所着书大要谓尚书周易大学中庸注失经迷臣有一得颇能析理言涉夸诞通政司言公懋奏内不称军民籍自称庶人凡五经四书集传皆我太宗命儒臣纂辑者公懋多穿凿更改悖理害道乞正其罪上命焚所着书押遣还乡

陈氏【珂】五经发挥

未见

黄虞稷曰字希白钱塘人弘治庚戌进士大理寺卿

陈氏【凤梧】六经篆文

四十四卷

未见

赵氏【鹤】五经考论

未见

陆元辅曰鹤字叔鸣江都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按察副史晚着此书

王氏【守仁】五经臆说

四十六卷

未见

守仁自序曰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鱼醪之未得而曰是筌与糟粕也鱼与醪终不可得矣五经圣人之学具焉然自其已闻者而言之其於道也亦筌与糟粕耳窃尝怪夫世之儒者求鱼於筌而谓糟粕之为醪也夫谓糟粕之为醪犹近也糟粕之中而醪存求鱼於筌则筌与鱼远矣龙场居南夷万山中书卷不可携日坐石穴默记旧所读书而録之意有所得辄为之训释期有七月而五经之旨畧遍名之曰臆说盖不必尽合於先贤聊写其胸臆之见而因以娱情养性焉耳则吾之为是固又忘鱼而钓寄兴於麯糵而非诚旨於味者矣呜呼观吾之说而不得其心以为是亦筌与糟粕也从而求鱼与醪焉则失之矣夫说凡四十六卷经各十而礼之说尚多阙仅六卷云

黄虞稷曰先生居龙场万山中默记旧所读书録之意有所得辄为训释

黄氏【俊】五经通畧

二卷

未见

右见聚乐堂目俊武进人弘治己未进士

徐氏【溍】经筵讲义

五卷

未见

陆元辅曰溍中弘治乙丑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兼侍讲学士諡文敏

冯氏【珵】五经正议

陕西通志冯珵字允庄泾阳人南工部尚书贯之子官吴江县丞

陈氏【维之】五经辨疑

一册

未见

右见菉竹堂目

朱氏【存理】经子钩玄

戴氏【冠】经学啓蒙

黄虞稷曰长洲戴冠章甫撰

经义考卷二百四十七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