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马迁      

【题解】

本篇是《外戚世家》的序言。在序中,司马迁援引夏、商、周三代事例,论证国家的兴亡、帝王的成败与外戚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帝王择偶的重要性。

【原文】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1],而桀之放也以妺喜;殷之兴也以有娀[2],纣之杀也嬖妲己[3];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4],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5]。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6],《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7]。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8]!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注释】

[1]涂山:指涂山氏,相传夏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子。

[2]有娀(sōnɡ):古国名,传说有娀女子简狄生下了商始祖契。

[3]嬖(bì):宠爱。妲己:商纣的宠妃。

[4]姜原:帝喾的妃子。大任:周文王的母亲

[5]禽:通“擒”。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幽王为了取悦于她而烽火戏诸侯,后犬戎入侵,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走。

[6]釐(lí)降:指尧亲自办理两个女儿的婚事。

[7]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8]妃:通“配”。

【翻译】

自古以来受命于天的帝王以及那些继承先人政体和遵守先人成法的君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德行美好,大概还因为他们得到了外戚的帮助。夏朝的兴起是因为夏禹娶了涂山氏为妻,而夏桀的流放则是因为他宠爱妺喜;商朝的兴起是因为其祖先娶了有娀氏为妻,而纣王被诛杀则是因为他宠爱妲己;周朝的兴起是因为其祖先娶了姜原和太任为妻,而周幽王被擒杀则是因为他为了褒姒而胡作非为。所以《易经》的根基是《乾》、《坤》两卦,《诗经》以《关雎》作为它的第一篇,《尚书》赞美尧亲自料理女儿的婚事,《春秋》则讥讽男子不亲自迎亲。夫妇的关系,是人的各种道德礼仪规范中最重要的伦理。礼法的应用,惟独在婚姻方面特别慎重。音乐协调便能四时和谐;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繁衍的根本。这是可以不慎重对待的吗?一个人能够宏扬道德,但他对天命却无可奈何。极深啊,夫妻之间的情爱!这样的爱,君主不能从臣子那里得到,父亲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何况是地位卑下的人呢!夫妻之间既已相爱而结合,有的不能生育子嗣;能够生育子嗣的,有的还不能求得好的终结,难道不是命运所致吗?孔子很少谈论天命,大概是因为很难把天命讲清楚吧。假如不通晓阴阳的变化,又怎能够认清人的本性与命运呢?

【解读】

此文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起势颇高。以夏朝、殷商及周朝的兴衰缘由,指出国家的命运时常跟外戚的好坏密切相关。中间部分以古为证,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使文章增添了说服力。夏、商、周三个朝代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帝王和妃子夫妇同心,“惟其德馨”;而它们之所以衰亡,则是因为帝王和妃子夫狎妇淫,以致朝政败坏。末尾列出“六经”的源头,指出“命”字是全文的眼目,寄寓着无限深意。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