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应麟 撰

职官类

五官

木正句芒 火正祝融 金正蓐收 水正冥 土正后土 【左传蔡墨曰五行之官是谓五官 楚语观射父曰天地神民类物之官谓之五官】三公【周 后魏隋唐曰三师 宋政和二年为三公 又曰三吏 三事】

太师 太傅 太保 【周官 左传三吏注三公也诗三亊大夫王肃以三亊为三公贾谊曰保保其身体傅传之徳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 周礼注三公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亊外 六乡之教 汉百官表或说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三孤【又曰三少 宋政和为三孤】

少师 少傅 少保 【贾谊置三少皆上大夫也】

六卿【又曰六官 并三孤为九卿】

天官冢宰【治】 地官司徒【教】 春官宗伯【礼】 夏官司马【政】 秋官司寇【禁】 冬官司空【土 周礼六卿分职考工记外有九室九卿朝焉注六卿三孤为九卿 周语外官不过九品 周礼注六官皆总属于冢宰 六官之属三百六十】

四辅 【四邻】

前疑 后丞 左辅 右弼 【书益稷帝曰钦四邻史记云敬四辅臣注尚书大传四邻疑丞辅弼 孔丛子谓之四近 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太师 太傅 太保 少傅 【汉四辅平帝时】

八职

正【官法治要】 师【官成治凡】 司【官法治目】 旅【官常治数】 府【官契治藏】 史【官书赞治】 胥【官叙治叙】 徒【官令 周礼宰夫徴令 辨八职】

五爵 【五等 五侯】

公 侯【皆方百里】 伯【七十里】 子 男【五十 孟子 书武里  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注同孟子 陆机五等论曰五等之制始于黄唐】

公【方五百里】 侯【方四百里】 伯【方三百里】 子【方二百里】 男【方百 周里  礼书孟子指邦国实封之地而言之周礼兼附庸之地而言之 汉诸侯王表序周立爵五等封国八百 史记】

【三王世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公侯伯 汉表注五侯五等诸侯】

三圭

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 伯执躬圭 【郑康成曰殷有三等 庄子三旌之位 一作三珪谓诸侯三卿皆执珪】

六事

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各有军事曰六事 【甘誓乃召六卿曰六事之人注云 周礼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百二十官

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官下应十二子 【公羊传注】

虞官五十 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 【明堂位】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官倍 【周官】

千品

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 姓有彻品十于王谓之千品 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 官有十丑为亿丑【丑类 楚语观也  射父曰】

百尹【百官 书顾之长 命】

九命

壹命受职 再命受服 三命受位 四命受器 五命赐则 六命赐官 七命赐国 八命作牧 九命作伯 【周礼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后周九命每命为二以正为上凡十八命】

五仪

上公九命为伯 侯伯七命 子男五命 【典命掌诸侯之五仪注公侯伯子男之仪】

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 其大夫四命出封皆加一等 【同上注王之三公有徳者加命为二伯 大夫为子男卿为侯伯 四命中下大夫 王之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

五等之命

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壹命

侯伯之卿大夫亦如之

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壹命其士不命 【典命诸臣之五等之命注五等谓孤以下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 左传注古制公为大国侯伯为次国子男为下国】

三命

士 大夫 卿 【庄子正考父三命释文云 左传三命兹益共注三命上卿也】

三揖

卿 大夫 士 【左传衞公子郢曰三揖在下注云】

三相

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陜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公羊传】

六属

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 地官其属六十掌教 春官其属六十掌礼 夏官其属六十掌政 秋官其属六十掌刑 冬官其属六十掌事 【周礼小宰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今治官之属六十三 教官之属七十八 礼官之属七十政官之属六十九 刑官之属六十六 意者简编脱落司空之属错杂五官之中】

六职

治职 教职 礼职 政职 刑职 事职 【小宰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

九仪 九牧

命者五 公侯伯子男 爵者四 孤卿大夫士 【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掌交九礼之亲注九仪之礼 秦汉设九宾】

九州之牧 【周礼掌交九牧之维】

五史 【二史】

大史 小史 内史 外史 御史 【隋志周天子之史有五 礼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志右史记事左史记言】

九府

大府 玉府 内府 外府 泉府 天府 职内职金 职币 【汉食货志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

三宅

宅乃事【常任】 宅乃牧【常伯】 宅乃准【准 书立政 宅以人 位言俊以徳言】

争臣七人

三公 左辅 右弼 前疑 后丞 【孝经郑氏注】

三恪

舜后【陈】 夏后【杞】 殷后【宋 杜氏左传注】

黄帝后【蓟】 尧后【祝】 舜后【陈 郑康成説尊于诸侯卑于二王后 唐天寳七载以魏周隋为三恪九载以商周汉为三恪十二载复魏周隋为三恪韩介酅】

六大

大宰 大宗 大史 大祝 大士 大卜 【曲礼天子建天官先六大典司六典注殷制】

五官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士 司寇 【同上天子之五官典司五众注殷制 史记古公作五官有司】

六府

司土 司木 司水 司草 司器 司货 【同上天子之六府典司六职注殷制】

三官

大司徒 大司马 大司空 【王制】

大乐正 大司寇 市【司市 同上也】

诸侯三卿

司徒【农父主民】 司马【圻父主兵】 司空【宏父 酒诰 齐语臣主土 立三宰注三卿诗择三有事鲁颂三寿】

五长 【五正】

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益稷】 五国为属属有长 【王制】分唐叔职官五正 【左传五官之长】

汉三公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大司徒 大司马 大司空

太尉 司徒 司空 【后魏 唐 后周 宋 唐武徳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宋政和二年罢依周制立三孤】

九卿【又曰九列】

太常【奉常】 光禄勲【郎中令】 衞尉【中大夫令】 太仆 廷尉【大理】大鸿胪【典客 大行令】 宗正【宗伯】 大司农【治粟内史大农令】 少

三台

尚书为中台 御史为宪台 谒者为外台 【后汉书注】谒者 符节 御史 【魏三台文选注】

谒者 司 御史 【隋三台】

三独坐

御史中丞 司校尉 尚书令 【宣秉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与司隶尚书令防同并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

十四博士

易【施讐 孟喜 梁邱贺 京房】 书【欧阳和伯 夏侯胜 建】 诗【申公 韩婴 辕固】春秋【严彭祖顔安乐】 礼【戴圣戴徳】

尚书五曹 【六曹】

三公曹 常侍曹【改吏曹】 二千石曹 民曹 客曹【成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四曹又置三公曹为五曹六人后又分客曹为南北主客凡六曹】

七校 【五校】

中垒 屯骑 步兵 越骑 长水 胡骑 射声虎贲 【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云七】

屯骑 步兵 射声 越骑 长水 【南齐志五校】

二十爵

一公士 二上造 三簪褭 四不更 五大夫 六官大夫 七公大夫 八公乘 九五大夫 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 十二左更 十三中更 十四右更 十五少上造 十六大上造 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 十九关内侯 二十彻侯 【汉百官表皆秦制以赏功劳避武帝讳曰通侯列侯】

王 列侯 【史记汉书汉爵二等】

王 侯 亭侯 【汉三等】

王 公 侯 伯 子 男 县侯 乡侯 亭侯关内侯 【理道要诀魏十等】

王【一】嗣王郡王【二】 国公【三】 开国郡公【四】 县公【五】侯【六】 伯【七】 子【八】 男【九 唐志爵九等】

国王 郡王 国公 郡公 县公 侯 伯 子男 【隋九等】

八座

尚书令 仆射 六曹尚书 【后汉】

五曹尚书 二仆射 一令 【魏】

左右仆射 六尚书 【唐】

令 左右仆射 吏部 礼部 兵部 都官 度支工部六曹 【隋】

三郎 【三署郎】

中郎 侍郎 郎中 【秦汉三郎】

五官郎 左署郎 右署郎 【汉三署郎续志 光禄勲主诸郎谓之郎衞衞尉主衞士谓之兵衞】

十二卿

春卿【太常 宗正 司农】 夏卿【太府 少府 太仆】 秋卿【卫尉 廷尉 大匠】冬卿【光禄 鸿 梁天监七年胪 太舟 凡十二卿】

唐三省

中书【中书令】 门下【侍中】 尚书【尚书令】

汉政归尚书 魏归中书 元魏归门下 【三省之长宰相职也唐代宗以前中书在上宪宗以后门下在上】

六部 【二十四司】

吏【司封 司勲 考功】 户【度支 金部 仓部】 礼【祠部 膳部 主客】 兵【职方驾部 库部】 刑【都官 比部 司门】 工【屯田 虞 中书舎人六员部 水部 分押尚书六曹録令仆射总理六尚书事谓之都省隋志 唐贞元二年六曹皆宰相分领齐映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

【判吏礼二部崔造判户工二部】

五省【隋】

尚书 门下 内史 秘书 内侍

尚书 门下 内史 殿内 秘书

二大【后魏 北齐】

司马 大将军 【典司武事】

二傅 六傅

太子太傅 少傅 【晋明帝为太子贺循太傅周顗少傅燕韩常李座俱傅东宫】太子太师 太傅 太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六尚书

吏部 左民 客曹 五兵 度支 【魏五曹】

吏部 三公 客曹 驾部 屯田 度支 【晋六曹】吏部 殿中 五兵 田曹 度支 左民 【晋大康六曹】吏部 祠部 五兵 左民 度支 【晋五尚书 宋又有都官为六尚书起部兴立宫庙权置亊毕省】

吏部 祠部 度支 左户 都官 五兵 【梁起部事毕省】殿中【刘纳】 吏部【刘显】 金部【孔防孙】 左右户【萧轨】 中兵【王颙梁天监九年尚书五部】

吏 礼 兵【左仆射判三部亊】 民 刑 工【右仆射判 隋三部亊】吏 户 礼【左丞总焉】 兵 刑 工【右丞总焉】

兵吏为前行 刑户为中行 工礼为后行【行总四司本行为头司余为 唐子司】

五府

太傅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将军 【后汉樊准传注太傅阙则谓之四府 前汉赵充国段防宗杜邺传五府谓左右前后将军二人及三公】

二司

司徒 司空 【刘恺传频歴二司】

六卿

右师 左师 司马 司徒 司城 司寇【左传文七年六卿和公室宋以武公废司空】

二宰

大宰 少宰 【左传成十五年宋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 宋朝政和中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

二国史

薛莹为左 华覈为右 【史通呉有左右二国史之职】

九寺

太常 光禄 衞尉 宗正 太仆 大理 鸿胪司农 太府 【隋 唐】

五监

国子 少府 将作 军器 都水 【唐】

国子 少府 将作 都水 长秋 【隋】

七学 【六学】

国子 太学 广文 四门 律 书 算 【韩文公表七馆选举志六学无广文又曰六馆 隋太学国子四门书算】

十六衞

左右衞 左右骁衞 左右武衞 左右威衞 左右领衞 左右金吾衞 左右监门衞 左右千牛衞【南衙诸衞兵北衙禁军】

三衞 【五衞】

亲衞【府一】勲衞【府二】翊衞【府二 凡五府 三衞分为三仗 供奉亲勲翊防手号衙内五衞】

三馆

文馆【武徳置】 史馆【贞观置】 集贤殿【开元 文馆建置  隆初改昭文因唐故亊命宰辅兼领三馆 太平兴国中崇文院东廊为昭文馆南廊为集贤院西廊为史馆】

三院

台院【侍御史】 殿院【殿中侍御史】 察院【监察御史】

八貂

左散骑常侍二人与侍中二人为左貂 右散骑常侍二人与中书令二人为右貂 【皆金蝉珥貂谓之八貂应劭曰金取坚刚蝉居髙饮洁貂内劲外温胡广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

三铨

尚书铨 中铨 东铨 【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铨尚书侍郎分主之乾元中改中铨为西铨 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 六品以三铨分其选 尚书为尚书铨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

四监

主山林川泽之官 【月令】

三司

盐铁 度支 戸部 【通鉴天祐三年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其名始于此 三司使始后唐张延朗】

御史大夫 中书 门下 【唐志凡寃而无告者三司诘之】

大子监国则詹事庶子为三司 【唐志】

六尚

尚食 尚药 尚衣 尚乗 尚舎 尚辇 【唐殿中省其属有六属】

尚宫 尚仪 尚服 尚食 尚寝 尚功 【内官六尚】

四选 【吏部七司】

尚书左选【旧审官东院】 尚书右选【旧审官西院】 侍郎左选【旧流内铨】 侍郎右选【旧三 宋元丰五年吏部分选有四班院 并司封司勲考功为七司】

两省

门下【侍中审侍郎省给亊中读】 中书【令宣侍郎 通典叙职官以奉舎人行 三司三公门下中书两省为先】

五使

宣谕五使 刘大中 胡 朱异 明橐 薛徽言【绍兴二年 按吏七十九人荐士五十七人】

两制

翰林学士【内制】 中书舎人【外制】

二相

尚书左右仆射改左右丞相虞允文左梁克家右 【乾道八年】

六省

尚书 中书 门下 秘书 殿中 内侍 【通鉴武徳七年定令】

两台 六察

左台知百司监军旅 右台察州县省风俗 【武后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分左右】

监察御史第一人察吏礼部 第二人察兵工部 第三人察户刑部

九品 十八班 十八品

汉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 后汉十三等 魏更置九品 梁定九品更置十八班増置为十品凡二十四品 后魏置九品品各置从凡十八品自四品以下毎品分为上下阶凡三十阶 【通典】

唐文散阶二十九武防阶四十五【志】

九博士【晋】

周易【王氏】 尚书【郑氏】 古文尚书【孔氏】 毛诗【郑氏】 周官礼记【郑氏】 春秋左传【杜氏服氏】 论语孝经【郑 晋元帝置博氏 士九人又增仪礼春秋公羊合为十一人】

三侍【唐】

侍讲学士【王起 许康佐】 侍书学士【栁公 谓之三侍学士权  文宗召入便殿顾问】

修文馆二十四学士

大学士四员【李峤 宗楚客 赵彦昭 韦嗣立】 学士八员【李适 刘宪 郑愔卢藏用 李乂 岑羲 刘子 崔湜】 直学士十二员【薛稷 马怀素 宋之问武平一 杜审言 沈佺期 阎朝隐徐坚 韦元旦 徐彦伯 刘允济】 象四时八

节十二月 【景龙二年置】

三寺

家令 率更 仆 【志东宫官 詹亊统三寺十率府之政】

十率

左右率 左右司御 左右清道 左右监门 左右内率

上林三官【汉】

均输 钟官 辨铜【三 平准书上林令 三官铸钱】

三将

中郎有五官左右 郎中有车户骑 【百官表】

四将军

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衞将军 【续汉志比公者四】

前 后 左 右 【南齐志四军】

七四马

南屯 苍龙 武 北屯 朱爵 东明 朔平【宫掖七门每门七人】

三法官【秦】

殿中 御史 丞相 【商子定分篇天子置三法官】

正 监 平【廷尉 梁制法冠衣元三官 防监东西中华门】

二师

宋右师 左师 【左传襄公九年】

里中之老有道徳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 【白虎通云】大夫退老归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 【书传説】

六正

晋六正【三军之六卿】 五吏【文职】 三十帅【武  左传皆军职  卿之属】

武功爵十一级【汉】

造士 闲舆衞 良士 元戎士 官首 秉铎 千夫 乐卿 执戎 政戾庶长 军衞 【食货志 武帝置赏官】

勲级十二转【唐】

上柱国 柱国 上防军 防军 上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 上骑都尉 骑都尉 骁骑尉 飞骑尉云骑尉 武骑尉【宋政和三年罢之】

七曹【北齐】

法 墨 田 水 铠 集 士 【三公府七曹】

赏功六等

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十五级】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 【魏志建安二十年置以赏军功 今之虚封自此始】

三官

田 贾 器 【荀子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

二丞

尚书左丞 右丞 【梁天监九年诏曰二丞】

命秩有四

职事官 散官 勲官 爵号 【唐陆宣公奏议命秩载于甲令者其秩有四然掌务受俸唯职亊一官其勲防爵号三者止于服色贤防 百官志辨贵贱叙劳能有品有爵有勲有阶】

省郎五等

前中后行 郎中 员外 【陆宣公奏议郎有五等之殊】

谏官三等

谏议大夫 补阙 拾遗 【同上谏官有三等之别】

十二衞

翊 骁骑 武 屯 御 侯 【为左右皆有将军以分统诸府之兵】

秘书五属【宋】

修纂日厯则著作郎佐郎主之 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图籍则秘书郎主之 编校正误则校书郎正字主之 【职官志秘书省其属有五】

三衙

殿前司 侍衞司马军步军 【两司三衙合十二员分天下兵领之】

两使

节度 观察

三班

供奉官 左右班殿直 【为三班隶宣徽院端拱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防借职皆领于三班雍熙四年置三班院】

四厢

捧日 天武 龙衞 神衞

两府

中书 枢密

文阶二十八【唐】

自开府至将仕郎二十八阶为文散官 【武徳七年定令通鉴百官志文防阶二十九】

武阶三十一

自骠骑至陪戎三十一阶为武防官 【武徳七年 六典二十九阶百官志四十有五】

十将军

辅国至游击十将军为散号将军

文武定员

文武定员六百四十有三 【通典贞观六年大省内官曹确传通鉴同 百官志云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衞曰府】

二馆

文馆【门下省】 崇文馆【东 选举志宫 太宗置】

两监

国子监 东都国子监 【选举志举人旧重两监】

十铨

苏颋 韦抗 卢从愿 徐坚 宇文融 崔琳 崔沔 韦虚心 贾曾 王邱 【开元十三年分吏部为十铨以十人掌之明年复故】

五房

吏 枢机 兵 户 刑礼 【百官志开元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后分曹主众务】

二坊

东宫 门下坊曰左春坊【庶子以比侍中 中允以比门下侍郎 司议郎以比给事中 赞善大夫以比谏议大夫 谕徳以比防骑常侍】 典书坊曰右春坊【庶子以比中书令 中舎人以比中书侍 百官郎太子监国则庶子比尚书令 志】

中书三官

令【宣】 侍郎【奉】 舎人【行 旧唐贞元十一年赐南诏敕书始列中书三官宣奉行复旧制也】

治道类

八政

食 货 祀 司空 司徒 司寇 宾 师 【洪范】饮食 衣服 事为【百工技艺】 异别【五方用器不同】 度【丈尺】 量【斗斛】 数【百十】 制【布帛幅 王制齐八广狭  政以防淫】

三事

正徳 利用 厚生 【大禹谟】

天地人之三事 【立政作三亊注】

三农之事 【诗常武三亊就绪笺】

天事武 地事文 民事忠信 【国语楚观射父对】

九功 【九徳 九歌】

九功之徳皆可歌谓之九歌 六府三事谓之九功【大禹谟九功惟叙 左传九叙惟歌 周礼大司乐九徳之歌瞽蒙掌九徳之歌 汉礼乐志周官国子学歌九徳其注云九功之徳也】

七徳

禁暴 戢兵 保大 定功 安民 和众 丰财【左传武有七徳】

三王四事

禹恶旨酒好善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武王不泄迩不忘逺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孟子】

舜大功二十

举十六相 去四凶 【左传】

八法

官属 官职 官聨 官常 官成 官法 官刑官计 【周礼太宰以八法治官府】

八则

祭祀【驭神】 法则【驭官】 废置【驭吏】 禄位【驭士】 赋贡【驭用】 礼俗【驭民】 刑赏【驭威】 田役【驭 周礼以八众 则治都鄙】

八柄

爵【驭贵】 禄【驭富】 予【驭幸】 置【驭行】 生【驭福】 夺【驭贫】 废【驭罪】诛【驭 周礼以八柄过 诏王驭羣臣】

爵 禄 废 置 杀 生 予 夺 【内史八枋】

八统

亲亲 敬故 进贤 使能 保庸 尊贤 达吏礼宾 【同上以八统诏王驭万民】

九职 【九功】

三农生九谷 园圃毓草木 虞衡作山泽之财 薮牧养蕃鸟兽 百工饬化八材 商贾阜通货贿 嫔妇化治丝枲 臣妾聚敛疏材 闲民转移执事 【以九职任万民 大府九功谓九职掌交九税之利注所税民九职也】

九赋

邦中 四郊 邦甸 家削【所教切】邦县 邦都 关市山泽 币余 【以九赋敛财贿小司徒九比】

九式

祭祀 賔客 丧荒 羞服 工事 币帛 刍秣匪颁 好用 【以九式均节财用司书九事谓九式】

九贡

祀贡 嫔贡 器贡 币贡 财贡 货贡 服贡斿贡 物贡 【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司书九正谓九赋九贡正税正音征】

六联

祭祀 宾客 丧荒 军旅 田役 敛弛 【小宰以官府之六聨合邦治】

八成

听政【音征】役以比居 听师田以简稽 听闾里以版图听称责以傅【音附】别 听禄位以礼命 听取予以书

契 听卖买以质剂【子随反】 听出入以要防 【同上】

六叙 六计

正位 进治 作事 制食 受防 听情 【同上以官府之六叙正羣吏】

亷善 亷能 亷敬 亷正 亷法 亷辨 【以六计弊羣吏之治】

十二教

以祀礼教敬 以阳礼教让 以隂礼教亲 以乐礼教和 以仪辨等 以俗教安 以刑教中 以誓教恤 以度教节 以世事教能 以贤制爵 以庸制禄 【大司徒】

六功

王功曰勲【若周公】 国功曰功【若伊尹】 民功曰庸【若后稷】事功曰劳【若禹】 治功曰力【若咎繇】 战功曰多【若韩信陈平司勲 唐防要韦挺议曰周礼六功之官皆配大烝】

九法

制畿封国 设仪辨位 进贤兴功 建牧立监 制军诘禁 施贡分职 简稽乡民 均守平则 比小事大 【大司马建邦国之九法掌交九禁注九法之禁】

九经

修身 尊贤 亲亲 敬大臣 体羣臣 子庶民来百工 柔逺人 怀诸侯 【中庸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五美

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论语尊五美斯可以从政矣】

宥其罪戾 赦其过失 救其菑患 赏其徳刑 教其不及 【左传子产曰大适小有五美】

三务

春 夏 秋三时之务 【左传三务成功 管子民有三务春夏秋务农】择人 因民 从时 【左传晋士文伯曰务三而已】

五先

治亲 报功 举贤 使能 存爱 【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宜先者五】

贵有徳 贵贵 贵老 敬长 慈幼 【祭义先王所以治天下者五】

七事

天 地 民 四时之务 【国语楚观射父曰先王之祀以七亊】

六事

政不节 使民疾 宫室荣 女谒盛 苞苴行 防夫昌 【成汤遭旱以六事自责后汉钟离意上疏又荀子】

七教

敬老 尊齿 乐施 亲贤 好徳 恶贪 亷让【家语孔子曰七教者治民之本】

三至

至礼不让而天下治 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 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 【家语】

至彊 至辨 至明 【荀子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

不可使处不完 不可使击不胜 不可使欺百姓【荀子议兵为将三至至谓一守而不变】

五法

仁义礼智信之法 【家语】

五则

象天 仪地 和民 顺时 共神 【国语周太子晋曰蔑弃五则】

三代所尚

夏尚忠 殷尚质 周尚文 【汉董仲舒曰夏上忠殷上质周上文 杜钦曰殷因于夏尚质周因于殷尚文 郊特牲虞祭尚用气殷尚声周尚臭 考工记虞上陶夏上匠殷上梓周上舆 檀弓夏尚黒殷尚白周尚赤】

三代取民

夏五十而贡 殷七十而助【考工记注作莇】 周百畞而彻【孟子其实皆什一也 周制畿内用夏之贡法税夫无公田邦国用殷之莇法制公田不税夫考工记注】

五刑

墨 劓 剕 宫 大辟 【书舜典注 吕刑 周官之五刑其属三千五百穆王之五刑其属三千 周礼疏汉文帝除肉刑宫刑至隋乃赦】

野 军 乡 官 国 【周礼大司寇纠万民】

墨 劓 宫 刖 杀 【司刑】

甲兵 斧钺 刀锯 钻笮 鞭扑 【国语臧文仲曰】

杖 鞭 徒 流 死 【后周大律】

笞 杖 徒 流 死 【唐用刑有五】

九刑

正刑五 流 宥 鞭 扑 赎 【左传周公制礼曰在九刑不忘郑康成注尚书云 叔向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韦昭説同 正刑一议刑八服防注】

三典

刑新国用轻典 刑平国用中典 刑乱国用重典【周礼大司寇建邦之三典】

五禁

宫 官 国 野 军 【周礼士师掌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

六约【于妙反】

治神 治民 治地 治功 治器 治摰 【周礼司约约言语之约束】

八议

亲 故 贤 能 功 贵 勤 賔 【律疏曰今之八议周之八辟也 汉刑法志周官有八议 周礼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亲者王之亲族故者王之故旧贤有徳行能有道艺功有大勲力贵大夫以上勤劳五事宾三恪二代之后 张平子说八索周礼八议之刑】

五听

辞 色 气 耳 目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

五罚

墨【百锾】 劓【惟倍二百锾】 剕【倍差五百锾】 宫【六百锾】 大辟【千锾吕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 罚赎也】

五戒

誓【军旅】 诰【防同】 禁【田役】 纠【国中】 宪【都 周礼士师以五鄙 戒先后刑罚】

乡八刑

不孝 不睦 不婣 不弟 不任 不恤 造言乱民 【大司徒纠万民】

五教

祀明堂【教诸侯孝】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教弟】 祀先贤于西学【教徳】 耕籍【教养】 朝觐【教 祭义五者天臣 下之大教】

十伦

事神之道 君臣之义 父子之伦 贵贱之等亲疎之杀 爵赏之施 夫妇之别 政事之均 长幼之序 上下之际 【祭统祭有十伦】

三重

三王之礼 【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吕与叔云谓议礼制度考文】

祼 升歌 武宿夜 【祭统祭有三重】

五善 三善

访问于善为咨 咨亲为询 咨礼为度 咨事为诹咨难为谋 【左传穆叔如晋晋侯享之歌鹿鸣之三三拜曰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

【周臣获五善敢不重拜穆叔叔孙豹国语重之以六徳谓诹谋度询咨周】

恭敬以信 忠信以寛 明察以断 【家语子路治蒲孔子三称其善】

保息六

慈幼 养老 振穷 恤贫 寛疾 安富 【周礼大司徒以养万民】

荒政十有二

散利 薄征 缓刑 弛力 舎禁 去几 礼杀哀【杀所界反】 蕃乐 多昏 索神 除盗贼 【同上以聚万民】

十二职

稼穑【三农】 树蓺【园圃】 作材【虞衡】 阜蕃【薮牧】 饬材【百工】 通财【商贾】 化材【嫔妇】 敛材【臣妾】 生材【闲民】 学艺 世事服事 【同上颁执亊十有二以登万民 九职加三事】

九合

防鄄 又防鄄 防幽 又防幽 防柽 防贯 防首戴【左氏作首止】 防甯母 防葵邱 【论语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谓衣裳之防也 谷梁传云衣裳之防十有一不取北杏及阳谷为九论语疏 史记汉志注兵车之防三北杏陉 新城 乘车之防六郑二 幽 首止 洮葵邱 齐语兵车之防六北杏 鄄二 柽 醎 淮乗车之防三阳谷 首止 葵邱 左传晋悼公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谓防戚 防城棣 防鄬 防邢邱盟戏 防柤 戍虎牢同盟亳城北 防萧鱼】

三寳

土地 人民 政事 【孟子诸侯之寳三】

大农 大工 大商 【六韬三寳】

六柄 二柄

生 杀 贫 富 贵 贱 【齐语愼用其六柄 管子六柄者主之所操】刑 徳 【韩子二柄】

三常

爱亲明贤政之干 礼宾矜穷礼之宗 礼以纪政国之常 【国语僖负羁云】

君以举贤为常 官以任贤为常 士以敬贤为常【周书隂符治国有三常】

三选

乡长所进 官长所选 公所訾相 【齐语訾量也相视也】

三适

古者公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徳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尚书大传 汉书 适得其人】

七法

则 象 法 化 决塞 心术 计数 【管子】

五辅

徳有六兴 义有七体 礼有八 法有五务 权有三度 【管子注五者可以辅弼国政】

六务

节用 贤佐 法度 必诛 天时 地宜 【管子明主六务】

九惠

老老 慈幼 恤孤 养疾 合独 问疾 通穷振困 接絶 【管子九恵之教】

四顺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民恶危坠我存安之 民恶灭絶我生育之 【管子曰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三材

官人史吏之材 士大夫官师之材 卿相辅佐之材【荀子君道篇官此三材无失其次人主之道也】

六亲

以家为家 以乡为乡 以国为国 以天下为天下如地如天 如月如日 【管子】

三本

徳当位 功当禄 能当官 【管子】

四位

文 武 威 徳 【管子曰四位者主之所处】

三徳

得百姓之力者富 得百姓之心者强 得百姓之誉者荣 【荀子三徳具而天下归之】

三节

平政爱民 隆礼敬士 尚贤使能 【荀子君人者之大节也】劝赏 畏刑 恤民 【左传声子曰三者礼之大节也】

三具

仁 义 威 【荀子王者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知此三具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

四统

善生养人 善班治人 善显设人 善藩饰人 【荀子君道】

九变

明天 道徳 仁义 分守 形名 因任 原省是非 赏罚 【庄子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 文中子化至九变王道其明乎注孔子曰三年有成九成二十七年 汉武帝诏曰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

七赋

五谷 桑麻 【扬子七赋之所养】

五论

臣下职 君法明 刑称陈 言有节 上通利 【荀子成相篇君论有五约以明】

三不欺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 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 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史记】

六律

生 杀 予 夺 赏 罚 【文子淮南子】

三登

进业者登【九岁】 再登者平 三登曰太平【二十 汉食七岁 货志】

三道

明国家大体 通人事终始 能直言极谏 【汉文帝防贤良三道之要鼂错对】

六守

仁 义 忠 信 勇 谋 【人君有六守 六韬】

五事

道【民与上同意】 天【隂阳寒暑时制】 地【逺近险易广狭死生】 将【智信仁勇严】法【曲制官 孙子经之道主用 以五亊】

六徳 五徳

礼 仁 信 义 勇 智 【司马法六徳】

智 信 仁 勇 严 【刘子兵术五徳】

敬老 慈幼 救疾 恤孤 赈贫穷 任失业 【唐陆防説黜陟使六徳】

五材

勇 智 仁 信 忠 【六韬将有五材】

三势 三隧

气势 地势 因势 【淮南子兵有三势】

上知天道 下习地形 中察人情 【淮南子将有三隧】

五政

兴农桑以养其生 审好恶以正其俗 宣文教以章其化 立武备以秉其威 明赏罚以统其法 【荀悦申鉴扬子五政之所加注五常之政】

四善

徳义有闻 清谨明着 公平可称 恪勤匪懈 【唐考功】

二十七最

近侍 选司 考校 礼官 乐官 判事 宿衞督领 法官 校正 宣纳 学官 军将 政教文史 纠正 勾捡 监掌 役使 屯官 仓库歴官 方术 关津 市司 牧官 鎭防 【同上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

五事

身治正 闺门治 左右正 功赏得 徳厚吏良【汉谷永对五者王事之纲纪】

八科

措刑 官人 知贤 去疑 招谏 劝赏 息兵安宗子 【唐陈子昻奏八科】

十事

教太子正邦本 封诸王固磐石 出宫人 嫁宗女时招宰相讲庶政 次对羣臣广聪明 复正衙奏

事 许方幅纠弹 禁非时贡献 省出畋游 【元上奏十亊】

四齐

其治法 其佐贤 其民愿 其俗美 【荀子王霸篇四者齐注齐谓无所阙】

四禁

漏泄 稽缓 违失 忘误 【唐志中书舎人】

十思

见可欲则思知足 将兴缮则思知止 处髙危则思谦降 临满盈则思挹损 遇逸乐则思撙节 在晏安则思后患 防壅蔽则思延纳 疾谗邪则思正已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 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唐魏徴上疏】

兵体三章

得地形 卒服习 器用利 【汉鼂错上书言兵体三章】

六条

清心 敦教化 尽地利 擢贤良 恤狱讼 均赋役 【西魏苏绰六条诏书】

律八例

以 准 皆 各 其 及 即 若 【范蜀公云若春秋之凡】

六纲

明礼 崇乐 熈政 正刑 劝农 经武 【后周窦俨上疏】

文武七条

清心 奉公 修徳 责实 明察 劝课 革弊【文臣】

修身 守职 公平 训习 简阅 存恤 威严【武 眞宗臣 作】

修心三要

仁 明 武 【司马文正公】

治国三要

官人 信赏 必罚 【司马文正公】

六事

慈 俭 勤 愼 诚 明 【苏文忠公】

五规

保业 惜时 逺谋 重微 务实 【司马文正公】

十事

畏天 爱民 修身 谋学 任贤 纳谏 薄敛省刑 去奢 无逸 【吕文献公】

明黜陟 抑侥幸 精贡举 择官长 均公田 厚农桑 修武备 减徭役 覃恩信 重命令 【范文正公】师傅 六官 经界 乡党 贡士 兵役 民食四民 山泽 分数 【明道先生】

三先务

立志 责任 求贤 【伊川先生曰当世之务所尤先者三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

三科

徳 才 劳 【唐沈既济言古今选用之法九流常叙有三科】

力役有上中下 【论语注】

茂异 贤良 干蛊 【陆防説黜陟使以三科登俊乂】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经学优深可为师法 详闲吏理达于教化 【后周制举三科】

六条

忠恪匪躬 孝敬尽礼 友于兄弟 洁身劳谦 信义可复 学以为已 【晋武帝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

九品 【九班】

魏尚书陈羣立九品官人之法 【州郡皆置中正择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髙下 晋 刘颂转吏部尚书为九班之制】

二先

治身莫先于孝 治国莫先于公 【司马文正公】

五禁

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再命曰尊贤育材以彰有徳 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賔旅 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孟子桓公葵邱之防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

六术

制号政令欲严以威 庆赏刑罚欲必以信 处舎收藏欲周以固 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 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 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 【荀子议兵篇临武君问为将曰是谓六术】

五权

无欲将而恶废 无急胜而忘败 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利而不顾害 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 【同上是之谓五权】

八观

通观其所礼 贵观其所进 富观其所养 听观其所行 止观其所好 习观其所言 穷观其所不受贱观其所不为 【吕氏春秋贤主所以论人】

三勤

民勤于力则功筑罕 民勤于财则贡赋少 民勤于食则百事废 【谷梁传古之君人者必时视民之所勤】

政善而吏恶 吏善而政恶 政吏骈恶【扬子民有三勤】

五要

废兵之冗食 蠲法之挠人 省官之不急 去物之不用 罢事之非要 【唐陆防説黜陟使以五要简官亊】

均节六条

两税之弊 两税以布帛为额 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 税限迫促 以税茶钱置义仓备水旱兼并之家私敛重于公税 【陆防奏均节财赋六条】

三君问政

叶公问政夫子曰政在説近来逺 鲁哀公问政夫子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问政夫子曰政在节财 【説苑韩子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对之不同】

两科

缙绅之儒守和亲 介胄之士言征伐 【汉匈奴传赞】

五事

革命之日市不易肆 克服天下在即位后 未尝杀一无罪 百年方四叶 百年无腹心患 【康节先生谓本朝五事自唐虞以下所未有】

四条 【四事】

仁惠 公直 明敏 亷谨 【绍兴中举荐四条】

律已以亷 抚民以仁 存心以公 涖事以勤 【眞文忠公四亊守潭州以励其僚】

三言

结人心 厚风俗 存纪纲 【苏文忠公】

三辟

夏禹刑 商汤刑 周九刑 【左传晋叔向曰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三防

周得中防 汉得下防 秦无防 【汉书严尤】

周得上防 秦得其中 汉无防 【唐刘贶】

上防自治 中防取魏 下防浪战 【杜牧罪言】

治河有上中下防 【汉贾让】

五兵

义兵【王】 应兵【胜】 忿兵【败】 贪兵【破】 骄兵【灭 文子用兵有五汉魏相上书】

三征

布缕 粟米 力役 【孟子 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法经六篇

盗律 贼律 囚捕【二】 杂律 具律 【魏李悝着法经 商鞅改为律】

九章

汉萧何加李悝所造戸兴廐三篇【谓之九章之律】 魏律十八篇【増九篇】 晋律二十篇【就汉九章增十一篇】 梁律二十篇 北齐律十二篇 后周律二十五篇 隋律十二篇 唐因隋旧 宋建隆重定刑统三十卷 设于此而逆彼之至曰格 设于此而使彼效之曰式 禁其未然之谓令 治其已然之谓敕 【神宗云】

九典

祗道 称贤 典师 四戚 伍长 羣长 羣丑什长 戒卒 【周书文政篇顺九典】

八成

邦汋 邦贼 邦谍 犯邦令 挢邦令 为邦盗为邦朋 为邦诬 【周礼士师掌士之八成注行事有八篇】

三法

三刺【讯羣臣 讯羣吏讯万民】 三宥【不识 过失遗忘】 三赦【幼弱老耄 周礼司刺以此三蠢愚  法求民情断民中】

四达

夫家众寡 六畜车辇 稼穑耕耨 旗鼓兵革 【周礼遂大夫以四达戒其功事注治民之亊大通者有四】

君子道四

行已恭 事上敬 养民惠 使民义 【论语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

六畏

贤士藏匿 四民迁业 上下相徇 亷耻道消 毁誉乱眞 直言不闻 【后唐康澄言深可畏者六】

功五品

以徳立宗庙定社稷曰勲 以言曰劳 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 积日曰阅 【史记功臣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

三赏

军伐 善君【以道事其君】 能其官 【晋语赵衰曰先且居有三赏】

即位三防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能除患则为福授天子一防 中卿进曰先事虑事先患虑患授天子二防 下卿进曰敬戒无怠授天子三防 【荀子】

七福

民不铸钱黥罪不积 伪钱不蕃民不相疑 采铜铸作反于耕田 轻敛重散货物必平 多少有制用别贵贱 官富贵而末民困 制弃财则敌必坏 【汉贾谊谏除盗铸钱令七福可致】

三足

足食 足兵 得士 【唐卢景亮三足记】

三名

命物之名【方圆白黑】 毁誉之名【善恶贵贱】 况谓之名【贤愚爱憎尹文子名有三科】

刑名从商 爵名从周 文名从礼 【荀子正名】

三择

义立而王 信立而霸 权谋立而亡 【荀子王霸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

三物

解狐得举 祁午得位 伯华得官 【左传祁奚能举善建一官而三物成一官军尉物事也】

三驾

师于牛首 师于向 观兵于郑东门 【左传晋悼公三驾而楚不能与争注三兴师郑遂服】

三无

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 无服之丧 【礼记孔子间居】

二急务

守边备塞 劝农力本 【汉鼂错言当世急务二事】

九伐 【九戎】

 伐 坛【音善】 削 侵 正 残 杜 灭 【周礼大司马九伐之法 掌交九戎之威注九伐之戎】

五物

万民之利害为一书 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顺为一书 悖逆暴乱作慝犹犯令者为一书 札丧凶荒厄贫为一书 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 【周礼小行人此五物每国辨异之】

三资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欲彊兵者务富其民 欲王者务博其得 【史记司马错曰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四式

校能 记功 任贤 叙常 【唐元对防设四式以任人】

拔擢以旌其异能 黜罢以纠其失职 序进以谨其守常 【陆防奏覈才驭吏有三术】

六急务

辅翊太子 选任大臣 振举纲维 变化风俗 爱养民力 修明军政 【朱文公封事天下之大本心也今日之急务六者是也】

审官六议

相臣 庶官 京司阙官 考课 遗滞 藩府 官属 【唐赵憬】

四术

忠爱 无私 用贤 简能 【文选注尸子曰治国有四术】

为国五要

文徳 武功 法度 防固 刑赏 【后魏髙闾上表为国之道其要有五】

姚崇十事

政先仁恕 不幸边功 法行自近 宦防不与政絶贡献 戚属不任台省 接大臣以礼 羣臣得犯忌讳 絶道佛营造 推此鉴戒为万代法 【唐姚崇以十亊要説而后辅政】

二柄

文 武 【魏元忠言天下之柄有二文武而已】

 

小学绀珠卷八

<子部,类书类,小学绀珠>

钦定四库全书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