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礼大臣

【宋会要】

太祖受禅,降诏四方,时天维军节度、太尉、中书令、魏王符彦卿以累朝宿将,优其礼而不名。彦卿表乞呼名,诏答不允。

太祖建隆二年九月,江南李煜上表进贡,陈叙袭位之意。降诏答之,便呼国主而不名,因周朝待江南之礼也。初,周世宗每贻书于李璟,但呼国主,而朝廷因之,令煜袭位,虽始降诏,仍存国主之号。

干德元年十二月,江南李煜上表乞呼名,诏曰:「王者礼诸侯也,异姓谓之叔舅,诏书赐之不名,载乎礼文,见乎史册。顾惟凉德,慨慕前王,矧彼大邦,宜加异数。国主礼存事上,义执劳谦。请呼君前之名,诚为忠顺;俯同臣下之制,何辨等衰 难议允俞,弥深嘉孍。所请不允。」

开宝四年十一月,江南李煜遣其弟从善以郊禋来朝贡,煜仍上表乞降诏呼名,从之。先是,李璟已来,每上表自称「唐国主」,印文为「唐国之印」,周世宗犹答之以书。太祖受禅,璟死煜立,命改书为诏,然尚以国主呼之。至是,煜闻广南已下,颇惧,乃上表称「江南国主」,改印文为「江南国印」,仍乞呼名。

九年九月,吴越国主钱俶来朝,特制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俶遣使上言,乞今后所赐诏呼名。诏曰:「卿油幢济美,鼎铉铭功,聿传赐履之荣,实荷专征之寄。先皇帝大诏虎旅,问罪金陵,赖卿忠劳,遽兹戡定。又秉桓圭而入觐,拜文陛以称觞,尊奖天朝,勤

劳王室。爰举不名之典,用旌盖世之勋。忽尔撝谦,遽形推避。矧惟茂典,出自先朝,顾余冲人,缵承旧服,方优崇于元老,敢废坠于宠章!所请宜不允。」

九年六月十日,前保义军节度使杜审进谢许受楚王已下拜礼。

淳化三年四月,赐问太师赵普,玺书不名,辞曰:「皇帝问太师,顷以微屙,恳求引退。朕以居守二宅之重,中书八柄之剧,虑其职务,尚烦耆耋,爰改维师之秩,用谐就第之安。解簿领之纠纷,加药石之治疗。分家之事,不挠于襟灵;师臣之心,益劳于寤寐。必应闲适,已遂康宁。行闻有瘳,与朕相见,今遣使往彼抚问,仍赐饲羊、上樽,具如别录。太师其爱精神,近医药,疆饮食,以副朕眷注之意焉。」《宋朝事实》:开宝元年,贬雷德骧官。初,德骧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擅增减刑名,德骧愤惋,面白其事,并言赵普强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曰:「鼎铛犹有耳,汝不闻赵普吾社稷之臣乎!」以判大理寺而敢于言大臣之短,不惟养后日敢言之风,亦可以无大臣专权之祸。汉高帝闻萧何多买田宅之污,则有械系元勋之辱,此汉一代所以有诛戮大臣之祸。我太祖闻赵普强市人第宅之事,则有「鼎铛有耳」之责,此本朝所以有进退大臣之礼。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二月,制皇兄楚王元佐特加天策上将军,仍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

九年,宰臣王旦以疾求罢,入谒滋福殿,帝曰:「朕方以大事托

卿,而卿疾如是。」乃命皇太子拜旦,旦因进曰:「太子盛德,必任陛下事。」

干兴元年二月,皇叔泾王进封定王,加赞拜不名。先是,诏中书门下别定接见皇叔泾王仪,礼院言:「汉章帝诏沛、济南、东平、中山王赞拜皆勿名。晋康帝即位,诏武陵王晞赞拜不名。今参详,泾王朔望每殿庭朝会及起居,并依故事赐赞拜不名;皇帝于内中见王,即依先帝见大长公主仪式。」从之。至是又再帖入恩制行下。

天圣五年十二月,制皇叔定(皇)[王]赐诏书不名。

八年十二月,制皇叔镇王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以上《国朝会要》。

哲宗即位,元丰八年三月二十六日,诏皇叔泰宁镇海等军节度使、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雍王颢,保信保静等军节度使、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曹王頵,赐赞拜不名,五日一朝,见于内中如见大长公主之仪。四月二十六日,雍王颢、曹王頵上表辞,诏不允。

哲宗元符三年正月九日,保平奉宁等军节度使、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申王(秘)[佖]改永兴成德等军节度使、京兆真定尹,迁守太傅,进封陈王,赐赞拜不名。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诏:「越王、燕王,属近行尊,其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以上《续国朝会要》。《中兴》、《干道会要》无此门。

太宗端拱元年七月秋,大热,太宗以宰相赵普耆年,诏许每日长春殿对罢便归私第颐养,候凉赴中书视事。普顿首谢。

淳化三年七月七日,诏遣左正言张

秉赍太师赵普生辰器币、鞍马,就西京赐之。国朝故事,非同平章事者无生辰国信之例,帝以普勋旧,故特异其礼。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六月二十四日,翰林侍读学士邢昺病笃,真宗亲临问。国朝故事,非宗戚将相无省病临丧之行,惟昺与郭贽以恩旧特用此礼,儒者荣之。

五年八月,以左仆射张齐贤为特进、守司空致仕。及中谢,方拜而仆,遽止之。既命坐,令益坐为三以宠之坐:原作「塾」,据《长编》卷七八改。。及归西京,入辞,帝怜其衰羸,命不拜,听二子掖而升殿。

天禧三年二月十四日,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马知节将赴知贝州,特免其朝辞,召对便坐,掖而升殿。

四年五月,新授左屯卫上将军致仕王嗣宗求入面辞,及为拜跪稍难,乞免舞蹈,令其子扶掖升殿。从之。

仁宗庆历三年正月,制宰臣吕夷简进司空、军国重事,候疾损(目)[日]三五日一入中书。夷简累以疾求罢,朝廷异数留之也。

至和元年十月,诏枢密使王德用高年,入朝谒,其特免拜。

十二月,知并州韩琦以疾乞太医齐士明,而翰林医官院言士明当诊御脉,不可遣。仁宗立命内侍窦昭挟齐士明往视之,以示优宠也。

英宗治平元年闰五月,进宰臣韩琦等官原批:「以上十六字,寄据《大典》一万四百五十四补。」。英宗御延和殿,召琦等入谢,琦等以方辞避不敢入,帝固召之。既视事入,复出御延和殿以俟,琦等遂入谢,命坐赐茶,优遇大臣也。《珍(度)[席]放谈》:英宗嗣位,韩忠献当国,策立之宗工也。永昭礼成,丐辞机政再三,遣使谕留,避请弗已。上亲染

宸翰贶之曰:「卿有大德于朕,有大功于社稷,方倚老成,共图新政,卿何嫌何疑,遂欲去位 卿若不起,朕将亲往公所。」翌日,遂出辅政如初。台宰乞罢,眷礼之厚未有此比也,士论不以为恭而以为宜然,盖大臣有非常之业,然后可当非常之恩矣。以上《国朝会要》

神宗治平四年未改元。正月十七日,诏皇伯东平郡王允弼、皇叔襄阳郡王允良:「古之王者礼近属,推恩以广爱于天下。有伯祖、叔祖,居朝以藩屏于王室,重惟先帝,常所尊遇。朕新绍基构,思广亲亲之道,匪用优待,何以旌别!其只朝朔望,以表异数。」

熙宁元年二月九日,诏判河阳富弼移判汝州,从其请也。因令朝见讫赴任,许肩舆至殿门,令其子扶掖入见,仍免拜起。

元丰三年三月二日,诏以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吴充为行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仍诏大朝会许缀中书门下班,依知大藩例支添给。

六月十一日,诏宝文阁学士、右谏议大夫、兼侍读陈荐久苦足疾,除将来亲祠明堂外,诸祠摄事免一年。

闰九月二十三日,赐御筵于都城门外饯送文彦博,令中书、枢密院臣寮同赴,上自为诗赐之,仍命参知政事章惇为之序。诏曰:「卿在祖宗朝,蚤冠三事,怀忠奋策,迄有大勋。来觐外廷,相成宗祀。崇进公品,往莅洛师。锡燕赐诗,昭示殊礼。仍敕近辅,序而识之,庶传无穷,着见贤业。

其承朕志,体服眷恩。今赐卿诗、序,至可领也。」先是,三年九月四日,召河东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判大名府文彦博陪祠,是月二十六日,制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太原京兆尹、判河南府、潞国公、充河东永兴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彦博固辞两镇,乃加食邑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六年十月九日,诏:「江夏郡王、知大宗正宗惠年高,艰于趍拜,应太庙祠事宜并免。济阳郡王曹佾,将来大礼上二帝徽号,止令赴宿卫。」

哲宗元佑元年闰二月三日,诏新除观文殿大学士、判陈州蔡确如前宰相仪。

四月二日,命入内内侍省押班梁从古赍诏赐守太师致仕文彦博曰:「卿践更二府,弼亮三朝,名闻四夷,功在天下。注想元老,渴见仪形。宜疾其驱,副我虚伫。诏书到日,卿可肩舆赴(关)[阙],并男贻庆、居中随侍。」令河南府津置行李。

六日,诏守太师致仕文彦博赴阙,独班起居,减拜,肩舆至下马处,子弟一人扶掖。出入仪制,依见任宰臣。

十五日,诏赐文彦博曰:「朕绍承皇绪,临御宝图,涉道未明,罔知攸济。乃睠元老,弼亮三朝,功被生民,名重当世,天赐眉寿,既艾而昌。宜还师臣,辅我大政。已降制授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可一月两赴经筵,六日一入朝,因至朝堂与执政商量事;如遇有军国机要事,即不限时日。并令入预参决。其余公事,只委仆射以下签书发遣。俸赐依宰臣例。」

十七日,诏太师文彦博到阙朝见日,

止令四拜起居,所有谢对衣等礼数,并特免拜。

十八日,宰臣司马光特赐告治疾,给俸如故。

十九日,诏:「新除尚书左仆射司马光见为足疮在假,闻自今年四月不请诸般请受,可勿住支。仍录此付光。」

二十一日,守太师文彦博特许用宰臣使相出使到阙例书判。

三十日,河东节度使、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致仕、潞国公文彦博进对,命其子承议郎、权发遣提举三门白波辇运贻庆扶掖上殿,赐贻庆金紫章服。《邵氏闻见录》:文潞公判北京,有汪辅之者新除运判,为人辨急。入谒,潞公方坐厅事,阅谒刺,置按下不问,入宅久之乃出,辅之已不堪。既见,公礼之甚简简:原无,据《邵氏闻见录》卷一○补。,谓曰:「家人顷令沐发,忘见,运判勿讶。」辅之沮甚。旧例,监司至之三日,府必作会,公故罢之。移文定日检按府库,通判已次白公,公不答。是日家(晏)[宴],内外事并不(虚)[许]通,匙钥不可请。(称)辅之怒,破架阁库锁,亦无从检按也。密劾潞公不治。神宗御批辅之所上奏付潞公,有曰「侍中旧德,故烦卧护北门,细务不必劳心。辅之小臣,敢尔无礼,将别有处置」之语。潞公得之,不言。一日,会监司曰:「老谬无治状,幸诸君宽之。」监司皆愧谢,出御批以示辅之,辅之皇恐逃归,托按部以出。未几,辅之罢。呜呼!神宗眷遇大臣、沮抑小人如此,可谓之圣也。《文昌杂录》:元丰甲子二月五日,太师致仕文公自西京造朝修谢,对于垂拱,诏是日特开宴。酒五行,命御药院内

侍梁从政特以大觞酌御樽酒以赐之,且命饮,侍臣拭目以观,恩礼之隆遇焉。《邵氏闻见录》:神宗元丰四年,召北京留守文潞公陪祀南郊。会更官制,自(可)[司]徒、侍中拜太尉,罢侍中,为开府仪同三司、判河南府,陛辞。先是故参知政事王尧臣之子同老以至和中潞公与刘相沆、富韩公弼、王参政尧臣共乞立英(宋)[宗]为皇嗣章草进呈,明其父功,帝留之禁中,面问潞公,公对与同老合,乃加潞公两镇节使,官其子宗道为承事郎。潞公力辞两镇,止受食邑。刘沆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兖国公,子仅自祠部员外郎为天章阁待制。王尧臣赠太师、中书令,赐谥文忠,子同老自祠部员外郎充秘阁校理。富公进司徒,子绍京除合门祗候。富公之客李戚问公曰:「公治平初进户部尚书,屡辞,今进司徒,一辞而拜,何也 」公曰:「治平初乃某自辞官也,今自潞公以下皆迁,某(宣)[岂]敢坚辞,妨他人也 」盖潞公与荆公论政事不合,出判北京,七年不召,自此帝眷礼复厚矣。

五月七日,诏:「尚书左仆射司马光足疾已平,惟妨拜跪,可不候参假,放正谢,免造朝,许肩舆三日一至都堂聚议,或门下、尚书省治事。」光言:「臣近奉旨许肩舆至内东门外,令男康扶掖至小殿引对,特免起居,礼数愈重,尤不敢当。乞俟垂帘日于延和殿引见,并乞乘轿至下马处,遇拜扶掖,候安日复旧。」诏令乘轿至崇政殿,垂帘日引对。

十二日,诏奉议郎、

秘书省正字司马康以扶侍父延和殿进对,赐绯章服。

六月二十一日,宰臣司马光言:「请自今遇延和殿垂帘日,赴起居奏事。」从之,仍以足疮诏许乘轿,起居特免拜,及令男康扶掖入殿。《文昌杂录》:司马公光拜门下侍郎,辞避甚确,累遣御药院近侍召受告身,只日特垂帘,促令告谢,押赴门下,公即归私第。又遣入内都知张茂则宣召供职。国朝故事,惟宰相或间遣御药院近臣传旨,都知累朝未尝遣也。召受告身,只日特开延和,又遣都知宣召,皆非旧例,恩礼之隆,今昔绝拟。十一月二十九日,诏北使朝辞日,太师文彦博免起居。

二年四月八日,诏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可自今后每十日一赴朝参,因至都堂议事,仍一月一赴经筵。以彦博累章乞致仕,故有是命。

六月三日,诏护国军节度使、济阳郡王曹佾坤成节献寿崇政殿,特缀宰相班,减拜。

八月二十一日,诏新知邓州、资政殿大学士韩维知汝州。维解机政出守,而其兄绛言其病悴,请汝以便医,故有是命。

二十四日,诏赐文彦博、吕公着曰:「朕闻几杖以优贤几:原无,据天头原批补。,着之典礼,耋老无下拜,书于《春秋》。魏太傅锺繇以足疾乘车就坐,自尔三公有疾,以为故事,而唐司徒马燧亦以老病自力对于延英,诏使无拜。今吾耆老大臣,四朝之旧,德隆而望重,任大而忧深者,惟卿与公着而已。方资其蓍龟之告,岂责以筋力之礼 今后入朝,凡有拜礼,宜并

特免。卿其专有为之报,略无益之仪,毋或固辞,以称朕意。」

二十八日,文彦博上章辞不拜恩命,诏曰:「朕优礼师傅,达德齿之尊,以亟拜为可略,古之道也;卿谨严朝廷,明君臣之分,以不拜为未安,礼之节也。道并行而不悖,义有重而难移。勉徇所陈,不忘嘉孍。所请宜允。」仍诏公着以步履稍难,自今每遇入朝,特许令男一人入殿扶掖。先是,诏彦博等毋拜,既而固辞,不允。翰林学士苏轼言:「礼经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所谓君命者,传命而拜,非朝见也,然且不免。周天子赐齐桓公胙,命曰:『伯父耋老,无下拜。』公曰:『天威不违颜咫尺。』下拜登受。所谓无下拜者,无拜于堂下,非不拜也,然且不敢。锺繇以足疾乘车就坐,疑若不拜,然亦无明文。君前乘车,岂足为法 而马燧延英不拜,盖是临时优礼,无今后遂不拜之文。祖宗旧例,如吕端之流以老病进对,亦止于临时传宣不拜。今来彦博、公着今后免拜旨挥,自是朝廷优贤贵老,度越古今,无可议者。但有司合守典礼,兼恐彦博、公着终不敢当,不若允其所请。若圣上优闵老臣,眷眷不已,遇其朝见,间或传宣不拜,足以为非常之恩。所有不允批答,臣未敢撰。」从之,故有是诏。

二年正月二十九日,诏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致仕韩绛辞日,令男宗师扶掖入殿。

四月五日,诏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着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朝,因至都堂议军

国事。遇入都堂议事,勿限时出省,常行文书免签书,及附近东西府公廨听,执政就议事。

徽宗政和五年三月十四日,手诏:「比览元丰训诏,得故相韩琦、文彦博至和、嘉佑定策之勋,功在社稷,久而弥彰,追往念功,恻然永孍。琦以其子赠至极品,止循常格,未加褒异;彦博罪籍未除,旧官未复。琦可封郡王,彦博可除罪籍,复旧官,悉与所得恩例。付国史院记载其实。」

六年四月八日,诏何执中已除太傅致仕,特许旦望赴朝参,所有请给应(彼)[破]使臣人从等,所服带打伞上下马处等恩数,可并依旧天头原批:「以上《大典》一万四百五十四同。」。

〔宣和元年〕九月十六日,诏郑居中已除少傅、威武军节度使、佑神观使、充神霄玉清万寿宫使,进封崇国公,所有应干恩数、请给并差破使臣破:原作「虏」,据本卷一四页复文改。、人吏、诸色祗应人等,并依宰臣例施行。朝堂立班在少宰之下,从吉日令东上合门降告讫朝见上殿天头原批:「寄案:原本『告讫朝见』作『吉诣庙见』,今据《大典》一万四百五十四校改。」。冬祀陪祠,仍许令先次赴受誓戒。以上《续国会要》。

高宗绍兴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诏合门俟太师秦桧赴朝参日,许令肩舆至合上下马处,仍令二孙扶掖起居。以上《中兴会要》。

孝宗绍兴三十二年未改元。十一月十四日,左中奉大夫、充敷文阁待制辛次膺召赴行在天头原批:「寄案:《大典》一万四百五十四作『次应』。」,引见进对,以足疾诏毋拜。

二十九日,诏参知政事张焘朝谒,许乘轿入出皇城门,至宫门内上下马处,许带火踏子入出。以焘病特降是诏。

十二月三日,诏参知政事张焘、辛次膺许请朝谒帝朝等

假,依时入局治事。如有面对,于午后令内殿引见。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三日十一月:原误作「三月」,《宋史 孝宗纪》载该年闰十一月。今据改。,诏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充醴泉观使、福国公陈康伯,内殿起居毕,上殿赐坐。奏事讫,更不降阶,止便就坐赐茶,下阶免谢坐。又诏陈康伯为病权令乘肩舆入皇城,至殿门外,差知班扶掖赴殿内起居。候上殿,即差舍人扶掖至榻前。《宋史》:陈康伯被召再相,至阙下,诏子安节、 文好谦掖以入,减拜赐坐,间日一会朝,许肩舆至殿门,仍给扶,非大事不署。

五日,诏陈康伯余疾未平,尚妨拜跪,可隔日一朝,每日赴都堂治事。应非取旨并常程事,并权免签押。

二年十一月十日,诏参知政事周葵为坠马有伤葵:原作「蔡」,据《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改。,免乘骑,权令乘轿入内趁赴朝参。以上《干道(要会)〔会要〕》,《续会要》。

〔政和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天头原批:「此二段接上『可并依旧』条下。按:指以下三条接上徽宗政和六年四月八日条。」,诏太师蔡京三上章乞致仕,自今特许三日一造朝,仍赴都堂及轮往逐省治事。

五月一日,诏太师蔡京令遇朔望许朝,三日一知印当笔,不赴朝日许府第书押,不押敕札,不书钞。

六日,尚书省言:「奉御笔,太师蔡京自今特许三日一造朝,仍赴都堂及轮往逐省通治三省事,以正公相之任,事毕从便归第。未审三日一朝,除与不除假故。如不系朝日分,遇车驾朝献、行幸、筵宴、庆贺,听御礼拜表行香按视及虏使见辞并非次宴集之类,合与不合趁赴。」奉御笔合趁赴,内申明假故一节,合门供对已进呈,合除假外,诏实理三日趁赴。

七年十一月六日天头原批:「此三节补入高宗绍兴二十年上。」,诏:太师、鲁国公蔡京告老乞骸,章数十上,议难固违,可细务特免佥书,五日一朝,赴都堂治事。

宣和元年四月九日,太师、鲁国公臣蔡京言:「昨蒙宽假,许朝五日,止省大事,而臣年余七十,礼当谢事。今三省录黄书旨,又进文字与六曹奏钞、敕命行下,犹系臣名衔,着『不押免书』字,岂有身不任事,事非己出,系名其上 虚负天下之责,腼颜惭作,罔知所措。」奉御笔,有系书一节可从所请

外,余并依前后累降诏旨,无复别有陈请。

二年六月八日此前原整理者删去一条,且批云:「复,校销。」按所删一条即本卷一一页政和六年九月六日条。,太师、鲁国公蔡京奏:「臣以衰病,三上章陈乞致仕,伏蒙圣慈赐臣御笔,至比迹于周公,顾臣何人,敢当此礼!缘臣自被识拔,承辅轩陛垂二十年,辨释谗谤,脱于患祸,天地父母之施,盖无以过。又使间朝五日,疲老余生,遂得休佚,三省职事,许不省治。而恩礼频烦,有加无替,联姻国戚,子尚王姬,赐予宠赉,略无虚日,轻舟小辇,鸣銮七幸,婢妾仆皁,皆被恩荣。眷礼若此,安敢言去!偶缘比来体虚心弱,暑气所伤。七十谢事,礼不可踰,加以四年,已为贪冒。况又病疾寖深,不能自已,臣不敢再上表章,谨令男攸持此札子,请对投进。」诏可依所乞,守本官致仕,依旧神霄玉清万寿宫使,在京赐第居住,其恩礼俸给之属及见破官吏、人从等并依旧,仍朝朔望。

六年闰三月十一日,诏太子詹事耿南仲拜跪艰难,止令趁赴朔望起居。

十二月二十日,制太师、鲁(周)[国]公致仕蔡京可落致仕,领三省事,五日一赴朝请,至都堂治事。以上《续宋会要》。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八 禡祭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