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

食货*(二)。

户口。

○国制民年十六为丁始服国役六十为老而免役州郡每岁计口籍民贡于户部凡征兵调役以户籍抄定。

仁宗十三年二月判: 居京大小人员子弟谋避 役各于本贯亲戚户籍类付以致名实混淆自今京人付外籍者痛禁。

忠烈王五年九月分遣计点使于诸道初都评议使司言: "*大祖{太祖}奠五道州郡经野赋民皆有恒制近来兵馑相仍仓储悬 横* {敛}重于常贡逋户累其遗黎是宜计户口更赋税以革姑息之弊。" 由是累发计点使而未见成 及东征之役发民为兵故复有是命。十八年十月敎曰: "诸道之民自兵兴以来流亡失业在元王己巳年计点民户更定贡赋厥后赋* {敛}不均民受其病可更遣使量户口之 缩土田之垦荒计定民赋以遂民生。"

忠肃王十二年十月下敎: 一开城府五部及外方州县以百姓为两班以贱人为良人伪造户口者据法断罪; 一权势之家广置田庄招匿人民不供赋役者所在官司推刷其民以充贡户。

恭愍王二十年十二月下敎: 一本国户口之法近因播迁皆失其旧自壬子年为始幷依旧制良贱生口分* {拣}成籍随其式年解纳民部以备 考; 一单丁从役自丙申年已在禁限官吏不体予意役使如初尤可怜悯* {须}给助役毋令失业年满六十免役; 一东西两界新附人户理宜安集其令都巡问使给粮与田无令失业。

辛禑四年十二月遣柳曼殊于东北面吴季南于全罗道安翊于杨广道南佐时于江陵道王安德于西海道庆补于交州道计点户口。十四年八月大司宪赵浚上* 曰: "近来户籍法坏守令不知其州之户口按廉不知一道之户口当征发之际*卿{乡}吏欺蔽招纳贿赂富壮免而贫弱行贫弱之户不堪其苦而逃则富壮之户代受其苦亦贫弱而逃矣其任征发者愤乡吏之欺蔽痛加酷刑割耳 鼻无所不至乡吏亦不堪其苦而逃矣。 乡吏百姓流亡四散州郡空虚者户口不籍之流祸也愿今当量田审其耕作之田以所耕多寡定其户上中下三等良贱生口分* {拣}成籍守令贡于按廉按廉贡于版图朝廷凡征兵调役有所凭依及时发遣而守令按廉如有违法者辄绳以理。"

恭让王二年七月都堂启: "旧制两班户口必于三年一成籍一件纳于官一件藏于家各于户籍内户主世系及同居子息兄弟侄壻之族派至于奴婢所传宗派所生名岁奴妻婢夫之良贱一皆备录易以考阅近年以来户籍法废不唯两班世系之难寻或压良为贱或以贱从良遂致讼狱盈庭案牍纷 愿自今仿旧制施行其无户籍者不许出告身立朝且户籍不付奴婢一皆属公王纳之。" 然竟未能行。

农桑。

○农桑衣食之本王政所先太祖卽位之初首诏境内放三年田租劝课农桑与民休息。

成宗五年五月敎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欲怀万姓之心惟不夺三农之务咨尔十二牧诸州鎭使自今至秋 宜停罢杂务专事劝农予将遣使检验以田野之荒辟牧守之勤怠为之褒贬焉。"六年六月收州郡兵铸农器。

显宗三年二月敎曰: "西北州鎭自经兵乱民乏资粮今当农作之时无以垦植其令本道官吏给粮与种毋使失业。"三月敎曰: "洪范八政以食为先此诚富国强兵之道也比者人习浮靡弃本逐末不知稼穑其诸道锦绮杂织甲坊匠手 令抽 以就农业。"七年正月敎曰: "江南郡县以去岁不登民多饥馑所在官给粮种以劝农耕。"九年二月都兵马使奏: "兴化鎭自经寇乱民户 无牛畜乞借官牛以助农耕。" 从之。十一月以于山国被东北女眞所寇废农业遣李元龟赐农器。十年四月以洞州管内遂安谷州管内象山峡溪岑州管内新恩等诸县民困于丹兵官给粮种。十六年三月判: 外人来京诉讼者自三月初一日 令归农。十九年正月判: 今诸道州县每年桑苗丁户二十根白丁十五根田头种植以供蚕事。

德宗三年三月敎曰: "农桑衣食之本诸道州县官勉遵朝旨无夺三时以宁百姓。"

靖宗二年正月御史台言: "诸道外官使民不时有妨农事请遣使审察黜陟。" 从之。三年正月判: 立春后诸道外官 停狱讼专务农事勿扰百姓如有违者按察使* {纠}理。七年二月门下省论奏: "郡县比年不登民常艰食实由方岳官吏政不合民心刑不顺天意致伤和气以至于此请下令恤刑劝农以救民 。" 制可。

文宗元年二月西北路兵马使杨带春奏: "辖下连州防御长吏军民等八百余人告云: '防御副使苏显自下车以来劝课农桑存恤民庶。' 政绩茂着理合升闻。" 制令吏部准制量用。三年三月东北路监仓使奏: "交州防御判官李惟伯所部连城长杨吏民等言: '惟伯上任已来劝农恤民。' 虽秩满当代愿得见借。" 十二月东北路兵马使奏: "永兴鎭军成厚等三百二十余人状告: '鎭将尙舍直长丁作盐劝农桑均赋役修城郭备战具又于沙石不耕之地劝种杂谷岁收二百余斛。' 功课为最虽已考满愿借留任。" 王嘉叹 许之。二十年四月制曰: "书曰: '食哉惟时。' 一夫不耕必有受其饥者郡牧之职农桑为急诸道外官之长皆令带劝农使。"

肃宗四年四月许令州府郡县各耕屯田五结。

睿宗三年二月制: 近来州县官祗以宫院朝家田令人耕种其军人田虽膏 之壤不用心劝稼亦不令养户输粮因此军人饥寒逃散自今先以军人田各定佃户劝稼输粮之事所司委曲奏裁。

仁宗五年三月诏: 劝农力田以给民食。六年三月诏曰: "劝农桑足衣食圣王之所急务也今守令多以聚* {敛}为利鲜有勤俭抚民仓庾空虚黎庶穷 加之以力役民无所措手足起而相聚为盗贼甚非富国安民之意其令州郡停无用之事罢不急之务 民安富副朕忧勤。"二十三年五月输养都监奏: "令诸道州县地品不成田亩桑栗漆楮随地之性劝课栽植。" 从之。

明宗三年闰正月以七道按察使五道监仓使皆兼劝农使。十八年三月下制: 以时劝农务修堤堰贮水流润无令荒耗以给民食亦以桑苗随节栽植至于漆楮栗栢梨枣菓木各当其时栽以兴利。

高宗十二年四月禁内外兴作勿夺农时。三十年二月遣诸道巡问使闵曦于庆尙州道孙袭卿于全罗州道宋国瞻于忠淸州道又遣各道山城兼劝农别监凡三十七人名为劝农实乃备御也。 巡问使寻以烦冗请罢劝农别监从之。四十二年五月分遣诸道劝农使。四十三年二月制: 诸道被兵凋残租赋耗少其令州县其人耕闲地收租补经费。 又令文武三品以下权务以上出丁夫有差防筑梯浦瓦浦为左屯田狸浦草浦为右屯田。四十六年二月发新兴仓白银十斤易谷种给贫民。三月令州县守令率避乱民出陆耕种。

元宗十二年四月分遣诸道农务别监催纳农牛农器于黄凤州以备元屯田之需。十五年五月元遣使诏劝课农桑储峙军粮仍命洪茶丘提点农事。

忠烈王三年二月置农务都监。十八年正月敎曰: "忠淸西海二道民失农业不止于饥至于谷种不曾收蓄难以播种其以监察史金祥郞将金良粹为二道劝农使贸易谷种均给。"二十四年忠宣王卽位下敎: 足食之道惟在务农所在官司勤加劝课当耕种时不急之役与收* {敛}一切禁断又禁纵放牛马践损禾稼违者断罪倍偿。三十四年八月忠宣复位十一月下敎: 农桑衣食之本宜有司劝课不至旷损无赖之徒不得纵牛马食践禾稼其遭水旱去处各道提察检闻可 免一年租赋。

忠肃王十二年十月下敎: 农桑王政所先其罢不急之役以时劝课毋致失业。

恭愍王五年六月敎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宜令中外人家种桑艺麻各以口数为率。"十一年密直提学白文宝上箚子: 江淮之民为农而不忧水旱者水车之力也吾东方人治水田者必引沟浍不解水车之易注故田下有渠曾不足寻丈之深下瞰而不敢激是以污莱之田什常八九宜命界首官造水车使效工取样可传于民*闲此备旱垦荒第一策也又民得兼务于下种揷秧则亦可以备旱不失谷种。二十年十二月敎曰: "农桑衣食之本诸道巡问按廉考其守令种桑垦田多少具名申闻以凭黜陟。"

货币[市 ]。

○货币之制为国所先盖以赡国用而裕民力也。

成宗十五年四月始用铁钱。

穆宗五年七月敎曰: "自古有国家者率先养民之政务崇富庶之方或开三市以利民或用二铢而济世遂使生灵滋润风俗淳 。 惟我先朝式遵前典爰颁丹诏 铸靑 数年贯索盈仓方圆适用仍命重臣而开宴旣诹吉日以使钱自此以来行之不絶。 寡人 承丕緖祗奉贻谋特兴货买之资严立遵行之制近览侍中韩彦恭上* 言: '欲安人而利物* {须}仍旧以有恒今继先朝而使钱禁用 布以骇俗未遂邦家之利益徒兴民庶之怨嗟。' 朕方知启沃之精词 可 遗而不纳便存务本之心用断使钱之路其茶酒食味等诸店交易依前使钱外百姓等私相交易任用土宜。"

肃宗二年十二月敎曰: "自昔我邦风俗朴略 于文宗文物礼乐于斯为盛朕承先王之业将欲兴民*闲大利其立铸钱官使百姓通用。"六年四月铸钱都监奏: "国人始知用钱之利以为便乞告于宗庙。"是年亦用银甁为货其制以银一斤为之像本国地形俗名阔口。 六月诏曰: "金银天地之精国家之宝也近来奸民和铜盗铸自今用银甁皆标印以为永式违者重论。"七年十二月制: 富民利国莫重钱货西北两朝行之已久吾东方独未之行今始制鼓铸之法其以所铸钱一万五千贯分赐宰枢文武两班军人以为权舆钱文曰海东通宝且以始用钱告于太庙仍置京城左右酒务又于街衢两傍勿论尊卑各置店铺以兴使钱之利。九年七月命州县出米谷开酒食店许民贸易使知钱利时泉货之行已三岁矣民贫不能兴用故有是命。

睿宗元年中外臣僚多言先朝用钱不便七月诏曰: "钱法古昔帝王所以富国便民非我先考殖货而为之也 闻大辽近年亦始用钱乎凡立一法众谤从起故曰: '民不可虑始。' 不意群臣托太祖遗训禁用唐丹狄风之说以排使钱然其所禁盖谓风俗华靡耳若文物法度则舍中国何以哉 "

忠烈王十三年四月禁市中合铸银铜时用碎银为货以银铜合铸故禁之。是月元遣使诏颁至元宝 与中统宝 通行以至元 一贯当中统 五贯使为子母用。二十二年五月中赞洪子藩上书: 国用金银为重而无出处宜令东西各房行役各官新除行役所* {敛}物件内三分取二以补国用。

忠惠王元年四月始用新小银甁一当五综布十五匹禁用旧甁。

恭愍王五年九月都堂令百司议币谏官献议曰: "本国近古以碎银权银甁之重为币而以五升布翼以行之及其久也不能无弊银甁日变而至于铜麻缕日 而不成布议者欲复用银甁愚等以为一银甁其重一斤其直布百余匹今民家蓄一匹布者尙寡若用银甁则民何以贸易哉或议曰: '宜用铜钱。' 然国俗久不用钱一朝遽令用之民必兴谤。 或曰: '宜用碎银。' 然散出民*闲而无标志则货币之权不在于上亦为未便。 今银一两其直八匹宜令官铸银钱钱有标志随其两数轻重以准帛谷多寡比之银甁铸造易而用力少比之铜钱转输轻而取利多官民军旅庶几有便。 凡产银之所复其居民令采纳官其国人所蓄银器悉令纳官铸钱以与之幷用五升布则公私便矣。 且其布子自丁酉为始纳官标印然后方许买卖其掌印之官内则京市署主之御史台考之外则知官以上主之存抚按廉以时* {纠}察如有用无印布及掌印看循任纵者 理以法则数年之*闲将见诈伪絶而物价平矣。"

恭让王二年六月以大明钱贯与本国布匹难以准计今后每一贯准布五匹。三年三月中郞将房士良上书曰: "天下之*闲虽方殊而俗异其士农工商各以其业资其生以有易无彼此通用者钱也自禹铸涂山用设九府以来至于今通行者无他其质坚贞其用轻便火不烧水不湿贸迁而益光致远而无咎鼠不能耗刃不能伤一铸之成万世可传故天下宝之。 本朝 布之法出于东京等处若干州郡且此布之币用无十年之久乍遭烟湿便为 朽纵盈公 未免鼠漏之伤愿立官铸钱兼做楮币为货一禁 布之行。" 王纳之。四月命三司会计中外钱谷出纳。七月都评议使司奏: 罢弘福都监为资赡楮货库请造楮币曰: "窃闻禹九年水汤七年旱以历山庄山之金 铸币以救民困至周太公又立九府 法此钱货之始也。 自汉至今代各有钱若宋之会子元之宝 则虽变钱法实祖其遗意盖亦莫非备 患而便民用也吾东方之钱如三韩重宝东国通宝东国重宝海东重宝东海通宝载之于中国传籍盖可考也近古又造银甁为货皆与布匹子母相权后因法弊铜钱银甁俱废不行遂专用五综布为货。 近年以来布缕  渐至于二三升女功虽劳而民用不便输之则牛汗积之则鼠耗商买不行米谷 贵盖由于此。 今殿下励精图治政化更新唯此一事尙循旧弊如有一二年水旱之灾数十万军旅之费则将何以处之为今之计银铜旣非本国所产钱甁之货卒难复行宜令有司 酌古今依仿会子宝 之法置高丽通行楮货印造流布与五综布相兼行使听民*闲买卖诸物及赴京外仓库场所折纳诸色米贡物货其 缕之布一切禁之庶为便益。"四年四月侍中沈德符等上言: "一曰革资赡楮货库其已印楮货还合作纸其印板则令烧毁之; 二曰国家钱财出纳都评议使司于该司直行文牒而该司以其原额及 费之数每当月晦辄报三司。"

○市  显宗五年六月三司奏: "物价腾  布一匹直米八斗虽因岁稔乃谷贱何请量其轻重增损其价。" 从之。

肃宗七年九月制曰: "四民各专其业实为邦本今闻西京习俗不事商业民失其利留守官其奏差货泉别监二员日监市肆使商贾咸得懋迁之利。"

忠烈王三年二月出 令诸王百官以至庶民出米豆有差以充茶丘军马粮料时银币一斤直米五十余石及张 三日直米四十余石闻茶丘还收其 市价复高。八年六月都评议使司榜曰: "民生之本在于米谷白金虽贵不救饥寒自今银甁一事折米京城率十五六石外方率十八九石京市署视岁  以定其价。"九年七月监察司出 : 旧例银甁直米二十石今改定十石。 九月以市人不行贸易乃许复旧。

忠肃王十五年十二月资赡司状申: 银甁之价日贱自今上品甁折 布十匹贴甁折布八九匹违者有职征铜白身及贱人科罪判可。 时铸银甁杂以铜银少铜多故官虽定价人皆不从。

忠惠王后四年七月令各寺院买古铜甁随等差以进少不下三十口甁价更高。

恭愍王十一年十一月米四斗直布一匹金银价贱或有金一锭米当五六石中外皆然。

辛禑七年八月京城物价 贵* {商}贾争利锥刀崔莹疾之凡市物令京市署评定物价识以税印始许买卖无印识者将钩脊筋杀之于是悬大钩于署以示之市人震栗事竟不行。

恭让王三年三月中郞将房士良上书曰: "司马迁曰: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臣亦以谓四民之中农最苦工次之商则游手成群不蚕而衣帛至贱而玉食富倾公室僭拟王侯诚理世之罪人也。 窃观本朝农则履亩而税工则劳于公室商则旣无力役又无税钱。 愿自今其纱罗绫* {段} 子 布等皆用官印随其轻重长短逐一收税潜行买卖者 坐违制。"

 法。

○国家所资 利最大国初之制史无可考。

忠烈王十四年三月始遣使诸道  。十八年七月分遣 税别监于庆尙全罗忠淸三道。二十一年七月又遣 税别监于庆尙全罗道。二十二年六月中赞洪子藩上书曰: " 之有税已有定额今于州县强行科* {敛}诚宜禁之。"二十四年正月忠宣王卽位敎曰: " 税自古天下公用今诸宫院寺社与势要之家皆争据执不纳其税国用不足有司穷推除罢。"

忠宣王元年二月传旨曰: "古者  之法所以备国用也本国诸宫院寺社及权势之家私置 盆以专其利国用何由可赡今将内库常积仓都 院安国社及诸宫院内外寺社所有 盆尽行入官 价银一斤六十四石银一两四石布一匹二石以此为例。 令用 者皆赴义 仓和买郡县人皆从本管官司纳布受 若有私置 盆及私相贸易者严行治罪。" 于是始令郡县发民为 户又令营置 仓民甚苦之。 杨广道 盆一百二十六 户二百三十一; 庆尙道 盆一百七十四 户一百九十五; 全罗道 盆一百二十六 户二百二十; 平壤道 盆九十八 户一百二十二; 江陵道 盆四十三 户七十五; 西海道 盆 户幷四十九诸道 价布岁入四万匹。

忠肃王五年五月下敎: *大尉王{太尉王}深虑朝聘之需不给以诸道 盆悉属民部平价给 以利公私今 场官先征价布 不及民者十常八九其考未受 者悉给之。八年三月民部以京中四 铺所卖 皆归权势亲故不及 贱榜曰: "非受本部牒者不得卖。"十二年十月下敎: 各处 户人有定数贡有定额近年以来 户日损贡数仍存内外管 官不行察 以逋户贡 加征贡户以充本数民甚苦之如有逋逃者所在官司推还本役其有未得根寻与夫故没无后者 除贡数诸仓贡民亦依此例。后八年监察司 示禁令:  铺之设本为和卖惠及贫民近者各铺之吏不畏公法惟务徇私至使鳏寡孤独不得贸易深为未便今后和卖者 察究理。

忠惠王元年七月置五道 场别监寻罢之。

恭愍王六年九月分遣诸道 铁别监右* {谏}议李穑起居舍人田禄生右司谏李宝林左司谏郑枢等上书论 铁别监之弊曰: "今特遣别监以 铁为名民听必骇下一新令吏缘为奸弊生百端别监必欲多得税布因而要宠民不受 无异平日纳布之苦今益甚矣。 若令存抚按廉行之民以为常不至惊骇持以岁月课其功緖民不敢违必有成 。  永陵之时凡所聚* {敛}无所不为独于 铁别监一试之而不复议。  今一遵祖宗之法以淸明为治而议及于此恐为盛代之累。" 王召宰相台省问 铁利害穑宝林称疾禄生枢固执前议左谏议南兢与同列素不相能独曰: "遣之便。" 左侍中廉悌臣亦言: " 铁使业已定矣不可改也。" 王从之。九年四月除各道 税。十一年十月自诸君宰枢至成众爱马令纳布一匹给 。是年密直提学白文宝上箚子: 忠宣王时所定 户因散亡元额日 朔 不足然民*闲朔布则一依前例收纳故 没布在吏缘为奸民虽纳布而未受一升之税今后以 多寡准布之数均给以此为式。十二年五月敎曰: " 法之设本以裕国便民法久弊生反为民患宜令各道存抚按廉使取勘 户见数给 方许纳布。"十九年十二月门下府启曰: "  之法尙矣是以先王置 仓于滨海之州乃令深陆之民纳税和卖以通上下之利近者法久弊生纳税而未受者或至十年民无所赖私贩遽兴非先王之本意也请自今令 户安其所业又使守令偿民所纳仍禁私贩。" 王从之。

恭让王二年八月都堂启: 东西两界境连上国且因水旱民生艰难请  税从之。三年七月都堂启:  铁国课之大者本朝铁人皆私之而官未立法宜置冶官铁户一如 法以资国用。 上从之然事竟不行。

科* {敛}。

○凡国有大事用度不敷则临时科* {敛}以支其费焉。

毅宗十一年十月以太府寺油蜜告 征* {敛}诸寺院以充斋醮之费。

高宗十三年三月令诸王及大小臣民出豆有差以助元军屯田牛料。十八年十二月令百官出衣有差以助国 诸王宰枢以上卷锦二色绫衣三四品二色绫衣五品权 以上 紬衣各一领。四十年十二月以进奉及馈遗蒙古诸官人永宁公妃主妃母洪福源等金银布帛不可胜计府库皆竭令文武四品以上出白金一斤五品纻布四匹权 以上三匹八品以上一匹以充其费。四十六年四月遣太子 奉表如蒙古文武四品以上各出白金一斤五品以下出布有差以充其费。

元宗元年十月中书门下奏: "收外官银器于新兴仓以支国用。"二年四月遣太子谌如蒙古贺平阿里 哥时宰枢至四品人出银一斤五品人出白纻布二匹六品一匹七八九品二人幷一匹以助行李之费。五年七月命外方各道科* {敛}白银以备亲朝盘缠。七年七月权臣金俊令四品以上出银有差充国 。十一年十一月命宗室百官出紬绢有差。 以供军衣。十二年二月命有司* {敛}银物布货宰枢各出白银一斤三品纻布四匹四品三匹五六品二匹七八品一匹以充亲朝之费。十一月以蒙古军马久留府库 竭供给不支* {敛}马料于京中户二石民多逃散乃 一石。十三年十二月又* {敛}马料于各品三品六石四品五石以至微官收* {敛}有差。是月世子谌如元出大府黄金三斤七两长兴库白金四百三十斤七两兴王寺一百五十斤安和寺一百斤普济寺七十斤又令宰枢承宣以上各出一斤以充行缠。十四年二月令六品以上出酒有差以饷军士六品以下输马料于开城又令诸王宰枢四品以上各出马一匹五六品二幷出一匹或夺民马以换军士瘦马。五月令百官出银有差以充世子嘉礼之费。

忠烈王元年三月以帑藏 竭* {敛}白金诸王宰枢承宣班主八两; 宰枢致仕及三品六两; 三品致仕及四品四两; 五品三两; 六品二两以充使客之求。十二月置盘缠色* {敛}银诸王宰枢承宣班主一斤宰枢致仕者正三品十三两从三品十一两以至权务尉正各出有差坊里二户幷一两又* {敛}银及纻布于各道。四年正月令诸王宰枢至权务出草料有差以饷 都茶丘军马二月又令诸王至权务出 豆以给 都茶丘军马。十二月宰枢请亲朝许之令自诸王至五六品出细纻布有差以充国 。五年十月* {敛}诸王百僚银纻有差以充盘缠。十四年十月两府宰枢议: 先王设仓 储蓄积以充国用而备凶荒比来郡县罹患赋税多欠百官月俸且未准给国家如有不虞之需将何以支宜立直仓员吏据两班禄科田数当秋科* {敛}以赡其用从之。 于是张榜约日* {敛}米随品有差至于工商贱隶科等收纳。十五年二月辽东饥元遣张守智等令本国措办军粮十万石转于辽东王命群臣出米有差: 诸王承旨以上七石; 致仕宰枢三品以上五石; 散官宰枢三石; 散官三品二石; 致仕三品显任四品四石; 散官四品一石; 五品三石; 散官五品八斗; 侍卫将军六品二石; 七八品 上副使僧录职事一石; 九品 外副使八斗; 权务队正别赐散职七斗; 军官百姓公私奴婢以五斗三斗为差; 富商大户三石中户二石小户一石各道输米有差唯除东界平壤二道。三月又令群臣加出米有差: 诸王宰枢承旨班主十三石; 致仕宰枢显官三品十石; 散官宰枢四石; 致仕三品东西四品七石; 散官三品三石; 东西五品六石; 散官四品二石; 东西六品侍卫将军五石; 散官五六品一石; 东西七八品 上副使及僧录职事二石; 东西九品 外副使一石; 权务队正八斗; 有官守散职五斗; 近侍左右番二十石; 茶房左右番二十石; 三都监五军二十石; 阿 赤三十石; 禁内学馆十五石; 鹰坊四番一百石; 大殿忽赤三番一百石; 巡马左右番一百石; 汉语都监宫阙都监各二百石; 国 色元成殿僚属世子府僚属各十石; 世子府忽赤三番二十石; 商贾人五石; 佥议府密直重房将军房三十石; 典理监察军簿版图典法六卫五部观候司天詹事府十石; 通礼门十五石; 杂类五斗; 诸寺社二百石; 四大业一百石。 时王别置御库名曰内房库使黄门一人掌之分遣朝臣于各道称为劝农使择公私良田聚民耕种除其贡赋。 又牒郡县户* {敛}银纻皮币油蜜至于竹木花果悉皆征纳输之内库。 劝农使 得六品而往者不数年*闲超拜大官或登枢府由是为劝农使者争以 克聚* {敛}为事郡县日益凋弊。 内库之物上卽分赐诸黄门及左右嬖幸亦无所储。十五年八月元以海都兵犯边遣使征兵令诸王时散百官出 布有差以给北征军。十八年八月令百官出银纻布有差以充入朝盘缠之费。二十一年四月遣大将军刘福和祗候金之兼等送钱币于世子时世子请婚其费不 内则七品以上科* {敛}白金外则 庆尙道甲午年租税分给郡县每白金一斤折米三十石征求急于星火民甚苦之。 又遣中郞将宋瑛等航海往益都府以麻布一万四千匹市楮币王欲亲往为世子行聘礼乃于全罗忠淸两道家抽麻布以军粮抑买怨 益兴。二十二年六月中赞洪子藩上书: 国用渐乏除积劳者有功者从王入朝者外新除官者随品纳税以资国用。二十八年六月令城中人家出细纻布有差以资国 。

忠肃王三年四月令宰枢至九品皆出纻布有差以* {支}国用。十五年十二月王将入朝置盘缠都监令各品及五部坊里出白纻布有差又于京畿八县民户* {敛}布有差。 于是奸吏因缘横* {敛}中外骚扰内臣又因内出甁子市米诛求无已两府患之欲遣察访于五道以救民 内人从中止之。十七年四月两府以行邸用度不足科* {敛}文武官布货抽索富人财。

忠惠王四年三月政丞蔡河中等请 职税。 先是嬖人寗夫金承命往江陵道索人参时参贵不多得惧王罪己擅征职税还说王曰: "臣于江陵道见有职者退居乡里病民颇众故臣为殿下征其职税藏诸州郡以待上命有职居外者非独江陵五道皆然若从臣计有利于国。" 王纳之代言闵涣劝之。 于是分遣嬖人诸道征职税六品以上布百五十匹七品以下百匹散职十五匹。 人闻令下或 家登山或乘舟而遁焚山泽而索之祸及于族民甚怨之故河中等请除其弊王欲从之涣又劝之征税益急。 庆尙道有一散员同正者贫甚卖尽家产不充其额其女痛父被辱断发贸布以纳父及女皆缢死。 又征船税虽无舟者亦被其害其船税财帛巨万途道转输牛马 毙沿海州郡之民逃匿山岛至有漕运不通。 王虽* {淫}纵无道至于商财计利分析丝毫常事经营夺人田民尽属宝兴库群小托付争相进计以 其奸由是举国骚扰。八月复征职税。十月令诸君宰枢下至权务出材木有差以创新楼。

忠定王元年七月命置路次盘缠色令百官出纻布有差。

恭愍王三十一年九月以调度不给增* {敛}于民大户米豆各一石; 中户米豆各十斗; 小户米豆各五斗名之曰无端米民甚苦之。[无端方言无妨。]

辛禑二年九月以军饷不足收品米有差三四品三石五六品二石其余从品秩而降时官爵猥滥工商贱隶皆冒受故品米之出多额焉。五年三月置盘缠色令诸君两府至九品时散勿论各出五升布随品有差。十年八月令两府至六品出金银有差又括* {敛}诸道以充岁贡是月都堂取鲁国大长公主眞殿金银器以充其不给。十一年十一月令国人随官品出马以充岁贡。十三年二月令两府下至巫觋术士出马有差以充进献一品出大马二匹。 六月李仁任以进献不敷元数三百余匹令省宰各出马八匹枢密六匹。

恭让王四年二月令百官出马有差以充进献。

借贷。

○凡公私借贷以米十五斗取息五斗布十五匹取息五尺以为恒式。

成宗元年十月制: 令民*闲贷债出息者子母相 更勿取息。

显宗二十二年五月令公私贷民谷米者只取其本 其息。

靖宗九年十二月判: 诸公私米布贷者身殁后勿许追征。

文宗元年立子母停息之法贷一石者秋纳一石五斗二年一石十斗三年二石四年停息五年三石六年后停息。

肃宗六年五月诏曰: "朕以长生库积粟旣多出 取息今闻岁久粟腐民或病之其令管勾员贸银布以除其弊。"

仁宗五年三月诏曰: "无以官库陈谷抑配贫民强取其息又无以陈朽之谷强民 米。"

明宗十八年三月下制: 各处富强两班以贫弱百姓 贷未还劫夺古来丁田因此失业益贫勿使富户兼幷侵割其丁田各还本主。

忠烈王三十四年十一月忠宣王下敎: 一市肆商贾贸迁有无资生在前迎送国 宴礼诸色官虚给文契取用百物不还其直甚者公然揽夺怨 不少宜令各司检考文契如数归还今后尽行雇买不得骚扰; 一外方民吏无因科* {敛}烦重至有转卖男女贷物纳官积年未还实可哀矜宜速公还其直付其父母。

忠肃王五年五月下敎: 偿债之法止子母停息而贪利之人增息无限贫者卖妻 子亦不能偿其本息相当而犹责偿者收取文契以给贷者。十二年十月下敎: 公私诸债年月虽多止还一本一利如有倒换文契恣行不法者官治其罪贫民未偿宿债卖其子女者所在官司赎还父母役使岁月旣准其价官收文契各令放还。

恭愍王元年二月宥旨: 公私息钱虽积年月止还一本一利其寺院常住息钱取利不等或过二分有司量宜定法毋使任意取息贫民 子女如过三年不放者监察司按廉使痛加理罪。五年六月敎曰: "富户称贷取息利中生利贫民朝不谋夕典卖子女甚可哀也仰监察典法司按廉使临民官尽心 察凡利中息利者悉皆禁断。"十一年密直提学白文宝上箚子: 贫民岁耕数亩租税居半故不能卒岁而乏食至明年东作之时称贷富户之粟以备种食今官吏不恤民患以禁富民纵贷倍息自后劝勉富民优其假贷依例子母停息贷者延引岁月而妄诉债主者当科其罪。十二年五月敎曰: "债负无文契元借钱人已物故者断自辛丑十一月以前 不许追征其质当子女者计佣令归父母。"二十年十二月敎曰: "债负止于一本一利贪利之徒不畏公法取息无已重困吾民仰中外官司取勘元契果有违犯者将本钱没官利钱还付贷者贫民或有卖子女者计佣偿直令还父母。"

辛禑元年二月宥旨: 一外吏上京因各司催纳贡物及征拖欠称贷私钱倍偿其直害及于民仰都评议司置常平济用库止取其本以便借用其外方州府亦令置之除任领内倍偿之弊各官司除都评议司行移外毋得擅行征纳; 一公私营息钱粮止取一本一利贷者不在毋令征及族人有取利中之利征还贷者洪武八年二月十三日以前典当子女无论久近 许放还。四年十二月宪司上* 论时弊: 诸道公庾所储米豆贫民多 利其无滋息累岁不纳按廉守令互相递代不能* {纠}察因此国用日就虚竭乞依元 之额督征输仓自今于一石取息三斗以救其弊。

恭让王元年十二月大司宪赵浚等上* : 凡公私滋息一本一利耳比来货殖之徒惟利是视一本之利或至于十倍假贷之徒 妻卖子终不能偿故国家已有禁令今供办都监宝米滋息无穷至使贷者丧家失业非国家恤民之意也愿自今一本一利毋得剩取。

漕运。

○国初南道水郡置十二仓忠州曰德兴原州曰兴元牙州曰河阳富城曰永 保安曰安兴临陂曰鎭城罗州曰海陵灵光曰芙蓉灵岩曰长兴升州曰海龙泗州曰通阳合浦曰石头又于西海道长渊县置安澜仓仓置判官州郡租税各以附近输诸仓翌年二月漕运近地限四月远地限五月毕输京仓。 限内发舡因风失利梢工三人以上水手杂人五人以上幷米谷漂没者勿征限外发舡梢工水手三分之一败没者其官色典梢工水手等平均征纳。

成宗十一年定漕船输京价。 运五石价一石通潮浦[前号末潮浦泗州通阳仓在焉。]螺浦[前号骨浦合浦县石头仓在焉。]; 运六石价一石波平浦[前号夫沙浦乐安郡。]潮阳浦[前号沙飞浦升平郡海龙仓在焉。]风调浦[前号马西良浦。]海安浦[前号麻老浦光阳郡。]安波浦[前号冬鸟浦兆阳县。]利京浦[前号召丁浦丽水县。]丽水浦[前号金迁浦大原郡。]银蟾浦[前号蟾口*(){蟾口浦}平原郡。]; 运八石价一石潮东浦[前号薪浦灵岩郡长兴仓在焉。]南海浦[前号木浦通义郡。]通津浦[前号置乙浦罗州海陵仓在焉。]德浦[前号德津浦务安郡。] 冈浦[前号白岩浦阴竹县。]黄丽浦[前号黄利内地。]海苇浦[前号苇浦长渊县。]; 运九石价一石利通浦[前号屈乃浦合 郡。]励涉浦[前号主乙在希安郡。]芙蓉浦[前号阿无浦灵光郡芙蓉仓在焉。]速通浦[前号所津浦承化郡。]朝宗浦[前号鎭浦临陂郡鎭城仓在焉。]济安浦[前号无浦保安郡安兴仓在焉。]古 浦[前号大募浦安山郡。]西河郡浦[前号 州。]; 运十三石价一石利涉浦[前号葛城浦 山县。]风海浦[前号松串浦海 郡。]怀海浦[前号居伊弥浦新平郡。]便涉浦[前号打伊浦牙州河阳仓在焉。]; 运十五石价一石媚风浦[前号夫* 浦{夫支浦}汉南郡。]息浪浦[前号加西浦。]白川浦[前号金多川浦大川郡。]; 运二十一石价一石潮海浦[前号省草浦。]淸水浦[前号加乙斤实浦。]广通浦[前号津浦孔岩县。]杨柳浦[前号杨等浦金浦县。]德阳浦[前号所* 浦{所支浦}德阳郡。]灵石浦[前号召斤浦。]居安浦[前号居乙浦金浦县。]慈石浦[前号甘岩浦同县。]; 运十石价一石澄波浦[前号登承浦。]安石浦[前号犯贵伊浦。]柳条浦[前号柳顶浦。]梨花浦[前号梨浦。] 花浦[前号花因守寺浦。]丈 浦[前号仰 浦 川宁郡。]阳原浦[前号荒津浦。]花梯浦[前号花连梯浦。]恩波浦[前号仇知津。]虞山浦[前号山尺浦。]神鱼浦[前号小神寺浦 杨根郡。]; 运十八石价一石尙原浦[前号上津村浦淮安郡。]和平浦[前号无限浦。]卤水浦[前号未音浦广陵郡。]从山浦[前号居知山浦同郡。]; 运二十石价一石德原浦[前号置音渊浦广陵郡。]深原浦[前号果州浦。]同德浦[前号同志浦淮安郡。]深逐浦[前号下置音渊浦始兴郡。]丹川浦[前号赤于浦同郡。]。

靖宗朝定十二仓漕船之数石头通阳河阳永 鎭城芙蓉长兴海龙海陵安兴各船六  哨马船一船载一千石德兴二十 兴元二十一  平底船一船载二百石。

文宗三十三年正月判: 公私漕运谷米梢工水手等托为败船溺水私自分用者 令征之。

志卷第三十三。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