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绘字士章,是彭城人。他是太常刘悛的弟弟。父亲刘面力,是宋朝末年的权贵,家中养着大量的门客,他让刘绘和他们谈论,刘绘应接流畅。刘面力高兴地说:“你将来如果能到朝廷做官,就可以接待宾客了。”

初仕任著作郎,太祖太尉行参军,太祖接见他后叹道:“刘公有继承人了。”

豫章王萧嶷为政江州,任用刘绘为左军主簿。随王镇守江陵,又转任西外兵曹参军,骠骑主簿。刘绘聪慧有文采,善写隶书,多次被召见,应对机敏而华美,僚属之中,没有及得上他受到的优待。琅笽王萧诩为功曹,以会办事而自我推荐,萧嶷对僚佐说:“我虽不能像陈蕃那样爱才,然属下已有两匹千里马呵。”又任司空记室录事,调任太子洗马,大司马谘议,兼录事。当时豫章王萧嶷与文惠太子的待遇级别不同,人们以为宫、府关系不合,刘绘苦苦要求出京为官,于是任他为南康相。公务之余,热衷于讲谈。皇上近侍陈洪请假从南方回来,皇上问刘绘在郡中干些什么?陈洪于是离间说:“南康郡是三州的喉舌,应该派能干的人去治理。岂可让一个年轻的爱讲学的人在那里主持工作呢?”皇上命刘绘回京任安陆王护军司马,又任中书郎,执掌诏诰。皇上命他协助国子祭酒何胤撰治礼仪。

永明末年,京邑人士盛行文章谈义,都聚在竟陵王西邸。刘绘是后进领袖,机敏聪悟有多种才干。当时张融、周..都有很高的语言技巧,张融声音优美节奏舒缓,周..言辞华丽反应敏锐,刘绘的谈吐抑扬顿挫有风采。时人评论说:“刘绘贴宅,别开一门。”意思是刘绘介于两者之间。

鱼复侯萧子响被诛后,豫章王萧嶷想向皇帝请求安葬他,召来刘绘告诉他这件事,让他写表奏。刘绘要过纸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萧嶷对其中八个字最为满意,是:“提携鞠养,俯见成人。”他叹道:“祢衡也不能超过这个人呀!”后来北朝的使者来,刘绘因善于辞辩,被皇上指定接待来使,事情完毕后,撰写《语辞》。刘绘对人说:“不要说传达我的风采不容易,便只是记下我的话也是困难的!”刘绘侍奉其兄刘悛非常恭谨,和别人提起,总是称“使君”。隆昌中期,刘悛因罪要被诛杀,刘绘向朝廷请求替兄去死,高宗辅佐朝政,解救了此事。任命他为镇军长史,又调任黄门郎。高宗任骠骑时,以刘绘为辅国将军,谘议,兼录事,负责文字工作。高宗即位,调任太子中庶子,出外任宁朔将军,抚军长史。

安陆王萧宝日至为政湘州时,任用刘绘为冠军长史,长沙内史,管理湘州事务,将军称号不变。宝日至的妃子就是刘悛的女儿。宝日至喜欢她的侍婢,刘绘不答应并写了启文报告了皇上,宝日至深以为恨,从此与刘绘不和。

后因母亲去世刘绘辞官。他天性至孝,在墓下守孝三年,只吃粗米。服丧期满,任宁朔将军、晋安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管理南徐州政事。刘绘虽然性情豪爽,却厌恶军事,擅长射箭,却没有骑过马。其兄刘悛死后,朝廷议定赠他平化将军,雍州刺史称号。诏书已发出,刘绘又请尚书令徐孝嗣改掉。

等到梁王义师起事,朝廷命刘绘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的军事、辅国将军、兼宁蛮校尉、雍州剌史。刘绘坚辞不就任。大家因朝廷昏乱,齿冷心寒,刘绘最后也没有受任,东昏侯改用张欣泰。刘绘调任建安王车骑长史,行府国事。义师包围京城,南兖州剌史张稷总领城内军事,和刘绘感情非常融洽,二人谋划废立之事,几日几夜长谈。东昏侯死后,城内派刘绘及国子博士范云等送东昏侯首级,在石头晋见了梁王,后调任大司马从事中郎。中兴二年(502)卒,当时四十五岁。刘绘撰写了《能书人名》,自称擅长飞白书法,谈论之际,颇为自矜。

本史作者认为:刑罚和礼节互相配合,才是劝戒之道,见识肤浅的人谈论政治,便分不出孰先孰后,所以这是管理社会的堤防,驾驭民众的缰绳。为政要端简,贵在统一,如果轻重不分,就会手足无措。制定律令,首先得文辞精练而意旨广泛,依据典章施行处罚,也还得参考人情。是松是严意义是不同的,是宽是猛效果也不一样,措辞有深浅,用意有增减。老的领导行事,本就不是单纯的,而后来的主持者所肯定的,便成了原则。这样历代的张弛积累下来,渐渐就会发生出入,于是刑罚会有不同的解释,法律会派不同的用场,掌握审判的人便会弄出许多道道来,而徇私舞弊之风也就兴起来了。有的钻上司个人爱好的空子,有的则利用金钱,于是有的处罚过了等于没处罚,这也算犯罪。有的被打入囚牢,其实未必不是冤枉。上司和下吏,都是通过文件来行事,于是察言观色,谁凭良心?反正申冤办狱,和我自己不相干,我只要按制南齐书度进行,就不会有麻烦。至于郡县长官管理民众,许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因人情关系来处理,根本不用法律,而用法律来定罪,往往都是有问题的。这大概是由于规定烦琐,文字和情理于是发生了冲突。况且惩罚不道德的事是难以穷尽的,盗贼是经常出现的,要想一下子就大见成效,那只是偶然的可能性。和用礼节道德来移风易俗相比,哪个收效更长远些呢?所以永明时期制定的法律,比较优宽,治理天下固然应有仁心,但往往失之过于弘厚,施行命令贵在必行,但要避免混乱不一。

赞语:袁彖对亲戚的感情,像做儿子一样。刘绘天性机悟,终于立身扬名。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