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威尔所以功盖寰区,英民到今受其赐者,外交之胜利,其尤著者也。计其在位五年间,胜荷兰,联法兰西,败西班牙,凡英国旗之所至,欧洲诸国,无与抗颜行者。自非有过人之才,成竹在胸,谋定后动,又安足以语此?

英荷之战,始于一千六百五十二年,盖英国海上霸权之嚆矢也。先是荷人擅航业,欧洲诸国及英人之商于外者,皆托荷船运载。会英使森约翰(St. John),为荷人所侮。归言于克林威尔,定“海上条例”(Navigation Act),颁诸列国。凡亚、非、美三洲物,非用英船,不得入英境,惟欧货之用本国船者听之。意实以夺荷人航海之利也。故英荷遂开衅。

荷人命万德朗(Von Tromp)统水师侵英,旋又命雷德尔(Ruyter)继之。舰队纵横,缚帚桅竿上,示扫平海面,英师迎战大挫。会水师提督勃雷克(Blake)力破之,得其商船三十,兵船十一,荷军乃退。明年,万德朗败英将猛格(Monk),荷军稍振。而勃雷克宵战于海口,复大破之。遂进兵荷兰洋,斩万德朗,荷兵大溃。于是荷人遣使乞和,愿奉海上条例,如英国命。此一千六百五十三年事也。英人既败荷师,丹麦、瑞典诸国,亦相继通款,遵海上条例。英之海权,遂甲于天下。克林威尔复命勃雷克率师往地中海,诛捕海盗。勃雷克善治军,约束严明,士卒用命,威名震于列国,人以为克林威尔知人善任之效。

一千六百五十五年(清顺治十一年,民国前二百四十七年),法兰西与西班牙构兵,各遣使来求援。克林威尔以西班牙多旧教徒,恶之。遂遣水师将边恩(Penn),往西印度海,取其属地牙买架(Jamaica)岛。牙买架岛在古巴之南,溪涧纵横,足资灌溉,盖膏腴之地也。时英师又在加斯的海,获西之商船,取其赀装二百万,国用因以大饶。

一千六百五十七年(清顺治十三年,民国前二百四十五年),法相马撒伦(Mazarin)以法之北方海口腾格(Dunkirk),为西班牙所据,乞师于英,谓英若取腾格以归法者,则英之嗣君及其党在法者,愿为英逐之。克林威尔允其请,遂发精兵攻西,取腾格。英法本世仇,以克林威尔是举,有大功于法,故法亦奉为盟主。

是年,克林威尔复遣兵援辟门(Piedmont)。辟门者,居意大利万山中,不与外人通。外人多奉旧教,惟辟门人则宗新教,故撒洼(Savoy)人攻之,焚其邑。克林威尔闻之,遣吏往理其事,又使水师至地中海备之。辟门人得返故土,奉新教,克林威尔之力也。

综上所述,一则植海上之霸权,一则绝复辟之外援,一则为新教之保障,皆当日英国之根本大计,亦其后称雄于天下之基础也。克林威尔虽享国未永,日不暇给,顾其成就者已如此,夫亦可谓踌躇满志矣。故诗人华留民(Waller)颂之曰:

猗欤吾英海之王,万国琛赆来梯航。

楼船翼翼垂桅樯,式礼英旗礼敢荒。

海若之神御风游,尔力隆伟能相讐。

气吞八荒大九州,与国家同无疆休。

盖纪实也。

【批评】

专制君主每喜用兵域外,冀国民以敌忾同仇之义,化其反对内政之心。如我国之秦始皇、隋炀帝,及查理士当年之战法兰西,皆此意也。不知其用兵之目的,既在崇殖私利,则国民亦断不能激发忠勇,为之效力,甚且因战事之失利,而促成革命之机焉。必如克林威尔之以国权正义为前提,然后师出有名,能受人民之爱护耳。

弱国无外交。外交者,黑铁耳,赤血耳。使克林威尔无虎将雄师以为外交之后盾,则其植海权、杜复辟、保新教之三大目的,亦徒托空言而已。闻鼓鼙之声而思将帅,我少年军国民,其有意乎?

克林威尔之所以功盖世间,让英国人民到今天还享受着他当时施政带来的好处,在外交方面的功劳,尤为突出。算起来他在位的五年间,战胜荷兰,联合法兰西,击败西班牙,只要英国国旗所到之处,欧洲各国,都不敢与之对抗。如果不是他有过人之才,成竹在胸,智勇双全,又怎么能这样说呢? 英荷之战,开始于1652年,这是英国建立海上霸权的开端。此前荷兰人擅长航运,欧洲各国及英国人,凡是在海外做生意的,都得依靠荷兰的船只运载。当时英国的使节森约翰(St. John),被荷兰人羞侮,归国后,他向克林威尔汇报了这些情况,于是英国制定了“海上条例”(Navigation Act),公告给欧洲各国。条例规定,凡是亚、非、美洲的货物,如果不是用英船航运的,不得进入英国境内,只有用本国船只运输的欧洲货物,才可以自由航行。条例的意图就是要夺取荷兰人航海的霸权。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也因此而起。

当时,荷兰人任命万德朗(Von Tromp)统领海军侵犯英国,接着又命令雷德尔(Ruyter)紧随其后入侵英国海域。荷兰舰队纵横海上,在桅杆绑上扫帚,意示他们要扫平海面。英国海军迎战,遭受大败。当水师提督勃雷克(Blake)全力反击,大破荷兰海军后,缴获了荷兰商船三十艘,兵船十一艘,荷军这才撤退。第二年,万德朗打败了英将猛格(Monk),荷兰海军士气稍稍有所提振。而勃雷克又与荷兰海军在港口连夜激战,并击败了荷兰海军。于是进兵荷兰海域,擒杀了万德朗,荷兰海军大败。于是荷兰派遣使者乞求议和,愿遵守英国“海上条例”,听从英国的命令。这是发生在1653年的事。英国人打败了荷兰,丹麦、瑞典等国,也相继表达了友好,愿遵守英国“海上条例”。英国的海权,从此称霸天下。克林威尔又命令勃雷克率海军前往地中海,剿灭海盗。勃雷克善于治军,约束纪律严明,士卒都非常听命,其军队的威名散播于周边列国,人们都认为这是克林威尔知人善任的结果。

1655年(清顺治十一年,民国前247年),法兰西与西班牙交战,分别派遣使者向英国求援。克林威尔因厌恶西班牙人大多是信奉旧教的教徒,所以派遣海军大将边恩(Penn),前往西印度海,攻占了西班牙的属地牙买架(Jamaica)岛。牙买架岛在古巴南面,河水众多,灌溉十分便利,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当时英军又在加斯的海,截获了西班牙的商船,得到了其二百万的货物财产,英国的国库因此而大大充实。

1657年(清顺治十三年,民国前245年),法国首相马撒伦(Mazarin)因法国北方的港口腾格(Dunkirk)被西班牙占据,而向英国请求出兵相助,并许诺英国,如果能将腾格夺回,使其重归法国,那么,英国流亡法国的继任君主以及他的党羽,都将被驱逐出法国。克林威尔答应了法国的请求,于是派出精兵攻打西班牙,夺取了腾格。英、法两国本来一直是敌对关系,而克林威尔因为这个壮举,而对法国有大的功劳,所以法国也尊奉英国为盟主。

这年,克林威尔又派部队支援辟门(Piedmont)。辟门,在意大利的群山中,与外界不相通。山外面的人多信奉旧教,惟独辟门人信仰的是新教,因此撒洼(Savoy)人攻击了他们,放火焚烧了他们的城市。克林威尔听说后,派遣官员前往辟门处理这件事,又命令海军抵达地中海待命。辟门人因此得以回到故土,信奉新教,这都是克林威尔的功劳。

综上所述,克林威尔一是树立起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一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国王党复辟的外援,一是为新教提供了保障。这些都是当时英国的根本大计,也是英国后来称雄天下的基础。克林威尔虽然在位时间不长,每天为繁杂的事务所困,但他却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也可以说是踌躇满志了。所以诗人华留民(Waller)写诗歌颂他:

啊!我大英帝国乃海上之王!万国跋山涉水,前来朝贡。

战舰严整,齐列海疆;敬礼国旗,高高飘扬。

海上之神,驾风徜徉;如此神勇,谁能相抗?

气吞八荒,威震九州;国运不庥,万代无疆!

这说的都是实话啊。

【评论】

专制的君主常喜欢征战国外,希望国民能以一致对敌的气概,化解他们对内政不满的心念。例如我国的秦始皇、隋炀帝,以及查理士当年征战法兰西,都是这样的意图。不知道他们用兵的真正目的,是在培殖人们自私自利的思想,所以肯定也激发不出国民的忠勇之心,为他们效力,甚至会因为战事的失利而促成革命的机缘。一定要像克林威尔那样,以保卫国权、弘扬正义为前提,然后师出有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弱国无外交。外交,只能靠武力与鲜血,没有别的办法。如果克林威尔没有雄厚的军力和勇猛的将士作为外交的后盾,那么他确立海上霸权、根绝国王党复辟、保全新教这三大目标,也只是空话罢了。听到鼓角的声音而思念将帅,我们年轻的将士和国民,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吗?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