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一

《周官》:“闽隶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岂闽于羽族独侈传耶?而唐韩愈云:“闽越有山、泉、禽、鱼之乐”。元贡师泰《福州路记》云:“地气磅礴、物产蕃阜。”然则郡之孳育,既繁且茂矣。先王物土布利,勿患其产之弗丰,而患其本之弗尚。所谓本,百谷、丝、麻是也。民卫其生,国肥于贡。曰食、曰货,八政所先,然而羽、毛、齿、革,重比扬荆;龙眼、荔枝,珍逾蜀、粤。又况石韫山辉、水含川媚、充林牣泽,煜煜奕奕,亦东南之诡异戢孨日也。志物产。

谷之属

稻《三山志》:州倚郭三县,两熟。早种曰献台、曰金洲、曰秫。晚种曰占城、曰白香、曰香芒,通谓之稻。至外县名色尤多。按《闽清图经》早稻之种有六:曰早占城、乌羊、赤城、圣林、清甜、半冬,而乌羊最隹。晚稻之种有十:曰晚占城、白茭、金黍、冷水香、栉仓、奈肥、黄矮、银城、黄香、银朱,而白茭、冷水香最甘香,奈肥宜卑湿最腴之地。糯米之种十:曰金城、白秫、胭脂秫、黄秫、魁秫、黄艹巵秫、马尾秫、寸秫、腊秫、牛头秫,而寸秫颗粒最长,盖诸邑亦或通有之。占城,相传其种自占城国来。大中祥符五年,淮浙微旱,遣福建取种三万斛,分给令种莳之,今土俗谓之百日黄是也。已上名色虽多,不过有二秫:曰糯稻、余杭稻。按今福州杭稻岁一熟者,曰大冬、山田冬;种曰旱占、霜降;后熟者、曰天降来、曰薰提籼;与早稻同熟者,曰黄芒;与晚稻同熟者,曰占城。早稻既获后,苗始蕃,亦与晚稻同,熟者曰稐、出洲田者,曰土稐。岁再熟者,曰金洲、曰白香、糯稻一熟与两熟者,差相等。与早稻同熟者,曰早秫,与晚稻同熟者,曰晚秫,与大冬同熟者,日大冬秫。

稷《闽书》:“闽中种稷殊少,惟明祀用之。”

麦有大麦,有小麦,有荞麦。杆红、花白、实三棱而黑。秋花、冬实。有禾广麦,类麦而壳稍异。

菽豆之总名。有黄豆、白豆、绿豆、黑豆、赤豆、褐豆、藿豆、畲豆、九月豆、御豆、碗豆、江豆、水豆、菜豆、树豆、葛豆、扁豆、刀豆、皂夹豆、虎爪豆、蛾眉豆、蚕豆,福州均有之。

麻有黑麻,有白麻,有胡麻,作角八棱。一曰巨胜,两头尖锐,作角七棱,色纯赤。二麻可作为饭,可为油,俗云:必夫妇同种乃茂。有白麻,味甘,生则气寒,炒则气热,夏种秋收。

蔬之属

菘与芜菁相类,梗长,而叶不光者,为芜菁。梗短、叶润,厚而肥者,为菘,周颙所谓秋末晚菘是也。张九龄自函京携种归曲江种之,闽中呼为张相菘。

芥菜有青、紫、白三种。

芥蓝菜叶如蓝而厚,青碧色。

菠菜根赤,叶如箭簇,叶极甘美。《艺苑雌黄》云:“蔬品有颇棱者,昔人自颇棱国携其子来,因名之。今俗乃从草,曰菠棱,失其义矣。

蕹菜《三山志》:“蔓生花白,堪为菜。南人先食蕹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害,取汁滴野葛即死”。张司空云:“魏武啖野葛至一尺,应是先食此菜也。一名瓮菜。”《遁斋闲览》:“本生东夷,人用瓮载其种归,故以为名。”

油菜叶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子可压油。

蔊音暵菜《齐民要术》:“蔊菜味辛。”《本草纲目》:“蔊菜冬月生田园间,柔梗,细叶,三月开细花,黄色,结细角,内有细子,连根叶拔食之,味极辛辣。”洪舜俞《老圃赋》:“蔊有拂士之风。”

东风菜《三山志》:“叶长,极厚软,上有细毛,紫茎,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

苦益宋刘翚诗:“虽无适口味,暖益功稀比,菜苦不登盘,言苦多逆耳。”

白菜本生北地,今亦有之。

莱菔俗呼为萝卜。

水芹有两种:荻芹、赤芹。荻芹取根,白色;赤芹取茎叶。

芜菁一名诸葛菜。《诗·谷风》所谓葑。

莴苣俗名倭笋。

苦艹贾青白色,摘其叶,有白汁,可生食,亦可为茹。

番苋种出外国,叶面绿,背红,早午食,能行血,晚食则破血。

葵菜

苜蓿采其叶可作蔬,味清而甘。

莙荙《三山志》:“茎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

茄有数种:紫茄,重茄、青水茄、白茄。

胡荽即园荽,或谓之香荽。

蕨《尔雅翼》:“野人今岁焚山,则来岁蕨菜繁生,负荷者皆不肯食,云,令人脚弱。名之以蕨,盖谓蹶矣。其叶未抽时,其根可粉。”

紫菜一名索菜。《吴都赋》:“纶组紫绛。”注,紫菜也。盖其生粘带石上,潮浸则散髟夅髟夅然。潮落复粘于石,嫩者搓取之而成索,长者摘取之,则皆解散。生时色青,干则紫。近海皆有之,出福清尤隹。

赤菜《海物异名记》:“海生而紫蔓,其大者为鹿角菜,一名猴葵”。《南越志》:“猴葵色赤。生石上谓之鹿角,以其茎有岐也”。

石花菜《福清志》:“生海礁上,性寒,夏月煮之,成冻”。

鹧鹕菜《连江志》:“生海石上,色微黑”。

虎栖菜《南越志》:“生海石上,穗长二三寸许,叶如兰芷”。

海苔《海物异名记》:“绿色,如乱丝,生海泥中,其细嫩者,名湿苔”。

葱有数种:山葱,胡葱,长生葱,香葱。

薤似韭而叶阔,多白无实,味荤辛。

蒜《本草》:大者,曰胡蒜。

藠亦名蓼荞,其本如蒜,《本草》以为薤之别名。

芋《三山志》:“陶隐居云:蜀川生者形圆而大,状若蹲鸱,谓之细者如卵,生于魁之旁,食之尤美,州北下洋尤多”。

薯蓣万历《府志》:“名山药,生于山间石罅者良,又一种,根皮紫,大者重斤余,土人呼曰,‘艹诸’,音若殊”。在杭云:“山药原名薯蓣,以避宋英宗讳,改名山药。其种亦多,今闽中以山谷中所生大如掌者为薯;而以圃中生直如槌者为山药,不知原一种,而强分之”。按:山药生岩上者,历年多随石卷舒,方、圆、曲、直不一状。食之有药味,各邑深山皆有之,最益人。圃中生、直如槌者,乃人力所种。皮嫩,味微甘,力量不及岩中生。至于根皮紫大,重数斤者,直厨蔬下品耳。

番薯《闽书》:“皮紫、味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明万历甲午,岁荒,巡抚金学曾从外番丐种归,教民种之,以当谷食,荒不为灾。按稽含《草木状》:有甘髟夅,形如薯蓣,实大如瓯,皮紫、肉白,可蒸食之。或即番薯耳。明何乔远《番薯颂序》度闽海而南,有吕宋国。国度海而西,为西洋。多产金银,行银如中国行钱,西洋诸国金银,皆转载于此以通商,故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其茎叶蔓生,如瓜蒌、黄精、山药、山蓣,如蹲鸱者,其皮薄而朱,可去皮食,亦可熟食之,亦可酿为酒。生食如食葛,熟食色如蜜,其味如食荸荠。器贮之,有蜜气,香闻室中,夷人虽蔓生不訾省,然吝而不与中国人。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挟小篮中以来,于是入吾闽十余年矣。其蔓虽萎,剪插种之,下地数日即荣故可挟而来。其初入吾闽时,值吾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岗,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发,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于是耄耆、童孺、行道、鬻乞之人,皆可以食。饥焉得充,多焉而不伤,下至鸡犬皆食之。

木耳

香蕈

菌俗谓之菰。有红菰,蕈菰,性热,冬月生。

瓜之属

越瓜《连江志》:“仲春下种,生苗,就地引蔓,花叶并如冬瓜而小,有青白二色,可生食”。

黄瓜俗呼菜瓜。

木瓜花红大者良,出长乐。

冬瓜一名地芝,熟时,皮有白粉,大可数围,长一二尺。

南瓜种出南番,叶如蜀葵,小者谓之一握青,出福清。

丝瓜一名天罗,以瓜老,则筋丝罗织,故名。

苦瓜《学圃杂疏》:“种出南番,今闽有其种,皮有痱癗,如荔枝壳,故有癞蒲萄,锦荔枝之名。色青味苦,熟而黄则自裂,中有红瓤,尤甘可食。”

甜瓜瓤黄色,俗呼黄瓤瓜。曹氏浮甘瓜于清泉,即此。

瓠匏之甘者。

芋瓠《广雅》:“形如越瓜,有毛,味清甘”。

匏《埤雅》:“短颈大腹曰匏,味苦”。

壶庐《广雅》:“即匏瓜。匏之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庐”。

花之属

桂有四时开者,紫者革呈,红者深。红者曰丹桂。凡色胜则香薄。有逐月开者,曰月桂,冬春开,花长,穗锐,尾小,白而香,又名凤毛。《三山志》:“唐太和四年夏,天降桂子,散落人家,芬馥异香,圆如珠子”。

玉兰花色碧白,气味香馥,人家园中多植之。

牡丹《三山志》:郡旧无之。宋林迥诗:“春晚花王在处稀,山中还信正芳菲。”盖有之矣。程思孟咏《福州》诗:“芍药牡丹难种处”,谓城中也,今郡中多有之。

木笔《闽部疏》:“又名候桃,又名房木”。

蜡梅以素心为上品。

滚绣球藤生,花一簇,数十叶,其圆如球。初开微带粉红色,开尽则白。明陈鸿《滚绣球诗》:“盈盈初发几枝寒,映户流苏百结团。正恐东风先飏尽,不愁迟日易消残。淡姿向晓迷蝴蝶,艳色争看笑牡丹。惟有三郎儿戏甚,还疑蹋蹴绕丛看。”

紫荆

朱槿《南州草木状》:“一名佛桑,一名佛日。色深红,叶如桑,高者丈余。一种色白,一种色紫。淡黄者,俗谓之金木兰,纯白而英间无紫点者,名为舜英”。《闽书》:“本名扶桑,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花光焰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人讹为佛桑也。一名照殿红,乃朱槿别种,花有红白黄三色。红者尤贵,又有花开单瓣者,亦深红可爱”。

[ht]山茶花深红色,冬盛开。

拒霜《三山志》:“一名木芙蓉,秋开,色淡红。一种百叶,朝开纯白,午后则渐红如醉,谓之醉芙蓉。唐黄滔《木芙蓉》诗:‘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却借青腰女剪成,绿罗囊绽采霞呈。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紫薇又名百日红。

夹竹桃名俱那异,亦曰俱郡卫,又名半年红。自春徂秋,相续开花。《闽小记》:“闽中多夹竹桃,叶微如竹,花逼似桃,柔艳异常”。曾师建《闽中记》云:“南方花有北地所无者,阇提、茉莉,俱那异,皆出西域,盛传闽中”。

夜合又名合欢。

山丹《学圃杂疏》:“花红色,葩英丛起,如绛罗囊。一蒂百余蕊,状如绣球,一花四英,东坡所谓‘错落玛瑙盘’是也。亦有粉红者,四月开花,至八月尚烂漫。又有四时常开者。”宋林迥诗:“叶剪青油花渥丹,春风随众出阑干。碧桃黄菊凋残后,谁伴长松到岁寒”。

风车莲藤本,花如莲,碧色,花心微蓝,凌风旋转。

半丈红《三山志》:“花如御带而差大,一名棠棣”。

越橘《闽书》:“树如黄杨,花如瑞香而白,实如朱樱”。

金林檎《闽中记》:“花繁生如郁李,花状差大,实如来禽而差小”。

御带《学圃杂疏》:“枝长,花密如带”。

刺桐花红鲜异常,能开百日,亦名百日红。唐陈陶《刺桐花》诗:“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植刺桐花。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毋家”。

番茶亦谓之洋茶,出自日本外洋,故名。有大红、浅红、黄粉、白红点,近腊即开,亦有至春始开者。

蜀茶树似山茶而大,高者丈余,花大足敌牡丹,色皆正红。

杜鹃

海棠又有垂丝海棠。

斗霜树大而叶密,经霜则红如朱,故名斗霜。

芍药正德《府志》:“郡亦有植者,然不甚盛。谢在杭:“牡丹、芍药之不入闽,亦如荔枝、龙眼之不过浙也。好事者多方致之,一二年间,亦开花如常,但觉瘦小,过二年不复生,又数年,则萎矣。若不惜赀力,三年一致之,何患无牡丹芍药哉。

玫瑰《闽书》:亦名徘徊,俗呼蕾苤,有白紫二色。

葵《三山志》:有数种,蜀葵、出戎蜀。《尔雅》所谓菺戎葵,花白者,主痎疟;黄者,叶尖,夏开花,浅黄色,主疮痈,小花者名锦葵。俗呼为胡胭脂。

山樊木高数尺,花春开极香。

末丽《三山志》:“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而香,方言谓之末利。又有红末丽,藤生亦香”。《欧冶遗事》:“果有荔枝,花有末丽,天下末有”。《闽书》:“原出波斯国,移植南海。稽含《草木状》作末利。《洛阳名园记》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十明集》作没利,《洪迈集》作末丽。泉州旧志作“木丽”。本胡语,随人意会而已。杨慎《舟铅录》:“晋书都人簪素花。即今末利花也。”是花皆夜开,有单叶者,有重瓣者。又有,一种曰番茉莉,叶如茉莉而华如素馨。合二者为一,其香差薄。

素馨《南方草木状》:“蔓生,白色露裛愈香。色黄者不甚香;白者香胜末丽”。李时珍曰:“自西域移来,谓之耶悉名花。即《西阳杂殂》所载野悉蜜花也”。枝干袅娜,叶似末利而小。其花细瘦,四瓣,有黄、白二色,采花压油,泽头甚香滑也。宋蔡襄诗:“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团gfaa4末丽丛,繁香暑中折。”傅伯成诗:“昔日云鬟锁翠屏,只今烟冢伴荒城。香魂断绝无人问,空有幽花独擅名”。自注:素馨,南汉宫女名。

长春亦四时有之。枝干有刺,花红。宋林迥诗:“洞门深不放春归,客到寻芳莫问时。迟日暖风花草丽,照人红艳一枝枝。”

斗雪红《三山志》:“闽中近有之,花如玫瑰,而香色次之,然四时常芳,不随草凋茂。亦名胜春”。

水丽春《南州异物志》:“藤生,花如胜春,明媚有香”。

真珠有单叶,亦有百叶。

酴酉糜《群芳谱》:“蔓生,花白而香,春晚极盛。又有檀心而紫者尤香;又有茎叶似酴酉糜,而花差小者曰木香”。

瑞香冬春之交开花成簇,有黄、白、紫三色。

蔷薇花红紫色。亦有黄蔷薇,如棠棣,金色。有淡黄蔷薇,鹅黄色。

阇提《闽大记》:“南海种,商舶传人闽中。花皙白而香,胜如素馨,盖岩桂之流品。仙书曰:“阇提花春即此。亦名麝茶,又名驼蹄”。

玉簪形如玉簪,亦名白鹤,一种名紫簪。

金沙玫瑰之流也,香不及之。

剪金红花圆无香,叶分数岐,如剪刀之状。

度年红干高,而花难凋,自冬末涉春,不少变。

含笑白花,有二种,小者香尤酷烈,开尽则香微。

百合茎特生而直上,亦名倒仙,花白。一种斑红,谓之“川百合”。

凌霄藤蔓附大木而生,其花黄亦夏盛。

罂粟花有五色,实如罂子,如细粟,亦名御米。

聚八仙《南州异物志》:“状类琼花,八蝶簇一心。又有蝴蝶两相对者,又有小蝶团聚如碧玉者,出涧谷间,皆曰玉蝴蝶。又有玉翼碧蝉”。

鸡冠御仙《南州草木状》:一曰丽春花,有小罂,如小罂粟。

金凤状如飞凤,有红、白、紫、粉红数种。

金钱花深红色,圆薄如钱。

鹰瓜《榕城随笔》:“藤生,花淡黄色,末锐似鹰爪,夏开,香如烂瓜”。

凤尾有二种。大者高丈余,花穗生,黄心而白英,长竟尺,若凤尾。一种高数尺,花疏而香胜,一名凤柳,一名七里香,置书帙中,可辟虫。

玉屑藤生,花白色,如碎玉之状。

宝相藤生,花类长春。

梔子在杭云:凡花少六出者,独梔子花六出,色香亦皆艳绝。故段成式谓檐艹匐花,杨用修谓即杨州琼花,皆非也。此花在闽极多且贱,与素馨、茉莉皆不择地而生。

[ht]紫罗伞花色紫碧,不抽高茎,俗呼紫罗伞。

锦竹《樵书》:“一名石竹,丛生,高尺许,花如缬锦,俗呼天南竹”。

[ht]金灯《闽书》:“茎直上,末分数枝,枝一花,光艳如灯,闽中呼为天蒜,又呼为花叶不相见”。

菊《遯斋闲览》:“南方花发,较北地常先一月,独菊花开最迟,菊性宜冷也。惟一种深黄色,名为滴滴金,六月开”。

豆蔻《南方草木状》:“其苗如芦,其叶似姜,其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花微红,叶渐舒,花渐出”。

指甲花花白,极繁,细才如米粒。闽人多折置襟袖间,盖资其馥芬耳,一名散沫花。

金银花黄白花对开,傍水依山,处处有之。食荤生毒者,啖之可解。

美人蕉《南州异物志》:“历冬春不凋,常吐朱莲如簇,树叶似芭蕉而稍小。开花殷红鲜丽,千叶如槌,经月不凋”。摘置瓶中以水渍之,亦可经一两月。唐韩偓《红芭蕉赋》:“瞥见红蕉,魂随魄消。阴火与珠华共映,神霞将日脚相烧。谢家之丽句难穷,多烘茧纸,洛浦之下裳频换,剩染鲛绡。鹤顶尽侔,鸡冠讵拟。兰浥露以殊忝,枫经霜而莫比。赵飞燕裙间一点,愿同白玉唾壶,邓夫人额上微殷,却赖水精如意。森森山雙山雙,脉脉亭亭。旧玉之磋来若指,彤云之剪出如屏。莺舌无端,妒含桃而未咽;猩唇易染,嬲浮蚁以难醒。在物无双,于情可溺。横波接红脸之艳,含贝发朱唇之色。僧虔密炬,烁桂栋以难藏,潘岳金钗,蔽绣帏而不隔。大凡人之丽者必动物,物之尤者必移人,不言而信,其速如神。所以月彩下虫宾珠之水,梅酸生鹤嗉之津。宁关巧运,自合天真。有景先知,无声已认。体疏而意密,迹远而情亲。天穿地巧,几人语绝色难逢;万古千秋,惟我眷红英不尽。”明曹学佺《美人蕉》诗:“右丞画蕉多画雪,雪中时见芭蕉折。间或有人蕉下眠,梦醒忽惊白雪白。闽中无雪蕉转新,别有一种名美人。岁岁红颜空自老,见人犹自可怜春”。

铁蕉一名番蕉,相传从琉球来。其本粗巨,叶长四五尺,密比如鱼刺,高者亦丈余。然好以铁为粪,将枯钉其根则复生。在杭云:“番蕉云是水糖,故能辟火,将枯时,以铁屑粪之,或以铁钉钉其根则复生,盖金能生水也。物性之奇,有如此者。植盆中不甚长,一年才落一下叶,计长能以寸也。亦不甚作花。余家畜二本,二十年仅见两度花耳。花亦似芭蕉,而色黄不实。《闽小纪》:“何钟山诗:欲比麒麟能食铁,真同凤凰不群鸡。自注:蕉影照日,其中梗虚,空若无梗。然亦奇闻也”。

兰《兰谱》:“吴越人呼为建兰,一名水香,即泽兰也。生水傍,叶光润尖长,花蜡色盖国香也。以素心为第一,福清山中间有之”。《紫桃轩杂缀养兰诀》云:“春勿出,秋勿入,夏勿干,冬勿湿。盖春气虽和乐,至谷雨,即清晨有薄霜,最能损兰,不宜轻出。四时惟秋露最繁,卉木经夏焦灼之后,必得此一番浓厚露气,濡养两月,方得含膏孕秀,以待来春发舒。若早置室中,则润浅而易槁矣。夏之频灌以救枯,冬之远湿以避冻,固常理也。自得此诀,盆兰弥盛”。

珠兰花白结绿珠。

吉祥兰花紫。

树兰丛高成树,其花碎点,清香,一名木兰。

赛兰在杭云:“一名翠兰”。杨用修曰:“赛兰香,小如金粟,特馥烈,戴之发髻,香闻十步”。《佛经》:“伊兰,即此花也。西方以之供佛”。《闽部疏》:“赛兰蔓生,树兰木生,其香皆与兰埒,一名碎米兰”。

紫兰《埤雅》:至秋而红,《诗》所谓:“士女秉艹閒者也。”

岁首兰叶比兰差大,改岁即开,紫墨色,有香。

吊兰裹而悬之,不土而荣。

鹤兰白色,两翅,一头尾。

石朱砂兰花繁,不香。

风兰《花史》:“寄生高树,根不丽土,妊妇难产,悬之催生”。

独占兰香色,与兰同春开,一茎一花,又名独占春。

鱼魫娇《闽小记》:“茎质最弱,力不承花,竟以藤丝名茎,茎不受服,亦不忍直,目作茎,花一绽即横陈于碧叶中,若春闺思妇,甫匀枕痕又倦欲寐者。茎茎斜诱,花花曲引,他兰嫌叶力太盛,不足丽此”。

萱夏开茎高,而叶太,秋开茎短、而叶小。有花红、黄色而百叶者,又有花鹅黄色而香者。

水仙丛生宜湿地,根似蒜头,叶似萱草,各于叶中生茎,茎端开花,色白,心黄,故名金盏银台。香韶清幽。单叶者为水仙,多风韵,千叶而花片卷皱,上淡白,下轻黄者,为玉玲珑。

扁竹春生,苗高二三尺,叶中抽茎,似萱草而强硬。六月开花,黄红色,瓣上有细纹,秋结实,作房。子黑色,一名乌扇,一名乌羽妾,根名射干。

老少年一名秋红,一名雁来红。

紫燕《闽小记》:“色紫,花全类燕子,一枝数葩”。

鹤顶红《闽书》:“似百合花,开如丹,心有红粉”。

十姐妹蔓生,有刺,花小,而一蓓十花。又有七朵一蓓者,名七姐妹。

[ht]丁香蔓生,花小而香不甚烈,有黄白二种。

十样锦丛生,长尺余,节上抽茎,至末皆有花。

剪春罗一名碎剪罗。

剪秋纱**月开,花如盏,色红。

汉宫灯《南方草木状》:“弱干,柔叶,春开花,秋结为盏。”

雪柳一名满天星,花繁,叶嫩,高仅尺,可为盆中之玩。

夜来香藤本,花开一簇五瓣,色香,如佛手柑,晚开。

秋海棠草本,早秋即花,略似海棠。

芭蕉《闽部疏》:“种出三巴,望之如树,本大成围,叶长丈余,花从心中抽出,层层裹束,深红照眼。”

午时莲当午花开,出水寸许,如莲而小,碧色,无香,午后仍缩入水含蕊。

[ht]果之属

荔枝《闽大记》:“树高二三丈,大可合抱,四时不凋。叶类冬青,花似木犀,性畏高寒。郡西北境皆不可种。连江之南虽有植,其熟差晚,过北岭大盛。闽产比南海、巴蜀尤殊。”按《三山志》:“荔枝干,大中祥符二年,定额岁贡。荔枝煎,大中祥符二年,定额岁贡。圆荔枝,崇宁四年定额岁贡。俱建炎三年罢贡。生荔枝,绍兴初贡,二十四年罢。宣和间,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傍。国朝康熙间,每岁以小株结实者,植盆中充贡,遂为常制。”宋蔡襄荔枝谱:“福州种植最多,延迤原野。洪塘水西尤盛,一家之有至万株。城中越山,当署之北,郁为林麓者。雨初霁,晚日照耀,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非名画之可得,而精思之可述。观览之胜,无与为比。初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悉为红盐者,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得饫食者益鲜,以其断林鬻之也。品目至众,惟江家绿为州之第一。初种畏寒,方五七年,深冬复之以护霜霰。福州之西三舍,曰水口,地少加寒,已不可植。大略其花春生,簌簌然,白色,其实多少,在风雨时与不时也。有间岁生者,谓之歇枝,有仍岁生者,半生半歇也。春花之际,旁生新叶,其色红白。六七月时,色已变绿,此明年开花者也。今年实者,明年歇枝也。最忌麝香,或遇之,花实尽落。其熟未经采摘,虫鸟皆不敢近,或已取之,蝙蝠蜂蚁争来蚕食。园家有名树旁,植四柱小楼,夜栖其上,以警盗者。又破竹五七尺,摇之答答然,以逐蝙蝠之属。红盐之法,民间以盐梅酒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修贡与商人皆便之,然绝无正味。白晒者,正尔,烈日干之,以核坚为止,畜之瓮中,密封百日,谓之出汗。去汗耐久,不然,逾岁坏矣。福州旧贡红盐,蜜煎二种,庆历初,大官问岁进之状,知州事沈邈以道远不可致,减红盐之数,而增白晒者,兼令兴、泉、漳三郡,亦均其贡焉。密煎,剥生荔枝笮去其浆,然后蜜煮之。予前知福州,及半干者为煎,色黄白,而味美,可爱。其费荔枝减常岁十之六七,然修贡者多取于民,后之主吏,利其多取以责赂,晒煎之法不行矣。绿核,颇类江绿,色丹而小,荔枝皆紫核,此以绿见。福州虎皮,红色,绝大,绕腹青纹,正类虎斑。尝于福州大乘寺见之,不知其出处。牛心,以状言之,长二寸余,肉涩,皮厚,福州惟一株。每岁贡干荔枝皆调于民,主吏尝以牛心为准,民倍直购之以输。玳瑁红,上有黑点疏密如玳瑁斑,福州城东有之。朱柿,色如柿红而扁大,亦名朴柿,出福州。大丁香,出福州天庆观,壳紫色,瓤多而味徽涩,双髻,小荔枝,每朵数十,皆并菩双头,因以目之。真珠,剖之纯瓤,圆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于此。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时人以少女比之,里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得名。其冢今在城东报国院旁,犹有树云。将军荔枝,五代时有为此官者种之,后人以其官号其树,而失其姓氏之传,出福州。钗头,颗红而小,可间妇人女子簪翘之侧,故特贵之。粉红,荔枝多深红而色浅者,为异,谓如傅朱粉之饰,故云。中元红,荔枝将绝纔熟,以晚重于时,余尝七月二十四日得之,味微甘。火山,本自岭南,四月熟,味微酸而肉薄,生梗如枇杷,近亦有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右臣窃以《禹贡》扬州厥包橘、柚、锡贡,所从来已久,二帝三王所未尝易也。荔枝于百果为殊绝,产闽粤者比巴蜀、南海又为殊绝。闽粤官舍民庐,与僧道士所居,自阶庭场圃至于山谷,无不列植,岁取其实,不可胜计。故闽粤荔枝食天下,其余被于四夷,而其尤殊绝。闽人著其名至三十余种。然生荔枝留五七日辄坏,故虽岁贡,皆干而致之。然贡,盖为常品,相沿已久,其尤殊绝者,未尝以献。盖东汉交趾七郡,贡生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昼夜驰走,有毒虫、猛兽之害。而唐天宝之间,亦自巴蜀驿致,实开侈心。当陛下之时,方以恭俭寡欲为天下先,固不可得而议及于此也。至于岁贡,既乾而致之,然顾以常品,其尤殊绝者,则抑于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属厌,而大官不得献之于陛下,陛下不得献之于宗庙、两宫,使劳人费财,如此可也。盖荔枝之尤殊绝者,固不可多致。若每种岁贡数百或至千数,每州不过用三五步卒,使之日行两驿,固不为勤且烦,非有劳人费财之患,而修贡者不知及此,此臣之所未喻也。又荔枝成实在六七月,虽乾而致之,然新者其于甘滋,犹未尽失。至于经岁则所藏者,特其[ht6,7”ss]滓苴而已,每岁贡入,常至冬春。夫蛮夷异类贽其方物,皆知用其土产之良而不敢慢。今邦域之内,守藩之臣,效其贡职,而曾不知出此,此臣之所以不安也。故臣尝欲至荔枝成实,约旁近州,各择其尤殊绝列于名品者,差其多少,以时上进,其领于有司,备燕赐之用者,自如故事。盖建安贡茶,自蔡襄易以小团,而茶之特绝者,始得献之天子。今荔枝复得择其尤者,则闽粤之产,选择而充庭实者始备,所以致臣之恭,于其贡职,此臣之官守也。”明谢杰《荔枝名记》:“荔枝者,果之牡丹也。牡丹盛洛下,洛人士珍而谱之。荔独盛闽,谱可闽士阙哉。鹑火之次,炎高欠[ht6ss]载飏,沧澥寥廊,丹蕤在望,寤寐耿耿,怀之好音。其词曰:“荔有赤页而艳,莹而腴,甘润软香,得一可胜百者,状元红也。团若脐,簇若稜,锦肤而蜜腹,百二什二称东西秦者,胜画也。色泽匪殊,风格微减,并驱中原,二乘先登,而肩随者,中观也。石中棘表,其脰肩肩然,神浆隽颖,夐而逸群,别格甄奇,不缘貌胜者,桂林也。砂神玉理,既癯且修,足支予望之,矫若蒲牢在虚者,金钟也。蛾眉淡横,素馨清婉,丹铅深谢,故增妍怜者,满林香也。深碧浅紫,独兼二妙,风韵弥嘉,邈焉寡俦者,胜江陈也。海山先而酢,山枝纤而迟,比之群玉,瞠乎后尘。第鹊蛋蜜香,岁寒独秀,海山先芳,开我后人,搜君子是之取尔。嗟乎!元红胜画,涅槃之宗,色相递兴,咸得正果。山枝小乘,犹隶法门,海山无奇,实沿衣钵,谱而次之,俪于花王非过也。按:有蔡谱所未详者,曰鸡子,朵数十枚,大小错出,其大者核小,小者无核。七月熟,树在城门山,宋侍郎郑公湜墓前。曰凤池超,实圆,味甘,出尚干故御史林公钅弋家。曰驼蹄,长大而甘柔。曰金椶,上锐下方,色深黄。曰栗玉,似金椶而圆,刺尖,有金线界其中。曰矿玉,皮粗厚,味甘浓。曰红绣鞋,实小而尖,形如角黍,核如丁香,味极甘美。曰龙牙,色红,长二寸许,上下俱方。曰天柱,以树极高大,故名。曰鹅卵,皮光无刺,色红。曰蜜丸,味甘,肉厚,俗呼肉丸。曰白蜜,皮粉红,甘如蜜。曰鸡肝,实扁,味甘,色红,无核。已上熟俱以六月。其中品曰馒头,皮粗厚,味甘,大如馒头。曰磨盘,大如鸡子,近蒂处甚平。曰马先白,其熟最早,味不甚甘。曰松柏,蕾皮厚而粗,味涩,大如松子。曰将军帽,实如松蕾,皮厚,肉涩。曰醋瓮,色微黄,味酸。更有异品,曰绿玉,或名结绿,俗呼为绿荔枝。实如山榛,无核,味最清。至熟时,实与叶无辨。惟凤冈有之。曰星球,红枝,条生叶,叶比他种差厚,色红而不绛,蒂根于脐,锐者如瓜,扁者如桔,圆者如鸡子,颀者如皂荚,殊形诡状,核皆如丁香,亦有无核者,食之甘脆有韵。夺其枝而植者,竟莫逮焉,出灵岫里,今永庆里亦有之。又有山荔枝数种;曰胜江萍,皮光,味甘,或呼为胜江陈,净江瓶,俱此种。曰鸡卵,皮薄,实圆,斑如鹊卵,味微酸,七月熟,此山枝中之隹品也。曰牛胆,颗极大,一握仅三四枚,出水西桐坑,此山枝中之异品也。曰山中冠,实大而圆,荔将尽时始熟,味微酸涩。曰山金钟,实大,微长。曰中秋绿,色绿味微酸,熟最后,此山枝中之中品也。国朝陈鼎《荔枝谱》:“万历初,螺女江南甘果山中,产荔一种,上下俱红,中一道莹白,如雪若带然,名为玉带束,佳人啖十颗辄酩酊如中酒。又名醍醐荔,神庙崩,此荔枝数百株俱槁死”。宋陈襄《荔枝歌》:“番禺地僻岚烟锁,万树累累产佳果。汉宫坠落金茎露,秦城散起骊山火。炎炎六月朱明天,映日山枝红欲燃。自古清芬不能遏,留得隹名为槎仙。上皇西上杨妃死,蛮海迢迢千万里。清华宫阙闲无人,南来不见红尘起。至今荣植遍闽州,离离朱实繁星稠。一日为君空变色,千里凭谁速置邮。可惜锦幄神仙侣,为饮凝浆涤烦暑。绮筵不惜十千钱,酩酊秦楼桂花醑。秦楼女子绣罗裳,凤箫鸣咽流宫商。醉歌一曲荔枝香,席上少年皆断肠”。又《和程大卿》诗:“棠阴为政有光晶,号令风行鬼亦惊。和气发来藏不得,直教丹荔背时生”。蔡襄《食荔枝》诗:“绛衣仙子过中元。别业空枝去不还。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曾巩诗:“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绿手落尘埃。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千门万户谁争得,只有昭阳第一人。绛縠囊收白露团,未曾封植向长安。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耐寒。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解笑诗人夸博物,祗知红果味酸甜”。明王褒诗:“不逐青阳艳,偏妍朱夏时。摘来红玛瑙,擘破白琉璃”。徐火勃诗:“乞巧争陈荔枝鲜,红缯罗列小楼前。试看今夜支机锦,半在人间半在天。”国朝朱彝尊《啖荔》诗“啖荔如啖蔗,佳境须渐入。必待蓝红江绿熟始,当何异渴人禁之饮米汁。粤洲火山四月丹,也胜庐橘杨梅酸。我来福州自北至,投我只合齐堆盘。端明谱中三十有二品,大概绡衣雪作袄。粤人夸粤闽夸闽,次第胸中我能审”。

龙眼《南方草木状》:“叶似荔枝,微小,凌冬不凋,高二丈许,三、四月生细白花,七月而实成。壳青黄色,形圆如弹丸,核若槵子而不坚,肉白有浆,味甘美。”《晋左思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盖称双美。”其实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故名荔奴,一名益智,以其味甘,归脾。大者名龙眼,次名人眼,小者名鬼眼。《长乐图经》:“甘香溢齿牙间,嚼多不厌。大可寸许,树经三接者,为顶圆,曰针树,未接者,曰野老。核之初种,经十五年始实,实甚小,俗呼胡椒眼。”《闽小记》:“龙眼枝甚柔脆,熟时赁惯手登采,恐其恣啖,与之约曰:歌勿辍,辍则勿给值,树叶扶疏,人坐绿阴中,高低断续,喁喁弗已,远听之,颇足娱耳。土人,谓之唱龙眼”。

橄榄《图经》:“似木槵子,树身耸拔,枝皆数丈。子无稜,瓣皆反垂向下,深秋方熟。咀之香口,胜含鸡舌香。小者名丁香橄榄,大者名柴橄榄,小者尤脆美,曰碧玉。《闽书》:“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谓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濯船损,干后,牢于胶漆,着水益坚”。《本草》:“一名谏果,谓其始涩后甘,犹忠言逆耳然。又橄榄木作楫,鱼皆浮出。《琐碎录》:“误落橄榄池中,鱼尽毙。”《药性赋》:“橄榄能消酒。”《游宦纪闻》:“家中尝手植闽中橄榄于小圃,伺其萌茁。再岁而树壮,畏霜覆以屋。又三岁,高二丈。如实,将采其实,剥其皮,以姜涂之,则尽落。初实如绿豆丸,两月渐大,有坠地者,视之木槵子也。皮可洗衣,功不让皂角。核可以为念珠。”

柑《图经》:“木高一二丈,叶与枳无辨,刺出茎间,夏初生白花,六月七月而成实,至冬黄熟可啖。旧说小者为橘为橙;大者为柚。”《尚书厥贡橘柚注》:“小曰橘,大曰柚,皆谓柑也。”《通志》:“有酥柑,有佛酥柑,一名佛头酥,有脂柑,出连江,名连江柑;有黑尾柑,出福清县,以地名。”《游宦纪闻》:“有一种柑曰回青,实大,凌冬不凋。满树垂金,至春复回青,再黄始摘,味不甚佳。花极香,与抹利相颉颃”。《闽部疏》:“柚大而粗,柑橘中最下品也,花亦奇大,三月间开,香气甚郁”。

橘《闽书通志》:“有镜橘,一名镜柑。有连江橘,以地名。有酒橘,有四时橘,有剪橘,有猴橘,有洞庭橘。有匾橘,一名塌橘。有里尾橘,出福清,亦以地名。

[ht]橙类极多:佛头橙、蜜橙、青橙、雏橙、栾橙、香绵橙。

桃有海桃、金桃、银桃、合桃、匾桃、七月桃、十月桃、白蜜桃、矮桃、奈桃。宋陈襄《绯桃》诗:“十月树底折香葩,蔌蔌浮光弄晓霞。只恨无情是风雨,直将红片入西家”。

李有白李、胭脂李、琥珀李、夫人李、真珠李。《闽书》:“福州蒸晒最佳,李子之味酸甘。”

梨《三山志》:“鹅梨,皮薄而浆多,木差短于宣城乳梨,香则胜之。其余,轻消梨、拒霜梨、水梨、赤梨、煤梨之类,其糜者谓之绵梨”。

杏圆者名金杏,熟最早。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外皮中实者,名银杏,即鸭脚也。郡皆有之。

梅有酥梅、桃梅、李梅、杏梅、饭梅、摇梅、形大如鸡子。

杨梅

枇杷

柿有花柿、卵柿、乌柿、朱柿,古田、永福为多。

樱桃深红者朱樱,黄晶者蜡樱。

檎似林奈而青小,其味苦。

肥皂果《闽小记》:“种似皂荚,而实若蒸栗,土人谓之肥皂果”。

山核桃木高数丈,叶碎似梧桐,其实坚,即《三辅黄图》所谓“万岁子”。

[ht]频婆似林檎而大,味尤胜,本出北地,今郡亦有种之。

胡桃本出羌胡,今亦有之。

林檎一名来禽,又名花红,有甘、酢二种。

石榴有黄、赤二色,近亦有白者,实亦甘酢二种,甘者为果,酢者入药。

[ht]王坛子《三山志》、《临海异物志》:“实如弹丸,叶如丹桂,大如枣。越王坛中有此果,不知其名,以其生处遂名“王坛”,王彪之《闽中赋》:“王坛俨栗。”杨郁赋:“果则龙眼、荔枝、王坛、丹橘”。旧记又云:“相传生于王霸坛侧”。

菩提果《三山志》:自西域来,夏实中虚,味香甘而脆,核如枇杷子”。

[ht]杨桃《临海异物志》:“其色青黄,核如枣,可蜜藏之,有五瓣,或谓五子;一名羊桃,形如碌碡,味甘酸,实出柯干上,非若他果缀枝而生”。《临海果志》:“五梭子,形甚诡异,瓣五出,如碌碡状。味酸,久嚼微甘,闽人谓之羊桃”。

酸枣味酸不可食,郡人以为糕。

金橘有二种:形圆者,曰金枣,皮香,肉酸。又有金豆,俗呼羊矢桔,生山林中,蜜煎良佳。《花果录》:“其实小如弹,黄如金,谓之金橘”。《归田录》:“欲久留此果,藏于绿豆中,经时不变,橘性热而豆凉也”。

香椽大者长尺余,香胜柑。又有形如人手者,名佛手。国朝谢道承《佛手柑》诗:“闽中有珍果,轮囷蒸文囿。托根自祗园,布地黄金就。如佛结心印,跏趺在灵鹫。三禅既罢参,千手所指授。闽山**月,秋林陨霜桕。暖沙孕奇姿,古磁贮幽秀。诗瓢茶臼间,重帘戒挑透。拂拂胜吹兰,袭袭起清嗅。七碗消歇余,一枕微熏候。气味沁肺腑,吐纳通盥漱。名与鱼魫宜,(素心兰名鱼魫)。品在文官右。(橘,属漳州产)入室闻异香,同心赏其臭。郁为上国珍,位置尊彝后。翻笑荔枝香,驿骑红尘骤(入贡)。”

[ht]金斗《闽书》:“叶似橄榄而长,实红色,味甘酸”。

榛栗之小者,味甘。

椎科子也。曾师建《闽中记》:“作锥,谓之末锐于锥,此拟其形似而言。旧志作,‘椎’字,从木。按此果是科树所生,江东人呼科树为株树,因呼其子为株子。今呼为椎者,声相近矣。”

余甘实莹如珠,食之余味始甘,能蠲虫毒,山谷以其先苦后甘,名之曰敢谏子。

甘蔗《三山志》:“二种,短者似荻节而肥,长者可**尺,似竹管。宋孝武送蔗百挺与魏太武,今郡人称之为杖。互见糖类”。

蕉《南方异物志》:“葩如菡萏,花紫而倒垂,左右挺弓骈其间,味清甘。”花者为佛指蕉,极香美。为牙蕉,曝干可以寄远。无实而花红者,为红蕉,白者为水蕉。又有美人蕉、铁蕉、见草部。《闽书》:俗名芭蕉。有象牙蕉,树高丈余,子大。佛指蕉,树高五六尺,子差小。一种无花实,苗可缕为布。蕉有三种,最甘好者,为羊角蕉,其一如鸡卵,其一如藕子。

芡一名鸡头,一名雁喙实。

葡萄《三山志》:龙须蔓衍,水沃其本,须臾露泫藤杪,故根号木通。花细而黄白,实如马乳。碧者叶差厚,此果之珍者,今州有之。

茨菰实大如钱而差长。《游宦纪闻》:“三山方言,茨菇曰苏,傍水多植之,虽常在水中,遇晚稻损,苏亦损”。

落花生《樵书》:茎、叶、花俱类豆,色黄,枝上不结实,花落地,即生于泥土中。实亦似豆荚,稍坚硬。炒熟之,作松子之味,可为油,亦奇物也。

凫茨其味清甘,田种者佳。

木之属

榕《闽书》,有二种:一种矮而盘桓,其须着地,复生为树;一名赤榕,上耸高大。此树生至福州而止,故福州号为榕城,或曰:“榕海”。谚云:榕不过剑。《三山志》:以其拥肿不中绳墨,名以木庸,或曰:其荫复宽广,宜以榕名。《闽部疏》:榕,贱木也,材不中器,爨不生焰,扶疏旁出,根如流苏下垂,着干即抱负为一,轮囷连拳,作好怪状。其根盘地,崚嶒虬卧恒亩许。多根,故易茂而难拔,不才,故寡伐而长寿,其自处暗与道合者。居民植之,以当堪舆与屏翳,行子赖之,以为憩息之嘉庇,岂所谓无用之用耶。《闽小纪》相传:千年榕,其上生奇南香。宋王逵诗:“清阴随日远,翠影共烟浮。年荫均荣贱,安人异品流。幄帷临大道,冠盖俯高楼,避暑宜无夏,当风别得秋”。程师孟诗:“三楼相望枕城隅,临去重栽木万株。试问国人来往处,不知还忆使君无”。

松《三山志》:“蔡襄知福州日,令诸邑道旁皆植之。”又自大义渡,夹道达于泉漳,人称颂之,诗曰:“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树既老,愚民多穴取其松明,以至枯折。尉司虽尝籍记,或令补种,未能禁绝。又元祐中,道士颜象环自东门植松抵铁塔,康山之巅。”陈傅赠诗云:“初与田畴一样平,一千年后插天青。行人息荫凉风下,应记栽松道士名”。

杉谢在杭:“闽人作室多用杉木,器用必用榆木,棺木郭必用楠木,亦多用杉木。”

木屠《闽书》:“亦曰杜松,叶如侧柏。”

相思木《闽大记》:“堪作器用。子冬实,如红豆。”《闽书》:“似广花梨木。昔宋大夫韩凭妻甚美,宋康王夺之,凭自杀,妻乃阴腐其衣,与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其衣,衣不胜手,遗书于带,曰:‘愿以尸与韩合葬’。王怒,埋之二冢相对,经宿,冢上各生一文梓,根交枝连,有鸟如鸳鸯,栖于树,朝夕悲鸣,人呼梓树为相思木。”

木党不高大,有刺,子似茱萸而香,味辛如椒,杀腥物。

椒木有刺,子朵生而热,味辛。蜀都名蜀椒,西戎名胡椒,本土者名土椒。

樟《三山志》:大叶似柟而尖长,弥辛烈者佳。为大舟,多用之,禽鸟含种所生者,曰鸟樟。

金荆木坚,有文彩。

黄杨

蘗木枝可剉以染黄,生山石间,《本草》谓之小蘗。

木木患《本草》:“名无患子,叶如橄榄而小,实可以浣衣,子可贯为数珠,佛经云: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个是也。俗呼墨圆子”。

[ht]朴叶如加条,差小,其皮粗,故名。

木并《尔雅》:“梅木并”。《陆疏广要》:“梅木并似豫章,古称[ht6,7”ss]楩木并、豫章”。

楮《闽书》:“即壳树也。闽所产者不结实,其皮可捣为纸,亦可治为衣。陆玑云:树皮斑者为楮,白者为壳”。

楝高丈余,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实如弹丸,熟则黄,即金铃子也。

椿叶似橄榄,芽香可啖,木易长而有寿,其干端直。

梓似桐而叶小,花紫。

橡高可二、三丈,四月开黄花,八、九月结实。

石楠《闽书》:“叶如枇杷,有小刺,凌冬不凋。闽人多植庭宇间,其末坚劲,可为斧柯”。

桄榔《三山志》:“木似棕榈,有节,叶亦如之。外坚中虚,内有面,大者数斛,紫黑色有文理,可以制器”。

榉柳《三山志》:“皮似檀槐”。

木杀《闽书》:“生山中,叶与子似茱萸”。

加条《闽书》:“其叶有毛,可用磨犀角、象牙”。

青刚《三山志》:“叶似石楠木,纹如黄杨,堪作鞍桥”。

棕榈亦曰木并榈。

檀叶似槐。

枫取其脂可以为香。

桐有四种:青桐,皮、叶俱青而无子;白桐,皮白、叶青,有子;白桐有花与子;岗桐似白桐,无子,可以为琴瑟。

皂荚有雌雄,雄者不实,凿木干方寸,以雌木填之,则宝。

白牙《三山志》:“最白紧,可为玩器”。

水杨《闽书》:“叶圆阔而赤,枝条短硬,多生水岸”。

柳《三山志》:“柯条与北土无异,但飞絮者稀”。《闽小记》:相传二十八宿中有柳,故种柳者,横插、倒植,无不立生。余在闽八郡俱至,道傍曾未见一枝。会城中仅十数株,漳城才三、四株。岂柳星独不照闽中耶?诚所不解。

椤《闽部疏》:“木可为器,最耐久远”。

水绵《闽书》:“类杉,条干而细叶,郡城内外凡滨水处多植之”。

柽杉《闽小记》:“略似水绵,而木理轻松,心赤色”。

乌桕叶可染色,子可压油。

木余全似缨络,材质颇坚,可供镌刻。

柯其木亦坚,小条宜为斧柄,故名柯。子可食。

冬青

茶树树如瓜芦,叶如梔子;花类白蔷薇,有两种,一种叶可制茗,一种子可压油。

黄连茶《闽部疏》:“木高二、三丈,叶似槐而尖长。春初,芽始生,可治以代茗饮,亦为茹,味香美,俗又呼凉茶树”。

罗汉松《闽小记》:“叶长而狭,色苍秀可爱,凌冬不凋”。

竹之属

慈竹

研竹即斑竹,永福鹤洋多产之。

紫竹

鹤膝竹不须琢削,自合杖制。

箭竹

苦竹《闽书》:“笋苦而味佳。又有苦伏竹,笋冬生,掘而食之,味尤珍”。

澹竹《三山志》:“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其叶可以药”。

[ht]石竹

猫竹

江南竹《三山志》:“粗大,坚直,笋冬生”。

秋竹甚小,可为篾用。

虫虫竹有虫焉,丛生如芦,每节生虫,如新蝉之未翼,外无窍隙,随竹而长,竹将枯,乃穴傍出。

豁竹万历《府志》:“节长细,可为笛。笋味最美,一作奯竹”。

筋竹《三山志》:“肉厚而窍小,可为弓弩材”。

苦油竹《闽书》:“可以枪”。

赤竹可以刺船。

桃枝竹

长枝竹

含朵竹《闽大记》:“可以樊”。

箬叶竹《闽书》:“其叶可以篷”。

人面竹《小草斋记》:其节一俯一仰,如人面然。

钓竹

金丝竹

芦竹

凤尾竹

勒竹枝上有刺,中心坚塞,枝干相交。

观音竹《三山志》:“长只尺许,多栽盆中”。

棕竹

绵竹

篓竹

黄竹皆柔。可以束物,屈折成诸器,为用甚溥。

水竹如竹,甚小,可植盆中,案头之玩。

黄金间碧玉竹一黄一青,横斜相间,山多有之,高湖产者绝钜。

方竹可以杖,寿山、方广岩俱有之。

朱竹《太平清话》:“朱竹,古无所本,宋克仲温在试院,卷尾以朱笔挥之,故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然闽中实有此种,红如丹砂。”《夫于亭杂录》:“闽有朱竹,予尝寄书李中丞质君、殷太学彦来,求一枝作杖。彦来云:旧惟古田县一僧舍有之。周栎园侍郎求以为杖,自后官闽者竞取之,遂成故事。僧苦之,竟铲去,其种绝矣”。

冬笋《三山志》:“竹萌也,冬月于毛竹林,掘其未出土者为冬笋,味殊佳。”国朝谢道承《冬笋》诗:“高岭郁寒姿,一夜挺孤劲。砅崖冻壑中,时与山雪迸。龙孙蛰高枝,君子含至性。胚胎何离奇,轧茁气纵横。长镵云外归,解缚司冬政。品格入廜蘇,菘韭皆听命。[ht6,7”ss]木骨木出煨根芽,脱落想盘硬。莫厌太瘦生,聊用医俗病。”

毛笋至春出土,性寒,不益脾。

甜笋味甘,其大若管笛,表黄里白,二、三月始盛,出于篓竹。

苦笋即管竹,形色与甘笋同,凡笋味皆甘,此独苦。黄山谷有《苦笋赋》云:“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治国”。

绿笋出水口,味甘。

锦边笋《三山志》:“出北岭竹林寺,每箨皆有朱红线”。

藤之属

丁公藤《三山志》:“生依南木,故号南藤,茎如马鞍”。

千金藤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

紫金藤出山中,春初单生,叶青色,至冬凋落,藤似枯条。

含春藤其苗蔓生木上,冬春常青。

感藤《三山志》:“如鸡卵大,汁甘,味与蜜同,一名甘藤。甘、感声近耳,又名甜藤”。

吉钓藤亦名乌理藤,色紫,道家呼其根为降真香,或以为简。

金刚藤《三山志》:“方言谓之菠颉,根赤色”。

香藤《三山志》:“缘木而生,其气馨香。又有南藤,人取以酿酒”。

薜荔藤《三山志》:“缘木而生”。

王孙藤可供作缆,茎长如竹根,劈之,可贯牛鼻,资农事。

石南藤其苗蔓延石上,四时不凋。

风不动藤

拏藤坚韧可为绳,亦宜农事。

杂植之属

茶陆羽《茶经》:“方山露牙”。《闽小记》:“鼓山半岩茶,香色风味当为闽中第一。唐宪宗元和间,诏方山院僧怀恽麟德殿说法,赐茶,怀恽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隹,则方山茶得名久矣”。又《唐·地里志》亦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茶未盛以前也。鼓山雨前茶,不让虎丘龙井,元时每岁进贡,至明杨文敏荣当国,始奏罢之。他如侯官之九峰、林杨、华峰,长乐之山解谷,福清之灵石,永福之名山室,连江之美肇,皆有名”。宋陈襄《古灵山试茶歌》:“乳源浅浅交寒石,松花坠粉愁无色。明星玉女跨神云,斗剪轻罗缕残碧。我闻峦山二月春方归,苦雾迷天新雪飞。仙鼠潭边兰草齐,露牙吸尽香龙脂。辘轱绳细井花暖,香尘散碧琉璃碗。玉川冰骨照人寒,瑟瑟祥风满眼前,紫屏冷落沉水烟,山越堂轩金鸭眠。姑麻凝煮丹峦泉,不识人间有地仙”。明邓原岳《鼓山半岩茶》诗:“雨后新茶及早收,山泉石鼎试磁瓯。谁知屴崱峰头产,胜却天池与虎丘”。

烟草《蚓庵琐语》:“叶太如芋叶,种盛,闽中郡西禅寺之盖露,一名淡巴菰,明万历中,始有种者”。

蓝淀正德《府志》:“马蓝草叶大丛生,茎短有节,折其茎,以土壅之,辄生。”蔡襄《江南月录》云:“采以器盛水浸,除滓,榄之以灰即成。诸县皆有,闽、候官、长乐尤多。一种叶如蓼而圆者,曰‘蓼蓝’,一种小叶曰‘槐蓝’。又福州有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益菜,士人连根采之焙捣,下治妇人败血甚佳”。

红花《闽中记》:“叶如茼蒿,花如刺结,秋深种,春末乘露采之,可以染绛,亦可压油”。

紫草《三山志》:“八月末种,二月采根,用密笼收,见海风则烂黑矣。与红花同出闽县,侯官、长乐等县”。

草之属

紫贝治一切蛇毒。

沙根即香附子。

半边莲《闽书》:“苗高一二寸,叶阔三分,五六月开花,花偏一边,无有圆者”。

石龙刍此草生水石之处,可以割束养马,故谓之龙刍,俗名龙须草,今人以为席者。

灯心丛生泽地,茎圆细而直长,亦可为席。

鸡肠一名蘩缕,叶似荇菜而小,其茎梗作蔓,断之有绿缕,细而中虚,似鸡肠,因名。

鳢肠《闽大记》:“即莲子草也。一种叶似柳而光泽,茎似马齿苋,花细而白,其实如小莲房。一种苗梗颇似莲花而黄色,实亦作房而圆,可以止血,方言谓之断血草”。

羊蹄秃菜也,叶长,色紫赤。

佛甲多附石,向阳而生,似马齿苋,细小而长。

仙人掌《闽小纪》:“多贴石壁上,如人掌”。

蒲生陂湖中,嫩者可食。

蒉《三山志》:“生有三稜,江生者为淡蒉,近海者为咸蒉,土人采以捆屦织席,亦可为缆”。

莣《三山志》:“似茅,可为绳索、履屦,亦可为帚”。

虎杖似红草而大,可染赤,煎以为饮,色如琥珀。

戒火《南方异物志》:“人家用瓦缶植之,云以警火”。

独扫《尔雅》曰:“马帚。注云可以为帚彗。

茭叶如蒲苇,人缚为蔫藉,谓之菰。又有白色者,其根可食,谓之茭郁。子中有黑点,岁久生白台,如小儿臂,谓之茭千。

火木欠春生,苗叶似紫苏,大而尖长,白花,郡人呼其叶为火木欠草。

吉祥叶如萱而小,四时一色,家有吉事,定自开花,故名吉祥。

鼠曲生平岗熟地,叶有白毛,黄花,杂米粉作糗,食之甜美。

茅体柔直理,有刺三脊。

蓼高而大者,为家蓼,茎有节,开花作穗,红白色,甚香。生于水泽者,为水蓼,可代面蘖以造酒,味苦辛。

菅似茅而光泽无毛,根下五寸许,有粉者柔韧,可为索。

水葓《本草》谓之荭草,似蓼而叶大,赤白,高丈余,《诗》所谓:“阝显有游龙”是也。

藻水草之有文者,其一茎大,长四五尺。其一茎小,叶似蓬蒿。

芦即苦芦也,或谓之葭,叶抱茎生,无枝,花白似茅,根如竹,其笋最苦。

凤尾叶附茎对生,形如凤尾,故名。

龙舌青色,皮厚,有脂,妇人种以泽发。

免耳面绿,背红,有细白毛,一茎一叶,多产水边,可供石盆之玩。

断肠万历《府志》:一枝三叶,叶大如蒌,食之辄死。山谷中在在有之。

药之属

地黄叶生布地上,有皱文,根如手指,通黄色。

牛膝《三山志》:“今州人单用土牛膝根,治血块”。

天门冬

麦门冬

黄精

细辛

蘹香子亦名茴香

茯苓

茱萸

石韦《三山志》:“丛生石上,叶如柳,背有毛,而斑点如皮,故名,一名石皮。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开花,采叶煎汤浴,去疰风。亦有古瓦上者,名瓦韦”。

[ht]决明子

香薷

连翘

香茅生福州,四季常有苗叶而无花,不拘时月采之,土人煎作浴汤去风。

[ht]何首乌

半夏

使君子

天南星

草麻子茎有节,秋花结实,壳上有刺,仁白有油,如大麻,有自北地携子来种者。

牵牛子

石蚕《本草拾遗》:“根似蚕,出山石上,四时常有,其苗青有节”。

土红花味甘苦,大者高七八尺,叶如枇杷而小,无毛,秋生白花,如粟粒,生福州及南恩州山野中。福州生者作细藤,似芙蓉,上青下白,根如葛头,薄切用米泔浸一宿,更用清水浸一宿,捣服之,可治劳瘴。

车前子郭璞云:“江东人呼为虾蟆衣,闽中亦然”。

天瓜一名括蒌,亦名黄瓜。方家捣其根作粉入剂。

独脚仙生山林傍,阴泉处,多有之。

石益生福州山中。三月有花,四时采子,焙干,生捣蜜丸,用治蛊毒。

赤孙施即《离骚》所谓资菉葹,一名酸浆,亦名鸠酸。雀儿酸,生福州,叶如浮萍,治妇入血结。泉人谓咸酸草,一名岁寒浆。

紫金牛生福州,味辛,叶如茶,上绿下紫,实圆如丹珠,根微紫色,八月采,去心曝干,皮似巴戟,主时疾膈气,去风痰用之。

小青福州出,三月生花,当月采叶,捣碎,治瘤疮,并治痈疮。

庵艹闾状如蓬艾,可以辟蛇。

盐麸子叶如桔子,秋熟,为穗粒如小豆,上有盐如雪,食之酸咸止渴,吴人谓之鸟盐。

桑螵蛸螳螂子也。

蒴藿《本草》谓之折骨木,轻虚无心,主续筋骨。

复盆子苗短不过尺,茎叶皆有刺,实如佛螺而漩。

石菖蒲生石碛上,概节者佳,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惟真菖蒲叶脊如剑,今黄蘗山龙湫崖下,瀑布飞度却溅可数步,生其间者绝佳。非神全不为溅,悸者莫能采。溪荪,根形气色极似,但叶无脊耳。

剪刀草五六七月采叶,正二月采根。一名慈菰,一曰白地栗,一名河凫茨。烂捣其茎叶如泥,涂傅诸恶疮肿,及小儿游瘤丹毒。以冷水调此草、膏化如糊,以鸡羽扫上,肿便消退。福州有种小异,三月开花,四时采根叶,亦治痈肿,叶似剪刀,苗甚软嫩,色深青绿,每丛十余茎,内一茎分枝,开小白花。

鸡项草生福州,如红花,叶上有刺,青色,亦名千针草。根似小萝葡、枝条直上,三、四月苗上生紫草,八月叶凋,十月采根,洗焙干,碾罗为散服,治下血。

琼田草生福州,春生苗,叶无花,三月采根叶,焙干,士人用治风,生捣罗蜜丸服之。

建水草生福州,枝叶似桑,四时常有,工人取其叶焙干,研末,暖酒服,治走疰风。

龙牙草出福州,治痢最神。《本草》谓:即马鞭草,非也。

越王余筭《异苑》:“晋安有越王余筭、叶白者似骨,黑者似角,云:是越王行海,作筹有余,弃于水中而生。味咸温,主治水肿、浮气、结聚、宿滞不消,腹中虚鸣。”

白蘘荷叶似甘蕉,根似姜,芽能解虫毒,亦云:辟蛇。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