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储才之地,萃其秀而升之,所以摩励而涵濡之者,必先有鼓舞之人,作兴之法。自唐常观察倡学吾泉,欧阳詹首应其选,迨宋而朱紫阳教化覃敷,迄明而蔡虚斋讲明理学,贤哲挺生,代不乏人,而晋特隆他邑。且先圣之泽,历久无穷,后之学者,睹车服、礼器、鼓箧肄业于其中,思皇朝所以尊师厚士之意,安得不勉励奋兴,冀衍道南一脉,以无负海滨邹鲁之望耶?志学校,附以学田、书院及名宦、乡贤、节孝诸祠。

府学

泉州府学唐时于衙城右立鲁司寇庙,张九龄书额,庙庭有皂荚,每应州人举进士之数。五季为宣圣庙,在崇阳门外。宋太平兴国初,守乔维岳始迁于东南三教铺,即今地。七年,守孙逢吉即庙建学。祥符二年,守高惠连迁于育材坊。坊在梦杲巷口,及复原所,以其地赐庄夏坊。废。大观三年,郡人龙图柯述白于郡,仍还旧址。绍兴七年,守刘子羽重建左学右庙,增旧基高一尺余。正中为大成殿,殿柱皆石,殿前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亘以石桥,周以石栏。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门外为露庭,左右为二栅门、外书礼门义路、内书贤关、圣域。直前为棂星门,门外露庭,庭树木棉、榕树数株。外临濠沟,渡石桥而南为文庙,门三,临大街,蔽以栅栏。由大成殿东,为崇圣祠。即敬一亭故地,乾隆二十六年移建于此。又东为明伦堂,旧堂前有东西十二斋,初列正巳上达等十二,后改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今皆无之。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四月初十日午刻,忽阴云昼晦,烈风雷雨大作,屋盖尽倾,片瓦无存,绅士黄世德等于是年初冬捐修,已亥冬告成,栋梁尽用巨木,比前更坚固宏敞。〔董事碑记〕明伦堂兴工于丁酉初冬下旬,告成于已亥仲秋初吉,料实工坚,事成巍奂,共费花边银七千零七十五,大九中折纹银、库银五千零六十两余。明伦堂外,文庙尊经阁、夫子泉、石亭并别处各项工程,俱取资其中。缘明伦堂为讲学重地,先于丁酉初夏十日风雨大作,栋瓦尽倾,文庙窗棂廊壁、尊经阁墙瓦、石栏等处,俱被冲坏。天道示警,殊堪惕心。郡士佥议兴修,复凛遵郡侯长白双公、邑侯仁和秋圃王公倡建雅意,延请好义绅士倡首捐输,殚心督理,兹已告成,合将董事劝捐义倡诸绅士姓名暨捐银各实数,开列如左。嘉庆二十五年,就明伦堂两厢作室,逢丁前于此习乐,生员陈昌遇捐银修整乐器,州司马王国治捐银置租,充乐局费用。道光四年重修明伦堂桥,并左右各处葺理。道光六年,重修明伦堂西廊碑记。明伦堂两廊,为春秋丁习乐之地,上年西廊倾坏,三间习乐者有狭隘之患,兹春府学董事鸠金构造一间,以备习乐之用,尚留两间未构,林廷光同周仕鼎就其旧基重新起盖,即日落成。道光九年,重修明伦堂东廊两间,西廊一间,堂后为教授署,堂前两廊露庭,庭外方池,中为石桥,外为育英门。堂之东为名宦乡贤祠,又东为尊经阁。乾隆二十六年,重建在道南祠前石台三间,前后六室,周以短垣。石柱三十有二,中四木柱,直透三层,计高五丈有寻。嘉庆乙亥年重修,春仲兴工,重阳竣事,费白金一千七百二十七员零。又东为射圃观德堂,今坏,址存。又东为百源川放生池。阁之后为道南祠,祠之西为福德堂,其东为崇圣祠旧址,由育英门而左为詹咫亭、陈紫峰祠,又左为苏紫溪祠、蔡忠毅祠、周忠愍祠、忠毅祠。前西向为郭恭定祠,祠前有坊,扁曰义路。由育英门而右为顾新山祠、李文节祠,以达于圣域门。绕门而南为夫子泉。泉旧在礼殿边,隆兴初,清泉迸出,甘香特异,教授黄启宗视役夫薙芜得之,乃率诸生拜祝,环甃其旁,名夫子泉。傅秘阁自得为记,王十朋诗:“君不见水经品第天下水,康王谷中泉第一,但知取水不取人,品第未容无得失。又不见武昌山中清冷渊,名因人重逢苏仙,至今人呼作菩萨,沦入异教非吾泉。刺桐城中泮宫里,大成殿下新泉水,不须更以品第论,混混源流自夫子。诸生游泳芹藻间,日饮一瓢心慕颜,聪明不数远公社,清白大胜卧龙山。圣毓尼邱家阙里,泉脈胡为今在是?周流天下皆美泉,浚井得之泉更美。我来酌泉仍叩头,遐思洙泗三千游,世间何处有此水,此州无媿名泉州。”后湮。嘉靖二十二年教授唐尧宾重浚,于此立碑其上,表学前桥曰洙泗桥。又南为海滨邹鲁亭,亭之左为王慕蓼祠、为施襄壮祠,前达于河。洙泗桥之南左为黏郁庵祠,南临街衢,有木牌坊,为府学,门外有照墙,石刻“青云路”三字。由大成门而西,贤关外为西序,训导署在焉。自乾隆二十六年后,训导署移在旧崇圣祠,今居道南祠,此署已废。署之前为洪文襄祠、庄羹若祠,又南北向为何镜山祠、西向为蔡文庄祠,祠临濠跨石桥达于南街,为泮宫门,斯则记所称赎庚门旧地,以挹紫帽之峰者。门内凿河浚池,以通巽流,伐石为桥,以纳潮汐。《闽书》:摹湖学石曼卿书“勅建州学”四字揭之。〔张读记〕惟学宫之建,在州城南之东门,直于庚以阔通衢,擅山川之壮气,践槐袭衮,元勋伟节,世有名人。厥后太守高侯逞私憾,迁而西之,衣冠遂减畴昔,鼓箧来游者,每愤惋焉!舍法之初,升养士之额,厥地褊逼,不足以容冠履。大观三年,乡先生龙图柯公述解组还乡,徇粉榆之舆情,审芹茆之故址,乃叩州牧,自西而东,今学是也。然广轮虽延袤,而基址卑下,时浸淫坏屋壁者屡矣。加之行门隙地,以给编户,未仍旧贯,生徒汹汹,至兴狱讼,竟以居民高赀沮格不行,不获已经委巷而出,士气伊郁,积年于兹。绍兴丙辰冬,富沙刘公子羽来曳泉山之绂,坐席未温,已大播桃李袴襦之谣。铃斋余暇,解榻优贤。适以上丁从事于学,前期斋瀹,徘徊周览,悯馆舍之颓隘,进诸生而告之曰:学校不修,太守之责也。时虽间关,讵忘俎豆乎?遂鸠工市木,委教授戴伟驻泊张谨共董其事。增卑而高凡二尺余,殿俨其中,螭蟠翚展,从事修廊以翼左右。为堂二以集讲论,斋十有二,以分肄习职事,位亦如之。御书有阁,祭器有库,祠房燕亭,宾次庖廪之属,一新轮奂。又赎庚门旧地,以揖紫帽之峰。横跨石桥,因南溪支流入自巽方,遂凿长河浚青草池,纳潮汐于桥之下,则学宇告备矣。教官廨舍,在学之右,乃衿佩函丈之地,亦广而新之。阅十旬毕工,縻金钱五万余缗,公帑民力,无丝毫扰父老,士民乐输金以犒。役既成,公力丐宫祠,士子愿借留,不克从。欲无由报万一,营生祠于讲堂之左,岩岩清净,庶几朝夕景仰焉。读尝闻鲁侯修泮宫,当时有史克颂之;郑侨不毁乡校,后世有韩愈颂之,并能流芳古今,学者慕向。矧雄伟不常之功,超鲁跨郑,芜纍匪工,辄希二颂遗文以揄扬之,因托名不朽。颂曰:“赫赫清源,甲于闽山。有屹其巘,有澄其渊。地灵人杰,龙虎旧传。荖肩蕴藻,炜炜青编。我宋龙兴,化被幅员。兹惟望郡,首建学宫。卜云其吉,雉城东偏。公卿纷辽,誉蔼中原。高侯逞憾,乃西阻迁。中虽克复,未正门阑。士气不振,殆几百年。韪矣刘公,忠义蝉联。辍自紫槖,来拥朱轓。雍容下刃,视牛无全。钧礼韦布,载笑载言。时惟上丁,斋戒告蠲。爰盼庑廊,蠹楹圮甎。恻然动色,予职承宣。学校不修,又谁咎焉?屡入意匠,乃趣工班。材如云委,杞梓楠楩。百堵俱兴,如飞如翰。门直于西,前揖紫烟。石梁雄跨,虹卧清涟。江山增丽,亘古无前。青衿感慨,淬砺龙泉。鹏搏鲲岩,春榜挐先。导礼蹈周,密勿朝端。何以报之?绘像岩岩。我公之德业兮,拂日戾天。我公之福履兮,方至犹川。我公之眉寿兮,超百弥千。漫叟作颂兮,托青瑶镌。隆庆志云:门在今西号房石亭之右,河即学西河沟池,即今石亭下池。嘉靖初年,教授居焉。河纳南溪支流,潮汐入亭下池,左通庙学方池,与光孝塘池合。今溪池仍旧相通,惟塘沟湮塞。绍兴中,即学东偏,附以晋江县学。淳熙四年,别立县学,旧学废。守叶廷珪修。 乾道间,教授林岊立瑞莲堂于讲堂右。《闽书》:绍兴二十九年秋,讲堂下池产双头莲,系梁克家肄业之所,守辛次膺以诗纪瑞。是年,克家首选,明年,廷试第一。至是教授岊为立斯堂,教授张叔椿为记。互见古迹。淳熙中,姚宪易庙门修文昌阁及诸斋。九年,守司马伋饰礼殿,设殿簾两庑。十二年,守林枅修之。绍熙中,守颜思鲁、庆元中守朱佺相继修葺。嘉泰元年,守倪思作棂星门,辟武斋,增小学,葺斋廊庙门及从祀之屋。四年,守章良能甃十五斋地增置官书三千五百余本。嘉定四年,守邹应龙即明伦议道二堂间建六经阁,后废。十四年,守宋钧新十二斋。绍定改元,教授郑璜立先贤祠于庙东。淳祐间,守黄朴、刘炜叔、陈大猷、韩识相继修。咸淳元年,摄晋江令钟国秀重建庙殿,增旧基高二尺,拓广两庑。咸淳中,殿毁,守赵希■〈忄宅〉重建。〔洪天锡记〕天下万形,皆囿于数。惟形而上者,非数所能囿。故巨浸不能汨五行之伦。烈焰不能燔六经之理,此夫子之道所以超众有而独存,阅万变而亡弊也。旃蒙志奋若之岁冬十月辛巳,泉州大成殿火,宗正行守事赵侯希■〈忄宅〉以兵救正,故得不毁。申旦,率僚佐及有位于学者,临夫子之庭,提学使者移问火故,校官林起东、黄以谦震悸承命。郡帑素枵,侯悉少府用度,辍师生餐钱,命别驾虞会元幕史霆声莅其事,大漕寄公各致助,理之,喜于义者愿受役焉。明年六月甲子,礼殿告成,用舍萌礼衅重檐四阿,视旧加壮。塑绘就章,各按仪式;先儒从祀,一如穆陵诏事竣事,二校官以侯命来谒曰:典教亡状,贻祸圣师,无所逃戾,兹幸而济,未知能自赎不?记事之成,敢重奉以请。予谢曰:此童子时所咏归也,虽老且病,曷敢曰不可?《春秋》书新宫灾,而新宫成不书,今书《春秋》意与?二君固请曰:仅知辜已,顾征以复侯命。予不得谢,廼曰:侯命辱矣。紫阳夫子,侯之外王父也,文献在焉。朱子尝议白鹿礼殿欲按开元礼临祭设位,不果。欲改跪坐,又不果。岂像于古未有而礼以义起,亦莫之敢废与?我朝通祀之典所以度越前古,非但门二十四戟,冕十有二旒,锡之镇圭,扁以宸翰而已。列圣以儒立国,诸老以道觉民,纬义经仁,祖性宗命,亿万斯年,赖此一脈。学宫像设,特以收敛人心之敬,夫子之道,岂依形而立哉?尝闻至人入火不爇,是虽寓言,可以喻道。善学者能于温厉恭安而得夫子之气象;于踧躩襜翼而得夫子之步趋,于钻仰、瞻忽而得夫子之博文约礼;于及门、历阶、升堂、入室而得夫子之宗庙百官。道在人心,火固不能爇也。特患人心不火而爇,如宋子所忧尔。内愧束緼也,外诱抱薪也。吾为此惧!二君幸以复侯,倘以为然,愿与承学交相儆焉。侯方筑精舍祠紫阳,尊师重道,不以乏辞,盖政出于学,故知所先后云。元大德三年,福建都元帅札剌立丁重修明伦堂。十年,总管李贤翼及整治学校官林坤修大晟乐。〔杨应子记〕泉学士风最盛,国朝崇儒重道,教养并举,故于今尤济济然。大中大夫总管李侯贤翼,政本于教,士民爱之,亦既四载,其于学事靡不用情。先是,祭器之未备,侯倡致用院官同捐已财,易竹木而为铜者,二百六十六事,依合古式,以严祀奠,善类嘉尚,形于歌辞,此去年之冬也。今年春正月,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所委整治学校官林君坤之来泉,庙谒间,侯请之曰:每岁春秋二丁,礼虽举矣,而大晟之乐未之闻也。非阙典欤?按宋政和之所颁,侯按察之所定,与夫福学之所行,互有稽焉。泉之视福,其犹邹鲁也。知乐者莫子若,述而作之,是不可以谢不敏。林君慨然究心于是,钟、磬、琴、瑟、笙、箫、埙、篪、柷、敔,搏拊大小长短毕备而中度焉。选乐生及登歌者百十有余人,教以乐音,作、止、疾、徐,合奏而中节焉。其钟之夷则中声,黄钟清者得之,故相留公之家,似有所待,又增祭服若干件。其费则侯偕同知显武重福,治中昭信塔里牙赤、府判傅、奉训泽,推官成,承务汝揖、杨,承务彦祥、知事张元亨、提控案牍李晋、杨茂,凡府之在职,洎夫司县之官属,各助俸一月。万户显武孙侯天有乐于致助,然学之士亦皆捐俸辍月供之一,余皆尽出于侯。宣阖宪司闻而是之。任其劳者,正学权学事陈天赐;分其劳者,晋江教谕冯深道、经师王伯琦、司服季谦甫、司器陈承伯,逾月告成,而林君之能事毕矣。仲春,越七日丁未,有事于先圣先师,八音克谐,通乎神明,洋洋乎乐声,观者莫不笑容,欣欣然而相告曰:此则我侯之为,甚盛举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自今以始,器文粲然,传正音于千载,赞圣宪于万世,示吾道于斯民,又岂但繋一州之观听而已。嗟夫!今之为政者,多缓其所当急,急其所当缓,兹侯之所为,知所当急矣。盖乐也者,情之不可变也者;礼也者,理之不可易也者。严与和交相显明,自古迨今,不可阙一,而况当此盛明之世,而用之于夫子之殿庭者乎!昔也废,而今也兴;昔也缺,而今也备。其事神也敬,其感人也深,其移风易俗也易,传有之曰:礼乐兼得,谓之有德,于是乎书。至治元年,总管廉忱始甃台塑两庑从祀像,筑杏坛于棂星门南。至顺间,总管怯来修殿庑堂斋、棂星门厅事祠宇,复饬圣贤从祀像。〔陈旅记〕温陵校官陈应麟驰书于旅曰:应麟,郡诸生也。猥承宠光,得归与邦人士学于泮水之上,惟德薄不足荷兹荣宠也,则蚤夜思所以尽吾心焉。乃展谒宣圣庙貌,屋室凋败,神物故闇,下视廊门暨师弟子舍,皆缺垩坠漏,弗妥弗严,盖因循不葺,二十年矣。谓吾郡诸生何又可玩愒岁月,视此为传舍,如向之为是官者乎?即以修兴事白郡侯怯来。郡侯瞿然曰:事孰有尚于此,当与子亟图之,毋使我有既去之悔。乃召木土石金设色之工,求众敝以筹费。既又曰:士廩薄不可以大给也,民力瘁不可以重劳也,则出私帑,倡在郡之笃于义者。于是某等咸欣助,官于学者,业于学者,亦舍钱以相役。元统三年五月庚寅肇功,自礼殿至殿门,悉易其坏而丹艧之,作棂星门,饰先圣先师从祀贤人像。明伦堂、学正录厅、左右斋四十间,悉改覆平。窳地为堂塗,辟斋所为广庑,凡从祀者之祠,又靡不举。其年七月告成,是何其既完具美之易也?盖侯能以是为己责,而助之者亦以为已所当为也,皆可书,敢用请于执事。旅闻之:学以治乎心也。心有不治,则其见于事者荒矣。心之为物,至征也,而周流于日用之间,至著也。失于耳目之所不及,君子犹得以议其心。学之未善,尝接于耳目,又其事之不可苟者。坐视而弗治,则其存于中者,陋亦甚矣,尚得谓之尝有学也乎哉?敬者,治心之道也,不能有为者,有苟焉之心也。心主敬,则体信,事由敬则达顺。方寸之矩,天下之物则尽寓是。役之成,吾知郡侯、校官皆非能以苟焉之心成之。以苟焉之心倡,则人亦将以是心应之矣,恶乎而能成?《鲁颂》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游于兹者,盍亦因修泮宫者之心而充之也。旅生是邦,得闻绪言于乡先生,自治弗勇,徒佩言以移日而去家,经故老之存者盖寡矣,将其言之不可以易闻也。因书以谂同志。按:旧志谓至顺间怯来修,而陈旅文集记作元统三年怯来修,查元统又无三年〔一〕姑存以俟考。至正间,教授陈天锡造大成乐,铸礼器。九年,郡判卢僧孺作石桥于方池。十年,达鲁花赤偰玉立重修明伦议道二堂,及两庑斋舍、先贤祠。明洪武八年,知府张灏偕郡人何大荣重修。二十三年,御史钟道元、训导陈诚等重建杏坛于庙南。〔御史陈仲述记〕泉为滨海大郡,郡学庙之南有杏坛焉,岁久颓圮,夷为隙地,草荒没垣端,封治之功莫继,迄今有年矣。洪武庚午春,御史缙云钟道元按事至泉,首谒学宫,士子指以相告。道元披草芜,经陟遗址,顾瞻左右、乃言曰:夫前有作者,后必继之,莫敢废也。莫为之前且将经营,况有而弗理,是废前人之盛美也。今夫浮屠老子之宫、栖神之宇、金碧辉映,游息之居,潭潭秩秩,岁益月增,修葺相继,日惧不足,矧肯废其旧贯乎?且郡学圣人清庙所在,士子来游来歌,谈道德礼乐于斯,以陶吾民,匪浮屠外说无益于天典民彝者可拟其万一,而弗遑修葺有若是者,何哉?今虽未遑改作,宜仍其旧而新之,然后为无废前功。于是训迪陈诚等相与谋曰:公言诚是。顾弗为,为之匪艰。因循不理,宁不为名教羞?乃抽私帑以资营度,陶大甓、伐大木,构亭以覆坛上,基之夷者崇之,圮者完之,倚以横槛,周以崇垣,树以名木,视前日为具美。讲学行礼之暇,率童冠者登斯坛,援琴一鼓,则天风萧萧,刁刁如升孔堂,如闻金石丝竹之音,如圣人复生于今日,洋洋乎在上,恍若至道之可求,其为益不既多乎!乃相率请予文以为记。余惟杏坛之说,虽不经见,蒙人庄周尝称夫子鼓琴于缁帷之林,杏坛之上。其言虽不可据,然予少时当游乡校,见石刻鲁国图,杏坛在夫子庙庭之后,其传固必有自,宜为后世高山景行之思而不可忘,又何待之鲁而后然哉。矧圣人之泽被及万世,如天罔极,则登斯坛者,宁不起无穷之思乎?昔召伯巡行南国,舍甘棠,其人犹思之,爱其树而不忍伤,况斯坛而无封治之者,理固有待于今日也。君子于是有取于钟君之言,诸君子兴举废坠之意,不书无告来者,于是乎书。三十一年,殿圮,知府胡器、教授欧阳初重修。永乐初,知府姚恕、教授彭九思、指挥王鉴葺两庑,重建棂星门。〔周太初记〕夫子生于周末,为鲁陪臣,当时其志虽不得大行,然其道实资于万世。汉高祖除暴秦,过鲁,祠以太牢,人始知所趣向,而圣道聿兴。明帝临辟雍,行释奠礼。魏晋以来,代不乏祀。唐太宗诏州县皆立庙,至玄宗封以王爵,曰文宣王。宋真宗褒封,曰至圣。元武宗加封大成。由是殿曰大成之殿。泉郡庙学,肇建于宋,增葺于元,有年矣。皇明启运,奄有万方,其于学校之政,率先崇重。洪武初,前守洛阳张公灏尝命郡人何大荣修之。岁己卯秋八月,飓风大作,发屋拔木,震惊百里,而大成殿泊尊经阁皆为所仆。时潮阳欧阳遂初董文教,偕司训清源傅鉴、三山陈安仲走告郡守清江胡公器,公遂率诸僚寀诣视而忧形于色。翌日,召工师计之曰:抡材庀工,动以千计。公曰:嘻,艰哉!是诚在我,曷逭其责。遂初曰:夫阐名教者,圣人也,凡人之所以知纲常伦理,可不思所自哉?惟公德望素隆,出膺师帅,治教并行,吏民安之,凡有设施,咸乐趋事。畴维斯举,若需乎官征乎民,则符牒旁午,而不胜其病,曷若倡诸慕道者以从事,则易治而民晏如矣。公曰:是吾志也,尚共勗之。遂咸抽俸币以资经始,悉召诸耆寿以告之。于是郡人黄胜生、王得渊首任伐材运甓之费,宋曾宣靖公亮之裔孙孟熙董其役,泉郡、永宁二帅府若明威童侯真、张侯勋、沈侯瑾、邱侯遇、洪侯远、幕宾张宏、抚军徐智、翟荣,与大郡之士庶知礼义者,咸输已资以佐,方外之士亦皆向化而乐助焉。是役也,胡公总其纲,遂初督其成,鉴与安仲相其事,贰守董侯仪、通守洪侯葆、经历罗冕,晋江令董淳实赞襄之。告成于永乐纪元癸未之春正月也。既而遂初洎鉴以秩满去,胡公偕安仲应诏校书东观,南昌彭九思代领佥事,维扬钱俊贰教席,益加完美。未几,昭勇王将军鉴移镇泉阃,庐陵姚公恕由冬官郎中擢绾郡章,复先事修举焉。九思间谓太初曰:盍记之,庶俾后之人知夫建置之颠末,贤守聿新之伟绩也。固辞弗获。窃维圣人之道,犹天地之大,未有不蒙其覆载;如日月之明,未有不被其照临。继往圣开来学之功,贤于尧舜,所谓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夫子者。遗崇之典,蔑以复加,庙祀之严,礼所宜称也。胡公之守是邦,动以礼法自绳,故能遵圣人之道,以渐摩其民,至于庠序,尤留意焉。诸生有学行者,躬与之揖让,与唐观察常公衮奚异哉!复得遂初之贤,以正师席,数载间贤才杰出,文风之盛,爰出前代。矧兹殿之建,重檐复屋,跂翼翚飞,黝垩丹雘,丰丽宏敞,庙貌巍巍,从祀济济。前则环以门庑,罗以棨戟。他若露台、若杏坛,皆以次就绪,而罔或亏焉。时之多士来游来歌,载瞻载仰者,宁不克广德心,景行行止,为异日邦家之基乎?是皆不可以不书也。永乐中,教授曾振、指挥王浚等重修明伦堂。宣德中,佥事鲁穆修方池两桥,护以石栏。正统十一年,佥事陈祚葺殿庑斋舍,增高明伦堂基三尺,改议道堂为至善堂,建会馔堂于明伦堂东,米廪于会馔堂北,设神厨宰牲所于戟门西南,闢射圃于学东,地滨百源川池,中有堂曰“观德”。翼以两廊,疏河道通潮汐于方池。〔何观记〕本学旧河,岁久湮塞,积雨恒恐水不泄。正统乙丑,佥宪姑苏陈公祚择人浚河道,开阴沟,以吞吐潮汐。而今而后永赖之。河后倘壅塞,必倣此浚之,患乃免。天顺间,知府张嵓以学门西向非宜,增建庙门南向,后提学佥事游明、同知孔惠复建学门于庙门左,并建号房三十间。成化十七年大水,东庑坏,知府陈勉修,通判萧贵路葺礼殿明伦堂,堂后建穿堂,又建护学祠、会讲堂、祭器库,增建号房二十间。〔蔡清记〕吾泉府学,在于崇阳门外之东南,旧志云:创自五代以前。今亦莫详其的为何时、为何人所创矣。历宋而元洎我朝,修建不一,各有纪载,惟正统间按察司佥事姑苏陈公祚,实拓其旧规而改建之,势始宏敞。历时既久,加以顷岁霖潦,土木间有坏者,而旧贯尚亦有在所恢拓者,有在所更张者。况文风日长,多士如林,而所以居之地,又有在所区处者。会佥事金陵任公彦常,奉命督八闽教事,至则率励郡邑,以兴隆斯文为己任。于时知府临川陈侯勉,克承公意,尽心力,聚工费,始修大成殿及东西庑若干间,并新贤像之剥落者若干位,遂修祭器库二所,复修明伦堂、射圃及观德亭,仍建会讲堂、明伦堂后之穿堂及护学神祠,而祠旁二室,为乐器库,又建号房三十间,以为诸生讲肄之所。功未及竟,而从忧制去。于是通判泰和萧侯贵路嗣起而任之。以旧棂星门之逼于战门也,推而出之十数步之外。以旧神库、神厨、宰牲门之敝且障于集英门也,举而新之。于戟门西南而旧址则衍而平之,以廓其南面之势,且以赀入民地,以足其东南隅,而护以长垣百余丈,砌石道四十余丈,仍建号房十二间,修其旧者十间,以究陈侯之志。前后工皆用检校陈华董之工,始于成化壬寅冬十月,至乙巳秋八月成焉。但见岩岩乎殿庑门堂之崇且邃也,翼翼乎斋居库厨之各正乎其位,而壮以丽也;秩秩乎阶圯垣墉之明净萧爽,而各有条理也。盖举八闽之学宫,未有若是之胜者矣。非惟吾道表则之地,藉是益煌煌乎其有辉,而衿佩之泮涣于此者,对境游神,盖亦有豁然领会于心目之表者。适任公按试,至谒庙之旦,躬环视之,深嘉二侯之能共其职而广其意也。遂命教授马文等,伐石谒文以记之。文等以属之清,清不敏,固谢弗获。嗟夫!吾圣人之道之大,至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泽润乎万万世而不竭,凡士大夫稍得以光明于民庶之上者,自顶至踵,亦何者而非衣被吾圣人之赐。矧学校又为政者首务,盖国家所以扶植宇宙者,一皆取办于此,而或者乃视为度外焉,其所见一何其蔽于近也耶?二侯之绩,于是乎不可泯矣。然此盖二侯崇本自効之诚意,承流宣化之盛心,非必以是期不泯于后日也。而任公之命为此者,殆亦以为时之不能为二侯者设,且以风后人云耳。是为记。若夫发挥吾道渊源,而风励诸士,以正学用世之意,则前哲之遗于后学者,亦既详矣。此在吾学者,自正其意以求之,清小子无庸缕缕也。弘治六年,大风发屋,知府李哲修葺。〔蔡清记〕弘治癸丑岁七月三日,泉境内大风,拔木发屋,城垣仆者且七八,所在如败荷,或曰:飓也。府学旧贯号壮固,值是亦多所摧毁。翌日,太守李侯与贰守罗侯,首诣学环视之,曰:凡境内风所摧,皆吾责也。而此其在所先矣。即规画工赀所出,以命医学训科薛仁董其事。凡建大成殿下两庑十有五间,明伦堂下两序十有三间,戟门外傍门二座。两庑两序间数原不止此,此惟于其摧甚者更之。势使联合于其旧贯,可仍者仍之,其摧而未甚者,备之而巳。盖根本之地固无所靳于致隆,然重改作不轻用民力,亦尊先圣意也。若戟门、若棂星门、若四斋、若号房,概皆摧而未甚者,亦皆以次修之惟谨。若殿门之久而腐且折者,贤像之久而剥落污漫者,亦因而悉修之。射圃旧惟一亭,则增建两廊以翼之,凡十间。其门径隘则辟而广之,四周之墙悉治之。学门外旧有府学及儒林二碑楼,则并新之,儒林今改匾“兴贤”。肇工于其年之八月吉,至甲寅年十月而毕。而学之规模,又为之焕然新矣。教授林敞、训导何瑷等,谓不可无以告来者,属清记之。顾愚弗堪,辞弗获。惟昔鲁侯之作泮也,诗人颂之,而先贤存之于经以垂后世,固以风教所在也。是役虽若非始作者,伦然前无所仍而作之,以无事于作而修之、役之,为有力于风教者也。况其不缓于所先务,而亦不多事以为功,是其心术识虑,真于民之父母,师帅之职,有不负而足以发后之学者矣,又岂特其役事之可述也哉。役始后,皆李侯主之。间因考绩之京,罗侯有力焉。是役既成,乃次及其他祠坛及官署之类,又相时宜,蠲民力,使得各治其私,而民忘其灾矣。李侯宁波府人,罗侯名憓,严州府人。弘治十七年,同知于茂复即西庑后地建号房六座,又即庚门内池甃石为台,盖亭其上,名曰观澜。正德十五年,知府葛恒绘饰庙殿及圣贤从祀像,并新斋、庑、厨、库、学门、先贤祠,立题名碑于明伦堂。〔林俊记〕治之道,政舆化也。政自人始,化自士始。士学而人乎观并生而偕化。记曰:君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化之地也。锡山葛侯恒尚书署有声,来守于泉,既有以宣诸政矣。病夫化之未遑,觐以期逼也。授意庙学之修于倅■〈車堂〉,于博士崇易,于文学篪绶,道以白于代巡,宣司、监司、提学,报曰:可。方事事,葛觐还,亟缉推麟继至,属尹松尹太古稽祀之,非典者斥,属之尚义输材,材举之费、直举之仍者、修者、阙以备者,取彼益此,以自树崇正之功。既时,叙来二生瑞芳昕请文,夫马图宣秘,鸟迹系神,三五开运,道德于是乎成风矣。德下衰,夫子以师道授子弟,以身任删修赞定之责。德又下衰,智力相雄长,沦而为焚坑之祸,化乎亡又恶乎政哉!语道德者略世用,语政理者非师古。遗儒诵说,转相授受,犹足以鼓翼人文,系名教,抗声大义,折乱贼以寒其胆,为吾流立帜。然而古先圣贤之学,概未有闻。至宋而正学始盛,国朝又盛,古之复几矣。夫士圜而学别,凡民也业居之,师式之,学古也,而师犹之今士。间有无是道而服是服,如庄生所云者。于是有庙焉,使拜瞻对越其下,巍然中居,师之至也。肃然在旁,弟子之至也。又肃然而在列,则及门指授与私淑,而夫子徒者引而庙,亦专且至矣。抑何修以为一席之地哉?养之正,修之纯,本之以天德,行之以王道,以斟酌四代礼乐,则师古学古,而治亦古。斯役兆之尔,抑犹之器也。修之我者道也,器新而我犹故,奚庙学为?乃引以今师病,亦过矣。铭曰:维士先志,有观若师。衡县矩设,乃习之移。海澨温陵,邹鲁自昔。城是南东,泮宫有翼。皇朝启运,作者百年。疾风迅雨,敝漏颓穿。维时葛侯,赢举于诎。役是非鬼,壮我名物。兰题桂栋,天开日舒。颜趋孔步,紧古之儒。正学一时,遐迩伊式。维师之庸,维守之绩。〔又黄河清记〕:泉郡学甲于天下,盖极其仪,尽其制,备天下之所未备,前人递修之,所以侈具瞻示景行而崇化本者至矣。因仍岁久,势且就圮。正德戊寅,锡山葛公志贞来守是邦,周遭学宫,叹曰:大哉宫乎!吾弗忍弗续前人之烈,以没泉郡之胜也。其将图之。越明年已卯,垫江胡君道明来教是邦,公觇其才,且曰:是可与共图者。乃合生儒白于台,察于藩臬,搜剔祀宇之弗应祀典者,悉毁之。抡材为材,直地为直,经度出纳,率委重于君。君日与生儒谈理道论政体,若弗专于事事者。阅数月,告大成殿新。又数月,告明伦堂、告戟门、臯门、告斋序号舍、告贤守名宦乡先生祠新。间凡前人之故时宜损益者,又递详而备。竹苞松茂,金辉玉映,所谓甲于天下者,至是益侈于齐、鲁、燕、秦、吴、楚之区矣。昔子产相郑伯,如晋欲崇大诸侯之馆,至数百言。君子谓子产有辞,诸侯赖之。夫诸侯之聘会弗时,又欲崇而安之,况贤圣安灵生儒藏修之地哉!使子产而当此会,其所以大公之功与君之盛美,不知又几数百言也。河清尝访君时轩,坐少间,君拉予遍观,目力所至,酬应不暇,耳吾伊声,若武城然。私喜曰:泉之人士所以甲于天下者,其亦肇兹乎?晋文能大诸侯之馆,犹足以霸其国,今日之所以昌人文而运化机,固王天下者之所宜先也。况圣明更化之初,泉士之鼓舞汇征,又适逢其会者乎?他日学以人胜,人以学胜,公与君之功,世载学宫可也。公之功中丞林公纪之,君之功泉之大夫士谓吾职太常氏,宜纪也。随纪之。嘉靖三年,知府高越改建至善堂为教授厅。即今明伦堂后,旧在仪门外,倾圮过半,教官多居号房,至是乃有定所。即西庑后号房建训导廨,购庙前地为总门。迳仍西折以入。南临于濠,即今通淮濠,为旧罗城外濠。广其半为泮池,浚湮塞以通潮汐,易濠南民居,辟路通淮大衢。〔史于光记〕昔朱文公按事安溪,爱其邑之凤山泉石奇峭,谓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然此其一尔。泉佳山水,自西北躍奇迥猗,盘旋三百余里,迤南而东,巨海经于东南界而聚焉。郡治峙于中,包山络川,不知几千百重。近而清源、紫帽、凤凰、灵秀诸山,四面辉映。金溪、筍江,横流迤出城下,波光旦夕,吞吐日月。故其秀气之发。始于唐欧阳詹,即为一代人物之冠。嗣是名贤继出,史册相望,不但为科第侈也。泉庙学据郡治之南,地颇夷旷,尤纳山水之奇,旧所繇道折西径入。嘉靖乙酉岁,郡守高公越谓孔子大圣也,孔庙王居也,学宫师生诵法孔子地也,圣王之道,从委径可乎?乃赎民居之官地辟之,以直通衢。滨卫值河,因其故迹浚之,以纳江潮,东西南北二千余丈。庙学之前跨石为桥,桥之南北为牌楼二,扁其北曰“泮宫”,南曰“青云”,路衢之左右为牌楼二,外各扁曰“儒林”,左内曰“兴贤”。右内曰“育材”。气象恢郭,端直严敞,视旧加伟多矣。既竣功,公涖视,见群峰峻拱,媚秀蓑青,而外江内河,环流如带,喜曰:人物不于是益钟乎!夫人物钟山川秀气,受盛者大,文王作丰,周公营洛,为受盛也。泉庙学受盛山川,而人事气数,又常若偶相值者。宋嘉定癸未,守宋钧一大修之。越年,王胄省元,又越年,登进士者二十二人。淳祐丁未,守陈大猷又大修之,其年吕中省魁,越年登进士者十九人。时若王胄、吕中、郑至果、吕大奎皆伟人物也。公之预卜非欤?泉诸士将不于是益勉,期无负公负山川欤?是役也?侍御简公霄,宪副督学邵公锐、巡海沈公霁、分守少参周公廷用、分巡佥宪聂公珙,皆崇志于学,以壮其成。而贰守李公缉、别驾胡公宁道、节推张公心,咸大公之举,胥力以相往来。事事晋江令张侯文宿,恒涖稽督则教授李君尚宾、训导郑君道、杜君瑁、郑君完;而杜稽督尤专也。公以监察御史出守,重名节,崇风教,凡所举废,敛不及民,若葺先贤祠及儒官廨舍,具于郡志,兹记其大者。六年,知府顾可久作二桥跨河,设庙门于河外,另辟学门于庙门左,新射圃观德堂及乐器。〔李源记〕泉之府学,襟三台而带河曲,昔之人不得其门,无以光昭神功。按志:旧学门西向,天顺二年新之,作南门,门径折而西。嘉靖三年,则又新之,直南作总门,带河而潮出焉。桥门中,庙又以尊崇未称。嘉靖六年,今郡守顾公可久,周思远画上下形势,而与之京。右跨河石之为王桥,左跨河松之为通桥,相望虹然。桥之南东偏西偏,民之居且障之。度旷便与民更之,复直之,入于民八家、于是乎作外庙门。石桥之南作外学门。庙门之左手书“文庙府学”大扁之,端直宏敞,金璧相辉。棂星门外界之墙五十五丈,东角西角亦周之,基之石盖用陶瓦。桥之北,东甃旧路不溷行人,西甃旧路入地于神厨,神厨渐圮则又新之。督学高一所先生之来,礼乐明备,观射于圃。旧观德亭圮之尽,则又新之。历岁久,乐器崩焉。修之、饰之、易之、悉之。舞生六十有四人,袍、冠、带制之完以整。乐成,率其僚李侯文、谭侯鎧往观之,曰:大哉!其始议也,上之藩臬以及台察,皆是之。于是募工酌费,民无需谋诸,属曰:工其若兹尔,钱尹楩商之尔。李丞节董之,勿亟勿怠。嘉靖七月五日庚申落之,其诸役皆成以日月。嗟乎!吾观圣人之道之大,仰高于山,望洋于海。昔之日不得其门,今也礼门端直,如砥如矢,直北而襟三台,青衿其有思乎?登太山而小天下,其地位可问也。直南而带沧潮,青衿其有思乎?观沧海而难百川,其识见可问也。思之,思之而又思之,则所谓得其门者,又岂在于形胜。若夫科第之盛,其征也。夫公介严而励,学博而精,大有功于吾道,而作人之盛,其格力又足以回天。如此可纪也。训导郑完、黄宗一数十辈颂公之功,请纪之,源始事及其议,遂石之文。嘉靖十七年,知府王士俊清复学西庚门河沟内地。〔黄光升记〕泉学宫之西,故有河,分晋江流且画民焉。岁久法玩,民渐踰河而业。弘治甲子,郡同知于公茂既考还之,未几复踰。于是积玩成习,自至善堂而北,亦且为民居矣。嘉靖戊戌,学教授黎君献廉知之,则惕然曰:是惟余咎。乃率其僚训导朱君邦弼、程君远、陈君一德、裴君本之具白于郡。郡诸侯王公士俊方究心庠序事,则惕然曰:是惟余咎。乃率其僚同知尹公嵩、通判唐公泽、推官张公元,属晋江尹鲍君龙躬按之,得其状,乃檄经历陈君克佐,召论如律,且反其界。于是学宫全地,始无失其故矣。黄光升曰:于懋哉!昭国制也,崇师道也。昔我先皇之有天下也,惟是教学为先。其二年,遂诏天下立府州县学。是故学校者,天子所命以教民之地也。以民干命,是谓之乱,不可长也。记有之;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夫子之道,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必折衷焉。故庙之于学,咸师事之。今以细人越志其侧,非严师意。呜呼!虑远谨微,诸公有焉。则所复岂止为尺土之地也哉?抑泉士国也,粤我侯来,敷扬圣谕,以约于我泉士,士习其约,咸喟然叹,兴于学,自此斌斌多文,视昔益盛。学校藏修游息之地,非广大其规模,不足以容。斯举也,泉士其永庇哉!诗《小雅》:“菁菁者莪。”乐育材也,若侯者可谓多士之所喜乐哉。故记。二十二年,知府俞咨伯重建明伦堂,推官叶遇春修泮池桥。〔王慎中记〕尧舜在上,设五品之教,振民于饱暖之余,而免其禽兽之患。三代循是以建学,为之立其官师,作其宫室,辨其时物,勅其条法,甚修而綦隆。而孟轲氏独知其指,曰:所以明人伦也。民之不可使知,虽尧舜犹病之,而其聪明彊敏有材智者,杰然特出于众人,其材之成足以践三才之道。其过也,至于殄行而惊世,智之至足以察万物之理。其蔽也,则必为邪说以诬民。先王取而命之曰:士而教之于学。其所为教,有可得言者矣。缟收端晘鞸绅綦偪之饰,而裼袭委垂之宜;琮璜琚瑀齐夏和鸾之节,而步趋周节之度。豆笾、篮簋、钟鼓、管弦为之器,而酬酢搏拊以为容;典、谟、雅、颂、射、御、书、数为之文,而咏歌讲诵以为业。耳目足以极视备听,口与手足足以放言恣动。然所以禁防而开发之者,其为事详而为物博如此。至其所以为是详且博者,其迹可守而其妙不可为;其形可名而其精不可言。其通于天谓之命,出乎命谓之性,凝神于不见不闻之表,默化于无声无臭之中。形器俱泯,而思为无所,日改月新,而不自知其所以然。其于所谓父子、君臣、长幼、夫妇、朋友者,顾若疎阔而不治,简略而无当。盖孔子教于洙泗之滨,述圣道以善其人,待来者。所可闻者文章,所雅言者诗书,执礼,所不可语人而以待中人以上者,彬彬见于鲁论所载。颜、曾、冉、闵之所答问,曾不少及乎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之间,而以孝为问者,游、夏二人而已。先王所以造士,孔子所以诲人,其可言者如此,乌在其为明伦耶?是不可以不知也。习其教而不知其所以教,由是会其高者,以为发挥于性命,而不悟其为人伦之本。先王之道使其高也,而出于人伦,是乃可以为异端而非所以为性命也。守其卑者,以为该贯乎事物,而不察其为人伦之用。先王之道使其卑也而外于人伦,是乃所以为曲艺,而非所以为事物也。德之不一,俗之不同,岂独学者失其体用哉?以子贡之贤,当其未悟,犹思托于事君、事亲以求息焉,而少休乎为道为学之倦,彼不知其所学者,所以学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也。大学之道,极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家国天下,固非蛮貊之邦,鸟兽之群也,必有人焉居其间。非谓之君臣,则谓之父子,非谓之夫妇,则谓之长幼、朋友也。人有心知志意之精主乎内,有耳目手足之动行乎外。非之于君臣,则之于父子;非之于夫妇,则之于长幼、朋友者也。先王之教,使之凝神默化,致其心知志意,以善其内;又为之设其文采、备其容器、制其度数,使有以禁防开发,谨其耳目,手足以善其外。其通于性命者,行乎事物,其由于事物者合乎性命,其学于事物性命者,贯乎人伦。故其于家则父子亲,长幼序,夫妇别;其于国与天下则君臣义,朋友信。故无一命之爵,无尺土之阶,而人物之性以尽,齐家治国天下之事毕得,詖行邪说无由而作。民生其时,无复震惊诬惑之忧。其于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虽有所不知,而坦然由之,是民之所以亲也。亲而不能明,民之所以为下也;明之而使民亲焉,士之所以为上也。泉之有学,国家所建,教学之法,则命于天子,其来非一日矣。士之聪明彊敏,能自致材智以见于世者,往往由之以出,而未有能得其所以教者。郡侯俞公为政,好以德教,抚循其民,养其长老,而训其子弟,惓惓于德之不一,俗之不同,以为是有责乎为士者。又不鄙之为不足与进,且知其民之已信而可用也。乃与僚属咨议,叶谋撤明伦堂之旧而新之,以与士者讲习于此堂,而委记于余。余谓古者立教,其贝诚设,然所使长治之者,皆贤卿大夫以其素讲之学,成德之行,倡导而鼓舞之,其于化民成材尤易。以侯之贤,专有长治之任,而斯堂之作及其政成,民信之日,士之兴起,发愤于斯时者,宜益众咸思,舍旧弃故,以听侯之所为。虽今之去古远矣,所以禁防开发之者,其贝难以一二追古,而心知志意之精,未有求于内而不得也。得于内,未有不得于外也。学之则为士,不学则为民,上下之分,可不勉与?兴造之岁月,则始于壬寅七月己巳,讫于十二月庚寅,金取于帑之羡者,则役钜体大,而费不及民,工不踰时,亦可书也。侯平湖人,由工部郎中出为今官云。三十一年,教授唐尧宾修庙学,增置器物。〔王慎中记〕孔子之道,其大莫能为之外,而为其内者之物,盖亦详矣。宫室服器所以为吉凶之用,等杀品节,不可僭踰,而菲窭废缺,又谓之不备。筵常伸缩章就多少,觚圜弇哆之薄厚浊清,犹必有法,而形象名貌于以体撰二仪,类倣百物,则显道章教,尤于是乎在。孔子殁,而斯人赖以长存。其义之难知,或明或否,而可陈之数如此。其详犹足以生养斯世之人于无穷,故后之报孔子者,亦以其所详之物,施于崇奉衍飨之间。极美綦多而不为踰,思以盈其报,而有所不足也。盖今之学宫,栋宇之制,拟帝王之居,而服器之有事于庙者,以天子之礼乐,无以复加其盛矣。然其事领在有司,岁月传承之久,而或由于菲篓以苟具,甚或缺而不完,废而不举,则一物之细,而亦谓之未备也。泉州儒学,其地据郡之兑方,最胜而广袤,先师之庙、明伦之堂,巍栋华宇,甲于闽中。途辟四轨,墙高数仞,则磩圮朽剥,往往有之。修廊穹门,或棂疏漶朽,鐍鑰蠹脱,而唐除澶衍,潦之所钟,暑雨盛集,頖水上滥,侵阶及序,则褰齐濡足以升堂,士者病之。罇罍、彝洗、篮簋、俎豆具善,而舟幕、棜禁、房跗有隳敝不全者。编悬之虞有枸刓牡甘,设而不固者,是皆出于菲与缺,而不得谓之备也。顾官于斯者曾莫以为意。华亭唐君尧宾来为教授,瞿然谋之士者,以告有司之难为患也。君独任以己,览观礼器,周视庙堂门途,得其漶脱圮剥,与夫隳刓不全不固者,以次治之。攻工考式,菲篓者丰,而废缺者具矣。高頖水之梁,以出痹洳,而拦其四旁,表门外之树,塞以起入,学者鼓箧之喜,心瑾宝窒,径无使得邪侧蹊学而行。堂上丹黝焕乎明新,尽改昔观。日课月试,旧尝待诸生集始索几于衢路,今惟携卷以入,则坐凭之具不移而具足,凡有事于学中之物,可谓详矣。因阅郡志,有宋名守梅溪王公《夫子泉咏诗》,访而得之,碣于泉隅,以存先烈之风迹而刻诗于其石。约其费为不少矣,而皆出于君之禄,可谓知急当务之所急,而为人之所不能为矣。君不自以为功,而诸生必欲记之。学官之职,知教人而已,此非职之所有事也,君其为踰职而过有所为乎?夫语其费之所出,君诚过其职矣。语其事则职之所宜,为而非过也。将以习士者于道德之实,则礼乐之用为先矣,而宫室服器,圣人所以详,为其物者道之物也。陟降出入,作其对越。游居聚处,敏于藏修。濯溉奉持,而肃敬萌生。考击蹈舞,而和乐交畅。则一形象,一名貌,莫非道德之实。苟小有不备,非独有事于庙中堂上之所急,而士者将缺其所以为学也。君不惮捐己而孳孳谋之,智固有以及此与?是可以记也。绩立科目题名碑于明伦堂。〔王慎中记〕乡试题名刻石学宫,自洪武至嘉靖癸卯,而石之下方尽矣。上海唐君尧宾,以经明行修,擢为教授于斯学,乃访坚珉,题丙午己酉与今壬子凡三科,虚其下以俟方来。是岁,所取士盛,有得人之誉。侍御临川曾公佩实监临之。公以公明涖选举,故取不失士。士所以成才之多,则督学宪使万安朱公衡所造也。唐君谒予乞记。予德业无所称,不足以光前者之石,而胡以副君之所托也。揆惟国家取士之典,损益前世,不独法意明备,疏数之期,多寡之数,亦折其中。闽以蕞然岭表之士,其盛甲于中州。泉在闽遂与晋安、莆阳鼎立为三,而亚其盛。盖列圣道化涵濡之深,而山川之光英醇秀所发育厚矣。自此法捐益既定以来,士无不由科目而得进用于世,而有司所收之士,亦无不出于学而得与于是科者。夫修其身以为天下国家者,士之事而学之所教出于此也。养之使可用而后用之,以其所素养,则士之出而任天下国家之事,宜无不能为者。此敛才选贤之方,而道德之一,治化之隆,其术亦由乎是。是其为法,亦何以异于成周宾兴之良,惟其所以教而取之,视夫司徒之所掌,闾胥族师之所书,大司马之所论,古今同不同可知也。故今之士,其得为天下国家而有述者,或行谊之笃,或才能之长,或气节之高,而粹然出于道德之用,未易见其人焉。亦其教之、取之之具,大能合乎古故也。然其教之、取之如此,而士之有行谊气节才能者,不绝于世,则建学设科,养用相待于无穷,其效岂少哉!道德之为天下国家,守之必本于行谊,行之必济于才能,立之必厉于气节,是三者,皆所以为道德之用。惟其纯乎性而明于心,斯不为专长而小成。果其纯乎性而明于心,则讲习读诵之用于诂训,而词章之拘于格法体制者,亦不病于陋且俗,而皆可以谓之道德之文学。以是教之,以是取之,自可以得为天下国家之成材,而古今之同不同,又未可知也。今日之制,宜不为有志者所病,而欲有为于天下国家者,宜其皆必由是科以进也。若其性之纯,心之明,固可以自力而必至,使行谊、才能、气节之伟然者,时出而兼济,不为专且小,此岂系乎时世而囿于法制者哉?夫不系于时者,有开阖造化之机,不囿于世者,有变通人物之权,此豪杰之士,而吾党之所能为也。某既弱不能自振,有负贤科,而乐为吾党诵之,以俟方来者勉焉。是为记。三十二年,守童汉臣重修。〔蔡克廉记〕泉州郡乐旧矣,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南衡童侯来守是郡,因睹学之不修,愀然叹曰:学校废兴,长民者之责也。于是撤敝易新,而礼殿、伦堂、斋舍内外焕然。且重构东庑二十余间,高筑泮池,石栏石桥数尺许。至凡乐器、祭器,无不整然修具。又如开八卦沟、浚河,潮涌入泮池,盖数十年所未有也。始事于八月一日,讫工于十一月十五日。教授唐君尧宾,谓侯有功于斯学,请余记。未就,而适侯海上捕获巨寇百十人,于是月二十二日献馘,唐君则请并记之。窃谓古之建学,其义深广。不惟祭祀、乡射、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之事即是焉讲,而出兵受成、论狱讯囚之故,靡不繇之。盖无往不济者,道也;无事不统者,学也。道兼乎文武,而学尚乎本原。事不繇于学,则希世邀功之用;学不本于道,则小成近利之术。是故鲁修泮宫,诗人颂之,曰:“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上下之间,相成以道,而弗协道者皆化,故又曰:“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曰:“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凡所咏叹揄扬,其盛不外乎道德,而土木之功不与焉。后世不明建学之由,若为文事武备不相关涉。而海寓兵兴,俎豆礼乐之务,有司谦让未遑。今吾郡童侯文武交修,惟其泮宫既作,得为政之所先,是以在泮献功,其明效之速如此。观侯用兵,捐俸金以募敢士,不规规于簿牒铢两之文,为沈机妙用,鬼神不得窥,而将士鼓舞欲往。人皆谓侯之宏猷远识,而不知侯之学有本原也。予不文,非敢自拟于诗人之颂,然人喜侯之兴学复古之道,有德于道,斯有功于学也。有兴学之功,有靖海之绩,师帅之贤,不可尚欤!诗曰:“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唐君好古,与予同心,故叙次其岁月名氏,俾刻诸石,以广同好。侯字仲良,杭州钱塘人,乙未进士。其时协谋同功者郡丞艾侯儒、郡判孙侯继禄、郡推袁侯世荣、归侯大道;晋江尹钱君之撰,而学训陈希中、沈闻礼、章源、黄观光、梁界,皆同斯好者也。三十五年,知府熊汝达、尹卢仲佃建尊经阁于明伦堂东。〔蔡克廉记〕泉古名郡也。始曰温陵,曰清源,壤址三吴,延袤二广,为闽粤领袖。川迥山峙,启运发祥,而人文彪炳,宏敷善治,匡维正学,代有人矣。嘉靖三十五年,泉郡侯北潭熊公,以甲辰名进士来守兹郡,励贞节用,靖难格奸,务尽心以厚下,甫期而政成。暇日每涖黉宫,进诸生讲明经学,慨然有感于尊经之创缺如也。廼捐其俸余,不费官帑一金,聚财饰工,因隙地为阁于大成殿明伦堂之东偏,其制三间六楹,列二翼于前,而会之以门。越丁巳,讫戊午告厥成功。公登视之,见其水绕而左,阁俯而右,蜿蜒矫亢若龙虎然。公异而卜曰:猗哉象矣,瓯兆焉诬?是岁戊午,领乡荐者三十五人,魁五经者居其四。又明年,籥俊南宫者复几人。多士乐公之誉髦也,甫落成,燕公,遂酌而歌曰:基丕丕兮永弗圮,垣言言兮畴则窥。功巍巍兮屼且岐,文烂烂兮翚斯飞,维公之绩展也无期。公亦命多士复申而誓曰:嘻!岂为是哉?盖经常也,朱子所谓万世不易之常道是也。斯道也,察乎天地,传诸圣贤,布在方策,而实备于吾心。是故心之诗曰《易》,心之中曰《书》心之性情曰《诗》,心之是非曰《春秋》,心之和序曰《礼》、《乐》。夫我固有之也,顾彼基矣,将无勿忘勿助,凝固真纯,以厚尔基乎?顾彼垣矣,将无时省而克严厥捍御,以密尔垣乎?顾彼功矣,将无输盏代终,成能利用,以崇尔功乎?顾彼文矣,将无秉心宜猷,弥纶经纬,以焕尔文乎?基厚垣密,则常道明而真儒出;功崇文焕,则常道行而善治兴。俾后有作者,绍休前哲,与山川并丽,以增重于尔邦,是尊经之大义也。否则,心学荒而道丧,基坏垣倾而悖经以行,权假经以饰诈者,始纷纷矣,又何有于成功文章?多士诺诺,再拜谢曰:敢不服膺:乃属予志其事,以馋诸石。四十五年,知府万庆、知县谭启建育英门,修据德、游艺二斋。隆庆元年,知府万庆修射圃,扁坊曰“观德堂”、“揖逊高风”。知县罗名士修“志道”、“依仁”二斋。万历十年,改建“敬一”、“箴亭”为教授廨。即古六贤守祠,后改名宦祠,今为顾新山、李文节祠。移亭于明伦堂右。即旧名宦乡贤祠,今改建崇圣祠。二十二年,知府汪道亨修殿庑门垣。〔黄凤翔记〕盖昔先王建学之制,一何详且备也。萃乡子弟而训之塾,已乃拔其儁者,肄习于中,俾之敬业乐群,以不迁于异物。祭祀、乡射、养老、献馘之中,又日渐濡其听覩,耸动其精神,故道德一,风俗同,人才之兴于斯为盛。自近代人文日炽,方领矩步之彦,鳞次林立,藉令连楹比宇,势不足以栖。乃始群系籍于鲎宫,私肄业于舍馆,即鼓箧升堂,岁时读法,第托足寓目耳。顾其俨庙貌之穹崇,颂圣谟之霞灿,偕青衿之雁坠,挹绛帐之皋比,有弗愯然惕,矜然奋者乎!故自建学设科以来,其升诸司徒,登诸天府者,或克策勋展采,赞佑休明;即布衣藿食,讲业衡茅,亦足羽翼圣贤,而列宫墙之俎豆。盖学之所系,其重如此。泉郡学据城兑方,其规构钜丽宏敞,甲于他郡。顾阅岁滋久,而廊庑倾圮,棂疏漶蠹,石樑摧毁,墙圬剥颓,所由来旧矣。太守休宁汪公,尝因行学,睹而叹曰:翟辅之言,恶可不防其渐?是吾守土者责也。及今图之,庶事省而功倍乎?遂发赎锾俸金若干,檄经历汪本正、署晋江篆训导冯梦龙偕教授陈茂馨,后先董其事。首夏经始,秋杪讫工。殿之两庑门之东西,巍然焕然,诸凡改观于昔矣。郡博士率诸生谒黄生为记。夫僖公作泮宫,鲁人颂焉。漠威武任延、南阳鲍德胥以修举庠校,为史册所称。汪公兴学育材,诚宜勒贞珉以诏后禩。顾诸生知汪公作人意乎?愚请借修之义绎之为诸生告焉《易》乾之九三:乾乾夕惕。夫子释之曰:君子进德修业。皋陶陈谟于禹曰:慎厥身,修思永。夫子断断洙泗之滨,其自道诲人则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修之说备是矣。夫栋宇之营,先修其基;丹雘之华,先修其质。学亦有基与质焉,德是已。子臣弟友之道,是谓庸德,高明广大精微,中庸是谓至德。惕之于不睹不闻,敦之于庸言庸行,操履淳固,实意常流之谓修德。德修则身修,而修业之事备矣。用是出则匡时,居则善俗,犹培其基而栋隆,具其质而华贲也。今词章训诂之习,富贵利达之趋,锢于人心日久,诸士盍反而求之。夫修之未坏者易为功;修之既坏者难为力。公所云事省功倍,不味哉!其言之诸士,其亟修之,以无负作人至意哉。二十八年,知府宝子偁重修尊经阁及堂、庑、垣、亭、乐器、祭器。三十七年地震,殿堂两庑坏,知府姜志礼修。四十年改泮池为圜,如古頖宫之制。四十二年,大学士李廷机告于郡守蔡善继重修。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府陈秉直修。〔洪承畴记略〕予温陵,名邦也。理学文章,籍籍于世,而学宫实陶淑之地,人才藉兹以蔚集,人文藉兹以化成。迩者,戎马纠纷,棂宇荒弛,在昔当事,未有过而问焉。太守陈公瞻仰之余,肃然而思,以为庙学之不饬,紧有司之諐,遂倡厥僚属,体诸在位重学之盛心,葺而新之。不费官帑,不劳民力,约其所用金以二千计,甓甃泾蒰,浸还旧观。是役也,始于顺治十有五年端午之吉,而告成在是岁重阳九日。佥宪叶公灼棠、司马彭公清典、别驾王公泽洪、司理焦公贲亨、前司理王公仕云、晋令王公承祖、博士蓝公奋兴、司训林公志云、赖公昌明,时皆捐助以襄厥事。康熙七年,同知来承祉修。〔黄熙孕记〕温陵学宫,肇自宋太平兴国,重建于明洪武,厥后代有修举,郡乘昭然。康熙甲辰年,巨浸为灾,致圣庙倾圮,鼓钟俎豆之场变成砂砾,甚而号徙流户宴然寝处其中。郡司马来公承祉,愀然者久之,适自报政归,益厪再造之思,爰辑恳言俯询于余。余不禁喟然兴曰:此亦吾绅士责也,敢不图将伯之助?繇是各抒数言,告之当事,而提台王公进功、兵臬熊公可智,并捐廉俸百金,以示率先。于是郡邑诸公,逮我绅士皆闻声桴应。公又自括两岁全俸,不以为难,语余曰:是可与虑始矣。遂属予侄庠生臧嘉、许生金兰董其事,经始于康熙丁未三月朔,鼎建启圣祠,七月朔又建先师庙,栋棂柱础,丹墀桥门,靡不焕然改观。会公复有入觐之行,惟两庑功未竣,戊申夏还郡,殚力完缮,七月二十有七日告成。续建非常,而举郡晏然,不驰片纸,不累一民,董其事者亦加慎矣。是不可以不记。二十三年,知府蒋毓英重修。〔毓英自为记〕英自承乏来泉,历六年,所以师旅云屯,茭峙电发,瘁于白羽朱钺之中者,日昃靡暇膠序事,谦让未遑也。客冬来,海宇荡平,底今秋,重译毕主,东渐西被,大化覃敷,始谋心几筵,综葺镛敔。适我观察宪台丹公奉天子简命涖泉,下车慨然,以兴起学宫为己任,捐俸鸠材,授英董工,巍焕聿彰,用既厥事。夫维膠序人才攸关,成化之本,吏治之原也。昔真西山、王梅溪,皆有成绩,而泉巨辅如文靖、文节诸先正,文章道德,炳燿人寰,俊才辈出,又札不胜书也。今圣主右文,海隅日出之邦,罔不向化。诗歌云汉,为章于天,正其时矣。英既以为多士劝而志鼎新,月时以示不忘。夫宣上文德,广励教治,官师之事也。谨再拜顿首。勒之珉,以告来者,是为记。三十四年,郡人施琅重修。〔蒋垣记略〕钦惟皇上睿圣,重道尊师,鸾辂东幸,仞墙翔辉。泉固僻壤也,而理学硕儒,后先炳炳,称人文奥区焉。乃诗书之泽虽宏,而文庙之观未肃,殿堂门庑,迭修迭圮,而风雨漶漫,及今滋甚。当事者虑工费役繁,不能无待。靖海侯施公诚发于中,慨然独任。戒喾鼓毋节劳、毋苟就,自门徂堂,自殿及庑,槩垐丹雘,峨峨弈弈,焕焉更新。是役也,公捐俸镪,縻金钱百余万,以康熙三十有四年春二月鸠工,是年腊月竣工。落戊之日,无远无近,横经负耒,扶老携童,聚观赞叹,莫不欣欣然相告谓公之有功于先圣也。公既殁,绅士思公功德,请于当事,附宫墙而特祀焉。复谋予勒诸贞珉。予官守在庠,例得谨述盛举,以垂来兹。若夫公之震世勋伐,则钟鼎永铭,河山长映,史氏将大书特书,固无庸予赘为矣。五十年,知府刘侃重修。〔李光地记〕泉在前代,文章科名为天下蔚,学者谭说,至今艳之。然其世升降,俗淳浇士术人心之变,则有群然波逝其中,而莫之訾省者。盖自成、弘间,虚斋蔡先生醇品邃学,洛闽是承,亲炙之士,则有陈、林、张、史诸君子,皆所谓守章句、践规矩、不谬于古人。阴经、笃行之意,泉之最盛时也。其后傅、李、许相继魁天下,为时文师,科第遂压列郡。然而繁华实披,学又一变。及其季也,则有猖狂以坏士习,怪诡以轧文体者,余风荏苒,而吾郡亦寖衰矣。夫泉僻处海滨,为九州风气裔末。然虚斋以经解锦泉,晋江以制举业、李贽横议,天下皆靡然宗之,则岂非世道学术之高下,占诸吾泉而可知与?蔡、陈诸先生励行清修,有进退大节,其时风尚淳朴,闻之长者、士大夫,有休官而美田宅者,其衣冠不齿也。其后,则役于名利者多又敝,则破行检、作毒害,乡闾苦之,而至今为梗,此又乡俗人心淳浇之判。然其所以然者,亦源乎世道学术而已矣。呜呼!学校者,四术所从出,故曰学术也。其废其兴,昔人重之。诗曰:于论鼓钟,于乐辟雍。盖言学校之盛,待文王而后兴也。又曰:佻兮达兮,在城阙兮。盖言学校之废为贤人君子所忧悯也。今天子恭承道运,以六艺渐摩四海,必世而再矣。周王寿考,则应在作人,固宜其令行风流而蒸蒸者,众地之归也。两浙江右聚学之区,玉山、铅山先儒讲肄之所,贤守令类能修举,视听一新。吾郡刘侯侃来自齐鲁,有召南素丝之操,顾瞻郡学颓敝,怃然伤之,此亦风诗城阙之志,欲望学者以嗣音也。请诸佥事黄君朝凤,而委学职陈君任贤以敦其事,落成有期,吾友举人陈君万策,为之请记于余。夫学校之设远矣,古之知道能文者,学记备矣,重言累陈,无以为也。盖周礼在鲁,则问旧章,诸子赋诗,不踰郑志。泉故先儒旧游,理学名壤,虽晦明有时,然得贤牧守师儒作而兴之,廨宇既修,必将廷召名宿,招诱有志之士,课其道艺,成其德业,所以赞圣天子而育材广化者,非僻陋荒遐、素未耀乎人文者比也。故为道前代学术源流,所以关乡国汙隆者,使返其始,而维其初,庶几援古剀今,其则不远矣。雍正五年,知府张无咎、知县叶祖烈重修。〔蔡大受记〕泉郡府学大成殿,自宋迄明,代有兴修,规模厂焉,考旧志有甲天下之称。是以地灵人杰,名儒辈出,如蔡虚斋、李文节诸先生,文学品行,凡皆卓卓有声。我国朝康熙六年、二十三年、三十四年,屡经修葺,日久漂摇,遂致浸坏。郡侯张公、邑侯叶公,慨然有兴建之志,申文列宪,佥曰盛举。于是倡义捐俸。叶公复集晋之绅士,随力乐输,以成厥事。夫兴修学宫,崇先圣、敷文教,良有司之职也。而泉为剧冗之区,民庶而政繁,官斯境者,统有志而未逮。 一旦仰体圣天子尊师重道至意,重建而鼎新之,其有功于圣人甚大。是役也,雍正三年五月廿五日兴工,五年四月十二日告成,计费白金三千余两。厥材维美,厥功孔良。自是翚飞矢棘,殿宇一新,画桷丹楹,两庑亦整,其间神龛、祭器、靡不焕然而增光焉。以兴文治以隆风化,岂非今日盛事哉?维时董其工者,府学教授陈起蛟、举人黄育茹、副榜黄思轩、监生黄国栋,悉心协理,用度有制。庙成,郡绅士嘱受为文以记之。郡侯张公,山东掖县人。邑侯叶公,江南华亭人。乾隆六年,知府王廷诤葺训导廨。〔彭峨记〕粤稽温陵,旧志郡庠教官,原各有廨,岁远倾圮,多居号舍。嘉靖三年,郡守高公讳越者,乃以至善堂为教授厅,建训导廨。鬻庙前地南临城河,易河南民居,辟路以通大衢。然通路尚存,而廨址渺不可考。沧海桑田,可胜慨哉!今之所居,殆即弘治十七年,郡同知于讳茂公,就西庑建号房六间,前有池,甃石为台,盖亭于上,命曰“观澜”,乃其地欤?峨以莆阳老儒于乾隆四年夏承乏郡庠,入是廨,栋宇倾欹,门墙圮毁,窗棂瓦桷,损坏不堪言,风雨无以自蔽。幸逢郡守全椒王公,崇儒重道,修整学宫,建设考棚。他若朱文公、王梅溪、真西山诸先贤祠宇,无不次第重新。一时文风赖以丕振。适讲学之暇,见是廨飘摇吹落,鸠工庀材,限期修葺,因并易其门,而规模轩豁,焕然一新。噫!见公之举,亦可以知公之志矣。公之整肃乎鳣堂,岂不欲设教之有方?公之塈垐乎垣墉,岂不欲力学之孔固?公之宏敞乎轩槛,岂不欲多材之振兴?诸生以时讲习其际,固宜观感奋发,相与有成也。宁独峨之窃荷余荫,增光宠焉已哉!后之人居是廨者,亦将有念乎斯言。二十六年,知府怀荫布署知府嘉谟倡诸绅士大修文庙。旧地洼雨水涨,恒苦湿,培土使高,易楹柱,设机斡轴,使庙脊隆起二尺许,庙之堂庑崇卑悉称。〔王杰记〕乾隆三十有三年夏,泉郡兴修文庙之工既竣事,溯经始于乾隆二十有六年春,凡八阅寒暑,非有怠也,其用心固不同也。庙自宋绍兴间仍迁兹地,规模故丰丽博敞,自后补葺,鲜经久计,至是谋所以新之。绅士郭赓武等聚而言曰:庙之弗修,无以昭诚敬肃祀典也。又曰:凡兹之举,众所愿也,则毋利于速成,而率以从事也。乃诸于郡守,群率私钱而集工焉。推贤能者总其事。首完殿宇,次两庑、頖池,次大成、棂星诸门。椽乐栥棁、瓴甓阶础,或更旧以新,或易木而石,诸垩焜煌,觚棱翘翼,春秋上丁时祀,则豆笾干龠之属,靡弗致饰,遹观厥成,美矣奂矣。崇圣祠旧在明伦堂东,卑隘弗称也。兹移构于殿东敬一亭故址。其东为明伦堂,堂及前廊颓圮尤甚,咸重新之。又东为尊经阁,累以三层,高七丈有二,广袤七丈,棂槛相承。或谓昔年有阁于此,人文斯盛,儒者弗信其言,顾一旦巍然改观,不可谓非气象之崇新者矣。是役也,综费白金一万七千九百有奇,用核诸实,工致其坚。捐输外职监黏日辉,监生黏嘉乐,各捐补银五百六十两。庙外门垣既成,毁于风,嘉乐独力增缮,诸凡用度未敷,复填补之。邦人士之知所先务,而克殚其勤劳为何如耶!爰譍其请,而为之记。嘉庆十五年重修郡学碑记。泉郡学规模宏敞,甲于天下。创建难,修葺亦难。溯乾隆二十六年重修,迄今五十余载,其间飓风霪雨,以及河水涨溢被淹者数矣。客岁水后,益加就圮,学师陈公鸿猷集诸生,鸠工重葺,不费国帑,不扰民廛,就学中有力者,先劝义捐得四百余金,择十月中旬从崇圣祠兴工。榱桷栋宇,尽皆朽腐,费已不敷,因思大殿、两庑、戟门及明伦堂等处,工程奚啻倍蓰。嗣后好义之士,踊跃趋赴,或勉力捐资,或自行修葺,以相与有成。越今年四月,庙事告竣,爰撮其要以记之,并将董事义倡诸绅士,暨捐银用银各实数,开列于左。祭器、乐器,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府万庆修造如式。国朝乾隆间知府王廷诤修造如式。〔黄岳牧记〕学宫钟、鼓、笙、镛、尊、铏、爼、豆,载在祀典,至明且备,匪徒文物之聿昭,将以致诚恪,而冀陟降圣人之灵,于是乎可接。故太史公适鲁,观车服礼乐器,辄低徊不能去也。泉郡文庙礼乐务器及威仪制度,残缺不讲,已历年所。全椒訚斋王公讳廷诤,两涖是邦,以振兴文教为己任。重道尊师,型仁讲让,博稽典籍,参互考订,废者备之,缺者补之。仪度既备,春秋与诸生习礼其中,登降有序,揖让有节,高下疾徐,各得其宜。祭之日,恭敬诚谨,自灌献豆登搏拊、戛击、以至执龠秉翟,有司奔走之人,莫不恪共乃事,洋洋如在,不啻羹墙覩见矣。子云:安上全下,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感通征应,捷甚桴鼓。当此礼明乐备,郡之人士沐浴至教,日跻雍熙,方诸梅溪、西山两贤守,询足鼎峙千秋云。夫治道寓于礼乐,而礼乐寓于器,不备不肃,则礼乐失其序,是以君子惜之。慎厥攸司,遹追休盛,端有望于后之君子。爰备纪其数,勒石列于左:

祭器

祝文版二架  铜锡簠五十一个

帛篚十八架  铜锡簋五十二个

铜云雷罇一个  铜登一个

铜牺象山罇各一个  铜锡铏二十三个

锡酒尊十个连勺  竹笾一百五十七个

铜爵一百四十七个  木豆二百一个

甆爵一百七十四个  毛血碟四十一个

大牲俎一个  小牲俎二十八个

牲盘十三个  胙盘一个

黄龙酒罇盖十四张  锡提炉一对

宫灯一对

乐器

琴六张  铜钟十六个

瑟四张  磬一架

石磬十六块  ■〈木冗〉敔各一口

大鼓一架  应鼓一架

篪二枝  搏拊一对

龙旛一对  龙笛六枝

文旌一对  凤箫二排

笛六枝  笙六枝

龠三十六管  洞箫六枝

翟三十六管  埙二口

干戚各一对

生员额:廪膳生员四十名,增广生员四十名,附学生员不限额。岁科两试,各取进二十名。武生岁试取进二十名。〔国朝陈大玠泉州府学取进各属额数碑记〕泉郡素称海滨邹鲁,府学额数二十名,历任学使至葛公德润各拨晋江十二名,然皆学使酌拨,未有部定也。至冯公辟,以泉庠额数暨兴庠定额,具题部咨议覆由院司到府蒙本府高公详称、晋江应试人多,而文风尤盛,府学额进童生照旧,晋江十二名,南、惠、同、溪共八名,详司转院,蒙抚院陈公宏谋据详达部,礼部覆奏,乾隆十九年奉旨依议,永远遵行。今夏,学院汪公廷兴按泉,岁试照部文定额。取进在案。高公为人端谨公正,将入觐天颜,再涖吾闽,行且建牙开府,振兴文教,作养人材,与夫深仁厚泽,惠我嘉师者,又曷有穷期哉!因撮其源委,而勒石于学署之堂。公讳霔,别号公庵,河南汴梁人,由地官大夫擢守福建邵武府,以干练调泉州府。

学田

隆庆志:宋乾兴间有赡学田,后废。明正德丙子年,巡按御史胡文静、程昌、佥事潘鉴,始以布金废院田地充之。〔黄河清记〕士之学也,以其学养天下之才也。士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士能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亦能以其才还养乎天下也。士能还养乎天下,而不知所以预养之,以人事君者之责也。士无所于养而能力,惟颜子能之。端木、冉季之徒,亦或有借于养,以资其学者矣。第今养士之法,朝有定制,制外之需,民有定业,欲周其养以广其泽,固竭心思者之所难覆也。正德丙子,御史胡公按泉,时有以布金废院田地为请者,公遂责其租入以赡邦之增广生员。既而尼于缁流之讹言,佥宪潘公核其实,以上于御史程公,又阖郡士而均惠之。教授林君瓒喜士之养,溢于常供之外,而教泽之易溥也,命周生濂辈谒记于河清。河清曰:是举也,宜记也。不劳之功,不费之惠,君子之政也。君子之政,泉士蒙之,泉士之幸也。百千年反政之数也,泉之宅田半为缁流所据,群然坐食民力之入,以侈于乡邑,而朝絃暮诵,身狗君父者,水饮蔬食,日不暇给,岂人情哉!布金之赀,缁流所据,中千百之一耳。七邑之士,犹郡士也,嗣今得无归七邑之田者乎?诚有之,则数盈,而圣人之学兴,士将绳绳然以其才易天下之养,而还养乎天下,亦岂俯然受若养、事若事于一家一邦也哉?诸公之功,功于一时,而烜于万世,碑而功之,可后耶?郡守葛公碑于学宫,又命训导余淮来速记,遂燃灯记之。若公之所以为功者,人亦将碑而功矣。公名恒,锡山人。胡公山阴人,程公、潘公俱徽人。院之田地,凡二百亩有奇,税十二石有奇。时田租输学,而粮差坐负,乃收租于晋江县,拓租为粮。嘉靖二十年,有例变卖寺田因而槩卖。隆庆元年,知府万庆以教授殷伯固,教谕余采请清查之,遂偿其价,追田还官,两学诸生丧葬婚娶,贫无以为举者助之。〔黄光升记〕学校所以造士而曰养兴教,皆所以造士之道也。夏启殷周之时,士有世田而俯仰无累,故士得以其身卒业于学。而三代得贤,由斯最盛。自秦夺民生,绌学士,士乃失养,而不知有教化。及汉武帝、唐太宗,先后稍稍建饰学舍,虽号称右文之主,然于养士之道,犹未之备也。至宋乾兴间,兖州儒臣请建学田于是郡,各给田或五顷,或十余顷,而学田之制,乃自此始矣。圣朝以教化为治首,建天下府州县学,各选其方茂异,而使儒官教之,为之除其更繇,而优以廩餼,视汉唐养士之道,可谓备矣。顾廩有定额,而士日滋盛,方今学官弟子,所在辐辏鳞集,奚啻十倍初已。士既羁身庠序,不能视家人生产,往往贫篓困乏,至有父母死,而无以为丧葬,男女婚娶之礼,或既壮犹不能行者。夫学校之设,所以明人伦也。而丧葬婚娶,皆人伦之大也。乃士不免因贫而废礼,甚非设学明伦本意也。则夫观时达化,准酌剂量,稍仿宋人学田之制,以推广圣朝造士之道,不有待于贤有司哉!泉故有布金院,院有田地,除坍没无论,实一顷九十亩有奇,为租一百二十石,为税一十二石有奇。成化壬辰院废。正德丙子,御史胡公文静,议以其田为学田,而御史程公昌、臬宪潘公鉴,实核成之。嘉靖壬寅,有例变卖废寺,乃郑材立、洪洋清辈因得请买收籍,而学田寻废。乙丑,灵湖万公来提调教事,亟问士所疾苦,恻然思所以为养士计也。郡教授殷伯固等,乃廉诸掌故,而以布金院田改废之详,上之于公。公曰:院田业改学田,安得在变卖例?矧资教助礼,而忍废之?遂捐俸薪以偿买者,而尽复其田于官,因定官簿为掌收,议扣除为输税,约郡邑两学,凡学官有事遭其变,而义不容己,则诸生以白诸郡而助之。诸生有丧葬婚娶之大,而贫无以为举者,则郡邑学官以白诸郡而助之。议既定,遂以其事上之抚台涂公、巡台王公、参知藩事周公、杨公、提督学校蔡公、分巡兴泉苏公,佥曰:然。嘉盛举也。邑教谕余君采请伐石垂永,而谒记于余。余惟学田之有记也,匪以记田之废复尔也,将记复田者所以作人之心,与士之作起者所以报称之实也。宋建赡学之田,其养士也厚矣,而泉自乾兴以来,士之作起于学者,儒林则有杨子顺、蔡廷杰、苏钦甫辈,皆以义理精粹为紫阳高第;名臣则有陈简夫、曾明仲、苏子容、留仲志、梁叔子辈,咸彬彬然文章与气节相高,德量与才猷兼济,至今推有宋贤才之盛,而称清源人物不衰,是可谓克副所养矣。兹吾党之士尚亦仰止前修,凡内之所以养心,与外之所以养身克之,而极其所养以待用,一惟道义之正,而不雜以利欲之私,期异日者出为昭代名臣,居为名儒,夫然后灵湖公复田义举为不孤,而诸生所以报称养士之意,亦庶乎其有实也已。公,直隶和州人。公之守泉也,当兵戈残破之余,廉慈勤毅,播在口碑,他日尚有以记之者,兹不著。〔隆庆志〕云:官民田地原额共一顷九十亩九分一厘八毫。上则田共三十六亩五分五厘,每亩征租谷一石五斗,内荒一十二亩九分七厘,熟二十三亩五分八厘,共该租谷五十四石八斗二升五合。中则田共五十四亩七分三厘,每亩征租谷一石,内荒一十三亩九分四厘,熟四十亩七分九厘,共该租谷五十四石七斗三升。下则田共五十二亩七分,每亩征租谷六斗,内荒九亩三分三厘,熟四十三亩三分七厘,共该租谷三十一石六斗二升。每年共该租谷一百四十一石一斗七升五合。上则地共一十七亩八分,每亩征租银四钱,内荒二亩,熟十五亩八分,共该租银七两一钱二分。中则地共二十亩,每亩征银三钱,内荒三亩九厘,熟一十六亩九分一厘,共该租银六两。下则地共二十二亩二分二厘,每亩征租银一钱四分,内荒四亩三分一厘,熟一十七亩九分一厘,共该租银三两一钱一分八毫,每年共该租银一十六两二钱四分八毫。万历志:万历十九年,廪生吴希澄等公用银三十七两,买王东田坐学池边,共租五坵,轮管为会课费。后官发庄明找买官地银偿之,田归本学,召佃收租公用,计田五亩六分。又万历十九年,带管兴泉道参议朱熙洽,发没官王君成买王有怀等田地一十亩四分,载租一十九石七斗,充学公用。又万历二十八年,郡守窦子偁申议,以同安奇江庄应入官田五百二十五亩,每年拨二百六十二亩五分纳租府学,拨二百六十二亩五分纳租同安,该县征追银两,一半解府发学,为修理学宫赈助贫生费。〔何乔远记〕万历二十八年,淮南窦公来为泉州,首谒学宫,见其堂祀敝坏,礼乐颓阙,将用修治,察视公钱,莫可为处。既捐厥俸缗,稍征赎锾,仍而新之。又念后来修治,计靡所出,学诸生贫不能读书者,无由赈助,日在思维。居二年,而同安县废观有田五百二十五亩,久为豪民私占,小人熙熙,互相较夺。公命同安尹洪君世俊,清其漏赋,以闻于大方伯陈公,而归之官。割其二百六十二亩五分,岁征金一百九十六两八钱七分五厘,以贮诸学官,以备修治庙庭、斋舍、祭器及赈助贫生婚丧之用。学有支给,必请命于府而后行之。而以其半畀之同安之学,亦如泉州学。其年,公以觐行,告诸广文先生曰:不可无记,非我自彰,庶以贻闻于将来,俾不废所始,绝后觊者。于是广文袁公士楚、揭君乔嵩、王君玑、石君维磐共来命乔远记之。其词曰:泉之人文,郁为国华。绂冕蒸云,邹鲁海涯。士在学宫,如族聚家。历日县长,弛其絃歌。堂牖倾颓,堦戺枒杈。有侐庙庭,不肃崇峨。几百刓残,柷敌罇牺。官帑靡羡,民赋无科。窦公盼啼,若己弗荷。鸠厥赎锾,舍其俸鹾。丹垩维新,升序有盖。佾舞孔庶,礼秩无讹。尚日庶几,完美如何。后来崩斥,拮据则那。亦有子衿,触眼贫瘥。丧殡废诎,婚娶嗟■〈施,代方〉。我教兼牧,岂谓人遐。乃有腴田,广衍原陀。同人捐舍,以供大罗。黄冠亡散,分据如瓜。公剔公搜,划其顽豪。归于学宫,铚秸纷拏。修废是储,赈穷实多。士来于公,敬业肩摩。有养有逸,私靡叹嗟。人思用颂?公示匪夸。伐石刻藏,以纪不磨。又万历三十八年,推官伍维新奉提学佥事熊尚文,发杨世联等入官脏银一百四十四两,买南安报亲、延福二寺田地六十八亩一分,每年征租以六分入府学,四分入县学,给诸生会课,府学每年得租六分,该四十亩八分六厘。国朝康熙二十二年,总督姚启圣捐置民田二十二石六斗,年载租谷三千三百三十斤,田俱在晋江南关外霞浯乡,年载产米八斗七升七合五勺一抄三撮,折完乡银一两四钱六分九厘。又泉郡知府蒋毓英,捐置民田一十七石四斗零,年载租三千一百三十四觔。田在晋江大房乡及南安北坊霞洞等处,年载产米六斗七升五合六勺零七撮,折完乡银一两一钱三分一厘。

文庙香灯田亩记:隆师重道,庶是醇儒。体志奉親,无惭令子。兹有晋邑国学生萧世芃,遵母命,承父志,捐乃考本郡岁贡生萧呈凤遗下芸窓膏火、民田租十四石二斗六升半,共受产八亩一分四厘三毫,又民园种八升,年载贴纳产四分,坐贯晋江县等处地方,充为文庙香灯之用。先经讯勘明确,蒙晋邑宰徐公饬佃耕轮完案,通详列宪,锡额嘉奖。但萧生虽未尝有冀功邀赏之心,而母仪贻谷,画荻绍徽,俾其一念敬圣尊师,体親乐善,实为可嘉。余特撰记勒石,永垂千古。颁胙春秋,用沛圣泽。今将田园坵段、坐落乡村、租额觔声、佃户姓名开列于左:

一田坐落晋江县廿九都龙岱乡。二石八斗佃户李眼。二石二斗佃户李柳。一石一斗佃户陈旦。一石五斗佃户林戴。一石五斗佃户李稽。 一石五斗佃户李所。一石四斗六升佃户吴杰、吴赞、吴力。

一田坐落晋江县三十二都屿■〈山上空下〉乡。共租四石,佃户谢好。

一田坐落晋江县三十四都菜公洲。园一坵,佃户郑和栋。

乾隆三十七年,教授林宗懋、训导黎昂书。

县学

晋江县学在郡治东,行春门衮绣铺、旧泉山书院,宋绍兴间,守以附于郡学之东,有兴道、遵德二斋,前有槐亭。庆元四年,亭下池产双莲,教授解邦俊易名曰“魁瑞”。以时曾从龙为县学教谕,明年擢进士第一,故名,详见《古迹》。淳熙四年,《闽书》作淳祐四年。县令林奭得东仓隙地,请建大成殿于行春门内。绍定中,县令赵鼎修辟遵道堂。宝祐间县令邱元龙继建中门、外门,砌两庑,饰圣贤像。咸淳中,县令赵瑶建明伦堂。元元贞中,尹刘润建棂星门。大德六年,尹边邦息建时雨堂,翼以四斋。匾曰“仁存义立,礼和智乐”。〔熊禾记〕泉直海东南隅,实惟文明之地,且晦庵、西山二先生在仕国也。百余年间,文化断断,可以一变而道。晋江,泉负郭邑,旧有庙无学,淳祐甲辰,林令奭易创今庙。咸淳辛未赵令珤始创今学,端明蔡公记之悉矣。余辛丑冬南游抵泉,春祀祗拜庙下,惟见墙宇倾圮,东北壁坏,土壤山积,邑博士王君景耀愀然谓余曰:学之创三十有二年矣,比年仅一修复,而功弗克,诸生力不逮志,尝告之令尹边侯,侯曰:吾责也,行当图之。暨秋再至,则庙学一新。讲堂之后筑杏坛三级,坛之北为堂三间,东西序直舍二,翼以四斋,缭以宫墙,俨如也。先是春三月不雨,至夏五月,侯奔走召望,堂成而雨澍,以时雨名,亦不忘侯教也。斋左曰仁存,曰礼和;右曰义立,曰知乐,王君状其颠末,来谂且曰:侯之德我士甚厚,不可不记,辞不获,则绎其名之之义而言曰:天有四时,无非教也。古人立教,法天而已。天之道,元亨利贞。其体也,春夏秋冬;其用也,在人则仁义礼智。其体也而其所以为用者,岂独无所事哉!吾闻之师曰:农象春,礼象夏,刑象秋,兵象冬,此人事之四时,而教之所寓也。未仕而学校,则学此者也。已仕而官府,则行此者也。儒道吏治,其有二乎哉?昔安定胡公,以经术德行教人,至农田、礼乐、刑政、兵防之类,亦使之人治一事,世称为明体适用之学。况晦庵、西山二先生之教,其体全体,其用大用,又湖学所未尝有者乎。一邑天下之式,古之人,居必近学,学必親师,自国家侯预以至党庠闾塾,皆在其居之南。凡田赋、饮射、论囚、献馘,必于是者,便旦夕效也。学距治所不数十举武,侯朝视事于官,日昃不少倦。退即休坐于学,与诸生从容乎杏坛之侧,其知讲学论政之本者矣。侯廉勤明敏,始至之日,有事于社稷,崇治坛祀惟谨。邑有闲田增垦几二千亩,流民之来归者二百余家。未几政成而学兴,隶邑泉山、石井二书院,亦皆易而新之,庶乎知养教之序者。至于讼简盗息,百废俱兴,侯之余也,记为学作,故可略。是役也,侯首捐俸,为官吏倡,里之好义者驩趋之,材工率佣以直,一毫不以扰民用,斯道以往,又岂但一邑为然。明洪武初,改为郡治,学移今所。左庙右学,殿庑斋堂悉仍书院之旧。永乐中,训导詹景威等建礼殿戟门。正统五年,典史张嘉会购民地建棂星门。十年,佥事陈祚、知府曾宏修殿庑、堂斋、戟门、棂星门,即戟门西建米廪、明伦堂西建馔堂。〔陈中记〕皇上勅外台风宪重修郡县学宫,以崇圣道,为国家育才之本,甚盛典也。闽泉佥事陈侯分巡所至,惓惓以修学为先务,钦盛典也。晋江为泉郡之属邑,学几倾圮,郡守泰和曾公弘等奉侯命惟谨,心孚志协,乃择日鸠工,先致严礼殿两庑,加饰先圣群贤像,及礼器、樽罍、篮簋之属。其戟门、棂星门、文公祠、明伦堂、斋舍皆焕然一新。其馔堂、庖厨校官之署,皆度地而新建之。由是,出入景仰益虔,教学燕息益饬。经始于正统十年正月十五日,讫工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于是,邑之司训番禺葛纯,具修葺之始末,遣生徒常琳来莆征记,以示久远。中素拙于文,然于侯同出太邱之后,故不辞。惟泉之旧治,在子城中,县之旧学,在宋之东仓隙地。今学宫在今郡治之东行春门之外,状元坊之左,衮绣坊之右。旧址唐为紫极宫,五季迁宫于他所,则为天宁寺。至宋咸淳中,郡守赵宗正以朱文公先主簿同安,时过化于泉,遂改寺为泉山书院以祠之。则以奉佛老之所,而化为奉先贤之所。逮国朝洪武纪元,卫指挥改泉之旧治为卫郡守,改县之旧学为治,遂改书院为今学,则以奉先贤之所,而升为奉先圣之所。岁已巳,教谕樊襄王敬、司训郡人杨曜宗,则复购文公祠于礼殿后。永乐癸卯,司训括苍詹景威,则倡诸好义者,建大成殿、戟门。正统庚申,邑幕庐陵张嘉会,则购民地建棂星门。作之者非一人,然皆苟完苟美于礼,弗称一旦,咸增大规模于侯按临之日,果无所自哉!天顺二年,知府张嵓购明伦堂后地,建尊经阁。前为方庭,翼以两廊。成化二年,知府欧阳复建号房四间。十二年,推官柯汉建号房十八间。学门旧在棂星门左,后迁于右,知府徐源复于左。十八年,知府陈勉于学门左筑墙一十六丈,旁开一径,以隔民居。弘治间,蔡文庄清舍地入学。深十余丈,广八丈,余有荔树八株,即今明伦堂前地。十七年,同知于茂购文公祠东民地,文公祠在礼殿后,洪武间建,详见温陵书院。并旧号房基,建号房二座,共二十六间。正德十二年,教谕朱文简、训导霍球、知府葛恒广旧基重新。〔黄河清记〕正德已卯岁春正月,重修晋江县学成,以成来告,请书之,大复古也。复而大之,大其事也。先是学之徙置弗常,洪武改元,始定于今郡治之东,仅再修于正统之乙丑,嗣是浸以敝圮,中更守若令、若倅贰、丞尉、若师儒,率仍仍然,待代以去。岁辛未,教谕朱君文简来,蹙然曰:士有家弗可弗饬,矧庙宇弗治,尚忍言哉!乃与司训黄君袞、霍君球议借力焉。适郡守李侯锐、向侯一阳、节推熊侯一中相继役事,工就,修治者甫十之一尔。既而无锡葛侯来,核其事,慨然曰:终事吾责也。乃经费度力,以次修举,又拓所未备规制,貌像焕然改观,多师多士之气,皆鼓舞兴起。河清再拜飏言曰:士之为学,岂待于官之修学哉?今官必修学以居夫士,俾为士者必于是乎学焉,专之也。专之,责之也;责之,厚之也。上之、专之、责之、厚之者如是,士之所以自责、自厚者何如耶?故居学而不为学者,自荒也;为学而不知所以学,自薄也。所以学何学也?正学也,即所谓道也。道全、德备之圣,固未敢望人以遽至,七十之徒之学之得于师授者。汉人得之鸣于汉,唐人得之鸣于唐,至宋则阐其秘,广其义,完其正,而大鸣焉。其容有赫俨于庙庭,可稽也。稽其人,论其世,以淑诸身而见于用。则今日居学者学以天下,修学者功以天下,书而大之,非劝功也。功之兴众和会之功之成,吾侯葛专力焉成之。序堂先之,次两斋,次棂星、大成、集英三门,又次庙阶、两庑,又次晦翁祠、及仓庖、廨舍,成之。费出官之羡余与地税以没入于官者,相成之费,则沈令松、陈丞叙董成之,役则主簿者徐瓒,代襄事者。唐臣与生员留志及陈恒检、黄鳌,皆宜附书,故备书之。备书大书之后,又宜特书,则吾侯葛与吾友朱也。葛多善政,朱善教,盖得所学而鸣者。十四年,复新学门、棂星门,迁护学祠于戟门西偏。疑为土地祠。十五年,葺尊经阁前两庑为教谕厅。嘉靖三年,知县张文宿修号房、殿庑,饰先圣贤朱文公像及训导厅二所。 一在西斋后,一在米廩南,后废为省牲所,训导居于号房。建文明坊于仪门南,景贤坊于文明坊东,二坊今废。过戟门为学之二门,折而南为学之外门。嘉靖九年,建敬一亭于学门内之北。十四年,知县韩岳葺尊经阁。〔岳自为记〕圣人之道,得《易》而时,得《诗》而正,得《书》而中,得《礼》而敬,得《乐》而和,得《春秋》而严。故道无定而经有定,道为枢而经为钥,道见诸经而弗隐,经载乎道而弗离。自天地未生之前,而不见其始;天地既辟之后,而未知其终。夫何自汉以来,专训诂则以事著释为高,而征诸精义之实难;巧意见则以立门户为奥,而施诸实践之弗允。蔽焉者毁其则,而先天后天之礼微;溺志者妄其用,而汝濆江汉之化塞;趋事者浮其实,而都俞吁昲之风衰;亡体者过于烦,而三千三百之义阙;徇情者侈其大,而五音六律之文流;作法者犯其上,而书人书爵之旨纵。且也象数差讹,其竄者什之一;异同角立,其窜者什之九。圣人执无定以归于定,启其钥而运之枢,其功废而莫之振矣。功弗振,而经自若也。经在则道生不息,而圣人之心未尝泯于天地间。圣人之心不泯,后之学圣人者,不必求诸六经,而先诸心,息其气,平旦有觉,通其势,致用可神。精气利用,而吾心时焉,《易》无有乎弗尊矣。观化象风,而吾心正焉,《诗》无有乎弗尊矣。辨异强世,而吾心敬焉,《礼》无有乎弗尊矣。体元赞化,而吾心和焉,《乐》无有乎弗尊矣。合事象辞,而吾心严焉,《春秋》无有乎弗尊矣。古温陵以文献称,尊经阁虽旧有之,废也久矣。予举壬辰科,来尹是邦,有志于造其道而未能至也。予同寅贰尹林子才杰,董役葺是阁。越明年,阁成。 有志于记其事而未能文也。适庠师沈子源、黄子绅、刘子宗汉请书述是事,予曰:圣人之道在六经,荡荡乎无能名,予何言哉!姑与诸士子求之心焉耳矣。十五年,建启圣祠于礼殿后旧文公祠地。文公祠正德间移,详见温陵书院。二十二年,知府程秀民、知县宋大勺重修。〔秀民记〕嘉靖丙午春仲月,予奉命来涖泉,越四月矣,一日,晋江尹宋子大勺偕教谕黄子绍文、训导黄子衮,胡子汝凤合辞以告曰:惟晋江古名邑,文献甲于海内,其学宫在府治左百步。许缘建构,岁月历久,维先师庙暨堂庑门齐诸祀室,栋楹朽腐,榱桷摧落,至不蔽风雨。先是,吏兹土者,咸以财缩费钜力弹,视为迂缓事,二三子恥之。予曰:政惟其要,要孰大于学校者乎?其亟图之。宋子乃核费会程,罄思经度,取材以良,纠力以时,节赀以约力,三月而功讫,庙貌焕然,堂庑及齐舍翼然,森备一时。庠生张文宪辈,举欣欣然动色曰:文运其昌大矣乎!相率谓予以为记。予曰:诸生其知所以修学乎?夫不培其基,弗隆其栋,弗壮其柱石,而从事于丹雘文藻之饰,以求耀一时之观美,是故久而默焉。而朽腐摧落乘之,而风雨从而蠹之,则恶得而弗修也?修之所以易其旧也;易其旧而弗求其故焉,则亦惟丹雘文藻之是饰;则今日之修,又焉知非异日之朽腐摧落、而风雨之弗蔽也哉?知乎此,则知吾人之所以为学矣。吾人之心,其源本深厚,譬之基也;其纲常伦理,譬之栋柱石也。培养其心,而率是心于纲常伦理之大,孝于亲也,忠于君也,信于友也,序别于长幼、夫妇也。若是者,所以求修乎身,以立其大者,非为乎人也。是故动容之恭,言语之章,而经纬政治之文,自尔其斐然悠久而博厚高明,与天地无疆也。若舍是心,而求诸外焉,动容而侧媚惟恭,言语而巧好惟章,政治而矫拂惟文,而是心之基,纲常伦理之大,漫然弗敦其本焉,则作伪而劳,行矣弗远,其不为天下之笑而唾弃也哉。惟泉山海形胜,代生伟人,其士之以文章鸣于天下者,彬彬相望。然英华之趋,而其纯之漓,不能不为诸生虑也。是故即兹举而求诸身心焉,则知有司之所以修学以群多士者,非故为粉饰也,将以求真才也。士之所以积学,以待应聘者,非徒为夸侈也,所以求实用也。若是则兹举宁独谓修学也耶?不然,是亦丹雘文藻之饰焉耳,于诸生何有哉?予非知学者,顾于诸生有师正之义,因为之申重焉耳。四十年,知县卢仲佃建观德堂于射圃。《闽书》二学东北有射圃,宋梁文靖故宅地也。四十五年,教谕章堂置射礼器。万历十七年,知县沈天启修。〔杨道宾记〕吾闽之属八,而文献惟泉最著;泉之属七,而文献惟晋最著。盖晋庠自昔重矣。自国初用泉山书院改设,代有增饰,俱馋诸石。阅岁既久,庙貌廨宇,圮敝将半,博士至无竚足而寓诸生号舍。夫岂无哲令,或力诎袭简陋,或补苴为具文,固未有旷然一新者。娄东沈侯以名进士用奉新最,徙治吾邑,雅志作人。首下车临校,甄别士类,矜奋已择其优者为会,会有期,期有饷,人为评隙,望朔谒庙,以次示诸生,虽公事棼乣无后时也。顾瞻学宫,怃然太息曰:岂紧异任范襄邑,独为贤令何繇哉?乃亟议修葺,请于当道,报可,则与教谕陈君、司训邓君、杨君蠲吉始事。制仍诸旧,役征诸时,费取诸丈溢田价,凡糜百四十镪。官不损帑,民不病痛,而圮兴敝饬,窃然改观矣。侯治邑,去糜节浮,虽厨传不饰,而此独举赢者,诚重其所重也。功既成,诸博士谒宾问记。宾维国家需士,与士所效用,独斤斤一经已哉。史迁传儒林,先经术而略行谊。以万石醇谨,乃不得与曲学胥靡分席而胪简编,此汉儒效所由蹐也。圣祖开国建学,首立卧牌,训诫备至。要以坊士而令无踰于检轨,规模越汉远甚,而其取效亦宏。吾晋守闽故业得称邹鲁,无所虑于经术,第虑窥隙倚市,习赝忘鼎,木尽易向。夫圣人论致道无他端,惟曰:居肆成事。学固士之肆也,圣域贤关,跬步不爽。守若处女,不敢窥户外,严若抵关,俾敌国无由间投。斯无负设学之意,而士始重。古人未离黉宫,便任天下,维此耳。出此则市驵■〈馬會〉摄目而谭,过此则郡若邑胥隶攘臂而逐诸生。一窥左足,即夷于氓隶,安所称子矜为?亡论他日建竖,无是道而是服,先民恥之矣。可不戒欤?三十年,教谕娄拱北建人文济美坊于明伦堂仪门外。三十三年,训导蔡逢春修大成殿,重簷而高之。知县顾士琦、训导娄拱北修祭品。训导李道御葺敬一亭。〔顾士琦记〕盖吾夫子以万世为王,迄于今,宗庙百官赫然。动人心何假庙貌,而羹墙所见,尤不如庙貌之顾諟为亲切也。今天下同文同伦,虽边徼郡邑,谁不树黉宫而铸后学,而东南之称膠庠最著者,莫如吾晋。晋之人才甲寓内,无论元魁接迹,台鼎洊登,而理学名贤如文庄公辈,国朝来,不下数公,则晋学之盛,所从来矣。余承乏于兹,幸躬逢焉。亦何能拜晋贤才之下风。惟是朔望祗谒惟谨,以徼惠圣灵,陶冶群品。顷岁癸卯,见栋宇廊庑,渐有倾圮者,正与娄博士谋整而新之,旋以计行长途,时介胸臆,迨还受事,而知蔡司训署学篆时先得余意,而李司调更从臾甚力,一时荐绅人士,雀舞乐输,而先时卜郡尊檄县,动官银为学葺治资后,杨郡尊摄晋符,高安溪公各有助。蔡司训且不惮拮据,与李司训相与捐苜蓿,庀材鸠工。不数月,庙貌焕然。余且喜且愧,而祭器尤多缺也。亟捐薄俸,与娄博士计之,而娄博士亦自捐其资。凡炉瓶爵笾等项,靡不毕备,庙貌且增而俨焉。今年春,李司训复谋饬敬一亭,余亦再捐微俸佐成之。盖望紧首地,何嫌加整。而余更有祝者,则顾诸士时勤瞻对,凛步趋,不啻羹墙,用是养成大才,而绎绍理学,无令文庄公辈独擅美于前也。则吾晋学,岂直称盛于今,将追夏校、商序、周庠而并传矣。一时捐助葺学诸公,杨郡尊讳一桂、卜郡尊讳履吉、高安溪讳金体。三十六年,佥事陈治本、知县李待问修明伦堂、戟门、棂星门。四十六年,知府蔡善继重修。〔何乔远记〕孔子所以贤于尧舜者,何哉?精一执中之传,如葩如萼,如树始萌。至于夫子,而焕乎其英华,鬯然其条枝。其德与功,则贤于尧舜也。尧,大圣人也,未有天下祀尧也。舜,大圣人也,未有天下祀舜也。尧辟洪荒,开文明,无暇及学。舜始立学,而商周继之,而周大备矣。周虽大备,其时夫子未生,所祀者不过先师瞽宗之俦,士之通一经成一名者尔。汉唐以后,则或有夫子之庙,而无其学,或学焉而不隶于夫子之庙。至乎我朝,徧州下邑,莫不有学、有庙,而所以事夫子者,极其盛以尊矣。天下之事,忽然出于耳目之所骤见,则惊动而群趋之、归之也,至而奉之也切。今夫子之庙,无地不有,无日不见,而居习以为恒。居习以为恒,则狃于耳目之常,而身之所行,心之所注,益自远于圣人之道。古之士者之居于学也,如工之在肆,农之在亩疆也。上以学养之士,非学无以进。今者士不附其师,师徒赘于学,所名为学,不过藉为系籍之地,进身之阶而已。而我晋江之为学也,则又附郭之县,祭祀乡饮之礼,乡贤名宦之位,上官拜谒,讲习之仪,悉聚于府学。而堂宇崩颓,宫墙圮坏,则益无以启人敬忌之心,而修学之举所以不可无也。夫人之相聚也,什则思长之,佰则思君之。方今晋江之名甲于宇内,衣冠林立,何啻什佰之众,而上之师长,与夫乡之前辈,为诸士修举学宫,以启敬忌之心,而望以身心体践之实,而吾侪诸士,独不思所以为长而为君乎?孟子语人动曰:舜何人也,舜亦人也。至于自处,则愿学孔子。凡舜之所为,极难耳,举舜以告夫天下,而自愿学孔子,则求大成之归,而希至极之诣也。此予所为吾侪诸士望长望君之意也。太守吴兴蔡公善继,畅教从身,树声丕变,贰车邵阳舒有翼,通判德清胡公公胄、司李江浦丁公明登、协恭以卫,成俗于师,先后令君江都赵公时用、兴化吴公甡、云间张公履端,掌教镇海,朱公汝相司训莆田,黄公襄程、乡李公一楫、乡衮南兵部尚书黄公克缵、吏部侍郎史公继偕、礼部侍郎黄公汝良等,并捐俸鸠金演成经始。敬书以告后之人。国朝康熙七年,教谕林润芝倡修两庑、戟门、棂星门及启圣祠。〔润芝自为记〕乙巳秋,润芝来铎晋庠。涖任谒庙,四顾颓废,而殿庭已属往来帅营,东庑开为册局,西庑立为仓场,启圣数椽,惟榱栋半颓,钥以贮草。明伦堂则投诚聚而演武,呼卢酣歌,连霄达旦。斩垣辟径,四衢通达。即讲堂一所,亦据而收饷。触目伤心,询之胥役,因仍已久。非惟不能禁,且不敢问焉。至予所居仁斋,尤为湫陋。天雨至不能移步。坐卧思维,乃先塞垣为户,力请陆文宗详恳王提台,赐示厉禁。而收放米草,清算查册,势难骤止。予婉陈上令,觉稍稍辑。丙午冬,予以公车去,弛禁如故。未秋再至,督学陆公檄予署府庠。时郡司马来公重建郡庠,予得与微劳,雅称来公旨因。思予自有庠,奈何使之颓败如是,何以仰对先圣也。不已,大声疾呼,力请占基,尽驱诸辈,思期一应。乃得给谏黄儆庵先生偕侍御杨侣公先生,出而兴举,募诸乡绅,又得提台王公捐五十金协成大工。予不敢问其出入,惟朝夕督其勤怠焉。不数月,而文庙两庑庙门棂星与夫学门、仪门,俱焕然矣。惜儆翁以入朝行急,而启圣未终。予每与当事言,苦无以应。今春,郡司马金公忽捐十金到学,予躍然喜出望外,快洽意中,不计其足与否,即庀材鸠工,新其汙漫,易其摧朽,丹垩柱楹,筑结堂基,置龛立贤主,又尽立东西两庑先贤先儒九十七牌位,案座齐全,似乎启圣得安,而先圣乃妥,即诸贤诸儒,昭穆攸序矣。又与诸生洪金鼎等,议于先师案前置神炉五事,及桩塑文昌帝君诸神像,欣然捐资,襄兹盛举,几费朱提三十,庶鼎革以来三十年,颓废之余,至今而苟完。不敢谓芝与诸君之微力,寅欲后之君子时废时修,益增美焕,弗以一氈为寄迹,任其颓败,为厚望焉。五十二年,邑人施世騋倡捐重修。〔王梦说记略〕晋为郡首邑,自先代建学城东,庙貌庄严,诸生以时讲艺其间,人文蔚起之盛,海内咸啧啧焉。历年滋久,殿堂廊庑,渐次剥落,有司诣庙庭,释菜无以光俎豆、肃观瞻。乡荐绅平园施世騋,毅然以鼎新为己任,毫不为工力浩费。谋及绅士,用是按郡乘稽学旁旧址,混为民居者曰诸公,悉复其旧。量工度材,乃塗乃塈,治门墙,营殿宇,葺东西序,及启圣公祠,垣墉户牗,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斋,庖有房,百尔废坠,莫不具修。复从土中断得先代埋没祭器,增铸其缺失,以供崇祀。更置廛税,备历祀香火资。其有功于学校甚大。乾隆十四年,知府高霔、知县黄昌遇倡绅士陈高翔等大修殿庭、两庑及戟门、棂星门、义路、礼门,二门旁周石栏。修崇圣祠,建学门,作文昌阁其上,以收巽水。又建奎星楼于礼殿东,移土地祠于棂星门东。葺敬一亭,明伦堂、教谕宅,建训导宅于西庑后,新人文济美坊。〔巡抚潘思榘记〕晋江之学,旧在泉行春门内,以改作郡署,遂移于门外,就泉山书院而为之。志乘散失,可考者一修于万历己未,再修于本朝康熙辛巳。勿良勿坚,易就颓圮。郡侯高君、晋令黄君会议图新,以重规制,输者麇至。于是延郡中绅士董其役,经纬井井,庶事用集。乾隆己巳十月,召匠真垫,今年七月,衅而告成。糜白金六千有奇。殿庑垣闥之崇深,率嬴于旧,而庭墄则骈以白珉。又作奎璧楼东偏,文昌阁巽位,可谓丰丽博敞矣。宋庆历时,郡县皆立学,凡一学之营缮必有碑。余所见者,袁州、枝江二记,其文斐然,盖李泰伯独能明国家为教之意,而江陵项氏则深论其重大,后有作者,弗可及已。区区识岁月会工材,何取乎?余弇陋,莫踵前轨,而吏士之请甚勤,不可无以告之也。则惟审于名实之际,而示以当行之道而已矣。夫至而先谒,然后从政,月朔舍采,春秋释奠者,非令长乎临以皋比,收以夏楚,各以家法教授者,非师儒之官乎?春诵夏絃,待有司之举者,非学官子弟乎?此名也。因其名而责其实,则凡入是学者,必思无负圣人之徒。吏尽其职,于古单父、武城何若也?师善其教,于施孟十四博士何若也?弟子祗其文行,于汉唐以下诸贤何若也?今天子昭圣德、本人伦、尊经崇化,以淑万方,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晋江,泉负郭,县有考亭、西山之泽,虚斋、遵岩之遗徽。晋虞博士曰:工染采,先修其质,后事其色。学亦有质,孝弟忠信是也。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在诸君交勉其质以赴乎,所谓实者而已。《史记》广励学官,又曰:因旧观而兴。《汉书》文翁修起学官于成都。何武为郏史,行部必先即学官,见诸生。注皆以为学官,学之官舍。而今之郡县学,或群目为学宫。此名也,而不可不审者也。高君名霔,黄君名昌遇,同时在庙督工者,教谕陈诚、训导王建中,其本邑绅士之有劳于是役,并诸输助姓氏,别馋碑阴。〔陈高翔记〕学校为造士之区,秀才任天下之重,儒衣儒冠,咸知此意已。惟是入圣之方,不可不得其要。方今天子右文崇道,养贤及民,其所以劝惩臣工者,曰实心,曰沽名。实心者,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君,下不欺民,苍生有赖焉。沽名者反是。违道之誉,声价几何?且两观闻人可为千古殷鉴。孔子告子路曰:勿欺也。为事君言之,而五常百行,胥準诸此。曰谁欺?欺天,而有无、是非、公私、利害之间,颠倒假借,何莫非欺?何莫非欺天?故欺者,世道人心之贼;不欺者,事物之根柢,推行之枢纽放之四海九州,经权常变,而皆准者。语人以神圣,曰不能;语人以不欺,岂亦曰不能耶?曾子作大学曰:毋自欺,故诚意谓之人鬼关,与孟子几希去存之义,互相发明。语人以慎独、知几、存养、省察,曰不能;语人以事根心,心根理,毋为啽著之小人,岂亦曰不能耶?士君子砥行砺节,圣贤为徒不与世俗浮沉,箪豆可操生死之柄,衾影自结羞恶之形。穷视其所不为,则达可观其大有为。国家始食养士之报,学校亦显三代之英,总在欺与不欺分途,学者正其趋而已。呜呼!民穷则放辟,习俗移人,贤士不免,其何如振兴而噢咻之,使之风移俗易,毋复以欺召欺,相率而伪,是必有任其责者。晋江学宫坍塌,郡侯高君霔、邑侯黄君昌遇集绅士捐建,余从诸同人后,纲纪其事,告之曰:樑栋如是朽蛀,前之兴修,丹漆饰观而已。诸君勉旃,毋蹈不慎之让,爰仍旧制而恢廓之。复修明伦堂,去东西房增二广文署,筑奎楼,塞东隅,缺巽位,建高阁,文明耸起。壬申春三月朔,棂星门云礶,夜呈毫光瑞气,透彻霄汉,经时乃散,毋亦王道本乎圣学,人文关乎世运,天衢亨象,闽学薪传,吾于梓邦人士有厚望焉。维时同事州同黏日辉、主簿黄育菶饬材鸠匠,会计经营。其较勤惰、除弊耗、均劳逸、奔走捐收、摩顶放踵,则孝廉尤垂青、苏俊,贡生陈云茂、施济世,生员何鼎鋐、蔡耀魁、张道南、苏宗进、黄紫山、黄天定、曾元文、张观声、郑西莲,监生郑霖、黏珪璋、刘溡、黏承绂、黄余庆、纪维柟、黄河清、张淑道,而予男怀德、予侄殿策与焉。乾隆十四年己巳秋九月兴工,迄辛未岁秋七月告竣,费白金八千五百一十一大员,皆归实用。自有大兴作,未有如斯之矢公矢慎、无罅隙可议者。在工言工,是亦不欺之一节也。嘉庆七年,重修晋江学明伦堂。〔林聪记〕天下事治诸既坠者难为功,葺诸将坏者易为力。合众人以兼营者,其协力难;谋数人而分任者,其成功易。先是,吾邑明伦堂日久崩颓,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予与黄君世德、张君桂芳、何君其章,倡始兴修,鸠众劝捐,工力浩繁,阅两载而未能观成,盖合众力以修于既坠者,功如此其难也。予筮仕秦中,己酉归里,明伦堂已还旧观。迨嘉庆六年辛酉初夏,堂之后楹不圮,窃虑不及今早图,势必日且益甚。爰与王君煇谋,各出已赀,分肩其任,嗣而曾君大源、王君鸣玉、王君菁莪、王君肇汾闻而赀助焉。费不及百金,功不过数月,后楹鼎新,前楹益以巩固,两学署亦藉为补苴,事轻而易办,志协而加勤,速于乐输,不至渐趋大坏有如此。既竣功,因书数语,详其颠末,以勒诸石,俾后之嗣而葺者,图于未然,则工简费省。择数好义者,勉力同为,可以易就,是则予之所厚望也夫。自嘉庆辛未年至道光九年,官绅士类节次兴修,或分所独肩,或协力襄事并施,平园祠亦重新整饬。崇圣祠黄梦麟领修。东庑曾世炽领修。西庑郑泰岩领修。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外阑、内庭,绅士敬捐公修。西斋二室一心斋领修。

位次陈设祀事仪节:

正殿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正中南向。四配十哲殿,两旁东西向。先贤先儒共一百二十位,列于东西两庑。按泉州府学圣贤旧皆塑像。至明嘉靖年间,乃撤像悉用神牌,惟县学尚存。

孔子称号始于汉平帝时,封为褒成宣尼公。唐高宗赠为太师。玄宗封为文宣王。宋太祖诏庙门立戟十六。真宗加为元圣文宣王。寻以犯太祖讳,改元圣为至圣。徽宗加冕十二旒、服九章,庙门用戟二十四。元成宗又加为大成至圣文宣。明洪武三年,诏孔子封爵如旧。嘉靖九年,易封号曰至圣先师孔子。改大成殿为先师庙,戟门曰庙门。国朝顺治二年,定文庙谥号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议改为至圣先师孔子,通行直省。康熙二十三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恭悬大成殿。雍正五年,谕每岁恭值八月二十七日诞辰,致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永著为令。是年,御书“生民未有”匾额,恭悬正殿。乾隆三年,御书“舆天地参”匾额。嘉庆九年,御书“圣集大成”匾额。二十五年十二月,御书“圣协时中”匾额,俱恭悬正殿。

祭祀之礼,自汉高祖始,以太牢祀孔子于阙里。魏正始间,始祀孔子于辟雍。隋命州县学皆以春秋仲月释奠。至唐高祖,始诏立庙。唐太宗始命守令主祭,后遂因之。宋仁宗始诏天下,以春秋仲月上丁释奠,后因之。晋江县学先从祭府学,然后赴县学行礼。国朝顺治二年,定致祭分献仪礼,通行天下各儒学。

从祀之祭,自汉安帝时,始祀七十二弟子于阙里,犹未祀之于学。唐太宗时,始以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配之。贞观二十一年,始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二十二人配享。高宗总章间,始赠颜子为太子少师,曾子为太子少保,并配享。至玄宗开元间,用李瓘言,始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为十哲,而以曾子居十哲之次,各为坐像,余弟子悉从祀于庑。开元二十七年,又赠颜子为袞国公,闵子骞等九人为侯,曾子等为伯。宋真宗又以闵子骞而下皆为公,曾子而下皆为侯,左丘明而下皆为伯。神宗元丰间,始以孟子同颜子配食,荀况、扬雄、韩愈并从祀。徽宗大观间,始以子思从祀。理宗淳祐间,加周惇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公爵,并从祀。景定间,又加张栻、吕祖谦伯爵,从祀。度宗咸淳间,始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并配孔子,而升颛孙师于十哲,以邵雍、司马光从祀。元皇庆间,以许衡从祀。至顺间加封颜子为袞国复圣公,曾子为郕国宗圣公,子思为沂国述圣公,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明洪武初,诏孔子封爵仍旧。十五年诏天下儒学皆祀孔子。二十九年罢扬雄从祀,进董仲舒。永乐八年,正文庙圣贤绘塑衣冠,令合右制。正统间,以胡安国、蔡沈、真德秀、吴澄从祀。弘治九年,以杨时从祀。嘉靖九年,诏屏塑像,始为木主,题曰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改大成殿曰先师庙,殿门曰庙门,四配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皆称先贤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称先儒某子,不复称公侯伯。十哲则闵子骞、冉子伯牛、冉子仲弓、宰子子我、端木子子贡、冉子子有,仲子子路、言子子游、卜子子夏、颛孙子子张。两庑列诸弟子位:东庑澹台减明、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有若、巫马施、颜辛、曹恤、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蒧、颜祖、句井疆、秦祖、县威、公祖句兹、燕汲、乐欬、狄黑、孔弗、公西蒧、颜之仆、施之常、秦非、申枨、颜哙;西庑宓不齐、公冶长、公皙哀、高柴、樊须、公西赤、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侈、商泽、任子齐、公良孺、公肩定、鄡单、牢父黑、荣旂、左人郢、郑国、原忼、廉洁、叔仲哙、公西舆如、邽巽、陈亢、琴张、步叔乘〔二〕及春秋以来诸儒凡二十九人: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高堂生、毛苌、伏胜、孔安国、董仲舒、后苍、王通、杜子春、韩愈、胡瑗、周惇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欧阳修、杨时、朱熹、吕祖谦、胡安国、张栻、蔡沈、真德秀、陆九渊、许衡。改祀于乡者七人:林放、以《家语》、《史记》俱不载弟子列故。蘧瑗、以夫子友不当在弟子列故。郑鋐、郑众、卢植、服虔、范宁。五人以造诣未纯故。罢祀者十三人:公伯寮、秦冉、颜何、荀况、戴胜、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吴澄,其后苍、王通,欧阳修、胡瑗、陆九渊,皆增入者也。隆庆间,以薛瑄从祀。万历中,以罗从彦、李侗从祀。十二年,以王守仁、陈献章、胡居仁从祀。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升朱子于大成殿十哲之次。五十四年,增祀范仲淹。雍正二年,议复祀林放、蘧瑗、秦冉、颜何、郑康成、范宁六人,增祀孔子弟子县亶牧皮、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汉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幹、陈淳、何基、王栢、赵复元、金履祥、许谦、陈澔明、罗钦顺、蔡清、国朝陆陇其二十人。乾隆三年,进有子于大成殿十哲之次,复祀吴澄于两庑,俱称先贤某子、先儒某子。道光二年,以刘宗周从祀。三年,以汤斌从祀。五年,以黄道周从祀。六年以吕坤从祀,又以陆贽从祀。八年,以孙奇逢从祀。

崇圣王祠其封号始于宋真宗,封圣父为齐国公,元加封为启圣王。嘉靖九年,改为启圣公,命各学校建启圣祠为祀。以颜子父路、曾子父哲、子思子父伯鱼、孟子父激公宜配从祀四人:周子父辅成、程子父珦、朱子父松、蔡子父元,定祀先师则先行事于此,祭品视十哲。雍正元年,易启圣祠为崇圣祠,五代俱追封王爵。木金父公为肇圣王,祈父公为裕圣王,防叔公为贻圣王,伯夏公为昌圣王,叔梁公为启圣王。二年,诏增张载父迪从祀。凡祭用帛二、豕二、羊二、各爵一、铏簠簋一、笾豆各四,略如祭先师仪。崇圣祠祭文曰:维王奕奕钟祥,光开圣绪,盛德之后,积久弥昌。凡声教所覃敷,率循源而溯本,宜肃明禋之典,用申守土之忱,兹届仲春、秋,聿修祀事,配以先贤,尚飨。

先师之祭,自洪武三年更定礼物,正位犊一、羊一、豕一、笾豆各十、登一、铏一、簠簋各二、酒尊三、爵三。嘉靖九年,定每祭用帛一、羊一、豕一、爵三、登一、铏二、簠二、簋二、笾八、豆八。四配共用羊一、豕一、各帛一、爵三、登一、铏二、簠一、簋一、笾豆各六。十哲共用帛二、豕二、各爵一、铏一、簠一、簋一、笾豆各四,每庑共用帛一、豕一,每四坛共用爵四、簠一、簋一、笾豆各四,外用勺以挹酒,云雷罇二以盛初献酒,象罇一以盛亚献酒,牺罇以盛终献酒。泉州府学祭器用甆,晋江县学皆以铜锡为之。

凡祭前三日,司乐者集明伦堂查点,乐舞生演乐三日。临祭时,乐舞生首领执麾幡列于两阶听唱,乐舞生就位,各依次立于殿庭奏乐之所。大合乐大鼓一、应鼓一、麾一、柷一、敔一、琴二、瑟二、编钟十六、编磬十二、埙二、篪二、箫六、凤箫二、笙八、笛六、搏拊鼓二、旌二、籥三十六,翟亦如之。乐生三十六人,歌六人,舞生三十六人。

迎神奏咸平之曲,词曰: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有乐无舞。

初献奏宁平之曲,词曰: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载,其香始升。有乐有舞。

亚献奏安平之曲,词曰:式礼莫愆,升堂再献,响协鼓镛,诚孚罍甗。肃肃雍雍,誉髦斯彦,礼陶乐淑,相观而善。有乐有舞。

终献奏景平之曲,词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于论思乐。惟天牖民,惟圣时若,彝伦攸叙,至今木铎。有乐有舞。

徹馔奏咸平之曲,词曰: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黉宫,畴敢不肃。礼成告彻,毋疏毋凟!乐所自生,中原有菽。乐作舞止。

送神奏咸平之曲,词曰: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乐作舞止。望瘗之曲与送神同。有乐无舞。嘉庆丁卯后,诸生许宗鹤制乐器,习音律,延黏德舆教乐舞。道元已丑,永宁陈拱辰捐银六百余新乐器及笾豆。

生员额:廪膳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二十,附学生员不限额,岁科两试,各取进二十名。武生岁试取进十五名。〔国朝陈大玠泉州府学取进各属额数碑记〕泉郡素称海滨邹鲁,府学额数二十名,历任学使至葛公德润,各拨晋江十二名,然皆学使酌拨,未有部定也。至冯公钤以泉庠额数暨兴庠定额,具题部咨议,覆由院司到府,蒙本府高公详称晋江应试人多,而文风尤盛,府学额进童生照旧,晋江十二名,南、惠、同、溪共八名,详司转院,蒙抚院陈公宏谋据详达部,礼部覆奏,乾隆十九年,奉旨依议,永远遵行。今夏学院汪公廷玙按泉岁试,照部文定额取进在案。高公为人端谨、公正,将入觐天颜,再涖吾闽,行且建牙开府,振兴文教,作养人材,与夫深仁厚泽,惠我嘉师者,又曷有穷期哉。因撮其原委,而勒石于学署之堂。公讳霔,别号公庵,河南汴梁人,由地官大夫擢守福建邵武府,以干练调泉州府,署泉州府诚安示府学照依定例取进额数碑,署泉州府事,福宁府正堂加四级、纪录七次,随带军功加一级、纪录二次,诚为旧章久定,难以遽更,晓示遵示事案:据南安县秦令详称:南邑地处海滨,稽兹古昔,文风远不逮于晋江,所有泉州府学进额二十名,由晋江拨入十二名,而南安则仅拨二名。原以文风有盛衰,应试有多寡,故拨府学名数悬殊。近来南邑童试增倍,而拨入府学不及晋江十分之二,详请均匀酌拨,奏请更定等由。先经本府以拨府多寡名数,虽由县详,第事阙奏改章程,非一时即可办理,应侯学宪批示核办,于府试时剀切晓示在案。兹逢学宪按临岁试,经本府面禀定章,奉宪谕:以此事关久定之例,当永远遵行。再查学政全书,内开泉州府学额进二十名,晋江拨十二名,南安等四县拨八名。又乾隆十八年议准直省州县,文风此优彼绌,势有难齐,旧日额数,果其行之已久,原系因地取材,自不应有意更张,徒滋扰累。查兴化之莆田、仙游,向系三七分拨,泉州之晋江,应试童生比各邑尤多,文风比各邑最盛,向系四六分拨,均无偏枯,应仍照旧分拨。嗣后兴化府学额进童生,遵照旧例,莆田分拨十四名,仙游分拨六名。泉州府学额进童生亦照旧例,晋江分拨十二名,南、惠、同、溪四县共分拨八名,今该学政永远遵行等因,未便顿事更张,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晋南二邑绅士童生知悉,尔等当知拨府额数,系久定章程,例应永远遵行,务宜静心肄业,以图进取,不得妄思更定旧章,徒滋事端,其各凛遵勿违,特示。

学田宋绍兴间,兖州儒臣请建学田,诏从之。凡天下郡邑学,各给田或五顷、或十余顷征租税,博士官掌之,为养士需。明洪武初,诏立学校教士,岁给常廩,为之会食,设膳夫以职薪水之事,凡前代学田皆废,后人文日盛,生徒渐多,始有不赡者,有司作兴为赈卹计,倣宋人置学田之议始此。

晋江县学学田:

一、万历二十年,巡按御史邓链批发僧广浩名下资福岩田地二十八亩二分、山地十亩,每年征租入官,充学公用。

一、万历三十八年,提学佥事熊尚友发入官银买田六十八亩一分,除六分入府学外,晋江学每年得租四分,该二十七亩二分四厘。以上二条,万历志载在晋江学,今查此租归在府学,年止收谷六十觔。

一、康熙二十二年,总督姚启圣捐置民田一十五石三斗五升,年载租额二千四百零六觔,春冬二冬收租。坐晋江南门外霞浯乡、北门外后茂乡、埔任乡,赐恩山下,南安下尾乡等处,年应纳晋江粮银五钱六分五厘,南安粮银二钱零二厘,除输正供外,余为诸生膏火资。

一、雍正十年,陈士鈵捐充屯田,年征租谷三百五十觔,民田年征谷三百五十觔,坐晋江北门外岭后、南门外小桥、东门外东禅、惠安县府堀乡等处,年载屯粮三斗六升,丁增七分五厘,民米一钱四分,除纳粮外,存留为修文庙费。

一、十三年,邑绅张文秸捐充民田租实额二百五十三石八斗三合八勺,每石每年春冬共载租额九十觔,田坐南安五都、十五都、十六都、十八都等处,除纳粮及杂费外,岁给八千觔为泉山、即温陵。小山二书院掌教膏火之资。〔许日炽记〕雍正乙卯岁又四月,张君义助垦费,置社斋等田,又充祖遗腴田二百五十余石,为晋江义学书院灯窗膏火之资。前既列其事由宪题旌,复委各所司管理学田一项,则归之晋江学官专掌,置仓明伦堂左,以为春、冬收成之藏。既设书院二所课督生徒,兼习官音,按年给二义学师租谷各四千觔。合计八千觔,详报存案。租额虽多,而脯修惟定此数者,收成丰歉不同,且有工食、水脚之费。煽晒耗蚀之糜,故酌其中而行之也。余喜自是之后,义学有资不废,其裨益于斯文者甚厚。因思张君所捐各项田皆膏腴地,既各勒之贞珉,登之档案,以垂永久。而此田所关尤钜,不将租额、住址、产米、声名载镌于石,年远之后,势必为顽佃之所侵匿,奸胥之所弊混,其有妨于张君义举之盛心者多矣?爰勒而志之如左。张君晋江人,字礼仲,号节崖,授陈州府别驾。一田坐南安五都等处,年载租粟五十八石五斗零。一田坐南安十五都、十六都等处,年载租粟一百一十六石四斗八升。一田坐南安十八都等处,年载租粟八十五石零。一年应纳产米五石四斗五升八合三勺,该官银九两九钱七分一厘,匀丁在内。一年应纳仓米二升一合五勺六抄六撮。一年贴纳林辛、林学录、吴行健等产米三斗五升八合二勺。

一、雍正十三年,庄廷簪捐充民田租谷除崩荒外,实存熟田租四百一十二觔,坐惠安县山仔边后坂乡等处,岁收租谷,除完民产一斗七升二合折乡银五钱一分六厘外,余存为修文庙费。

本学口砌顶坐北向南四店,皆前向学给地起盖者,应纳学中地基租,首乙间已公置充入文庙灯火之费,其第四间公置充入林、李二先生祠祭祀之费,每月租钱,学书办收一分,值祭者收二分。

书院

温陵书院 隆庆志:泉山书院为宋文公朱熹建,旧在行春门外。明初,以其地改建晋江县儒学,祀文公像于明伦堂。洪武二十二年,御史钟道元、田斌、陈仲述、教谕王敬移建祠于殿后。〔陈仲述记〕晋江为泉州附邑,邑学旧为泉山书院,朱先生祠在焉。今改为学,于是舁文公旧像置明伦堂上。师生讲肄杂处,无以示尊崇之意。洪武戊辰,缙云钟道元以御史按事至泉,谒学宫,跻讲堂,顾瞻有不豫色,谓文公先生天下万世所宗承,况斯邑为过化之地,祀于学,以风励后生,宜尊且严,祀无专所,其可乎哉?时襄城王敬适典文教,白于邑丞常守雍,卜礼殿后隙地别为祠以专祀。公议以克合,于是輂除粪壤,疏剔榛荒,辰日既良,以经其始,越明年告成,凡若干室。幽幽秩秩,有庑有堂,舁旧像置祠中,俨乎如生人正坐堂上,学士大夫来游、来歌于斯者,拜谒祠下,如亲严师,亦莫敢不敬焉。予时继道元亦来,王君白其事且属予记。予惟诸君知崇朱子之祠,斯知学朱子之学。士生斯世,不欲为圣贤则已,如欲为圣人、贤人,舍朱子无以迳。粤自人文肇开,五三六经载籍之传,不可尚已。乃笃生尼父,于周室东迁之际,以集其成,斯文之兴丧,天实为之,岂苟然哉?夫何秦人暴戾,难除篇籍,大道之绪日泯。两汉之士,喙喙争鸣,至周、程、张、邵诸儒出,得不传之学以相授受,天又笃生朱文公于有宋南渡之时,以折其衷。天之兴起斯文,谓无其意可乎?于东迁生孔子,于南渡生朱子;孔子不得其位,朱子亦不大显庸于时,盖俾之立言垂范,扶植人纲人纪于衰世,皆天也。今士大夫咸知孔子之道,不可一日无,一日无则生之理几熄。朱氏之学孔子之道之寓,求观孔子之道,必自朱子始。苟为不然,如适燕而南其斾,适越而北其辕,其可至哉?此朱子为有功于名教,在吾徒为千万世罔极之恩也。予也少,有志于朱学,而弗窥其堂,无以塞王君请。虽然,朱子之书,家传人诵,昭列粲然,若繁星之丽天,有志于学者,可求而得之,又奚庸赘,遂书以为记。正德十年,知府葛恒乃移建于县学前蔡巷内,塑朱文公像其中。仲述碑记移竖于此。嘉靖十六年,郡守王仕俊构祀田为祠孙朱鏸守顾之资。〔沈源记畧〕安城方南王公守泉之次年乙未春,祀文公朱先生之祠。见朱氏二嗣人焉,孱然弱也。公问为谁,源进曰:公嗣人,以檄来主斯祠者。曰:然则何以生?曰:园有荔,圃有蔬,岁得千缗,以食以衣。曰:十缗也,以衣食乎?予慨夫前之君子有以来之,而莫能生之也。遂出白金十两示源曰:是足以生公之嗣人矣,为我处田租焉。晋江尹鲍君龙助白金六两,源暨生员谢鉴、陈谅朋助白金四两,合二十两,乃付之开元寺主僧。僧曰:有去府城四十里而遥,土名流水庄,有田一坵,沃壤也。岁可获租三十石,以五石为修守费,二十五石者,实租也。以白于方南公,方南公喜曰:是足以生矣。乃申命源曰:征远者肇近者也,克终者慎始者也,详核以杜欺,定保以防夺,为我告后之君子,凡吾所以处此,为文公也。薄海内外凡诵法孔子者,皆知有文公,苟见其嗣人焉,莫不敬而恤之,将衣之、食之、教之、载之,惟恐其弗至也,矧兹田也,以衣食嗣人者,有欺焉忍弗杜之,有夺焉忍弗防之也哉。田属开元寺都其事,佃甲卢宜清,分治者佃户卢汝庆等四十五名,内载米二石,以隙地畀僧人,俾之自输其嗣人,实食租二十五石,盖义举也。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府王者都修。〔洪士铭记〕吾郡为朱文公过化之地,比屋絃诵,私淑其遗泽者,五百余载于兹矣。郡有先生祠,鼎革后,军旅频仍,庙貌倾圮,沛国王公来守是邦,乃允诸生请,捐俸余以倡修治,撤祠而重构之。又于祠北建十堂,置号房数十楹,以为诸生讲习之所。盖鸠工具材,不踰时而告成事,于是堂宇聿新,遗像俨赫,拜瞻考肄,罔不祗勤,诸士因属余为言记之。余惟我国家文教,覃敷道化,蒸蒸侔于云汉。独闽滨澨远嵎,二十年来,司是土者,率未遑礼乐事,今属当清晏之会,而公以彬雅儒宗,宏圣天子作人至意,以振兴斯文为己任。噫!何其盛也!夫温陵夙被文公之化,蔼然有邹鲁遗风。然前此固患奖进之无其人,即有其人矣,或阻于时会之未得为,而今乃幸观于斯,是知吾道之将兴,殆非偶然。异日必有真儒踵起,以绍紫阳氏之绝学者。紧惟公实启之,盖与宋梅溪西山仝有功于兹土者比烈矣。予惧久而湮其姓氏也,因为之记。乾隆七年,知府王廷诤捐俸重修,中祀朱子。别建启贤祠,祀韦斋先生。旁构敬业堂,并学舍十三间,集诸生讲业其中,置田租为膏火。〔靖道谟记畧〕泉州,古温陵郡,宋朱文公主同安簿时,讲学于兹。旧有泉山书院,在郡城东行春门外,塑公像而崇祀焉。后改为学宫,祀公于明伦堂。洪武戊辰,御史钟公道元改祀于礼殿东。正德乙亥,郡守葛公恒移建于蔡巷,易书院之名为文公祠,即今地也。旁置学舍为诸生肄业所。厥后兵燹频仍,渐就倾圮。本朝初太守沛国王公者都加修葺焉。然因仍旧制,卑陋湫隘,无以肃观瞻。今太守全椒王公,谓文公溯源洙泗,倡道东南,集诸儒之大成,崇祀之地不宜简陋,集绅士会议,首捐俸鸠工庀材,撤旧而更新之。别建祠祀韦斋先生。旁构敬业堂并学舍十三间,俾诸生讲业较艺其中。经始于辛酉春三月,讫工于冬十月,费白镪以千计。制度备,规模宏敞。复颜书院之名,而冠以温陵,盖郡之名所自始,不忘其初也。旧有田租碑记犹存,而年远湮没无可考。公复多方设法,为诸生谋膏火,详载祠产碑记。昔真西山先生守此邦,朝讲学而夕治事,公盖后先一辙云。郡绅士仝立记。闽自唐常观察晋兴文治,延欧阳行周先生设教,人始知学。至有宋治泉郡者,乾道间王梅溪先生,会诸生于学宫讲经。嘉定间,真西山先生听治之暇,即亲讲学。明嘉靖间,朱仲南先生先教化而后刑罚,择诸生才隽,谈道论文,庚午乡试,郡中式者五十八,士称极盛焉。国朝文治聿彰,设义学以兴教化,代不乏人;然书院之设,渺乎未闻。盖近圣贤居而馆地常隘,集文学士而膏火不充,所以难也。今郡侯全椒王公廷诤号訚斋抚治泉州,首先文教,文庙、贤祠捐俸修整。每诣学宫,集诸生而训诲之,人知自驯。郡东朱文公祠旁有温陵书院,年久倾废,捐俸建祠,旁及书院,圮者建之、漏者葺之,学舍焕燃以新。又虑诸生课业膏火无资,复捐清俸置租税,按月给费。邑侯江夏胡公格号寿平,协力捐俸。赞襄盛事。夫兴贤育才,贤大夫之事也;而亲承教化,争自奋励者,非学人之责欤?邦人士躬逢盛事,公勒石以志不朽,非徒以彰盛德,明设立规模,俾后人有所考据。犹望官斯土者,踵而继之。而人文蔚起,软化之盛与源山并峙,筍水俱流者,宁非有以倡之耶?一大祠后新修书院三间,另二直头一祠,西新建敬业堂,并下层三间,一讲院,前新修书院三间,并前层通连共三间。以上书院共十三间、二直头,作诸生会馆,不得混称义学,借作书室。一店屋一座,在东街行春门楼内辑和五邑坊外第六间巷仔边,坐北向南,阔一丈六寸半,深二丈一尺半,每年收税银十两五钱,现租黄九观。一店屋一座,在东街辑和五邑坊外,黄厝巷口第一间,坐北向南,每年收税银七两五钱,现租户叶二观。一店屋一座,在东街辑和五邑坊外,门楼巷口第二间,坐北向南,每年收税银七两五钱,现租户郭殊观。以上店屋三间,每年租银共二十五两五钱,系府学教授按月取税给诸生课费。一田一段三坵,坐北门外石塘前,土名石厝墘,载租一石二斗,大佃户田长耕。一田一段一坵,坐洋塘乡,土名石坚园潭,载租二石三斗,大佃户杨元、杨宁同耕。一田一段一坵,坐洋塘乡,土名官坝坑,载租二石,大佃户田送耕。一田一段二坵,坐洋塘乡,土名相向头及大坵身下,载租一石,大佃户杨兴耕。一田一段一坵,坐杨厝前崎坵,载租四斗,大佃户杨兴耕。一田一段一坵,山院乡后亭墘厝斗内大井后,载租一石,大佃户许谨耕。一田一段二坵,坐洋塘乡,土名院后墩兜,载租一石一斗,大佃户杨球耕。以上共七段十一坵,载租额九石,给祠丁收税资香灯洒埽。

山丛竹书院 在府城隍庙旁,其匾为朱子书,镌于石。〔明朱鉴诗〕岧嶤碧屿杳冥蒙,绿映苍苔匝地封。明月影中金琐碎,乱云堆襄玉玲珑。一峰小小芙蓉淡,万叶葱葱翡翠浓。自是一方仙景好,禅源不与世间通。国朝康熙四十年,通判徐之霖建。〔之霖自记略〕郡治东北有高阜,地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诸此。宋徽国文公朱夫子种竹建亭,讲学其中,自题曰:小山丛竹,固胜迹也。历久倾圮,修复阙人。明嘉靖间,通判陈公尧典重构斯亭,更名过化,且镂夫子遗像,以崇祀之。后复为兵燹所毁,基址侵作民居,石额没于卒伍,像则碎而为三,委置五贤祠壁隙,亵渎先贤,不亦甚欤?岁甲戌,余判是郡,访求夫子遗迹,明经吴子方皋为予历历言之。偕往省视,茂草绵芉,几莫能辨,虽寸椽片砾亦荡然无存矣。窃不自揣,锐夫兴复,谨节一岁所支俸钱,于乙亥之秋,庀材而经始焉。寻复穷诘石额所往,藏者知不能隐,乃得还归故物。为循旧址而楹竖之,躬亲指画,虽寒暑弗避。亭既成,于五贤祠壁移夫子石刻像,召匠补辍,祀于亭中。已卯秋,泉士之登乡荐者数倍往昔。又一载,予思非另建讲堂,不足以广夫子启佑之遗爱,乃向提台王公于亭左乞閒旷地,开辟营造,阅岁而成,以诚正名堂者,盖扶夫子心学之渊源也。亭之后构书屋前后六间,为士子藏修息游之所,额曰瞻紫。右畔筑六角小亭,检化残简,额曰敬宇。前后围列森玉,滴翠盈阶。祠门之外,仍竖坊表于通衢,俾人知所瞻礼。工告竣,计其亭屋丈尺,一一登载于牒,召人守视,庶可垂之永久焉。时董其事者,贡生詹子允升、李子云永、庄子际培也。五十年,知府刘侃修,岁给廪俸为院长膏火。〔张云翼诗〕婺源道源源且长,南流过岭何汤汤。文澜初洒尤溪侧,学海实汇屏山旁。紫霞洲灌玉仙池,亦舆洙泗同汪洋。派分苎溪会众流,枳棘之中棲凤凰。晋水还沿置讲舍,鳖头石井相辉光。筍峰罗列碧碐磳,荡漾绿雪韵风篁。此时挥管看云布,遗亭千载有余芳。我来守土刺桐郡,喜闻絃诵声琅琅。高标仰止小山下,梦舆登岱俯八荒。海润还期滋道泽,龙吟时听吐苍莨。〔黄朝阳初夏小山丛竹望郡北诸山诗〕北城池渐高,兹邱俯郡邑。夙仰昔贤踪,摄衣此拜揖。丛竹有清阴,空庭飞鸟入。徘徊茅檐下,忽见群峰立。天晴岩谷分,岚气如带湿。远树推夕阳,苍茫映原隰。悠悠万古情,纷然此时集。日暮赋归来,清风犹可袭。乾隆五十三年重修。〔巡道朱元荟记〕惟圣法天,维贤宗圣,羽翼大教,昭垂至教,其功良不可少。我先代徽国文公集诸儒之大成,以承孔孟之正脉。盖自汉唐以来,诸儒所支分派别者,至此如百川之归于海也。是以倡道于宋,门人四百有奇。所至皆有过化存神之功。温陵夙有海滨邹鲁之称,其城北高阜之地为小山,当文公涖同安时,每至郡必登临其地,后以秩满,读书讲学其中,建亭植竹,自题曰“小山丛竹”。人思旧迹,共有高山景行之想焉。明通判陈公尧典重构斯亭,更名“过化”,镌文公遗像以崇祀之。越国朝,毁于兵燹,参军徐公之霖,从而修之。复立讲堂学舍,其培植斯文,为益匪浅。顾年久风雨侵蚀,不无圮废。余于乾隆四十年承天子命来守此土,与绅士修之。方经始,以外艰去。迨五十年,复膺简命为汀漳龙观察,因与署府郑暨绅士谋臧其事。倡捐者有若司马曾华文、孝廉徐用邃、劝捐者有若孝廉郭大椿、蔡云、举明经林玉麟、诸生何有文、汪志清。董事有若国学陈世芬、诸生徐用迪、陈守均、徐浩然、曾毓读。起乙巳夏,讫丙午冬。既成,众请序于余。余思文公以命世之才,任万古斯文之重,微词奥旨,注于六经四子之中。凡累圣道之榛芜者,靡弗爬梳厘剔,震耀而光昌。泉为邹鲁文物之邦,其被文公教泽尤深,都人士见义勇为,因旧迹而增新,俾堂皇气象,炳蔚文章,则斯地之重建,亦大道重兴之一机也。是为序。

石井书院 在府城西南安平镇,名鳌头精舍。宋绍兴初,吏部朱松尝为镇官,与士人讲学。后其子熹官同安,至镇访父,时与父客耆士论说经义,镇人益劝于学。嘉定四年,镇官游绛白郡守邹应龙,建书院于镇西,如州县学之制,命通判朱在,在,文公子。董其事。建大成殿、尊德堂。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绘二先生像于尊德堂,异室而祖焉。〔留元刚记〕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若远而近,所寓皆教。故士君子行,人人有之,世世有之。世入春秋,鲁泮郑校,不绝如丝。一经秦暴,扫地亡几。汉室开学,迨今百世,然岂必曰京师郡邑而已哉?亦惟崇废起坠,犹幸不泯。嗟夫!吾先圣之道,与天地并立,处处赫赫巍巍。天下用之,天下之功;一国用之,一国之功;一家用之,一家之功,可祠而敬,于地何择?后之所以日不逮古者,教化之略,治效之亏也。昔龙江有书院,寖久弗葺,惟庙像仅存。开禧甲子,予始议复故,或者难之,余喟然曰:教化之地,不病其详,而病其略,今之所病乃略之。故聚庐万里,徼福缁黄,重堂突厦,经营后设,设一儒馆,遂骇观听,宁有是哉?缮修以来,于兹十年。建安游君绛贻书曰:石井居郡之南,亦号多士,距郡学二舍,负笈者告病曰:闻予渐仿为肄业之所。太守邵武邹公应龙然其请,捐公帑四十万以倡。漕舶二使者,郡之二车,乡之秀民,咸以资助。爰相兹土,面三峰,会众流,厥基崇敷,俶规制殿于中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别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门列峙,缭垣环周,檐甍层复,凡三百楹,公私经费合四百万。赡养有田,讲肄有膳,舍采之仪,考士之式,大略可睹矣。经始庚午之冬,讫工壬申之秋。慨若时司存期会,如束湿鲰,方郡国不急是图,不惟不敢,亦且不暇,微贤太守孰主张是?淑人之功远矣,愿文以记。余思既事未免违俗,效之犹非,敢自是乎?虽然,是役也,请之者不惮,从之者不疑,卓然有见,实获我心。天下如石井者凡几,使请之若而人,则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将使是民为三代之民矣。书之何辞?宝庆初,守游九功拨五废寺田以廪士,岁久倾圮。明成化十二年,知府徐源、推官柯汉重建,塑文公像祀之。堂之东北,为小山丛竹亭,西北为杏坛。弘治十年,同知罗憓重修。门外立石华表,匾曰石井书院。〔傅凯记〕鳌头石井学院,为宋韦斋朱先生与文公先生父子而建也。绍兴初,韦斋公尝为是镇官,吏事外,进民之秀者,教之义理之学,士向慕之。后文公来簿同安,屡过此,见其父老与其长上论说义理且详,士用益劝。至嘉定间,镇官游君绛因士民之请,白于郡守邹公应龙,相地于镇廨之西为书院,如州县学之制。建大成殿、尊德堂及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斋,绘二先生之像而祠焉。仍给五废寺田,以廩士之肄业于斯者。当时家礼乐而人诗书。由宋至今,田既迷失莫究,书院为风雨所震坏,地基为豪黠所侵并,而夤缘盖屋、筑坟于基内。郡庠生庄概等白诸巡抚张公行核,未复而去。后国子生庄楷奏行郡邑核实,拆屋屏坟复建中殿及门楼,而四斋犹弗克举。弘治丁巳冬十月,贰守桐庐罗侯憓出按海滨,往拜焉。见斋地鞠为草莽,内仍被侵以盖屋,门楼倾塞而傍出入,中堂黝垩亦几毁漫漶,咨嗟良久,而遂有兴复之念。归谋诸同寅郡守四明牵公哲,咸壮之。因立拆其屋,捐俸金十两以倡。致仕江阴邑丞伍君环偕诸耆民黄隆海等,各劝捐资助有差。随委伍君而下九人董其役。重建四斋如旧制,改建门楼三门而高大之,修葺中殿而塑文公之像于中。东小山丛竹亭,西杏坛,外仍树以石华表,而匾之曰:石井书院。兴工于丁巳十一月十一日,毕工于正月二十六日。躬行释菜礼,而告成焉。仍欲建后堂而塑韦斋之像于中。伍君偕诸耆民以侯之功不可泯也,属郡庠生伍超、黄缓来请为记。呜呼!周室既衰,教化不行,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几晦,孔子出而集群圣之大成,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群圣之道于是乎大明。灰烬于赢秦,驳杂乎汉唐,孔子之道几晦。文公出而集诸儒之大成,研极精微,解释经传,孔子之道于是乎大明。然则孔子有功于群圣,文公又有功于孔子,而渊源所自,则出于韦斋与仲素讨论之日,不可掩也。故皆得从祀于孔子之庙,宜矣!而此石井乃先生父子过化之地,教泽之及人者深,至今如亲炙之,又安得不轩昂其栋宇,巍峨其貌像,而致崇于无穷哉!明季倾圮。国朝康熙三十九年,晋江知县陈炎就遗址而鼎新之,塑像行礼。乾隆七年,知府王廷诤复倡建韦斋祠。十四年,通判马鏴复鸠绅士创台门及两庑,聚生徒肄业其中。〔安平绅士公记〕石井镇尽山滨海,宋号石井津,海舶就榷焉。建炎间,创镇设官。其名书院者,宋吏部郎韦斋朱公官是镇,公余之暇,择民之秀者教之,人始知学。公子考亭公复为同安主簿,时来镇与其执友讲究经义而安之,文风丕振,追胜杏坛,肇芳丛竹云。嘉定四年,镇官游公绛,郡守邹公应龙因士民请,于署之东畔建大成殿,绘二先生像祀之。迨国朝鼎革,旧址仅存。康熙庚辰岁,邑侯陈君炎悯朱祠就湮,倡率鼎建,塑文公像以行释菜之礼,而韦斋公之祠,缺而未举。夫公不附和议,铭韦自警,用启理学之传,特配启圣祠中。则安为公过化之地,尸祝其容巳哉。乾隆壬戌夏,安绅士呈请府主王公廷诤,倡题重典。阙岁而草创成堂,设主致祭,以报功德。越戊辰秋,复捐赀修饰,甎埴圬墁,槛棂雕琢,而堂宇略备。近昌黎马公鏴来刺斯土,甫下车,慕朱先生之风,即有义塾之议。因海涨桥倾,捐俸劝修,分委督理。告成之日,进斯董事,谓桥梁利于济人,而学校为造士要津,既得绅士多助,其勿吝鸠庀完成,因祠为学,以擎盛事。于是申请列宪,垂为成典。于是创立台门以及两庑,延师就祠而设绛焉。今者两祠岿然,士之望门墙而兴起者,讵非我公之造就哉?夫不为之前,虽美弗彰,不为之后,虽善弗继,公以作人为己任,将化雨春风,育英才于鳌海,培多士于鸿山,是即继韦斋先生化民成俗之至意,而于考亭公之兴学倡教,并流传于不朽也。是为记。

欧阳书院 在府城东北虎岩。旧志为泉郡四书院之一,详见山川。

清源书院 在府治东南,集贤铺承天寺之左。原系靖海侯施家所建,名曰“澂圃”。其后人分割转售他姓,日就倾颓。乾隆三十二年,郡守陈公之铨以温陵书院房屋稀少,五邑士子来学者,多不敷居住,遂捐俸倡率绅士购建兴修,名曰“清源书院”。中为讲堂,前为石亭,方池环绕。对联云:琴书在御,任眼前鱼躍鸢飞,悟徹行文旨趣,函丈无尘,看槛外水流山峙,参来养性工夫。左有小山石桥,横亘其下。转而上则得月楼,岿然在望焉。讲堂之后,有内堂东西两房,窗棂明净,可为掌教行文之所。左旁有厅,迥向有廊,转过楼下,房屋较为轩爽。其东边厢房一连十余间,诸生可群萃肄业焉。乾隆癸巳,郡守杨公廷桦议欲扩充,院前有屋三进,共计十多间,通桂坛巷,原为施家旧业,再行购置,掌教陈绳臯恐日久视为传舍,亲书清源学舍匾额,悬在门首,不许外人借住,以昭画一。其山长修金薪水以及诸生膏火,历任郡守皆有捐置。将银项发各典铺生息,立有碑记,以杜侵渔,可按数稽查焉。嘉庆七年重修清源书院经费碑。〔署府冯国柄记〕泉郡为子朱子过化之地,而王梅溪、真西山两先生皆守兹土,所以启迪而薰陶之者,至深且久,故有海滨邹鲁之称,钜儒名臣后先辈出。士生其间,耳濡目染,必有以继迹前贤,而教育造就,非加意于书院不可。乾隆丁亥,前守陈公之铨别购新院,颜曰“清源”,醵经费千金。后杨公廷桦守是邦,复鸠金共成四千五百有余两,岁费有资,条教章程,灿然大备。嘉庆辛酉仲春,余奉檄行郡事,先诣书院而校士焉。核其经费,仅存四之一,盖为官侵吏蚀,不可复追矣。予惧其由此而废也,割俸料量终岁计费八百余缗,是曷可以继,乃亟先倡捐。复谋之僚友及绅士,鸠金各半,获符原额,付子钱家生息以供岁费。诸规条略有增改,要不离乎旧章者近是。抑余闻之,郡治旧有小山丛竹、温陵各书院处来学者众,陈公以其隘也而易之,此地有亭池竹木,学舍讲堂,藏修息游其间,既有其区,复有其藉,从此咸加刻励,砥行立名,为邦国之光。是则陈、杨二公之心,而亦即余之殷殷望于多士者也。多士勉乎哉!是为序。

梅石书院 在府治东北,明嘉靖八年,巡按御史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改净真观地建一峰书院,祀市舶司提举罗文毅公伦。〔张岳记〕故翰林修撰一峰罗先生,初入仕,即上疏数千言。论大学士李公不当起复,落职提举泉南市舶司。未几,召回,守资南都,即浩然弃归。天下既闻其风而高之。比归,杜门讲学,不以世事屑意,而尤严其节于辞受取与之际,俊伟明白,必欲得其本心而后已。故久之而天下愈信服焉。嘉靖己丑春,按察副使万安郭公持平巡历至泉,以先生尝谪居于是地,而尸祝之典未举。维时郡守顾侯可久以入觐去,乃谋别驾李侯文、节推徐侯炤,得城北丛祠一区,请于巡按御史聂公豹,斥去昏淫之鬼,因旧材稍易蠹坏,悉以坚良,以三月朔日,率郡之人士奉先生神主而释奠焉。既又治其斋居讲堂,下及庖湢之属,凡为屋四十间有奇。择士之有志者居之,延乡进士王宣颛职其教。是夏,顾侯及晋江令钱君楩至自京师,则教士续食之法,讲求益备,而书院之传,可以久而不废矣。夫以先生风烈之盛,去之千百载,闻其风者,犹将低徊向慕不能自已,而况神灵精爽,睠临兹字,登降出入,如将见之,有不反身警协、求无愧于先生之心者乎?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而推其所为之类,至于穿窬同科,夫士者之不为穿窬必矣。孟子复云:尔者几微审察之间,一有未至,其陷溺必至是矣。是故人得其本心也,虽嘑尔蹴尔之不受。乞人行道之人之心,与不受千驷万钟者,无以异也。如其苟焉,以迁就于功利而已。则桓文之所以攘夷而伯,良平之所以挟术而谋,亦何异于穿窬者耶?此其得失,必有能辨之者。先生之所以宁约其身,困约而不肯少贬,以循流俗,其不以是欤?世或言起复之事,李公入疏辞者,十七八矣。最后乃属先生,先生辞不宛曲,若有负李公者,是不然。夫事之不得乎理而冒为之者,使出于庸人与小人,中材之下,皆得以指摘而议之。其不幸出于贤者,复有贤者为之讳其失而回护之,则是非反真,人心无所折衷,其流弊乌可言哉?呜呼!此先生之所深忧也,亦惟求得其本心而已矣。故详述之,以告吾后之学者。二十八年,同知胡文宗修。〔文宗自为记〕一峰罗公祠,统名书院,其本末石刻有考。计今才二十年耳,日倾月圮,余每讶之,弗有坏理若是者何哉?迺诹于众,具言所以。则闻有堪舆家指为吉壤,觊觎者众,倾圮因之,不忍具述。可叹也。用是□然者数日。已乃庀材计佣,捐俸而偿之直,一不以烦公帑劳民力,自堂序以达门墙治之则已。因念公于余为乡先达,祠若书院,始诸今。双江、浅斋二君子行部至郡,据礼协议,相与崇重,式成兹役,以风士类,实获我心。余忍坐视其然,亦司存之恥也。独惟公天人也,以直言落职是邦,其高风劲节,雄视一世,真与清源、紫帽诸山并峙,视天下事物无足以撄念虑者,又何事于斯?顾院额仍揭公号,庸人孺子饫闻而习知,则亦有谓欲使后人过者式焉,吊者兴焉,有司举故事加严焉。而今顾若此,非所知矣。余力不足而意有余,谓公真灵,终古长在。终时往来其间,宜与郡中西山、梅溪二祠,世世专祀,有永无斁,而未能逆睹,是可虑也。工既讫功,书此以告来者,嗣而葺之俾弗坏。〔陈琛谒祠诗〕牛山须禁放牛羊,藏久良弓要力张。远大也应甘澹泊,元微亦只在平常。悟来始信无名语,老去方知有故乡。敬起一峰吾敢问,定行白水答清浆。崇祯间,复以二云曾公樱配祀,名曰清源书院。〔蒋德璟记〕二云曾使君,镇泉之五年而移节,甫临发,与铨部林公为盘暨不佞璟,会士绅于一峰书院,证文成之学,而新使君陆公适至,又宫允黄公幼元亦自漳赴召过泉,因偕郡守孙侯、司理区侯、邑令戈侯再会,登歌《鹿鸣》、《南山》、《泮水》三章。宫允起拜曰:周行示我矣。铨部曰:基我邦家乐得贤,实繄今日。黄布衣曰:美哉,长道之顺也。小大从公匪怒伊教。于是璟飏言,以为雅言周行,鲁言长道,周礼尽在鲁矣。泉夙称海滨邹鲁,自紫阳倅同安,道始有闻,入明而吉水罗文毅,以抗疏左迁,复相与讲明正学。其后吾邑蔡文庄,陈紫峰诸乡衮,斌斌蔚起,而李文节、林司徒、何司空继之,泉学为盛。然文毅特市舶谪官耳,非有泮林鸾旗蹻马之华,足号召也。诸先辈虽为桑梓君宗,亦不闻有当道身为之倡,聚一堂而商,朱陆同异,为圣门究任仁指归者有之,自曾公始。公生文毅之乡,少游南皋邹公门,称入室。其学以良知为的,以宏毅任仁为家派。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出而为政,一意奉公,锄强植懦,心力同澈。属海寇刘香蔓毒三省,公独決荚遣将入粤,破歼之功第一。复密擒岭后山寇,弭患未然,为福于泉甚大。而公绝口不言也,曰:此小丑耳。王文成有言,除却良知,别无事功气节,矧区区哉。盖与余辈谈学而神王也。筍江、紫帽山水之外,独有性命相商,若不知酌水之为清,拔薤之为烈,荡山海氛祲之为奇者,即而眎之,一滩盐措大,绝无色味之醲,而其忧国相时,热肠激论,忠义之气,往往形于眉睫。嗟乎!此乃公所以为学也。今海内学人不少,然其行常不如其学,而不学者,其学又不足以为政,于是学与政分途,而三代上真儒之效,不复见于世,其流弊遂有不胜既者。圣主嘉意本教,近于小学社学,特谕申饬,而日御细旃与讲臣咨诹治理,德意甚盛。夫朝廷之有文华,即州闾之书院也。上日讲而下讳讲,何欤?独必如曾公,乃可讲耳。文毅在当时既不闻贤士夫与游者为谁,诸先辈贤矣,而又不遇知学之使君,则夫以余辈而遇两使君,与诸大夫扬扢于一堂之上,恐亦文成后所不能多观也。铨部雅言旦气,而宫允与予尝为榕坛问答,皆与公任仁旨互相发,乃余辈之所以重公者,又不独以其讲而已。《鹿鸣》、《南山》之诗,必遡德音,曰“孔昭”、曰“时茂”,而泮水直曰克广德心,至献馘献功,皆受成释奠于学,盖学之用大矣。公有德心广之,是在异日哉!书院在郡治北,以近清源,故名清源书院。旧祀一峰先生、即文毅公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人也。座为公讲学处,诸士民因筑堂奉公志不朽云。公讳缨,江西峡江人,万历丙辰进士。董其事者耆民吴养正,余梓等例得并书。国朝乾隆十五年,知县黄昌遇重建,改今名,延师集生徒肄业其中。〔巡抚潘思榘记〕余奉命抚闽,岁辛未,巡海至泉。泉旧有书院,一在城东,曰泉山,今改为邑黉。一在安平,曰石井,均紫阳朱氏夫子讲学处。而城北有一峰书院,为罗文毅公伦建也。公以翰林修撰,改泉市舶司提举,讲明正学以授生徒。未几,召还南京。嘉靖中,御史聂双江公建祠以祀先生,而待后学。督学朱镇山公复葺而新之,延华亭唐次梁公主教事。所著《浩然堂问答》,王遵岩先生为之序,于今又二百余载矣。晋令黄君以城北书院形势为郡城最,且阶前一石如梅花形,前代有“梅花开,状元来”之谶,开之者,罗公也,而应之者,羹若庄公也。今复开之,当必有接武而兴者。遂整其堂宇,修其廊庑,饰其庭院,峻其垣将,至于书舍斋厨,修脯膏火,罔不井井条理。聘名师以诲诸生,季有考、月有课,滨海远乡之士负笈来游者,难以屈指数。以故迩来泉之人士皆殚心力学,敦乎伦纪,励乎品谊,而经史性理诸子百家之书,皆研究而不遗余力。将来经明行修,必有仰承圣天子作人之雅化者,拔茅连茹以绍美庄公,如云之蒸,如霞之蔚也。欣然濡墨握管,以纪其事。〔黄昌遇记略〕泉之为州,其治晋江。旧有一峰书院,盖前明嘉靖年间翰撰一峰罗先生谪居之所。迨后巡按聂双江公豹、副宪郭茂斋公持平,高其风烈,即谪居之地,建祠以祀。复扩其前后地为书院四十间,延王一臞先生宣、张浮峰先生岳,先后掌教,泉之人文蔚起,争雄宇内。继则有学宪朱镇山先生,校士之暇,辄造书院,升堂讲学,以华亭唐次梁先生为之师。条教严密,著有《浩然堂问答》,王遵岩先生为之序,琅琅可诵也。余令晋邑,朔望瞻礼先贤,见一峰先生神祠仅存片屋,书院鞠为茂草,心焉伤之,亟图兴建。上报则格于成例,鸠众则迂缓难成。适本邑贡生庄嘉珍,因事乐输,出资修复。鸠工庀材,相度其地,东西得十一丈,南北得二十五丈,建筑三层,中为讲堂,后层以祀一峰先生,四旁每列斋庑以舍师生。庖湢库厩,无不备举,门庭邃密,涂迳平整,共得屋四十八间,黝垩丹漆俱善。以乾隆十五年三月初九日兴工,九月二十八日告竣,计费白镪六百五十余两,可以久矣。因纪所作,勒诸堂右。〔又昌遇建置书院膏火记〕郡北梅石书院,为先儒罗文毅公过化旧地,荒废已久。余履任后,设法捐建,延师讲学,悉遵鹅湖鹿洞遗规。经立石识其事,兹不复赘。但书院条规,当垂永久,年来会课师儒膏火费用银两,皆与学师莆阳陈君诚筹谋参酌。而事属创始,几费经营,尚未周备,恢宏式廓,端有望于后贤。所有现在事宜,开列于左:一设立书院,曾良相、曾华文两监生共捐银一千两,折番银一千二百大员,每百两每月行利一两五钱,每两钱价定制钱六百八十文,现交各当铺承领,行运生息,以充公用。一每年送掌教修金供膳共银一百两正,俟膏火扩充再议加增。一每月给在馆肄业各生童膏火银每名三钱,俟膏火扩充再酌增益。一开馆散馆,每次致送席仪二两。一端午、中秋、腊底三次节敬,随时酌送。一每月两课,每课诸生饭食银一两。一按月面课两次,请学师一位仝掌教,先生亲督,以拔真才。每次交看院人银三钱,备办蔬饭供给。一每课给赏优等生童花红纸笔,随时酌量多寡,每名一钱至三钱不等。一按月给看守书院工食钱四百文。一院内师生动用家伙杂物,一切齐备,另有印册流存交代。嘉庆十四年,邑令赵同岐复捐廉倡绅士鸠众重新修建。。〔周学曾记〕书院之设,所以懋人才,美风俗,与学校相表裹者也。我国家重熙累洽列圣相承,作人寿考,薄海内外,道一风同,薰蒸丕变,而直省各府、州、县、厅,莫不有书院之建。晋邑梅石书院,为明嘉靖八年巡按御史聂公豹,改城北净真观为一峰书院,祀罗一峰先生伦。先生江右名修撰,以言事谪泉州提举市舶司。过化名区,人思仰止。而院之东有石,隆然若梅者,旧有“梅石开,状元来”之谶。先生至,石適开,香闻数里,而本邑乡先正庄羹若际昌殿试第一应之。乾隆间,黄公昌遇重修,所为易今名也。历年寖久,不惟膏火经费,荡然无存,堂庑廊舍阶除,鞠为茂草,仅存一峰先生栗主于颓楹坏桷之中。官斯土者,时或考课,皆就别业,旧址几无复有过而问之者矣。嘉庆戊午,常熟赵公以明经出宰晋江,甫下车,思所以振兴文教者,则慨然曰:惟守令为亲民之官,惟师儒为植道之器,惟学校书院为裕桢干以致国家升平之基。芹藻鸾旂,斯乃鲁贤侯所以追踪丰镐也。经义治事,斯乃胡教授所以希轨洙泗也。乃首捐廉俸,延本地绅士举人罗源教谕粘克昌、举人工部郎中曾世炽、廩生夏忠、史嵩华、曾世谦、生员林锡珪、周大鹏与余共八人董其役。商诸邑中好义者,捐赀乐助。鸟革翚飞,焕然称盛。复迎魁星像祀于第四进,其外仍祀一峰先生,又外为讲堂,又外为大门,两旁学舍,共十有八间,主讲之堂宇,院丁之次舍,及堂除庖湢诸所,次第俱举。惟照墙及梅石亭未遑修葺,而公卒于官,所有捐助费用不及开列,诸同人先后凋散,惟余及周大鹏二人存。道光庚寅秋,当道者延余主讲,追念昔时随诸公后,共襄盛举,曾几何时,而阅二十四年矣。今与诸生聚首论文之区,固昔所朝出暮归殷勤督理者也。是役也,史君实总其成,乃向其世讲取当日登记之账,列其捐助费用勒诸石,亦谊不容诿者也。附载:嘉庆九年,邑令徐秉钤以梅石书院未经修理,鸠本邑绅士银一千六百员,买新梅书院于镇雅宫之旁,嗣梅石重修,新梅仅为官府往来传舍署。郡守徐汝澜出示招卖,以为膏火。二十四年,职员陈树滋用银八百员,在邑令魏学山任内买去,又经诸绅士题捐银一千一百员,共一千九百员,现在交县置业,未经取出。

南塘书院 在县南龟湖象畔,中崇正堂,祀晦翁朱子。西正俗堂,东兴教堂,两廊号舍各五间,庖湢之属皆备。前大门,楼东偏讲堂,楼外有庭,转东重门,又转东达通衢,周以缭垣,垣外余地可亩六分,明嘉靖己丑,邑令钱立斋废五通庙创建。

名宦祠

名宦祠旧名先贤祠,在礼殿东。嘉靖三年,守高越以名宦,乡贤合祀于育英门西之六贤守祠。六贤守谓:宋蔡襄、王十朋、真德秀,明胡器、尹宏、欧阳复。隆庆间,改建于明伦堂东尊经阁西,分名宦,乡贤为二。国朝乾隆年间,重修祠位,除外县各官不开列外,其本府本县名宦共八十五位,登载于后。

常袞 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薛昱 清源郡刺史。

赵颐正 晋江县令。    赵棨

赵昌 以上清源郡刺史。  姜公辅 清源郡别驾。

乔维岳 韩国华

陈靖  方慎言

沈周  蔡襄 以上知泉州知州事。

郑侠 泉州儒学教授。  陈可大 泉州司户参军。

黄彦辉 知晋江县。  游酢 泉州佥书判官。

朱松 石井镇监,婺源人。  胡大正 泉州佥书判官。

孙梦观 知泉州府事。  杜孝渊 泉州通判。

刘子羽  陈康伯

赵令衿  范如圭

陈俊卿  赵子潇 旧志潇作渊。

赵必愿  程大昌

林枅   颜师鲁

王十朋  汪大猷 以上俱知泉州府事。

杜纯  泉州司法参军。  倪思 泉州知州事。

方阜鸣 泉州佥书判官。  真德秀 知泉州府事。

李方子 泉州观察推官。  宋钧 知泉州府事。

郑鼎新 知晋江县。  李韶

赵汝腾  赵鼎

游九功  程卓

孙逢吉 以上知泉州府事。

乌古孙泽 行省都事。  偰玉立 泉州路总管。

陈■〈馬玄〉 晋江县尹。  龚名安 晋江县丞。

王翰 平章从事,潮州总管。

高绍孟 泉州儒学训导。  林文玉 泉州训导。

李凤  胡器

蔡锡  尹宏

熊尚初 欧阳复

张津 以上泉州府知府。  董仪 泉州同知。

洪葆 泉州通判。  武成 泉州卫指挥。

徐英  蒋濬 俱晋江知县。

欧阳初 黄结

潘援 俱泉州教授。  朱文简 晋江教谕。

霍球 晋江训导。  颜贤 泉州司狱。

俞咨伯 泉州府知府。  曾振 泉州教授。

熊汝达 朱炳如 俱泉州知府。

陆一凤 泉州府同知。  卢仲佃 晋江知县。

刘纯仁 泉州推官。  林腾鹄 晋江教谕。

顾可久 泉州府知府。  丁一中 泉州同知。

陈龙翔 泉州训导。  李待问 晋江知县。

沈振龙 泉州推官。

国朝

丛阴坤  沈朝聘 以上晋江县知县。

附名宦专祠之祭

王刺史祠 在府治崇阳门楼,宋绍兴间守刘子羽建,祀唐王潮。《闽书》:公始牧泉,当干戈荡析之际,独能兴义学、创子城、罢役蠲征,保境安民,以惠爱称,追封秦国公,泉人塑像以祀于楼,后毁于火。国朝乾隆十七年,知县黄昌遇重建门楼,仍移祀焉。

留鄂公庙 在府治东南留湾庙后浦,祀五代时鄂国公留从効,今废。

五贤祠 在府治北城隍庙左,祀宋郡守韩公国华子魏国公琦,赠仆射王公易子沂国公曾,朱文公熹。祠旁即小山丛竹。

道南祠 在府学宫左,祀宋先儒杨公时。国朝乾隆年间重修。

韩忠献父子祠 旧在州治后圃,其祠一堂两室。王十朋有诗,梁克家有记。明洪武初,改州治为卫署,祠废,今合祀于五贤祠,宋王十朋有诗。

蔡忠惠祠 在郡东洛阳桥南,宋庆历间建。祀郡守蔡襄,造桥二碑竖祠中,系公手笔。嘉熙二年,守刘炜叔重建。明永乐间,守胡器修。成化间,都御史滕昭重修。崇祯十三年,守孙朝让重建。〔王命岳记〕郡以东二十里,为宋太守忠惠蔡公所造万安桥,利赖最普,民免龙蛇之患,业疏其事于石。郡人思之,乃建祠于桥之西。岁时湮祀,不茀废。迨今明崇祯十有三年,郡守姑苏孙公景流风,瞻遗像,捐俸薪倡新忠惠公祠,荐绅先生舍金钱竣厥事。经始于庚辰某月某日,落成于辛巳某月某日,乃援笔而为之记曰:方蔡公为著作郎,发愤范文正诸君子之贬斥,高若纳之奸邪,作“四贤一不肖诗”志其事,名著中夏,生平大节,概可覩矣。知谏院起居注。明唐介之忠,卒为改英州知制诰以罢。吕景初,吴复中、马遵无罪,封还辞头,不草制。此皆凌节冰雪,抗志云霄,诚名行之乔岳,俗流之砥柱也。未几,以枢密直学士知福州,寻知泉州,仁声惠政,更仆未易数,乃今以万安桥特闻。向令蔡公当日淟涊龌龊,与民唯呵,在朝无真气节,在郡安有真事功?纵欲亘万尺之长虹,通千秋之利济,无论神■〈女丘〉其成,人亦罕助其顺,又宁能使后起者守是郡思慕其所以守是郡?闽士大夫思慕其为我闽士大夫,氓庶思慕其为于乡不衰;于焉寄渺思于清涟,遡琦品于珉碣乎哉?夫君子无往而不诚,然其为君子,功在著作。无谏职则以诗规,知谏院起居则争英州,知制诰则封辞头,守泉则兴修桥梁,植荫道。如旧志所载,邮波臣、收怪物,事奇异,理或宜有。迄今遵海而居,横江而渡者,悠然有小河洛之思焉。君子随分,职自表见,报天子耳。安在居朝右则表表,与富、欧并重于时,而在外郡,顾不有所实心建竖,以济我亿万生灵于生寿之津,而甘使真西山、王梅溪擅美于后也耶?余谓郡守最亲民,善能承宣天子德意。汉数召入为卿贰,或加爵至关内侯,以故二千石得人为盛。宋大臣往往以引身求补郡,其出也朝论惜之,入则复为卿相,以故名太守亦多,法稍近古。仁宗为宋令主,既以公嘉惠泉人,竟复召内入端明殿学士,君臣之间,可谓两全。然而公政不计及此,此公之真忠、真惠,所以历千载而尸祝如一日者也。公济人徽德,郡三尺儿童能举,似不多赘。撮其居朝大节,以见休行美业之有自。总之,不离忠惠者近是。孙公,明辛未进士,去公五百余年,任泉州府太守,有惠声,常熟人,例得并书。〔宋王十朋诗〕公昔自禁从,再来临此邦。河梁一何壮,笔力独能扛。政绩留南纪,祠堂枕大江。山川与人物,今古两无双。〔朱子谒祠文〕惟公忠言惠政,著自中朝。筮仕之初,尝屈兹郡。岁时虽久,称思未忘。厥有遗祠,英灵如在,某虽不敏,实仰高风。临事之初,敬修礼谒谨告。〔明何乔远诗〕美茶岂必嫌团饼,嘉树仍闻谱荔枝。好事已传埤雅注,行人还看洛阳碑。鱼龙潮汐遵灵涘,蘭芷春秋荐古祠。感慨名流千载意,不徒为政颂于兹。国朝康熙三十一年,提督张云翼重新,自为记。岁春秋二仲月致祭。又一祠在晋江二十都仙迹乡。国朝康熙六十一年重建。

张云翼祠 在万安桥南宋蔡忠惠公庙左,翰林陈迁鹤倡义仝邑人建。乾隆间,有裔守泉者再新焉,而置烝尝寄在学中,与蔡公同日祀。知县胡格为竖“忠孝惠爱”匾。岁久庙倾,有为新之,将门上张公祠大字匾毁去,以为官司往来迎送之所。每官至,驿吏将公像掩蔽,铺设以为行台,近年生员张鸣凤捐束金为新其像。

柯郑祠 在府学,祀宋教授柯述、郑侠,今废。

王文忠祠 在府治东袞绣铺,宋乾道间建,祀郡守王十朋。明隆庆五年,守朱炳如修。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守刘侃修。乾隆六年,守王廷诤重修。嘉庆十六年,守郭倡王家修。

朱文公祠 在府治东蔡巷,今为温陵书院。一在小山丛竹,一在宝觉山海印室之侧,一在八都安海城。国朝雍正八年重修。一在一都碧湖口,一在九都石佛寺,国朝乾隆二十一年重建。一在十五都福全城,乾隆十六年重建。

颜尚书祠 在镇雅坊,祀宋郡守颜师鲁,今废。

倪郡守祠 在行春门内,宋真德秀建,以祀郡守倪思,德秀为记,今废。

叶郎中祠 在清源下洞,祀宋郡守叶廷珪,今废。

宋少卿祠 在府治东,祀宋郡守宋钧,今废。

胡寺丞祠 在旧市舶亭侧,即水门巷,祀宋市舶提举胡长卿,今废。

真文忠祠 旧在府治东行春门内、与招捕使陈鞾合祀。明嘉靖三年,提学副使邵锐、守高越改建今袞绣铺,系广灵庙旧址,专祀文忠。隆庆五年圮,守朱炳如修。〔炳如自为记〕宋大儒文忠公真西山先生,两守泉州郡,其德业隆茂,冠绝今古,俱载仁政二经。炳如至泉,即檄两庠博士弟子,访先生美意良法,为治郡章程及获二经善本于司寇,同安洪公遂刻置郡之仰真堂,文献为足征已。先生泽在泉人,千载如一日,旧有专祠,每岁春秋,有司奉祀,为泉人报德报功于无穷云。顾正堂年久,倾圮几尽,惟存拜亭三楹,乃迁先生神位于亭中,以奉祀典。炳如数谒祠下,恻然靡宁,窃谓先生道德学术,直接伊洛正传,而与张朱二夫子互相发明理学,其嘉惠万世学者,功至大也。自惟早岁向学,窃尝诵法其言久矣,独无兴起图报之念乎?又况叨守是郡,实继先生于千载之后。泉为海内人文最盛之区,日接缙绅大夫学士,雅知炳如一念私淑真切,罔不各记忆先生往所施措,衣被泉中诸善政。或摘举一事,或槩论全美,谈者口津津有味,至今尚有遗思焉。则知泉人怙恩感德,沦浃心髓,而是祠废坠,祀典弗称,泉人固不能一日安也。兹叨治郡,每以泉人之心为心,则当体泉人之不能一日安者而亟图之。第郡中兵荒之后,疮痍未起,待罪三年,惟汰冗剔繁,与民节省,而郡堂诸公费,皆取给于牛凭余税。曾闻先生治泉,首禁私宰,初任遂申法禁,无毫发之假藉,民不敢犯,则向所藉以给公费者,无遗铢矣。官帑不敢以请,又安能为泉人一筹经费,以报先生耶?今年首夏,旱甚,斋沐虔祷,且闾阎艰食,嗷嗷待哺,富民闭糶,大为饥民仇诉。按之得其状,不绳以法,因劝之修理。时禁屠沽有敝,民犯私宰禁,既纠以常刑,因命少助成之,撤旧增修,阅两月而讫工,乃奉神位奠之中堂。神既安,而泉人之心亦安矣。向之恻然靡宁者,庶几其少释乎?初采乡大夫议,奉郡守王梅溪先生合祀,今秋奉主与先生东西列座,举行如礼。寻复思之,二先生各有专祠,则各全其尊,合之则不得正位,而况祝告之文,难于致词,意虽隆重,而礼实简亵。今王梅溪祠亦既重修,苟完矣,仍奉其主入原祠,以遵旧典,庶先生正位中堂,以永泉人之瞻依,而泉人之心与炳如之心,亦为允安矣。别驾陈君、节推李君,竭力赞襄,乡先生宪副何君,躬为规画。二守丁君,适以觐回,又素所协谋者。佥谓不可无纪,遂详颠末,以告后来,而不文非所论也。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守刘侃修。乾隆六年,守王廷诤重修。嘉庆十六年,董事鸠财重修。

廉侯祠 在儒学,祀元总管兼忱,今废。

偰监郡祠 在府治东,一在万安桥南,祀元监郡偰玉立,并废。

卫民祠 祀明死难太守熊尚初,配以晋江县主簿史孟常,阴阳学正术杨仕洪。正统间建于古陵桥西,寻复建于资寿寺南。正德十年,守葛恒移于城南之塗山街。〔葛恒自为记〕郡城之北有卫民祠,祀先知泉州府事丰城熊公尚初,配晋江主簿事史孟常、阴阳学正术杨仕洪也。熊公以正统戊辰,由人材举授都察院经历,出守泉州。越岁,汀剧寇窃发,侵掠泉界,势讻甚,飞报白未下,衞民弗敢专调,民趋叩为备御计。公曰:吾守吾土,义当捍民,益惶城之存亡且以刻。公又曰:吾当躬御,不可延寇歼吾城。乃提民兵属仕洪,而躬督以出,与贼战于城之南郊古陵坡。竟以兵力不继而败,遂被执。迫以屈膝,义不肯。嗣迫赎以赀,又义不肯。气愈厉,駡愈甚,遂与孟常、仕洪并遇害。已而调兵至,贼走,泉人痛之,功之,立嗣古陵桥西。景泰辛未,朝旨令有司搜剔被贼害者,而专祠之,泉郡遂以义举,因迁像今祠。嗣是岁享无旷,上吊一时之忠,下迪万世之典,亦可以见民彝物则好德之良心,虽无号令,犹翕然向风也。然历年既久,祠日倾圮,其地居荒僻,非所以为崇德报功之地。城南之西,有淫祠深广若千丈,直通衢,势轩敞可为移祀之地者,乃以别驾郭汝载所卖市民原赀赎焉。乃檄晋江知县沈松分委民史景章、郭宁董其役。故北移祠而南建之,式旧像而新塑之。轮奂翚飞,庙貌楚丽,拥以门戟,环以后寝,翼以序庑,所谓阙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兼有之焉。戒事于庚辰冬十二月,落成于次年春三月。既成之日,奠安三像,士民群观,三忠俨如在焉。既又改于承天寺之南,复改今蔡巷内。嘉靖年间,又附祀百户张养正、义士陈言。陈言当嘉靖间,尝入垒说贼,贼平,乡郡以宁。守窦公赠以冠带,事闻御史台,下郡邑祀之,因配食熊公侧。后十余年,缙绅疑而摈之,陈言子豸臣请于守蔡公,许自为祠。〔何乔远为记〕陈义士祠私乎?公乎?曰:私也。私则曷为祠?曰:私也,而实公。曷为私也而实公?义士当嘉靖之季,盖尝入垒说贼云,贼以平,乡郡以宁,而义士老闾巷间久矣。义士既口不自言,而会有言于太守窦公者。窦公延之宾席,义士则不往,窦公高之,赠之以冠带,而义士之功始闻于人。义士没,里老长详言于郡邑,摄郡卜公以闻于御史台,御史刘公则下郡邑祀之。有司选地不相应,郡有衞民祠,以祀故郡太守熊公之死贼正统间者,则以义士配其侧。距之十余年,缙绅先生疑而摈之。义士子豸臣曰:国家褒旌之典,有以德论者,莫如忠臣、孝子、贞妇、善人。有以功论者,莫如斩将搴旗,边境捉生捕首虏,然要之,下人疏之,上人核之,再核再疏,再报再奏,而朝廷如拟施行矣。吾父虽以布衣得祀乎,然亦里老言之,郡县牍之,御史檄之,而犹不足信,则国家之论德论功者,不以郡县御史乎?何郡县御史之檄之牍能信之他,而独不信之吾父也?则以请于郡守蔡公,请得自为祠,敢以郡县御史台为征,庶几春秋之事,有司修虔式灵,若配食熊公侧如故。蔡公可之。何乔远曰:匹夫之行易修也,而为信难;士大夫之行难修也,而为信易。匹夫之行修之止其身,近而难以闻,往而易以息,诵而传之者寡矣。士大夫修之,身措之,天下人见之,人知之,相与传而诵之,第患其不修耳。陈君孝弟,笃之家,诚信孚于乡,此匹夫所宜有者也。事莫难于说贼而纾难,而不足以得信于人,然则节侠之夫,自古而止耶?柱厉不知而死难,狼瞫见黜而奔师,弦高犒牛,禺人从踦,非绝德也。闾巷之人,叔季之世,蒿目而忧,与人同患,盖有之矣。不则漆室且女也,恤纬且嫠也,故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谁任受信,谁任受疑?甚哉!义士之祠之不可已也。君子之好人善也,瘗也而揭之,铲也而抽之,况世如此其近,而犹在里长老之所覩记者乎?豸臣,一子衿也,授经不足以糊口,而独其为斯祠也,视力之所至,盖亦曰其先祖无美丽称之,是诬也,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天子之礼乐,岂鲁周公所当得哉?然何成王当时不以予小子封唐叔虞也?故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故谓是祠也私也,而实公也。予为其记,而系之诗曰:有蠢群丑,譬彼骄虫。势既披猖,祸实蕴隆。有撄负嵎,鲜不陷胸。陈君入穴,如闯室宫,揖让有序,谭笑肃雍。众始不信,拟刃擬弓。不阻不怯,弥见从容。厌乱悔祸,天意人从。师帅郡县,式武且公。武则克诘,公实大同。泥首面缚,庶免即戎。不如我言,干戈省躬。为尔开生,我心则冲。众悦从君,遂欵垣墉。果得不杀,散而归农。君口反舌,莫明君功。君功既伸,又复蔀蒙。九原易世,孰表劳庸。台史文书,久列报崇。有子构堂,复具始终。皎日不信,请质耆庞。不脱不拔,靡较靡躬。按记,陈言后亦别祀,但祠已不详,故记附于此。国朝乾隆年间,知县黄昌遇、于从濂继修古陵原祠。

罗文毅祠 在府治北,祀直谏谪市舶司罗伦,详见梅石书院。

姜凤阿祠 在开元寺东塔巷内北。明万历三十六年建,祀督学佥事姜宝。〔黄凤翔记〕郡郭之西,望招提而入,循廊而左,有崇构翼如,其堂扃靓邃,丹垩辉煌,令瞻盼趋跄者俨然祗肃,是为故督学宪使凤阿姜先生之祠。盖吾郡缙绅庶士慕先生遗教,相与鸠工藏事,隆俎豆以志永思者也。先生之督吾闽学也,谓标悬而众目集,矩画而群足趋,则尝揭科条示之的矣。已而曰:此旧章耳,听睹未新也。则尝抑奔竞,杜请寄,新厥听睹者矣。而曰:此捷韄耳,底裏未澂也。每诸士上谒,或退食赐坐,则亹亹谕之,曰:若侪生考亭之乡,今海内景仰考亭,宁直以著述注疏为六经羽翼已耳,其涵养本原,出处大节,固后学榘范也,若侪宜自得师焉。诸士闻之,靡弗涤心振奋者,乃至临校评隲,则觇本业于词华,判前塗于寸晷,九方皋神识不足谕矣。间拔其尤,俾肄业讲舍,诸经奖许,而卒用成名者,斌斌甚盛。迄于今,流风余韵,士犹津津颂说之。讵第扬子云之侯芭,文中子之董薛也哉?兹祠所为建也。先生起家中秘,官词垣,以沈毅梗直,雅为士论所归。分宜相弗善也,而挤之外。比分宜逐,苍素灼然,先生寖寖内召矣。新郑相又弗善也,而挤之里居,盖避喧抱寂者十五载矣。建葺宗祠,捐义田,设义塾,日覃精著述,如《周易传义》、《释疑》诸书,鉴然为考亭氏鼓吹。游泉石,视人间世澹如矣。用廷议推毂出载,典奉常以至佐铨部,为司寇宗伯,皆在留都。属满考,固已乞归休。上悯劳以事,优其宠数,特加太子少保致仕。夫以先生之清修正气,两扼于权相,甘自沉沦,卒由蹇而亨,克以令名终始。而吾闽士之颂说乡慕,阅四纪如一日,则信乎公评直道不泯于当世人心也。祠既成,而吾郡之缙绅庶士属记于不佞。翔窃谓兹举也,犹齐人之祠石相,潮人之祠韩昌黎乎!先生家行直与石相差肩,而节概文章,拟诸昌黎,当亦不让。皇皇祠庙,真足令人祗肃已。昔苏文忠纪韩昌黎庙碑,谓潮人饮食必祭,水旱疾疫有求必祷。藉令其祷而求者止是耶,则仅如柳子厚之在罗池,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亦浅之乎祀公矣。殆不其然。先生之休声不泯,教泽犹存,诸怀思景行者,方见诸羹墙,方依为模楷,唐人山斗之仰,意若斯乎?不佞于词垣为后进,又叨领南雍,时即先生过化地也,获私淑遗榘以玷皋比,其耿慕之私独至,因不揣论次,复于缙绅庶士。乃缙绅之长者复语不佞曰:昔考亭先生尝主同安簿,而吾郡祠焉。自宋已然,非始今日,矧姜先生风教,被于我全闽也,是吾侪所以祠姜先生之意也,子其记之。不佞曰:诺。遂并次其语勒于石,且为诗,俾郡人歌以祀公。词曰:北固之山控洪涛,天孕灵秀挺人豪。雄跱词林擅彩毫,谗夫仄目自孤高。一麾外服拥旌旄,蚕丛闽海师誉髦。赐环赐玦任所遭,薄视缨绂如羁牢。时至顺风鼓鸿毛,八座归休卧林皋。五湖烟水泛轻■〈舟刃〉,乘箕久矣解天弢。剩有声华满士曹,忆昔闽士荷甄陶。绛帐冥茫驾六鳌,顾怀含睇祗心劳。虔构庙貌迎焄蒿,爰洁椒糈荐清醪。云剡剡兮风颾颾,神来临兮骋游翺。先生讳宝,字惟善,镇江丹阳人,嘉靖癸丑进士。国朝康熙六年毁,二十二年重建。

姜同节祠在府治东洛阳桥中亭。明万历间建,祀郡守姜志礼。〔何乔远记〕三代之化,何其隆哉。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而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应之。天下之人,未必尽君子长者也,盖有以此待之,而未必以此应者矣。而吾不失其待天下之道,是以治古之隆,虽千百世之下,晓然如见其心。夫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人来离乎三代,而处之以叔季,是谓轻其民。轻其民,是谓轻其身。轻其民者,谓是何足与三代也;轻其身者,曰吾乌乎能三代哉?丹阳姜公同节来守吾泉,政成入觐,擢广东宪副以行。泉人思公不置,祠公洛水之上,群然问记于予。予与泉人赞公之美,不可殚书;而挈公之心,则惟以三代自待,而以三代之道待人而已矣。盖公治泉,大要在正人心,厚风俗,敦伦常,贵节谊,尊高年,尚有德,引多士,恤无告。民有不率之训,公然教之,而不徒取其平一时之咎忿。民有不题之谤,卒然销之,而不徒取其奋一时之严健。公非不能为精察,而但欲镇以安靖;公非不能为激励,而但欲驯以教化。至于不靖不驯,公恍乎威之,虽有有势如山不为回,民乃莫测公所以武,而莫由望公之更转而为祥。盖公之治泉,大都如此已。公诚心直道,独澄其原,而先立其大,所以厚望斯民不啻切至。民蒙公赏者,真可儗华袞玄纁之赐;得公一言之怒,而甚于立石之恥,罚觥之辱,可谓不轻其身与民者也。洛水之上,有宋蔡忠惠之祠在焉,公政之美既不可殚书,而洛水之桥,南北往来过焉。公尝修治以继忠惠之绩,于是泉人祠公其上,知公远可以不愧先贤,近可以示夫南北往来之人,而若耳目告之者。公万历已丑进士。〔李光缙祀田记〕姜公守吾郡三年,政成入觐,奏最,擢广东按察司副使以去。郡士民思其德不真,谋祠公于洛阳之江上。故事郡邑去,有功德于民者,设其祠祀之,祠必于附郭第一山之麓。洛阳有祠,宋蔡忠惠公之外,无闻焉。其以祠姜公何?丁未地震,桥大圮,公捐俸挈力修之,民谓公之功与忠惠埒。桥楼之右,大磐石亘江中,隆兴桥齐,广可数丈,其平如砥,公祠依焉。祠既成,惠邑民德公尤深,相与捐金五十两,置四十石,择道士一人守之。岁度田所入,半给道士食,半储为父老祝公诞之需,几岁岁祠而勿失。噫嘻!公今忠惠也。公之勋不必待祠而后存,祠亦不必待田而后守,若是者,皆郡人畏垒之意,而岂公南面不释然之本心哉。

万兵备祠 在府治东洛阳。国朝乾隆二十六年,署郡守嘉谟建,祀明兵备道万民英。

洪通判祠 在宣明坊铁炉庙左,祀明通判洪葆,今为淫祠,神牌久失。

遗爱祠  在府治东北,祀明知府尹宏,正德间,守葛恒修,今废。

童指挥祠 在府治袞绣铺,明嘉靖间建,祀指挥童乾震。

杨、沈二公祠 在石湖,一名日湖,明万历三十四年以祀泉二守杨一桂、把总沈有容。〔何乔远记〕国家自郡守而外,若戎旅之事,则有同知理之。其在戎旅,都阃而外,陆而墩堡,水而汛瞭,则有寨游把总理之。夫是文武二吏相为用者也。武与节制,文与董视,二吏者而有私肥私赢之心,武吏则朘士以奉文吏,文吏得所以奉则恣而不敢问武吏。军卒觖望,器备若窳,警御懈隳。武不能振,文不敢问,则有怯于公战,勇于私斗。其寝处之所及,闾阎告病,不待寇至,常若苦寇。呜呼!是所从来远,若如之习,海内若一。清江杨公一桂来贰泉郡,宣城沈公有容来寨泉之浯屿把总,二公皆满九载乃迁。 二公清洁以持身,严正以涖下,矢心以为国,协体以安民。籍不列空伍,饟不出虚额。士见贼而懦,遇民而悍,责之无所不率。士以饱嬉,民用按堵。凡有一事之利以及百世之赖,沈公开之,杨公成之,杨公持之,沈公夹之。二公既迁,民士念恩,厥并生祠,属余为记。余记二公,敢云不媿。夫下之所以爱其上久不能忘者,岂不谓有之以为利哉。储蓄衣粮,士之所以为利也,国家有养士之实,十敛五削,而下徒被名,则士怨生。士饱且嬉,卒而遇贼,竭死前行,丧其身首,是则命也,平居馁求无怨,不可得也。田畴闾门,市廛鸡豚,民所以为利也。境内有不虞之寇,当事之人为我驱除剿杀,则当事之人责也。彼其有禄于诏,有任于专,且夫不虞之事有时有也,不能率士,无以御之。士之苦民,则无时无有也。无时无有而求民无怨,不可行也。清洁以持身,严正以涖下,矢心以为国,协体以安民,二公之谓行无事,之谓杜未萌。行无事而不见德,杜未萌而不见功;无功无德,而人知之,而人愿之,欲其无念,不可得也。夫往者来之鉴也,美者征之劝也,非以美往,而实鉴劝。二公之记,予何愧焉。杨公之迁也为广西浔州知府,沈公之迁也为浙江都司佥书,并在万历丙午之岁。是为记。今废。

邹郡守祠 明万历间建,以祀太守墀,未详所在。〔黄凤翔记〕万历庚辰,郡守邹公由刑曹大夫来典吾郡,居五载,迁副闽臬。已复参闽藩。越万历壬辰,擢为东粤廉访使,盖先后涖闽中余一纪矣。公将之官东粤,道温陵,郡士民先期走数十里迎之。已又追数十里送之。又相率诣黄生,请曰:太守邹公之有遗爱于兹土也,桑庚垒之祝久矣在念,顾輶车犹往来境上,时时获望见颜色,且格于例,弗敢举也。今望东粤往矣,召伯之甘棠,虽云勿剪,并州之竹马,无所复待矣。吾侪且卜地建祠,以识靡谖,而徼一言勒诸石。黄生乃进诸士民语之曰:夫涤州之颂韩,思复,韶州之生祠徐申,盖自古有之,匪今日始已。顾以卿荐绅称是邦大夫,不几于谀耶?诸君稔邹公美政,愿为我叙述之。乃诸文学耆老娴于词者,则进而言曰:夫古昔所称良守,班班史册,未暇枚举。以今观邹公,约饬砥砺,无论暮金不入,即束修之餽,一切谢却,此其清操雅节,似北海之朱仲卿。辰出坐堂,皇吏抱牒,次第受署,浣手奉法,而独煦濡苍赤,务在成就全安,此其明察仁恕,似颍川之黄次公。两造至前,片言立决,事毕即遣归农。仍简除烦苛,为诸属邑倡,此其安静不扰,似会稽之刘祖荣。郡故饶,宦宗巨室,公弗用觚棱,自引重,惟遇事直枉,毫无假贷,虽有势如山弗为夺,此其公正不私,似扶风之尹子。况涖政余闲,辄校阅诸生,差次其材品,且择厥茂异者,谆谆诲督之,士斌斌多所濯磨,此其兴贤育材,似成都之文翁。盖邹公之德政如此,公行矣,执事即累牍缕陈,奚谀之与有?黄生曰:唯唯,否否。君之言得未有既邪?先是监司涖郡者,过听悠谭,猛欲厮流凿渠,兴穷乡灌溉利。顾郡南濒海而城,河流随潮汐上下,岁稍苦旱,即浮卤乘之,下流既分,上源弗给,异时沃壤当遂沦为斥卤,区利未兴,而害巳立睹矣。时群情汹汹,以为弗便,乃肩其事者,方且惊击异议,蠭厉畚锸,谓郑国王景之绩可旦夕就。公博采舆论,驰白于抚院越公,檄下立止之,以故万姓懽呼,手额称庆。公沉毅善断,当机迎刃,不动声色,而利害灼然。兹举实永世德也,奈何置弗谭耶?诸文学耆老佥以黄生之言为然,遂次所问答,俾勒于石,为公生祠记?公名墀,浙江余姚人,隆庆戊辰进士。今废。

李侯祠 在府城东凤山之阳,明崇祯间建,祀晋令李待问。〔史继阶记〕李侯治晋江三岁,所属觐行,而其时资阅已深,政声流闻,天官卿首录侯姓名以应给事中御史之选。觐毕,奏留侯阙下。而先是侯行时,荐绅先生祖道张上东门外,旄倪依依,不忍释去。久之,思益甚,则相与鸠工庀材,构宫祠侯。而孝廉洪君元卿、廖君鹏举、陈君应运、顾君斌,诣余请记其事于石。余时不获谢,而逡巡者久之。无何,侯复以卓异转天官,属余,益思谢去不敢任。迩从南铨疏病归,入上东门,而香火之宫岿然道左者,成有日矣。于是孝廉申荐绅之指,请益亟,余不得避也。则叹曰:嗟夫!此直道之人心哉,《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而传推明其义,在民之所好好之,所恶恶之,非必有他张设谬巧也。夫令亲民者也,自令而上,稽鉤有李,振饬有司,督察有台,令一无所与,而日佐二千石以询民疾苦,而务噢咻之致其亲焉,足矣。而或亢焉,自上则不亲,或閟焉,自封则不亲;或荦焉,自凭其胸臆则不亲。夫是亢焉、閟焉、牵焉之行,皆反其亲之之道,而张设谬巧者也。侯则不然,侯明经起家,连掇科第,英年敏识,而衷之以情。凡人情之所安,必侯之所安也;人情之所不安,必侯之所不安也。侯去邑,今几年往矣,而民日娓娓谈述侯之政,若治赋,则鎔作毋得倚耗取赢。若治役,践更者以时,而无窟利。若治赈,恩沾筦内之惸独,不漏润奸人。赝金者罪无赦,剿亡赖者伏尔刑。党有约,父兄以迪于子弟,而善人众闾有伍,诸偷不得发。必得百雉之列,望若金汤,驾虹之梁蜿蜒于海上,而昔之颓隳者改观矣。劝民尽地力,沙砾无不食之毛,赋额日增,按之有成籍矣。诸生季有试,月有课,以餼以资加丰焉,而斌斌多文学之士雅饬之材矣。夫是数者,侯之迹也。然非有殊常踔绝可异之政,桑沧海黍,穷谷以砾恭躏茂也。而民怀思若彼,则吾乡所谓得致于民之情也。晋地阸,无五通四达之都流其泉府,亦不能为谈天炙輠之辩,扬诩声名。故其民啬而便,小人旦夕力作,营公家之事,君子勤礼以共其上,有肝胆必竭之,意乐于赴人之美,而惮于疵人之恶。风之易行,感之易浃,故情足致也。侯惟不自爱其情,而致亲于下民,亦不爱其亲之之情,而转致于上,不啻家人父子。然缁可改,为棠可勿伐,是之谓岂弟之政,而为民父母忱哉!其父母也,安在夫张设谬巧,以荧烩人之耳目哉?侯名待问,字葵儒。南海人,甲辰进士。初治连城,已改治沙,所至有迹。而在晋者独深且久。兹握人铨而理大轴,征好参恶,虽平天下犹可一邑云乎!余南国陈人,今老矣,黜陟当不闻,用邱里之言记侯,亦无庸以嫌避矣。后废。为弥勒亭。 国朝乾隆二十四年,晋江令于从濂迁复其旧。

林、李二先生祠 在县学内,忠孝祠左,崇祯甲申岁,二先生同缢于明伦堂,名字无考。国朝雍正九年,教谕林士秀倡绅士即学宫之旁祀焉。〔李光墺记〕林、李二先生者,失其名也。失其名,胡以称先生?重其所死之正也。人孰无死,先生生于明存之日,则先生自当死于明亡之时。先生之死而不自著其名,是先生之心安于死矣。传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苟其心安理得,则名者实之宾也。古今者,旦暮之景也。举不足恋,惟学宫一堂,实为三纲五常之地,讵不重哉!先生之意若曰岁惟甲申,国破家亡,吾死于此,若酣寝矣。按《横云山人集》:破扬州时,殉义者多有,高孝缵者入学宫自经于先圣座前,解其衣襟题曰:首阳志,睢阳气,不二其心,千古一致。吁!林、李二先生,何其与高申伯之事相符耶!岂其死志久定于生前,故其择地同归于名教,而彼传其名者,人知之,此缺其名者,人昧之欤?夫名之存缺,不关其入,而林、李、高之,节义并垂不朽者,人心之所以不死也。自林、李死节后,郡人买学宫之旁以奉之,今其地建为忠孝祠。仅余左侧一椽,卑陋不足以位先生,凭吊者徬皇焉。吾同年友林广文士秀司教吾晋邑,招邀绅士,买榱桷瓦甓。以拓二先生之居而俎豆之。吾闻《国觞》礼魂之骚曰: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想二先生之忠魂义魄,与日月而争光也。虽不知二先生为何人焉可。

赵部院祠 在城南溪亭铺郑厝巷。康熙七年建,祀总督赵匡臣。匾曰“崇德报功”。

梁总督祠 在东门外驿路铺,康熙间建,祀总督梁鼎。

王提督祠 在东门外驿路铺东岳庙口右畔,康熙年间建,以祀提督王万祥。

佟道祠 在东门外驿路铺,康熙间兴泉道佟沛年建为讲堂,今即为佟公祠。

刘公祠 在府城北小山书院东,原为太守刘侃讲堂,今即以祀刘公。

乡贤祠

乡贤祠,宋真德秀建忠孝祠于府学礼殿东,以祀唐义阙林公攒,宋司空苏公缄。〔德秀自为记〕忠孝祠者,祀唐义阙林公攒,国朝皇城使赠司空忠勇苏公缄也。二公何以祠?曰:林公以孝行称,苏公以忠节显,祠之所以劝臣子励风俗也。昔之君子以是名于世者众矣,奚独祠二公也?二公泉人,祠为泉人立也。然则泉人以忠孝著,独二公乎?曰:不然也。泉之士多工于文,而言能文者必曰欧阳生詹。取其尤著焉者也。二公以忠孝名,犹是也。二公之所以尤著焉者何?曰:孰不事亲?林公之于亲,孝之至者也。孰不事君?苏公之于君,忠之极者也。今夫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子之职也,而未可以言孝也。愉色而婉容,承颜而顺志,可以言孝矣,而未可以言至也。斋戒以见君,奔走以承命,臣之礼也,而未可以言忠也。美焉而将顺之,阙焉而弥缝之,可以言忠矣,而未可以言极也。然则孰为至?曰:事死如事生,亡如存者,孝之至也。孰为极?曰:主尔忘身,国尔忘家者,忠之极也。吾观林公之丧亲也,水浆不入口五日,躬自陶甓而墳之,非苟以为难也。亲之存也竭吾力,既没而遂怠焉,是死吾亲也。苏公之守邕而扦寇也,其子曰:家可徒乎?公曰:不可。父老曰:城可弃乎?公又曰:不可。卒奋其力以战,力不继,死之,其家歼焉。非恶生而嗜死也。吾受君之禄,以荣其身,以及其家,临难而恤其私焉,是孤吾君也。夫为人子而死其亲,为人臣而孤其君,是犯天下之大戒也,二公之所不忍为也。故恩之当报,不以存亡二其心,义之当狥,不以死生易其节,所以尽臣子之分也。若乃祥应之假乎天,爵号之加于朝,褒表于一时,而焜燿于千载,则非二公之所计也。盖以孝而徼福,其为孝必不义;以忠而望报,其为忠必不笃。无所慕而为之,二公所以有功于名教也,兹余奉而祠之之意也。敢问学二公者将奚先?曰:事亲者人之所同,事君者人必得位而后可也。然岂有二教哉?故曰:事亲孝,忠可移于君,盖孝者忠之基也。平居能为林公,则进而委质于朝廷,尽节于官守,其不愧苏公也必矣,此泉之士尝朝夕勉焉者也。奉而祠之,且刻其事于壁者,太守真德秀也。与其议者,博士吴实卿,从事李方子也。奉其祠者,郡之士,曰黄龚也。嘉定十二年八月甲子朔记,明成化十年知府徐源重修。嘉靖三年,改乡贤祠,林攒系出莆田人,莆既入于兴化,攒也废而不祀。国朝乾隆二十年重修,除外县十人不开列外,本县乡贤共一百八十八人,登载于后。

欧阳詹 开闽进士。

韩琦 状元,封魏国公,诞生于泉。  诸葛安节 以上三位见学册,而诸志不载。

苏缄 知邕州,赠奉国军节度使。  陈从易 学士。

曾会 尚书。  曾公亮 进士,少师。

邱烈 朝议大夫。  曾孝宽 大学士。

苏颂 太子太保。  吕夏卿 进士,江宁尉。

柯述 龙图阁学士。  曾怀 大学士。

李邴 太师。  留正 太师。

梁克家 状元,拜相。  许升 处士。

王力行 理学。  张读 知府参军。

陈知柔 诸葛廷瑞 太子太保,光禄大夫。

诸葛直 清开国男。  傅察 进士,少卿。

傅伯成 进士,知县。  庄夏 学士。

曾从龙 状元,大学士。  洪天锡 进士,学士。

吕大奎 吏部侍郎。  邱葵 理学。

庄弥坚 招讨司谏。  庄弥邵 太府大监。

庄弥大 刑部郎中。  徐明叔 侍郎。

陈瓘  司谏,谧忠肃,侍父偁守泉。  留恭 修撰。

留元刚 知州。

诸葛晋 进士,知县。  庄元弼 泉州教授。

夏秦 寓贤,见学册,而诸志不载。

刘嵩 判官。  陈章应 进士,主事。

朱鉴 都御史。  崔惠 教谕。

黄宁 通州学正。  杨智 进士,御史。

蔡清 祭酒,赠礼部侍郎。  谢洞 教谕。

李聪 进士,检讨。  顾珀 都御史。

田嵓 知府。  林同 通判。

王宣 孝廉。  蔡祐 教谕,赠侍郎。

李源 尚宝卿。  陈琛 提学佥事。

张岳 御史待郎,总督军务。  史于光 吏科给事中。

黄伟 刑部郎中。  邱养浩 都御史。

张文应 亚魁,知县。  黄克复 封户部主事,字希颜,隆万二志俱书字。

林尧 岁贡,封南京户部主事。  周天佐 户部主事,赠光禄少卿。

张志远 知府。  林性之 进士,郎中。

庄士元 进士。  蔡元伟 同知。

薛天申 指挥佥事,以上俱据隆庆志。  易时中 进士,知县。

蔡克廉 尚书。  何元述 进士,按察。

黄光升 尚书。   陈道基 进士,尚书。

王用汲 尚书。  张冕 广西布政。

庄用宾 太仆寺少卿。  林一新 布政。

史朝宜 进士,赠大学士。  赵珤 佥事。

林钺 进士,知府。  蔡士润 御史。

林奇材 进士,知府。  秦廷帷 诸生,孝友。

林敦忠 赠尚书。  史朝宾 鸿胪寺卿。

苏浚 按察。    赵恒 知府。

周标 布政司参政。  何炯 教谕,赠礼部主事。

李缵 鸿胪少卿。  吴从宪 布政司参政。

陈一道 县丞,忠义。  翁尧英 员外郎。以上据万历志。

吴安生 进士。  倪维哲 翰林。

陈道会 翰林。  何观 知县。

庄敏 吏科给事中。  李汝嘉 参政。

冯亮 进士,副使。  詹源 进士,御史。

田崐 进士,知州。  刘孔宗 翰林。

吴应宗 进士,主事。  黄瑗 进士,知府。

诸葛骏 乡进士,教谕。  谢光 知府。

陈惠 山西沁州知州。  黄潛 同知。

詹皖 进士,知县。  薛时通 诰赠通奉大夫,广东布政使。

李逢期 知府。  黄润 进士,参政。

王慎中 提学参政。  王春复 按察使。

陈让 进士,御史。  黄乔栋 知府。

朱安期 进士,参议。  许宗镒 参政。

黄德洋 进士,参议。  郑一鸾 进士,员外郎。

黄养蒙 侍郎。  史朝富 知府。

江万仞 进士,少卿。  郑良璧 推官。

李澜 通判。  丁自申 知府。

李应元 封中奉大夫太仆卿。  王任重 太仆卿。

黄宪清 赠光禄大夫。  张治具 进士,御史。

郭维贤 侍郎。  蔡国炳 进士,广东布政司参政。

林云龙 同知。  蔡一槐 参议。

李贽 进士,知府。  李继芳 参议。

庄国桢 侍郎。  林乔相 历仕五朝。

林燉 封京兆应天治中九十大宾。  林武苴 赠光禄大夫。

苏士潜 封中宪大夫。  陈邦颜 进士,给事中。

傅夏 器吏部郎中。  张尧 封主事。

黄伯善 赠光禄大夫,大学士。  欧阳模 副使。

吴龙征 御史。  龚云致 副使。

林欲厦 进士,都御史。  杨道 宾礼部侍郎。

何乔远 侍郎。  诸葛应科 乡进士,长史。

刘宏宝 布政参政。  陈瑛 进士,督学。

吴梦相 大理寺。  王畿 布政。

蔡增誉 提学副使。  李范廉 进士,员外。

郑沛 户部主事。  潘洙 左布政。

苏茂相 尚书。  苏茂杓 进士,太仆少卿。

陈亮采 进士,按察。  邓镳 知府。

黄国鼎 侍读。  谢望俨 乡进士,知州。

苏茂祉 进士,知县。  王寅揆 知县。

张朝纲 布政使司参议。  周思兼 进士,知府。

李仕 亨进士,知府。  程光阳 知府,郎中。

洪猷 府学,司训。  蔡炫征 诸生,赠御史。

郭龙 赠太仆寺卿。  蒋光彦 廉使。

陈鸣华 进士,参政。  许学宗 主事。

陈文方 指挥佥事。  龚时应 乡进士,郎中。

金时舒 进士,广东按察副使。  苏朝阳 进士,知府。

李瓒 布政。  李廷森 刑部主事。

诸葛羲 进士,山东道。  吴韩起 进士,礼部主事。

刘廷焜 户部主事。  郑邦佳 封翰林。

张奇峰 总兵。  傅畿

洪澄源 中奉大夫、云南左布政使。  杨敬斋 进士,江南道监察御史。

林欲楫 大学士。

国朝

吴如纶 赠礼科。  郭天锦 进士,知县。

施世纶 都御史,以上俱据学册。  陈迁鹤 左春〔坊〕。

隆庆志云:诸先生列祀乡贤,固由学校有司之公,亦多出于孝子慈孙弟侄亲友之情。人心之明,舆论之公,自不容掩也。次厓林希元论曰:古者乡先生没则祭于社,今祀乡贤于学,即此意也。然祀之于学,则尤重矣。盖凡有功于圣门者,始得从祀。不从祀而祀之学,其次也。本朝薛文清公,议者不与从祀,止令祀之学。夫道若文清可以从祀矣,仅得祀于学,则凡下于文清者,可轻议哉?宋黄灏云:立祠于学者,不以功德名位,诸不在文艺之科者,不在列;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义者,不在列;不知正心、诚意、修身、谨独之学者,不在列。噫!乡贤飨祀,必如黄灏所定,始可立脚圣门矣。世之人欲崇高其祖考,倚势夤缘,滥登俎豆,岂惟夫子门墙容身无所,其受人之谤议,抑岂少哉!是欲崇高其祖考,不知反累其祖考也。是故乡贤议祀,在有司固不可不慎,为人子孙,尤不可不自量云。谨按宋人以王安石配享,至坐对于颜子若,未几以革去。甚矣!祀事之严,而阿私僭淫无益也。记曰: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君子之爱人以德,不以姑息,明有司秉礼度义,慎无轻议祀哉。名宦乡贤二祭,旧无帛,隆庆二年春,知县罗名士每祠增帛二端。

附乡贤专祠之祭

欧阳四门祠 在府治北萼辉铺中为不二堂,祀唐四门助教詹。明成化十八年重建,万历间,知府邱浙窦子偁、蔡善继相继修。〔李光缙募修疏略〕资寿寺有小山亭,祀朱文公先生画像,右有不二堂,祀欧阳行周先生塑像。按之郡志,不详其构于何年。据父老相传言,谓文公为同安主簿,每抵郡城,必登小山,称其山川之美,为郡治龙首之脉,徘徊数日而后去,自书曰:小山丛竹。而所谓不二堂者,文公曾修,今所悬对句曰: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此文公华袞之言也。若然,则不二之堂更古于山亭矣。

石吏部祠 在万厚铺,祀宋员外郎起宗。国朝雍正八年,郡人蔡宾兴倡修。

朱都宪祠 在府治西文锦坊,明成化十八年建,祀明山西巡抚鉴。

青阳八贤祠 在晋江县二十八都即石鼓庙。明嘉靖二十一年,庄用宾建议祀元进士夏秦、明进士李聪、唐府教授蔡黄卷、吉府纪善李逢期,后复增祀太仆寺卿庄用宾、通判庄尚稷、户部侍郎庄国桢、景州知州李伯元、礼部主事吴韩起。

蔡文庄祠 在府治学宫西。明隆庆四年,知府朱炳如建,祀明先儒侍郎清,岁以春秋二仲月上丁致祭。〔附李熙请祀疏略〕臣谨按南京国子监祭酒蔡清,心术光明,操履端正。志存用世,匪汩溺于词章;学务成身,已会通夫性命。效元晦之穷理,必欲精察以力行;契子厚之疾书,岂徒苦心而力索。一洗俗学之蒙弊,复揭圣经于昭明。至于抗强藩而不屈,有逆折奸萌之风;罢学政以乞归,有明炳几先之哲。即其气节之俊伟,益见涵养之醇深,诚可谓昭代之名儒,来学之先觉矣。虽曩尝同祀于泉州乡贤祠,迩者守臣亦以春秋往奠于家庙,固足以见公论之不泯。然祠宇之锡,未蒙夫特恩,而俎豆之荣,祗混于常典,似于褒表往哲,风化将来,犹有未备者。伏望皇上勅下礼部查议,如果臣言不谬,将先臣庙额祭文颁祀,咸如故事,俾臣乡里后生,一旦覩天恩之宠被,莫不懽忻鼓舞,动色相庆,谓圣天子之注意理学,崇重儒臣,不以海滨遥僻而有遗,不以后世幽潜而或忽也。则所以濯磨砥淬,趾美前修,以蒙应我皇上日新不显之纯者,其机能自己。再照儒先之列于祀典有二,曰专祀,曰从祀。专祀者,谓表其一乡一国之善士云耳。至于从祀,则直以其为天下之善士,而又能进诸古人,故举而配食于孔庙,典诚隆矣。然而今之论者,则又拒从祀为太严,臣窃惑焉。夫所从祀者,非吾夫子乎?昔夫子教于洙泗之间,其道尊而进人则甚恕,其徒虽众而成材亦难以多得,今之所称十哲而祀于殿堂之上者,固昭然表著矣。而当时盖已分而为四科,四科之中,惟德行足称兼材,余皆仅得其一体者。以仅得一体之士,而即已列于十哲,成其为卓然表著之材,虽七十子不得与焉,岂非所甚难哉?惟其成之难,故夫子之进之也恶得而不恕?夫享祀之礼,没如生,亡如存者也。使夫子而在今日,其苦于成材之难,而恕以进之之心,犹夫昔也。祀夫子而不体其心,臣未见其善祀矣。故臣之心,窃以为如蔡清者,其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未敢必其能兼与否,然尝考于论世之余,盖亦有足称焉。而不止为一乡一国之善士者,虽以称从祀可也。且不特清也,如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陈真晟、章懋及今近日所举王守仁数子,虽未能粹然于德行之科,而详稽其所得,未必多让于游夏之徒,纵使仅成乎一科,犹当不失为十哲,而况其不止于是乎!假令数子生于春秋而躬进,吾夫子不惟不麾诸门墙之外,或者雨化冰释,尚有越游夏而称贤焉,未可知也。夫其贤可肩诸十哲,而一日之祀,乃不得侧乎七十子之末。是以夫子为将麾之乎?抑将进之乎?此臣之所以不能无疑也。或者谓彼亲受业,而彼则闻风兴起者也,故当有辨。果尔,则是以吾夫子视后世之儒,不如其及门之士,若隔藩墙而分尔我然者,岂圣人大公乐与人善之意也。由前而言,则非恕,由后而言,则非公,此臣之所以不能无疑也。然特臣之愚见如此耳。国家莫大典礼,岂一人所敢私者。尤望皇上勅下礼部,历查我朝理学诸儒,会集公议,择其最著而足为天下之善士者,通行从祀。惟其公不惟其私,惟其当不拘其数,以体夫子乐育英才之心,以彰国家理学大明之盛,以鼓来学景行私淑之机。一表扬而旷典具举,所补于风化者,岂其微哉!臣曷胜惓切祈恳之至。国朝康熙年间,李光地、庄延裕复募众修建。〔光地修建引〕昔明之中叶,士大夫讲学论道之盛,比于宋南渡时。维时北方之倡者,莫著于河津,而日川泾野之徒,前后相望焉。南徼学者,则康斋发其端,其徒余于白沙相与张而大之。然二子者,同游康斋之门,而所学迥然,绝无毫发肖似,其后遂有姚江王氏,标新立异,一时靡然宗之。其声华游从之盛,又非从前诸子之所及也。吾闽僻在天末,然自朱子以来,道学之正,为海内宗。至于明兴科名,兴吴越争雄焉。暨成、弘间,虚斋先生崛起,温陵首以穷经析理为事。非孔孟之书不读,非程朱之说不讲,其于传注也,句谈而字议,务得朱子当日所以发明之精意。盖有勉斋、北溪诸君子得之口授而讹误者,而先是评是订,故前辈遵岩王氏,谓自明兴以来,尽心于朱子之学者,虚斋先生一人而已。自时厥后,紫峰陈先生、次厓林先生,皆以里开后进,受业私淑,泉州经学,遂蔚然成一家言。时则姚江之学大行于东南,而闽士莫之遵,其挂阳明弟子之录者,闽无一焉。此以知吾闽学者守师说,践规矩,而非虚声浮焰之所能夺。然非虚斋先生其孰能开之哉?今经学久晦,士大夫好尚趋向,庞而不纯,浮华之徒,转相夸毗,独至蒙引存疑、浅说通典诸书,则行于海内,家习而人诵之,翕如也。故尝以为吾闽之学。独得汉儒遗意。明章句,谨训诂,专门受业,终身不背其师言者,汉儒之学也。师心任智、灭裂卤莽者,近代之学也。是二者,孰今孰古?孰淳孰薄?后之君子,必有辨之者。自鼎革至今,吾闽苦于兵乱,学士吚唔,仅以应举,先正渊源之学荒焉。地窃不自量,方将以山林余暇,与同志之士诵乡先生之遗书,蹈前修之典型,庶几那与卒章之志。同官庄子素思适以书来,厚相谆勗,嘿有感于予心,三复之余,忾然永叹。其后以蔡祠见毁告,且曰:愿与子倡而新之,子宜弁数言以质士友。余惟斯文之运,无往不复,吾乡积乱之后,必将复有嗣音者焉。绍续正学,如宋炎、兴,明成、弘时,然则表彰先烈,使来者有所观瞻其事,诚不可已。愿与诸友勉之。〔庄延裕募修引〕适泰华者必资于车,济沧海者必资于舟,微二者之为功,蔑克至矣。虽然,能为车而不能为辔,能为舟而不能为楫,犹无当也。圣人之道,譬泰华之与沧海,弥高弥广矣。千百年来闻人达士,莫能得其梯航,家自为说,人自为意。迨乎吾闽朱夫子出,因周程之微言,绎先圣之遗绪,折衷群说,究其指归,车而为之辔,舟而为之楫,后数百年,而文庄蔡先生复起于温陵,作为蒙引,以阐朱子之秘,是攒其辔而操其楫者也。垂之百百余年,而天下翕然从之,家诵户说,莫之能踰。岂非此心同、此理同,而东西南北之士,适得其所同,由之而不自知其然也乎?间窃怪夫世之学者,掇拾绪余,互相诋毁,铺扬糟粕,简弃精微,先生独嘿无所刺讥,湛思毕虑,鉤深索远,以成一书,使吾书行而异学自靖,则因先生以知朱子,因朱子以知圣道,若登泰华,涉沧海而无虑遗夫辔楫也。功顾不伟欤!先生文章气节迥绝,先正李文节、詹咫亭请谧赠之,疏言之详矣,愚独论其守先待后之功如此。泉郡学之西南陬,有先生祠,建于万历中,距今且百年矣。子孙贫困,庙貌颓废,祠之房屋称贷他氏,而不能有也。门以外悉瓦砾场,近者居人失火,延及堂东偏,距龛而止,几筵幸无恙。愚始闻其火而懼,往观之而又喜也。夫以先生之功如此其大,而灾延其室,卒能反风灭火,庇一席之安,则闽学之将兴,而斯文之未坠也。新其堂宇,赎房屋、蠲瓦砾而经理之,实赖贤大夫之仕于是邦者。偕邦之绅士,饬材庀事,庶几不日之成。若夫轮奂既饬,笾豆斯陈,群登先生之堂,而发其箧,考其钟鼓,则依然邹鲁之风也。是不能无望于同人云。国朝乾隆十八年,教授唐山倡修。〔山自为记〕明大儒蔡虚斋先生,諡文庄,理学集朱子之成,隆庆四年,勅建是祠,我世宗宪皇帝特旨从祀夫子庙庭,崇理学也。祠附学宫,岁久不修且圮,迴廊小屋,概为私据。山董温陵郡庠,请于郡侯,与同学纪君维柟、张君道南、吴君汝楫辈议重新之,苗裔之贤,后学之好义者,咸量力捐赀。爰赎侵屋,撤颓垣,鸠工庀材,经始于癸酉嘉平之四日,越明年阳月竣。因其地而高之,扩其址而大之。深之为寝室,广之为厢房。有觉其楹,斯翼如跂,黝垩丹漆,门墙阶除,焕然一新。山喜先儒有堂構,即理学有薪传,洵盛事也,是为记。一在曾井铺大寺后,本清家庙,明嘉靖己未,泉郡守熊汝达始因为祠。

陈紫峰祠 在府学东,育英门左。明万历五年,知府姚光泮、晋江知县曾士楚等建,祀明提学佥事陈琛。〔黄凤翔记〕国之大事在祀,盖自古记之。而黉宫之祀典,主于表章贤哲,以扬励世风,尤莫有严焉者矣。殷设学曰瞽宗,使有道德者师焉,没而祭之,以为乐祖。周设三老五更于太学,其礼教隆然粲矣。而又祀先贤于西祀之庠,盖孔氏所谓天下之大教也。夫春、夏、秋、冬,弦诵诗书之备法,笾豆、簠簋、钟鼓、管磬之备物,步趋周折,登降揖让之备文,其为教也,人人之所共知。乃独谓既没之祀,为足以教天下也。兹其故岂易言哉?人情激于有所触,而怠于无所劝。彼其旌别于宫墙俎豆之间,能使闻且见者艳羡而兴起焉,是激劝人心之大权,而殷周之典所以为备也。我国家稽古定制,庙学中设乡贤祠,将择其德业学问卓为仪表者而祀之,即古瞽宗西庠之遗规。顾甄檄甚严,法私相袭,既非所以明祀典之重,矧有旷世贤哲翘然挺生于兹世,上之有功于圣经,而下之有关于风教者,讵可概以常典施之哉?某自少时辄闻吾邑有陈紫峰先生者,今世名贤也。先生潜心理学,博综经传,而尤邃于《易》。尝从虚斋蔡先生问业,蔡先生特所奖许。每剖析疑义,冥探奥窃,必于先生焉证之,若程门之杨中立,朱门之蔡元定也。诸所著述,咸足羽翼传注,而发其所未发。至于弃官顾养,再征不出,飘然逍遥于物外,而不知有可慕之禄爵,尤为足以立懦而廉顽。知先生者谓其有避世之深心,而非玩世,无道学之门户而有实学,此百世定论也。先生之殁,有司既采舆议,列祀之黉宫矣,然景行私淑之士,犹谓不满崇尚之意,始议特祠如蔡虚斋先生例。而学有隙地一区,堪卜建如式,殆若天造地设,以遗之今日者。始议于郡守朱公炳如,邑令黄侯金色,成于按院刘公良弼、督学宋公豫卿、郡守姚公光泮,而邑令曾侯士楚实助锾金,以襄厥事。二百年来未有之旷典,于今始备,荧荧奕奕,即黉序亦为之生色矣。

苏紫溪祠 在府学东,尊经阁前。明万历二十八年,知府窦子偁建,祀明按察使苏浚。〔李廷机记〕盖道未有不从淡入者也。今夫水惟淡,故可甘可苦,可酸可咸,以无味而能为众味。夫道亦然。君子之道,始于淡而不厌,淡则寡欲,外不足而内有余,故尼父以屡空进回,而以货殖绌赐。夫赐之于回也,岂待知二知十而后别哉?一箪食,一瓢饮,一中绀而表素,而两人者之品,大迳庭矣。何者?味弥淡,道弥近,味弥浓,道弥远也。余尝持是以观世之士大夫贤者必淡,未有爽者,而于吾乡得紫溪先生。先生才高而学博,科巍而名章。环海之人读先生制举之文,与所谓儿说生生篇诸书,莫不有紫溪先生,而先生逌然介然,视世之腆腆芬华,一切不以入其灵府,故其视学两浙,惟知崇正学、树真才,尽谢诸干请,即有谣诼之者,不顾也。其副粤宪、参粤藩,盘桓乎苍梧,驰驱乎岑溪,六年之间,人曰滞矣,曰不滞也。瘴乎?曰不瘴也。昔有门下士为政,先生移书不佞寄语之,第曰:其贤未迁,某贤未起,语不及私也。其致政也,以入贺之,行贺毕而请,人无知者,及见其疏,病也,或谓先生似不病,曰似不病乃病也。铨部以先生不当予告,更推择为贵州按察使。先生卧不起,曰:病痼矣!不能行也。盖先是黄州耿先生,尝对不佞谈先生,不佞曰:先生忠信孝友,仕不择地,家不求田,不问舍,是其为人尔。已矣,先生归而绝迹公门,结庐先陇,盖未及二年而殁。当其病时,每对其友人言,吾生有涯,吾位、吾年、吾福泽祗是如此,足矣。徧召所亲与诀别,而属其子曰:衣有故衣,棺无过数金,吾亲殓,故薄也。嗟乎!先生于死生之际,其淡如此,而又何有于世之腆窃芬华在身之外者哉?故先生居仅蔽风雨,食仅具饘粥,无余财赢蓄以遗子孙。惟其教在两浙,泽在三秦百粤,而其讲说著作之在于世者,炳炳烺烺,则先生之所为不朽者耳。吾郡有虚斋、紫峰二先生祠,皆特祀,至先生而三。先生学宗虚斋,节侔紫峰,其进退相类,其讲解足相发明,而其文词风雅,抑或轶而上之,乃其味之淡一也。当斯世之颓靡,而祀先生以昆绍前修,激励后死,维持风教,砥柱波流,所关钜矣。

周忠愍祠 在府学东,祀明死谏户部主事周天佐,国朝乾隆年间建。嘉庆年间重修。

顾新山祠 在府学东,明天启六年建,祀侍郎顾珀。国朝乾隆年间修。

李文节祠 在府学左,明万历四十五年建,祀大学士李廷机。国朝乾隆年间修。

郭恭定祠 在府学东,明万历间建,祀户部侍郎郭维贤。

詹少司寇祠 在府学之右,崇祯九年建,祀刑部侍郎詹仰庇。国朝乾隆年间修。

何镜山祠 在府治学宫前,明崇祯五年建,祀明工部侍郎何乔远。〔樊维城记〕传称没而言立,谓之不朽,如以言而已矣。毋论往代,即国朝著作者不下百千家,俱可不朽乎?抑犹未也。屈指以理学昭者,姚江新会诸君子,以功业鸣者,青田、侯官诸君子;以史学显者,武原、京山诸君子;以艺文见者,兰溪、北地诸君子,犬都可尽以数十人。其余表章羽翼之士,固若夜郎之视汉。至于踵事增华,随机得悟者,方之蔑如也。然则立言亦不易矣,天未丧斯文,是以镜山何先生起而续之。先生登第于神庙初年,仕不择官,必尽其职;禄不营家,必敬其事;言不相时,必据其忠;志不希进,必投其合。故立朝五十年,声名满天下,而官止于少司空,宅仅能以蔽风雨,租不足以供饘粥,而萧然自得于性命之内,弹琴读书,咏先生之风。其出而当官,则与士大夫言政;其归而闭户,则与门弟子论学。用是其书富有,其德日新,世之慕镜山而思造其门者,踵相接也。虚而往,实而归,凡士之入温陵而不能得其一言一字者,以为辱。然先生亦不疲于屡照,虽昔年海寇未降者,不畏有司之法,而畏先生之片言,投戈恐后,盛哉德乎!虽古之陈太邱、王元方,何以加焉!既捐馆舍,长公又出其所私藏未焚之奏议,而居官之概,亦见于是。理学、功业、史学、艺文,昭昭于后来之耳目间。呜呼!亦足以不朽矣。然此皆先生之糟粕,而其不传者,已与先生俱往矣。先生之门人蒋太史八公、郑太史大白,为文以哭,比之于游夏,比之于永叔,而称为狂狷可续圣道之传,诚知言哉!维城初得郡,喜遂御李之愿,乃后属纊之百日而始任,既而中丞公疏请易名特祀,始求地立基于棂星门之右隅。次公以余慕之,属以为记,忝绾郡符,固宜赞述先德。但既非其人,而文又不足垂后。昔蔡中郎称为人作碑,惟郭有道不愧,中郎、有道,固足相当。先生之祠,宜得名贤手笔,乃以委之小子,愧矣!疏请于壬申之仲秋,建祠以其冬。既踰年而不获肯构,将俟赐金为先人光,否则,求仁者之粟以祀耳。余适有辑瑞之行,且未能承众为一■〈木彖〉助,因并记之,时崇祯癸酉阳月。

崇贤祠 在府治承天寺右,明万历二十三年建,祀太仆寺少卿庄用宾。

庄羹若祠 在府治学宫西,崇祯九年建,祀宫詹庄际昌。

王慕蓼祠 在府治学宫前西向,明崇祯十一年建,祀布政使王畿。

蔡忠毅祠 在府治学宫东,祀明长沙死难推官蔡道宪,旧择地郡东北一峰、二云书院之旁,近道宪旧居。国朝康熙四十九年始建今所。

何忠壮祠 在袞绣铺何衙埕,乾隆十五年建,祀明亳州知州死难何燮。

黏郁庵祠 在府学前,顺治十八年建,祀明江浦知县粘洪录。

劝忠祠 明时建,以祀御史粘灿。旧在浔尾场后,因迁界废,复建于府城曾井铺。〔顾珀记略〕闽中郎会滨海,以盐粮输于上国,制也。浔尾地浇,上输比他场独重。盐民遇征困甚,往往多逋役。涤楼悯其艰,特恳疏上请天子俞之,减输价,蠲杂役,盐民赖以全活者甚众。顾惠始一场,他场暨蒙福焉。昔齐人以盐富国,通轻重之权,宋人论盐之法,亦便输钱,涤楼兼有是哉。且中世士夫以官为家,曾遑人恤?富者不让禄,显者不让名,厚殖以自肥,■〈月巳〉汩没波塵者何限,有能上宣德意,下达幽隐,而清苦独躭如涤楼者乎?以一日而建数千百载之勋,一言而活亿千万人之命,使柄大用,则所以福泽于天下国家者,何可胜纪。盐属恳请当道,原立祠于蒋桥庵,以地荒致虞,众惧终废,相率恳请附场基之后,以地广民稠,可垂永久也。巡按高云川暨诸当道嘉其议,因相与协谋改建焉。予衰老,倦应酬,奈当道公索余言,始援笔以纪颠末云。〔庄一俊记略〕涤楼公中兴初上封事于朝,有功于盐民,为公立生祠塑像。始公上封事,亲戚有慰公者曰:南畿稍静。公曰:台谏臣有南北乎?益矫勉以盐疏请,盖蠲晋江浔美场也。疏辞恳切,悽惋明白。长者天子悲伤其意,下大司农与福建守臣议,悯念兹场困苦独倍■〈氵丙〉洲、浯洲,复处当上意。于是兹场什征输,诏旨悉停罢,父老子弟相与刻石亭中,名为劝忠。又以涤楼公家族居亭东,坟墓居亭西,父老兄弟相仁爱,春秋祭祀以时,至易蒋桥庵为生祠,因以俎豆。公盖子弟世世相仁爱,过之而欢呼鼓舞,思以奉朝献君,共宣德意,若不及也。郡守王方南公以菴淫祠不经,当革去,奉公像居中,是不伤财不害民,而又以报効公云。

报德祠 在东门外石井乡,明时建,祀侍郎杨兴。时石井盛疫,舆为辟瘟,乡人感德,建祠崇报。黄宁朱鉴为记。

王玉溪祠 在十三都福全,明万历间建,祀同乡王任重。〔何乔远记〕有二三父老踵门而告曰:予濒海之民也,居于邑之十三都。近予之都有仓曰福全,以储军环,福全之民委输焉。而吾都独远,仓又去邑远,上储之日,皆邑佐贰往眎之,不能多为期,剋日而受事。以吾都之远,更苦不立办,且有负任之劳,与货贿胥吏舆隶之费,所从来久矣。万历初年,浔阳彭公来为令,时方度田行眎海滨,知方之近远,请于当道,许吾都之民上直焉。行之有岁,胥不得岁费,则以浮言耸他令,令民上储如故,民告病莫得也。吾都缙绅有冏卿王公玉溪者,为令言,乃得复上直。是时为邑令者,则海陵顾公。余辈喜问卿公言行,醵金为寿,冏卿公麾而去之。冏卿公为德于吾子孙世世也,余辈无以报冏卿公,则群立公生祠于都,庶吾子孙知吾都所以得免于委输之劳者,藉冏卿公一言,则是吾子孙世世受冏卿德。又藉令有猾胥如往时,吾指冏卿公之祠为正,唯吾子文之。予惟冏卿公起家观察推官,易历西南陲,抚理牧人。眎漕江淮重地,迁四岳之长,致之而归。主上嘉公恬节,进秩是官。凡公所至,饬己爱民,一廉如水。其利泽则既普于中外矣,而居乡所为又复如此。公居常讲于圣贤之学,不徒以官履著声,则余敢以公所服行,为二三父老诵之。盖圣贤之学不过邦家必达,以至无怨。乃无怨之云,岂仅仅远咎而已。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怨之所以无,誉之所由终也。公诚心为质,闻有善言善行,踊跃欢喜,如其自身。今老矣,尚求忘食忘忧而进之,是公平生之大而为德诸父老,其一节也。父老而命予文,则请以斯言碑之生祠之下,以见公之全。公名任重,字某,玉溪其别号。隆庆戊辰进士。今废。

蒋君遗功祠 在十三都福全,明万历间建,祀邑庠生君用。嘉靖之季,倭贼屠毁海滨,君用纠众保守福全孤城,出奇攻贼栅,连蹂五营,贼遂宵遁,人思其功,建祠崇报。黄凤翔为记。君用子光源,登进士,祠今废。

欧阳指挥祠 原在泉州卫旁,祀明都督佥事欧阳深,今废。附祀于唐四门助教祠。

洪文襄祠 在府学西,国朝康熙六年建,祀大学士洪承畴。

施襄壮祠 在府学前,国朝康熙三十五年建祠,□□祀靖海侯施琅。又晋江学有祠,祀琅子世騋。

林素庵祠 在晋江学宫兴贤门右,祀明吏部郎中孕昌。

忠羲孝悌祠

忠义孝悌祠 在文庙西,雍正四年,知县叶祖烈奉文建,内应祀神主计一百二十八位,系雍正十三年教谕林士秀复增补,神位一体奉祀。

五代忠义

王忠顺死难义士,原祀。

宋忠义

苏缄 全家死难,邕州知州,赠节度使,原祀。  苏子明 缄子,补祀。

苏子正 缄子,补祀。  苏广 缄孙,补祀。

苏渊 缄孙,补祀。    苏直 缄孙,补祀。

苏温 缄孙,补祀。  杨世永 端溪县尉,原祀。

陈霖 瑞金县尉,原祀。  萧统 义士,原祀。

王大寿 义士,原祀。  王公济 死守城池,瑞安知县,原祀。

梁公范 从死守城池,瑞安县尉,补祀。  曾注 德信州通判,补祀。

元忠义

郑寿 全家死难,宣武将军,原祀。  杨郎 义士,原祀。

赵深道 年荒赈饥,义士,原祀。

明忠义

崔惠 石城教谕,原祀。  顾黑子 死延主裔,原祀。

张养正 百户,原祀。  张守庆 义士,补祀。

李思邹 义士,原祀。  王世定 指挥,原祀。

童乾震 指挥,原祀。  陈学书 义士,补祀。

欧阳深 指挥,原祀。  周岳镇 义士,补祀。

薛天申 义士,补祀。  王铨 指挥,补祀。

史朝宾 刑部主事,原祀。  黄仰 诸生,补祀。

周天佐 户部主事,原祀。  郭楠 御史,原祀。

王世实 卫镇抚,补祀。  熊尚初 泉州知府,原祀。

史孟常 晋江县主簿,补祀。  杨仕洪 阴阳训术,补祀。

陈一道 芜湖县县尉,原祀。  陈子义 义士,补祀。

蔡道宪 长沙府推官,原祀。  蔡肱明 威茂道,补祀。

苏茂杓 封邱县知县,原祀。  蒋德璟 大学士,补祀。

林李二先生 明亡自缢明伦堂,失名,补祀。  何燮 亳州知州,原祀。

郭符甲 进士,补祀。  苏梦仪 都督同知,全家死难,补祀。

苏国伟 参将,梦仪子,补祀。  苏应瑞 梦仪义子,补祀。

本朝忠义

段应举 福建提督,忠义。  林维造 西宁道,补祀。

宋孝悌

江常 给事中,原祀。  王凯 布衣,原祀。

林彬 乡荐,原祀。  林颐寿 布衣,原祀。

杨寅翁 宜黄令,原祀。  杨楙 永福县知县,原祀。

梁亿 福州府通判,原祀。  徐浩 汀州府推官,原祀。

郑至果 梅州知州,原祀。  刘志学 台州教授,原祀。

陈继文 布衣,补祀。  曾孝纯 殿中丞,补祀。

赵甫■〈王雋〉 宁远县知县,原祀。  傅定保 三山院长,原祀。

钱褒 布衣,原祀。

元孝悌

陈成 四世同居,原祀。  陈與桂 乡荐,原祀。

吕祐 布衣,原祀。  黄道贤 布衣,原祀。

明孝悌

赵仕亨 布衣,原祀。  庄逢辰 布衣,原祀。

韦起宗 布衣,原祀。  秦昇 千户,原祀。

王熺 泷水训导,原祀。  朱则文 赠副都御史,原祀。

史惠 赠中书舍人,原祀。  郭尚谦 布衣,原祀。

张志越 布衣,原祀。  林肃 布衣,原祀。

潘宽 布衣,原祀。  赵瑺 户部郎中,原祀。

田嵓 宝庆府知府,原祀。  蒋孔炀 户部主事,原祀。

陈永 训导,原祀。  史于光 吏科给事中,原祀。

王慎中 参议,原祀。  庄用宾 赠太仆寺少卿,原祀。

徐孟 黄州教谕,原祀。  江万仞 佥事道,原祀。

陈瓛 诸生,原祀。  何元述 参议道,原祀。

沈亨 宜山教谕,原祀。  林敦忠 兴化教授,原祀。

林甫任 诸生,原祀。  赖廷桧 参政道,原祀。

陈安 国子监典籍,原祀。  黄乔栋 临安太守,原祀。

韦孚献 举人,原祀。  庄履丰 进士,原祀。

何炯 靖江教谕,原祀。  张旺 举人,原祀。

王育贤 分守兴泉道,原祀。  王文升 布衣,补祀。

朱鉴 副都御史,补祀。  黄礼 赠资政大夫,补祀。

赵元有 黄陂县知县,补祀。  庄用晦 布衣,补祀。

何乔遴 赠文林郎,补祀。  富可济 赠通奉大夫,补祀。

李雍 进士,参政,补祀。  林福 布衣,补祀。

伍民宪 布衣,补祀。  曾魁 赠通政大夫,补祀。

陈康祐 布衣,补祀。  陈让 监察御史,补祀。

薛天华 右布政使,补祀。  林武苴 赠指挥,补祀。

陈显谟 诸生,补祀。    陈舜道 布衣,补祀。

国朝孝悌

林鼎汉 封中宪大夫,补祀。  林崧 布衣,补祀。

陈允锡 平湖县知县,补祀。  郑魁万 布衣,补祀。

庄肇浤 术者,补祀。   陈曙 赠太常寺少卿,补祀。

黄士珍 赠儒林郎,乾隆四十九年旌表。

乾隆年间,晋江学教谕何奕奇详:林国俊、李师孔、陈贤系长沙衙卒,应列于本官蔡道宪之下。陈吉即元吉系惠安孝子,应饬知惠安县祠祀。尤新五、何廷■〈火叔〉、苏端举、刘富旺、郭显七、钟旺辉、张元宗、蔡王智、郭景二、陈显清、黄子明、张瑶章、吴璇义、庄廷实、李成张、周育、苏舜宁、王元珍、黄子孝、陈朝宗、陈德克、林启九、朱祥逸、苏甫进、苏宠二、陈良、陈乾瑞、范文华、沈朝美、杜荣茂、廖时通、郭惠四、郭惠九,据志载系柴镳所募义士,先后战死。查柴镳系永春知县,且御贼地方多系永春,其为永春人无疑,兼从前经祀永春义烈祠,应移知永春州祠祀,详准在案。又按祠内所祀,尚有宋陈士英、卓子信,系永春死难义士;林洽系德化孝行;黄甫、黄旦系南安弁韐,兄弟孝友;郑振系安溪死难义士。元雷灿系惠安塗岭死难巡检;颜应祐系同安人,孝友。明杨钦恩、陈通皆系永春死难义总;吴世可、沈佛居、刘必祉、黄元复、林德顺,则通之部下也。庄以信、朱仕登、李国宣、黄纯福、许养仔、张四仔、颜锦五、魏于守、林以成、黄元六、黄道即道谨、李学任等永春义士,黄光甫之部下也。张荣系惠安崇武死难百户,林咸系惠安县死难知县。本朝李云永系安溪孝子。分见《闽书》及各府州县志,皆应一体行知永春州及各县崇祀本处,以昭画一。

宗圣曾子祠 在三朝横巷。乾隆丙午年,监生□缵登举人,曾濠会族里建,置祀店,春秋二丁甲乙科轮当焉。

诸葛丞相祠 在万厚铺古榕宫边。

敬字亭 在坎井。〔黄世德碑记〕圣经贤传垂世□言,固宜珍藏爱惜,即片纸只字,亦关理义,且点画攸系,圣制所存,非可弁髦视也。阴隲报应之说,儒者不道,然宋王沂公之父有艰于嗣续,以敬惜字纸,蒙至圣默祐,晚得沂公,联捷三元;胜朝如维聪、维杰兄弟及第,皆以其父长吏和惜字之报。先是,和梦鼓乐前导,迎辛巳状元牌到家,旁注敬惜字纸四字。觉而甚喜,然终以辛巳非试期为疑。己卯维聪发解,庚辰联捷,时武宗南幸,至明年世宗登极,始行殿试,其神验如此。此虽非正史所载,然作善降祥,有感必通,自是正理。是敬惜字纸一节,有功于圣贤,种福于子孙者大也。吾泉旧未有敬字亭,好义者捐赀雇募,沿途收拾,而所募之人,或有未尽其心,则植功犹浅。近日郡中同志多留心此道,既佥呈示禁诸邑人不许污秽圣籍,绅士张讳源常、吴讳洛、张讳源信、陈讳金鹔、张讳植因、王讳锡金等,复仰体圣朝崇道右文雅意,相率捐赀,为诸好义者倡建。盖敬拾字纸亭于盛贤铺坎井地方,供奉名香,为收贮字纸之处。中间高筑火炉一座,使焚化之时,不流于亵。另穿一井,便于朝夕洗净。后盖厅房数间,月鸠膏火,公举余弟煌锐住处其中,掌司收拾焚化之事,随时敬将灰烬恭送清流,诚盛举也。煌锐承文简公数世书香之荫,家事淡泊,无力攻书。今得藉众人之庇,行此善事,亦与有厚幸也。好义诸公既捐重赀,复鸠膏火,乐善不倦,更足风励后人,合标其义如左。

敬文亭 在新门街。〔蔡云鹏记〕自天下王侯、卿相以暨重帅、健儿、商贾、农工之徒,无敢置书于不观,而自张其智,非特举秀才宜知书也。自天下钱谷、刑名以暨考度、协律、星命、医卜之事,无能置字于不用,而自角其才,非特为文辞宜惜字也。且夫既识而知之矣,然人心弥眩,风俗弥汩以媮,则谓之不鸿荒之结绳若?于戏,其盘乎其义欤?其书可废书契而绳是操欤?后世人与天远,而古者则事事冥会其天,奥若神灵。闻天明道,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地文鸟迹之象,创而为字,聿有天雨粟、鬼夜哭、龙潜藏之异。群伦悚之,迷者导而开,梦者呼而醒。假令号其字曰忠,则识忠字而必求其所为忠也。号其字曰孝,则识孝字而必求其所为孝也。号其字曰廉曰耻,则识其字而必求所以为廉耻也。天牖人,人师天也。古之字从天,今之字从人。自八法变于秦,递趋便利而为楷体,其通神明参万汇之□泯然矣。虽其檮昧,欲求以识乎今之字,亦无难矣。触于目而心未之敬惮,于是乎行检不修,性术不毖,明明识有忠孝廉耻之字,而诋娸者曰:是不识某字,是不识某字,至厌俗学而异学是骛。阳儒阴释,曲解演出,与借书言以文其奸者同科。其弊盖中于人心风俗,而荡旡无所底,是亦不识字而已,不盲于目而盲于心,庸非轶志所流以及此患耶?然则何以救之?不以睢睢盱盱鸿荒无识知之道救之,以今之字而不丝乎古之所以字救之。吾乡之在函夏也,周秦为蒙,复于汉晋、于唐、离于宋而明,而我圣朝,则虎变之革,龙见之乾,然幸当璧合珠联,祥应宣臻之会,其崇饰乎浮屠老子之宫,往往金碧相绚,而因识字以绎思训字之祖,以戢轶以生敬心者,盖尠乎所闻,斯士者之责也。□斯龙山之麓,创立庙貌及敬文亭,为足祗迓天庥勿穷也。夫庙之中为堂,祀制字苍颉先师,而徽国文公并祀。经始道光纪元之岁,越四年落成。庭于前,旷如也;室于后,奥如也。其土凝而固之,其木与石砻而雕之。其规抚既坏,苍黄而黝垩之,观者肃矣。先是,黄君树德、郑君世安、林君圭世购充地基,嗣后林没,而黄、郑偕薛君中倡捐请于邦人士大夫之崇尚斯文者,得金六百余襄之,盛举克蒇。余曰:可无纪欤?因泚笔僣叙,并作迎神、送神二曲,其春秋俾以揭虔妥灵。诸君子谓字之弃者,于庙可著也;字之著者,于庙可饬也;字之饬者,于庙可化也。而余以谓诸君子之志,固将令邦人而推之天下之人,求识字以知书,经纬万端由之,褆躬砥节,匡人心而范风俗由之,其徒如韩子为文辞之云。而秀才自命乎哉?子朱子本古圣之字而扬其义,以声万世之聋瞆者也。其辞曰:“民初载兮胡矇未知,粤上圣舒夫四月兮,烛天阊而牖之。绍宣文明兮在武彝,圣与贤蔚相发兮天地重离。龙之山兮■〈匚外垂內〉义,百灵翼其来降兮,骖玉虬,还驾螭,天风飒飒兮飘桂旗。左十华兮右八会,受命天皇兮,扶灵书金券以相嬉。丐我慧业兮,我入肃祗。”右迎神之章。“礼章兮乐舞,莎豆敶兮烝翠釜,东泔澹之秬鬯兮神■〈口敕〉其棂。俾我撷嫏嬛兮,俾我抚岣嵝。临漳之衢清且长兮,辟崐仑为元圃。恐钧天之寂寥,神聿归兮与帝伍。云驭迥镳兮霓旌返树,招五纬使会紫垣兮,緜区快其先覩。大文铄其丕丕兮,迈熙运乎司凤纪。扈海滨兮邹鲁,蟠鸿律兮万万古。”右送神之章。

以上二祠二亭,虽不在秩祀之数,然皆于学校有关,故附列于此。

宝海庵义学 在南门外,雍正六年知县唐孝本建。

正音书院 一在城内百源庵, 一在城内铁炉铺, 一在城南承天寺, 一在城西奉圣铺。俱雍正七年建。

义学 在龙头山。

社学之名,即三代时小学遗意。明洪武初,令有司立社学。正统初,复申严其令,后日久遂废。国朝雍正二年,晋江县奉文新设六所:一曰青阳社学,一曰安平社学,一曰石狮社学,一曰雒阳社学,一曰河市社学。六处义学,只借近乡书馆行之,未有特设。然既有此名目,亦属朝廷美意,自不可没。

节孝贞烈祠

节孝贞烈祠在文山铺,明嘉靖十八年因社学地建二烈祠祀烈妇陈氏、李氏。〔张源清记〕二烈者,泉之烈妇人也。嘉靖丙申,有陈氏太□,王子覆按之信,议旌其详请于侍御中溪李公,公报曰:是观风之责也。议可。请于督学午坡江公,暨藩伯臬长守巡诸公,佥报日可。越二年戊戌,又有李氏,王子覆按如陈氏请于侍御互石李公。公推重风教,大异之。又请于侍御蒙泉包公,公加叹赏,以及督学章山沈公、藩臬长守巡诸公,昭然允协。呜呼!二妇人所遭际,可不谓奇哉!王子曰:古之君子喜善也长,余虽稍降,然郡人于烈妇啧啧不衰,以永之志矣。按陈氏晋江人,夫曰朱焯,病且死,遗腹之月,他日生男,朱族有识者怨其父曰:盍逆之抚育?陈氏执义不可,自余勉强来归,处一室,不盥不栉,虽诸姑姐妹罕得投餽,而子病告归,仍以子处生死决然焉。子殇则曰未亡人义当死,所隐忍谓此子也,实朱氏后,今天夺之,吾蔑所从矣。廼谋自尽以致死者再。会其夫宅兆成,绐婢子取茉莉花根,掇汁饮之死。死之日,为丙申闺十二月初二,时年二十有六也。李氏安溪人,少通《孝经》、《列女传》,稍稍了大义,年十九赘晋民。□□□五月,而林泗再徙父家,则以病报,李氏请于父视之,踰日死,待官至,则□哭踊入,伏棺哭尽哀,起拜舅姑及家人如礼。已覆入哀,为文以祭曰:妾有他志,身首异处。又曰:君之卒哭,魂来要我。始家人察其志意,殆不欲生,防之经月。女益烈欲死,以十月初二日缢夫柩前,乃父所谓也。里之人相传曰:李氏颜面如生,睛及掌中各有点如渥丹,要不可解。大抵正气所郁积未散者,与昔太史公见张子房,□□然貌若妇人,意若疑之。今兹二烈曰妇人者,固形容须眉间耳,夫倚于节理而□议死地,若偿责逃要,恐须后期以为戚,斯其操志执行,霜严日皎,金石为裂,不曰丈夫可哉?当斯时也,闻二烈之芳躅,想其高致,慈母愿得以为女,贞士愿得以为室,处子思齐,然而自祝寡妻嫠妇,循心顾影,或悼或伤,有不自知泣下者。由是观之,死生欲恶在此不在彼。或者贤者姑忍其死。又曰:□独愳无势耳,□□阨悯蒙□□恳□□□□词令龊龊,以苟旦夕,交游不随,宗党不收,而猥云我薄□谅弗为也。又有乘人危急,乃存市利者必期树美人间,有一死,大不然之,死烈□□□□□□□执□□之曰,然则必死□□□成,志遂节立声显哉,曰亦各其时也已。今夫贤人深谋于庙堂揖让而□理甚安适然,一旦设色袭貌不任,则以身之材,宏辨陵之□必利撼之□出力引是非□天下大体不为两可,设疑不为媕阿示媚,愳已志不白也。法吏奉宪致禁一切,持绳墨以议,其不得职也。夫刑则刑,夫死则死,殉分然也。廼有殁□□□□硁硁信果必践为期慕义□□无穷□也亦几矣。夫介客非其人不见,非其物不取,□情违世,矫拂情分,虽少偏矣,其辩足称也。是故践义者,人之所性生孰不学而扬徽,亦政教征发而起应者也。子死孝,臣死忠,所谓幸不幸也。非欤?王子曰:二烈妇者亦□□□,然松柏必岁寒乃见后凋,假令二妇者夫无恙,与夫□守,终尽百年,依然不死,即死有贤与否,未可知也。抑知二妇,而以寒贱□存不为人所知识,或虽知之,无以之于有位,或公论尚糅襍,无所别白统一以泯者,岂顾少哉?悲夫!会晋尹鲍汝化氏龙以父老志,教授黎殷教谕沈源以弟子员志,乃曰:盍祠之以风我人士乎?而王子乃谋于同官艮斋尹子,东湖唐子,相城西南隅□□□文山旧有社学,即而祠焉。李氏父李银曰:吾力能成之。阅月,而告竣事。嗣以二烈之先后。

节孝贞烈者附

国朝雍正元年,奉文建节孝祠,邑令叶祖烈,李元瑞即其地先后重修。乾隆三十一年,祠后裔陈大纪倡修,再加增扩,并置市廛供祀事。〔方鼎记〕国家励世磨钝之典,自忠臣义士以外,莫重于烈女节妇。古人云: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是说也,杨椒山赴义前夕,谕贤妻张勿以死从,且发明泰山鸿毛之故,只争在有儿子可守,与无儿子可守之分。是知专重殉夫死者,无以见抚孤保世之功;而专重守孀帏者,又无以昭杀身成仁之德。维我皇朝圣人相继驭宇,二者兼收靡遗焉。旌表之例,由司牧覈实详文,赐金建坊,以光其里门,合祠岁给祭费。及期,则有承发之官。钜典煌煌,德至渥焉。余自临涖晋江以来,徧阅群祀,而文山铺有贞烈节孝之祠。其初因旧社学地建为二烈女祠,起于明嘉靖间晋江陈氏,安溪李氏,当时白镪未敷,俱李氏之父足之,事见于泉州府推官余姚张源清之文。呜呼!古人无尔我,此风良足尚也。嗣是而渐以二烈之先后贞烈节孝者附,皆受旌乃得入其神主甚多。盖海滨邹鲁之风,其女子率能知大义也。福善者,天之道,好德者,民之彝,而况抚此邦者,有父母斯民之责,敢不敬乎?雍正四年,邑令叶公祖烈见此祠倾颓,修之。乾隆十三年,李公元瑞又修之。今祠中后人寖昌寖炽,甲科蝉联,芹香叠采,国学陈生大纪怅斯祠残缺,毅然与同志者交勉,举栋宇、垣墉、几筵、俎豆而一新之,买祠旁□□□祠后道士室,增设福德堂,而又大其寝室。复置祀业于崇名铺,以备洁粢丰盛。其经营宏远,其费用浩繁,各子孙鸠集者银若干,不敷者皆陈生足之。古风其犹存欤!举事之初,先阅前辈王素思先生,谓先生萱堂荻教有成,父子进士,是兹祠领袖也,不可无以为吾侪倡。先生欣然诺,将赴广文,即以此意为余详言,且嘱余记。余忝为斯邑一日之长,愧不能为叶、李二公,然喜贞烈节孝诸女士有贤子孙能耀圣朝励世磨钝之典,是天道民彝,浑合无间,风化之隆也。于是乎书之。俾勒之于贞珉。嘉庆十一年,再拓祠后一进,今为福德祠,嗣各后裔先后再充买市廛,现祀节孝贞烈共一百四十二人,每岁以春秋仲丁日由府遣官致祭,翌日各子孙致祭,嗣官及子孙俱于丁之明日致祭。

宋孝女吕娘子。

节妇蔡若讷妻杨氏。

烈女吕细娘。

节妇黄公宪妻杨氏。

节妇徐伯嵩妻傅氏。

节孝留洙妻黄氏。

节孝洪晚成妻留氏。

元节孝柯允中妻龚氏益。

节孝张仁妻龚氏源。

节孝刘允正妻龚氏婉。

节孝陈思名妻谢氏。

贞女王珠娘。

明旌表烈女陈氏。以下有牌位者共一百四十二人。

明旌表烈女李氏。

明旌表节孝庄允祥妻曾氏。

明旌表郡庠生杨希闵妻貌庄贞烈汪氏。

明旌表邓门三世四节。广东都司邓中傅妻淑人林氏,泉州卫百户邓炳妻宜人权氏,钦依铜山守备邓铨妻淑人俞氏,礼部儒士邓华清妻孝烈蔡氏。

明旌表烈女十八岁石坤仪。

明旌表赠承德郎兵部主事洪有临妻贞节,赠太安人贞孝史氏。

明旌表诰赠昭勇将军泉州卫应袭指挥舍人张淮妻贞节,封淑人王氏。

明赐进士出身刑部员外郎何琚妻贞节吴氏。

明旌表邑庠生林有栻妻贞烈许氏。

明邑增广生何九转妻承静王氏。

明旌表晋江儒士韦元妻贞节蔡氏。

明旌表晋江儒士蔡之升妻贞烈刘氏。

明旌表儒士徐詧妻贞烈黄氏。

王氏一门四节,应袭泉州卫指挥使郡庠生王讳桓公明旌表妻冰介李氏、媵女节介洪氏、功侄文学生王讳煇公妻贞纯陈氏、曾孙庠生王讳辅公妻节孝黄氏。

烈妇李氏。

明赠监察御史詹琎妻封孺人贞节林氏。

明赠吏部主事旌表贞节刘万妻童氏。

明嘉靖辛酉科乡进士苏讳忠妻贞烈萧孺人。

明旌表节孝邑庠生蔡云岳妻胡氏。

明旌表授七品散员世华妻贞节童氏。

明旌表泉州卫指挥张盛妻贞节恭人贞玉朱氏。

明安庆抚标参将赠龙虎将军苏国玮仝王父殉难,晋二品夫人叶氏。同殉难怀孕妾梅氏附祀。

明旌表泉州卫千户秦雄妻贞节宜人王氏。

明旌表李轲妻贞节苏氏。

明旌表泉州卫应袭指挥使舍人杨拱文妻节孝夫人郭氏。

旌表赠中顺大夫太仆寺少卿黄维璘妻,封太恭人孝节郭氏。

清旌表施天德女贞孝腹娘。

旌表节孝建坊儒士朱万庚妻陈孺人。

旌表节孝建坊儒士朱正艳妻赖孺人。

旌表儒士杨伯昌妻贞闵洪氏、男儒士庆美妇节孝陈氏。

清旌表崇祯庚午科举人,署福州罗源学教谕卓异陈燻继妻,待赠太安人,九十四龄谢氏。

清旌表儒士车乘凤妻孺人节孝刘氏。

清旌表故儒士欧阳复妻节烈黄氏。

清旌表儒士周泰可妻陶氏。

清旌表节孝郡庠生李璟廉妻黄孺人。

清旌表晋江儒士周家李节孝妻董氏。

清旌表烈女儒士黄成霖聘妻徐氏。

清旌表节孝杨铭鼐妻王氏。

清旌表节孝杨潮勋妻姚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蒲肇基妻郭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苏得鳞继妻张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郭彦郁妻孺人李氏。

清旌表节孝泉州儒学生员庄颐妻萧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诰赠文林郎、郡庠生王守揆妻郑太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苏夔妻孺人孙氏。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柯懿肯妻吴氏。

赠儒林郎国学生陈兆麟妻王氏孺人。

清旌表太学生郑承栋妻节孝陈孺人。

清旌表节孝待赠儒林郎国学生苏腾宷妻黄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郑廷璧妻柯孺人。

清旌表晋江县儒士刘启硕妻王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王凤翼妻林氏孺人。

清旌表烈女儒士陈士蘅聘妻黄氏。

清旌表晋江儒士陈元超妻孝烈许氏。

清钦旌节孝儒士陈联元妻曹氏孺人。

清旌表节孝永春儒学庠生池继泽妻王孺人。

清旌表节孝晋江儒士李光鼎妻傅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杨志瀚妻李孺人。

清钦旌节孝儒士蔡正春妻孺人林氏。

清钦旌节孝待赠武德将军黄时可妻傅氏宜人。

清旌表节孝百龄儒士颜庭椿妻邱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纪洛畿妻谢孺人。

清加恩旌表诰授武信郎王禄妻节烈安人林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杨兴业妻黄孺人。

清旌表晋江儒学庠生林澄骊妻节孝黄孺人。

清旌表节孝徐元恩妻慈顺李氏。

清旌表节孝邑庠生陈兆菁妻温孺人。

清旌表节孝郡庠生周元实妻吴氏。

旌表节孝儒士许志璟妻杨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李廷悦妻蔡孺人。

清旌表诰赠中宪大夫郭岳妻王恭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陈士秀妻纪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纪大纯妻黄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陈斌联妻许孺人。

旌表儒士高谋中妻陈孺人。

清天旌节孝例赠登仕郎太学生李肇骧妻林孺人。

旌表儒士唐士芳妻杜孺人。

清旌表节孝国学生陈楙桂妻李孺人。

清恩旌节孝国学生蔡天佐妻曹孺人。

旌表节孝陈方嘉妻杨孺人。

清旌表郡廪生黄球图妻节慈郑氏。

旌表节孝儒士郑涵妻苏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王奕运妻洪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蔡士震妻赖孺人。

清特旌表节孝儒士林祥镇妻孺人钟氏。

旌表节孝儒士谢廷栻妻蒲氏。

清旌表节义赐金建坊,都察院佥都御史、浙江观风整俗使蔡士■〈丹山〉妾,以子常云贵,例封太孺人陶氏。

清旌表节孝郡庠生陈向荣妻黄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黄世达妻欧阳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赠修职郎王浚改■〈坐〉室薛孺人。

旌表节孝例貤赠文林郎张鸿谟妻貤赠孺人林氏。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蒋阶奋妻黄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黄清编妻商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王荣升妻陈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杨增泽妻蔡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杨思光妻郑孺人。

清旌表节烈左营征台故兵陈用妻杜氏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林重龙妻何氏。

清旌表节烈故儒士陈天定妻吕氏。

旌表节烈赐金建坊例授征仕佐郎蔡文妻萧氏。

清旌表节孝邑庠生朱拱峰妻林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赠文林郎邑庠生陈国器妻赠太孺人蔡氏。

清旌表节孝例赠修职佐郎周尚由妻唐太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赠登仕郎颜谆诲之妻方孺人。

旌表全节养姑建坊崇祀节烈祠儒士薛维孝元配周孺人。

清旌表节孝赐金建坊儒士柯士鳌元配洪孺人。

清旌表节孝故儒士庄泽涵妻陈孺人。

旌表妯娌节孝故儒士谢思顺妻陈氏、思和妻凃氏。

清旌表节孝何材笃公妻勤节胡孺人。

清旌表节孝邑庠生陈梦魁妻施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赠修职郎蔡思权妻贞懿傅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赠登仕郎曾洵妻陈氏。

清旌表节孝赐金建坊儒士粘瑞云元配赖孺人。

清诰封太恭人例封太宜人,旌表节孝诰封中宪大夫曾毓均妻贞淑王太恭人。

清旌表待赠儒士邢正恩妻节孝陈孺人。

清旌表节孝晋江儒士黄志夏妻李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黄元两妻柔顺王氏。

清旌表晋江故儒士龚志诚未婚妻贞烈董氏。

清旌表节孝例貤赠文林郎,锦江陈士求妻端淑王太孺人。

清旌表节孝晋江儒士蔡光伯妻杨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李元扶妻宽慎陈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苏湜妻李孺人。

清旌表贞烈赠金建坊故儒士丁春元妻林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锦江陈天俊妻黄孺人。

清旌表节孝晋江故儒士丁经士妻林氏。

清旌表节孝獭江儒士曾承烈妻慈懿黄太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浔江何玉美妻林孺人。

清旌表节烈乡进士例授文林郎庄树远妻纯烈蒋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敕授修职郎府经历李清妻顺节林太孺人。

清旌表节孝例敕授文林郎举人李程云妻恬节郑太孺人。

清旌表节孝儒士黄源洙妻贞节朱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黄世辅妻静节李氏。

清旌表节孝世科陈士藩妻温肃曾氏。

清旌表节孝儒士杨世腾妻陈太孺人。

另本县安海有九节祠,明通判钱楩建,内祀神主玖位。

节孝柯瓒妻黄氏荷玉。

节烈林光妻蔡氏瑞金。

节孝黄椿妻陈氏。

节烈王爵妻陈氏妙姬。

节烈伍继妻陈氏。

节烈郑联桂妻汪氏。

节烈伍煓妻柯氏。

节妇蔡世望妻黄氏。

节烈黄缓妻吴氏。

〔校注〕

〔一〕元统为元顺帝年号,元统三年为公元一三三五年,是年改元至元。

〔二〕孔子弟子姓名据《史记》及《孔子家语》改。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