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约翰·冈瑟[2]说:“梅琴[3]像戴维·劳埃德·乔治[4],像斯芬克斯,像本达的未来面罩,像乔治·华盛顿,像潘神,像威廉·詹宁斯·布赖恩[5],也像阿瑟·梅琴自己。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又密又白,蓝色的眼睛显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像蜡一样的一双手保养得很好……身穿披风,横穿下着雨的伦敦街道,软帽压在脑壳顶上,活像一只漂浮在海浪尖上的鸟儿。”

阿瑟·梅琴一八六三年出生于卡利恩一个很古老的乡村。卡利恩的罗马名字是“神圣军团”,那儿保留着亚瑟王的神话。他是一位威尔士教士的独生子。古罗马保留到今天的废墟、森林中凯尔特族人的阴影以及他父亲杂乱无章的图书馆,对他孤独的童年以及他的整个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他的生平在他的著作中说得很清楚,特别在《遥远的事物》(一九二二年)和《近和远的事物》(一九二三年)中说得明白无误。在《梦中之山》(一九〇七年)中又有一些补充。十六岁时,他发表了第一首诗,是关于埃莱夫西斯秘仪的。这首年轻时发表的诗,作者只留下了一份,没有向任何人展示过,但是它的题材(神灵或魔鬼的起源)几乎也是他所有作品的题材。十九岁时他去了伦敦,在那个城市西北郊“不透明的迷宫”中,他重读了另一个孤独者德·昆西光辉的自白。他勤奋地撰写了第一本书《烟草的剖析》。一八八七年出版了昂古莱姆的玛格丽特[6]的《七日谈》的英译本。一八九五年,发表了鬼怪故事集《三个冒牌货》。一九〇二年,又发表了美学研究论文集《象形文字》。一九〇三年,他在一个莎士比亚剧团当演员。一九一四年任《晚间新闻》记者。《伟大的回归》(一九一五年)也许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恐惧》(一九一七年)是一部写得较好的合情合理的神怪小说,手法同威尔斯的有些相似。

评论家为梅琴某些作品的寓意不明而遗憾。他们把这种现象归因于神怪方面的东西写得太乱了。可是,我却认为那是一个错误。在梅琴的书中,关于罪孽的观念是最基本的。他认为罪孽与其说是对神圣法律的自愿违犯,倒不如说是灵魂令人厌恶的状态。他人物孤独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只是受到罪恶的单纯诱惑,却没有干具体的坏事。

他著作甚丰。我以为《灵魂之家》(一九〇六年)也许是其中写得最好的,尤其是题为《白人》的那则故事。

徐尚志 译 屠孟超 校


[1]此篇及以下两篇初刊于1938年8月5日《家庭》杂志。

[2]John Gunther(1901—1970),英国记者、作家。

[3]Arthur Maehen(1863—1947),威尔士小说家。

[4]David Lloyd George(1853—1940),英国政治家。

[5]William Jenning Bryan(1860—1925),美国政治家。

[6]Marguerite d’Angoulême(1492—1549),法国贵妇,那瓦尔的亨利二世的王后。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