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光阴又早小春天,几度相思也枉然。

不是春心能锁住,容颜易改被情牵。

话说猩猩向上一看,见是山神,忙跪下道:“薄情苏武,不念小畜搭救之恩,竟自不别而去,可恨可恨!”山神道:“你也休要怪他,他与你缘份已满,该他回朝之日,因钦命急迫,不及与你作别,非他过于薄情。现留一字相谢。你可从水路追去,还可会他一面,吾神去也。”猩娘见山神去远了,急忙站起身来,先将桌上字条一看,,点点头,折了收起,不敢耽误,背着女儿,抱了儿子,出得洞门,放开毛腿,一路顺着海边追将下来,行走如飞。虽是船趁风威,走得甚快,猩猩两腿,亦快于船,不消两顿饭工夫,早已赶到。苏武两只海船,船却离岸甚远,猩猩追来,在岸上乱跳乱叫,早惊动苏武。苏武在舱内,已知猩娘追来,急急站出船头,高叫一声:“猩娘,多蒙你十六年恩情,又生下一双儿女,非是苏武薄情,不别而行,一则因猩娘不在洞中,二则圣命紧迫,若不回去复旨,是为不忠,故留一字相谢。你可略等几年,我自来看你。”那猩猩也揩着眼泪,指着一双儿女:“还是带去不带去?”苏武也会过意来:“一双儿女,权留猩娘身边抚养,少不得日后骨肉团圆,自有相逢之日。”说毕,只怕过于缠扰,催舟而行,直望中国而去。猩娘在岸上,痴痴望着苏武的船儿,不见影子,方才含泪带了一双儿女,回洞而去,后书自有交代。

再言昭君,虽仗身上仙衣,免了番王搅扰,但初进宫时,面似桃花,如今病体恹恹,身子瘦黄,每日痴坐出神,毫无一物以畅情思,忽然想起琵琶是奴知己,遂取过琵琶弹起,□□惨惨,苦成一调:

奴今正想宜春令,无心去看卖花人。

夏天懒见鸳鸯面,并头莲儿两地分。

思乡又恨秋天雁,寄书去了没回音。

冷天怕唱普天乐,心事怎诉汉王君?

泪珠好似湘江水,悲悲切切不成声。

泪痕湿透红衫袖,红绣鞋难穿脚跟。

怎得一朝升平乐,香柳难得救回程。

思君懒看十样景,夜宴羞尝百味珍。

孤□怎带金落索,欲上小桥步难行。

院中怕忆红芍药,鬓边斜插桂枝根。

徘徊常靠西河柳,思王坐到月儿明。

可怜又增叨叨令,冷风吹落花后庭。  

昭君弹罢一曲,将琵琶放过,正在闷坐,泪珠频倾,忽报驾到,昭君慌忙收泪,起身相迎。番王到了宫中,行礼已毕,坐定,番王带笑叫声:“美人,如今苏武已放还乡,已遵美人之命,今值美人无辞,也该依从孤王成亲。”昭君道:“这件事还依不得狼主呢!妾曾奏过狼主,要到浮桥烧过香、了过愿,方能成亲。”番王见说,一想:“十六年倒等得,难道这几日就等不得了?”只等礼部择定日期,再催她去烧香,还有别个推托吗?”想毕,连声称赞:“美人是个烈性之人,孤也拗你不过,还是陪孤王吃酒罢。”昭君答应,一面吩咐内侍摆酒,连忙假意虚情举杯,只管敬番王的酒,番王被昭君灌得十分大醉,仍回昭阳安寝不表。

且言昭君打发番王出宫去后,坐定,心中一想:“浮桥已是成功,只差礼部卜定日子进来,那时奴要全名节,就不能顾性命了。汉王呀!奴在这里想你,你在那里未必想奴,常言:痴心女子负心汉。奴在番一十六载,全无片纸只字音信到来,汉王你狠心太过了!”说着,不觉二目双红,泪如泉涌,悲苦一番。又叫声:“且住,御弟身陷番邦,一十六载,进宫日少,不能常常叙话,趁今日番王不在宫中,不免召他进来,嘱咐他几句分别的话。”一面叫内侍宣王龙进宫。 

内侍领旨,去不多时,已把王龙召进宫内,朝见娘娘已毕,一旁赐坐。王龙道:“娘娘召臣,有何吩咐?”昭君道:“御弟,累你在番多年,使你少年夫妻活活分离,哀家之过了。哀家一路来,承你相伴到此,两雪风霜,受尽千辛万苦,哀家没有一些好处给你,于心何安!”王龙道:“此乃为臣份内之事,何劳娘娘挂念!”昭君道:“哀家今写下一封家书,恐日后御弟回朝,一时忘记,今日预先交付与你收下。”王龙道:“娘娘书今在何处,好让臣带出宫去。”昭君道:“书有三封,已写现成在此,还未曾封,你可细看上边情节,便明白了。”

王龙接过三封书,先将头一封抽出,乃是寄与汉王的,上写道:

临行分袂是何言,妾却痴心候边关。  

云雁传书无音信,抛去相思十六年。

龙榻另贪宠爱者,当初恩义付流泉。

守贞不用图余乐,只有芳魂返故园。

又抽出第二封书,乃是寄与正宫林后的,上写道:

虽非同姓沐恩深,姊妹相称胜嫡亲。

贤后代奴筹万策,君王视如路旁人。

此心唯有存贞烈,芳体何能乱礼伦。

欲望相逢同聚首,除非一梦认全身。

再抽出第三封书,乃是寄与他父母的,上写道:

父母恩同天地高,此身未报意牢骚。 

因贪富贵花添锦,陡起刀兵血染袍。

甘旨无人虔供奉,梦魂何处会儿曹?

椿□未卜可康健,休想孤鸿唳碧霄。  

王龙看了娘娘三封书信,俱是些断恨绝命的话,免不得暗暗悲伤。不便说明,一面代她黏好信口,口称:“娘娘书中字迹,一切句句关情,虽古之贤妇淑女,不及娘娘之笔力也。臣已收好书信,臣要告别出宫了。”昭君叫:“御弟且慢,哀家有句紧要之言嘱咐于你。”王龙道:“请娘娘吩咐。”未知昭君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