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钟声又在响了,大学生们正仓猝地往教室跑,这时正是上午第四堂的开始。可是黄琦却早从大学回到公寓了,他两手无力地倚着头伏在书桌上,一种无名的苦闷侵袭了他,使他无可如何凄凉地沉思着。

他从来是最活泼的,每当下课的时候,不是提起喉咙高唱,便是和同学们开起玩笑来。但是今天却有些异样,虽然同学们还未看出。他的课还有一堂未上,但他是再不愿上了,就是刚才的第三堂英文,要不是上了一半,他却拼命也要离开的。现在他的思想是麻一般地纷乱着。他好像得了一种无名的病症,这病症既不头痛,也不像伤寒那样地作烧作冷,只是终日恹恹,如在夜里没有得着安息似的。

在这一星期以前,他同现在完全是两样。这样无名的病症,那时候可以说毫没有消息要降在他的身上。自从这一星期以后,他的精神,他的心灵,已不属于他了,却不自觉地交给这无名的病症,他受了这无名的病症来支配着他的一切。

他知道这无名的病症初次的袭来,是和同班的密斯吴初次交谈的时候。老人们常说,身体虚了,病是容易侵入的,现在他是相信了。那时候要是不遇见密斯吴,和着伊的那么温静的笑语和言辞,他是决不会无端地让这无名的病症来主宰了他。但是这也难怪,他即使不遇见伊,或让别的同学遇见了,那恐怕也不免要同他现在一样尝受这无名的病症的滋味。总之,任何人遇见了伊,都不会不倾倒的,只要这人不是木石心肠。

第一次他和伊在教室里简单地谈了几句话以后,他便自觉着内心起了大的震动,在他的初生直到现在从没有过这样的震动,他想用力制止住,但同时又不愿这样做去。其实他对于他的生命有了这样的震动有时却生出一种不可言说的欢快。

从这次以后,每回上课总要特别的早,倘在早晨八点钟,那天尚朦朦亮的时候,他便惊醒了,在床上想了许多将来的幸福的事体,直想到自己高兴地发笑才停止。他所以上课要早的,正因为伊上课向来是早的缘故,而且在这同学们未来到的时光,他正可同伊攀谈,虽然这形式并不算攀谈,仅是单纯地问答。就好像是说“今天张先生不再请假罢?”或者是“王先生讲得太干燥无味了。”这一类的句子。在伊呢?对人虽似缄默但对他从没有不理会的,如伊常常这样地答他:“或不致于罢。”“是的。”有时也说过“这样好极了。”

最使他满意的,是他站在伊桌子前面彼此问答的时候,可以看出伊微微地笑着,露出细白的牙,吐出一种清脆柔和的声音——这声音是江南的而参着些许北京音,窗外微风吹进,不期然地可以闻着伊的温香,他却不禁地有些酪酊了。

他时时刻刻觉着有一种生命的光,这光的力犹如探海灯,能使他在黑夜里苍茫的碧海中得着拯救了。

他凭着这无上力的生命的光,对于同学们有些骄傲。无意中他听见了大家议论女同学们(自然密斯吴也在内)他却不自在,以为他们太卑劣,太鲁野,太不道德了。同时他也很同情于他们,以为他们是不太幸福了。

他很恨注册部将他和伊的坐位排得隔离太远了,伊在前一徘而他却在最后。他只能从后面去看伊,而伊的眼波却不能送过来,因为在讲堂中,大家的目光都不断注视伊,伊如何能向后望呢?但是他也曾以为这坐位排得太巧妙,一前一后遥遥地相对着。

这一天他未等到天亮他便醒了,正如平常一样。在床上他想到今日见面时应该向伊谈些什么?并且觉得平常谈话太简略了,从今天起却要找些有趣的话谈。谈家世呢,在教室里不大妥;谈功课呢,太平庸了。最后想到这样初秋的天气,北海的风景最好,何妨约伊一同游玩去。于是他联想到在夕阳反照中映出微风吹着飘飘的伊的湖色的衣裙,和伊的短发断续地散出温馨的香味。

于是七点钟到了学校。教室里空空的一个人也没有,他遂痴立在窗前对着学校的大门望,不久他所期待的伊进了大门,他特意地跑到位上坐着拿了一本书在看。

高底鞋丁丁的声音,在他的心头响着,他知道伊进了教室了。他看伊见他并没有笑容,并觉得伊见他独自在这里,有些不耐烦似的,但是同时他又否认自己的猜想,以为这是神经过敏。

“密斯吴今天来得很早呵。”

“阿,并不算早。”伊说完了,便坐在位上将书摊好。这时候他已跑到伊的坐位前站着了。

“现交初秋,天气格外有趣。”

“是的。”

“北海现在风景最好,我想……”

“是的,最好。不过……对不起,我功课还未看呢。”伊说了,便低下头去。这时候在他好像青天霹雷似的,他顿时痴立着不知怎样好了。终于悄悄地跑到了自己的位上,如同木偶一般地坐着。

不久,一个清瘦的少年,推开教室的门跑到伊的面前,伊便高兴地笑着将书合起同着走了。他不认识这少年,但是他知道这是老班的同学。

伊俩的笑语,直由户外传到教室里。

他的眼中发火,神经昏昏,几乎失了知觉了。

幸福犹如一只鸟,它在天空里翱翔,它在森林里跳跃,它飘忽不定地,谁又能够将它捉住呢?现在他的心仍旧在震动,但是已不似往昔幸福的震动了,苦闷和失望缚住了他。

他辗转沉思以后,认清了他的敌人了。他忍住酸辛承受着他的敌人给与的耻辱,他需要复仇,他需要向爱的疆场上施展他的好身手。总之,他已决定了他要将被强项掠去的伊再从这强项的手中夺回。

但是,现在使他踌躇不决的,便是进行的步奏。既然彼此生了误会,总得当面解释,那么还得要求同伊见面才好。于是他回想到,六月间的晚上造访的情形了,顿时耳根发了热,觉得这是过去一场败绩。那回是白天在课堂伊谈了一次话以后,当着月明的晚间,独自在公寓里,就有了不堪的寂寞,便动了访伊的兴致。他踽踽地踏月到了伊的寄宿舍门前,忽然打了一个滞顿,一种不可解的恐惧使他即时停住了不敢前进,少顷这恐惧滋生满了他的胸臆,终于他一点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局促地,凄凉地,徘徊在寄宿舍的门前,好像偷儿一般。他不得已只得仍旧回到了公寓,好像病了似地倒在床上,月光照着房中一切,更使他不能鼾然睡去。那在宿舍门前看见的景像却重叠地演起,这景像便是宿舍旁校园里一些幸福的人们,有的一起在草地上缓步,彼此的手互相交叉地放在腰际;有的相倚傍地坐在长凳上看那荷池喷水的光并着月色交辉;有的对坐在草地上月季旁绵绵地絮语。

为了过去造访的败绩,因而恐怖到现在的造访也许会同样地得了不好的结果。造访既不成功,那么或者可以倩人解说,但是同时他很清楚:任何事都可以找第三者出来的,要是这种两性爱情的事体,找了第三者岂不是太傻了吗?

在他反复的考虑的结果,只有写信去。

平常,他的书札是很美妙的,也曾以此自负过。现在要写信给伊了,便觉得文思是特别的涩滞。同时反觉到胸中所要说的太多了,提起笔来却无从说起。写直率了,便失之于粗野;要是太隐晦了,又不容易看懂;最好是愈婉转愈得体。但是其中少不了的要素,便是缠绵的情意。倘若这情意能够探进伊的心,使伊悔悟,使伊感动,那便是最大的成功了。

这封信,真正成了难题了,在他的心中。

最后,他毕竟想好了这信的程式。约略将这信分做三段,是与普通社会上交际的信大大不相同的。至于这三段,正足以代表他和伊的三个时期。第一段他叙述他很幸福地受了好命运的支配,能够得着和伊同班。当秋季开学那一天,他到了教室顶头遇见伊,他便惊异起来他有生以来没有遇见过伊这样美丽的。他对伊,直到现在他还能发誓,他不敢向伊存过奢望,就是偶然想到伊或者瞧他一眼,比时便镇住了以为思想中有了魔鬼。虽然他是很满足的,就是能够同在一个教室里读书,同在一个教室里听讲,并同向一个教师问难。

在学业上,在精神上,他无形中接受了伊所给与他的力,能使他进步而且快乐,他时时地感谢伊并感谢他的好命运。第二段他叙述那天的清晨承伊第一次向他问话。至于那天是什么日子,他不特现在记得,将来也不会忘记,因为这一天在他的一生再没有比这还值得记念的了。从那天以后,他不相信他是在人间生活着,他成了传奇中人物了,这人物是被崇高的幸福制服着丝毫都不能动弹的了。虽然他不敢说:他便是伊的奴隶;不过私自可以这样地说:他将他的忠诚已经恭谨地供献在伊的足下了。他还不敢说;他这样的人便足配领受伊的爱;但是他希求伊的爱错误地降临在他的身上。

第三段他是说到他现在所处的境地了。他不了解,幸福怎么这样容易消逝,而且命运为什么也这么容易改变。误会不幸生在彼此的中间,其实他一点都不知道这误会怎样发生的,他祈求伊能够告诉他;同时他希望这误会能立即消溶在彼此的感情中。万一他的希望,竟成了虚幻,那么还祈求伊:倘若伊不以为他的忠诚和热情换得的虚空不值得记忆,那么他总算感受了伊所给与的嘉惠了。至于渺茫的将来呢?他仍旧以不易的忠诚,为伊祝福。而且预备他整个的心灵交付与忧伤和毁灭,为的是这祝福。

幸福毕竟是一只鸟,它所有的是纤细的身体和翅膀,现在又使他不觉地悄悄地飞到他的身边了。

他迷离地好像接了伊的回信。那被伊的眼泪沾湿的信纸上,写着很凄惋的辩解的句子,伊告诉他那少年——他所视为敌人的——与伊是兄妹,这时候他恍然地自责不该那样地疑惑伊,而且去那样的信使伊伤心,这粗莽和冒昧真是对不起伊。虽然懊悔与歉疚占据着他的心,却不能掩住他那幸福失而复得的欢慰。

伊约他即刻到北海去,伊说伊已在那里等着了。

他匆匆地跑到了北海,走到桥顶上,已看见伊独自坐在柳树下长凳上在遥遥地望他了,他的心跳起来了,越近越跳得厉害。

伊含了满眼的泪微笑着站起来迎接他,他便不由的眼圈也湿润了。他不知话是怎样地说起了,终于他说出:

“我怎样向你谢罪呢?”

“还介意呢。我们到前面去罢。”伊笑着安慰地说。

他是深深地感动了。他回想他自从母亲死后,就没有感受过这样慈爱地温存地慰藉了。这倒是如何的命运,多年沉埋荒野里的慈母的爱竟复现在伊的身上?他终于啜泣了。伊用了手巾为他拭泪,他觉着伊的手是微微地颤动。

他看伊的颜色有些微黄,他的心更是难受,这分明伊是为了他的信才有这样的憔悴。但是聪明的伊,知道他的心,从不说关于他俩的这回事,却故意说些伊的女友们许多有趣的事情,引他发笑。

快乐逐渐占有了他的心。伊也恢复从前般的活泼了。

他俩谈着走着。夹道的垂杨,依依地向着这一双幸福的人儿迎送。一阵风来,惊秋的黄叶稀疏地落下,有时落在伊的发上,他便将它折去,但又不忍弃掉,于是轻轻地夹在帽里。

走到五龙亭的前面,选了清静的古槐下的长凳坐了。野鸭在水上飞来飞去,忽地飞到他俩面前的芦苇里,好像特地为欢迎这一双幸福的人儿。

伊柔情的眼恹恹地向他斜视,随着伊散发的头贴倚在他的肩上了。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八日

(原载1927年4月10日《莽原》2卷7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