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宣剂下

辛夷

味辛。性温。无毒。禀春阳之气以生。升也。阳也。川芎为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

【主治】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久服下气明目。(本经)利九窍。通鼻塞涕出。

治面肿引齿痛。头眩。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生须发。去白虫。(别录)通关脉。治头痛憎寒体噤。(大明)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研末入麝少许。葱白蘸入数次。

甚良。(纲目)

【归经】入肺胃二经。为辛香走窜之品。(二经气分药 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巅顶)

【前论】汪机曰。肺主鼻。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成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寒。经云。

脑渗为涕。王冰云。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时珍曰。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岐【禁忌】经疏曰。凡气虚人忌。偶感风寒鼻塞。亦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齿痛属胃火

卷二 宣剂下

檀香

味辛。性温。无毒。禀清芬之气而生。降也。阳中微阴也。

【主治】主心腹痛。霍乱。肾气痛。水磨涂外肾并腰肾痛处。(大明)散冷气。引胃气上升。进饮食。(元素)噎膈吐食。(时珍)

【归经】入肺肾二经。兼入胃经。为开发之品。(理气要药)

【前论】东垣曰。白檀调气。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属。佐以姜、枣。

用之

卷二 宣剂下

乌药

味辛。性温。无毒。禀地二之气以生。降也。阳也。

【主治】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迕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

妇热。

小便频【归经】入胃肾二经。兼入肺经。为顺气止痛之品。(疏利胸腹邪逆之气 一切气病)

【前论】宗 曰。乌药性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同沉香磨服。治胸腹冷气甚稳庵中气【禁忌】经疏曰。辛温散气。病属虚气者忌。世人多同香附治妇人一切气病。不知气有虚实口渴【炮制】备要曰。凡使。酒浸一宿用。亦有 研者。

卷二 宣剂下

乳香

一名薰陆香。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得天三之气而兼地二之化以生。可升可降。阳也。

【主治】主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瘾疹痒毒。(别录)治耳聋。中风口噤不语。妇人血气。

(之才)

庵)

【归经】入心脾二经。兼入肝经。为活血伸筋之品。(香窜归心苦温归肺辛温能通十二经)

【前论】元素曰。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 庵曰。其治癫狂者鳌按、赤白痢腹痛不止者。加入乳香无不效。

【禁忌】经疏曰。痈疽已溃。不宜服。诸疮脓多时。未宜遽用。

卷二 宣剂下

没药

味苦辛。性平。无毒。禀金水之气以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诸恶疮。痔漏猝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开宝)破症瘕宿并入【归经】入肝经。为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之品。(通行十二经 散结气 消滞血)

【前论】寇氏曰。没药大概通滞血。血滞则气壅瘀。气壅瘀则经络满急而作痛。凡打扑跌肌。

【禁忌】经疏曰。凡骨节痛。胸腹胁肋痛。非由血瘀而由血虚者。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

卷二 宣剂下

龙脑香

即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无毒。禀火金之气而生。升也。阳中阳也。

【主治】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本经)治惊痫痰迷。鼻息。

喉【归经】入肺经。兼入心脾二经。为散火通窍之品。(能透骨髓)

【前论】寇氏曰。此物大通利关膈热塞。大人小儿风涎闭塞。及暴得惊热。其为济用。

然非若用向【禁忌】经疏曰。凡中风非由外来风邪。而由气血虚。小儿吐泻后成慢脾惊。亦属虚寒。

卷二 宣剂下

茯神木

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偏风口面 斜。毒风筋挛不语。心神惊掣。虚而健忘。(甄权)治脚气痹痛。

诸筋【归经】入肝经。为平木之品。

【前论】时珍曰。茯神木一名黄松节。圣济录有松节散。茯神木一两。乳香一钱。每末二钱鳌按、肝风内煽发厥。不省人事者。余每重用茯神木治之。无不神效。盖此症虽属肝。

而内木。

卷二 宣剂下

海桐皮

味苦辛。性平。无毒。禀木中之阴气以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疳 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

除肤【归经】入脾胃二经。为祛风逐湿之品。(专行血分 去风杀虫能行经络直达病所)

【前论】苏颂曰。古方多用浸酒。治风 腰膝痛不可忍。

【禁忌】经疏曰。腰痛非由风湿者忌。

【炮制】苏颂曰。此出广南。皮白坚韧。可作绳索。入水不烂。

卷二 宣剂下

皂荚

味辛咸。性温。无毒。禀木气而兼火金之性以生。升也。阳也。柏实为使。恶麦冬。

畏空青、人参、苦参。伏丹砂。即皂角。

【主治】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

风口噤【归经】入肺大肠二经。为通窍搜风之品。(能通上下关窍)

【前论】好古曰。皂荚厥阴之药。活人书治阴毒。正气散内用皂荚。引入厥阴也。孙用和曰可使为秘为外科要药。功同皂荚。但更锋锐。直达患所。溃散痈疽。

【禁忌】经疏曰。似中风症。由阴虚火炎。煎熬成痰。热极生风。至猝然仆蹶。不可遽用稀【炮制】好古曰。凡用皂荚。有蜜炙、酥炙、绞汁、烧灰之异。各依方用。

卷二 宣剂下

西河柳

一名柽柳。禀阳春之气以生。升也。阳也。

【主治】主剥驴马血入肉毒。以木片火炙熨之。并煮汁浸之。(开宝)枝叶消痞。解酒毒。

利小便。(时珍)

【归经】入心肺胃三经。为开发升散之品。(入血解血分之毒)

【前论】仲淳曰。近世治痧疹热毒不能出。用为发散之神药。经云。少阴所至为疡疹。

正刘皮毛也。

卷二 宣剂下

芜荑

味辛。性平。无毒。禀金气而生于春阳之令。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主治】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逐寸白。肠中 喘息。

虫。食【归经】入脾胃二经。为散风除湿。消积杀虫之品。(兼泻剂)

【前论】藏器曰。诸虫皆因湿而生。气食皆因寒而滞。士瀛曰。嗜酒人血入于酒为酒鳖。

多背【炮制】藏器曰。凡使芜荑。以气膻者良。乃山榆仁也。经疏曰。入药用大者。小者即榆荚

卷二 宣剂下

五加皮

味辛苦。性温。无毒。在天得少阳之气。为五车星之精。在地得火金之味而生。降阴也。远志为使。恶元参、蛇皮。

【主治】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三岁不能行。疽疮阴蚀。(本经)男子阴痿。

囊强权)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大明)酿酒治风痹。四肢挛急。(苏颂)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祛风湿壮筋骨之品。(兼补剂)

【前论】元素曰。肾得其养。则妄水去而骨壮。肝得其养。则邪风去而筋强。汪机曰。

风家精。

【禁忌】经疏曰。下部无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均忌。

卷二 宣剂下

蔓荆子

味苦辛。性微寒。无毒。禀阳气以生。兼得金化而成。升也。阳也。恶乌头、石膏。

【主治】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本经)风头痛。脑鸣。

目凉诸【归经】入肝膀胱二经。兼入胃经。为搜风凉血之品。(兼轻剂 能散上部风热)

【前论】之才曰。齿虽属肾。为骨之余。而上龈属胃。下龈属大肠。阳明风热上攻。则动摇肿痛。蔓荆能散阳明风热。故齿坚。时珍曰。体轻浮。上升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热之症。仲淳曰。六淫之邪。风则伤筋。寒则伤骨。而为寒热。甚则或成湿痹。或为拘挛。

【禁忌】经疏曰。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血虚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炮制】雷公曰。凡使。去蒂子下白膜。酒浸一日。蒸之。晒干用。

卷二 宣剂下

紫荆皮

味苦。性平。无毒。内禀天地清寒之性。外感南方初阳之气而生。

【主治】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汁服。(开宝)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

经水凝涩。(时珍)

【归经】入肝经。为胜热泄结破瘀之品。(外科要药 肝心包血分药)

【前论】张实之曰。寒胜热。苦走骨。紫入营。故能活血消肿。利小便而解毒也。

鳌按、紫荆皮为跌扑损伤家必用之药。亦以其能破宿血。行滞气也。

卷二 宣剂下

密蒙花

味甘。性平。微寒。无毒。禀土气兼感冬春之气而生。

【主治】主清盲肤翳赤肿。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KT 豆。及疳气攻眼。(开宝)

疗羞明怕【归经】入肝经。为平润之品。(并入本经气分血分 润肝燥)

【前论】仲淳曰。其蕊萌于冬而开于春。故为厥阴肝家正药。但形与芫花相似。芫花狭小。而密蒙花差大为异。当详辨之。

鳌按、本草详载密蒙花主治诸症。要皆肝虚有热所致。盖目者。肝之窍也。目得血而能视。

密蒙

卷二 宣剂下

川椒

味辛。性温。无毒。得南方之阳。受西方之阴。禀火金之气而生。可升可降。阳也。

杏仁为使。得盐味佳。畏款冬花、防风、附子、雄黄。可收水银。中其毒者凉水麻仁浆解之。闭口者杀人。多食乏气喘促。久食失明。伤血脉。五月食。损气伤心。令人多忘。

【主治】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热痹痛。下气。(本经)散寒除湿解郁结【归经】入脾肺二经。兼入心包络经。为散寒逐湿补火之品。(兼燥剂)

【前论】吴猛曰。其气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热下达。不致上熏。许叔微曰。凡肾气上逆。

川椒服椒脾除【禁忌】经疏曰。肺胃素热。大肠积热。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者。均忌。

【炮制】寇氏曰。凡使。微炒使出汗。乘热入竹筒中。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未尽。再捣用

卷二 宣剂下

椒目

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主水。腹胀满。利小便。(苏恭)治十二种水气。及肾虚耳猝鸣聋。膀胱急。(甄权)

【归经】入脾膀胱二经。为利水之品。(行积水逐留饮)

【前论】原礼曰。椒气下达。故椒目能治肾虚耳鸣。用巴豆、菖蒲同研。以松脂、黄蜡熔为猪上不行以上宣剂木部

卷二 宣剂下

谷芽

味苦。性温。无毒。

【主治】主寒中。下气。除热。(本经)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健脾开胃和中消食之品。

【前论】仲淳曰。谷芽具生化之性。故能调理脾胃。脾胃和则中自温。气自下。热自除也。

卷二 宣剂下

味苦甘辛。性热。有毒。畏葛花、赤小豆、绿豆粉、盐、枳 。

【主治】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瓦斯。(本经)通血脉。浓肠胃。润皮肤。消忧发怒。宣言畅意【归经】入十二经。为开发宣通之品。

【前论】好古曰。辛者能散。苦者能下。甘者能居中而缓。用为导引。能通行一身之表。

至【禁忌】丹溪曰。本草止言酒性热而有毒。不言其湿中发热。近于相火。大醉后振寒战。

卷二 宣剂下

秫米

味甘。性微寒。无毒。即粟之糯者。

【主治】治寒热。利大肠。疗漆疮。(别录)治筋骨挛急。杀疮疥热毒。(孟诜)

【归经】入肺经。为宣畅之品。

【前论】时珍曰。肺疟。及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及食鹅鸭成瘕。妊娠下黄汁。皆治之。

【禁忌】孟诜曰。能拥五脏气。动风。迷闷人。不可多食。养生曰。粘滞易成黄积病。

小儿

卷二 宣剂下

大麦

味咸。性温。无毒。

【主治】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本经)补虚劣。壮血脉。化谷食。止泄泻。不动风气满。(【归经】入脾胃二经。为补虚化谷之品。(兼补剂)

【前论】寇氏曰。暴食稍似脚弱。下气故也。熟则大益人。带生则冷能损人。

卷二 宣剂下

麦芽

味甘咸。性温。无毒。豆蔻、砂仁、乌梅、木瓜、白芍、五味为之使。

【主治】主化宿食。破冷气。止心腹胀满。(苏颂)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

消痰【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健土化积之品。(兼泻剂 能助胃气上行而资健运)

【前论】丹溪曰。能行上焦滞血。除腹内寒鸣。多服久服。能令人消肾。士材曰。麦芽能消鳌按、麦芽功用与谷芽相似。而消食之力更紧。补益则不如谷也。但能堕胎。妊妇勿用。

【禁忌】经疏曰。能消米面诸果食积。无积滞脾胃者。忌用。

卷二 宣剂下

陈神曲

味甘。性温。无毒。出泉州陈久者良。

【主治】主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归经】入脾胃二经。为消导之品。

【前论】时珍曰。闪挫腰痛者。 过淬酒服之效。产后欲回乳。炒研酒服二钱。日二。

立止【禁忌】经疏曰。脾阴虚。胃火盛者。均忌。能落胎。孕妇少食。

卷二 宣剂下

红曲

味甘。性温。无毒。红入米心。陈久者良。

【主治】主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伤。治赤白痢。下水谷。(丹溪)杀山岚瘴气。

治【归经】入脾胃大肠三经。为破血消食之品。(兼燥剂)

【前论】时珍曰。凡妇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吴瑞曰。以红曲酿酒。

卷二 宣剂下

味苦。性寒。无毒。能升能降。阴中阴也。

【主治】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两脚疼冷。(别录)疟疾。骨蒸。犬咬。

中盗汗【归经】入肺经。入胃经。为解表除烦之品。(解肌发汗下气调中)

【前论】博物志曰。豉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

得蒜则止血。炒熟则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士材曰。豉之入肺。所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之义也。伤寒瘴气。肺先受之。喘吸烦闷。亦肺气有余耳。何弗治耶。

【禁忌】经疏曰。伤寒传入阴经。与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热结胸中。烦闷不安。此欲成以上宣剂谷部

卷二 宣剂下

葱白

味辛。性平。叶温。根须平。并无毒。禀天之阳气。得地之金味而生。升也。阳也。

【主治】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碎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

寒宏景)霍乱转筋。及奔豚气。脚气心腹痛。(大明)利耳鸣。通二便。时疾热狂。阴毒腹痛。

【归经】入肺肝胃三经。为解散之品。(兼轻剂 达表和里通阳治血)

【前论】时珍曰。生用辛散。熟用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药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气。

外应诸病【禁忌】仲景曰。葱同蜜食杀人。同枣食令人病。时珍曰。服地黄常山人。忌食。经疏曰。

卷二 宣剂下

白芥子

味辛。性温。无毒。煎汤不可过熟。熟则力减。

【主治】主胸膈冷。上气。面目黄赤。(别录)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宏景)治喘咳反胃。

【归经】入肺经。为利气豁痰。发汗散寒。除肿止痛之品。(通行经络 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前论】丹溪曰。痰在皮里膜外及胁下。非此不能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义。

【禁忌】经疏曰。肺经有热。及阴虚火炎生痰者。均忌。

卷二 宣剂下

莱菔

生者味辛甘。熟者味甘。性皆温平。皆无毒。禀土金之气以生。能升能降。阳也。

【主治】主大下气。消谷。去痰癖。捣汁止消渴。(本经)制面毒。(萧炳)治肺痿吐血。

同羊肉纸鱼煮食。治劳瘦咳嗽。(日华)生捣服。治噤口痢疾。(汪颖)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

【归经】入脾胃肺大肠四经。为消食化痰之品。(生食升气熟食降气辛宜肺甘宜脾)

【前论】孟诜曰。多食莱菔动气。惟生姜能制其毒。 庵曰。夏日食莱菔菜。秋不患痢。

卷二 宣剂下

莱菔子

味辛甘。性平。无毒。可升可降。阳也。

【主治】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宽胸膈。发疮疹。熟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

【归经】入肺脾二经。为行气消痰之品。

【前论】丹溪曰。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禁忌】经疏曰。莱菔下气耗血。服地黄、首乌者。不可食。其子。虚弱人大忌。

卷二 宣剂下

生姜

味辛。性微温。无毒。禀天地之阳气以生。升也。阳也。秦椒为使。恶黄芩、黄连、天鼠粪。杀半夏、莨菪毒。

【主治】主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别录)

主效肺性珍)

【归经】入肺心脾胃四经。为发散之品。(呕吐反胃圣药 散寒发表止呕开痰)

【前论】藏器曰。生姜本温。要热则去皮。要凉则留皮。成无己曰。姜枣辛甘。能行脾胃津

卷二 宣剂下

干姜

味辛。性大热。无毒。禀天地之阳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中阴也。

【主治】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痢。(本经)寒冷腹痛。中恶。

皮主心下寒痞。(好古)〔炮姜〕除胃冷。(萧炳)

【归经】入心肺脾胃肾大肠六经。为除寒散结。回阳通脉之品。(兼燥剂)

【前论】东垣曰。干姜乃心脾二经气分药。宜甘草缓之。好古曰。服干姜以治中者。必上僭有入炮姜主除胃冷而守中。温经止血。虞抟曰。干姜生则逐寒邪。炮则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故也。须以生甘草缓之。辛热以散里寒。宝鉴曰。炮姜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走而不守。炮黑止吐衄。血见黑则止也。

【禁忌】经疏曰。生姜、干姜、炮姜。禁忌略同。大约久服伤阴损目。误服亦然。凡阴虚内

卷二 宣剂下

胡荽

味辛。性微温。无毒。禀金气多火气少而生。升也。阳也。伏钟乳石。

【主治】主消谷。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发痘疹。通心窍。(嘉 )

【归经】入肺脾二经。兼入心经。为透发之品。(辟一切不正之气)

【禁忌】经疏曰。辛香发散。气虚人不宜食。痘疹出不快。非风寒外侵。秽恶触犯。不宜食以上宣剂菜部

卷二 宣剂下

橘核

味苦。气温。无毒。

【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肾冷。炒研每温酒服一钱。(大明)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归经】入肝经。为治下部之品。(能治肾膀胱因寒所生之病)

【前论】士瀛曰。橘核入肝。与青皮同。故治腰痛及溃疝在下之病。不独取象于核也。

时珍【炮制】备要曰。凡使。以新瓦焙香。去壳取仁。研碎入药。

卷二 宣剂下

枇杷叶

味苦。性平。无毒。得金气以生。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呕哕不止。妇人产后口干。(大明)煮汁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孟诜)疗脚气。(时珍)

【归经】入肺胃二经。为下气之品。(兼泻剂 和胃降肺气清热解暑毒)

【前论】苏海峰曰。枇杷叶治肺胃病。取其下气之功也。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

呕【炮制】雷公曰。凡采得。湿叶重一两。干者三叶重一两。乃为气足堪用。粗布拭去毛。

甘咳

卷二 宣剂下

荔枝核

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心痛。小肠气痛。以一枚煨存性。研末。新酒调服。(寇氏)治 疝气痛。

妇人血【归经】入肝肾二经。为散寒祛湿之品。

【前论】李 曰。荔枝核同牛膝、补骨脂、延胡索、合欢子、茴香、木瓜、杜仲、橘核、萆

卷二 宣剂下

橄榄

味缓甘。性温。无毒。得土中之阳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中阴也。

【主治】主清咽喉而主渴。浓肠胃而止泻。下气醒酒。消食除烦。解河豚毒。一切鱼鳖毒。

【归经】入肺胃二经。为清解之品。

【前论】丹溪曰。橄榄性热。能致上壅。不可多食。

鳌按、橄榄之热。在乎两头。切去之。但用中段。便不热。以少盐腌之。便不上壅。

卷二 宣剂下

甜瓜蒂

味苦。性寒。有小毒。感时令之火热。禀地中之伏阴而生。升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本经)去鼻中息肉。(别录)

治脑寒疸。湿热【归经】入肺脾胃三经。为涌吐之品。(阳明吐药 能吐风热痰涎上膈宿食)

【前论】东垣曰。难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此饮食内伤。填塞胸之物成阴鳌按、王祯云。瓜类不同。其用有二。供果者为果瓜、甜瓜、西瓜。供菜者为菜瓜、胡瓜、是俗不辨。团【禁忌】经疏曰。瓜蒂极苦而性上壅。能损胃伤血。耗气散神。凡胸中无寒。胃家无食。

皮疸以上宣剂果部

卷二 宣剂下

铜青

一名铜绿。味酸。性平。微毒。铜禀土中以生。青则其英华秀出于外所结成者。

【主治】主妇人血气心痛。合金疮止血。明目治肤赤。息肉。(藏器)主风烂眼泪出。(之才)

【归经】入肝胆二经。为专去风痰之品。

【前论】抱朴子曰。治皆肝胆之病。亦金胜木之义也。

【禁忌】经疏曰。凡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由肝虚血少者。忌用。

以上宣剂金部

卷二 宣剂下

蓬砂

即硼砂。味咸甘。性凉。无毒。采取煎淋结成。亦如硝石、 砂之类。

【主治】主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大明)上焦胸膈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

除【归经】入肺经。为生津去痰泄热之品。(喉科要药 亦能柔五金而去垢腻)

【前论】苏颂曰。今医家用硼砂治咽喉。最为要切。寇氏曰。初觉喉中肿痛。含化咽津。

则然取其柔物也。其治痰热眼目障翳者。取其去垢也。

鳌按、芽儿雪口。以硼砂一味研细吹之。即效。

【禁忌】经疏曰。硼砂克削为用。消散为能。宜攻有余。难施不足。此暂用之药。非久服之【炮制】时珍曰。出西番者白如明矾。出南番者黄如桃胶。皆是炼结而成。

以上宣剂石部

卷二 宣剂下

秋露水

味甘。性平。无毒。乃阴气之液也。

【主治】主禀肃杀之气。宜煎润肺杀祟之药。及调疥癣虫癞之散。(虞抟)百草头上露。

止【归经】入肺经。为润泽之品。(兼补剂)

【前论】徐之才曰。霜杀物。露滋物。性随时异也。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则处暑矣。疟必由【炮制】时珍曰。凡取露水。于朝日未 时。拂取用之。

卷二 宣剂下

阴阳水

一名生熟汤。味甘咸。无毒。以新汲水百沸汤和匀。

【主治】主调中消食。凡痰疟及宿食毒恶之物肿胀。欲作霍乱者。即以盐投中。进一二升。

【归经】入三焦经。为调和阴阳之品。

【前论】马志曰。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

则脏定者言之阳水【炮制】回春曰。河水与井水合用。亦名阴阳水。

以上宣剂水部

卷二 宣剂下

白鸽

味咸。性平。无毒。禀水金之气以生。

【主治】主辟百药毒。及人马久患疥。(嘉 )调精益气。治恶疮疥。并风瘙白癜 疡风。

(块【归经】入肾经。兼入肺经。为调精益气之品。

【前论】仲淳曰。凡毒药之性多热。鸽得金水之气。故能解诸药毒。

【禁忌】经疏曰。本经虽云调精益气。其用止长于祛风解毒。然而未必益人。故孟诜云。

卷二 宣剂下

五灵脂

味甘。性温。无毒。出北地。寒号虫粪。降也。阴中阴也。恶人参。损人。

【主治】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本经)通和血脉凡血疝痛发寒【归经】入肝经。为行血止痛之品。(肝经血分药 入肝最速引经有功止能行血不能生血)

【前论】 庵曰。五灵脂治血崩。非正治之药。乃祛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袭伤营血。

以之脉盛鳌按、五灵脂专于散瘀行血。大有奇效。一妇人自缢半夜。其家救之。虽苏。次日遍身青紫生五令愈【禁忌】经疏曰。血虚腹痛。血虚经闭。产妇去血过多发晕。心虚有火作痛。血虚无瘀滞者。均忌。

【炮制】雷公曰。此物多夹砂石。绝难修治。凡使。研细。酒飞去砂石。晒干收用。时珍曰。此药气甚燥恶。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块如糖者。人以砂石杂而货之。故以糖心鳌按、刘禹锡云。寒号虫四足。有肉翅。能飞。但不甚远。则知此虽名虫。既能飞。则属鸟以上宣剂禽部

卷二 宣剂下

虎骨

味辛。性微热。无毒。西方之兽属金。风从虎者。风为木。虎属金。木受金制也。其性升。阳也。

【主治】主除邪恶气。杀鬼疰毒。主惊。治恶疮鼠 。头骨尤良。(别录)〔胫骨〕治筋骨毒定痛。

悸。(孟诜)明目去翳。(时珍)

【归经】入肾经兼入肝经。为搜风健骨之品。

【前论】李 曰。用胫骨者。虎之一身筋力。皆出于前之胫骨中。性气藏焉。故用以入药。

当鳌按、时珍之说极是。治病必从其类。不得概执胫骨为良。

【禁忌】经疏曰。凡血不足以养筋。以筋骨疼痛者。宜少用。

【炮制】雷公曰。凡使虎骨。捶碎。去髓。涂酥或酒或醋炙黄。凡使虎睛。取真者。以生羊

卷二 宣剂下

麝脐香

味辛。性温。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忌大蒜。

【主治】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本经)疗诸凶邪气鬼气。

中恶邪。不诸血诸痛【归经】入脾经。通行十二经。为开关利窍之品。(走窜飞扬内透骨髓外彻皮毛)

【前论】东垣曰。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冰片入肾治骨。又麝香风病在骨髓者宜之清油麝若诸耶。

【禁忌】经疏曰。凡病之属于虚者。法当补益。概勿施用。

以上宣剂兽部

卷二 宣剂下

穿山甲

味咸。性微寒。有毒。

【主治】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 。(别录)风冷湿痹。

通经【归经】入肝经。兼入胃大肠二经。为走窜之品。(兼通剂 功专行散通经络达病所)

【前论】李仲南曰。性专行散。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禁忌】经疏曰。痈疽已消。禁服。痘疮元气不足。不能起发。亦忌。

【炮制】备要曰。凡使或炮。或烧。或酥炙。或醋炙。或童便炙。或油煎。或土炒。或蛤粉

卷二 宣剂下

蛇蜕

味咸甘。性平。有小毒。畏磁石及酒。

【主治】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螈 癫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弄舌摇头。大人五邪。

言产难。目【归经】入肝经。为走窜之品。(兼轻剂 能引诸药入肝散邪)

【前论】寇氏曰。蛇蜕从口退出。眼睛亦退。今眼药及去翳膜用之。取此义也。

【禁忌】经疏曰。小儿惊痫癫疾。非外邪客忤。而由肝心虚者。不效。

卷二 宣剂下

白花蛇

味甘咸。性温。有毒。生土穴阴霾之处。禀幽暗毒疠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

得酒良。

【主治】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与白【归经】入肺肝二经。为祛风除湿之品。(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

【前论】雷 曰。蛇性窜。能引药至于有风疾处。故能治风。仲淳曰。疠风疥癣顽皮等症。

非所【炮制】雷公曰。凡用。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焙干。如此三次。

以下

卷二 宣剂下

乌贼鱼骨

一名海螵蛸。味咸。性微温。无毒。禀水中之阳气以生。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恶白 芨、白蔹、附子。又名墨鱼。

【主治】主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本经)惊气入腹。腹痛环脐治妇人疟。消瘿出如泉。(【归经】入肝肾二经。为通经络祛寒湿之品。(肝经血分药)

【前论】丹溪曰。经闭有有余不足二症。有余者血滞。不足者肝伤。乌贼骨所治。是肝伤血时珍曰。此厥阴血分药也。味咸走血。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

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血。故诸血病皆治之。

【禁忌】经疏曰。其气味咸温。血病多热者。勿用。

【炮制】备要曰。凡使。以鱼卤浸。炙黄用。

以上宣剂鳞部

卷二 宣剂下

淡菜

味甘。性温。无毒。海物皆咸。惟此味淡。故以为名。

【主治】主血损伤惫。精血衰少。及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疝瘕。女人带下。产后瘦瘠补五【归经】入肝肾二经。为益阴之品。(兼补剂)

【前论】日华子曰。此虽形状不典。而甚益人。阮氏曰。淡菜生海藻上。故治瘿与海藻同功以上宣剂介部

卷二 宣剂下

露蜂房

味甘咸。性平。有毒。蜂得火气之甚而生。故房亦有毒。取悬树受风露者良。

【主治】主惊痫螈 。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又疗蜂毒毒肿。

(开宝)主附骨痈疽。根在脏腑。涂瘰 成 。止风虫牙痛。敷小儿重舌。起阳痿。( 庵)

【归经】入胃经。为祛风杀虫之品。

【前论】韩保升曰。露蜂房。阳明药也。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取其以毒攻毒。

兼杀鳌按、贼风与附骨疽。本自不同。附骨疽痛处必发热。四肢乍寒乍热。小便赤。大便秘。

却身酒【禁忌】经疏曰。凡病属气血虚无外邪者。与痈疽溃后元气乏绝者。均忌。

卷二 宣剂下

白僵蚕

即蚕之自死者。味咸辛。性平。无毒。蚕属阳。而僵者又兼金木之化。升也。阳也。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 。

【主治】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 。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疮病。女子崩中赤白产后瘰【归经】入肺肝三焦三经。为祛风化痰之品。(兼轻剂)

【前论】张元素曰。轻浮而升。故能去皮肤诸风如虫行。丹溪曰。僵蚕属火。兼土与金木。

痛及散曰【禁忌】经疏曰。凡本经所治诸病。非由风寒外邪客入者。均忌。

卷二 宣剂下

味甘。性平。有毒。禀火金之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也。

【主治】主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涩。手足抽掣。形紧小者良。

(开宝)小儿惊痫风搐。大人 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纲目)

【归经】入肝经。为驱风逐邪之品。(能引诸风药直达病所)

【前论】汪机曰。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龚信曰。诸风眩掉搐掣。疟疾寒热耳聋。

皆【禁忌】经疏曰。似中风。及小儿慢脾病。属于虚者。均忌。

【炮制】备要曰。凡使。全用。去足焙。或用尾。尾力尤紧。名蝎梢。

卷二 宣剂下

蜈蚣

味辛。性温。有毒。禀火金之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也。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主治】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本经)疗心腹寒热积聚(纲【归经】入肝经。为去风散结之品。

【前论】吴瑞曰。行而疾者。惟风与蛇。此能制蛇。故亦能截风。故所主多属厥阴肝病。

仲瘭【炮制】备要曰。凡使。取赤足黑头者。火炙。去头足尾甲。将荷叶裹煨。或酒炙用。

一名以上宣剂虫部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