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要图

  摄要图 天地六位藏象之图 外有风寒暑湿,属天之四令,无形也。

  内有饥饱劳逸,属天之四令,有形也。

  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者,谓积聚、 瘕、瘤气、瘿起、结核、狂瞀癫痫。疏曰: ,坚也,积也;瘕,气血也。

  二者,始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谓留饮、癖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是也。

  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者,谓瘴气、贼魅、虫蛇、蛊毒、伏尸、鬼击、冲搏、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割刺之类是也。

  

  风木郁之病

  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四肢、两胁、咽膈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僵仆,筋骨强直而不用,卒倒而无所知也。

  

  暑火郁之病

  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肋、胸背、首面、四肢胪胀,疡痱呕逆,螈 ,骨痛节疼,及有动泄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衰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恼

  

  湿土郁之病

  故民病心腹胀,腹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

  

  燥金郁之病

  故民病咳逆,心腹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金胜而木病也。

  

  寒水郁之病

  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痞坚腹满,阴乘阳故也。

  

  初之气

  自大寒至立春、春分,厥阴风木之位,阳用事而气微。故曰:少阳得甲子,元头常准,以大寒交初之气,分以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傲一月。正月、二月少阳,三阴三阳亦同。

  

  二之气

  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位。阳气清明之间,又阳明之位。

  

  三之气

  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之位。阳气发,万物俱成,故亦云太阳旺。其脉洪大而长,天气并万物,人脉盛衰。造物造化亦同。

  

  四之气

  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天气吉感,夏后阴已用事,故曰:太阴旺。此三阴三阳,与天气标本阴阳异矣。脉缓大而长。燥金旺,紧细短涩。以万物干燥,明可见矣。

  

  五之气

  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之位。气衰阴盛,故云金气旺,其脉细而微。

  

  终之气

  小雪至大寒,太阳寒水之位。阴极而尽,天气所收,故曰:厥阴旺。厥者,尽也

  

  风木肝酸达针

  与胆为表里,东方木也,色青,外应目,主治血。芍药味酸微寒,泽泻咸平,乌梅酸热。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主动。治法曰:达者,吐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可刺大敦,灸亦同。

  

  暑火心苦发汗

  与小肠为表里,南方火色,外应舌,主血运诸经。大黄苦寒,木香苦温,黄连苦凉,没药苦热。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火。治法曰:热者汗之,令其疏散也。可刺少冲,灸之亦同。

  

  湿土脾甘夺针

  与胃为表里,中央土也,色黄应唇,主肌肉,应四时。蜜甘凉,甘草甘平。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治法曰:夺者,泻也。分阴阳,利水道。可刺隐白,灸亦同。

  

  燥金肺辛清针

  与大肠为表里,西方金也,色白,外应皮毛、鼻,亦行气。干姜辛热,生姜辛温,薄荷辛凉。

  诸气 郁,皆属于肺金。治法曰:清者,清膈、利小便、解表。可刺少商,灸亦同。

  

  寒水肾咸折针

  与膀胱为表里,北方水也,色黑,外应耳,主骨髓。牡蛎咸寒,水蛭咸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水。治法曰: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可刺涌泉,灸亦同。

  

  大寒子上初之气

  初之气为病,多发咳嗽、风痰、风厥、涎潮痹塞、口 、半身不遂、失音、风癫、风中、妇人胸中留饮、两脐腹微痛、呕逆恶心、旋运惊悸、狂惕、心风、搐搦、颤掉。初之气病,宜以瓜蒂散吐之,在下泄之。

  

  春分上脾二之气

  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温、风热。经曰:风伤于阳,湿伤于阴。微头痛身热,发作风温之候。风伤于卫气也,湿伤于脾气也。是以风温为病,阴阳俱自浮,汗出,身重,多眠,鼻息,语言难出。此以上二证,不宜下。若与巴豆大毒丸药,热证并生,重者必死。二之气病,宜以桂枝麻黄汤,发汗而已。

  

  小满巳上三之气

  三之气为病,多发热,皆传足经者多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者,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阳明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者,胸胁痛、耳聋、口苦、寒热往来而呕。此三阳属热。太阴者,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少阴者,故口燥舌干而渴;厥阴者,腹满囊缩、喘热闷乱、四肢厥冷、爪甲青色。三之气病,宜以清凉,上温下养,不宜用巴豆丸下之。

  

  大暑未上四之气

  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痢及赤白相杂、水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此。四之气病,宜渗泄,五苓散之类也。

  

  秋分酉上五之气

  五之气为病,多发喘息、呕逆、咳嗽及妇人寒热往来、、小儿斑瘾疮 。五之气病,宜以大、小柴胡汤,宜解治表里之类。

  

  小雪亥上终之气

  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四肢。秋收多,冬水复旺,水湿相搏,肺气又衰。冬寒甚,故发则收,则痿厥弱,无以运用,水液澄清冷,大寒之疾。积滞、瘕块、寒疝、血瘕,凡气之疾。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类。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内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氵㸒、汗出、 衄、口 、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 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 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坐而欲起、目KT KT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嗌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

  

  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 衄、项背腰尻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

  风治法:风氵㸒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防风通圣散 天麻散 防风汤 祛风汤 小续命汤 消风散 排风汤暑治法:热氵㸒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白虎汤 桂苓汤 玉壶丸 碧玉散 玉露散 石膏汤湿治法:湿氵㸒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白术木香散 桂苓 白术丸 五苓散 葶苈 木香散 益元散 神助散火治法:火氵㸒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凉膈散 解毒丸 神功丸 八正散 调胃散 大小承气汤燥治法:燥氵㸒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神功丸 麻仁丸 脾约丸 润体丸 润肠丸 四生丸 葶苈散寒治法:寒氵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姜附汤 四逆汤 二姜汤 术附汤 大戊己丸 附子理中汤

  

  六门病证药方

  风门独治于内者:防风通圣散 防风天麻丸 防风汤 小续命汤 消风散 祛风丸 承气汤陷胸汤 神芎丸 大黄丸 备急丹暑门独治于外者:白虎汤 桂苓甘露散 化痰玉壶丸 益元散 玉露散 石膏散 拔毒散 水澄膏 鱼胆丸 金丝膏 生肌散湿门兼治于内者:五苓散 葶苈 木香散 白术 木香散 益元散 大橘皮汤 桂苓 白术丸 神助散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柴胡饮子 防风 通圣散 防风 当归饮子火门兼治于外者: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泻心汤 神芎丸 八正散 调胃散 调胃承气汤 桂苓汤 麻黄汤 小建中汤 升麻汤 五积散燥门先治于内,后治于外者:神芎丸 脾约丸 麻仁丸 润体丸 四生丸谓寒药攻其里,大黄兼牵牛之类。

  谓热药攻其表,桂枝、麻黄、升麻之类。

  姜附汤 四逆汤 二姜汤 术附汤寒门先治于外,后治于内者:大已寒丸 理中丸谓热药攻其表,谓寒药攻其里。

  

  《内经》湿变五泄

  六气属天,无形,风、暑、湿、火、燥、寒。

  五形湿属戊己,湿入肺经为实。

  六味属地,有质,酸、苦、甘、辛、咸、淡。

  五脏湿属脾胃,湿入大肠为虚。

  

  胃泄风湿

  夫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化剂之类。

  

  脾泄暑湿

  夫脾泄者,腹胀满注,实则生呕逆。三证宜和剂、淡剂、甘剂、清剂之类。

  

  大肠泄燥湿

  夫大肠泄者,肠鸣切痛。先宜寒剂夺之,次宜甘剂、分其阴阳也。

  

  小肠泄热湿

  夫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宜寒剂夺之,淡剂、甘剂分之。

  

  大瘕泄寒湿

  夫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剂、寒剂夺之,后以淡剂、甘剂分之。或茎中痛,亦同。

  

  《金匮》十全之法

  飧泄: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暮食不化,亦成飧泄。风而飧泄者,先宜发剂,次宜淡剂、甘剂分剂之类。

  洞泄: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泄下褐色。治法同上。又宜灸水分穴。湿气在下,又宜以苦剂越之。

  洞泄寒中: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痢。洞泄,属甲乙风木,可灸气海、水分、三里,慎勿服峻热之药。小便涩则生;足肿、腹胀满者,死于庚辛之日;如尸臭者不治。

  霍乱:吐泻水谷不化,阴阳错乱。可服淡剂,调以冰水,令顿服之则愈。

  注下:火气太过,宜凉剂,又宜淡剂,调冰水,令顿服之则愈。此为暴下不止也。

  肿蛊:三焦闭涩,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痞肿。宜越剂、发剂、夺剂。

  胀:浊气在上不散,可服木香槟榔丸、青属大肠为浊气逆,肺金为清气逆,气化则愈矣。

  肠鸣:燥湿相抟为肠鸣;中有湿,亦为肠鸣;火湿相攻,亦为肠鸣。治法同上,治之大效。

  支满 溏:上满而后泄,下泄而后复上满。治法同上。久则反寒,治法同寒中。如 溏而肠寒者,亦斯义。风湿亦有支满者。

  肠 :大、小便脓血,治法同上。又宜不二丸、地榆散、驻车丸及车前子等药,次宜淡剂、甘剂、分剂之类。

  脏毒:下血,治法同上。又宜苦剂、夺剂,以苦燥之。如酒毒下血同。

  大、小便血:大、小便治法同上。血温身热者死火之成数,七日而死。如尸臭者不治。

  脱肛:大肠热甚也。用酸浆水煎三、五沸,稍热渫洗三、五度,次以苦剂坚之则愈。

  广肠痛:治法同上。又大黄牵牛丸、散,夺之法,燥涩亦同。痔漏、广肠痛、肠风下血,皆同脏毒治法。

  乳痔肠风:必肛门左右有核。《内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属大肠经,可服枳壳之属。大癖生肠风,乳痔相连。

  

  《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

  天之气一也。一之用为风、火、燥、湿、寒、暑。故湿之气,一之一也,相乘而为五变,其化在天为雨,在地为泥,在人为脾,甚则为泄。故风而湿其泄也,胃暑而湿其泄也,脾燥而湿其泄也,大肠热而湿其泄也,小肠寒而湿其泄也。

  大瘕,若胃不已,变而为飧泄;飧泄不已,变而为洞泄;洞泄不已,变而为脾泄寒中。此风乘湿之变也。若脾泄不已,变而为霍乱;霍乱不已,变而为注下;注下不已,变而为肿蛊。此暑乘湿之变也。若大肠泄不已,变而为胀; 胀不已,变而为肠鸣;肠鸣不已,变而为支满 溏。此燥乘湿之变也。若小肠泄不已,变而为肠 ;肠不已,变而为脏毒;脏毒不已,变而为前后便血。此热乘湿之变也。若大瘕泄不已,变而为脱肛;脱肛不已,变而为广肠痛;广肠痛不已,变而为乳痔肠风。此寒乘湿之变也。凡此二十五变,若无湿则终不成疾。况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脾好饮,脾亦恶湿,此泄之所由生也。

  凡下痢之脉,微且小者生,浮大者死。水肿则反是,浮大者生,沉细者死。夫病在里脉沉,在表脉浮。里当下之,表当汗之。下痢而脉浮滑,水肿者脉沉细,表里俱受病,故不治也。凡脏血便血,两手脉俱弦者死绝,俱滑大者生,血温身热者死。王太仆则曰:若下血而身热血温,是血去而外逸也,血属火故也。七日而死者,火之成数也。

  夫飧泄得之于风,亦汗可愈。或伏惊怖,则胆木受邪,暴下绿水。盖谓戊己见伐于甲木也。婴儿泄绿水,《素问》有婴儿风,理亦如之。洞泄者,飧泄之甚,但飧泄近于洞泄,洞泄久则寒中,温之可也。治法曰:和之则可也,汗之则不可。盖在腑则易治,入脏则难攻。洞泄寒中,自腑而入脏,宜和解而勿争。

  水肿之作者,未遽而然也。由湿遍于大肠,小溲自涩,水湿既潴,肿满日倍,面黄腹大,肢体如泥,湿气周身,难专一法。越其高而夺其下,发其表而渗其中,酸收而辛散,淡渗而苦坚,用攻剂以救其甚,缓剂以平其余。如是则孤精得气,独魄反阳,亦可保形,陈去而净府洁矣。

  彼豆蔻、乌梅、罂粟壳勿骤用也。设病形一变,必致大误。

  或通而塞,或塞而通,塞塞通通,岂限一法?世俗止知塞剂之能塞,而不知通剂之能塞者,拘于方也!凡治湿,皆以利小溲为主。诸泄不已,宜灸水分穴,谓水谷之所别也。脐之上一寸半,灸五、七壮。腹鸣如雷,水道行之候也。凡湿勿针。《内经》虽云缪刺其处,莫若以张长沙治伤寒法治之。盖泄者,亦四时伤寒之一也。仲景曰:上涌而下泄,表汗而里攻,半在表,半在里,则宜和解之,表里俱见,随证渗泄。此虽以治伤寒,其于治湿也同。仍察脉以视深浅,问年壮以视虚实,所投必如其意矣。

  顷商水县白堤酒监单昭信,病飧泄,逾年不愈。此邑刘继先命予药之。为桂枝麻黄汤数两,一剂而愈。因作五泄图,摭《难》《素》本意。书录于上,刊而行之,诚有望于后之君子,戴人张子和述以上之图,校改为篇法。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