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一经。不能独病。而其端常合于阳明。盖胃底原有胆汁。胃气逆。则胃底胆汁上冒而口苦。胆火上灼胃管。故咽干。胃热合胆火上薰于脑。故脑气一时昏XP156阖。因而目眩。但口苦咽干。尽人能辨之。惟目眩则向无确解。张隐庵据六元正纪论云。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以为风火相煽似也。但病理虽明。病状未断。予前十年。治同乡季仲文病亲见之。虽少阳病之目眩。未必一端。要不可谓非目眩之确证。予于上午诊视。即知其为口苦咽干。至日晡所。病者在卧榻,见入视其疾者。皆若有骇怪之状。问其故。则曰。来者面目悉如垂死之状。何也。盖此即所谓目眩也。抵暮。予至其寓。审其状。少阳证具。因用小柴胡汤。是夜。吐出胆汁数口而愈。夫病以汗下解者为多。以衄解者。已不多观。不意少阳之证。竞有吐胆汁而解者。是亦足以补仲师之缺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足小阳之脉。起于目锐眥。支脉从耳后入于耳。手小阳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眥。风邪中于上。故头先受之。风阳随经入耳。故两耳无所闻。风阳由目眥入目。故目赤。胆火上逆。故胸中满而烦。胸中满。非太阳失表水气溜于膈上。故不可吐。烦非胃中燥实,故不可下。误吐误下虚其津液。于是心营伤于吐。脉必代而心必悸。胆汁虚于下。则怯弱多恐。神魂惊惕而不宁。悸则怔忡不定。惊则梦宿叫呼。悸为灸甘草汤证。以心营虚也。惊为柴胡龙骨牡蛎证。以胆气弱也。救逆之方。已详。太阳篇中。故仲师于本篇不出方治。善读者当自悟之。火邪之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救逆汤。水饮之半夏麻黄丸。不在此例。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瞻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医道之失坠。固由于传授之不精。而误于认脉者。亦复不少。即以弦脉论之。今人皆知弦为肝胆之脉矣。肝为藏血之藏。禀少阳胆火以上交于心肺。下达于肾脏。而养一身之筋。故其气专主条达。其应于脉也。以条畅柔和为无病之脉。而非病脉也。故按之如循长竿梢。若弦脉之属于少阳者。为疟。为饮邪。为水气。为胁下偏痛。夫疟脉自弦。以汗液积于皮里膜外。而太阳寒水非一汗所能尽也。痰饮脉弦者。以寒水留于上膈。久久化为痰涎也。水气所以脉弦者。以卫气不行于外。而水走肠间也。胁下偏痛所以脉弦者。以水气阻于肾关而不达下焦也。况寒疝脉沉弦者。当下其寒。诸证观之。则弦脉属于少阳。手少阳三焦为多。盖手少阳三焦与足太阳相合。上中二焦属淋巴管。分析而不归系统。水气化液外出于皮毛。自肾以下。始有系统。为肾膀管。水由肾藏下泄于膀胱。金匮言肿在腰以上。当发其汗。肿在腰以下。当利小便。职此之由。独至少阳自病之伤寒。脉见弦细而头痛发热者。则病不在三焦而在胆不似沉弦之为寒。弦滑之为饮。为疟。弦紧之为水。系在太阳三焦也。弦而细。则为无水气之脉。盖太阳寒水气盛则从寒化。寒水衰退。则从燥化。故太阳与少阳合病常有胁下偏痛者。独少阳自病。往往与阳明相系。为其从燥化也。盖水液充却于皮毛肌腠。则病太阳寒水。恶寒而体痛。水液不充。则寒从表受。热里抗。则病少阳相火而头痛发热。所以然者。寒气以肌表液虚。外不能固而直犯中脘。胆汁由十二指肠之端溢入胃中者。其亢热之气。乃以有所压迫而上冲脑部。是为头痛。而其痛必在阙上。太阳病之发于阳者。亦当发热,但其证必兼恶寒发热。而不恶寒。其不为太阳可知。且阳明发热。法在多汗。今则阳热未甚而不见汗出。其不为阳明又可知。参核于二者之间。则其为少阳无疑。胆火本以津液不充之故。郁而上冒。以至头痛发热。若更以发汗损其胃液。则胃底胆汁挟胃中浊热上冲脑部。而心神不能守舍。因发谵语。但此证究非胃家实。不同潮热满痛。故津液还入胃中。则胃气和而愈。津液不还,则燥气薰于膈上。心营耗损。烦热而动悸。此证脉结代。则炙甘草汤主之。否则小建中汤亦主之。救逆之法。已详太阳篇中。故仲师于本条不赘。独怪近人一见弦脉。便称肝阳。蒺藜滁菊金铃子延胡索沉香片广郁金金石斛石决羚羊角左牡蛎青龙齿柴胡白芍等。杂凑成方。吾正不解其所治何病也。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之病。脉本浮紧。太阳失表。汗液不泄。水气从淋巴管会聚胁下。(肾脏寒湿停阻、不得从输尿管下泄膀胱。)因病硬满。水气入胃。胆汁不相容纳。则为干呕。胃气不和。故不能食。水邪注于胁下。阳热抗于胃底。故往来寒热。此证若经吐伤中气。气逆脉促。则宜生姜半夏汤以和中气。若经误下。水气与标热结于心下。则为痞当从下解。故以泻心汤下之。其未经吐下而胁下硬满。则所病犹为太阳水气。故宜小柴胡汤以汗之。要其脉之沉紧。为紧反入里则一也。(少阳忌吐下、此条为未经吐下而设、本篇谈吐下后两证治、特补出之。)

若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谵语有二。一为胃家燥实之谵语。一为热入血室之谵语。盖汗吐下温针。皆能坐耗水液。水液耗。则胃中与血分并生燥热。阳热上冲于脑。脑为心神所寄。一有感触。则心神外亡。于是轻则为谵语。甚则为惊狂。故有先时极吐下。胆胃上逆脑部而发谵语者。则刺期门以泻之。有火劫发汗而发谵语。小便利者。宜大承气以下之。(仲师未出方治)总之误用汗吐下温针。非病胃燥。即为血热。治法俱在太阳篇中。故曰以法治之。胃燥之证轻则小承气。略重则调胃承气。最重则为大承气。血热之证。轻者刺期门。重者桃核承气。尤重者抵当汤。随证施治可也。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三阳合病。太阳之病转入少阳阳明也。阳明脉本大。太阳未罢。故浮。上关上者。左关属胆。右关属胃。胃底胆汁。合胃浊并生燥热。故浮大之脉。独甚于关上。湿热盛于肌腠。故但欲睡。肌腠为孙络密布之区。属营分。湿热在营分。故目合则汗。(营气夜行于阴、以夜则为卧寐之时、卫阴内剑、营气外浮也、汗随营气外泄。故目合即汗。)此证若胃中燥实。则汗为实热所致。宜大柴胡汤。若无胃实。则汗为胆中虚热。宜柴胡龙骨牡蛎汤。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燥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少阳病至六七日。已经一候。为当传三阴之期限。但少阳一证。传太阴者绝少。盖太阳一证。寒水当从汗解。汗出不彻。阳热转入阳明。汗液未泄者。遂并入太阴之湿。阳明之燥气上薰。膈上痰涎乃郁。而欲吐。故太阳篇以颇欲吐者为传。设阳明阳热不盛。亦有太阳之后。即传太阴者。所谓于寒湿中求之也。少阳之传。不入少阴。即入厥阴。所以入少阴者。则由手少阳三焦传入。(腰以上为淋巴管、腰以下为输尿管。)三焦主水道。外散为汗。下泄为溺。皆恃相火为之排泄。相火日消。则水藏不温。由是水藏固有之元阳。遏于寒水而不能外达。故有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之吴茱萸汤证。所以入厥阴者。则由足少阳胆传入。(胆管下注十二指肠之端、正当胃底幽门、故胃底有胆汁。)胆汁取资于肝脏之血液。助胃中消化。为生血之源。血之温度最高者。为其中含胆火也。胆火虚。则其血不温。肝脾俱寒。而生阳垂绝。故有脉微手足厥冷而烦燥。灸厥阴而脉不还之死证。盖此二证。阳回则生。阳绝则死。较浮阳暴越之烦燥用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者。尤为危焉。本节无大热而烦燥。实为少阴厥阴两证之渐。故仲师以为阳去入阴。盖其始则为无大热。其机即有逆冷厥冷之变。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渐也。太阴为纯阴无阳。不当有烦燥之证。故不在此例。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恶。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

伤寒以二十一日为三候。三候相传。则三阳经尽。而当入三阴。此以最甚者言之耳。太阳篇云。七日以上自愈者为不传。则太阳之病原不必传阳明少阳。则二十一日以后。三经尽而不传三阴者。亦为伤寒通例。但必胃中胆汁与胰液肝液相和。乃为能食而不呕。是亦太阳伤寒七日以上自愈之例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此节承上不传三阴而更言其脉也。伤寒第三候属少阳。少阳二字。自成一句。与脉小者三字。不相连属。按少阳自病。则其脉弦细。细非小也。但弦急之中。脉细如丝耳。太阳转少阳。则脉沉紧。沉非小也。但太阳内陷。浮紧者。转为沉紧耳。(二脉皆实而有力)。至三阳合病。则脉浮大。浮大者。阳热炽盛大也。凡病热度增高则病进,而血热益张,其脉益大。至于病势渐减。则热度渐低。脉亦较和。故脉小为欲已。此盖统三阳言之。特于少阳篇举其例耳。非专指少阳言之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寅至辰上。为夜气清寒。至晨光微露之候。此时群动皆息。人于此时亦志气清明而坦白。孟子所谓夜气及平旦之气也。清露既降。草木养气渐次萌动。少阳为病。为郁勃不宜之气。得此时清平和缓之气以调之。而郁勃之气当解。此少阳之欲解。所以从寅至辰上也。诸家牵涉五行衰旺。不可通。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