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按。辨脉平脉二篇。理精词简。义达神清。与伤寒及金匮要略同一笔墨。的是仲景所撰。旧本有韵语一段。庸浅肤鄙。乃叔和伪作。与仲景笔墨不类。前人或置之辨脉下平脉前。或将平脉倒置辨脉前。而以韵语冠于首。或将辨脉平脉合为一篇。而以韵语终。至柏乡既知辨平二篇不可不分。

又知先辨后平之次。何得仍将韵语冠于首。不知韵语诚属叔和伪作。当直削之。毋俾滋混。而此二篇。

乃益见纯粹也。二篇注释。皆窜摘柏乡语。而以己见正之。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此段首揭脉有阴阳。当辨于过不及之间。

元阳为气。元阴为精。脉者。不离乎气血。亦不杂乎气血。统乎精气。而得神之名也。气血有盛衰。精气随有盈亏。于是神亦因之各异矣。故未辨病。先辨脉。脉虽合阳气阴血而成。既成。又必分为二。不分则不见其合也。于是脉有阴阳。所必辨也。盛而盈者。阳脉也。气血之有余也。衰而亏者。阴脉也。气血之不足也。病气之阴阳既成。脉之阴阳必应。阴病在脏在里。得阳脉。则正气有余。阳病在腑在表。得阴脉。则正气不足。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此段就阴阳之脉。辨出阴阳之症。阳实而结。阳非有余而阴正不足。故津液耗而阴亡。阴亡而阳何所根据乎。阴虚亦结。阳正不足而阴邪有余。故阴寒凝滞而亡阳。阳亡而阴何所主乎。此段论结。俱验大便。似乎专论阳明。但不必专论伤寒病之阳明。凡结症皆可以阴阳辨之于脉症之间。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

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

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此段言人身阴阳之气。稍有过不及。

即互相交争而为病。不必定出于天地之阴阳邪气。伤人身之正气也。人身之中有部位。有界限。此不足则虚。彼有余则实。实不就虚。则虚处无气。天地内。人身中。凡有空处。无非气塞。无无气之空处。此部位界限内。既不足而虚。则彼部位界限内有余者。必来凑实。一定之理也。

本条问答。未可专言一病。

凡寒热皆本于阴阳从乘也。阳脉浮。则阴来乘。斯恶寒矣。阴脉数。则阳往从。斯发热矣。无寒热。

不是此义。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

此段就脉之阴阳。以辨气血之或过或不及。其脉沉浮。接阳脉浮来。阳浮则阴自沉。荣气微者。

荣。血也。冲。气也。血亦气之化也。

卫气衰。宜补气以壮阳。荣气微。宜生血以滋阴。然荣气亦气。补气壮阳。未尝非滋阴也。

因筋急而加烧针。致有火邪入荣之患。脉霭霭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肥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

亡其血也。

此段根上阳结阴结。申言之以辨阳统乎阴。阳微固不足行其气。阳衰更不能化血也。

二脉虽病脉。而浮中沉皆有力。结虽病邪。必有气聚之处。故邪反助脉而见力。如车盖如循竿也。瞥瞥。顶汗出如珠之浮脉。脉虽浮。至瞥瞥之状。是阳脉中见弱也。萦萦。顶荣气微之沉脉。

沉虽同。至萦萦之状。是阴脉中兼见微弦细也。绵绵。承上阳从阴见绵绵之象。必平日亡血血虚。

故阳来凑荣阴之虚处。而实其隧道也。萦萦者。无将断不断之势。其细尚均匀也。绵绵者。忽细忽微。细兼紧。尚有力。细不紧而微。则更无力矣。此所以细同。而细之中又不同也。绵绵之象。

从沉取而得。脉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

此皆病脉。

此段辨脉有结促。皆病脉。不治。将至代结也。阴盛故缓。太缓无力而结。将为结代之结矣。

阳盛故数。太数无力而促。将至代矣。见诸于诊。人虽未病。脉已病矣。脉病。人未有不病者。

较结代虽尚可治。然退则吉。进则凶。辨脉者。当预图。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动脉之象)上下无头尾。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此段辨明五阳脉中之动脉。及动脉主症。因摹动脉之形状。

关上。专主关脉言。厥厥动摇。且兼滑矣。阳动则汗出者。阳不足。阴乘而搏阳。沉取之。脉必动。阴脉动。则阴强而阳弱不固。故汗出。阴动则发热者。阴不足。阳从而搏阴。浮取之。脉必动。阳脉动。则阳强阴弱而荣不敛。故发热。此阴阳有太过不及。不能均平之故也。然又有不汗不热。但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之里气损伤也。盖三焦根于少阴之少火。损伤则少火不能生气以充三焦。

而火亦衰。故形冷恶寒。然此非就动脉言症。乃就阴阳相搏之至极者。充类至义之尽也。反此。

大发热。汗出。烦躁不宁。可卜矣。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此段言平人之脉。阴阳中和。故缓脉应。然缓又论无力有力。又论兼浮兼沉。如阴脉阳脉。左右诊之。俱浮而大。则有力。兼见濡。则有力而和柔。故为缓。

浮诊大而浮。恐其直硬弦紧见于沉取。则浮大乃亢而非和。必兼沉取之濡。则浮取不陷。中取不弱。沉取有根。斯可谓无病之平脉也。阴阳五脉中。无缓与迟与濡。盖缓者。中和也。胃脉也。

不同于阴阳偏胜之脉。迟者。三息一至。太迟带止。则病脉近缓之微迟。尚未可名为病脉也。濡者。

柔软也。今人得之。为有湿邪。然湿邪之濡。寒湿水饮。俱兼紧细。湿热则兼数。此之濡。乃单见和柔之象。非湿邪之濡也。大率辨脉者在神气。执一字以论专兼。如二十四脉之说。则后世之论。

非仲景本意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此段辨明五阴脉中之弦脉。因论弦脉主症。

弦脉按之直劲不动。紧脉按之移动如转索。是弦乃紧之有力而硬直者。紧乃弦之无力而细直者。弦虽兼浮紧。而弦自弦。紧自紧。明矣。弦减芤三脉。是递说。又从三脉合看出革脉。若弦脉。似有力而大。却非硬直。亦非单弦。盖单弦则浮而见紧。兼大则中取不紧。有渐微之象。是减也。如十分之物。减损一二分也。然见于浮。其损轻。见于沉弦且大。是形大力薄。则不止于减损。其中且必亏伤。而呈中空外实。芤之形象。见减知寒。以弦紧皆阴脉。

阴乘阳而寒盛也。见芤知虚。以浮大之弦。渐成形大力薄。则阳不足而气中虚也。弦为减。减阳气则不能和柔。大为芤。虚中气。则脉不能充实。虚寒相搏者。中阳既虚。必聚阴寒。故名革也。革如鼓革。外硬中空。是为病脉。不必说为改革生命之革也。观下半产漏下。亡血失精。皆革脉之见症。不外于中空外实之义也。中空。固正气空。外实者。阴气也。阳之根空于中。则外阳尽掣。不能包阴。而阴散于外而实。是阴阳俱失其位。而血竭精枯。所必至也。失此不治。而鼓革之革。亦且为改革之革矣。脉弦而芤。未尝言浮沉二取也。后条乃言脉弦而紧。按之反芤。可知浮与沉两取之矣。所谓按之大。大而空。故谓之芤。言极简而意极该。正难一见了然耳。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而反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

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此段因辨脉而知其症。故是辨脉。非辨症也。浮取。弦也。按之芤。则弦而大也。本虚者。中气不足。不能使邪透表。邪又欲透表之甚。中气方振。汗作随之。故必身战而后汗出也。若脉浮而数。即从上转下。言若汗出不战者。则气未虚。诊之而非紧。必数也。邪已将透表也。按之不芤。

是中取而得实象。知正气足以逐邪。汗出而不致身战也。再问不战而汗出。乃于浮数之中。见一大字。不惟无弦紧。且浮数者亦有力。于此言大。知异乎沉取之弦而大也。彼弦紧之弦。

阴脉阳盛。此浮数之数。阳脉阳盛也。彼浮紧之弦。得于沉取。沉取则弦者大。大而空也。此浮数之数。不待沉取。即见大。大而实也。彼此浮沉。为紧为弦为数为大。俱辨脉之必精者也。其脉自微者。非正气微。乃邪气退而脉得宁静不弦紧。亦不浮数。虚之大实之大俱平也。故曰微脉。

虽弱而非病脉。不过因曾经发汗吐下亡血。正气弱。津液亡。故脉见微也。然无他病。致脉偏胜。

左右浮沉一例。则阴阳之气。虽微而自和合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此段辨脉而知解之时。解之状。伤寒见病在表。亦可类推。脉浮。已有邪欲透表之势。不必兼数兼微也。然兼见单见。皆各有义。故犹必验诸症。如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意和。可知其夜半病解。盖浮数恐身热。浮数而微。恐正虚而烦。今身凉意和。不热不寒。知此浮数。乃邪急向外。病后正虚之微。俟夜半阳生。阳不微。则驱邪有力。邪必透表。而浮数自罢矣。此浮兼微之诊也。或但浮不数。则邪不盛不微。则正不虚。故不大汗而解。若但数。并不浮。是邪尚不能自然透表。然不微。则中气足。必能食。食能助气。气能驱邪。故邪自解。若但微。似乎难解。然此微非病脉。

即前其脉自微之微。但既微。则正气虚。而卫稍虚。故必大汗出而表症以解。此三者。皆于辨脉而得其症之本原。自能预知其解之时。解之状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此段就脉辨之。而知阴阳自和。必自愈也。此又辨脉察症。进退之机也。曰脉病。以病时脉为问也。今见此三处同等之脉。虽病寒热。亦可以和脉答之。

三处各有三诊。脉皆同等。所谓和也。盖大小浮沉迟数。皆可名病脉。至于三处同等。则俱为和脉也。

前段言不战不汗而解。明其为阴阳自和。于何知之。于诊三处同等脉而知之也。立夏得洪大脉。

是其本位。其人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自出者。

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此段辨脉得时旺。则邪不胜正。可以察病之进退也。举夏以该三时。俟人推暨其余。

须发其汗句。是曲笔。犹云身体疼重。为阴寒邪气所伤。本须发汗。但见时脉。则邪不胜正。

明日即不疼重。故汗自出。又不大出。明日便解也。此得时脉洪大之吉征也。病患得时脉为最难。

非平日持身谨慎。不能得。此时旺之脉也。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此段因时脉而辨及于每日之阴阳衰旺。则不尽求之脉矣。

前条四时旺脉。即六经各有旺时之义。此又就阴阳出入。推明病机。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此段就浮沉迟数。因人内外浅深而辨别之。合两手之寸口。言寸关尺三部。虽三候。而寸口又为气之所聚。易得察识也。于此得浮沉迟数之脉而辨之。则症自可明。而所祛之邪。亦自得当矣。

浮沉。就经脉分表里。迟数。就脏腑分表里。脉浮在表。沉似在脏腑矣。然寸口之沉。非关尺之沉。

故云里。亦表之里。而非里之里也。表里义无尽。未可就经络脏腑之一大表里。而不研究其极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

此段承上寸口脉浮一语申明之。示人推暨其余。

荣卫俱病。则经脉俱急。故骨节觉其烦疼也。此症言治邪在表。宜驱之于外。故当发汗也。亦不过笼统言之。示人知辨脉为要。与前段一势叙下。故下段稍易前后焉。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

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此段言辨脉之法。不但辨手三部。并当辨足HT骨上之趺阳脉也。此辨脉于精微。多方求其至。不惟表里脏腑。大势可明。即细微曲折。无不可明矣。趺阳。胃脉也。又以候少阴肾。胃者。就经以候腑。肾者。就下以候下也。夫在经为胃脉。而四肢则属脾。胃又与脾为表里。故脉之行。实脾胃之气互相为用也。今趺阳脉浮而涩。其浮不同于手脉之浮也。寸口浮。在经络之表。趺阳浮。则在腑之里。然在腑虽为里。就脾脏言。则仍表也。然浮皆作表论。在趺阳亦然也。若浮而大。则为气实血虚。是何病乎。亡血也。则大脉乃是外实中虚。浮按而得空之芤脉。故但为亡血。以是知浮大之症。不同于脉浮而涩之症也。盖浮而又涩。似肾病。但诊肾脉之在手者。则弦而浮。弦虽似寒。

而按之不紧。且浮则非寒而弦也。乃少阴之气通于少阳。寒水上溉风木。水木相生。非为病脉。故脉浮而涩。专为脾家病也。盖趺阳浮为胃气。兼涩则脾病。以涩为血不足。血不足。仍是气不足。

脾之阳气不足。则脉涩。实由胃之阳气虚。而不能温脾。表里俱虚。土不能障水。故下利也。因趺阳属胃。又属肾。求之少阴。脉调如经。更求之胃阳浮。即得脾之阴涩。设下利之久。浮而涩。忽反滑而数。知向脉之浮。阳虚外散者。因下利而随阴下趋。尽敛而陷入阴分。为挟热之利。且当便脓血矣。是趺阳脉。虽兼肾而候胃。但候肾亦必少阴常负趺阳。方为调脉如经。故求之肾不得病脉。

而见调脉。即求之胃。亦先浮而涩。继滑而数。知病在脾。并不在胃。特以脾不离胃。应于趺阳。

故辨胃而知其病在脾耳。旧说。将滑而数谓少阴病。不知少阴已脉调如经。何得滑数。且少阴之数。

必兼沉细。或下利。未有不涩者。今云滑数。岂少阴病乎。况少阴虽开窍于二阴。却不司屎之软硬。

脓血之有无。明系自上文浮涩来。故加反字也。如此看本段文义方一线。

本段笔法。回互错综。极变化之妙。庸医不能骤解。真仲师之文也。即此已可知非后人伪作。

趺阳脉迟而缓者。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下之所为也。

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浮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

潮热发渴。数脉(跌阳脉)当迟缓。脉(此是手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

则生恶疮也。

此段再就趺阳明其为胃脉。以胃与脾表里。病必连及。故又当于脉辨之。迟而缓。迟字。只贴缓作虚字看。非三至之迟。故为如经之调脉。浮而数则不如经矣。盖浮则正阳外散。而中气虚。故曰胃伤。数则邪热入里。而中阴耗。故曰脾动。夫脾本动。今非本经之动。乃病邪触之使动也。医所以下者。必以数为内热。故下之。不知浮为在表。虽兼数。无下理。数为在腑。必兼滑大。方为实热。可下。数而微小。则为虚热。亦无下理也。今误下之。荣卫所受之表邪。悉内陷。脏腑虚热浮游。不能持久。故脉之数者先罢而微。但见虚浮之象。则内陷之邪变热。必逼胃阳外出。胃中液耗而便硬。且脉浮少气。浮而上逆。噫除更噫。皆由妄下伤阴。以致阳扰也。何以言之。先言数则动脾。后因妄下而数脉先微。一切便硬气噫。皆脾气之不治也。夫前条因脾不足而知胃弱。此条因脾不治而乱胃气。其表里相关如此。所以浮数改为但浮。而数已渐微先罢。数去浮存。必表邪独留于内。遂致心中则饥。口不能食。食亦不消。且邪热耗液。液耗则阴虚。而热必潮。渴必发。于是汗大泄。邪遂以散。邪散正复。是以趺阳脉复当迟缓也。且不独趺阳。即诸脉之在手者。亦必六诊同等而如法。病患自饥而能食也。或有平日热邪内胜。误下后虽数。暂改微而病愈。然恐不时又起。

变生恶疮。故亦不可因病愈而忽之也。此段亦笔法回互。文义婉曲。一时不易猝解。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暑。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微则恶热。此医发其汗。阳气微。又大下之。

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冬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所以血亡也。

此段就脉之微涩。知为医所病。而致气血多虚之症也。

其人亡血句。宜着眼。包阴阳两虚在内。阳微阴微。不过示人知误汗误下之禁。其实汗即血也。

误汗多出。何尝不病阴。津液。气之化也。误下。何尝不病阳。此又可推展误汗下阴阳交病之理也。

兼以天时言之。亦俱推展阴阳来复。而知病之加损也。于是可以再申言之。脉之微者。寸日浮取之也。脉之涩者。尺部沉取之也。微涩皆阴脉。而候之于尺寸浮沉。则分阴阳矣。故浮而涩。阴阳俱病也。言亡血者。其阴脉涩之中又兼迟也。迟而涩。沉取于尺部而得之。可以专言血分。但既兼迟。

气不足运。脉不如经。过于缓而得迟。血亡由于气衰。误为汗下。可以一症而兼得之也。安可不辨脉哉。

独言亡血者。血有形。气无形。血之亡可见。气之亡不可见。故言亡血下。即言当恶寒。后发热。若但亡血。不过阴虚生内热。发热而已。何以复阳虚生外寒。而先恶寒后发热耶。但外感之邪。

亦有先寒后热。何以知其阴阳两虚。此又就症之寒热无休止时而可知矣。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此段就脉辨病。属脏属腑。分在里之表里。以求病邪。病邪得。尤必辨脉以施治也。不令溲数数语。一贯说下。俱贴属腑一边。

脉浮而大。寸口得之。知病在表。然心下硬。邪已入里。且内有热。必烦必渴。此属心脏也。

肺脏也。此在胸则结胸。虽不入肺而碍于肺。在心则痞。虽不入心。而迫于心。故曰属脏。审于脉浮大在表。原应令汗出以解病。至于变热内结。则必攻之。攻法不必尽言。尽言则非辨脉。是辨症辨治矣。此因浮大既悉。又审于症。却无非辨脉耳。属腑一段。亦根浮大脉来。脉大本宜汗。邪既变热入里。幸不成结胸痞诸近脏之症。惟转入阳明之腑。

则不可因内热而利小便。盖小便利。则津液从清道泄。无以润大肠。故便硬。是仍宜发汗。使邪从阳明转太阳而出。盖热虽入胃腑。而胃尚未实。切宜禁下。况脉见浮大。故仍从表治。必令汗出彻。

而后邪热入里者。还从表解也。如汗出不彻。邪不透表。日久在胃。消耗正津。大便硬者。且渐难。必至成实。有无所复传之危症。夫至便难。似宜下矣。然犹必辨脉。若带迟。胃虚冷。亦未可下也。总之当初入胃腑。邪犹在表。一汗而热愈。为不易之良法也。此亦就辨脉而申论之症。示人当知辨脉为先务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

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

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

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此段因辨三部皆浮而无根。及洪大而散之脉。而知其大命之将绝。又就症辨何脏先绝。又辨阴阳尽竭之前后。辨脉至此。精矣至矣。故非辨症也。所以命绝者。以脉三部皆浮而无根。洪大而散。

是阳将外脱上越。阴不能维持于中。以致离卸其交钮。再或阴寒内盛。自下逼上。孤阳外亡。独阴无阳。亦成离判也。此皆辨脉而知其命将绝也。习。谓振动搐搦。手足时引缩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反不知。

而反饮冷水。令大汗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也。其人即KT。

此段只就寸口浮大一脉。推究之。以见左右三部九候应辨者。无穷也。

寸口脉浮。是邪在表。不治表而下之。自犯大逆也。且凡言浮。则必过于浮。(凡脉皆当如此看)凡言大。则必过于大。故寸见浮。可知气胜而亡血。阴不能维阳使静。故只见浮而且大。可知所谓气胜者。亦非正气。乃挟外感风寒之邪。参杂而成大脉。是外感邪寒与正气相搏而成病者也。夫中表固为寒与正搏。即直中里。因肠胃素有虚风。风亦气也。亦与时感之寒相搏。遂成肠鸣之症。即不下之。且将自利。可下之乎。然不可下。

俗医必为可汗。但因浮大。谓为实热在内。饮以冷水。令大汗出。不知冷水只可消实热。焉可治寒气。今所饮冷水。得寒气又必相搏。搏于胸胃。阳滞阴凝。饮食入而必KT矣。KT即噎也。所以KT者。以寒邪格于阳部。拒而不入也。饮冷水以发汗。诸家概置勿论。魏氏比义于白虎汤。而云未能自信。然此无难知者。如今人患热病。食西瓜则汗出而解。亦此意也。

KT病有成于饮冷者。有成于饮热酒者。无非寒热与虚气相搏而成也。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此段承上申言气逆之KT。再审于专主胃之趺阳脉也。下体之诊。浮即为虚。不同于寸口之必兼大也。浮虚相搏之虚。乃胃虚也。虚必有寒。虚寒之胃气相搏。是以气必上逆而为KT。不必定成噎症。凡胃虚寒。胸膈必反有浮游之热。逆而上冲。重可噎饮食。轻亦可逆膈气。是胃已虚。不治。则将竭也。如浮带滑。滑近数。邪热上冲。必为空哕。是胃虚气逆。更甚于呕矣。此由医误汗下。或误饮冷水也。夫胃本虚而以为实。反责虚以取实。其为大逆。如前段所云也。于是胃气内空。

则阳不足而越于外。阴之内守者。亦不能自固于中。且阴既虚。又生邪热。热入阴中。迫血妄行。

于是血随邪热而上行。必从鼻而出。故趺阳脉浮而觉鼻中燥者。必衄也。然则趺阳得一浮脉。即知胃气之虚竭。兼一滑脉。即知邪热之妄行。其可不辨之而误有所治哉。

此段言胃虚。大约虚寒则KT食。虚热则吐血。于浮脉兼滑兼大而辨之。大即芤。滑即数也。

可体原文上段言芤言革言数而明之。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则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此段就脉之浮数辨论。曰诸脉。则左右三部九候皆该。不独两寸也。然必以两寸为气之聚。脉之归焉。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虚微。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

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表气虚微。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气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

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壅。血凝自下。状如猪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此段似乎辨症。但起手重提寸口脉阴阳俱紧一语。则浮中沉取之俱紧。乃三焦阴寒涸冱之象。

故必详究表里上下之症。以为阴阳俱紧之脉证验。则辨症正以辨脉也。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欲解。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

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此段承上脉阴阳俱紧。申言寒湿中人上下成病。其症候次序。病情转变。大命生死。一切情状也。

此段单就初病言。下段又就变迁言。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此段又就脉阴阳俱紧申言之。以见脉之宜辨症。正所以证脉也。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

此段总承上阴阳俱紧三段而申言之。点出手足三部脉。以见不独寸口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数为寒。风寒相搏。则洒淅恶寒也。脉浮而滑。浮为阳。

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即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此段辨脉之浮数。以明症之轻重不同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其形损故也。

此段结言辨脉之终。故就伤寒推究其所以死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