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特证,种类繁多,就其重要者言之,则已有脐风、丹毒、口证、变蒸、弱证、疳证等类。然此外名  目尚多,病情各异,既为小儿所特有者,不得不另辟一节以述之,名之曰杂证。计有脐湿、胎惊、胎风、胎  黄、胎毒、夜啼、客忤、 乳诸项,兹逐条分述于后。

一、脐湿

小儿断脐不慎,或衣服尿片受湿,侵及脐眼,重则病邪走窜,发为脐风,轻则病于局部,肿湿不干,迁  延日久,亦成危证,故治之不可不早。一见脐湿,即宜以枯矾、龙骨等分,加麝香少许,研为细末,敷于  脐中,每二三时看一次,如有稠水流水,即以药棉收干,换药再敷,或用干姜、白石脂 灰,同胡粉  各等分研末,时时敷脐中,或用张涣封脐散,或用红绵灰、黄牛粪灰、龙骨、发灰、干胭脂各等分,为细末,  掺脐,干则油涂。脐湿初起,《简易方》用粗糙纸烧灰存性敷脐最效。惟宜勤加更换,勿使再受湿气,乃可  逐渐收功也。亦有脐湿之后, 赤成疮,以致溃烂,谓之脐疮,治法与脐湿略同,总宜使局部清洁,  不至蔓延扩大,亦不足为患也。疮上宜用胡粉、龙骨各一钱,川连倍之,共研细末,时时敷用,脐中出血者,  白石脂砂研极细末,或龙骨、枯矾为细末,加血竭少许干掺之,以愈为度。又有脐突一证,通常因小儿过  于啼哭,努张其气,而脐眼不加紧封,以致愈啼而脐眼愈突,因衣服之摩擦,遂致受伤,宜以帛紧束,  勿使外露,其有因风湿入内,光浮如吹,捻动微响,惊悸作啼者,内服宜用犀角消毒饮或白芍药汤  加薏仁,外用 牡蛎五钱、大黄五钱、朴硝一钱共为末,多用田螺(洗净)浸水,调一二钱  敷脐上,其水从小便出即愈。小儿阴囊肿大者,亦可通用。

二、胎惊

小儿生下即病,壮热吐 ,翻眼握拳,切牙噤口,身腰强直,呕吐涎潮,搐掣惊啼,囟开腮缩,此胎惊  也。病原由妊娠之时,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或外挟风邪,内伤胎气,致成此状。视其眉间气色,赤而鲜  碧者可治,青黑而黯者不救。治宜解散风邪为先,再以化痰调气,方用青金丸、钩藤饮,甚者银朱丸利  之,或其惊常发者,瘥后宜服太乙散调治。凡小儿百日内发搐,真者二三次必死,假者频发不为重,宜试其  口气出热者为假,可治。其惊发痰升不省人事者,宜白金散,啼叫不已者宜祛风散,并用涂顶膏涂于囟  门。大抵小儿脏腑脆弱,不可随便取用朱砂、银粉之重坠,蜈蚣、蝎尾之毒物,宜疏风行滞、达痰开肺宣窍  之品,循序渐进,不效,方可酌议前述之峻剂,则贻误取咎,庶可免欤(参看第五章)。

三、胎风

小儿生后,身热皮红,状如汤火泼伤者,谓之胎风。病原由妊娠之时,脾胃积热或父母本有宿疾,  遗传胎儿。治宜清胃散、逍遥散与乳母服之,小儿亦服少许。其身无皮肤而不 赤者,宜  粳米粉敷之;身无皮肤而 热发赤者,宜石膏粉敷之。若脑额生疮,脚上生疮,未盈月而撮口握拳,腰软  如随者,此必父母俱患梅毒,胎儿感毒甚深,弥漫血中,比生则一齐发作,法为不治,亦有幸而得愈者;

或肌肉腐溃,常年不痊,或筋骨穿烂,形体不全,固不免终其身为一废人也(参看第一章第四节第六段)。

四、胎黄

小儿生下后,身体略现黄色者,此生理自然之变化,初无大患者也。若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  壮热,大便不通,小便黄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者,此由产妇孕时,湿热传于  胎儿所致。宜母子同服地黄汤,不自乳食,与乳母服之,甚则犀  角散;若色淡黄而兼白者此胃怯也,宜白术散。微黄者不必服药,即欲服药,酌用三黄汤以清胃热,数日  之后,其黄自退矣。又有遍体红赤者,用生地、花粉、甘草、连翘等分煎服,外用浮  萍、蓝叶、水苔捣烂,绞汁,调朴硝土砂涂之,其赤亦退。

五、胎毒

小儿生下后,头上生疮,或如干癣,或脓水淋漓,或结靥成片,谓之胎毒。此证多由禀受胎热,或  欲火之毒,或饮食之毒所致。发于耳边发际,渐延头面作痒者,此肝胆之实热,治宜柴胡  清肝散;发于眉际,延及遍身四肢,脓水淋漓者,此肝脾之实热,治宜清胃散、小柴胡汤、立效散之属;发于  头额者,属心经之热,治宜连翘心、栀子仁、川连、牛黄之类;头面生疮,作痒出水者,此肾经虚热,宜地  黄丸并解毒散。外治用陈锻石、黄柏、滑石各五钱研细末,桐油调搽;或用紫甘蔗皮一两,儿茶五  钱,血竭二钱,梅花冰片四分共为末,猪胆汁调搽;或用鸡蛋二三枚蒸熟,去白留黄,加乱发一团如蛋大,  于铁器中炭火干煎,初甚干枯,少时发焦,蛋有油出,俟冷,取油和苦参末搽之,数  日即愈。《简易方》用黄连、黄柏、黄芩等分为末,湿则干掺,干则油涂之。

六、夜啼

小儿夜啼,多由乳母不善调护,以致俾夜作昼,不能安眠。其有不因于此者则为病,病有寒、热、惊、  滞四因,因寒而啼者,脾气寒冷,阴盛于夜则腹中作痛,故面青手冷,腰曲而啼,治宜用炙黄 、当归、甘  草、赤木香等分为末,涂ru头上令儿吮之;因热而啼者,心火烦盛,面赤手暖,口中气热,仰身而啼,  见灯火愈甚,治宜用钩藤、茯神、甘草、灯芯、辰砂、木通各一钱煎汤服;因滞而啼者,乳食停滞作痛,  啼而不哭,直声来往,泪液殊少,治宜用生麦芽、山楂各一钱煎汤服;因惊而啼者,心  气不足,神不安稳,哭而不啼,连声多泪,宜从惊治,或服天王  补心丹以调之,单方蝉蜕用下半截,不拘多少,研末,薄荷汤送下,治一般夜啼,有效。总之夜啼一类,多  由惊热之相并,愈欲其睡,愈不得睡,非一面服药,一面使之逐渐改变,固未易奏功也。

七、客忤

小儿神气虚弱,忽触非常之物,或见不识之人,与儿神气相忤,以致口吐青黄白汁,腹中疼痛,水谷  不化,面易五色,其状似痫,但目不上插,脉多弦急而数,甚至心腹胀满绞痛,气冲心胸,闷乱欲死,不急治  之,亦能杀人。初发时宜视其口中悬雍左右,当有青黑肿核如麻豆大,或赤或白,即以针刺破,或用指爪  摘去,以绵裹钗头拭去血即愈。通治宜备急丸、安神丸、张涣辟邪膏之属。客忤夜啼者,时生恐惧,睡中惊  惕,或两手抱母,惊啼不已,治宜先用百解散散表,次用苏合香丸、琥珀抱龙丸之属以驱邪镇心。大率客忤  之证,必先热于内,然后忤触于外,或神气先虚,忤乃乘之,若健全之小儿,虽偶有所触,不过略现惊  恐,固不足为患也。尚有触犯秽气,而现上述证状者,谓之中恶,治宜芳香化浊,与客忤大率相同。

八、 乳

,不呕而吐也。小儿吐乳,过饱或动摇之,均足致此,不足为异。惟频 不已,则宜治之。因过饱  胃弱不化而 者,宜用麦芽、陈皮、白术、神曲之类;因热而 者,面色多赤,二便微  秘,宜用川连、茯苓、陈皮、竹茹之类;因寒而 者,面色青白,粪清多沫,宜用白豆蔻、半夏、生姜、  砂仁之类;胃气虚弱,伤中频 ,宜用伏龙肝煎汤饮之,立止。

附方

(一)封脐散 外用,治脐风脐湿。

当归(五钱,洗焙) 天浆子(三个,微炒) 乱发(一钱,烧灰存性)

捣箩为细末,用麝香一字,拌匀,每用一字至五分,敷脐  上,时时用之。

(二)犀角消毒饮 治痘疮发疔,胃热咽肿便秘,小儿斑疹丹毒,因热作惊。

犀角(七分) 连翘 鼠粘子(各一钱) 荆芥(六分) 甘草 防风(各五分) 忍冬(一钱五分)

清水煎服。

(三)白芍药汤 治小儿脐突,冷疝腹痛,坏症伤寒。

白芍药(酒炒,一两) 泽泻(五钱) 生甘草(一钱二分) 肉桂(一钱)

共研粗末,每服二钱。误汗误下,加人参、南木香各二钱;脐下痛,加生姜一片,食盐五厘。

(四)青金丸 治小儿胎热,化痰涎,镇惊邪。

人参 天麻(煨) 茯神 白附子(炮) 牛胆南星(炒。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青黛(一钱)

研为极细末,炼白蜜和丸,如梧子大,钩藤、皂荚子煎汤化服。

(五)钩藤饮 治小儿胎惊夜啼。

钩藤钩 茯神 茯苓 川芎 当归 木香 甘草(炙) 白芍(各一钱)

研为末,每服一钱,加生姜、大枣,清水煎服。惊啼,加蝉蜕、防风、天麻,惊搐,加蝎尾五分。

(六)银朱丸 见前第一节。

(七)太乙散 治胎惊。

天浆子(去壳,微炒) 蝎稍(各二十一个) 防风 天麻 朱砂(各五钱) 麝香(一钱)

研为末,每服五分,人乳汁化下。一方有天南星、白附子、茯苓。

(八)白金散 治诸痫潮发不省。

白僵蚕(汤洗,炒微黄) 天竺黄(二钱五分) 牛黄(一钱) 麝香 龙脑(各五分)

研为细末,拌匀,每服五分,姜汁调,放温灌之。

(九)祛风散 治胎痫多啼。

胡黄连(五钱) 全蝎 犀角 天竺黄 麻黄(去节。各二钱五分)

各研细末,和匀,每服五分,加麝一字,乳汁调下,  (十)涂顶膏 外用。治天钓风。

芸苔子 生乌头(去皮脐。各二钱)

研为末,每用一钱,新汲水调,敷顶上。

(十一)清胃散 见前第三节。

(十二)逍遥散 治肝气抑郁,血虚火旺,头痛目眩,颊赤口苦,倦怠烦渴,寒热咳嗽,两胁作痛,脐  部胀痛,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

柴胡(七分) 白术(蜜水拌蒸) 茯苓 当归(各一钱) 白芍药(酒炒,一钱  五分) 甘草(炙) 陈皮(各八分) 薄荷叶(五分) 煨姜(三片)

清水煎服。

(十三)地黄汤 治湿热郁结,经络阻滞。

生地黄 赤芍 天花粉 赤苓 川芎 当归 猪苓 泽泻 甘草 茵陈(各等分)

锉散,清水煎服。

(十四)犀角散 治小儿胎黄。

犀角 茵陈 栝蒌根 升麻(煨) 甘草 龙胆草 生地黄 寒水石( 。等分)

清水煎服。

(十五)白术散 治吐泻已久,虚热而渴,并治霍乱烦渴,虚损气弱,及酒积呕哕。

白术 人参 白茯苓 藿香 木香 甘草(炙,各一两) 干葛(二两)

研为末,每服三钱。

(十六)三黄汤 见前第三节。

(十七)柴胡清肝散 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憎寒发热,寒热往来,耳  衄,头疮,鬓疽,发胁,阴纵,妇人阴痒等证。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三分) 栀子(炒黑) 川芎(各五分) 连翘 桔梗(各四分)

清水煎服。

(十八)小柴胡汤 治伤寒恶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耳聋,脉弦而数,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不渴,身有微热,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  便不利,或咳,凡属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之宜和解者。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 半夏 大枣  (十九)立效散 外用。治鬓疮,耳疮,疮疥。

定粉(即粉锡) 松香 黄柏 黄连 枯矾(各一两)

研为细末,用清油调搽。

(二十)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见前第五节。

(二十一)解毒散 治痈疮初起。

犀角屑 川升麻 朴硝 赤芍 木通(各一两) 石膏(二两) 玄参 麦冬(去心) 生甘草(各五钱)

每服四钱,清水煎服。

(二十二)天王补心丹 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二焦,化痰涎,祛烦热,除惊悸,治思虑  过度,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涸,咽干口燥,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证。

生地黄 人参 茯苓 远志 石菖蒲 玄参 柏子仁 桔梗 天门冬 丹参 酸枣仁 甘草 麦门冬 百  部杜仲 茯神 当归 五味子  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二十三)备急丸 治中恶客忤,鬼击鬼打,面青口噤,胸腹刺痛,胀满气急,卒死暴厥,以及  寒气冷食,稽留胃中,胸腹满痛,便秘。

巴豆(去皮心膜油,研如脂,一钱) 干姜(生泡去皮,二钱) 川大黄(湿纸  裹煨,三钱)

先以大黄、干姜捣为细末,入巴豆霜,合捣千杵,和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四丸,未醒,更服三丸  按:此方峻猛,用者宜慎。

(二十四)安神丸 治心经虚热,睡中惊悸,夜啼。

人参 酸枣仁(炒) 茯神 半夏(各一钱) 当归(酒洗) 橘红 赤  芍(炒。各七分) 五味子(五粒) 甘草(炙,三分)

研为末,姜汁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二三丸。

(二十五)辟邪膏 治小儿客忤,经犯鬼物粗恶暴气,吐下青黄赤白者。

降真香(锉) 白胶香 沉香 虎头骨(微炒) 鬼臼(去毛) 草龙胆 人参 白茯苓(各五钱)

捣罗为细末,加水磨雄黄(飞)五钱,麝香一钱,拌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乳香煎汤  化下。又另丸如弹子大,用绿绢袋盛贮,佩儿衣带上,或于卧室常烧之,以辟邪恶之气。

(二十六)百解散 治胎惊丹毒之火毒攻里者。

干葛(二两五钱) 升麻 赤芍(各二两) 生甘草(一两五钱) 黄芩(一两)

麻黄(七钱五分) 肉桂(二钱五分)

研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葱白水煎服。

(二十七)苏合香丸 见前第四节。

(二十八)琥珀抱龙丸 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疫邪热,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  欲出,发搐,常服祛风,化痰,镇心,解热,和脾胃,益精神。

琥珀 天竺黄 檀香 人参 白茯苓(各一两五钱) 生甘草(三两)

枳壳 枳实(各一两) 朱砂(飞净,五两) 山药(一斤) 胆南星(一两) 金箔(一百片)

遵古法为丸如芡实大,用瓦瓶入麝香同收,毋使泄气,每服一二丸,葱汤或薄荷汤化下。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