飧泄(完谷不化也。)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凡手足之外廉。皆属阳。经手足之内廉。皆属阴经。)徒 (水同)先取环谷下三寸。(有水无风。故曰徒水。环谷。无所。考或即环跳穴。今曰环谷下三寸。当作风市穴。)以铍针针之。间日一刺之。 尽乃止。饮闭药。(小便闭。须饮通闭之药以利其水。)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温补胃气。则寒湿散。)肠中不便。取三。盛泻之。虚补之。(言大便不通者。由于邪气之盛。则泻之。由于正气之虚。则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疠音癞即大风也。素问长刺节论骨空论皆有刺法。)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气海)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睾。(音皋)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气海。散脐腹之结。)刺太阴以予之。(补肺经之虚。)取厥阴以下之。

(泻肝经之实。)取巨虚下廉以去之。(下巨虚。小肠之所属。)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善呕。

呕有苦。长太息心中 。(心虚貌)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侧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闭止也。)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其指胆胃两经。)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三焦下输出于委阳并足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也。)取之太阳大络。(飞扬)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