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此即补彼,(如泻火即是补水。)补此即泻彼,(如补火即是驱寒。)故泻即补也,补即泻也。

寒以补阴,故夏月饮水,热以补阳,故冬日饮汤。必以温热为补,寒凉为泻者,谬也。张子和谓:良工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庸工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以为先固其气,元气实,邪自去。不知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补之,真气未胜,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惟脉虚下脱,无邪无积之人,方可议补。其余有邪积之人,必以吐、汗、下三法,先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又曰:汗、吐、下,以药石草木治病者也,犹君之刑罚。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犹君之德教。故曰:德教兴平之粱肉,刑罚治乱之药石。若人无病,粱肉而已,及其有病,当先诛伐,病之去也,粱肉补之。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岂可以药石为补哉。又曰:胸以上大满大实,病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又曰: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亟去之,莫如发汗。又曰:人知下之为泻,而不知下之为补,陈 去而肠胃洁, 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又曰:人之食饮,酸咸甘苦,百味皆聚于胃,壅而不行,荡其旧而新之,亦脾胃之所望也。其言可谓名通。按子和治病,不论何证,皆以吐、汗、下三法取效,此有至理存焉。盖万病非热则寒,寒者气不运而滞,热者气亦壅而不运,气不运则热郁痰生,血停食积,种种阻塞于中矣。人身气血,贵通而不贵塞,非三法何由通乎?又去邪即所以补正,邪去则正复,但以平淡之饮食调之,不数日而精神勃发矣。故妇人不孕者,此法行后即孕,阴阳和畅也。男子亦阳道骤兴,(子和云:病久否闭,忽得涌泄,血气冲和,心肾交媾,阳事必举,宜切戒房室。)非其明验乎?丹溪倒仓法,实于此得悟。后人不明其理,而不敢用,但以温补为稳,杀人如麻,可叹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