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身言,则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而以躯壳言,则皮肤为表,骨肉为里。以脏腑言,则腑为表,脏为里也。以经脉言,太阳阳明为表,三阴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而于表中又分表里,则太阳乃表之表,阳明乃表之里。于里中又分表里,则太阴为里之表,少阴为里之中,厥阴为里之里也。故伤寒传经之次,首太阳,次阳明,次少阳,次太阴,次少阴,次厥阴。按太阳之腑为膀胱,阳明之腑为胃,二腑皆贮物,泻而不藏,外通出表,故其经脉属表。太阴之藏脾,少阴之藏肾,厥阴之藏肝,皆贮精,藏而不泻,不能外出,故其经脉属里。少阳之府胆,所贮精汁,类于物,则似腑也,然亦藏而不泻,则又似脏,故其经脉属半表半里,此无可疑。独肾位肝下,最属深藏,其经脉应为里之里,乃反为里之中,此则不能无疑。岂经脉虽连系于脏腑,而其表里层次,自以其行于肌肤之浅深分,不照脏腑之部位为次序耶?且此止言足经耳,若手经之次第,亦有可得而言者耶?窃疑《内经·热病论》论伤寒传经之次,乃仿运气,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之说以为言。然此乃言客气之次第,恐未可为病机之据也。且运气之说,亦谬而不足信矣。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