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方第九卷所治如下:治服寒食散方治寒食散发动诸方治服传病诸决(待考)

  上三件

  

  治服寒食散方

  服草木之药则速发,须调饮食;金石者则迟起而难息。其始得效者,皆是草木盛也,金石乃延引日月。草木少时便息,石势犹自未盛。其有病者不解消息,便谓顿休,续后更服,或得病固药微,倍复增石,或便杂服众石,非一也。石之为性,其精华之气,则合五行,乃益五脏,其浊秽便同灰土。但病家血气虚少,不能宣通更陈瘀,便成坚积。若其精华气不发,则冷如冰。而病者服之望石入腹即热,既见未热,服之弥多。既见石不即效,便谓不得其力,至后发动之日,都不自疑是石,不肯作石消息,便作异治者,多致其害。

  道弘道人制《解散对治方》,说草石相对之和,有的能发动为证,世人逐易,不逆思寻古今方说,至于动散,临急便就服之,即不救疾,便成委祸。大散由来早难将之药,夫以大散难将,而未经服者,乃前有慎耳。既心期得益,苟就服之,已服之人,便应研习救解之宜,异日动之,便得自救也。夫身有五石之药,而门内无解救之人,轻信对治新方,逐易服之,从非弃是,不当枉命误药邪?检《神农本草经》,说草石性味,无对治之和,无指的发动之说,按其对治之和,亦根据本草之说耳。且大散方说主患,注药物,不说其所主治,亦不说对和指的发动之性也。览皇甫士安撰《解散说》及将服消息节度,亦无对和的发之说也。复有禀丘家,将温法以救变败之色,亦无对和的动之说。若以药性相对为神者,栝蒌恶干姜,此是对之大害者。道弘说对治而不辨此,道弘之方焉可从乎?今不从也。当从皇甫节度,自更改栝蒌,便为良矣。患热则不服其药,惟患冷者服之耳,自可以除栝蒌。若虚劳脚弱者,以石斛十分代栝蒌;若风冷上气咳者,当以紫苑十分代栝蒌。二法极良。若杂患常疾者,止除栝蒌而已,慎勿加余物。

  

  治寒食散发动诸方

  论曰:凡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既瘥节度,触动多端,发动虽殊,将摄相似。

  比来人遇其证,专执而治之,或取定古法,则与本性有违,或取决庸医,则昧于时候,皆为自忤。遂推石过,深省其理,未曰合宜。每寻古医,互相晦见,直言沐浴,实未探微,寒温适情,盖须自度,随时之义,易所通焉。故陶正白云:昔有人服寒食散,检古法以冷水淋身满二百罐,登时缰毙。又有取汗,乃于狭室中四角安火,须臾则殒。据兹将息。岂不由人,追之昔事,守株何甚!今列篇章,幸择长而录用耳。寒食药得节度者,一月辄解,或二十日解,堪温不堪寒,即已解之候也。其失节度者,或头痛欲裂,为服药食温作癖,宜急下之。

  又若手脚卒患顽癖者,为犯热经久故也。

  急与冷水洗,饮热清酒,进冷食即止。一法饮冷清酒亦止。

  又若体上生疮,结气肿痛不得动者,为自劳太过也。宜服香豉饮法。

  香豉(三升) 葱白(一虎口)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三沸服之。不止,乃至三四剂,自止。

  又若腰痛欲折,两目欲脱者,为热上肝膈,腰肾冷极故也。宜服黄连饮法。

  黄连 甘草(炙,各一两) 葳蕤(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朴硝一两,顿服,得微利止。

  又若眩冒欲倒者,为衣浓犯热故也。宜冷水淋头并洗之,须臾即愈。

  又若脚疼欲折者,为久坐温处故也。宜常须单床行役,并以冷水洗浴即止。

  又若腹胀欲裂者,为久坐下热,衣温失食故也。宜数冷食冷洗,当风取冷,须臾即瘥。

  又心痛如刺者,为应食不食,应洗不洗,寒热相击,气结不通,填于心中故也。宜数饮热酒,任性多少,酒气行,经络通达,淋以冷水,又冷淹手中,搭着苦处,温复易之,须臾解也。解后仍速与冷食,食多益善。于诸痛之中,心痛最急,宜速救之。

  又若发急,遍身热如汤火,或气结不识人,时倒,口噤不开,不自觉知者,救之要以热酒随其性灌之。卒不得下者,当打去齿灌之,咽中寒盛,酒入必还出,但灌勿止,半日许以酒下气彻乃苏。酒卒不下者。难可救矣。

  又若下痢如寒中者,为行止食饮犯热所致,宜速脱衣,冷食、冷冻饮料、冷水洗即瘥。

  又若百节酸疼者,为卧处太浓,又盖覆被衣,温不脱故也。但单床薄被单衣,或以冷水洗,勿着新衣,着故垢衣,虽冬寒常须散发受风,仍以冷石熨其衣,勿系带,若犯此,酸闷者,急入冷水浴,勿忍病而畏冷,兼食冷饭。

  又若兢颤恶寒,或发热如温疟者,为失食忍饥,失洗不行,又食臭秽故也。宜急饱冷食,冷又若恶食臭如死物气者,为食温作癖故也。宜急以三黄汤下之,若不下,终不瘥。

  又若咽中痛,鼻中塞,清涕出者,为衣温近火故也。但速脱衣,取冷当风,以冷石熨咽鼻当自瘥。不须洗也。

  又若胸胁满,气上呕逆者,为饥而不食,药气上冲故也。速与冷水洗,食冷饭止。

  又若食便吐出,不得安住者,由癖故也。宜急以甘草饮下之,不下当危人命尔。甘草饮法。

  甘草(二两,炙) 大黄(三两,别渍) 黄芩(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

  又若大便难,腹中坚如盘蛇者,为犯温积久,腹中有干粪不去故也。宜销酥蜜膏服一二升,津润腹内即下。若不可,服大黄、朴硝等下之。

  又若患淋者,为久坐温处,或乘鞍马,坐处大热,热入膀胱故也。但冷食,冷水洗,冷石熨腹,不过一日即瘥止。

  又若寒栗头掉,不自支持者,为食少,药气溢于肌肤,五脏失守,百脉摇动,与正气相竞故也。宜强饮热酒以和其脉,强食冷食以定其脏,强行以调其关节,强洗以宣其拥滞,即瘥。

  又若小便稠数者,为热食及啖诸热饼肉之属故也。宜冷水洗腹,兼服栀子汤法。

  栀子仁(二两) 甘草(炙) 芒硝(汤成下) 黄芩(各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取利即瘥。

  又若失气不可禁止者,为犯温不时洗故也。但冷水洗之即瘥。

  又若遗粪不自觉者,为热气入胃,大肠不禁故也。当冷洗即瘥。

  又若目痛如刺者,为热气冲肝上眼故也。但数冷食,清朝温小便洗之,不过三日即瘥止。

  又若耳鸣如风声,又有汁出者,为自劳过度,阳事不节,气上耳故也。宜数饮食补之,节禁阳事即瘥。

  又若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为食少谷气不足,药气积在胃管故也。宜急作豉汤服之,豉汤法。

  香豉(二升) 葳蕤 甘草(炙,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 小柏(各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能顿服益佳。再合为度。

  又若关节强直不可屈伸,可久停息,不自劳泄,药气不散,渐侵筋血故也。出力使温,冷洗即瘥止。

  又若得伤寒温疟者,为犯热故也,宜以常治药救之无咎,但勿服热药耳。其伤寒疟药等,皆除破癖,不与寒食相妨,故通服也。凡服寒食,虽已热解而更病者,要先以寒食救之,终不中冷。

  又若饮酒不解,食不得下,乍寒乍热,不洗便热,洗之复寒,甚者数十日,轻者数日,昼夜不得寝寐,愁悲恚怒,自惊跳悸,恍惚忘误者,为犯温积久,寝处失节,食热作药,内热与药并行,寒热交争,虽以法救之,终不可解也。昔皇甫氏曾饵此散,每发即欲自刑,尊亲制之,乃免斯祸,强令饮食,其热渐除。纵家有寒热药,发急皆忘,虽素聪明,发皆顽冥,告令难喻,为兹毙者,不可胜数。遂检家兄士元救急之法,合三黄汤服之,大下便瘥止,而录之。又若脱衣便寒,着衣便热,为脱着之间失适故也。小寒自可着,小温便可脱即止;洗则了然瘥矣,应洗忽忌之,忍则病成也。

  又若齿龈肿,唇烂,牙齿摇痛,颊车噤,为坐犯热故也。宜时救之,可当风张口,使冷气入咽,漱寒水即瘥。

  又若脉洪实,或断绝不足似死脉,或细数弦快,其所犯非一,此脉无医不识也。热多则弦快,有癖则洪实,急痛则断绝。凡寒食药热,率常如此,自无所苦,非死。唯勤节度为妙。

  又若大便稠数,为坐久失节度将死之候也。如此难治矣。可与前大黄黄芩栀子芒硝汤下之,当十有一生耳。可为必死之治,不可不利,致死,令人恨也!又若人已困而脉不绝,为药气盛行于百脉,人之真气已尽,药气尚自行,故不绝,非生气也。死后体因温如生人肌,腹中雷鸣,颜色不变,一两宿乃作死人也。

  又若周体患肿,不能回转者,为久坐不行,又不饮酒,药气滞在皮肤之内,血脉不通故也。宜饮酒,冷水洗,自劳即瘥。若不能行者,遣人扶持强行,使肢节调畅乃止。亦不得令过度,使反发热,或反热者还当洗之。

  又若食患冷不可下者,为久冷食,口中不知味故也。当作白酒糜多着苏,热食一两顿,若小闷者,还令冷冻饮料食,即瘥止。

  又若下部臭烂者,为坐荐席浓热故也。当坐冷水中,即瘥。

  又若夜眠不得睡者,为食少热在内故也。服栀子汤方。

  栀子仁(十四个) 大黄(三两) 黄芩(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微利,又当数进冷食,自得眠睡。

  又若呕逆,咽喉中伤,清血出者,为卧温及食热故也。但饮冷水、冷石熨咽喉,即瘥。

  又若药发,辄安卧不与人语者,为热盛食少,失其性故也。但与热酒,冷洗,冷食,自劳便瘥。

  又若四肢面目浮肿者,为饮食温,久不自劳力。药与正气相隔故也。但饮热温。冷食。

  自劳洗浴即瘥。

  又若鼻中有气如孵鸡子臭者,为着衣温故也。或阴囊臭烂,为坐热故也。入冷水中即瘥,宜脱衣洗浴即自瘥。

  又若卒目暗无所见者,为饮食居处太温故也。但脱衣,冷洗,冷身,须臾瘥止。

  又若身肉处痛,痛无常处,如游风者,为犯热所作,非风冷故也。宜冷洗,以冷石熨之自瘥。

  又若服药心闷乱者,为服温药与疾争力故也,法当大吐,如或不吐,病当至死,若吐不绝,可食冷食饮,自然瘥也。若绝不识人,口复不开者,亦当断齿以热酒灌之。入咽吐出者,更又若嗜寐不觉者,为久坐热闷故也。宜冷洗、冷食即瘥。

  又若肌肤坚如石,不可屈伸,为热食,温卧作癖,五脏隔闭,血脉不通故也。急服前三黄汤下之,食冷食,饮热酒,自劳,即瘥。

  又若臂脚偏急痛苦者,为久坐卧温热,不自移转,气入肺脾胃故也。宜勤以二布巾淹冷水搭之,觉温则易,如此不过三日即瘥。

  又若患腹背热,如手如杯如盘许大者,以冷石随处熨之。

  又若脚指间生疮者,为履袜太温故也。当以脚践冷地,以冷水洗足瘥。

  又若口热痛烦闷者方。

  生鸡子(五枚)

  上一味,顿服之,即便愈。

  或寒热累月,张口大呼,眼视高,精候不与人相当,日用水百余石浇洗不解者,坐不能自劳,又饮冷酒,复食温故也。譬如 人,乃心下更寒,以冷救之愈剧者,气结成冰,得热熨,饮热汤,冰消气散, 人乃心解。令药热聚心,乃更寒战,亦如 之类也。速与热酒,寒解气通,酒两行于四肢,周体悉温,然后以冷水三斗洗之,KT 然了也。

  或有气断绝不知人,时蹶,口不可开,病者不自知,当须旁人救之,要以热酒为性命之本,不得下者, 去齿,以热酒灌含之,咽中塞逆,酒入复还出者,但与勿止也,出复纳之,如解寒食散发,或头痛,或心痛,或腹痛,或胸胁肿满,或寒或热,或手足冷,或口噤,或口疮烂,或目赤,或干呕恶食气便呕吐,或狂言倒错,不与人相当,或气上欲绝,进退经时,散发百端,服前胡汤得下便愈方。

  前胡(二两) 芍药(三两) 黄芩(二两) 大枣(二十枚) 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凡六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心胁坚满,加茯苓二两;胸中满塞急,加枳子一两;连吐,胸中冷,不用食,加生姜三两;虚乏口燥,加麦门冬二两。若加药者,加水作九升也。解散三黄汤,治散盛,热实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行不利,圯逆冲胸中,口焦黄连(二两) 黄芩(二两) 大黄(一两) 甘草(二两) 芒硝(二两)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纳芒硝令烊,分三服。

  小三黄汤,是由来旧方,与前治同,杀石势胜前方,除实不如也。

  大黄(一两) 栀子(十四枚) 黄芩(二两) 豉(三升)

  凡四物,以水六升,先煮三物,令数沸,以 豉纳汤中,取二升,分再服。

  增损皇甫栀子豉汤,治人虚石盛,特折石势除热方。

  豉(一升半) 栀子(十四枚) 黄芩(二两半)

  凡三物,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豉,令得二升,分三服。

  解散热发,身如火烧,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一两) 枳实(二两) 浓朴(一两) 栝蒌(一两) 芍药(一两) 栀子(十四枚)

  凡七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解散除热,止烦杀毒,单行荠 汤方。

  荠 (半斤)

  凡一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停冷冻饮料之。

  解散除热,单行凝水石汤方。

  凝水石(四两)

  凡一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服七合,日三。

  解散甘草汤,治散发烦闷不解方。

  甘草(二两) 黄芩(二两) 大黄(二两)

  凡三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口中干燥,渴呕不下食方。

  芦根多少,煮取浓汁,以粟作粥浆,服多少任意。

  解散失节度,口中发疮方。

  黄芩(三两) 升麻(二两) 石膏(五两,末)

  凡三物,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极冷,以嗽口中,日可十过。若喉咽有疮,稍稍咽之佳。

  治口疮,小柏汤方。

  龙胆(三两) 黄连(二两) 小柏(四两)

  凡三物,以水四升,先煮龙胆、黄连,取二升;别渍小柏,令水淹潜,投汤中和,稍含之。

  治散发,心痛,腹胀,兼冷动热,相格不消,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栝蒌(二两) 术(二两) 枳实(二两) 栀子仁(二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单行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

  凡一物,以水五升,煮之折半,冷之,顿服尽,当大吐。患心腹痛,服诸药无效者,宜服此汤。

  解散二物麻子豉汤,治人虚劳,下焦有热,骨节疼烦,肌急内圯,小便不利,大行数少,吸吸口燥,少气,折石热方。

  豉(二升),麻子(五合,擂取人)

  凡二物,研麻子仁,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五合,日三便愈。神验。

  治通身发疮,擘折,经日用水,不得息者方。

  锉胡 ,煮温,温渍尤良。冬取根煮饮之。

  解散除热,热结肿坚,起始欲作痈,升麻汤方。

  升麻 大黄 芍药 枳实(各二两) 黄芩(三两) 甘草 当归(各一两)

  凡七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快下,肿即消。

  解散发振动,烦闷呕逆,人参汤方。法议道人所增损方,用如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术(二两) 黄芩(一两) 栝蒌(二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白薇汤,治寒食药发,胸中澹酢干呕烦方。

  白薇(二两) 半夏(二两,洗) 干姜(一两) 甘草(半两)

  凡四物,以酢五升,煮取三升,分服五合。夫酢酒能令石朽烂。

  治酒热发热法,积饮酒,石热因盛,数散行经络中,使气力强,肾家有热,欲为劳事,劳事多,使肾虚,则热盛。热盛心下满,口焦燥,欲饮,饮随呕吐,不安饮食也。

  宜饮葛根汤,安谷神,除热止吐渴也。

  解散闭闷结,小便不通如淋方。

  大黄(一两) 麻子仁(半斤) 芍药(一两) 茯苓(二两) 黄芩(一两)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解散小便不通,神良方。

  桑螵蛸(三十枚) 黄芩(一两)

  凡二物,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顿服之。

  解散除热,小便数少,单行葵子汤方。亦治淋闭不通,三岁葵子亦可用。

  陈葵根(切,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暖如人肌稍服之。

  解散除热止利,黄连汤方。

  甘草(一两) 黄连(二两) 升麻(一两) 栀子(十四枚) 豉(五合)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散热盛渴方。

  生地黄(一斤) 小麦(二升) 竹叶(切,一升) 枸杞根(一斤)

  凡四物,切,以水一斗,煮取九升,渴者饮之。

  吕万舒解热止渴,饮地黄汁方。

  生地黄(一斤) 小麦(三斤) 枸杞根(二斤)

  凡三物,以水一斗,煮取二斗汁,渴者饮之。

  单行枸杞白皮汤,解散除热止渴方。

  枸杞根白皮十斤,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分服一升。

  荠 汤,华佗解药毒,或十岁,或三十岁而发热,或燥燥如寒,欲得食饮,或不用饮食。

  华佗散法有:石硫黄热,郁郁如热,浇洗失度,错服热药,剧者擗裂; 石热,燥燥如战;紫石英势,闷暗喜卧,起无气力,或时欲寒,皆是府气所生,脏气不和,宜服此汤。

  荠 (四两) 甘草(一两) 人参(一两) 蓝子(一两) 茯苓(一两) 芍药(一两) 黄芩(一凡八物,切,以水一斗,先煮芜菁子得八升,绞去滓,煮药得三升半,分服七合,日三。

  若体寒,倍人参,减黄芩用半两也。若气嗽,倍茯苓,减荠 去一两。

  应杨卅所得吴解散,单行葱白汤方。药沉体中数年更发,治之方。

  生葱白(一斤)

  凡一物,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分服一升,使一日尽之。明日盒饭温食饮于被中,不后发,便为知也。不过三剂都愈也。

  治散热,气结滞,经年不解,数发者方。

  胡 叶(半斤)

  凡一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尽一剂便愈。

  治服食传病诸决(待考)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