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脾肺肾三经病也。考《内经》,五脏六腑,五运六气,司天在泉,胜复淫郁,无不成肿胀之病。而张介宾以为未有不干于脾肺肾三脏者,其意以脾主运化精微,肺主气行治节,肾主五液而行水,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输转二脏,利水,生金,悉属于脾,所以肿胀之生,无不由三者失职,旨哉!洞本之论也。然又必先肾气不足,下气厥上,三合而成。经曰: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又曰:五脏阳已竭。又曰:合之于真,三合乃得,夫厥气在下,此病根也。人身上下,阳布阴生,则肺行而肾纳,于何有厥?厥气在下,则肺不行而肾失纳矣。至气已厥,必营卫之流行经络者留止,无根之阴气,于是逆上,与真气相搏,寒留而不行,乃合为胀也。况脏阳即元运之气,脏阳竭,诸停而不行可知。其曰合之于真,三合乃得者,人之胀,虽由卫逆于营,而既在血脉,则合经络、合脏、合腑,阴阳俱有,故曰三合乃得。特厥气在下,究为胀之本耳,故经又以诊之而其脉大坚以涩者为胀。盖大者,邪气盛也。坚者,邪气实也,两气相攻,胀势已成,故其脉大坚,以厥于阳而实也。涩者,气血虚而不流利也,是为阴气衰,阴气衰即真气衰,此厥于阴而虚也。阴虚阳坚,中气已损,能勿胀乎?是以涩而坚者,其病在阴,即胀在脏,经故曰:阴为脏。大而坚者,其病在阳,则胀在腑,经故曰:阳为腑。于是有脉胀、有肤胀、有五脏胀、有六腑胀,而又有水胀、有鼓胀、有蛊胀、有单腹胀、有石水,种种之证。而其为证,又虚实不伦,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行实当顾虚,补虚无忘实,而其要惟大补脾肾,以培根本,则得之矣。至于辨验虚实,莫善于士材,其说云:阳证必热,热者多实,阴证必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而后肿于外者为实,先肿于外而后胀于内者为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为实,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为虚。脉滑数有力者为实,脉浮弦细涩者为虚。色红气粗者为实,色瘁声短者为虚。凡实,或六淫外客,或饮食内伤,阳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于数日之间。凡虚,或情志多劳,或酒色过度,日积月累,其来有渐,每成于经月之后。故治实易,治虚难。士材之言,当奉以为则,而于虚实疑似之间,复能察脉审形,辨别毫厘,庶无实实虚虚之害。试先即胀病条分之,经曰:五脏六腑,各有畔界,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之,为脉胀,盖清者为营,营行脉中,其气专精,未即致胀,浊者为卫,卫行脉外,其气慓疾滑利,而行肉分,此必由卫气之逆,而后病及营而为脉胀也,是知凡病胀皆发于卫。经又曰: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盖卫气逆而并于脉,复循肉分之间,故为肤胀,然胀无常所,既胀皮肤,即排脏腑而廓胸胁,凡膻中心主之宫城,脾之太仓,咽喉小肠之传送,胃之五窍闾里门户,廉泉玉英之津道,应无不受胀者。又曰:心胀者,短气烦心,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冤,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濯濯而痛,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䐜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以上经言脏腑之胀,总以治胀药为主(宜藿香正气散、木香调气散、苏子汤等),各加引经之剂疗之(心,黄连、细辛;肺,桔梗、升麻、白芷;肝,柴胡、川芎、青皮、吴萸;脾,升麻、苍术、葛根、白芍;肾,独活、知母、细辛、肉桂;胃,白芷、升麻、葛根、石膏;大肠,白芷、升麻、黄芩、石膏;小肠,黄柏、藁本、赤苓、木通;膀胱,滑石、羌活;三焦,柴胡、连翘;下焦,地骨皮;胆,柴胡、青皮、连翘),方为正治。经又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鼓/空][鼓/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盖以寒客皮肤间,阳气不行,病在气分,故有声若鼓,气无形,故不坚,气无不至,故腹大身尽肿。凡肿,因水则皮泽而薄,因气故皮厚。气在肤腠,故按散之猝不起,腹皮厚,故色不变。此肤胀乃气病也(宜加味枳术丸)。前文言肤胀,以胀必见于肤,乃总言致胀之由,此则专为一证也。经又曰: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此鼓胀亦气分病,故与肤胀相似,惟腹有筋起为异,但肤胀病根在肺,鼓胀病根在脾,由脾阴受伤,胃虽纳谷,脾不运化,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中空无物,外皮绷急,旦食不能暮食也,但脐突出,肚见青筋,皮光如油,皆不治。脉亦喜浮大,忌虚小,盖鼓有土败木贼之象,湿热相兼,犹馒头得火与汤乃发胖。治者先令却盐味,厚衣衾,断妄想,禁忿怒,以调和气血,药必大补脾土,养肺金,使金能制木,脾无贼邪之害(宜调中健脾丸)。更审虚实,权轻重,辨其所因,而以苏梗、厚朴、木通、陈皮、柴胡、白芍、大腹皮、延胡索为主,寒加热,热加寒,虚加补,皆制为大剂,服数十帖,亦有生者。久服药忽手足肿,病为自内达外,不久愈。若自手足肿至腹,病为从外入内,难治。其或朝宽暮急,或朝急暮宽,或先胀后喘(宜治脾二陈汤),或先喘后胀(宜治肺宁肺汤)。虽多分别,大法不外乎此。曷言乎辨其所因也?盖同属鼓胀,有因六气而成者(宜藿香正气散)。有因七情而成者(宜沉香降气散)。有因饮食伤而成者,必呕吐嗳嘻而胀(宜香砂调中丸)。有因蓄血而成者,必青紫筋见,小便仍利(宜代抵当汤)。有因忧思太过而成者,必二便不利,脉虚涩,肠鸣而胀(宜苏子汤)。有因血热而胀者,必喘燥,虚汗,肢厥,溲赤屎黑而胀(宜人参芎归汤)。有因气为痰所隔而成者,必心下坚满而胀(宜加味枳术汤)。有因积聚痞塞而成者,必膈满呕吐,口苦吞酸而胀(宜枳壳散)。有因泻久而成者,必多虚羸状而胀(宜六君子汤)。有因老人虚寒而成者,必气弱,恶寒,不善食而胀(宜先服香朴丸,再服人参养荣汤,或二方参用)。有因妇人产后败血入胞而成者,必胞不下而胀,血消即下(宜夺命丹)。其或素虚弱,或过服峻剂而患鼓证,必补之(宜朝服金匮肾气丸,晚服补中益气汤)。或壮实人而患鼓证,不妨攻之(宜先服五痹散二剂,再按法服石斡散)。凡诸鼓胀之因如此。至如蛊胀,又是一证,不得混蛊为鼓,乃由脾胃家湿热积滞,或内伤瘀血而成,盖人之腹中,虽长蛔寸白,皆赖以消宿食,然太多即为病,况如白蛲、三尸、食肛、应声、赤九种、肠疰、疳痨瘕等虫,为类不一,皆能使心腹作痛而胀,甚则面青口涎,治以补脾健胃为主,兼用消导。其或因跌扑闪挫,负重努力,致血瘀于内而成胀痛,亦以补脾健胃为主,兼用去瘀生新之品(宜参用参术健脾丸、士材新制阴阳攻积丸)。盖所谓蛊者,若虫侵蚀,有蛊坏之义。而蛊与鼓之脉亦相反,蛊脉必实,鼓脉必浮。蛊与鼓之形更相异,蛊之胀,以手按腹,随手而起,以其为虫血之积而实也。鼓之胀,以手按腹,凹而不起,以其为气而虚也。二者皆非轻病。此外更有胀满之病,虽亦腹胀,却不至肿,不如鼓胀之生死相关,或因伤食,消导可已(宜香砂调中丸),或因气滞,行气即痊(宜木香顺气散),有久有暂,实者峻下之(宜承气汤),上郁则夺之也,蓄血者,用破血药(宜桃仁承气汤),病后气虚作胀,惟补益元气(宜补中益气汤),使元气归元即愈。又有单腹胀,即俗名蜘蛛鼓,其证四肢不肿,但腹胀,其原皆由脾气虚而伤风与食(宜调中健脾丸)。至若腹胀经久,忽泻数升,日夜不止,服药不效,为气脱,最难救治,惟浓煎益智仁汤服之,立愈。且夫胀与肿,内因则各殊,而外形多相似,要有其易辨者。如先腹大,后四肢肿,为胀病。先头足肿,后腹大,是水也。但腹肿,四肢竟不肿,为胀病。脐腹四肢悉肿,是水也。皮厚色苍,或一身皆肿,或自上而下,为胀病,皮薄色白,或自下而上,是水也。至若胀病有肿有不肿,肿病有胀有不胀,皆当分辨。

兹更即肿病而条分之,肿不一,而为害莫有大于水肿者。经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颈脉者,足阳明人迎,阳明胃脉自人迎下循腹里,水邪乘之,故颈脉动。水之标在肺,故时咳。阴邪结阴分,故阴股间寒也。又曰: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太阴脾也,太阴为六经之主。三阴邪结,则坤土不能运精,如是而二阴肾独主里,而气更盛,反来侮土,故气盛阳不得入。阳不得入,则肺气不得通调,斯寒水不行而壅,故成水肿之病。盖中州结则气壅,而关门不利,不利,则水聚而从其类,类者,本在肾,标在肺也,此言肾与肺之水,因脾虚而类聚者。又曰:肺移寒于肾,谓之涌水。涌水者,水气客于大肠,如囊裹浆者,形寒饮冷,肺气不足,则肺寒。母病传子,则寒可移于肾,肾本寒水,以寒济寒,故水气不升而为涌。涌不于肾而于大肠,大肠为肺下流,故如囊裹不能散也。此言肺肾之寒之水相移,而由脏归腑者。以上皆致水之原也。由是观之,水之为病,有不由脾土虚弱,不能制水,水逆上行,干及于肺,渗透经络,流注溪谷,灌入隧道,血亦因而化水,精亦因而化水者乎。顾尝反复究之,水虽制于脾,实主于肾。肾,水脏也,元气寓焉。若土阳虚则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阴阳不得其正,则化而为邪。盖气即火,阴即水,阳旺则化,而精能为气,阳衰则不能化,而水即为邪也。夫火盛水亏则病燥,水盛火亏则病湿,故火不能化,则阴不从阳,而精气亦皆化为水,所以水肿又未有不由于阳虚。肾为胃关,不惟肾气不化而闭,即胃亦能令关闭,故水之聚,不待肾水后成,即所饮汤水,亦聚而为患。盖胃主中焦,为水谷之海,胃和,则升降出纳之气行,水谷从其道而输泄。胃不和,则出纳之关滞,水谷之液皆积而成水。故经言:胃所生病,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又言:五谷精液,因阴阳不和,则并于肠胃中,留于下焦,不得沁入膀胱,则下焦水溢而为水胀。又言:肾者牝脏,勇而劳甚,则肾汗出,遇于风,内不得入脏腑,外不得越皮肤,客于元府,行于皮里,传于跗踵,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以水肿又未有不由于胃虚。经又曰:肝肾脉并浮,为风水。盖肝肾同居下焦,肾为阴,主静,脉常沉,肝为阳,主动,脉常浮,二脏俱有相火,动于肾者犹龙火出于海,动于肝者犹雷火出于泽,龙起而火随,风发而水随,今水从风,是以肾与肝并浮,犹言肾脉本沉,因从肝化而与之俱浮也,所以水肿又未有不由于肝盛。经又曰: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者,气化也,气即是火,三焦病,气满,小腹光坚,不得小便,溢则水流作胀,以火衰则水胜也,所以水肿又未有不由于三焦病。夫既明其水之所由来,当必稔乎水之所由治,其一为水肿之常法,肿在腰以上者,宜发汗,即经所谓开鬼门也(鬼门,即腠理,宜麻黄、羌活、防风、柴胡、牛蒡子、葱白、忍冬藤以开之,或用柳枝煎汤洗)。肿在腰以下者,宜利小便,即经所谓洁净府也(净府,即膀胱,宜泽泻、木通、香薷、甘草、灯心、冬葵子、蜀葵子、葶苈、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猪苓、青蛙、海蛤、白螺、鲤鱼、鲫鱼、白鱼、鲈鱼、绿头鸭,秋石代盐,以洁清之)。上下分消,使阴阳平治,水气可去,即经所谓去菀陈莝是也(菀者积也,陈者久也,莝者腐也,宜甘遂、芫花、大戟、牵牛子、续随子,同大麦面作面食,或商陆同赤粳米作饭,日食大效,或郁李仁酒服七七粒,或末之和面作饵食,或老丝瓜巴豆拌炒,又同陈粳米炒,去巴豆丸服)。然皆治其标而已,尤当理气养脾,以治其本(治本宜参术健脾丸),使脾气实而健运,则水自行,故宜以参术为君,更视水之所属,或为阴,或为阳,加减治之。盖病水者,脾必虚故必健脾为主也,其一治水肿太甚者,权宜之法,大抵水肿,多由肝盛脾弱之人,肝盛则触怒益胀而干于脾,脾弱则食伤不化而生湿,湿郁甚则化为水,上至头,下至足,中满身之前后,浮肿如匏,寒冷如石,行坐卧起不安,本宜专利小水以除其肿,但肿势太甚,内而膀胱,外而阴囊,相连紧急,道路阻寒,即欲利小便,苦无一线之通,惟宜权开大便以逐水,随下而随补(逐水宜硝黄等,补救宜参术等),渐渐调理可痊。若肿不极甚,只宜利小水以治标,养脾胃以治本。而水有阴阳之别,阳水多外因,或涉水冒雨,或感风寒暑湿,其肿先现上体,其脉沉数,其证兼发热烦渴,溲赤便秘(轻则四磨汤、五苓散,重则疏凿饮子)。阴水多内因,因饮水及茶酒,饥饱劳役房劳,其肿先现下体,其脉沉迟,其证兼身凉不渴,溲清便利或溏(宜实脾饮),或小便照常,时赤时不赤,晚则微赤却不涩,亦属阴也(宜先用木香、香附、乌药、茯苓、猪苓等,次进复元丹),未可骤补,宜分次第治之。有一身惟面与足肿,早则面甚,晚则足甚,面肿为风(宜白蒺藜、益母草、杏仁、葶苈、防风、昆布、甘遂、郁李仁),足肿为水(宜防己、香附、麻黄、赤小豆等,或败荷叶同藁本煎汤洗,或杏叶、葱白、楠木、桐木煎洗)。更须察二便通秘,别其阴阳治之(即用前文阳水阴水之药)。水之胀肿,又有内外之别,先胀于内,后肿于外者,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色泽红亮,声音高爽,脉滑数而有力,实热也,宜以治脾为主(宜木香、沉香、砂仁、枳实、厚朴、苍术、大腹皮),兼理肺(宜桑皮、葶苈、枳壳、蔻仁、桔梗、苏子、陈皮),专利小便(宜木通、通草、茯苓、防己、车前子、泽泻、猪苓),或发汗(宜麻黄、防风、羌活、川芎、桂枝)。如气壮年少新病者,必泻其实热(硝黄亦可酌用)。先肿于外,后胀于内者,小便淡黄,大便不实,气色枯白,语音低怯,脉微细而无力,虚寒也,宜以补脾为主(宜陈皮、白术、茯苓、甘草),兼补肺理气(补肺宜人参、黄芪、桔梗、苡仁,理气宜沉香、木香、陈香橼、佛手),专利小便(宜五苓散),或发汗(宜升麻、柴胡)。如虚甚多寒,必须大剂频投,方可救援(宜多用参、术,即桂、附、干姜、吴茱萸,亦可选用)。古人以金匮肾气丸治水,诚为切要,至其他药品,有与本病相关者,亦须研核其所以然。如白芍能于土中泻木,忍冬藤能和缓下气,木瓜、赤豆利水下气交长,片脑、雄鸡金温中与宽膨并用,牙皂夹烧灰存性,神曲为丸取利甚捷,鸡屎白炒热,袋盛浸酒,空心饮,下水大奇,青蛙入猪肚烹为馔,皆奇方立效。水之胀肿,在女科又有气分血分之别,先病水胀,经水后断,因而心胸坚大,病发于上者,属气分(宜木香调气散)。经水先断,后病水胀,因而血结胞门,病发于下者,属血分(宜代抵当汤)。而又有上半身肿太甚者(宜羌活、防风、升麻、白芷、苏叶)。有下半身肿太甚者(宜五苓散加苍术、木通)。有肿而心腹坚胀喘满者(宜当归散)。有头身俱肿,腹前胀疼者(宜蟠桃丸)。有肿而不能食,不能卧,小便秘者(宜白术木香散)。有大病后肿,明属脾虚不能通调水道者(宜补中益气汤,送六味丸)。有肾水不足,虚火烁金,小便不生而患肿者,急补之(宜补中益气汤、六味丸互用,久服自效),误与疏风行水,将贻性命之忧(宜急投金匮肾气丸,尚可救)。有血热生疮,变为肿病,烦渴,小便少者,经曰纯阳者肿四肢,此热证也,如便闭更须和气(宜消风败毒散)。有遍身水肿,喘满,小便闭涩,诸药不效者(宜导水茯苓汤)。有肿而因于风者(宜黄芪防己汤)。有肿而因于寒者(宜中满分消汤,有热者忌)。有肿而因于热者(宜中满分消丸,有寒者忌,或神芎导水丸)。有肿而因于湿者(宜二蛟散,如虚,宜间服加味胃苓丸,此二方百发百中,无不效)。有孕妇遍身浮肿,腹胀满,小便不利者(宜防己汤,葶苈散)。有产后肿满,喘息而渴,小便不利者(宜大调经散)。凡此皆水病之支分派委,所可溯流以穷源者也。

吾因举水之发源于五脏者而分言之。大凡水肿,必有目胞上下浮胖,肢体沉重,咳嗽怔忡,腰间清冷,小便黄涩,皮肤光亮诸状。今若心水病,必兼身重,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阴必大肿。肝水病,必腹大不能转侧,胁肠痛,时时津液生,小便续连。肺水病,必身肿,小便难,时鸭溏。脾水病,必腹大,四肢重,津液不生,少气,小便难。肾水病,必腹大脐肿腰痛不得卧,阴下湿,足逆冷,面黄瘦,大便反坚。皆当审形辨脉,知其水从何经而来,于治水药中,各加引经之品以开导之(各引经药己详在前)。五脏之外,又有九种水,其根缘证状治法,有可一一明之者:一曰青水,先从两胁肿起,根在肝(主治宜大戟)。二曰赤水,先从舌根肿起,根在心(主治葶苈)。三曰黄水,先从腰腹肿起,根在脾(主治甘遂)。四曰白水,先从足肿起,根在肺(主治桑皮)。五曰黑水,先从阴上肿起,根在肾(主治连翘)。六曰元水,先从面颊肿起,根在外肾(主治芫花)。七曰风水,先从四肢肿起,根在膀胱(主治藁本)。八曰高水,先从少腹肿起,根在小肠(主治巴霜)。九曰气水,或盛或衰,根在三焦(主治赤小豆。上九种药等分配合,主治某经者倍之,蜜丸,赤茯苓汤下三丸,日三服,忌盐二三十日,自愈)。凡患水肿者,皆自此推之,可知其所从来而治之不差矣。大约水肿之病,唇黑伤肝,缺盆平伤心,脐突伤脾,背平伤肺,足心平伤肾,五伤者必死,不可不知之也。血肿一证,尤为奇害,其为状,四肢浮肿,皮肉间必有红痕赤缕,皆由血溢离经,留滞于中,与水湿相化,因变为水也(宜调荣饮,或酌用代抵当汤)。而产妇败血留滞,以致化水,亦能成肿,必四肢浮,面皮黄(宜小调经散)。不论妇人女子,经水为患,亦能化水,四肢肿,小便不通,此血不归经之故(宜椒目丸)。三者皆不易治,皆水肿病之类也。石水一证,《内经》虽有其名,却无明文,然本章虽未详言,而阴阳别论篇曰阴阳结邪,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以既见于阴阳篇,故不必重出也,并非阙文,其理自可互参。邪应作斜,阳结肿四肢,是在阳之发处。阴结便血,是在阴之聚处,今邪交入阴阳,而交结之势,必结于阴阳之所共生处矣。生阴惟肾,生阳惟胆,皆根原下焦,而肾职行水,胆职沁水,若两家交壅,正所谓不能通调水道也。然阴多阳少,则肾病为多,肾病则阴之真水沉寒,而无阳以化气,此病固不在膀胱而在肾,肾既留水,不能化精,故石坚一处,惟见少腹,而不及他所也。水蛊一证,因水毒之气,结聚于内,遂令其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恶,其原多因他病,久而变成,盖亦有蛊败之义焉,故亦名蛊,其为证治,有可指陈者,或因雨湿而浮肿(宜平胃散加白术、赤苓、草蔻仁),或饮水过多而浮肿(宜胃苓汤),或久喘后积水气而浮肿(宜葶苈丸),或久疟变水气而浮肿(宜黄甲丸),或久痢变水气而浮肿(宜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此等皆水证之别也。而水证之外,又有结阳证。《内经》曰:结阳者,肿四肢。注曰:素尝气疾,湿热加之,气湿热,故为肿也。邪气渐甚,正气渐微,阳气衰少,致邪伐正气,不能宣通,故四维发肿,诸阳受气于四维也。今人见手足关节肿痛,概以为风证治者,误矣(宜犀角汤)。嗟乎!胀肿之为患,重且大如此,倘忽视之,不几委人命于草莽乎!业师孙庆曾先生尝谓余曰:胀肿门,惟水病难治,其人必真火衰微,不能化生脾土,故水无所摄,泛溢于肌肉间,法惟助脾扶火,足以概之。而助脾扶火之剂,最妙是五苓散。肉桂以益火,火暖则水流。白术以补土,土实则水自障,茯苓、猪苓、泽泻以引水,则水自渗泄而可不为患。每见先生治人水病,无不用五苓散加减,无不应手而愈,如响应者。可见无人不知五苓散,而不能用治水病,以致决溃而死者,皆未明病之根源,方之奥妙,而尊之信之,加减以收功也。然其加减,则必有神明乎药物之性,洞悉乎病根所在者,而后所加所减,悉与原方配合,悉与本病无乖,故可投之立效,否亦无益也。

〔脉法〕 《内经》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又曰:脉盛而紧曰胀。《脉诀》曰:胀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弱阴寒,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则可治,虚则危急。《得效》曰:关上脉虚则内胀,迟而滑者胀,虚而紧涩者胀,或弦而迟或浮而数皆胀也。又曰:诸气胀满,浮大可治,虚小难治。(此系胀满之脉。)

仲景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脉经》曰:水病脉大者可治,微细者不可治。水病腹大如鼓,实者生,虚者死。东垣曰:水气得沉脉则逆,此阴脉也。《得效》曰:水气浮大则宜,沉细则愈而复作。又曰:上气浮肿,浮滑可安,微细难治。《正传》曰:水肿脉多沉伏。又曰:病阳水,兼阳证,脉必沉数。病阴水,兼阴证,脉必沉迟。《三因》曰:阳虚阴实,为水必矣。(此系浮肿之脉)。

〔胀满为真脏病〕 丹溪曰:胀满由脾虚之极,乃真脏病。如反胃痨瘵,亦皆真脏受病。凡人真脏不病,则五行相生相制,以适于平,虽不服药而自愈,如火极伤金,有水以制之,有土以生之之类,所谓亢则承,害乃制也。虽然亦有恶药忌医而误之者,盖正气与病邪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久则病剧正脱,而不免于死。然则有病不服药,可乎?不延医,可乎?

〔胀满证治〕 《内经》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填满闭塞。又曰:腹满䐜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又曰: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廊胸胁,胀皮肤,故命名胀。《内经》注曰:寒气在上,聚而不散,则成胀。《脉经》曰:胃中寒则胀满。仲景曰:腹满,按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又曰:腹胀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宜温之。又曰:胀满不减,减不足言,须当利之。

《入门》曰: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治比水肿更难。盖水肿饮食如常,鼓胀饮食不及,每病根深痼,必三五年而后成。治肿补中行湿足矣,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导,更断盐酱、音乐、妄想,不责速效,乃可万全。又曰:胀有虚实,虚胀阴寒为邪,吐利不食,时胀时减,按之则陷而软。实胀阳热为邪,身热咽干,常胀内痛,按之不陷而硬。《医鉴》曰:中满腹胀者,其面目四肢不肿,而肚腹胀起,中空似鼓者是也。《本事》曰: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者为蛊,蛊即胀也。《回春》曰:胀病亦谓鼓胀,其胁痛面黑,是气鼓。胁满少腹满,身上有血丝缕,是血鼓。嗳气作酸,饱闷胀腹,是食鼓。恶寒,手足厥冷,泻水,是水鼓。胸腹胀满,有块如鼓者,是痞散成鼓。

〔胀病有七〕 《医旨》曰:一曰寒胀,腹满濡,时减,吐利厥冷,宜温之。二曰热胀,以阳并阴,则阳实阴虚,阳盛生外热,阴虚生内热,脉必浮数。浮为虚,数为实,阴虚不能宣导。饮食如故,腹中胀满者,为实胀。三曰谷胀,即食胀,失饥伤饱,痞闷停酸,朝则阴消阳长,谷气易行,故能食,暮则阴长阳消,谷气难化,故不能食,是为谷胀。四曰水胀,脾主水湿,水浸肠胃而溢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者是。五曰气胀,七情郁结,气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体肿大,四肢瘦削。六曰血胀,烦躁漱水,迷忘惊狂,痛闷呕逆,小便多,大便黑,妇人多有之。七曰蛊胀,但腹胀而四肢头面不肿是也。而此证之类,又有名蜘蛛蛊胀者,单腹肿大,四肢极瘦,皆由脾气虚极,真脏已伤病也。古方虽有诸蛊保命丹,用肉苁蓉三两,红枣、青矾各一斤,入罐内煅烟尽,为末,再将香附一斤,便制麦芽一斤半炒为末,和前末糊丸,食后酒下二三十丸以治之者,然为死证,未必尽效也。

〔胀满不治证〕 《灵枢》曰:腹胀,身热,脉大,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脉大,二逆也。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三逆也。腹胀,便血,四逆也。并不治。《得效》曰:腹胀未久,或胀或消,腹皮稍软,不泄不喘,此则随治随差。若脐心突起,利后腹胀急,久病羸乏,喘息不得安,名曰脾肾俱败,不治。又曰:腹满咳逆,不得小便,不治。腹大满而下泄,不治。《纲目》曰:腹满或兼身热,或兼如疟,皆不治。《直指》曰:久病羸乏,卒然腹满,喘息不得,与夫脐心突起,或下利频频,未见一愈者矣。

〔浮肿微兆〕 《内经》曰: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以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也,必使目下先肿也。(鳌按:如男子阴囊、女人阴hu两旁,亦必先微肿。)又曰: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流于睾,血道不通,日夜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荣然有水也。

〔浮肿形证〕 《内经》曰:水病,下为䯒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又曰: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跗肿。仲景曰:水病有五种:一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二皮水,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三正水,脉沉迟,外证自喘。四石水,脉沉,外证腹满不喘。五黄汗,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生痈脓。又曰:久则肌肉溃烂,阴囊足肿水出。《直指》曰:其状目胞上下微肿如裹水,通身浮肿,喘咳怔忡,股间清凉,小便涩黄,皮薄而光,手按成窟,举手即满,此浮肿也。

〔浮肿可治不治证〕 《入门》曰:凡浮肿阴囊软者,可治。又曰:男从脚下肿而上,女从头上肿而下,皆为逆,不治。《得效》曰:浮肿善证,男从上而下,女从下而上,所患未久,旋利,肿退喘定,则愈矣。又曰:凡水肿大喘,气粗不食,乃肾水盈溢上行,旁侵于肺也,不治。《直指》曰:大凡肿病,先起于腹而后散于四肢,可治。先起于四肢而后入于腹,不治。又曰:臌胀而肚上有青筋,或腹满而大便滑泄,或久疟而变作虚浮,与夫肝伤而唇黑,心伤而缺盆平,脾伤而脐突,肾伤而足心平,肺伤而背平,皆不治之证。又曰:卒唇肿而苍黑者死,掌肿无纹者死,脐肿凸出者死,阴囊阴jing俱肿者死,脉绝口张足胀者死,足跗肿胀如斗者死。

〔水肿禁忌〕 《入门》曰:凡水肿,极忌甘药,助湿作满。《本草》曰:病嗽及水,全宜忌盐。

〔胸腹胀闷导引〕 《保生秘要》曰:双手交叉,低头观脐,以两手贴胸口,将身往下,不论数推沸,能宽胸胀,止腹疼,兼后功效。

〔运功〕 《保生秘要》曰:先定归元,后行斡旋,至胸前捘撤散法,左右分开,如未通畅,以艮背佐之,无不效矣。

〔臌胀导引〕 《保生秘要》曰:坐定擦手足心极热,用大指节仍擦摩迎香二穴,以畅肺气,静定闭息,存神半晌,次擦手心,摩运脐轮,按四时吐故纳新,从玄关窍转下至丹田,扪气面,撮谷道,紧尾闾,提升泥丸,下降宫,复气海,周天一度,如此七七,身心放下半炷香许,如久病难坐用得力人扶背,慎勿早睡,恐气脉凝滞,神魂参错,效难应期,手足可令人摩擦,患轻者,一七能取大效,重则二七、三七,五臌尽消,屡屡取验,妙如神也。

〔运功〕 《保生秘要》曰:反瞳守归元,念四字诀,定后斡旋,推入大肠曲行,提回抱守,能清臌胀。气胀加推散四肢,时吐浊吸清,饮食宜少,降气安心,而食自然加。或病酒过用汤水而成,宜通其二便,摩脐轮肾轮二穴,吹嘘其气,或开腠理,以泄微汗,其胀自效。血胀加运血海效。

痞满  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虚则补其中气(宜调中益气汤),实则消食(宜资生丸),豁痰(宜豁痰丸),除湿(宜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有湿热清热(宜当归拈痛汤)。而消导之,亦不可用峻剂,致伤元气。又有伤寒下早,因而成痞结胸,则从伤寒门治之。夫痞与胀不同,痞则内虽觉其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痞只见于胸胁脘膈间,胀则连腹少腹都急也。

〔脉法〕 仲景曰:凡痞,关脉须沉。若关脉沉者,三黄泻心汤。

〔痞满证治〕 仲景曰:心下满而不痛,此为痞。陶节庵曰:胸满者,胸膈间气塞满闷也,非心下满。胁满者,胁肋下气填胀满也,非腹中满。盖邪自表传里,必先胸胁以至心腹入胃,是以胸满多带表证,宜发汗,惟胁满多带半表半里,小柴胡汤加枳实和之。

【治肿胀方五十六】

藿香正气散 〈总治〉

藿香  紫苏  白芷  厚朴  桔梗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腹皮  姜  灯心

木香调气饮 〈又〉

白蔻仁  木香  藿香  砂仁  甘草

苏子汤 〈又〉

大腹皮  苏子  草果  半夏  厚朴  木香  陈皮  木通  白术  枳实  人参  甘草

加味枳术丸 〈肤胀〉

枳壳  肉桂  紫苏  陈皮  槟榔  桔梗  白术  木香  黄芩  半夏  甘草  五灵脂  加姜

调中健脾丸 〈鼓胀〉

人参  苍术  黄芪  吴萸  茯苓  白术  沉香  陈皮  半夏  香附  楂肉  苡仁  黄连  白芍  苏子  泽泻  草蔻  菔子  五加皮  全瓜蒌  川椒  碱

荷叶腹皮汤打黄米粉糊丸。此方分量合法,详后痞满方内,查之可也。

二陈汤 〈胀喘〉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宁肺肠 〈喘胀〉

黄芩  桑皮  贝母  花粉  杏仁  知母  天冬  沙参  枇杷叶

沉香降气散 〈七情〉

沉香  香附  乌药  砂仁  甘草

加盐。

香砂调中丸 〈食伤〉

藿香  砂仁  茯苓  苍术  半夏  厚朴  青皮  陈皮  枳实  甘草

便泻,去枳实青皮,加麦芽、山楂、黄连、肉果。

代抵当汤 〈蓄血〉

桃仁  蓬术  大黄  芒硝  当归  生地

人参芎归汤 〈血热〉

人参  肉桂  乌药  蓬术  木香  砂仁  炙草  川芎  当归  半夏  苏叶  五灵脂

枳壳散 〈气痞〉

三棱  蓬术  枳壳  陈皮  槟榔  肉桂  厚朴  干姜  青皮  甘草  木香  肉蔻  益智仁

六君子汤 〈泻虚〉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陈皮  半夏

香朴丸 〈老人〉

厚朴(二钱)  附子(七分)  木香(三分)

人参养荣汤 〈又〉

肉桂心  人参  黄芪  陈皮  白芍  当归  白术  熟地  炙草  茯苓  远志  五味子

夺命丹 〈血败〉

丹皮  干漆(炒烟尽)  大黄(各一钱)  附子(五分)

金匮肾气丸 〈误药〉

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牛膝  车前。

补中益气汤 〈病虚〉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陈皮  甘草  柴胡  升麻

五痹散 〈壮盛〉

人参  茯苓  当归  白芍  川芎  细辛  白术  甘草  五味子  姜

石斡散 〈又〉

石斡  槟榔  黑丑(头末)  海金沙(各一钱)  葶苈(八分)  西珀  沉香  木香(各五分)

共为末,先服五痹汤二帖,后以葱白汤空心送此末一钱,隔日再服,轻者二服,重亦不过三服,愈后服健脾药。忌食盐酱,晕腥。

参术健脾丸 〈蛊胀〉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  当归  白芍  炙草  大枣

阴阳攻积丸 〈又〉

吴萸  干姜  官桂  川乌(各一两)  玄胡索  黄连  半夏  橘红  茯苓

槟榔  厚朴  枳实  菖蒲  人参  沉香  琥珀

桔梗(各八钱)  巴霜(另研,五钱)  皂角(六两)

煎汁泛丸,每服八分,渐加至一钱半,姜汤下。

木香顺气散 〈气滞〉

丁香  檀香  木香  蔻仁(各二两)  藿香  炙甘草(各八两)  砂仁(四两)

每服二钱,滚汤入盐少许下。

承气汤 〈实胀〉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此大承气汤去芒硝,名小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蓄血〉

大黄  芒硝  桃仁  肉桂  甘草

四磨汤 〈阳水〉

五苓散 〈下肿〉

肉桂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疏凿饮子 〈阳水〉

泽泻  商陆  羌活  椒目  木通  秦艽  槟榔  茯苓皮  大腹皮  赤小豆

实脾饮 〈阴水〉

厚朴  白术  木瓜  附子  木香  草果  干姜  茯苓  大腹皮

加姜。

复元丹 〈又〉

附子(二两)  木香  茴香  川椒  厚朴  独活  白术  橘红  吴萸  肉桂(各一两)  泽泻(二两)  肉果  槟榔(各五钱)

当归散 〈心腹坚〉

当归  肉桂心  木香  木通  赤苓  赤芍  丹皮  陈皮  白术  槟榔

蟠桃丸 〈身肿〉

沉香  木香  没药  乳香(各三钱)  琥珀(一钱半)  生白丑(头末,六分)  黑丑(头末,牙皂汁浸半日,半生半焙熟,八分)  槟榔(一钱半,半用生,半用皂角汁浸,焙熟)

皂角水打糊丸,每服二钱半,五更砂糖汤下,神效。此专治水肿,若治鼓胀不效。

白术木香散 〈不食〉

白术  槟榔  赤苓  猪苓  泽泻(各一钱半)  木香  甘草(各一钱)  官桂(七分)  滑石(三钱)  陈皮(八分)

加姜。

六味丸 〈病后〉

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消风败毒散 〈血热〉

导水茯苓汤 〈诸药不效〉

赤苓  麦冬  泽泻  白术(各二两)  桑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皮  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半)

共为粗末,每五钱加灯草七根煎,连进三服,小水自利。

黄芪防己汤 〈因风〉

黄芪  防己  白术  甘草  姜  枣

中满分消汤 〈因寒〉

黄芪  吴萸  厚朴  草蔻  黄柏(各五分)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  益智仁(各三分)  人参  青皮  当归  黄连  荜澄茄  泽泻  生姜  干姜  麻黄  柴胡  川乌

中满分消丸 〈因热〉

黄芩  黄连  姜黄  白术  人参  炙草  茯苓  猪苓  干姜  砂仁  半夏  枳实  知母  泽泻  厚朴  陈皮

蒸饼为丸,每百丸白汤下。

神芎导水丸 〈又〉

黑丑头末  川芎  薄荷  黄连  黄芩  大黄  滑石

有血积加肉桂。

二蛟散 〈因湿〉

三年老黄米(炒为末)  芒硝(各三两)

将硝锅内熔化,炒干为末,和米研细,大人服三钱,小儿一钱半,黑糖调服,至午便一次,晚再便一次。病久虚者,间服加味胃苓丸。

加味胃苓丸 〈因虚〉

白术  白芍  陈皮  茯苓  人参  藿香  山楂  厚朴  猪苓  泽泻  半夏  甘草

女人加香附。本方总加姜、灯心,至重不过五服。此二方,百发百中,无不愈者。

防己汤 〈孕娠〉

防己  桑皮  赤苓  紫苏  木香

葶苈散 〈又〉

郁李仁  葶苈  茯苓  白术  桑皮

大调经散 〈产妇〉

大黑豆(五钱)  茯苓(三钱三分)  西珀(三分半)

每末三钱,紫苏汤下,日三服。

调荣饮 〈血肿〉

蓬术  川芎  当归  白芷  槟榔  陈皮  延胡索

小调经散 〈又〉

没药  西珀  桂心  白芍  当归(各一钱)  细辛  麝香(各五分)

酒、姜汁调下。

椒目丸 〈经水〉

椒目  甘遂  附子  千金子  郁李仁  黑牵牛  五灵脂  吴萸  当归  延胡索(各五钱)  芫花(一钱)  蚖青(十枚,去头、翅、足,同米炒)  螌蝥(十枚,制同蚖青)  胆矾(一钱)  石膏(二钱)

糊丸芡实大,橘皮汤下一丸。

平胃散 〈水蛊〉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胃苓汤 〈又〉

葶苈丸 〈又〉

葶苈  防己  木通  杏仁  川贝(各一两)

枣肉丸,桑皮汤下,治肺气喘促,面目浮肿。

黄甲丸 〈又〉

犀角汤 〈结阳证〉

犀角  元参(各一钱)  升麻  木通(各八分)  连翘  柴胡(各六分)  沉香  射干  甘草(各五分)  芒硝  麦冬(各四分)

铺脐药饼 〈外治〉

真轻粉(二钱)  巴豆(四两)  生硫黄(一钱)

研匀成饼,先用新棉铺脐上,次铺药饼,外以帛紧束之,约人行五七里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下三五次,即去药,以温粥补之,一饼可治一二十人,久患者,隔日取水。一方,治水蛊,商陆根赤者,杵烂贴脐上,以帛缚定,水从小便出。

敷药 〈又〉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等分)

醋糊,和面少许,摊绢上,贴肿处,口吮甘草,不过三五时,水即下矣。

灸法 〈又〉

水分穴,在脐上一寸,宜灸如年数壮。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上下一寸,居岐骨与脐之分中,灸二七壮。灸神阙,以盐满脐中灸之。

以上外用三方,皆专治水肿。凡患水肿者切忌用刺,刺之水尽即死。

【附载:嵩崖水肿神方】

回生丹 〈专治〉

青皮  陈皮  三棱  蓬术(各三钱)  连翘(三钱,用巴豆一两五钱,同炒,去豆)  木香  甘遂  商陆  木通  泽泻  干漆(炒至烟尽)  莱菔子(各三钱)  赤苓  桑皮  椒目(各五钱)  胡椒(一钱)  黑丑(一两)

醋糊丸,初服酒葱汤五更下十五丸,二服陈皮桑皮汤下十八丸,三服射干汤下二十丸。凡患水肿,忌食盐、鱼、肉、鸡、面、羊、汤七件并房事。

【治痞满方八】

调中益气汤 〈中气虚〉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五味子  当归  升麻  柴胡  陈皮  白芍

资生丸 〈消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橘红  楂肉  扁豆  黄连  神曲  泽泻  桔梗  藿香  甘草  蔻仁  苡仁  山药  莲肉  麦芽  芡实

豁痰丸 〈导痰〉

南星  半夏  赤苓  枳实  橘红  甘草  加姜

二陈汤 〈除湿〉

方详上。

当归拈痛汤 〈湿热〉

黄芩  羌活  甘草  茵陈  人参  葛根  升麻  苍术  苦参  当归  防风  知母  白术  猪苓  泽泻

三黄泻心汤 〈脉浮〉

小柴胡汤 〈和解〉

调中健脾丸 〈单腹胀〉

五加皮  苍术  人参  黄芪  茯苓(各二钱)  陈皮  半夏  香附  楂肉  苡仁(各三钱)  吴萸  白芍  黄连(各二钱半)  莱菔子  草蔻仁  泽泻  苏子(各一钱半)  沉香(六分)

用瓜蒌一个,挖一孔,入川椒三钱,碱二钱,外用纸糊,盐泥封固,晒干火煅,去泥,并药共为末,荷叶、大腹皮煎汤打黄米粉糊丸,每服百丸,汤下,日三服。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