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厥,真元虚病也,手足逆冷为厥。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四肢逆冷,身冷面青,蜷卧,手指甲青暗,腹痛,不渴,小便自利,大便溏,完谷不化,不省人事,脉微迟。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烦渴,小便短涩,大便燥结,不省人事,脉滑数。夫寒厥者,即阴厥,宜急补阳(宜理中汤,或附、桂、干、姜、吴萸,俱可酌用)。热厥者,即阳厥,宜急补阴(宜芩、连、山栀、石膏、知母、童便,甚者可用硝黄下之)。盖以人之阴阳元气,皆起于下,故少阴之上,名为太阳,以真阳之主,本于阴也。太冲之地,名曰少阴,以真阴之归根在肾也。夫阳气自上而下,今衰于下,是不下矣,是寒独胜也。阴气自下而上,今衰于下是不上矣,是阳独胜也,乃阳盛而必起于下者,足五指之表,为三阳之所起,而足下足心,又为三阴之所聚,足心又少阴肾之涌泉,阴气既衰而阳胜,阳乘阴位,故热厥必从足下也。故凡人病阴虚者,足心必热也。寒厥起于足下,又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以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阳气衰则阴气胜,阳不胜阴,其厥反从阳分而上,故必起于五指而上寒至膝,然寒非外入,而由内生,故凡病阳虚者,手足必多寒,皆自指端始。故二厥之成,皆以阴虚。溯寒厥之由,必其人壮,秋冬夺于所用,既于阴盛时多欲不休,以夺肾中精气,则精虚于下,其气取足于上,是以下气上争,下而不上,故不能复阳气,于是气去则阳虚,寒气因而上逆,又以精虚无火,不能固脾元而气衰于中,中气不能渗荣其经络,于是阳气日损,阴气独存,手足为之寒也。溯热厥之由,必酒入胃而伤脾阴,至阳气入而精气竭,不能荣其四肢,又数醉饱入房,使气聚脾中不得散,酒气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要此二厥,惟伤真元,乃有是病,后人不明,但以手足寒,或以脚气为厥,反以此二证谬为中风。夫风病多经络受伤,厥病由真精内夺,如指厥为风,因以风治厥,亦大谬矣。

夫厥逆分阴阳,皆《内经》之精旨,余即详论之如上。而阴阳不从,则气逆而上,凡十二经寒热之厥,亦可据经以析其义也。经曰:太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盖以太阳根起少阴,其气得阴故下行于足,虚则逆上而上盛,故肿首头重。逆上则不能下行,故不能行而眴仆也。又曰: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言妄见。盖以阳明本气盛血多,今气胜其血,则阳邪实而神明乱,故癫欲走呼。气盛不行在腹,故腹满胃逆,故不得卧。阳明脉在面,故赤热。神明乱极,故妄言见也。又曰:少阳之厥,暴聋颊赤胁痛,胻不可以运。盖以少阳与厥阴并行而起于下,故经和而无病,今相火上炎而无阴,其脉入耳下颊车,故聋而肿,为火壅也,胁痛;其部气逆不和,胻不运,少阳气不能及下也。又曰:太阴之厥,腹满䐜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盖以阴为阳根,阳为阴使,三阴不副阳则三阳厥,三阳不为阴使则三阴亦厥。太阴虽阴盛,常秉少阳之气以为和,故无病,今太阴独阴无阳,不能下行,且逆上,脾既不运,胃气亦阻,故满而胀;不能行气于三阴,则肾气亦不效用,故不利不食,中气壅也。食则呕,气壅愈逆也。不得卧,胃不和也。又曰:少阴之厥,口干溺赤,腹满心痛。盖以少阴兼水火阴阳二气,若失所涵蓄,其气必偏发而上,故少阴恒兼寒热二厥,且又为十二经厥逆之主也,今此厥,阴虚火厥也。本脉循喉咙络膀胱,故口干溺赤。不为胃关而上行,故腹痛。不贡精于心而反上乘心,故心痛。经又言:少阴不至者,厥不至,亦兼水火也。又曰:厥阴之厥,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盖以厥阴本阴绝,不绝者,为阳生也。今虚而为纯阴,则无气,是以当其部位,肿痛而胀。纯阴结而不舒,则下焦气不化,故泾溲不利。肝主筋,筋无气,故好卧而屈膝。脉环阴器,故阴缩肿。当所过脉不行,故胻内热,郁则热也。又曰: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盖以肺为元气之主,虚则不能治节而气上逆,故咳。虚满者,上焦之满虚而无实也,满则咳矣。本脉循中焦胃口,逆则精不能散,故呕沫也。又曰:手少阴、厥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二经属火,皆神明之治也,其主血脉,而俱厥,则阴精无以承阳矣,阳独亢则自焚,故心痛。其系上挟喉,故引喉。身热者,血脉鸱张也。心为脏腑之大主,逆之,故死也。又曰: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盖以小肠为心之下流,属带脉之间,其气逆,必使其经俱逆。本脉人耳,至目内外眦,故耳聋泣出。从缺盆循颈,故项强。小肠连睾属脊,故腰病也。又曰: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盖以手阳明大肠为胃下流,手少阳三焦为胃孔道,其气皆逆,必从其经上逆。大肠脉上颈贯颊,三焦脉出缺盆上项,故皆发喉痹嗌肿。曰痉者,手臂肩背强直也。以上十二经之厥,亦《内经》之要旨也。

然而《内经》言厥,更岂止是哉?又曰:有厥逆而病在太阴,盛在胃,颇在肺者,太阴脉细如发,而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一日数十溲,其为病死不治。盖以脉如发,又多溲,必脏气不足,中气不摄,故溲为之变也。乃热留在胃,阳明方盛,见于人迎,身膺则如炭如格,此阳不入阴,故盛在胃。阳不入阴,故太阴细微,喘息气逆颇在肺也,欲泻邪则阴虚于里,欲补虚又阳实于外,所谓不表不里,阳证阴脉之类也,安得不死?又曰:厥有腹满,暴不知人者。盖以阴气盛于上,则不守于下,而脾肾肝三经之气不化,故腹满胀。阳气盛于上,则阳气上并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而神明失守,故不知人也。又曰:有厥逆而为头痛,数岁不已者。盖以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故寒逆而至于脑,今头痛齿亦痛,是邪之逆于上,亦名厥逆也。又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者,此厥逆也治之须其气并而治之。盖以肿痛胀满,皆在上中二焦,此以阴并于阳,下逆于上,正所谓厥逆也,故治之不可灸,灸必为喑,不可石,石必为狂,惟以其气并者,以既逆之后,必渐通,然后随其盛衰而调之,可无偏绝之患也。此四条,经皆以发明厥逆之余疾,故复列而论之。

乃后人复标寒、热、尸、痰、气、食、暴七厥之名,虽其为病,不外乎《内经》之所及,然其证状疗治,有不可不备者。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宜附子理中汤)。而寒厥又有因气虚者(宜参芪益气汤)。又有手足冷,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即吐,脉沉者(宜四逆汤)。又有独指尖冷者,则名清厥(宜理中汤)。以上寒厥所统。手足独热者为热厥(宜火郁汤)。而热厥又有兼游赤者(宜升阳散火汤)。又有便秘者(宜大柴胡汤)。又有谵语身冷,遗溺自汗者(宜白虎汤)。又有烦渴躁妄,失下而手足冷甚,但不过肘,或身冷而反见阴象者,正为热极似寒,俗工妄谓变成阴证,急用热药助阳,十无一生矣(宜白虎汤)。又有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发厥者(宜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以上热厥所统。尸厥者,由胃犯不正之气,或因吊死登冢,飞尸鬼击,致阴气上盛,下部空虚,手足冷,肌肤起粟,头面青黑,错言妄语,不省人事(宜苏合丸、藿香正气散)。或有身脉不动,形体无知,状如死尸者,须先用药令其苏苏(宜返魂丹灌之),然后随其脏气以治,寒则热之,热则寒之,闭则通之。以上尸厥所统。若夫痰厥,则由寒痰迷心,队道不行,故四肢厥冷,僵仆卒倒,咽作声,口吐沫,不省人事,气喘脉弦也(宜导痰汤)。有暴不知人,类于卒中,但未卒仆如一切中状,喉中痰如曳锯者,必先用药探吐其痰(宜瓜蒂散),然后治之(宜清气化痰丸、导痰汤)。以上痰厥所统。气厥则缘暴怒伤阴,四肢冰冷,卒然而仆,口出冷气,其脉必浮(宜苏子降气汤)。且有暴怒气逆,昏晕痰塞,牙紧似中风者(宜顺气散)。以上气厥所统。至如暴厥者,由于伤血,其脉芤,先用药灌醒(宜姜汁调苏合丸),然后察脉治之。如冷过臂膝,唇与指甲青黑者,皆不治。或遇暴厥,可用急治之法(宜蒲黄酒)。以上暴厥所统。又如食厥者,醉饱后感风寒,或着恼,而饮食填塞,胃气不行,变为异常急猝之证(宜和保丸)。或因酒而得,亦名酒厥(宜二陈汤加青皮、葛根)。以上食厥所统。总之,凡治气、食、尸、痰四厥,皆以降痰顺气温中为要,今拟加减之法,四厥可治矣。其法以茯苓、甘草、枳壳、半夏、桔梗、陈皮六味为主药,如遇尸厥,宜加苍术、雄黄、远志、菖蒲、檀香、沉香、乳香、木香等。古人以忍冬藤叶一味煎膏治尸厥,大妙,可采用。遇痰厥,宜加南星、姜汁、瓜蒌霜等。遇气厥,宜加乌药、木香、香附、青皮、砂仁等。遇食厥,本宜吐,若不吐宜加厚朴、枳实、山楂、麦芽、苍术等。依此治之,自无不效。然此寒、热、尸、痰、气、食、暴七厥之外,更有气虚厥,有所劳伤,气弱不能运行之故也(宜补中益气汤)。更有血虚厥,或吐溺崩漏,产后所致也(宜芎归养荣汤)。更有风厥,手足搐搦是也(宜小续命汤)。更有骨厥,骨枯爪痛者是也(宜四七汤)。更有骭厥,身立如椽者是也(宜四七汤)。更有痹厥,即脚气顽麻肿痛是也,初发时,必身痛,肢节肿痛(宜羌活导滞汤,后用当归拈痛汤)。更有蛔厥,由于胃寒,蛔虫攻胃,故手足厥冷而必吐蛔也(宜安蛔散),互详诸虫门。厥之为类,不一如是,独热厥一证,竟有变成痿者,或由肾肝虚,阴血失养,而又房欲不绝,以致自踝以下,常觉热痛(宜五兽三匮丸、养血壮筋健步丸)。或由醇酒膏粱,滋火于内,逼阴于外,致相火炽而乘阴位,两脚痿弱,甚且脐膝尻阴皆冷,精滑不固,法当泻相火而复真阴,使阴复其位,则病自痊矣(宜滋肾丸、神龟滋阴丸)。若误投热剂,反泻其阴,而助其阳,立毙之道也,此则厥证之变出者。

业师孙庆曾论厥之说曰:厥证有数种,总在肝风痰火,龙雷之火上冲作厥;相火上冲,阳明气塞作厥;胆怯心虚,痰火气闭作厥;元虚气逆作厥;风邪寒闭作厥。古人又有尸厥、痰厥、风厥、寒厥、痉痓、痫、角弓反张皆似厥,极惊人,极难辨识得真,勿惊忙,候脉息面色,看清动作厥状而治之。大指掐拳内凶,掐拳外轻,脉大浮洪有力易醒,脉细沉伏数急不连贯凶,面青、环口青、唇白、鼻青孔黑、人中吊危。此论极为秘要,故书于此。

〔脉法〕 《内经》曰:脾脉缓甚为痿厥。又曰: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又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注云:连脏死者,神去故也。丹溪曰:痰病得涩脉,必费调理,盖痰胶固,脉道阻塞,必至卒厥也。仲景曰: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人腑即愈,此为卒厥不知人,何谓也?师曰:唇青身冷为入脏即死;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脉经》曰:尸厥呼之不应,脉伏者死。脉大反小者死。又曰:卒厥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亦生。

(鳌按:诸厥之脉,大约沉微不数是寒,沉伏而数是热,细是气虚,芤大是血虚,浮是风浮,数而滑是痰,脉至如喘是气,沉滑紧疾是食,浮涩而紧是痹,洪大而滑是蛔,察其脉,合其证,厥病虽繁,宁有遁形乎?)

〔诸厥原由证治〕 《内经》曰:肾虚则清厥,意不乐。又曰:下虚则厥。又曰: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名曰尸厥,以竹管吹其两耳即苏。《纲目》曰:厥论寒热,皆由肾之精气内竭而然也。又曰:王太仆云:厥者,气上逆也,世谬传为脚气。《内经》谓寒厥者,手足寒也,热厥者,手足热也。盖阳衰于下则为寒厥,阴衰于下则为热厥,阴阳之气不相接续则为厥。仲景曰:尸厥者,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如死也,还魂汤主之。又曰: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或脉无伦次,乍大乍小,或微细不见而心胸暖者是也。《入门》曰:厥证多以不胜乘其所胜,如肾移寒于脾则为寒厥,心移热于肾则为热厥,寒厥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或当归四逆汤,热厥宜升阳散火汤、火郁汤。又曰:尸厥之证,卒死,脉犹动,四肢逆冷,腹中气走如雷鸣,听其耳中如微语声者是也,急用硫黄散、朱犀散;如无,用姜汁半盏,酒一盏,煎百沸灌下。又曰:凡尸厥、郁冒、卒死、卒中之类,皆当发表。仲景所谓郁冒欲解,必大汗出是也。又曰:凡卒厥者,口张目开手撒遗尿为虚,宜补气;目闭口噤手拳为实,宜发表。《遗录》曰:凡暴厥,不出一时可救之,虽气闭绝,四肢冷,若心腹温,鼻微温,目中神彩不转,口中无涎沫,卵不缩者,皆可活也,备急丸治之。《灵枢》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丹溪曰:气上厥逆,属阳,无寒之理,觉恶寒者,乃火极似水也,急与退热清气汤。《医旨》曰:痰厥者,皆因内虚受寒,痰气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晕倒,脉沉细,宜服加味二陈汤、鹤顶丹。又曰:蛔厥者,胃寒所生,胃中冷则吐蛔,不可用冷药,宜理中汤加炒川椒、槟榔煎水,吞下乌梅丸。《得效》曰:经云:虫贯心则杀人,欲验之,心腹大痛不可忍,或吐青汁黄水,出涎沫,或吐虫,发有休止,宜芜荑散。《类聚》曰:风厥者,四肢漐习也,四肢漐习者,四肢动而不止也,似瘈疭而无力,不得伸缩者也。《回春》曰:凡人卒然晕倒,口噤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等证,多因饮食过度,变为异常之疾,必须审问,若果饮食之后,或着气恼,用姜盐汤多灌,探吐之,后服加味六君子汤即愈。

【治诸厥方四十一】

理中汤 〈寒厥〉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附子理中汤 〈又〉

附子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十全大补汤 〈又〉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黄芪  肉桂  姜(三)  枣(二)

当归四逆汤 〈又〉

参芪益气汤 〈气虚〉

人参  黄芪  白术  五味子  麦冬  附子  陈皮  甘草

四逆汤 〈寒厥〉

附子  干姜  甘草

升阳散火汤 〈热厥〉

升麻  柴胡  羌活  独活  葛根  白芍  防风  生草  炙草

火郁汤 〈又〉

羌活  升麻  葛根  白芍  人参  柴胡  甘草(各一钱)  防风(五分)  葱白(三寸)

大柴胡汤 〈便秘〉

柴胡  黄芩  半夏  白芍  大黄  枳实  姜  枣

白虎汤 〈谵语〉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苏合丸 〈尸厥〉

犀角  白术  香附  朱砂  诃子  荜茇  木香  檀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安息香  薰陆香  龙脑

苏合香油丸。

藿香正气散 〈又〉

藿香  白芷  茯苓  紫苏  厚朴  白术  陈皮  甘草  半夏  桔梗  大腹皮

返魂丹 〈又〉

朱砂  雄黄  玳瑁  麝香  白芥子

安息香熔为丸,黍米大,每服五分。

硫黄散 〈又〉

硫黄(一两)  焰硝(半两)

研极细,分三服,好酒一盏同煎,觉焰起,倾于盏内,盖着,候温灌服之,如人行五里,又进一服,不过三服即苏。

朱犀散 〈又〉

犀角(五钱)  朱砂  麝香(各二钱半)

每末二钱,新汲水调灌。

导痰汤 〈痰厥〉

南星  半夏  枳实  赤苓  陈皮  甘草  姜

加味二陈汤 〈又〉

半夏  陈皮  当归  茯苓  枳实  桔梗  杏仁(各一钱)  良姜  砂仁(各五分)  木香  肉桂  甘草(各三分)  姜(五片)

鹤顶丹 〈又〉

明矾(一两)  猩红(五钱,或黄丹亦可)

每取末一匙,入磁器内熔化,乘热作丸,樱桃大,每一丸,薄荷汤下。

清气化痰丸 〈又〉

半夏、南星、白矾、皂角、干姜各四两,先将白矾三味,水五碗,煎三碗,却入星、夏,浸两日,再煮至星、夏无白点,晒干,同橘红、青皮、苏子、菔子、山楂、神曲、杏仁、葛根、麦芽、香附各二两,蒸饼丸。

此丸专治膏粱厚味人脑满痰盛之证。若脾胃虚者,必受害,切不可轻用。

苏子降气汤 〈气厥〉

苏子  半夏  前胡  炙草  当归  陈皮  沉香

虚加黄芪,冷加肉桂。

八味顺气汤 〈又〉

茯苓  白术  白芷  香附  青皮  陈皮  乌药  甘草

退热清气汤 〈又〉

柴胡  陈皮  赤苓(各一钱)  半夏  枳壳(各八分)  香附(七分)  川芎(五分)  木香  炙草(各三分)  砂仁(七粒)  姜(三片)

蒲黄酒 〈暴厥〉

蒲黄一两,炒褐色,清酒十杯沃之,温服。

备急丸 〈又〉

大黄  干姜  巴霜(各二两)

蜜和,捣千杵,丸小豆大。卒厥者,取三丸热酒吞下,口不开,酒化灌之,下咽即活。此方专治诸卒死、暴疾百病及中恶客忤、鬼击鬼打、面青口噤、奄忽气绝。张易老名独行丸,乃急剂也。

还魂汤 〈尸厥〉

麻黄(三钱)  杏仁(二十五粒)  肉桂  甘草(各一钱)

水煎,灌服。噤口者斡开口灌之,药下立苏。

保和丸 〈食厥〉

山楂  神曲  半夏  橘红  麦芽  茯苓  莱菔子  连翘  黄连

加味六君子汤 〈又〉

香附(钱半)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各一钱)  人参(七分)  木香  砂仁(各五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  枣(二枚)  苏叶(十片)

二陈汤 〈总治〉

茯苓  半夏  甘草  陈皮

补中益气汤 〈气虚〉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升麻  柴胡  甘草  陈皮

芎归养荣汤 〈血虚〉

川芎  当归  熟地  白芍  麦冬  杞子  黄柏  知母  甘草。

小续命汤 〈风厥〉

麻黄  人参  黄芩  白芍  甘草  川芎  杏仁  官桂  附子  防风  防己  姜

四七汤 〈骨厥〉

半夏曲  茯苓  苏叶  厚朴  姜  枣

羌活导滞汤 〈痹厥〉

羌活  独活  当归  防己  大黄  枳实

当归拈痛汤 〈又〉

当归  羌活  炙草  黄芩  人参  茵陈  升麻  葛根  苦参  苍术  知母  泽泻  猪苓  防风  白术

安蛔散 〈蛔厥〉

乌梅丸 〈又〉

乌梅(十五个)  黄连(七钱半)  当归  川椒  细辛  附子  肉桂  人参  黄柏(各三钱)

醋浸乌梅取肉,捣极烂,和匀作丸,每米饮下一二十丸,或二三十丸。

芜荑散 〈又〉

芜荑  雷丸(各五钱)  干漆(炒烟尽,一钱)

每末二钱,温水调服,小儿半钱。

五兽三匮丸 〈变痿〉

鹿茸  血竭  虎胫骨  酒牛膝  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两,即五兽也,如法为末)

另用附子一个去皮,剜去中心,入朱砂细末一两填满,又用木瓜一枚去皮,剜去中心,入附子于内,以附子末盖口,即三匮也。却以三匮坐于瓷器内,重汤蒸至极烂,取出,和五兽末打丸芡子大,木瓜酒下。

养血壮筋健步丸 〈又〉

熟地(四两)  酒牛膝  姜杜仲  酒当归  盐黄柏  苍术(各二两)  酒白芍(一两半)  盐黄芪  盐补骨脂  山药  五味子  枸杞子  人参  菟丝子  白术  虎胫骨  龟板(各一两)  防风(六钱)  酒防己(五钱)  酒羌活(三钱)  猪脊髓(七条)

入炼蜜丸,盐汤下。

神龟滋阴丸 〈又〉

酥炙龟板(四两)  盐黄柏  盐知母(各二两)  杞子  五味子  锁阳(各一两)  干姜(五钱)

酒糊丸,盐汤下。

滋肾丸 〈又〉

酒黄柏  酒知母(各一两)  肉桂(半钱)

水丸,空心白汤下。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