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世俗医者。固知谓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留。郁蒸变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奈今时治法。初则发散解肌。以退表热。仍混入消导。继用清热苦降。或兼下夺。再令病家禁绝乳食。每致胃气索然。内风来乘。变见惊痫。告毙甚多。附记世俗通套之方药于左。不可不知。不足取法也。

防风 荆芥 葛根 前胡 桔梗 木通 赤芍 卜子 浓朴 陈皮 山楂 麦芽 枳壳 神曲钩藤 夏佐香薷冬佐麻黄羌活。

两三日热不解。

柴胡 前胡 黄连 黄芩 山栀 连翘 薄荷 葛根 木通 钩藤 浓朴 枳实 栝蒌实 丸剂必用大黄。

四五日不解。但言食滞未尽。表里不和。总以柴芩小陷胸。若呕逆烦渴。用竹茹黄连半夏。若痰多喘促。即用葶苈杏仁苏子卜子胆星贝母。甚者加牛黄。此皆套法。所当戒也。

屡清消不愈。便无方法。苟不变惊。必曰骨蒸孩劳。所用药饵。不分气血阴阳。但知见症施治。如早凉暮热。必用。

地骨皮 丹皮 生地 元参 甘草 北沙参 石斛 知母有痰。加苏子 杏仁 贝母 橘红 胆星 桔梗

其钩藤石斛茯苓谷芽之属。每剂必用。总之取无故疲药。待其自愈。倘有变症。希冀掩饰而已。

愚按婴儿肌肉柔脆不耐风寒。六腑五脏气弱。乳汁难化。内外二因之病自多。然有非风寒。竟致外感。不停滞已属内伤。其故何欤。尝思人在气交之中。春夏地气之升。秋冬天令之降。呼出吸入。与时消息。间有秽浊吸入。即是三焦受邪。过募原直行中道。必发热烦躁。倘幼医但执前药。表散消导。清火通便。病轻或有幸成。病重必然颠覆。钱仲阳云。粪履不可近襁褓小儿。余言非无据矣。四十年来治效颇多。略述其概云。

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序也。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皆不正之乖气也。病自外感。治从阳分。若因口鼻受气。未必恰在足太阳经矣。

大凡吸入之邪。首先犯肺。发热咳喘。口鼻均入之邪。先上继中。咳喘必兼呕逆 胀。虽因外邪。亦是表中之里。设宗世医发散阳经。虽汗不解。幼稚质薄神怯。日期多延。病变错综。兹以四气常法列左。

伏气

春温一症。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知温邪忌散。不与暴感门同法。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况热乃无形之气。幼医多用消滞。攻治有形。胃汁先涸。阴液劫尽者多矣。

备用方

黄芩汤 葱豉汤(新邪引动伏邪) 凉膈散 清心凉膈散

风温

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气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胞络。血分亦伤。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传心胞络。幼科多不知者。俗医见身热咳喘。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妄投荆防柴葛。加入枳朴杏苏卜子查麦广皮之属。辄云解肌消食。有见痰喘。便用大黄礞石滚痰丸。大便数行。上热愈结。幼稚谷少。胃薄。表里苦辛化燥。胃汁已伤。复用大黄大苦沉降丸药。致脾胃阳和伤极。陡变惊痫。莫救者多矣。

按此症风温肺病。治在上焦。夫风温春温忌汗。初病投剂。宜用辛凉。若杂入消导发散。不但与肺病无涉。劫尽胃汁。肺乏津液上供。头目清窍。徒为热气熏蒸。鼻干如煤。目暝。或上窜无泪。或热深肢厥。狂躁溺涩。胸高气促。皆是肺气不宣化之征。斯时若以肺药。少加一味清降。使药力不致直趋肠中。而上痹可开。诸窍自爽无如城市庸医。佥云结胸。皆用连蒌柴枳。苦寒直降。致闭塞愈甚。告毙甚多。

按此症。初因发热喘嗽。首用辛凉。清肃上焦。如薄荷连翘牛蒡象贝桑叶沙参栀皮蒌皮花粉。若色苍热胜烦渴。用石膏竹叶辛寒清散。痧症亦当宗此。若日数渐多。邪不得解。芩连凉膈亦可选用。至热邪逆传入膻中。神昏目暝。鼻窍无涕泪。诸窍欲闭。其势危急。必用至宝丹。或牛黄清心丸。病减后余热。只甘寒清养胃阴足矣。

备用方

苇茎汤 清心凉膈散 凉膈散 泻白散 葶苈大枣汤 白虎汤至宝丹 清心牛黄丸 竹叶石膏汤 喻氏清燥救肺汤

夏热

夏为热病。然夏至已前。时令未为大热。经以先夏至病温。后夏至病暑。温邪前已申明。暑热一症。幼医易眩。夏暑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后贤刘河间创议。迥出诸家。谓温热时邪。当分三焦投药。以苦辛寒为主。若拘六经分症。仍是伤寒治法。致误多矣。盖伤寒外受之寒。必先从汗解。辛温散邪是已。口鼻吸入之寒。即为中寒阴病。治当温里。分三阴见症施治。若夫暑病。专方甚少。皆因前人略于暑详于寒耳。考古如金匮暑 痉之因。而洁古以动静分中暑中热。各具至理。兹不概述。论幼科病暑热夹杂别病有诸。而时下不外发散消导。加入香薷一味。或六一散一服。考本草香薷辛温发汗。能泄宿水。夏热气闭无汗。渴饮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气。大顺散取义若此。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胃汁大受劫烁。变病由此甚多。发泄司令。里真自虚。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称要言不烦矣。然幼科因暑热蔓延。变生他病。兹摘其概。

受热厥逆

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即热气闭塞孔窍所致。其邪入络。与中络同法。牛黄丸至宝丹芳香利窍可效。神苏以后。用清凉血分。如连翘心竹叶心玄参细生地鲜生地二冬之属。此症初起。大忌风药。初病暑热伤气。竹叶石膏汤。或清肺轻剂。大凡热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齿燥。二便不通。或泻不爽为是。大忌误认伤寒也。

幼儿断乳纳食。值夏月脾胃主气。易于肚膨泄泻。头热。手足心热。形体日瘦。或烦渴善食。渐成五疳积聚。当审体之强弱。病之新久。有余者当疏胃清热。食入粪色白。或不化。当健脾佐消导清热。若湿热内郁。虫积腹痛。导滞驱虫微下之。缓调用肥儿丸之属。

口疳

夏季秋热。小儿泄泻。或初愈未愈。满口皆生疳蚀。尝有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里湿盛生热。

热气蒸灼。津液不升。湿热偏伤气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渗。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轻扬渗利也。

夏季湿热郁蒸。脾胃气弱。水谷之气不运。温者内蕴为热。渐至浮肿腹胀。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湿久渍。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则坐不得卧。俯不能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胀。胀必生喘。方书以先喘后胀者治在肺。先胀后喘者治在脾。亦定论也。金匮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以分表里之治。河间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积逐水。皆有奥义。学人不可不潜心体认。难以概述。阅近代世俗论水湿喘胀之症。以内经开鬼门取汗为表治。分利小便洁净府为里治。

经旨病能篇。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以健脾燥湿为稳治。治之不效。技穷束手矣。不知凡病皆本乎阴阳。通表利小便。乃宣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暖水脏。温脾肾。补方以驱水。是阴病治法。治肺痹以轻开上。治脾必佐温通。若阴阳表里乖违。脏真日漓。阴阳不运。亦必作胀。治以通阳。乃可奏绩。如局方禹余粮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肠胃窒塞。必用下夺。然不得与伤寒实热同例。擅投硝黄枳朴。扰动阴血。若太阴脾脏饮湿阻气。温之补之不应。欲用下法。少少甘遂为丸可也。其治实症选用方法备采。

备用方

葶苈大枣汤 泻白散 大顺散 牡蛎泽泻散 五苓散 越婢汤 甘遂半夏汤 控涎丹 五子五皮汤子和桂苓汤 禹功丸 茯苓防己汤 中满分消汤 小青龙汤 木防己汤

附记

一徐姓小儿。单胀数月。幼科百治无功。佥用肥儿丸万安散磨积丹绿矾丸鸡肫药俱不效。余谓气分不效。宜治血络。所谓络瘀则胀也。用归须桃仁延胡山甲蜣螂 虫灵脂山楂之类为丸。十日全愈。

吐泻霍乱

吐泻一症。幼儿脾胃受伤。陡变惊搐最多。若是不正秽气触入。或口食寒冷。应用正气散。六和汤。五积散之类。正气受伤。肢冷呃忒。呕吐自利。即用钱氏益黄散。有痰用星附六君子汤理中汤等。倘热气深伏。烦渴引饮。呕逆者。连香饮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热闭神昏用至宝丹。寒闭用来复丹。

食瓜果泄泻

稚年夏月。食瓜果水寒之湿。着于脾胃。令人泄泻。其寒湿积聚。未能遽化热气。必用辛温香窜之气。古方中消瓜果之积。以丁香肉桂。或用麝香。今七香饼治泻。亦祖此意。其平胃散胃苓汤亦可用。

疟因暑发居多。方书虽有痰食寒热瘴疠之互异。幼稚之疟。都因脾胃受病。然气怯神弱。初病惊痫厥逆为多。在夏秋之时。断不可认为惊痫。大方疟症。须分十二经。与咳症相等。若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参。或香薷葛根之属。不知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致变屡矣。幼科纯阳。

暑为热气。症必热多烦渴。邪自肺受者。桂枝白虎汤。二进必愈。其有冷食不运。有足太阴脾病见症。初用正气。或用辛温。如草果生姜半夏之属。方书谓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疟久色夺。唇白汗多。馁弱。必用四兽饮。阴虚内热。必用鳖甲首乌知母。便渐溏者忌用。久疟营伤。寒胜加桂姜。拟国中末疟门用药于左。

初病暑风湿热疟药 脘痞闷 枳壳 桔梗 杏仁 浓朴(二味喘最宜) 栝蒌皮 山栀 香豉头痛宜辛凉轻剂 连翘 薄荷 赤芍 羚羊角 蔓荆子 滑石(淡渗清上)

重则用石膏 口渴用花粉 烦渴用竹叶石膏汤 热甚则用黄芩黄连山栀夏季身痛属湿。羌防辛温宜忌。宜用木防己蚕砂。

暑热邪伤。初在气分。日多不解。渐入血分。反渴不多饮。唇舌绛赤。芩连膏知不应。必用血药。谅佐清气热一味足矣。

轻则用青蒿 丹皮(汗多忌) 犀角 竹叶心 玄参 鲜生地 细生地 木通(亦能发汗)

淡竹叶若热久痞结泻心汤选用。

又夏月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症。 语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长者。大便必黑为是。桃仁承气汤为要药。

幼稚疟久。面肿腹膨。泄泻不欲食。或囊肿。或跗肿。必用东垣益气以升阳。倘脾阳消惫。前方不应。用理中汤。或钱氏益黄散。得效二三日。须投五苓散一二日。再与异功参苓白术散之类。

必全好。徐忠可注金匮有云。幼儿未进谷食者。患疟久不止。用冰糖浓汤。余试果验。

疟多用乌梅。以酸泄木安土之意。用常山草果。乃劫其太阴之寒。以常山极走。使二邪不相并之谓。用人参生姜曰露姜饮。一以固元。一以散邪。取通神明去秽恶之气。总之久疟气馁。凡壮胆气。皆可止疟。未必真有疟鬼。又疟邪既久。深入血分。或结疟母。鳖甲煎丸。设用煎方。活血通络可矣。

痢疾一症。古称滞下。盖里有滞浊而后下也。但滞在气。滞在血。冷伤热伤。而滞非一。今人以滞为食。但以消食。并令禁忌饮食而已。夫疟痢皆起夏秋。都因湿热郁蒸。以致脾胃水谷不运。湿热灼气血为粘腻。先痛后痢。痢后不爽。若偶食瓜果冰寒即病。未必即变为热。先宜辛温疏利之剂。若脓血几十行。 痛后重。初用宣通驱热。如芩连大黄。必加甘草以缓之。非如伤寒粪坚。须用芒硝咸以 坚。直走破泄至阴。此不过苦能胜湿。寒以逐热。足可却病。古云行血则便脓愈。导气则后重除。行血凉血。如丹皮桃仁延胡黑楂归尾红花之属。导气如木香槟榔青皮枳朴广皮之属。世俗通套不过如此。盖疟伤于经。犹可延挨。痢关乎脏。误治必危。诊之大法。先明体质强弱。肌色苍嫩。更询起居致病因由。初病体坚症实。前法可遵。久病气馁神衰。虽有腹痛后重。亦宜详审。不可概以攻积清夺施治。聊附记一治验备考。

施姓子年七岁。七月二十三日。天久雨阴晦。遂发泄泻。数次。越日腹痛下痢红白。延幼科二人。调治五六日。至初二日。余诊之。呕逆不食。下痢无度。都是血水。其腹痛昼夜无宁刻。两脉俱细。右涩欲歇。坐次鼻闻药气。乃大黄气。令其勿进。施云。有二医在。枉先生一商何如。余唯之。入书室索方。一医曰。下痢已来。全无糟粕。若非攻荡去积。无别法可投。余曰肢冷下血液。七八日。痛不饮水。望面色。枯白中极气黯。脉形细 。按之不鼓。明是冷湿中于太阴。仲景太阴九法。示不用下。乃急煎人参炙草炮姜归芍陈皮。少佐肉桂。二剂。垢滞得下。痛痢大减。继以归芍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半月全安。

噤口不纳水谷下痢。都因热升浊攻。必用大苦。如芩连石莲清热。人参辅胃益气。热气一开。即能进食。药宜频频进二三口。

小儿休息久痢。变为粪后下血。最难速愈。有因气弱下陷者。补中益气。虚寒饮食不化者。钱氏益黄散。湿热未净。气分延虚者。清暑益气汤。胃强善食者。苦寒清热。更节饮食。须善调经月。

久泻久痢。必伤及肾。以肾司二便也。必肛门后坠不已。与初病湿热里急下重不同。治以摄阴液。或佐疏补。久则纯与摄纳。

小儿热病最多者。以体属纯阳。六气着人。气血皆化为热也。饮食不化。蕴蒸于里。亦从热化矣。

然有解表已复热。攻里热已复热。利小便愈后复热。养阴滋清。热亦不除者。张季明谓元气无所归着阳。浮则倏热矣。六神汤主之。

秋燥

秋深初凉。稚年发热咳嗽。证似春月风温症。但温乃渐热之称。凉即渐冷之意。春月为病。犹冬藏固密之余。秋令感伤。恰值夏热发泄之后。其体质之虚实不同。但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世人误认暴感风寒。混投三阳发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若果暴凉外束。

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剂亦可。更有粗工。亦知热病。与泻白散加芩连之属。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变。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烁胃汁。

秋燥一症。气分先受。治肺为急。若延绵数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又非轻浮肺药可医。须审体质症端。古谓治病当活泼泼地。如盘走珠耳。

翁姓子方数月。秋燥潮热。咳嗽如疟。幼科用发散药二日不效。忙令禁乳。更医用泻白散。再加芩连二日。昼夜烦热。喘而不咳。下痢粘腻。药后竟痢药水。延余诊之。余曰稚年以乳食为命。饿则胃虚气馁。肺气更不爽矣。与玉竹甘草炒广皮竹叶心。一剂热缓。继与香粳米南枣广皮甘草沙参二剂。与乳少进。令夜抱勿倒。三日全愈。

冬寒

深秋入冬。暴冷折阳。外感发热。头痛身痛。呕恶。必从太阳。若渴能饮水者。里热见症。即非纯以表散。伤寒每以风伤卫。用桂枝法。寒伤营。用麻黄法。小儿肌疏易汗。难任麻桂辛温。表邪太阳治用。轻则紫苏防风一二味。身痛用羌活。然不过一剂。伤风症亦肺病为多。前杏枳桔之属。辛胜即是汗药。其葱豉汤。乃通用要方。若肢冷寒战。呕吐自痢。或身无热。即从中寒里症。三阴须分。但小儿科。太阴中寒最多。厥阴间有。若冬令应寒。气候温暖。当藏反泄。即能致病。名曰冬温。

温为欲热之渐。非寒症得汗而解。若涉表邪一二。里热必兼七八。是瘾疹丹痧。非徒风寒。或外受之邪。与里邪相薄。亦令郁于经络。或饮醇浓味。里热炽烈。而卫气不与营分相和。或不正直入内侵。即有腹痛下痢诸症。其治法按症。必以里症为主。稍兼清散有诸。设用辛温。祸不旋踵矣。至于痧痘时疠。须分四气也。

看三关法

滑氏云。小儿三岁以内。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节。曰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黄色淡红。乃平常小恙。其筋纹宜藏。不宜暴露。若见黑色。则为危险。再脉纹见下截风关为轻。中截气关为重。上截命关为尤重耳。直透三关为大危。

痧疹

(痧子吴音 子浙江 疹北音 丹)

痧属阳腑经邪。初起必从表治。症见头痛。喘急咳嗽。气粗呕恶。一日二日即发者轻。三五日者重。阳病七日外。隐伏不透。邪反内攻。喘不止。必腹痛胀秘闷危矣。治法宜苦辛清热。凉膈去硝黄。

方书谓足阳明胃疹。如云布密。或大颗如痘。但无根盘。方书谓手太阴肺疹。但有点粒。无片片者。用辛散解肌。冬月无汗。壮热喘急。用麻杏。如华盖散三拗汤。夏月无汗。用辛凉解肌。葛根前胡薄荷防风香薷牛蒡枳桔木通之属。

古人以表邪口渴。即加葛根。以其升阳明胃津。热甚烦渴。用石膏辛寒解肌。无汗忌用。

凡疮疹辛凉为宜。连翘辛凉。翘出众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能解小儿六经诸热。

春令发痧从风温。 夏季从暑风。暑必兼湿。秋令从热烁燥气。冬月从风寒。

疹宜通泄。泄泻为顺。下痢五色者亦无妨。惟二便不利者。最多凶症。治法大忌止泻。

痧本六气客邪。风寒暑湿。必从火化。痧既外发。世人皆云邪透。孰谓出没之际。升必有降。胜必有复。常有痧外发。身热不除。致咽哑龈腐。喘急腹胀。下痢不食。烦躁昏沉。竟以告毙者。皆属里症不清致变。须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别病累瘁。须细体认。上焦药用辛凉。中焦药用苦辛寒。下焦药用咸寒。

上焦药。气味宜以轻。肺主气。皮毛属肺之合。外邪宜辛胜。里甚宜苦胜。若不烦渴。病日多。邪郁不清。可淡渗以泄气分。

中焦药。痧火在中。为阳明燥化。多气多血。用药气味。苦寒为宜。若日多胃津消烁。苦则助燥劫津。甘寒宜用。

下焦药。咸苦为主。若热毒下注成痢。不必咸以 坚。但取苦味坚阴燥湿。

古人以痧为经腑之病。忌温燥涩补。所谓痘喜温暖。疹喜清凉也。然常有气弱体虚。表散寒凉非法。淹淹酿成损怯。但阴伤为多。救阴必扶持胃汁。气衰者亦有之。急当益气。稚年阳体纯刚之药忌用。幼科方书歌括曰。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此温字。即后人酒酿柽木粗草纸木棉纱之属。虽不可不知。然近年用者多无益。

痧疳。湿盛热蒸。口舌咽喉疳蚀。若不速治。有穿腮破颊咽闭喘促告毙矣。治之宜早。外治另有专方。若汤药方法。必轻淡能解上病。或清散亦可。

痧痢乃热毒内陷。与伤寒协热邪尽则痢止同法。忌升提。忌补涩。轻则分利宣通。重则苦寒解毒。

论痘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家。钱用寒凉。陈用温热。确乎相左。丹溪祖钱非陈。分解毒和中安表为要。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举世宗之。莫敢异议。后之万氏。以脾胃为主。魏氏以保元为主。

皆从二家脱化。费建中救偏。悉以石膏大黄。胡氏辄投汗下。松江东地。多宗秦镜明。京口江宁。咸推管柽保赤。吾苏悉遵翁仲仁金镜录。可谓家喻户晓者。其取长在看不在乎治。看法精确。有可以前知之巧妙。后之翟氏聂氏。深以气血盈亏。解毒化毒。分晰阐扬钱陈底蕴。超出诸家。因分别太多。读者目眩心愦。不若翁仲仁 荛悦口也。然眼目之功。须宗翁氏。而汇治讲究。参之诸家可矣。姑举看法。

大凡发热三日。而后见标。是其常。好以热势参详见症。定其吉凶。翁仲仁鑫镜录甚明。兹不复赘。其未刻悉补入。

伤寒邪由外入。痘子热从内起。但时邪引动而出。与伤寒两途。

周岁小儿。初热即现惊搐昏迷之状最多。世俗谓惊痘最好。此言未必皆然。方书云。先惊后痘者生。先痘后惊者死。频频惊厥。最多闷痘。盖痘由肾至肝至心脾及肺。自里至外。自深及浅。未发之前。痘热先已内动。目现水晶光芒。肾热也。水生木而入肝。木生火而入心。火生土而入脾。土生金而入肺。其先天痘毒。从至阴以过阳。全藉身中元气。领载充长。以化毒为浆。浆必浓浓苍老而始结痂。毒已外泄。元气内返。斯无变症。周岁以内。身小元弱。常有热一日即出。

亦有顺痘。但须看神气静躁。热势轻重。见点徐徐而出。既出即长。热缓安乳。便是好症。若神气虽安。热亦不盛。痘点虽不多。形呆色钝。或作头 足落。脉懈不束筋骨。隐隐叹息。或短气如喘。或呕或泻。最多闷症。

若二三日间。痘苗已长。色亦颇好。竟夜终日。烦躁不止。最防隐处发疔。及发斑夹疹等症。

一发热烦躁。标点虽见。热躁愈加。细询无忽。再参兼症。为六气郁遏者。从时气治。为内伤停滞者。从里症治。亦有表里两解治。亦有下夺者。但下法。寒凉之中。必须活血理气。防其凝涩冰伏。

初起必三次而出。热止即齐。其赠点亦有陆续发出者。须看颜色灵活。生气顷刻转机变化为要。察形辨症。治法用药。表药活血疏肌。次则凉血解毒。实热便闭者。微下之。虚弱气怯者。忌进疏解寒凉。间有虚寒弱稚。初发身不大热。四肢皆冷。吐乳泻乳。痘点不长。闻声悠悠欲绝。望色惨淡无形。恰在一二朝间。余见程氏女。年甫半龄。布痘极多。痘形 。色淡白。前症迭见。近地幼科。佥用荆防蒡蝉红花楂肉木通胡荽笋尖之属。方虽写而示以凶危。延余诊视。余曰毒重气虚。法在不治。但身无热。见症虚寒。不因疠气表邪。焉用表药。考万氏始终以脾胃为主。以理中汤加丁桂与服一剂。肢暖呕止。再服利缓痘起。再用参归鹿茸二服。以钱氏异功散而愈。

凡看痘。先论儿体强弱。辨肌色。如色白多气虚。色苍多血热。形象 羸有宿病。或渴乳。肌柔白嫩者。痘必鲜明。苍黑皮粗者。色必暗晦。羸瘦病质。色燥形枯。必须辨根据期长养。内症安和。

病躯出痘。即平常无奇。亦难调理。歌诀云。形体羸瘦骨如柴。肌肉枯焦神思衰。遍体铺排如此痘。纵能浆足亦堪嗟。

一初见腰痛足 。不能起立者死。此毒伏于肾。

一初见腹胀胸高。续增喘哕者死。

一初见目睛呆瞪。或暗无光。或黑白高低。皆属紧闷症。

一初见痘。烦躁不止。即防疔斑。疔必现于隐处。多死。

一初见痘。痘不续发。斑色深紫。渐变蓝黑。六日内死。

一初见痘。紫斑渐起。痘反隐伏。此名紫斑白闷。

一初见痘。痘斑间杂。若似酒朱点墨必死。

以上皆论初见看法。以定凶危。发齐热退后。皆无诸恶症。翁仲仁云。三日四日。痘出当齐。点至足心。势方安静。若论幼小之儿。气血易周。常有未及三日。而发齐者。年长之体。四日以外。犹有赠发者。痘子稀少。数不盈百。不必点至足心。仲仁大意。谓发齐安静。无虑变症。然须辨明痘形痘色。是何等呈色。身体强壮。痘属上中。方可许其无虑。倘幼小弱质。或病后。或带别病而后布痘。未可见痘好浪许。再以冬夏气候审详。可以百千无误。

今世用方 初见宜解肌疏表通套法(十六味)

荆芥(四日不用) 防风(三日不用) 前胡(三日不用) 牛蒡(四日不用) 紫草(二三日便滑忌)木通 红花 甘草 赤芍 天虫 楂肉 川芎 连翘 桔梗 广皮 蝉蜕(三四日不用)

方书中。未见点。用升麻葛根汤。今人不用。伍氏方法。见点忌升麻。后人谓葛根。表疏亦忌。

此轻扬升表通套药。若里症急须两解。

伍氏方。一二日用羌防透肌汤。今人不用。恶其辛温气雄也。一二日壮热气促。烦渴便秘。痘粒不发。翁仲仁云。若非风寒壅遏定是气虚不振。愚谓近世布痘。每盛发于君相风木燥金司令。

盖非火不发也。火郁发之。升阳散火是已。但前症若里热甚重。煎灼脂液。苟非苦寒下夺。佐以升表。不能用也。费建中方颇为中的。

石膏 大黄 连翘 赤芍 青皮(腹痛用) 楂肉 花粉 紫草 木通 丹皮(辛凉入血)犀角(辛凉通血)

发齐后用黄连。

凡寒凉清火解毒。必佐活血疏畅。恐凝滞气血也。

实热便秘。通用凉膈 通圣 前胡枳壳汤 四顺清凉饮痘四日发足。伍氏遵古方。用牛蒡熟末三分。用荸荠汁酒酿炖热调匀。临服刺入生鸡冠血十余滴与服。毒轻者即起光润之色。世皆宗之。

发齐已四五日。用凉血解毒汤药。伍氏名四圣饮。非扁鹊原方。

生地 连翘 银花 红花 甘草 天虫 桔梗 紫草(便滑用紫铫)

血热加丹皮犀角 火盛加黄连石膏羚羊角 有斑加金汁元参 头面不起加川芎鸡冠血 咽喉痛加射干元参山豆根 狂乱躁扰加地龙汁 毒重血凝加猪尾血冰片(量儿大小用) 近世凉血解毒多用地丁银花汤煎药。

凡看痘。初起要根盘。其痘易长绽。倘尖瘦不肥多险。成浆之后。务要根盘即化一线。圈红紧附。顶满滚圆。是为毒化。若顶陷顶皱。根盘黯僵。其毒与气血交凝。实宜攻。虚宜补。

实火宜清。攻不宜早。看来火色大赤。痘形色湿润。方可攻托。否则搔擦立至。干剥毒陷不治。

虚有血虚气虚之分。血虚为热。气虚为寒。但虚热与实热不同。虚热用滋清方药。

痘顶属气。根盘属血。气领血载。毒得 炼化浆。凡体强质实者多火。以清凉之剂。火解浆成误补则痈。痈者。壅也。其气虚血弱。色必淡白。形不雄伟。或顶陷。或皮皱。内症则恶心。少食便溏。年少未进谷食者。肠胃薄劣。最多虚症。七日以来。元气用事。不能胜毒。使之外出。多有内陷致变者。余最究心是症。调之应手取效。魏氏保元汤。聂氏参归鹿茸汤。陈氏木香异功散。肠滑不禁。

用七味豆蔻丸。白术散。理中汤。多获奇效。甚者必用三服。

大凡儿肌白嫩者多虚症。苍黑者多实火。虽为大概。亦属至要。白嫩发痘。色必鲜艳。勿谓便是善症。苍黑发痘。色必晦昧。勿便许为凶。总以神气安静。颜色日换。形象渐长便吉。

六七日伍氏内托散。

生黄 甘草 陈皮 川芎 当归 白糯米 防风 天虫 角刺 银花血热者不用 防芎归 表疏者去天虫角刺 血热仍用丹皮地黄紫草连翘羚羊猪尾鸡冠鸡鸣散达表之药 猪尾膏通里之药保元汤人参 黄 炙草加川芎当归名芎归保元 虚寒加肉桂 升顶加鹿茸 气滞正气加广皮浓朴 泻加木香肉果质弱加坎 河车 呕逆加丁香浓朴参归鹿茸汤人参 当归 鹿茸 黄 龙眼肉 炙草木香散人参 木香 丁香 大腹皮 桂心 青皮 诃子 半夏 甘草 前胡 赤苓异功散人参 木香 官桂 广皮 当归 茯苓 丁香 白术 附子 肉果 浓朴 半夏豆蔻丸肉果 木香 砂仁 枯矾 诃子 龙骨 赤石脂白术散 四君加藿香木香。

七八九日。频用清凉。痘火色既退。浆不能透。或有半浆。顶有箬笠之形。不克充灌。今人多用桑虫浆生用。鸡冠血生用。同酒浆和服。倘攻起。少顷后呆滞者。须用补托。

伍氏攻发药用老人牙 研极细。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名黑灵丹。

右天虫乃疏表风药 山甲乃攻经隧风药。一味为末。酒浆服。曰独胜散。

凡虫蚁皆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飞者升。地行者降。凡浆足声音哑者不妨。骤喘痰升者大忌。翁仲仁云。挫喉声哑。浆行饱满亦无妨。盖痘浆因热气以炼成。必升腾以达头面。肺位最高。热上蒸迫。肺先受损。是以声出不扬。倘喘急扶肚抬胸。乃火毒归肺。必不治矣。

火毒归肺。幼科每用珠子牛黄膏连之属。多不效。余遵孙思邈苇茎汤。或仲景葶苈大枣汤。间有效者。肺气壅遏。苦寒直下。已过病所。故无效。

方书以六七日以前寒战属肺热。六七日以后寒战属气虚。六七日以前切牙属胃热。六七日以后切牙属血虚。亦属定论。

八九日痒塌切牙。痘不起浆。或灰白。或涸或瘪。危险极矣。速速温补。亦可望生。翁仲仁云。塌陷切牙。便实声清犹可治。声清则上无热壅痰聚。便实则腑阳未至尽泄。所以温补得效耳。木香散 异功散。

八九日顺痘。浆色苍黄。毒瓦斯悉化。亦云垂成。须谨防护持。搔损流脓裂血。倘正气大泄。毒从虚陷。常有不治之患。斯时预嘱伴母勿懈。使痂靥干结。肌肉完固。便是全功。若痘已破碎。声不哑者。毒不陷也。无妨。

伍氏方用芍药汤。

炒白芍 苡仁 茯苓 地骨皮 银花 百合 山药 建莲十一二日。渐次成痂之际。极好之症。必有咳嗽。或夜暮身热。世俗幼科。佥云毒瓦斯未尽。概投苦寒。多有胃减废食。酿成痘劳童怯者。吾尝论痘自肾脏骨髓之中。由肝主筋。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从内之外。毒乃涣释。收疤之时。真气归里。肺合皮毛。是为末传。处位高。

体清肃。从前灌胀成痂。蒸迫之气。受亏已极。气泄为咳矣。况投利湿下注药而结痂。其上焦已经转燥。若毒仍留伏。焉能收靥。此断断然也。再论幼稚。阳常有余。阴未充长。布痘至于结痂。一身脂液大损。其阴气告匮可知。故暮夜属阴时。为烦为热者。正内

经云。阴虚生内热也。昔西郊吴氏女。年甫四岁。痘系顺症。幼科调治。至浆满成痂之日。忽发烦躁。夜热不寐。晨起安然。医用保元。及钱氏五味异功加芍药与服。热躁益加。又更一医曰。毒瓦斯未尽。乃误补之故。用桑虫浆。暨凉解药。

服后躁热甚。而添泄泻。邀余视之。睹浆痂形色。询平素起居。时日当午。即用六味地黄汤一服而安。此二条。人多忽而不究。故辨及之。旬朝后嗽。大法以甘寒生津胃药。

蔗浆 麦冬 沙参 绿豆皮 地骨皮 甘草 玉竹 甜杏仁解余毒药。全以不伤胃气为主。若用芩连必须酒制。翟聂二氏辨之详矣。平和无奇断不败事。

如三豆饮之属。若金银花一味。本草称解毒不寒。余见脾胃虚弱者。多服即泻。伍氏用连翘饮子.亦取平和。

痘毒痈疡。热症十有七八。虚寒十有二三。甚至骨出腐败。亦有愈者。但外科大忌用火炼升药。

其诊看之法。亦如疡毒。须分阴阳耳。

痘疳湿盛生热。强者用苦寒清降。以苦能去湿也。若阻咽废食。以及穿腮破颊者难治。

年长出痘。男女欲火已动。其初即现膝痛腰酸。咽喉窒痛欲闭。苦辛寒药。必不效验。宜甘咸寒。

滋水制火。佐以解毒。六七日来。痛势日缓。聂氏有参麦清补方。余每用钱氏六味。加龟胶元参秋石获效者甚多。

若浆不肯起。频吐粘涎者凶。

凡恶痘。凶危瞬刻。如诸闷症。不过三五日。已发而缩。其危最速。总在七日内。再若蒙头。锁喉。悬镜。缠腰。蜘窠。蚕种等。为十恶症。其袁氏十八恶症。今人未尝齿及。如此等痘。

治之不易。难望全生。更有糖沙夹斑。十朝危期。又根枝虽好。布于岁内幼小之儿。必八九风波不治。半浆毒陷之变。必毙于十一二四之期。若能食者。十救一二。

痘至八九旬日外无浆。则里毒不化。必呛哑瘙痒。痰潮不食。眼开。条款难以尽言。危期速矣。常有忽然连串片片之痘。裂水形如松脂桃胶外露。转眼堆聚。内症渐安。变凶转吉。更有旬朝内外。干板涸如焦锅巴状。毫无生气。忽从地角承浆诸处。裂缝流臭水。渐升头额。堆肿高浓若糊脸。名曰发臭。毒泄即当补托。迟则气脱。

小儿仓猝骤然惊搐。古曰阳痫。从热症治。古人用凉膈散为主方。

按急惊属阳。热病用凉膈。以清膈间无形之热。膈上邪热逼近膻中。络闭则危殆矣。此宣通乃一定之法。然必询病因。察时候治之。

幼科以痰热风惊四治。犹可说也。吾乡有专科。立方钩藤连翘木通薄荷前胡枳壳桔梗。加入表散消食。多不效验。

惊为七情。内应乎肝。肝病发惊骇。木强火炽。其病动不能静。且火内寄肝胆。火病来必迅速。后世龙荟芩连。必加冰麝硝黄。取其苦寒直降。咸苦走下。辛香通里窍之闭也。如牛黄丸。至宝丹。

紫雪。皆可选用。凡热邪塞窍。神迷昏愦者仿此。

钩藤丹皮之属。仅泄少阳胆热。与急惊暴热内闭之症无益。若火热劫烁血液。苦寒咸寒不中与也。宜用犀角地黄汤之属。

方书有镇坠金石之药。有攻风劫痰之药。虽非常用。不可不考。

惊与厥。皆逆乱之象。仲景云。蛔厥都从惊恐得之。凡吐蛔腹痛呕恶。明是肝木犯胃。幼医乱治。束手告毙。余宗仲景法每效。

慢惊古称阴痫。其治法急培脾胃。理中汤为主方。有痰呕吐。用南星白附子六君子汤。声音不出。开窍如竹沥姜汁菖蒲根郁金之属。

是病皆他病致变。其因非一。有过饥禁食气伤。有峻药强灌伤胃。有暴吐暴泻。脾胃两败。其症面青 白。身无热。虽热不甚。短气骨 。昏倦如寐。皆温补治之。惟呕逆不受乳食。温补反佐姜连。

连理汤 钱氏益黄散 钱氏异功散

稚年五疳。犹大方之五劳。虽方书有五脏之分。是症夏令为多。固从脾胃。盖小儿乳食杂进。运化不及。初断乳后。果腥杂进。气伤滞聚。致热蒸于里。肌肉消瘦。腹大肢细。名曰丁奚。或善食。或不嗜食。或渴饮无度。或便泻白色。久延不已。多致凶危。宜忌食生冷腥肥凝滞。治法初用清热和中分利。次则疏补佐运。常有继病。治之无效。待妊妇产过自愈者。

夏季霍乱吐泻。通用藿香正气散。

水泻。宜分利。四苓散。寒加姜桂 热用芩连。

腹痛宜疏气。调气用木香青皮。有滞加炒楂肉浓朴。重则加莱菔子槟榔。

腹痛有热。用芩芍枳实。有寒则用草果砂仁吴萸。

吐泻后。能食。便反秘结者愈。不能食。神怯色痿者。防慢惊。治法调中温中。若有余热烦渴。甘寒或甘酸救津。故木瓜之酸。制暑通用要药。

春温风温

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辛解忌温。只用一剂。大忌绝谷。若甚者宜昼夜竖抱勿倒三四日。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

春温皆冬季伏邪。详于大方诸书。幼科亦有伏邪。治从大方。然暴感为多。如头痛恶寒发热。喘促鼻塞身重。脉浮无汗。原可表散。春令温舒。辛温宜少用。阳经表药。最忌混乱。至若身热咳喘有痰之症。只宜肺药辛解。泻白散。加前胡牛蒡薄荷之属。消食药。只宜一二味。若二便俱通者。

消食少用。须辨表里上中下。何者为急施治。

春季温暖。风温极多。温变热最速。若发散风寒消食。劫伤津液。变症尤速。

初起咳嗽喘促。通行用。

薄荷(汗多不用) 连翘 象贝 牛蒡 花粉 桔梗 沙参 木通 枳壳 橘红 桑皮 甘草山栀(泄泻不用) 苏子(泻不用降气)

表解。热不清。用。

黄芩 连翘 桑皮 花粉 地骨皮 川贝 知母 山栀

里热不清。早上凉。晚暮热。即当清解血分。久则滋清养阴。若热陷神昏。痰升喘促。急用牛黄丸至宝丹之属。

按风温乃肺先受邪。遂逆传心胞。治在上焦。不与清胃攻下同法。吾乡幼科当此。初投发散消食。不应。改用柴芩栝蒌枳实川连。再下夺不应。多致危殆。皆因不明手经之病耳。

若寒痰阻闭。亦有喘急胸高。不可与前法。用三白吐之。或妙香丸。

暑热

暑邪必挟湿。状如外感风寒。忌用柴葛羌防。如肌表热无汗。辛凉轻剂无误。香薷。辛温气升。

热伏易吐。佐苦降。如杏仁川连黄芩。则不吐。宣通上焦。如杏仁连翘薄荷竹叶。暑热深入。

伏热烦渴。白虎汤。六一散。

暑邪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后用酸泄敛津。不必用下。

暑病头胀如蒙。皆湿盛生热。白虎竹叶。酒湿食滞。加辛温通里。

小儿发热。最多变蒸之热。头绪烦。不能载。详于巢氏病源矣。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中伤为病。当按时论治。其内伤饮食治法。不宜混入表药。消滞宜用丸药。洁古东垣已详悉。

徐评此卷论幼科及看痘之法。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不愧名家。闻此老太翁为幼科专门。名闻远近。此老既得家学渊源。又于大方诸书探取经络药性之义。而附益之。所以其理益精。其方益正。不若前所列之诸案。尚多可议处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