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诸痛门] 诸痛总论

夫痛者,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血泣凝而不行,客于脉外血少,客于脉中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卒然而止,或痛甚而不休,或痛甚不可按,或按之而痛止,或按之而无益,或痛喘动应手,或心与背相引而痛,或胁肋相引而痛,或腹痛引阴股,或痛宿昔而成积,或卒然而痛,死不知人,而少间复生,或痛而闭不通者,诸痛各不同形。

经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蜷缩,蜷缩则脉绌(音督)。急,脉绌急则外引小络,卫气不得流通,故卒然而痛,得热则痛止。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血气乱,故痛而不可按。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血气散,痛乃止也。胁肋痛者,寒气客于厥阴之脉也。背与心相引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注于心,相引痛。寒气客于阴股,血泣在小腹,相引痛。卒然痛死者,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壅,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气复反则生矣。

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青则为寒,青黑为痛。经曰∶感虚则陷下,其留于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则筋弛肉消。但痛痒疮疡痈痛肿而聚者,皆属心火热也,不可一例伤寒。

凡治痛者,先察本,次明经络皮部虚实,用药无误矣。

辰砂一粒丹

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止者。

附子(一两,炮)郁金橘红(等附子,停用)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酸枣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妇人醋汤下。

服罢又服散子。

神圣代针散

治一切心痛不可忍者,心惊欲死者,小肠气搐得如角弓,膀胱肿硬,一切气刺虚痛,并妇人血癖、血迷、血晕、血刺、血冲心,胎衣不下,难产。但一切痛疾,服之大有神效。只是要详疾证用药。

乳香没药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半两)元青(一两,去翅足)上为细末,更研,每服一字,病甚者半钱,先点好茶一盏,次掺药末在茶上,不得吹搅,立地细细急呷之。

茴香丸

治男子妇人脐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

茴香(炒)良姜官桂(各半两)苍术(一两,米泔浸)上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

趁痛丸

治一切走注疼痛,妇人经脉住滞,水肿腹胀。

甘遂大戟芫花黄牵牛(各等分)上为末,以荞面同末和作饼子,扦,切为棋子,煮熟服之,得利为度,每服一钱。

加减相虚实。

六合散

治一切燥结,汗后余热,宣转不通。(亦名密钥匙散。)并治小肠气结,心腹满,胸中结痞,走疰疼痛。

大黄(一两,纸裹煨)白牵牛(半两,生)黑牵牛(微炒)甘遂(各半两)槟榔(三钱,生)轻粉(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蜜水调下服。量虚实加减。

定痛丸

治打扑损伤,筋骨疼痛等。

乳香(一分)川椒当归没药赤芍药川芎自然铜蒴根(以上各半两)上为末,熔蜡为丸,如弹子大,细嚼,酒下一丸。骨碎者,先用竹夹夹定,三五日,依旧小可与服。如打扑骨损者,先整骨定,用竹夹夹定,然后先用好酒下麻黄三钱,然后服药。

香壳散

治小肠气,脐腹搅痛急,阴股中疼闷,不省人事。

舶上茴香(用盐炒)枳壳(各一两)没药(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热酒下,不计时候,并二三服。

金针丸

(亦名陆神丸。)治阳绝痞气,心腹痛不可忍者。

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锻石末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针穿作孔子,小油内滚过,灯焰内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汤下,不计时候,日三服。虚实加减。

一粒金丹

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

草乌头五灵脂(各一斤)木鳖子(四两)白胶香(半斤)地龙(四两,去土,炒)细墨(一两)乳香(一两)当归(二两,焙)没药(二两)麝香(一钱)上为末,再研一千下,糯米面糊和丸,每服一丸至二丸,温酒下。吃药罢,遍身微汗。

神验!

没药散

治一切心腹疼痛不可忍者。

没药(乳香别研)乳香(各三钱)穿山甲(三钱,炙)木鳖子(四钱)上为细末,每服半钱、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

[卷十三\痔门] 痔总论

夫肠风痔病者,所发手太阴、阳明经以应。经脉谓∶肺与大肠为表里,主为传道,以行糟粕。肠风痔病有五种,其证亦异。盖因肠气虚而玄府疏,风邪乘而热自生。风温邪热,攻于肠中,致使大便涩而燥热郁,血热散而流溢冲,浸浚肠里,故以先血后便。热在下,先便后血,热在上,先血后便。久而不愈,乃作痔。

《素问》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房室劳伤,肠癖为痔。风热不散,谷气流溢,传于下部,故令肛门肿满,结如梅李核。甚者而变成也。

五脏切宜保养,勿令受邪。

香壳丸

治湿热内甚,因而饱食,肠癖成痔,久而成者,服之悉愈。

木香黄柏(各三钱)枳壳(去穣,炒)浓朴(各半两)黄连(一两)皮(一个,烧)当归(四钱)荆芥穗(三钱)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食前,日三服。

藤子丸

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

黄枳实槐花荆芥穗凤眼草(以上各一两)藤子(一对,炙)皂子(三百个,炙)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酒下,米饮亦得。忌油腻、冷、猪、鱼、臭血物等。

乌荆丸

治肠风痔疾,大肠涩。

川乌头(二两,炮)荆芥穗(四两)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

黄葛花丸

治肠中久积热,痔下血疼痛。

黄葛花黄赤小豆花(各一两)大黄赤芍药黄芩当归(各三分)皮(一个)槟榔白蒺藜皂角子仁(炒。各半两)生地黄(焙,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桑白皮汤下,食前,槐子煎汤下亦得。

黄连散

治肠风下血,疼痛不止。

鸡冠花黄连贯众川大黄乌梅(各一两)甘草(三分,炙)上为末,每服二钱,用温米饮调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乳香没药散

治五种肠风痔,无问久新。

宣黄连白矾(各一两)谷精草(半两)酸石榴(一个,用刀子割下盖子,里面取子三停一停,次将黄连、白矾碎纳入石榴内,用原盖子合用。)上以湿纸一张裹石榴,裹了后用胶泥拍作饼子,以炭火烧通赤为度,取出,去泥纸,后将谷精草于铫子内炒焦黄为度,与石榴研细后,抄药末一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研细,拌匀,每服一钱,酒小半盏调下,日三服。

木香浓朴汤

治痔脱肛,肠胃间冷,腹胁虚胀,不思饮食。

木香桂心桃仁陈皮浓朴(各一两)肉豆蔻赤石脂(各半两)皂角子(三两,去皮,于醋炙黄)大附子(三分,炮)上为末,每服二钱,温粥饮调下,食前。

[卷十三\疟疾门] 疟疾总论

《素问》云∶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何气使然?夫阴阳上下交争,虚实相移也。

阳并于阴,阴实阳虚,寒栗鼓颔。此皆夏伤于暑,热气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腠理开,得秋气,汗出遇风,得之与卫气并。卫气昼行阳,夜行阴,气得阳外出,得阴内薄,外内相薄,是以日作也。其有间日者,气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作也。其作晏与早者,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日下一节,先客于脊背,每至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则病作晏也。

夫寒者阴气也,热者阳气也,先伤寒而后伤风,故先寒而后热,名曰寒疟。先伤于风,后伤寒,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胜,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名曰痹疟。

有余则泻,不足补。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寒已得火不能温,热已冰水不能凉。阴胜并于阳,阳胜并于阴,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故疟者,阴阳风寒虚实邪气不常之所作也。

辟邪丹

治岚瘴鬼疟食疟并月频日者。

绿豆雄黑豆(各四十九粒)信砒(半钱,别研)黄丹(一钱,为衣)朱砂(二钱)上为末,同入乳钵内,滴水为丸,分作三十粒,每服一粒,已用东南桃心,取七枝,研汁,将井花水早辰日出不出,向日吞之,醋汤亦得。已发日服。

斩邪丹

治诸般疟疾无时不止者。

绿豆小豆(各三十粒,口退皮再入)朱砂信砒(各一钱)上为末,同研细,滴水和丸,匀分作十丸,每服一丸,已早辰服,夜间于北斗下香水献至早晨,用新倒流水送下。

断魔如圣丹

治疟疾,不问久新。

信砒(一钱)蜘蛛(大者三个)雄黑豆(四十九粒)上为末,滴水和丸,如豌豆大,如来日发,于今晚夜北斗下献于早晨,已纸裹,于耳内扎一丸。

立见愈,神圣!一粒可医三人。

辰砂丸

治一切脾胃虚,疟邪热毒者。

信砒甘草(各一钱)朱砂(三钱)大豆(四十九粒)上为末,滴水和丸,匀分作四十丸服,发日早晨日欲出,煎桃心汤下。忌热物。

疟神丹

治诸般疟疾。

信砒(一两)雄黄(一钱)上以于五月重五日,用棕子尖拌匀,研三千下,日未出,不令鸡、犬、妇人见,丸如桐子大,未发前一日面东冷水下一丸。

趁鬼丹

治一切疟疾。神效!信砒(一钱)大豆(七钱)雄黄轻粉荷叶(各半钱)甘草(一寸)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重午日未出,不见鸡、犬、妇人修合,每服一丸,无根水下,平日夜视北斗,来日服。忌热物。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