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时论十四钞法         

吴铤

前代未有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钞法以济钱之穷。后世以银为币。则钞法固可以不行。然银之壅滞而不行也。必思所以调剂之。则钞法尤在所急。倪公元璐掌户部。议欲行之。盖所以济银之穷也。自银与钱并用。流通百货。非是不足以交易。则用之者既多。而物力有时而穷。开采亦难为力。上与下皆患钱币之乏。儳焉如不终日。此钞法所以不可不行也。宋人谓无钱为本不可以空文行。则钞法固与钱为权。至以银为币。轻而易致。以流通百货。然至不充于用。亦可以与银为权。洪武时行钞法。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卒不能行。前人遂谓钞法与银。势不两行。不知银之穷也。不得不藉乎钞法以行。此固权宜之术。可以救一时之獘也。历观前代交钞之獘。在官利于用大钞。而大钞出多。民益见轻。在私利于用小钞。而小钞入多。国亦无补。其道在于收之而已。宋孝宗时颁楮币。常通而不塞。重而不轻。盖楮之为物。多则贱。少则贵。俟其贱则从而收之。何忧不贵。后世利于放不利于收。遂至壅塞而不行。虽有充赏之格。奸恶之条。终无益也。昔人有鉴于此。尝谓印造交钞不过万锭。宜仿此制而变通之。示以定限。自可无放而不收之獘。又钞法之行。易滋伪物。当宽假工程。务极精致。使人不能为伪。不若以绫为之。金时尝有绫印钞。此制似为可行。若厚为之赏。厉为之防。岂能禁其为伪哉。至于毁败昏烂。则宜收而倒换之。各如其值。不得轩轾。此固济乎银与钱之穷而为之调剂者也。吾故曰权宜之术。可以救一时之獘者是也。

银币论上   

缪梓

今之官民交困。上下隐忧。而未知所变计者。银币是也。古币未尝有银。汉武始造白金。亦格不行。自汉迄唐。率以钱绢为币。银特交广用之耳。至宋景佑间。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于是以银代钱。金铸承安宝货。公私同见钱用。于是始上下通用银。洪武八年。禁民不得以金银为货。既而许民以银钞钱绢代输租税。正统二年。又命两广福建当输南京税粮。悉纳白金。浸淫至今。凡地丁税课。非白金不得输矣。所以然者。中上不甚产银。间有可采。得之亦少。故唐以前不为用。汉唐以来。海禁益开。番舶至。银渐充于中国。而其为物也。藏之无腐烂之虞。携之省转运之费。故日用而日广。上之人不能夺。因而利道之势使然也。第古者取民之制。粟米取诸稼。布缕取诸蚕。皆民所自办。汉乃有口算钱。唐杨炎变租庸调为两税。又悉纳以钱。有明复以银。则既使民持其粟米布缕。折直以取钱。又使民持其钱。折直以取银。而东南州县民之持钱求银而不可得者十八九。舍其家之所有。责其家之所无。舍其市之所有。责其市之所无。其亦戾于情矣。然而行之数百年而不为患者。番舶之银踵至。而官吏为之通融其出纳也。今番舶与昔异。昔以银易货。今以货易银。岁出数千万计。一二十年间。银之出不可胜数。方如尾闾之泄而靡有底止。银日益少。价日益昂。天下日益病。赋重病农。课重病商。折纳之赔垫病官。度支之短绌病国。事非恒经。患有远近。而卒于不免。用银之獘。乃见今日。于是深思之士。咨嗟太息。谋所以救之。或曰。定银价。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例固有定价矣。今之价视例价倍。而犹将不足。即一再定之。与向所定何异。或曰。改用钱。钱之质重百于银。转运之费亦百于银。以何款筹之。或曰。铸大钱。现行之钱去铜铅本及炉火工用。赢息甚微。故私铸少。若铸当十当百之钱。赢息必倍。奸铸生。刑祸莫避。真伪猥杂。钱法必阻。行不能远。或曰。复货贝。贝之不为货也。数千百年于兹矣。一旦复之。遽难适用。汉贝货五品。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者二枚为一朋。朋直五十。么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今市肆贝少而直重。即复之。果可以补银之不足耶。或曰。开银矿以浚财源。使游民藉以为生。亦不至流为盗贼。其说似也。顾生齿繁矣。游民众矣。矿多银旺。人饫所求。则无虑。矿少银衰。人不易散。则滋扰。闻安南银场深广数尺。直税银六百两。而西域孛露国金加西腊国场有四坑。十税其一。每七日得课银三万两。考前史所载坑冶之课。为数无几。恐内地产银本不甚旺也。或曰。酌银折之中。出纳悉准以钱。增放数而益收数。则病可稍纾。其说似而未尽也。地丁虽可支放。而久行条鞭。难以议折。盐关虽可折收。而向系拨解。无从支放。营伍减给。终不免削之虞。河工放钱。亦宜筹转输之费。况总计可折之银。约不过数百万。岁出以数千万。救獘未能胜獘也。凡此数者。利獘相淆。利不胜獘。是以谋夫孔多。瞻顾彷徨而莫能决。

虽然。天下固无无獘之利也。善为法者究利獘之源。使其利足以胜獘。而不还受其獘。故法立而獘去。獘去而利存。譬之人身。当其无疾之时。则饵参朮以颐性葆神。至于疾作。则不能不以疏快之剂。佐醇厚之品。治生无常药。能愈病者为良药。治世无常法。能祛獘者为良法。今之獘在用银。可以胜银之獘者惟钱。而钱苦其重滞而难行。可以疏通钱法者惟钞。窃意当今之务。在易银以钱而济钱以钞。自古币法迭更。钱则始于太昊。代无废兴。固古今之恒币也。宋以前珠玉金宝贝谷米绢布辅钱而行。明世又令民得以钞绢输租税。今国赋民用惟银与钱。银又将替。钱用益多。宋时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遂置交子务于益州。而禁民私造。绍兴中。因婺州屯驻有司请桩办合用钱。而钱重难收。乃诏户部造见钱关子。此钞之始事。而以钞济钱之明证。今京师皆用钱帖。其余各省往往而是。奸贾藉以牟利。甚者弃业而遁。远省厚赍。或为会票。酬以重息。何如易以官钞之为得也。议者谓钞之獘见于前事。故辙不可复循也。夫所谓钞之獘。徒见金元之季。钞法之坏而云尔。而亦思其坏之所由安在乎。钞法之坏有三。曰滥。曰琐。曰数变。以楮为缗。出之甚易。出之易。故日多。多则轻。轻则阻。善夫耶律楚材之为元世祖之言也。曰。金有司以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至以万贯易一饼。今印造交钞。宜以万锭为式。故金之钞。至以万贯易一饼。元世祖修而行之。则无是。至其中叶。出钞寖多。每岁施僧至二千余万贯。则钞法又坏。此滥之獘也。元钞自五十至一贯为十一等。夫钞以济钱。今自五十为等。是使贩夫贩妇。惟知用楮。天下遂无钱矣。钞法一坏。财必大绌。此琐之獘也。钞法必信。乃可久行。以钞法之坏。不深惟其失。而更易新钞。又以新钞抑旧钞。号令反复。民听疑惑。新旧相积。钞法愈阻。此屡变之獘也。知其獘而后可以议钞。知其獘而后可以用钞。且吾所谓钞。金元之钞也。吾之所以行钞。非金元之所以行钞也。金元废钱而用钞。吾用钞而济钱。金元之钞。以钞代币。吾之钞。以钞权币。自一贯至百贯别为等。一贯而下皆用钱。一贯而上许用钞。印于部。颁于司。转于州县。给于市贾。市贾转于民间。凡地丁课税。由部定则。但以钱纳。银听民便不为 国宝。其价必平。转拨之款。或钱或钞。或由官易银。随时酌定。钱钞互行。盖有六便。地丁课税。得以骤减。商民欢忭。一便也。催科弗扰。官民相安。于地方公事大有裨益。二便也。踊跃输将。野无逋负。度支恒充。三便也。酌造若干贯以当课税。复酌造若干贯以资贸易。可为 国家赢一二岁之储。四便也。银色有高下。平有赢绌。蠹吏丛生。今易以钞。一切可绝。火耗之名。从此遂杜。五便也。中土既自为币。岛夷无所居奇。而亦以破其狡狯之私。六便也。惟虑钱或未敷。益宜增卯鼓铸。以实钞本。钞轻则放钱而纳钞。钞重则给钞而贮钱。毋滥。毋琐。毋屡变。轻重相资。虚实相用。民力以纾。 国计攸赖。否则因循坐视。不究利獘之源。好高论而无成效。且不独受财之獘。而上下之忧。何时而解也。

银币论下  

缪梓

治今日之獘。莫若以钱易银。以钞济钱。而议者辄相顾有难色。何也。未银之深害故也。东南为财赋所出。地丁征钱解银。自银价日增。其征足敷解者十之一二。余则征十解九。或解七八。现计上库银一两。值钱二千一百文。加耗五分七分九分不等。以七分为率又加部平饭食倾工敲规歇家等银五分。人夫拨运书役纸张司书册费约七分。共加银一钱九分。每上兑银一两。合钱二千五百文有奇。收纳钱粮。自一千七百文至二千四五百文不等。其纳钱二千五百文者。足敷兑解。余则递减。若征钱千七百文。仅敷解上兑银七钱而已。漕运白粮余米行月。向多折给于旗丁。而折价则以银与番钱为旧数之准。大约向之折钱一贯者。今则二贯有奇。向之折钱五万贯者。今则十万有奇。嘉兴白粮折色五万元。向止用钱四万贯。今八万贯。银款称是。此溢出于帮费之外。议漕而未之及者。然而漕运未尝误。奏销未尝缺。则以卯年补寅年也。以下忙赶上忙也。以杂款凑正款也。提地丁以办漕。复提漕以办地丁也。辗转相挪。积挪成亏。数年以后。挪无可挪。而漕粮将有不能起运之忧。地丁将有不及奏销之患。虽有智者不能为谋。时事至此。得不为廪廪乎。然而银价之踊方未已。欲拯獘必改制。银之为币积重。必有以大胜之而获济。是故。以钱为之经。以钞为之权。钞之便足以疏钱之滞。助钱之乏。虽虞后日之流獘。实济今日之积獘。况后日之獘可以早计而预弭。此亦穷变通久之一效也。嗟乎。东南民力竭矣。吏治弛矣。民力之竭。科则重而银价昂也。吏治之弛。催科扰也。诚使地丁各款。酌取部定贯五之银价。概行折纳。耗羡视之。官吏无所借口以苛索于民。民亦不贻官吏以赔垫之累。合正与耗。尚不及今日民间完纳最短之数。轻租减赋。率土称仁。厚民生。培 国本。巩亿万年之基业。必由于此。或曰。如营伍觖望何。曰。银钱并收。而给兵以钱。银数赢而钱数绌。不能无克削之嫌。若概折以钱。征民之数。即给兵之数。其何辞焉。所难者。京河拨饷。各省协济。转运之费。无可筹措。不参以钞币。则钱币易阻。或曰。唐宋以前。率用钱绢。钞法未兴。何以不虑转运。曰。唐宋以前役于民。节级委输。民劳而国不费。宋时东南雇役。民钱官雇。自后雇役之钱。不知何时摊入地丁。而役无存矣。今官物自运。例给无几。津于州县。科于牙埠。银饷易致。尚形困惫。一易以钱。舟车人夫。有过百倍。何从措办。若按征银。量加解费。即合征耗。仍属轻减。似为可行。惟 国赋有常。不宜增设条目。条目既增。不能复去寖寻融并。遂归正额。苏轼言。杨炎改租庸调为两税。租调与庸。两税既兼之矣。今两税如故。奈何复欲取庸。其说正与此合。又况数世以后。湮事易。如漕运中轻赍赠截灰石席片浅船杠具永福丁沽杨柳青各款。皆当日改兑贴军之帮费。今各款具存。若不知其所由然。而帮费别出矣。今之耗羡。即从前之平余。州县资以办公。雍正年间。耗羡归公。本议留存司库。充地方公用。不入部拨。今随正批解矣。解费一增。何以异此。钞币虽后世之法。然用以济钱。不为正币。收其益不被其害。非夫为加赋作俑者比也。大抵治天下以法。当使法听于人。不可人听于法。法听于人。法敝则变。人听于法。法穷而自裂。而后为之计。则受法之獘深矣。譬之于河。禹之治河也。凿龙门而导之平陆。疏九河而注之海。河听于人者也。后世河欲东则决而东。而治河者因堤之于东。河欲南则决而南。而治河者因障之于南。虽若因利乘便。而其坏城郭湮庐舍者。已不知其几。人听于河者也。此古今之异也。

钱币议一   

陆黻恩

窃以今日之患在民贫。民贫而 国不病。犹可言也。 国病而官不病。犹可说也。今则国病而官亦与之俱病。病何在。曰在银贵。即以常郡论之。往余幼时。每银一两。易钱一千数十文。而钱粮折价。在一千五百以上赢五百有奇。而官以有余。民亦不至大困。今时银每两易钱一千五六百文。而钱粮折价顿长至二千二百。而民不堪命矣。以今市价较之。折价赢已至六七百。宜乎官之绰有余裕。而亦不见其赢。甚且至赔累者。则以委催之络绎。供亿之纷烦。摊捐之累积。今且数倍于昔。而官病。民病则赋逋。官病则帑亏。而 国亦因受其病矣。夫钱粮之额征犹是也。在 国无加赋之名。在民有加赋之实。以予所闻三十年之间。而折价已加至三分之一。更数十年。其加者又不知几何。哀此小民。何堪此重困乎。且今洋禁大开。漏卮日甚。毋论以鸦片易银。即以番饼论。重仅七钱。而易银则准以九钱。彼已坐获二钱之赢。番饼愈多。纹银愈少。浸假而以烟易番饼。则番饼之在中国者亦少。中国之产银几何。其堪此髓之吸而血之吮乎。及今不为之变计。虽有智者无以善其后。然则变之将奈何。曰。以钱济银之穷。以钞币济钱之穷。以当十当百钱济钞币之穷。

钱币议二   

陆黻恩

尝见 国初之制。每银一两。准钱一贯。而近时市价。则赢至五六七百不等。若准 国初之制。则大利于民。而于 国计不无有亏。今酌为中制。每钱粮一两。额征一千五百文。即着为科则。不得增亦不必减。而官司之俸廉。吏役之辛工。兵丁之饷草。准是。以此入亦以此出。着令户工二部。每年铸造钱钞若千万贯。贮于盐关司各库。其经票各商及榷税者。输钱易钞以充课。州县地丁。除存留支销外。凡起解钱若干。皆倒钞以纳司库。藩司则核计俸工薪饷。将钱钞均搭支放。行之有年。钞之散于民者已多。则着令凡输于官者悉用钞。奇零小户。则以钱足之。州县则全以钞起解。藩司则酌其盈虚而调剂之。或钱四钞六。或钱三钞七。时其出纳而支放焉。十年后。则以旧钞汇缴内部。倒换新钞。如甲子年。则缴销甲寅年之钞。他年亦如之。新旧倒换之际。概不短折。又令内部铸当十当百钱。以便民用。其银之在民者。听民之自为交易。其价之长落亦听之。特不得以输 国课。违者官吏概置重典。民以违制论毋赦。行之十年。上下交孚。 国用大裕。贮于不涸之府。藏于不竭之源。河工水利于是乎兴。军需餫饷于是乎出。灾伤振恤于是乎施。洋舶漏卮于是乎塞。如是而国不足民不富官不裕者。未之有也。

钱币议三  

陆黻恩

或曰。叔季民讹。诪张为幻。今制钱则有私铸私销之獘。银则有夹铜灌铅之獘。即番饼亦有苏板锡板之獘。防之不胜防。今若以盈尺之纸。准钱一贯。利之所在。民骛趋之。将求利而利不可得。而獘且百出也。余曰。是固不能无獘。在立法以防之。又在得其人以维持其法。法立而诛必。则前明洪武伪造之律可遵也。且钱有私铸私销之獘。不闻因是以废钱。银有夹铜灌铅之獘。不闻因是以废银。即番饼有苏板锡板之獘。亦不闻因是以废番饼。而子独疑于钞。是因噎而废食也。而可乎。或又曰。钞之制。仿于唐之飞钱。宋之交子会子。元则终其代行之。及其末也。不胜其獘。前明及 国初皆行之。未几而旋罢。使其行之无獘。固应至今不废矣。苟非大不便于民。前之人曷为罢之。君子之兴利也。以为民也。苟民以为病。虽利于国。犹将罢之。矧民病而国未有不病者乎。余曰。是固行之者之过。前明行宝钞法。每一贯准钱一千银一两。行之未几。渐轻渐减。其后一贯之钞。不足抵数文数厘之用。未几而罢。新陈出入之间。动多抑勒。是以累朝数百年之利。而终莫能守。职此之故。今断以十年。则字迹不至磨灭也。倒换之际。严禁短折。其已满十年而未及缴者。听民之自为行用。特入于官者销之。铸造之费。宽给工价。则其獘自绝矣。然自来议者亦知虑此。而獘终莫之能绝者。则以朝廷之不信故也。朝廷之不信。由于言利之臣。徒知新钞之不行。而痛抑旧钞以增重新钞。殊不知旧钞不重。则新钞亦不可得而重也。今诚鉴于此獘。而行之以信。厉之以诚。断之以果。虽不能竟杜伪造之獘。然伪者且侥幸得行。则真者固已流行无滞矣。

钱币议四   

陆黻恩

或曰。今富民大贾。挟银积以权轻重而操其奇赢。一旦钞币得行。是夺其所恃也。吾见上下交征利而民以不安。则何如仍旧贯也乎。余曰。是故不禁其交易也。银之在民也。其出入也听之。其赢缩也听之。特地丁不以为科则。盐关不以为额课耳。且钞之输于官者一。银之流于民者十。民固无不便。行之既久。则民自耳目改观。思虑变易。将转其爱纹银番饼之心。易而爱钱钞。如是者又有年。民将唯钞之行。其视纹银番饼。不过如金玉珠玑充耳目玩好之具。其以为货者几希矣。夫银之为物。寒不可衣。饥不可食。然而民贵之者。以上敛之故耳。其于钞也亦若是焉耳。且吾尝征之市价矣。平时易银。每两不过十四百数十文。及至钱粮起解时。骤昂至一二百文不等。然则银之贵也。非自贵也。官使之贵也。官诚不使之贵。则银固无从而贵矣。按明洪武八年。禁民不得以金银为货交易。违者治其罪。有告发者。以其物给之。立法若是之严也。而民不从者。以其不便也。民有金银。民自交易。而上以一切之法绳之。此必不得之数矣。则何如以渐制之。使迟之久而应。迟之又久而后应乎。桴亭陆氏曰。欲行楮币之法。须如唐飞钱之制。其说令布政司或大府立银券司。朝廷发官本造号券。令客商纳银取券。合券取银。出入之间。量取路费微息。如其说。是犹以银为货也。以银为货则银重。银重则钱轻。且客商之信朝廷也每不如信银号。果尔。则银券亦有所不行者矣。然则邱秀瑞铜钞之说不可乎。曰。是固有当十当百之钱在。无须乎钞也。如虑其用劳易敝。质薄难全。则必仿高丽茧纸法。务令精密坚致。不易作伪。且以定十年更换。亦不至断烂而易敝也已。吾尝见洪武宝钞。至今多有存者。字迹尚明划。印文宛然。安在其易坏而难辨也哉。至其数必以一贯为断。通行一品。庶不以多而易淆。若如王亮生钱币刍言。则自一贯至千贯。品式多端。愈难照验。则断乎不可行也。

 云间姜子筱湄曰。造钞之法。当用丝织就。如金陵之线法。一面本色。一面浅蓝色。中以黑色丝织就直若干。或一千。或一两。上盖用户部印。其本色一面。用黑笔填写年号。又一行。填某省钞若干号。上盖藩司印。其四面边皆织就。印外四边。仅空工部营造尺之三分。以便填写别项字样如是。则伪造较为不易又胜于纸钞之易于浥烂。又云。纸钞之说。嘉庆初年。法时帆上言及之。颇逢  上怒。似以 国家有谶记不得行用楮钱耳。王亮生之书刊出。林中丞曾欲访按之。以陈怡二公力劝之始罢。此所以变纸而以丝织之说也。

行钞引议  

杨象济

钞有十不可行。而今国计日绌。议及于此。亦事势之不得不然。然废钞不行。而所以筹裕财之计者。岂无道哉。何谓十不可行。钞者纸而已矣。畏水。一也。畏火。二也。行于海内。不能行于海外。三也。使民以银买钞。是所重在银。民知上重在银。谁以有用之财。易此无用之纸。四也。上既行钞。必禁民之用银。民不乐从。则必私相行用。不肖官吏从而督责之。则富民必大累。富室不安。而人心不足恃矣。五也。唐宋所云交子会子飞钱。即今之会票。以票可易钱。且有轻赍之乐。故以为便。今所谓钞者。有纸而不能易钱。谁欲得之。六也。金银之物。尚可伪造。自行钞引。私造尤多。不若金银之易辨。一旦受欺。无异被。即使立法以纠之。而大利所在。迄不能止。七不可也。今所以必欲行钞者。以银之日少也。不知两间之银。止有此数。不在上则在下。今上既银匮而用钞。是欲取偿于下。不知今日之银在百姓者。亦日见其尽。雅片漏银。入海不反。徒取其将尽者以拥于上。必使民间无银而后已。而狡诈之夷虏。反将挟银以诱我民。此不测之害。非可以一端计者。八不可也。汉人以鹿皮为币直四十万。又造白金三品。皆武帝穷兵极欲以致。民穷财匮。出此下策。其时盗贼充斥。乃使暴胜之绣衣持斧见得即斩。终不能安。使非轮台之悔。则天下事固未可知。然汉用财重榖帛。又有贝币钱三者相权。不专取于银。今上下使用惟银。是以银日不足。今复严法以括之。则人心必大恐。而私相交易。银益贵而不复通行。利未见而害已乘。九不可也。国家经费。岂止一端。今既行钞。百官之薪俸。各省之兵饷。皆以此代。立法一定。谁敢违之。得之而不能易钱。穷乏必甚。穷于上而剥于下。官府之贪赃。胥吏之弄法。将有不止如近日者。如得其情宜哀矜而勿喜。悉惩以法。恐不可以胜诛。十不可也。

然而欲纾今日之急。舍此之外。有三策焉。一曰州县之赋入宜变更也。两税征钱。已属唐之獘法。更易以银。于是火耗之说起。国家得其一。州县得其二三。近时顾炎武痛切言之。欲令天下征税。皆如德州之钱。使贪吏不能隐累累之赃。今即不能尽其说。然除解京银两外。其存库解司各项。悉易以钱。民间完税。银钱各半。则二者持平。天下常余一半之银。而火耗之累亦免。公私交利。无踰于此。况银七钱三。 本朝定制。但官吏苦于火耗。不遵循耳。二曰市肆之销金宜严禁也。百物权衡。皆倚银为上下。而足以制其轻重者。钱之外惟金。昔之巨室。银钱外必藏金器。或为妇人首饰。或为玩好之具。虽曰华靡。然一旦有急。即可变价。乃自有销而金日少。银日贵。故金虽非粟帛可比。而言今日之势。则金以为民之命。天下每年销金不知几十万。是岂不可以已者。前广西巡抚郑祖琛曾议及此。未得通行。然近日财匮如此。则此事切宜申禁以塞漏卮。一曰钱法之轻重宜通融也。今天下通行钱。公私各半。私铸利多。而官钱费大。昔巡抚乔光烈疏禁私销云。钱不得过重。则毁钱者不得利。诚铜贵之证。然与其贱钱而绝毁铜。何如贵钱而铜自不毁。古人用大钱。有当五十当百者。诚太重。若稍变其法。更铸当十当五者。与今钱并行。钱贵而奸人不得牟利。私销自绝。道光初年。抚臣梁章巨请铸大钱。时未能行。然此行之而利实大。当五之钱。不过三钱之费。当十之钱不过五钱之费。是得当十钱五万贯。可作十万贯用。国家常有一倍之利。钱不过重。人必乐从。且可减运铜之数。以苏滇省之民。许民开采。以广鼓铸之用。此一举而数美立见。正不必筹难行之钞也。其它敦本之道。如汰僧道。兴屯田。核旗粮。除种烟。绝烧酒。正衣服。裁优倡。纠赌博。废寺院。革斋醮。定六礼之制。去神像之设。断出洋之米。举恤农之政。此皆为治之本。又非止于富国而已也。

拟富国富民策上          

王鎏

所恶于言利者。为其剥民以益上也。苟言利而无害于民。且大益于民。此即所谓以义为利。而古圣人裁成辅相之道。万世所不能废者矣。今钞法欲造百万即百万。欲造千万即千万。其为富国。固不待言。至于富民。则有数端。方今民间困苦。一患于银价之昂。鸦片既行。银出洋而日少。则银贵而商农皆病。一行钞而银价必贱矣。二患于洋钱之用。钱庄缘以为奸。其价低昂不定。而受其折阅者常多。一行钞而洋钱必废矣。三患于钱法之坏。制钱滥恶。所谓官板私铸。民不宝贵。而民间私铸小钱。又搀入之。市用为难。行钞则有资本。可以不惜铜。不爱工。而钱法精矣。四患于钱票之用。但知目前之便。而一经亏空。消归何有。行钞则钱票无所用矣。五患于盗贼之多。居民行旅。皆有戒心。行钞则易于藏蓄。又有辨识。盗贼无从窥伺。而又易于破案。天下向马之盗必少矣。六患于赋税之加。凡百姓之纳白银。必有火耗。解费之增。日甚一日。行钞则彼无所借口矣。去此数患。而民间不甚便乎。况乎国家既富。则必有善政之施。而钱粮关税皆可以减。而谋生之途亦日宽矣。且自用银。而称兑之轻重。成色之高低。人心日因以作伪。而至于相争。行钞则价有一定。虽书生农夫黄童白叟妇人女子。皆可按文而辨。无所用其欺矣。则不特可以厚民之生。而亦可以正人之心者也。

拟富国富民策下          

王鎏

钞法既利国利民。而世人以为难行。窃不解其何意也。自宋以及明初。行钞四五百年。岂有前代可行而今世独不可行乎。方今民间所用钱票。犹之钞也。岂有百姓可行而国家反不可行乎。南宋及金。皆分裂之世也。岂有偏隅可行而一统竟不可行乎。元明开国之初。皆锐意用钞。岂有开创可行而守成遂不可行乎。宋高宗南渡。值军兴之际。专行会子。岂有用兵可行而承平转不可行乎。元顺帝衰乱之世。犹能发钞。使贾鲁治黄河。岂有衰世可行而全盛乃不可行乎。东洋行钞已久。其国甚贵重之。岂有外夷可行而中国必不可行乎。 本朝顺治中。行钞十年。未尝有獘。后因国用充余停止。岂有暂时可行而历久即不可行乎。且宋金元明之钞。立法未精。其獘自生。今诚鉴其獘而去之。则制造尤工。岂有苟简之钞可行而尽美尽善之钞终不可行乎。今俗人妄言明季用钞而亡。不知崇祯时欲行钞而不果也。又以银为三代以来所用。不知明嘉靖时方用银也。齐东野语。无稽相传。而士大夫亦以其言出之于口。难免不学无术之讥矣。

 王君亮生所箸钱币刍言。繁征博引。备列条目问答。锐意求胜。立议多不免偏驳。时贤大共非訾。许氏钞币论。攻击尤不遗余力。然所箸亦有精当处。自不可掩。兹录其钱钞。一议。而类次诸家辨论之作。于钞法利獘曲折。可以互证。后之筹国计者。勿轻言变法焉可矣。

钱钞十议  

王鎏

 第一

三代以上。君臣相通。但有足民之事。更无足君之事。必民足而后君足。犹子孙富而父母未有贫焉。此有子所言。而天下可共知也。三代以下。君民相隔。既有足君之事。又有足民之事。且必君足而后民足。犹父母富而子孙亦免于贫焉。此昔人所未及言。而天下或未知也。夫欲足民。莫如重农务。穑欲足君。莫如操钱币之权。苟不能操钱币之权。则欲减赋而绌于用。欲开垦而无其资。何以劝民之重农务穑哉。故足君尤先。然而往往不能操其权者何也。盖自毁钱为器。起于工匠。而利权一失矣。外洋钱币。行于中国。而利权再失矣。银价低昂。操于商贾。而利权三失矣。铅钱私铸。窃于奸民。而利权四失矣。钱票会券出于富户。而利权五失矣。今欲操钱币之权。必也行钞以收银。使银贱而不为币。行钞以收铜。使铜多而广铸钱。则国用常足。而民财同阜矣。请综钞币之源流而论之。郑司农云。周人以布广二寸长二尺。凭官司印书其上。以为民间贸易之币。此行钞所由昉也。至宋张咏始行交子。宋孝宗以金帛易楮币。藏于内库。一时楮币重于黄金。沿及金元。皆用纸钞。明初盛时亦用宝钞。其后觑用银之利。钞遂有出无入。故宏治以后。钞竟不行。迨崇祯十六年。生员蒋臣奏行铜钞。帝意欲用纸钞。因流贼渡河而止。夫自宋迄明。凡行钞五百余年。 本朝顺治八年。始兼行钞币。岁造十二万有奇。十八年。因国用充余停止。苟其有害无利。何以前代行之如是其久。我 朝聊一试之而绝不闻有獘哉。按明户部侍郎倪元璐尝欲行钞。其时省臣条陈有十便。一曰造之本省。二曰行之途广。三曰赍之也轻。四曰藏之也。五曰无成色之好丑。六曰无称兑之轻重。七曰革银匠之奸偷。八曰杜盗贼之窥伺。九曰钱不用而用钞。其铜尽铸军器。十曰钞行而银不行。其银尽实内帑。按此十者。惟末二条立法尚未尽善。盖钞可用而钱不可废也。银虽可废。宜仍散之民间为器皿。而不宜尽实内帑也。其余皆至论名言。无可议者。而蒙细推行钞之利。则又不止于此。凡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无尽。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则操不涸之财源。其大利一也。万物之利权。收之于上。布之于下。则尊国家之体统。其大利二也。百姓便于行钞。洋钱不禁自废。则免外洋之耗蚀。其大利三也。海船载鸦片烟土。每岁私易中国银累千万以去。若用钞。则彼将无所利而自止。则除鸦片之贻祸。其大利四也。民间多用钱票会票。每遇钱庄歇闭。全归无用。今若行钞。则绝钱庄之亏空。其大利五也。百姓苦于用银之重滞。故乐于用票。易之以钞。则顺民心之所欲。其大利六也。钞法既行。然后禁打造铜器。而以重价收铜。铜既多。乃铸钱为三等。当百当十当一。则极钱法之精工。其大利七也。国赋一皆收钞。则无火耗之加派。其大利八也。钞文书明定数。虽欲上下其手而不能。则绝胥吏之侵渔。其大利九也。钞直有一定。商贾不得低昂之。则去民心之诈伪。其大利十也。

奸民倡邪教。蓄逆谋。类皆以财利要结人心。国家财用不绌。缓急有备。则戢奸回之逆志。其大利十一也。边疆起衅每因抢夺银币而然。今易以钞。彼此无所觊觎。则弭边界之生衅。其大利十二也。天下有银若干悉来易钞。则供器皿之鼓铸。其大利十三也。用银有白纹元丝洋钱之不同。钞则归于画一。则同天下之风俗。其大利十四也。富家间以土窖藏银。历久不用。一闻变法。悉出易钞。则去壅滞之恶习。其大利十五也。钞式宜变从前。分为几等大小钞。皆书印格言。俾民识字。则寓教民之微意。其大利十六也。货物壅滞之处。以钞收之。物价必平。则致百物之流通。其大利十七也。造钞有局。办钞有人。且因财足而兴水利。务开垦。则广谋生之涂径。其大利十八也。每遇赈恤兴筑。不假富户捐输。则杜官吏之勒捐。其大利十九也。国计大裕。捐例永停。则清仕途之拥挤。其大利二十也。凡漕务河务盐务。皆有积獘之当厘。而不敢议者。恐经费不足耳。行钞可无虑此。则除万事之积獘。其大利二十一也。一切取民者从薄。予民者从厚。则行千载之仁政。其大利二十二也。其余利益之小者。更不胜言。然前代不善行钞。其獘亦间有之。一则单纸易坏。而不知宜制造精工。加以装潢糊裱也。一则自二贯至十文。分为十一等。琐屑太甚。而不知一贯以下。宜铸大小钱以便用也。一则旧钞换新钞。必增工墨费。每贯三分。而不知旧钞宜听其完钱粮。解部销毁。而不必倒换也。一则钞法屡更。使民疑惑。而不知立法之初。必先斟酌尽善。既行之后。永不更改也。一则徒设严刑。以防伪造。而不知宜选造佳纸。多为印信。分定式样。稍费工本。使其不能作伪之尤善也。此其獘皆易去耳。夫自古无不獘之法。要恃有随时救獘之人。而欲图天下之大功。必先破众人之论。人徒见宋金元时之行钞不能无獘。遂以为钞不可行。岂知其利甚大。一去其獘。即为理财之上策哉。世每言有治人。无治法。然既有治人。必有治法。而立法之善。不过即獘法而更其獘。所谓胜者所用败者之棋也。嘉庆年间。翰林学士蔡之定奏请行钞。然徒言行钞。而不讲所以去獘之方。则无以全收其利。而不受其害。宜其议之不行也。蒙尝博稽载藉。遍访通人。考究三十余年。实见钞法之行。利在天下万世也。惟行钞法。则可以广收铜器。兼铸大钱。以便零析之用。而银将不禁而自废矣。故为此议。并采先哲名言。及友朋赠答私议条目二十。愿以俟世之有远见而忠于谋国者。

 第二

行钞法。禁铜器。铸大钱。三者皆前人成说也。交子始于张咏。自后论钞者多端。而莫精于辛稼轩及明陈卧子钱田间之说。汉贾生论禁铜有七福。而唐刘秩宋刘挚之说皆宗之。蜀汉先主从刘巴之议。始铸当百钱。而韩文公欲用当五钱。陆桴亭欲用当十钱。其意亦相同。然前人之论。尚未能尽去其獘。予乃更为推而衍之。且前人多分言一事。而予则合言三事。盖分三者而偏举之。未尝不可以各收其利。而未能尽袪其害。合三者而全行之。则见其交相为用。而可以尽善而无獘。是故不行钞法。则无资本以收铜。而禁铜将至于累民。不铸大钱则无以佐钞。而行钞苦难于零析。不禁铜器。则钱不免有私铸私毁之虞。而钞因以有过多过少之虑。惟先行钞。次禁铜次铸大钱。举天下之利权。而尽操之于上。然后可以加惠于四海之民。兴利除獘。惟一人之所为。而无所难矣。

 第三

宋元以来之行钞。其立法虽未精。然考之史策。其利亦甚大。宋高宗为兵马大元帅时。募诸道勤王兵。张悫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监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此行钞之利于军需者也。宋兵部员外郎范祥为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售钞。请盐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费。此行钞之利于盐法者也。至正河防记。贾鲁治河。用中统钞百八十四万五千六百三十六锭有奇。此行钞之利于治河者也。至正十三年。脱脱立分水农司兴京畿水利。给钞五百万锭。此行钞之利于垦田者也。夫军需治河。财之所由耗也。盐法垦田。财之所由生也。行钞而耗者可补其耗。生者日见其生。以宋元立法之未精。而其利犹如此。况更鉴其獘而去之乎。不然。舍便易之门。而别求难得之货。忽远大之图。而徒惜纤小之费。吾恐议论日高。而卒未可谓之善理财者也。

 第四

凡观史者。必统计一代之时势而熟思之。然后于其所不言之处。而知其有无穷之利。否则何以异于耳食者哉。彼宋元史中所载。若张咏孙甫张悫钱端礼于元王文统刘肃之徒。斯固善于行钞者矣。而吾独思历代兵威之盛。莫过于元。元之赋税又轻而不闻军需之不给者。岂非用钞之故乎。且以元顺帝衰微之世。而治河营田。其臣犹能兴大役以成大功。则钞之为用博矣。至于末年。以御酒龙衣乞粮张氏。亦可见当时所乏者粮耳。而钞固未尝不足也。视明季之苦于无财者有间矣。乃论者谓金章宗之世。以万贯老钞易一饼。妄言行钞则物价腾踊。其害如此。不知既造新钞。而不收旧钞。则旧钞不值一钱。固无足怪。若夫物价之腾踊。原不关于行钞。不观之晋书乎。食货志云。董卓之乱。五十万钱易米一石。又石季龙传云。金一斤易米二斗。此皆因米极少耳。夫岂以用钱与金。而致物价之腾踊乎。今一贯以下。仍自用钱。以钱易货。货不加少。则断断乎其不至腾踊者也。

 第五

昔人论钞之语。有宜于古不宜于今者。有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亦有似是而非者。有理甚是而言之未详者。当会通而断之。不可徒拘成说也。宋孝宗谓会子少则重。多则轻。此名言也。然亦不患其出之多。而第患其入之少。苟收敛有术。流转于上下而无穷。奚至于多而轻哉。宋皮公言交子之法。必积钱为本。此名言也。然今之时势。又与宋异。百姓家有亿万之银。国家造钞以易之。民间所有之银。即国家用钞之本。又岂必先务积银也哉。宋孙甫曰。交子可以伪造。钱可以私铸。但须严治之。不当以小害废大利。此亦名言也。然苟能制造精美。不惜工本。则钞又岂可以伪造哉。马端临言用钞则下无犯铜之禁。然用钞不当废钱。则铜禁仍未可去也。刘秉忠对元世祖曰。钱用于阳。楮用于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沙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若用钱不适于宜。夫用钞自有利益。而钱亦不可废。刘秉忠不以正对。而为此穿凿之言。陶宗仪乃视为知术数者过矣。又耶律文正言造钞不当过万。此特当日情事。若后世天下之大。而每岁造钞仅止于万。亦何济于用哉。又吕思诚谓偰哲笃曰。钱钞兼行。轻重不伦。何者为母。何者为子。汝不通古今。徒以口舌取媚大臣乎。夫以钞为母。以钱为子。钞数多而钱数少。钞以便总统之用。钱以便零析之用。此法未尝不善。偰哲笃虽非达时务者。而吕思诚亦岂中理之论哉。刘定之曰。少造之则钞贵。而过少则不足于用。多造之则钞贱。而过多则不可以行。此亦至理。然多少之得中。要在相其时势。非有一定也。刘氏又曰。一交千文者。钞之良法也。轻而为中统之一文与三文。重而为至元之一贯析五。皆不可行也。夫谓一文三文之不可行则诚然。若谓五贯之钞即不可行。则拘泥甚矣。凡前人论钞之说。皆当辨别其是非。而要可以一言蔽之。凡行钞必在承平盛世。则有以致富足而弭乱源。若金之末造。疲于用兵。虽货财山积。亦必告匮。而徒屡更其钞法。何益之有哉。明之中叶。钞久不行。至庄烈帝之十六年。财匮已极。方思行钞。所以虽有倪元璐之才不能为也。论者未尝不惜其行钞之晚。然则幸生太平无事之时。其何可不讲求钞法也哉。

 第六

行钞患有伪钞。犹之银有假银。钱有私钱耳。岂遂足为大害哉。吾谓欲作伪钞。其难百倍于假银私钱。而禁之差易。昔人论不欺有三。曰不忍欺。不能欺。不敢欺。今诚举钞法而善行之。则百姓有不忍欺者一。不能欺者四。不敢欺者二。果能行钞。而百姓以银换钞。予以一分之利。以钞纳粮。又予以一分之利。是百姓陡获二分之利也。而又一切以仁政施之食毛践土之民。方将感激鼓舞之不暇。其甘心作伪以取显戮乎。此其不忍欺者一也。特造佳纸。即颁纸式。禁民间不得行用此纸。此其不能欺者一也。多为印记。篆法精工。使人难于摹放。此其不能欺者二也。大钞则用善书者。笔迹可验。其余则监造大臣皆自书名。彼必不能以一人而摹众人之字。此其不能欺者三也。随处立辨钞之人。官给以禄。此其不能欺者四也。犯者严刑斩杀枭示。此其不敢欺者一也。首告者重赏。官长能发觉者。立予迁擢。此其不敢欺者二也。夫人之得以作伪者。往往乘于所忽。苟专意防伪。岂有不可防者。即如往者假照一案。亦由于司员之疏忽。一加惩治。焉有再犯者乎。且今民间之会票。尚不容假。岂有国家通行之币。而遂无术以止其伪乎。世或谓文沈仇唐之画。尚有伪者。然彼之作伪。止图徼幸以欺一二人。而非有严刑重赏以禁之也。岂可与钞同日而论哉。故吾谓伪钞之禁易易也。

 第七

今以用银较之用钱。则钱以重滞而不便于盗贼。以用银较之用钞。则钞又以轻微而不便于盗贼。盗贼之劫银也。有望其车之尘土而识之者。有其舟之水痕而知之者。而用钞则非有车尘之可望舟痕之可也。藏之怀袖。杂之书册。莫可得而窥伺矣。而世有妖术能算取人之银者。至行钞而亦无所施其技矣。且银则无可标记耳。而钞则有号数之可稽。有印章之可辨。盗贼取而用之于市。未有不立败者。顾亭林先生尝言用银之害。则河北之响马必多。至近日而解饷时有被劫者。而商贾行旅更有戒心。使天下但用钱与钞。则盗贼庶可少弭乎。况乎行钞则国有余财。而捕盗之赏必厚。防盗之术必多。而且为民开其衣食之源。则更有以弭盗于无形矣。至于猝遇水火之灾。又易于怀挟而去之。则甚矣。行钞之利之不可胜言也。

 第八

或曰。如子之说。则钞法至矣尽矣。何以前代行之不胜其獘。而卒至于废而不行乎。应之曰。吾之所谓行钞者。宋金元明之法也。而所以行钞者。固非宋金元明之法也。宋金元明立法不能尽善。至于獘见而乃自更其法。钞法至于屡更。而民乃受其害矣。此非前人之心思。不能及后人之心思也。盖创始者之难为功也。前人之创法。不能预见数十百年后之时势而为之预防其獘。至于今日。统观前代四五百年之故事。考钞法之源流得失。又有以见夫自明嘉靖以来用银之獘。参验之于民间用钱票会票之风俗。而后为之酌古斟今。以期于尽善而可行。岂复蹈前人故辙哉。故用钞而必禁铜器与铸大钱者。宋金元明之法所无也。钞必精工华美。多费工本。而使之不易作伪者。宋金元明之法所无也。钞必装潢糊裱。分为等差。而使之不至速朽者。宋金元明之法所无也。以银换钞。以钞纳粮。获利二分。而必不使之新旧倒换以有折阅者。宋金元明之法所无也。大钞必书写格言。精求书法。而使之常可宝玩者。宋金元明之法所无也。宋金元明之立法。不可谓不详。而自今观之。则其心思所不到者犹如此。然则如吾说而用之。数十百年之后。亦安保无见其敝而思救之者乎。然其小小条目虽可更移。而其大体要不可变易。则虽百世常行可也。或曰。近世顾栋高惠士奇尝欲复古用贝之制。其说可乎。曰。贝久则亦朽耳。用贝而使百姓争求海贝。非权归于上之道也。既无大利。何为而变法哉。惟行钞。则能使国家尽有天下百姓之财。而天下百姓之财。又人人顿获二分之利。斯其策之所以为神妙而无穷也。姑以二分言之。其实即使民获倍利亦可。

 第九

从来欲图天下之大功。而权其可行不可行者有三焉。曰理。曰情。曰势。夫行钞者。将使国家独操钱币之权。而一切实利皆予之百姓。其名正大。此揆之理而必可行者也。百姓以银易钞。无耗折之虞。而反有加增之利。其意仁厚。此度之情而必可行者也。百姓苦于用银之重滞。而又有成色之高低。是以有会票钱票之用。一旦易之以钞。其事便利。此按之势而必可行者也。苟以荆公青苗之法较之。则放债取利。其理已背谬矣。损下益上。其情已刻薄矣。抑配追比。其势已窒碍矣。当时若韩魏公苏子由之论。剀切详明。固已使荆公无词之可辨。而乃悍然行之。特以权位劫持人耳。此其所以为执拗也。然而天下耳食之徒。狃于因循怠惰之风。而不知远虑。闻有变法更张之说。则必极口诋之曰。是又一安石青苗法也。而孰知其名实之相悬万万乎。青苗之利。取之百姓者也。故利有限而民受其害。行钞之利。取之天地者也。故利无穷而君操其权。孰得孰失。有识者必有以辨之矣。

 第十

顾亭林先生文集中。极言用银之害。而于日知录中又极言用钞之不可。其意欲使天下专用钱。然专用钱。则下苦于重滞之难赍。上苦于征解之不便。其势必不能行。则莫若仍济之以钞。夫亭林所以言钞之不可行者有故焉。一则因壅滞废阁之獘。一则因昏烂倒换之獘。然此皆明人之不善行钞。而非钞之不可行也。夫钞之废阁。由于银币盛行故耳。而银币盛行。一坏于太祖既禁用金银。而九年复许以银代输租税。再坏于宣宗除郡国输钞京师之令。而钞遂出而不入。三坏于英宗有收赋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由是朝野率用银。而钞壅不行矣。昏烂之獘。由于制造不精。而行用繁。则必至于倒换。倒换则胥吏得上下其手。而獘生矣。今使国课一皆收钞。则必不至于壅滞。钞必自一贯起。程序精工。加以糊裱。则昏烂自少。即久而昏烂。仍许其纳钱粮解部焚毁。是又阴用倒换之法而无其獘。大钞则装潢成卷。藏之以函。自可历久不坏。惜乎前人造钞。见不及此。故钞有时而废也。今既洞见用银之害。转思行钞之利。而又能去此二獘。则行钞之后。虽百世断无复废钞而用银之理。而藏钞之家。岂忧其一朝干没哉。假令起亭林先生一质斯议。必以钞为可行矣。

钞币论叙道光二十六年  

许槤

世传吕洞宾初见锺离云房。云房取石点金与之。洞宾问此金复当为石否。答曰。三千年后。复还为石。洞宾掷而弃之。曰。可惜误三千年后得金人矣。事虽近诞。语实至理。夫一卷之石。为金几何。而神仙犹虑误三千年后人。何其见事之智而用心之仁也。自宋行交子。为钞法之祖。世以为神仙点金之术。无以踰此。然近或数年远或一二十年。悉化为石矣。元行孤钞。以丝为本。而以金银称提其间。似金而实石也。明直用空钞。则是未成金之石矣。而强以与民。民有真金。反指以为石。而禁其行使。当时儒者林立。不知石之非金而与之。是不智也。知其非金而犹与之。是不仁也。何无一人类洞宾哉。近世金多出洋。议者求所以点金之术而不得。遂注意于前人已弃之石。而洞庭王氏钱币刍言立说尤辩。学士大夫往往宝藏其书。余惧夫石之不可用。而徒驱金以资外洋也。又惧夫人人自以为锺离。而献石于官也。恒思有以辟之。鞅掌未暇。季弟楣方养家居。近以所著钞币论寄余是正。则为王氏书作也。其见地多与余合。首通论。于钞法源流当世利病尽矣。次钞利条论。仍其利之名而着其不利之实。次造钞条论。次行钞条论。剌取原议各以类聚次第诘难。而禁铜与铸大钱条论从焉。次论。略举宋金元明事一二指陈其谬。余不复悉论。余既览而善之。即所未尽。系以案语。付剞劂氏。阅是书者。尚无轻言点金可矣。

钞币通论  

许楣

 第一

钞者纸而已矣。以纸取钱。非以纸代钱也。以纸代钱。此宋金元沿流之獘。而非钞法之初意也。今有创议者焉。取其獘法。奉为良法。而其为法也。则又宋金元獘法之所无有。而反以为宋金元良法之所无有。卒其日夜之所精思。而视为百千万亿之金钱者。自人视之。则皆纸也。然且曰吾将以是尽易天下百姓之财。夫以纸取钱。而至于负民之钱。此宋金元獘法之所有也。以纸代钱。而至欲尽易天下百姓之财。此宋金元獘法之所无有也。夫自用银以来。虽三尺童子。莫不知银之为贵也。然使操一星之银以适市。而曰吾将以是尽易肆中千万之纸。则人必哗然笑之。为夫一星之银。固不可以尽易千万之纸也。夫纸之于银。其贵贱之相去也远矣。人之爱银与其爱纸。其相去也又远矣。千万之纸。而易以一星之银。则笑而不与。千万之银。而易以一束之纸。则欣然与之。岂其明于爱纸而昧于爱银也。不知爱银之甚于爱纸。而欲以其所甚贱。易其所甚贵。且欲以其贱而少者。易其贵而多者。乃曰如是则天下皆争以银来易钞。于虖。吾不知其何以来易也。

 第二

或曰。如议者之言。国赋一皆收钞。何为其不以银易钞也。曰。钞收其银。赋收其钞。官不惮烦。而自相为易。民固未尝易也。或又曰。宋辛稼轩有言。民间上三等户租赋。并用七分会子三分现钱输纳。则会子之价。势必踊贵。国赋收钞。使民晓然知钞之即可当银。则皆贵钞。何为其不以银易钞。夫法必行之自上。官自为易。非不惮烦也。所以诱民之易。而使之趋于钞也。曰。稼轩之言。此捄钞獘之继事。而非行钞法之始事也。钞之始事。纳钱于此。取钱于彼而已。宋之交会皆然。交子失信而负民钱。然后改造会子以新其耳目。而交子变为败楮。及会子又失信而负民钱。则无可复改。故稼轩欲以输纳收之。非尽能收之也。示以有收之之时而已。民间得受会子。不始于收之之日。势不能委弃。幸其有时收之。则亦姑相与行之。故曰。此捄獘之继事也。假令行交会之始。即多出虚纸。以易民钱。而第令分其十之三四以输税。则民皆知输税之外尽为虚纸。谁复以现钱易虚纸。哉。今议者于行钞之始。即欲以虚钞尽易天下之银。而第令以钞输赋。以示钞之可用。彼民也皆知输赋之外。银可以易钞。钞不复可以易银。易银必待十年二十年钞法既行之后。所谓俟河之清者矣。何为以现银易虚钞哉。

 第三

是故钞始于唐之飞钱。仿于宋之交子。皆以纸取钱。皆良法也。交子无钱而法一獘。变为会子。北宋始终名交子。南宋绍兴元年。改造关子付婺州。三十年。始造会子。是后遂名会子会子无钱而法再獘。变为孤钞。金制交钞。元因之而为孤钞。孤钞元一代行之。上积其欺。下积其愚。獘法之行。亦非一朝夕之故矣。何也。元虽与宋代兴。然当南宋中叶以后。固已灭夏灭金。跨有西北。其行钞与宋金有终始而无绝续。钞之流落民间者已多。不以取钱而以代钱。其欺民也久。民之受其愚也亦久。因恬然为罔民之政。而民亦安之。至明崛起承元后。獘法与时代俱绝矣。复欲续之。则民皆知其为欺人之物。故虽多为厉禁。其极至于断脰戍边。而终不可愚。吾尝譬诸钱庄。钱庄之始也。出票以会银。银与票相准。无或失信后时。于是豪商大贾从而信之。竞取其票为轻赍之计。或遂以票相授受。既而钱庄出票日多。而所受豪商大贾之银。颇以事耗。银与票不相准。稍或失信后时矣。彼豪商大贾。苟尽持票责银。则彼有闭肆而逃耳。不得已。听其分期。听其展限。甚或存母取子。岁岁易票而谨藏之。至于终不能偿。而后为废票。此亦积欺与愚使然焉。有贫子焉。见钱庄之以票取豪商大贾之银而不复偿也。亦效钱庄之票以与豪商大贾取银。则不笑即唾矣。故宋之交子。庄票之始也。一变而为会子。失信后时之票也。再变而为元之孤钞。存母取子而岁易之票也。至明而为废票矣。毁其废票。效其废票。则贫子之票也。明效之而不行。今而效之。是亦贫子之票而已矣。

 第四

且夫元之孤钞。则犹未若明之甚矣。明即以钞为本。而元以丝为本。明禁用金银。而元随路设立官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夫使民知钞之可以易丝易金银。则犹有所附丽以行。而不尽为徒纸。非若以钞易民之银而不复出也。然且物重钞轻。史不绝书。而谋国之臣。恒惴惴焉恐民之悟其欺而破其愚。终元之世不敢用钱。仅武宗一行旋罢。顺帝时偰哲笃始议以钞为母。钱为子。而吕思诚诤之于朝。刘基忧之于野。吕之言曰。钱钞兼行。恐下民藏实弃虚。非国之利。刘之诗曰。此物何足贵。实由威令敷。又曰。钱币相比较。好丑天然殊。譬诸絺与绤。长短价相如。适市从所取。孰要其粗。盖自宋行交子。积售其欺者数百年。然后元得以孤钞愚民。一决其籓。即不可复。故吕与刘皆云尔。迨脱脱卒用偰哲笃之言。而藩骤决矣。不可复矣。明欲复之。而直以空钞从事。与铜钱通行使用。则正符吕藏实弃虚之议。而刘之所谓孰要其粗者矣。恐其不行。乃复禁用金银。继又禁用铜钱。既而终不可行。于是有奸恶之科。充赏之格。阻滞钞法之罪。至有诱民易银以入之文网者。而愈不可行。卒无以复元之旧。吾故曰元之孤钞。积欺与愚使然。而獘法之行。亦非一朝夕之故也。况于法又加獘乎。

 第五

吾尝即议者之法而细绎之。则皆祖明之法也。其纲领则以钞与钱为二品通行。而钞为母钱为子。其节目则如使民以银易钞。是即明之以金银易钞者听也。其曰银不为币。虚悬其禁于十年二十年之后。而明则实禁之于始也。其曰银止准为首饰器[皿](血)。则永乐之令也。曰铸大小钱以便零析。即洪武铸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之制而变通者也。曰粮税皆收钞。虽本于宋辛稼轩之议。而明初商税收钱三钞七。宣德时秋粮亦尝折钞三分也。至如官俸悉加一倍。本俸暂给以银。加俸悉给以钞。则即明之钱钞兼给矣。钞久昏烂。以输纳为倒换。解部销毁。明洪武时亦鉴倒换之獘。而输榷税官收受烂损之钞解京矣。凡此皆与明无绝异者。乃谓明人不善行钞。以致废阁。而废阁之獘。由于银币盛行。银币之盛。首坏于太祖既禁用金银。而九年复许以银代输租税。夫径收其银以当租税。与迂其途于易钞以当租税。孰为善否。收其银于上。而民间交易用银。仍有厉禁。与虚悬其禁于十年二十年之后。孰为善否。谓彼不善行钞。而求所谓善于彼者无有焉。徒见明之钞止于一贯者。增至千贯。明之大钱止于当十者。增至当百而已。善乎否乎。至谓我 朝顺治八年尝行钞法。十八年因财用充裕停止。而当时所以行钞之法无闻。然岁造止十二万有奇。则为数至少。而始于易民之银。终于负民之银。一介小臣。有以知其必无是矣。

 第六

顾亭林先生文集中极言用银之害。而日知录谓唐宋以前上下皆用钱未尝用银。因举旧唐书宪宗元和三年诏曰。铜者可资于鼓铸。银者无益于生人。自五岭以北见采银坑。并宜禁断为证。又举杜佑通典谓梁初惟交广之域以金银为货。宋史仁宗纪景佑二年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始以银当缗钱。金史食货志正大间民间但以银交易。为今日上下用银之始。以余考之。银之为币久矣。特未若今日之盛耳。上之用银亦久矣。特未以当赋耳。未尝当赋。故元和之诏。右铜左银。由两税用钱也。今案晋李雄初得蜀。用度不足。诸将有以献金银得官者。是银与金固并充用度矣。其事在梁以前。唐韩建献朱全忠银三万两助军。则以银为军实矣。而东坡尺牍有与参寥书以银二两托致茶果奠辩才。与范元长书以银五两为秦少游斋僧。是宋时民间以银为币之明证。又唐敬宗宣索左藏银十万两贮内库以便赐与。董昌为威胜节度使于常赋外加敛数倍充贡献馈遗。每旬发一纲金万两银五千铤。五代唐李继韬母杨氏赍银四十万赂庄宗伶人宦官得免罪。江南主献周世宗银十万两又遗宋赵普银五万两。宋祖密遗其使臣如数。苟银不为币。何当时上下交征银如此。盖周末至汉盛行黄金。魏晋后金日少。银日多。而钱重难致远。势不得不趋于银。至明以银当赋。然后上下盛行。盛于明而非始于明。亦非始于金也。议者以亭林言用银之害。欲废银用钱。因欲废银用钞。夫亭林之废银。废其以银当赋耳。非谓尽废天下之银也。如欲尽废天下之银。是惟无银。有则虽废于上。必不能废于下也。

 第七

日知录又历举唐宋元明岁入银数皆至少。此未以当赋故也。然李继韬一节度使耳。而其母杨氏积资至百万。挟以入京者四十万。宋靖康之季。汴城括库银八百万。括诸民间亦四百万。其见诸唐以前者。汉董卓郿有银八九万斤。昭烈得益州赐诸葛亮等四人银各千斤。梁武陵王纪黄金一斤为饼。百饼为(告)。至有百(告)。银五倍之。详载日知录。金正大间民间交易皆以银。元史成宗纪岁入银仅十万两。陈允锡作史纬亦疑其太少。以为专指坑冶所得。日知录作六万两。然考岁赐诸王以下。除折钞外。已八万九千余两。其非时赏赐不与。考元文类。太祖赏仳理伽银五万两。见欧阳元所撰高昌偰氏家传。世祖赐史天泽白金百笏。薨赙白金二千五百两。赙阿力海涯如之。赐廉希宪银五千两。赐彻里如之。赐高兴银五百两。史格如之。见各家所撰神道碑。其五百两以下者不悉数。史天泽廉希宪彻里高兴赐金事。亦载元史。将士有功赐银。载元史者尤多。又随路设立官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而其先太宗时燕京刘忽笃马等及回鹘以银一百八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为耶律楚材奏罢。回鹘奥都剌合蛮复以二百二十万两扑买课税。楚材争之不能得。俱见宋子贞所撰神道碑。元史稍有异同。奥都剌合蛮又赂楚材银五万两不受。元史不载。则当时银多可知。至明而日盛。至我 朝乾隆嘉庆之间。盛极矣。乾隆中户部库贮至七千余万。而民间无银少之患。其时银每两。止易钱八九百文。银之流布于天下者已足天下之用。而民间地丁皆征钱。官为易银上库。无如亭林所言用银之害。向使无漏卮之耗。虽长此不废可也。至于今而数千年之蓄积。半耗于漏卮矣。而其势方未有所止。然而又欲用钞废银。则银不可废。而钞更为厉民之阶。何者。漏卮岁数千万。 国家税额亦数千万。民间以漏卮故。苦银日贵。而又欲以钞收银。壅之于上。则银益骤贵。而山僻州县。昔之以银完粮者。亭林谓民至丰年。卖其妻子。名曰人市。今幸官收其钱。易银上库。一旦征其纳钞。则民将负钱走通都大邑易银。以易钞而后输官。吾恐人市之复兴也。

 第八

然则银终不可废乎。曰。银将尽矣。贵犹不可得。何有于废。然则因其贵而以钞法平之。岂不可也。曰奚可。银。银也。钞。纸也。然则以疏通钱法平之何如。曰可也。虽然。银贵。一事也。钱贱。一事也。由钱贱而银贵者。以疏通钱法平之。由银贵而钱贱者。虽暂平犹当益贵也。钱贱而银贵。银贵而钱贱。有以异乎。曰异。泉府充溢。贯朽尘积。而银不加多。是谓钱贱而银贵。漏卮无极。以万以亿。而钱不加多。是谓银贵而钱贱。夫钱贱而银贵者。病止于钱。收之则瘳矣。银贵而钱贱者。银与钱交病。方收钱以瘳银。旋漏银以病钱。益之一。无裨于损之十。如蓄水然。均是瓮也。一溢一浅。挹其溢以注之。浅则平矣。均是瓮也。一漏一不漏。挹其不漏者以注之漏者。则几何其能平也。曰。此议者所由欲行钞也。行钞而变其税法。则平矣。曰以钞易银。是犹以尘饭涂羹疗饥渴也。且夫由租庸调变而两税。由征钱变而征银。是皆古今变法之大者。而事又有非变法所能尽。于虖。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不能不叹息痛恨于漏卮之始也。

钞利条论  

许楣

 第一

 议者曰。凡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无尽。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则操不涸之财源。其大利一也。

论曰。天下之物。惟有尽故贵。无尽故贱。淘沙以取金。金有尽而沙无尽也。凿石以出银。银有尽而石无尽也。天下之至无尽者莫如土。烧土以为甓。范其文曰一两。人必不以当金当银。造纸以为钞。印其文曰一贯。独可以当钱乎。且钞法之獘。非以钞之有尽也。正以钞无尽而钱有尽故也。否则百万千万之纸。今固无尽。而古亦岂有尽乎。

 兄槤曰。凡以他物为币。皆有轻重变易。惟金银独否。黄金古为上币。今虽不为币。而其重乃更甚于为币时。银古不为币。然自禹贡以后。与金重。时代有变迁。而此二物之重。亘古不变。锱铢不以为少。百千万不以为多。至于钞。骤增百万即贱。骤增千万则愈贱矣。宋元金之季。钞未尝尽。果能救财源之涸否。

 第二

 议者曰。万物之利权。收之于上。布之于下。则尊国家之体统。其大利二也。

论曰。既尽收其银。又悉禁其票。绝天下之利源。而垄断于上。何体统之有。

 第三

 议者曰。百姓便于行钞。洋钱不禁自废。则免外洋之耗蚀。其大利三也。

论曰。外洋之耗蚀不在于洋钱之来。而在于纹银之去。使中国纹银不出洋。则洋钱亦银也。银入中国。何尝耗蚀。自嘉庆十年后。鸦片烟渐滋。外夷以鸦片易银。还以银铸洋钱。入中国贸易。然后有耗蚀之患。近年鸦片银岁漏数千万。损鸦片之百一。以之易货有余。而新洋钱来者亦遂少。盖专以鸦片耗蚀纹银矣。而银已将尽。势必搜括洋钱。洋钱将不禁自去。中国苦纹银之而银已将尽。势必搜洋钱。洋钱将不禁自去。中国苦纹银之少。势必销镕洋钱。洋钱将不禁自罄。知洋钱之耗蚀纹银。而不知鸦片之并将耗蚀洋钱也。何待行钞以速之尽哉。

 兄槤曰。洋钱乃外夷之制。谓非中国所应行使则可。谓钞之便于洋钱则不可。洋钱则不过寸余。身带二寸之囊。贮洋钱十枚有余。傥贮小钞十贯。每贯长必尺许。阔必五六寸。纸又极厚。就令折迭如洋钱之大。囊腹皤然矣。或谓十贯自有总钞。无须零析。此又不通之论。寻常日用。岂可从十贯起乎。又曰。若是则民间用钱票何也。曰。以票与现钱较。则票为便。且钱票长不过四寸。阔不过三寸。纸又极薄故也。然今江浙盛行洋钱之处。即不用钱票。则以票虚而洋钱实也。

 第四

 议者曰。海船载鸦片烟土。每岁私易中国银累千万以去。用钞则彼将无所利而自止。则除鸦片之贻祸。其大利四也。

论曰。使用钞而果可废银。则鸦片之贻祸方大。何也。用钞而废银。则银为中国无用之物。载鸦片以易中国无用之物。中国之民有不推以与之者乎。且鸦片之来。由于中国之民。乐于吸食以自祸。而彼得贻之耳。不能禁乐祸之人。安能除贻祸之人。

 兄槤曰。此所谓驱银出洋矣。

 第五

 议者曰。民间多用钱票会票。每遇钱庄歇闭。全归无用。行钞则绝钱庄之亏空。其大利五也。

论曰。钱庄取富户什百千万之银。而其终悉化为纸。则为亏空。 国家取百姓百千万亿之银。而其始即化为纸。独非亏空耶。且今天下钱庄。固不皆亏空也。行钞然后亏空者众矣。民间闻钞法将行。惟恐钱票化为废纸。必争就钱庄取钱。旬日之间。远近至。钱庄之大者犹可挹注。其小者猝不能应。不亏空何待。然则迫钱庄之亏空者钞也。

 兄槤曰。钱庄之失业。犹可言也。贫民抱空票而妇子愁叹。不可言矣。

 第六

 议者曰。百姓苦用银之重滞。故乐于用票。易之以钞。则顺民心之所欲。其大利六也。

论曰。今之会票。即古之交钞也。交钞之始。本以富民主之。其后富民不能偿。变为官钞。而其不能偿更甚于富民。至变为孤钞。钞废而后票兴。民之乐于用票也。以其有交钞之利。而无孤钞之害也。今以无银之钞。而易有银之票。百姓之不乐甚矣。民心之不顺甚矣。且天下事有不便于民者。则当易之。民便用票。何以易为。

 兄槤曰。钱票有辗转相授不取钱者。银票虽存本取息。亦须岁易其票。若会票则交银于此。取银于彼。从无空票。不知议者何缘视同孤钞。

 第七

 议者曰。钞法既行。然后禁打造铜器。而以重价收铜。铜既多。乃铸钱为三等。当百当十当一。则极钱法之精工。其大利七也。

论曰。据条目所开。以钞与大钱发与钱庄。则行钞之始。即需大钱矣。此言钞法既行而后铸。一何矛盾乃尔。

 第八

 议者曰。国赋一皆收钞。则无火耗之加派。其大利八也。

论曰。钞可当钱。则岂但无火耗之加派而已。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虽尽蠲天下之赋可矣。如不能何。

 第九

 议者曰。钞文书明定数。虽欲上下其手而不能。则绝胥吏之侵渔。其大利九也。

论曰。使胥吏而无所欲。虽暮夜投以金。亦将挥而去之。苟有所欲。虽钞文判曰侵渔者斩。犹有所不顾也。夫舞文之吏。上下无方。彼固有明目张胆以取之者矣。岂一点一画之所能缚其手乎。

 第十

 议者曰。钞直有一定。商贾不得低昂之。则去民心之诈伪。其大利十也。

论曰。前代之钞。直未尝不一定也。商贾犹今之商贾也。然物重钞轻。史不绝书。非低昂而何。借曰彼之钞法未善。则如议者所开条目一贯之钞。其买诸官也虚其百。其输诸官也浮其百。不待商贾之低昂。而官已自低昂之矣。

 兄槤曰。今商贾用银一两祗是一两。用钱一千祗是一千。银钱互易。乃见低昂。钞文一贯。亦祇是一贯。然能令商贾之必当千钱乎。

 第十一

 议者曰。奸民倡邪教。蓄逆谋。类皆以财利要结人心。国家财用不绌。缓急有备。则戢奸回之逆志。其大利十一也。

论曰。倡教之奸民。类皆游手无钱。其始固未有逆谋也。藉图财利耳。既有财利。然后有逆谋。既有逆谋。彼乌知国家之财用不绌与否而戢其志耶。况更以钞为财用。则宋金之季。所绌固非此物矣。

 第十二

 议者曰。边疆起衅。每因抢夺银币而然。今易以钞。彼此无所觊觎。则弭边界之生衅。其大利十二也。

论曰。驱略畜产。系累妇女。汉后边衅多矣。何尝以银币。近时野番屡有抢夺牧马及蒙古牲畜之事。何尝以银币。古公之告邠人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何尝以银币。彼封豕长蛇。贪而思逞。其视畜牧银币也。妇女银币也。土地银币也。凡可觊觎抢夺者举银币也。何必银币。

 兄槤曰。古公之皮币犬马珠玉。即银币也。尽举以予之。犹不能弭边衅矣。

 第十三

 议者曰。天下有银若干。悉来易钞。则供器皿之鼓铸。其大利十三也。

论曰。明洪武禁用金银。欲以重钞。民犹重金银而轻钞。今行钞之始。既未禁银。则官自用钞。民自用银。何为而易钞。且恭俭之世。所不足非器皿也。安用以银为器皿。安用取百姓家百千万亿之银以为器皿哉。

 第十四

 议者曰。用银有白纹元丝洋钱之不同。钞则归于画一。则同天下之风俗。其大利十四也。

论曰。天下之风俗。有大于白纹元丝洋钱者矣。白纹元丝洋钱不同。而同归于银。何害。

 第十五

 议者曰。富家间以土窖藏银。历久不用。一闻变法。悉出易钞。则去壅滞之恶习。其大利十五也。

论曰。天下之银。半已出洋。西北窖银吾不知。东南则无矣。设果有之。则历久不用之银。彼方以不用为用。又何为而易钞。

 兄槤曰。非特不易而已。又将其不窖者窖之。盖以之取息于钱庄。则虑其没银而还钞。以之居货。则虑官吏之强以钞市也。

 第十六

 议者曰。钞式宜变从前。分为几等大小钞。皆书印格言。俾民识字。则寓教民之微意。其大利十六也。

论曰。吾游京师。见钱票多有取陋室铭朱柏庐家训。作细楷刻印其上者。尝试举以问车夫。则皆瞠不知何语。至有并钱铺之名不识者。乌在其识字也。

 第十七

 议者曰。货物壅滞之处。以钞收之。物价必平。则致百物之流通。其大利十七也。

论曰。历观行钞之世。物重钞轻。但闻钞滞。不闻物滞也。

 第十八

 议者曰。造钞有局。办钞有人。且因财足而兴水利务开垦。则广谋生之涂径。其大利十八也。每遇赈恤兴筑。不假富户捐输。则杜官吏之勒捐。其大利十九也。国计大裕。捐例永停。则清仕途之拥挤。其大利二十也。凡漕务河务盐务。皆有积獘之当厘。而不敢议者。恐经费不足耳。行钞可无虑此。则除万事之积獘。其大利二十一也。一切取民者从薄。予民者从厚。则行千载之仁政。其大利二十二也。

论曰。此皆钞法盛行后事也。吾方论钞法之必不可行。则此皆不足论。故存其目而以不论论之。

 兄槤曰。明时省臣条陈十便。亦正如此。皆不足论。盖以纸为必可代银。则事事见为利。以纸为必不可代银。则事事见为獘也。

造钞条论  

许楣

 第一

 议者曰。交子流而为钞。交子用以取钱。不必精工。钞以代钱之用。则必极其精工。

论曰。钞以代钱之用。此著书者之症结。宜其视金银铜举无足以敌纸者。而锐欲行钞。夫天生五金。各有定品。银且不可以代金。而谓纸可以代钱乎。弗思耳矣。

 第二

 议者曰。钞分六等。曰千贯。曰五百贯。为大钞。曰百贯。曰五十贯。为中钞。曰十贯。曰一贯。为小钞。

论曰。造钞而至千贯。不知何以出之。夫一贯之钞。其出之也。犹曰使民买以完纳粮税。然一转手间。仍入而不出。千贯之钞而欲出之。是必天下富商贸易之银。尽为完粮纳税之银而后可。

 第三

 议者曰。今之会票。有至累千金者。故大钞径可造至千贯。

论曰。千金之票。欲金而得金。千贯之钞。能欲钱而得钱乎。析而为小钞。则依然纸也。变而为大钱。则五十步之钞也。

 第四

 议者曰。大钞则用善书者。笔迹可验。其余则监造大臣皆自书名。作伪者。必不能以一人而摹众字。

论曰。赵董文祝之书。自非细心巨眼。真以为伪伪以为真。善书者尚不逮赵董文祝。而天下之细心巨眼亦寡。焉得人人而辨之。监造大臣。或岁一易焉。或月一易焉。或朝任而暮罢焉。其为人多矣。以多人之字。而散诸天下。其果若人书耶。未可知也。其非若人书耶。未可知也。又焉得人人而辨之。

 兄槤曰。就令监造大臣久任不易。亦难皆自书名。 国家岁入数千万。以近日银价每两易钱二千计之。约须造钞倍银之数。监造大臣。汉人或二字或三字。满人多有四五字者。假如造一千万贯小钞。姓名通算三字。共字三千万。终日伏案疾书。人不过三千字。终岁纔百余万字。合三十人之力。竭终岁之劳。分署姓名。然后能尽书一千万贯之钞。况造钞又不止千万贯乎。

 第五

 议者曰。欲作伪钞。其难百倍于假银私钱。特造佳纸。禁民间不得行用。此纸多为印记。篆法精工。使人难于摹放。

论曰。特造佳纸。禁民间之不行用易。禁纸匠之不私造难。虽使禄之终身。不许出外。然天下纸匠非一。岂无同工。至摹放印篆。则更易矣。兰亭之本可缩诸玉枕。不失一丝。况印篆朱多则污。朱少则缺。重按则粗。轻按则纤。更非兰亭比乎。

 兄槤曰。乙巳夏在苏州谳局。会审常熟民人京控该县重征一案。据黏呈串票数纸。将常熟印信比对符合。而漕书俱云实无此重串。迨后审明系原告人描画印信。适有臬札在旁。令其当堂描画。伊将笔管撕一篾片。随醮印泥点触纸上。印文粗细缺蚀。丝毫不差。如所云多为印记。篆法精工。正复何益。

 第六

 议者曰。世或谓文沈仇唐之画尚有伪者。然彼之作伪止图徼幸以欺一二人。

论曰。此一二人者。虽非精鉴。亦必具眼。然犹不能辨而受其欺。况欲以蚩蚩之氓。而人人能辨善书之迹印篆之文监造之字耶。

 兄槤曰。昔年在山左谳局。有吕姓黏庄票控告一案。票注贰百千。钱庄祇认贰拾千。吊查庄薄。实止贰拾千。细验票上百字。一无补缀痕。图记花板字迹。分毫不爽。竟不能断为伪票。初疑庄伙舞獘。虚出贰百千之票。而书贰拾千于簿。研鞫至再。原告吐露真情。云以水洗去拾字。改为百字。始犹不信。令其当堂洗改。次日持一白笔来。不知笔内有无药水。即将原票千字用清水一滴.以笔扫洗.上下衬纸按吸.随洗随吸.至白乃止.世固有巧夺天工如此者.讵止欺一二人耶。

 第七

 议者曰.造钞约已足天下之用.则当停止.俟二三十年之后.再行添造.仍如旧式.不改法也.

论曰.宋金元之钞.未尝不欲足用而止也.而卒至增造无艺者.能足天下之用而不能足国家之用故也。自古开国之君.量天下之土地山泽之所入以制用.其始常宽然有余.至后嗣.非甚不肖也.然水旱耗之.兵革耗之.宗禄庆典及诸意外费耗之.用度稍不足矣.势不得不于常赋之外.诛求于民。而行钞之世。则诛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增之则天下之钞固已足用。而多出则钞轻。国用仍不足。宋金元之末。流獘皆坐此。今议造钞足天下之用而止.而国赋一皆收钞.则停造之后.收钞有常数矣。使国家而无意外之费则已。有则安所取之。取之于添造必矣。然而天下之钞非不足也。为之奈何。

 兄槤曰.多出数百千万之钞于天下.则天下轻之.多出数百千万之金银于天下.天下必不轻也.亦可见物之贵贱.皆其所自定.而非人之所能颠倒矣。

行钞条论  

许楣

 第一

 议者曰.以钞与大钱发与钱庄.即禁其私出会票钱票.如领钞及大钱满一万贯者.半年之后.核其换银若干.予以一分之利.止收银九千贯之数.又以一分之利予百姓.止收八千贯之数.

论曰.钞之罔民始此矣。钱票姑勿论.会票皆银也.其数盈千累万.禁票而行钞.则钱庄收存豪商大贾之银.皆不复还银而直还钞。何也.还银则不能短其一毫.还钞则累累之银.国家取其八.钱庄取其二.而豪商大贾.虽有百万之银.一朝悉化为纸.非罔民而何。民间以银易钞.犹可以九百买一贯.钱庄以钞还银.则直以一贯作一贯.故可取二分之银.

 兄槤曰.行钞之令一下.则富民火速以催还银.钱庄迁延以待还钞.必然之势。

 又曰.此论会票之银也.银在钱庄手.故得取其二。若寻常存母取子之银.则富户存于钱庄.钱庄亦分存于各铺户.设各铺户以银向钱庄买钞以还钱庄.则二分之银.铺户分其一矣。

 又曰.设富户知钱庄之欲没银而还钞也.因谓钱庄曰.汝还吾以钞.不过没吾银什二耳.今吾愿与汝银什三.汝还吾银什七.钱庄必欣然从之。若是则虽有大钞不能易银。而徒为钱庄没银之利薮矣。

 第二

 议者曰.民以银易钞.在下令一年之内.准加一分之利与之.二年之内.加五厘之利与之.二年之外.照时价不加.

论曰.加以一分之利.则钞文一贯.而买之实止九百.甲有物而货于市.其值千钱.乙以千钱偿之。丙以钞一贯偿之。取乙之钱。则以九百买钞。而余百钱。取丙之钞。则百钱之余无有矣。将取乙之钱乎。取丙之钞乎。是出令之始。而一贯之钞已明示以止作九百之用。又何论二年内外一分五厘之纷纷哉。

 第三

 议者曰。使民以钞纳钱粮及关税。又予以一分之利。如一贯之钞。准作一贯一百文用。

论曰。以钞发与钱庄。既予以一分之利。民以银易钞。又予以一分之利。是于什之中损其二。复使民以钞纳粮税。而予以一分之利。是于什之外损其一。通计之为什一分而损其三。 国家岁入数千万。一行钞而什一分损其三。岁入顿少银一千余万。然且左手收银于钞局。右手收钞于税局。钞仍在官而不在民。民仍纳银而非纳钞。乌在其为行钞乎。钞之所行。不过强以当廉俸。强以当兵饷。强以当吏役工食。持纸钱以适市。而市之闭肆者众矣。

 第四

 议者曰。使民以银易钞。既加以一分之利。以钞完纳粮税。又加以一分之利。是民陡获二分之利也。谁不以银易钞。

论曰。今有富室积银巨万。而计产完粮不过百两。以百两之银易钞以完粮。固陡获二分之利矣。设尽以其银易钞。既非完粮。能以一贯当一贯乎。既以九百买诸官。能以一贯用诸市乎。二分之利安在。徒令巨万之银。悉化为纸耳。谁以银易钞哉。

 兄槤曰。完粮百两。而获二分之利。不过少完银二十两耳。在富室所得亦甚微矣。设以此二十两易钞。则二分之利。亦化为纸。

 又曰。富室粮银。其不及百两者何限。则所得更微。

 第五

 议者曰。凡钱粮关税悉皆收钞。一贯以下悉征钱。

论曰。贫民钱粮满贯者少。则利在大户。胥吏地保。收贫民之钱。易银买钞以输官。则利在胥吏地保。 国家岁入。什一分损其三。而贫民曾未得其一毫也。

 兄槤曰。正使满贯。所获亦无几耳。议者屡以二分之利为言。曾未计及此。

 第六

 议者曰。国家行一小钞。可得九倍之利。行一大钞。可得十九倍之利。

论曰。取民九倍十九倍之银。而偿以丈尺之纸。国家利矣。其如民之不利何。民既不利。钞必不行。九倍十九倍之利。必不可得。

 第七

 议者曰。随处立辨钞真伪之人。官给以禄。

论曰。纹银也。洋钱也。一哄之市。必有能辨之者。千室之邑则伙矣。万家之都则益伙矣。民有纹银洋钱。随处可辨。亦随人可辨。行钞而官立辨钞之人。立一人则止一人。立十人则止十人。势不能如民间之伙也。而且在一处则止一处。名曰随处。实不能随处也。然而辨之必于此人。人必于此处。是率天下而路也。

 第八

 议者曰。钞各分省。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换本省钞行用。

论曰。是困天下之行旅也。余浙人。姑以浙之所至言之。由浙而至京师。甫出浙界。即所带浙钞不可用矣。由是而江苏而山东而直隶。所在用钞。必所在易钞。势必一易再易至数易不止。且以银易钱。无适不可。以钞易钞。必于通衢大邑。则迂道他出不能矣。由径取捷不可矣。其或阻风水雨雪昏暮。迫欲易钞行用。而官局尚远。当复如何。

 兄槤曰。通衢大邑设一官局。以苏省而论。商贾至者日无虑千百。悉来验钞易钞。窃恐官局亦日不暇给。又曰。民间会票钱票。即于票之出入。暗中取利。又无抑勒之权。故随时收付。略无留滞。设立官局。则局中人皆为在官人役。其势如虎。民以他省钞至。不换则不可用。换则刁难勒索。控官所费愈大。不受其鱼肉不止矣。

 第九

 议者曰。五年或十年之后。钞法盛行。则民间之银。不得更以为币。惟为器[皿](血)首饰。卖买者不禁。私以银为币者。亦不加刑。第没入其银。以半赏告者。

论曰。天下之情伪。何可胜防。有物于此。值银一两。有银杯于此。其重一两。因以杯市。推而至于十两百两皆然。将以其为器[皿](血)而舍之乎。抑以其为币而没入之乎。而其真以银为器[皿](血)者。吾恐蠹役地棍之伺其后而执之也。

 兄槤曰。 国家岁入银数千万。十年即数万万。民间之银。无虑毕收于上矣。而钞法又盛行。安得尚有以银为币之事。十年之后。而民犹以银为币。则钞法之不行可知。

 第十

 议者曰。十年或二十年之后。银既毕收于上。则许商人以钞易银。打造银器。止作半价用。不准为币。民间如有未换钞之银。亦止准其为器皿。若以银易钞。亦止作半价用也。

论曰。凡物多则贱。少则贵。天下之银。一耗于漏卮。而再锢于府库。则少极矣。不待十年二十年。其价之贵。将不可思议。乃欲预悬半价之令耶。嘉庆时银每两易钱八九百文。今渐增至二千有奇矣。吾又不知所谓半价者何价也。

 兄槤曰。现在之银价。尚日贵而不能使贱。乌能定将来之银价。

 第十一

 议者曰。欲行钞。必先将条例布告天下。使人人知行钞之利。又誓之明神。永不变法。按钞法莫患于屡更。既不变法。则百姓自无疑惧矣。

论曰。条例一颁。即人人皆知银之将变为纸。断无有以为利者。永不变法。谈何容易。夫宋金元之变法。非乐于变也。钞有所不行故也。有所不行而务欲其行。则不得不变。变之而仍不行。则不得不屡变。而其不行也。以不利故也。非不利于上。而不利于下故也。苟上下皆利。则古人岂不知变法之不可耶。又何待誓之明神而百姓始不疑惧耶。

 第十二

 议者曰。藏钞皆用函。官库及富家以黄金。贫家以石。则火不能灾。

论曰。火炽而金镕。屋塌而石碎。可若何。千贯大钞。长尺而阔二三尺。卷之盈握。函加大焉。长过其卷。厚以分计。一函之费。约黄金三四十两。以近时金价计之可值千贯。以千贯之函。藏千贯之钞。钞而可用。是函与钞同价也。钞而不可用。则以黄金藏废纸矣。

 第十三

议者曰。行钞之初。官俸悉加一倍。本俸暂予以银。加俸悉给以钞。

论曰。民间惟完纳粮税乃用钞。非重钞也。以官之必欲收钞。而又诱以二分之利也。外此无所用钞矣。然而官有钞俸。将强民以必用。京官无权。先取物而后偿钞。其势必至于罢市。外官威重。抑配富户。责令出物与钱。不肖者或更责其出银。否即以阻挠钞法之罪。钞之罔民自禁票始。钞之厉民自增俸始矣。

 兄槤曰。凡官欠民债。皆可以钞抵矣。

 第十四

 议者曰。商人与外洋交易。但准以货易。不准以银。如彼国以银来。则令其先易中国之钞。然后准其买货。

论曰。银不为币。但当虑其易鸦片耳。其它货物何为不许以银。举世皆忧彼以银去。而此独恐彼以银来。异哉。

 第十五

 议者曰。前代不喜行钞。由于单纸易坏。

论曰。元织绫钞。非单纸矣。又造银钞。不易坏矣。而皆不行。何也。

 第十六

 议者曰。钞可易钱。钱可易钞。何至视为虚券。

论曰。大钞皆虚券耳。惟小钞乃得易钱。而一贯仅十大钱。百文仅十中钱。就令大钱中钱可量易小钱。要之通计天下虚券无虑什九。实券不能什一也。

 第十七

 议者曰。钞有号数之可稽。有印章之可辨。盗贼取而用之于市。未有不立败者。

论曰。劫钞于此邑。用钞于彼邑。比事主具呈报官。官据其号数印章移文他邑。则钞已用于市。而盗贼之兔脱久矣。徒令胥吏执市人为盗耳。

 第十八

 议者曰。青苗之利。取之百姓者也。故利有限而民受其害。行钞之利。取之天地者也。故利无穷而君操其权。

论曰。青苗之利。以钱取利也。民有不愿领者。当时有司犹以抑配从事。行钞之利。以纸取利也。民有不乐受者。今日州县能毋以阻挠致罪乎。君操其权而民受其害。厉于青苗矣。

禁铜条论  

许楣

 第一

 议者曰。设立收铜之局。民间铜器。以钞倍价收之。禁绝铜器铺。以铜私相卖买者。没入其器。更不加罪。胥吏不得向民间搜括。以致骚扰。

论曰。民间铜器。其利用者多矣。虽以倍钱收之。未必尽应也。何况倍钞。以铜器私相卖买。非首告官安得知。自好之士。焉首告。首告非蠹役即地棍耳。而蠹役地棍得钱即已。又焉遽行首告。首告必诬执人于市。而劫其铜器。曰予我者舍汝。不且以私卖买入官。懦者委而去之。强者与之争。然后牵以告官矣。官方以收铜为功。讵复置辨。不过没入其铜。驱其人令出而已。如是而犹曰胥吏不得向民间搜括。以致骚扰。吾不信也。

 第二

 议者曰。禁绝打造铜器之铺。立官铜铺。但造乐器锁钮。以便民用。

论曰。金史载正隆而降。铜禁甚严。民间铜器不可阙者。皆造于官而鬻之。既而官不胜烦。民不胜病。乃听民冶铜造器。而官为立价以售。其獘若此。顾亭林日知录。博考禁铜之令。而终以一言断之曰。今日行之。不免更为罔民之事。谅哉。

 兄槤曰。金史但言官不胜烦。民不胜病。而不言官之何以烦。民之何以病。今为引伸其绪。民间铜铺。所在有之。通都大邑。或至数十。然民为之则不觉。官为之则即一县一铺。欲以令长而兼商贾之事。是官不胜烦矣。民间铜铺买卖低昂。愿否任便。官卖。则任事者不免于定价外多取。设有损坏。皆当就官铺修治。试举极琐碎事言之。假令门户箱箧锁坏。常时铜工一呼即至。而官铺不能。能亦日不暇给。又窵远之处。更无暇往来仆仆。其它难以枚举。是民不胜病矣。

铸大钱条论  

许楣

 议者曰。当百钱须雕为龙凤形。约费工本九十余文。当十钱约费工本九文。当一者适与工本相当。

论曰。铸钱犹印书也。铸钱之精在治范。印书之精在雕板。假以当百当一钱形雕诸板。一则雕为龙凤形。工巧绝伦。一则寻常钱形。其雕工之相去。虽百倍可也。及印以佳纸精墨。则其工一耳。铸钱岂有殊乎。而相去至九十倍。何其不伦也。然议者于龙凤形不言铸而言雕。则是铸为钱形而加以雕工者。若是。则吾不能知矣。

钞币杂论  

许楣

 第一

 议者曰。宋皮公言交子之法。必积钱为本。此名言也。然今之时势与宋异。百姓家有亿万之银。国家造钞以易之。民间所有之银。即国家用钞之本。岂必先务积银也哉。

论曰。若是。则宋时百姓家非无亿万之钱也。国家非不造钞也。民间所有之钱。即国家用钞之本。何不即以易之。而先务积钱也哉。夫百姓家有亿万之银。而国家造钞以易之。是以钞为易银之本耳。何尝以银为用钞之本。而况宋不能以无钱之交子易民之钱。今安能以无银之钞易民之银哉。吾不知今之时势与宋异者何也。

 第二

 议者曰。宋孝宗以金帛易楮币。藏于内库。一时楮币重于黄金。

论曰。楮币不行。以金帛易之而重。吾见黄金之重于楮币矣。未见楮币之重于黄金也。且金帛取之于民。楮币官所自有。孝宗何不以楮币易金帛。而以金帛易楮币。楮币重于黄金。民间何不宝藏楮币而甘易金帛也。

 兄槤曰。楮币而至于收。不待辞费而知其轻矣。

 第三

 议者曰。论者谓金章宗时。以万贯老钞易一饼。妄言行钞则物价腾踊。不知物价之腾踊。原不关于行钞。汉董卓之乱。五十万钱易米一石。石季龙时金一斤易米一斗。此皆因米极少。非关用钱与金之故。

论曰。谓行钞而物价腾踊。此论者不善立说之过。夫以万贯老钞易一饼。非饼之贵。乃老钞之贱耳。董石之乱。则诚米贵。而非钱与金之贱也。

 第四

 议者曰。元顺帝元年。以御酒龙衣乞粮张氏。亦可见当时所乏者粮耳。而钞固未尝不足。视明季之苦于无财者有间矣。

论曰。所乏者粮。则以钞易粮可矣。安以御酒龙衣为哉。独不观诸史乎。至正二十一年。置宝泉提举司。铸钱并印造交钞。未几交料散满人间。京师料钞十锭不能易斗粟。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交易。公私所积之钞俱不行。然则钞固未尝不足。而其无财与明季何异。

 第五

 议者曰。明李雯言元有中国盐制独为详密。一引之贵。至中统钞二百五十贯。岁入之数。中统钞七百六十六万二千余锭。以金计之。为一千五百一十二万二千余金。盐利之盛。极于此矣。案元史增至一百五十贯。与此不符。又中统钞每两贯同白金一两。此以白金二两当中统钞一锭。而数又小有不符。当作一千五百三十二万四千余金。

论曰。一引之贵。至一百五十贯。从元史。此与万贯老钞易一饼。虽相去悬殊。而情事正同。乃钞之贱。非引之贵也。考元史中统二年。每盐一引重四百斤。价银七两。至元十三年。改为中统钞九贯。其后累增。至延佑间遂为一百五十贯。几十九倍于至元矣。又考大德中。官卖盐四斤八两。值钞一贯。后乃至一斤一贯。议者极口元之钞法。而物重钞轻之獘如此。钞课千万。仅当今银课数十万耳。何盛之有。

军储篇四  

魏源

问曰。近世银币日穷。银价日贵。于是有议变行楮币者。其法本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其用同于近日北五省之会票。淮南之根窝。其说倡于嘉庆中鸿胪卿蔡之定。推衍于近日吴县诸生王鎏。且述崇祯时部臣议行钞十便。曰造之省。用之广。藏之便。之轻。无成色之好丑。炉冶之销耗。绝银匠之奸伪。盗贼之窥伺。铜钱废而尽铸为兵。白金贱而尽充内帑。果足通银币之穷。佐国用之急乎。曰宋臣叶适有言。王安石青苗手实诸法。桑宏羊所不为。蔡京改行钞币。以盗贼之道。诱赚商旅之财。又王安石所不为。何者。唐之飞钱。宋之交会。皆以官钱为本。使商民得操券以取货。特以轻易重。以母权子。其意一主于便民。而不在罔利。犹是周官质剂之遗。譬如以票券钱。非即以票为钱。以窝引中盐。非即以窝为盐。皆有所附丽而行之。至蔡京改行钞法。则无复官钱。而直用空楮。以百十钱之楮。而易人千万钱之物。是犹无田无宅之契。无主之券。无盐之引。无钱之票。不堪覆瓿。而以居奇。宜乎奸伪竞起。影射朋生。不旋踵而皆废。金元明代。竟不鼓铸而专用钞。重以帝王之力。终不能强人情之不愿。如欲复行。窃恐造之劳。用之滞。敝之速。伪之多。盗之易。禁之难。犯之众。勒之苦。抑钱而钱壅于货。抑银而银尽归夷。有十不便而无一便矣。然楮币不可用。而更币之法不可不讲。请先陈历代各币之兴废。而后效其说。汉世银价极贱。朱提银八两。直钱千有五百八十。他银八两直千。朱提县名属犍为。出善银汉武帝造白金三品。其一重八两。圜之。其文龙。直三千。民废不用。夫白金非楮。武帝稍增其价。而遂不行。况以楮代币。视白鹿皮荐直四十万。其笼利又甚倍蓰。其不可行一也。宋太祖取唐代飞钱故事。许民入钱京师。于诸州换给。开宝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诣务入钱者。即日给券。又诸州。商人赍券至者。当日付钱。不得住滞。违者科罚。其后成都守臣寇瑊以蜀人苦铁钱之重。私券贸易。富户主之。及富人赀衰不能偿。争讼数起。请官置交子务。禁民私造。诏岁造交子。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贯。新旧相因。其用意便民如此。及大观中。蔡京更钞法。则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封椿旧积。绝口不言。尽失交会之本意。绍兴中年。始诏会子务隶都茶场。正以商请茶盐香矾等岁千万贯。不独恃见钱以为本。然钞引止凭以取茶盐香货。而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不用。且自一贯造至二百。以尺楮而代数斤之铜。以一夫而运万缗于千里之远。赍轻用重。流落民间。即同见镪。其究必有最后受累之人。其罪究归最初作俑之人。仁者其忍出此。其不可行二也。绍兴元年。因婺州屯驻。舟楫不通。钱重难致。诏造见钱关子。赴榷货务请钱。愿得茶盐香货钞引者听。三十年。又诏淮浙湖北京西不通水路处。上借等钱。许用会子解发。是交会原以通舟运之穷。故大观中蔡京钞法。惟江浙湖广福建不行。盖水乡通舟。运钱甚易。故至今钱票亦不行于江浙楚粤。今欲以西北之票。强诸东南。纵有官钱。尚非民愿。其不可行三也。

王氏钞币刍言。谓果欲行钞。必尽废天下之银然后可行。是即洪武永乐禁银钱以行钞法之意。其时罚禁愈严。钞壅愈甚。四川使臣至遣吏以银诱民市而执治其罪。卒不能革。而金宣宗贞佑三年。河东宣抚使胥鼎上言。民间市易。多用见钱。而钞每贯仅直一钱。曾不及工墨之费。请权禁见钱。自是钱货不通。富家内困藏镪之限。外獘交钞屡变。窘乏坐化。商舟皆运钱贸易于淮南。钱多入宋。识者谓其弃货财以资敌国。今日果禁银行钞。不过尽驱纹银于西洋。其不可行四也。王氏又谓前代钞獘不行。由楮印潦草。制造不精。然金元光中。以绫印制元光珍货。同银钞行之矣。元世祖中统元年。别造丝钞。曰中统元宝。又以文绫织为中统银货矣。不但无楮印之潦草。且旧钞昏烂者。又委官以新钞倒换矣。乃金代则银价日贵。宝泉日贱。几于不用。元代则鼓铸不给。新旧滋獘。与银钞皆废。其不可行五也。洪武八年。折收粮税。金每两准米十石。银每两准米二石。计金五换三十年。诏以折收逋赋。重则困民。令金每两准米二十石。银每两准米四石。计金亦五换永乐十一年。更令金每两准米二十石。当银七两五钱又令交址召商中盐。金两给盐二十引。当银十两其时米盐断无如此之贱。特朝廷欲损上益下。故为此制以便民。使当时以银一两而买民四石之米。金一两而买民三十石之米。则势必不行。今行楮币者。为损上益下乎。损下益上乎。其不可行六也。汉时银八两。直钱千。既过贱。金代铸银钞。每锭五十两。直钱百贯。旋铸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其价又过贵。其后银钞不行盖由于此明洪武中造大明宝钞。每贯准钱千文银一两。每四贯准黄金一两。则银钱之价酌中。而金价不及今四之一。然某氏谈往录。又言明初银每两兑钱六百。是则抑银重钞之令。非民间通行之价。及崇祯十六年。银每两兑钱千有六百。至二千有数百。乃严禁小钱。力复旧价。制卒不行。及 国朝顺治初。而银价复以两兑千。其时非有鸦片之患。盖前归流贼。故贼平始贱也。顾氏炎武言。万历中赤金止七八兑。崇祯中十兑。江左至十三兑。亦非由鸦片之故。盖世乱则藏金者多也。近十余载间。纹银每两由千钱至千有五六百钱。洋钱每圆由八百钱而至千有三百钱。人始知鸦片内灌透银出洋之故。夫流贼掠去之银。贼平即出。因避乱而藏镪兑金之人。乱定则其价平减。非若透漏外洋之有出无返也。近日沿海多避夷氛。苏杭赤金至廿三兑。近又复故。货币者。圣人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而时为之制。夫岂无法以驭之。曰。仿铸西洋之银钱。兼行古时之玉币贝币而已。中国铜钱。西北行至哈密而止。西南行至打箭炉而止。自哈密以西。则行回部红铜普尔钱。一当内地铜钱之五。以五十普尔为一腾格。形椭首锐。中无方孔。打箭炉以西。则行西藏银钱。重一钱五分者。每六圆易银一两。重一钱者。每九圆易银一两。重五分者。每十八圆易银一两。自乾隆平定新疆西藏后。  命于天山南北路各城设局鼓铸普尔钱。文曰乾隆通宝。皆镌地名用国书回字矣。又  命驻藏大臣监造大小银钱。面文乾隆宝藏汉字。背用唐古特字。并于边廓铸造年分。如廓尔喀之式矣。是皆以  天朝货币。而仿外夷之式。

今洋钱销融。净银仅及六钱六分。而值纹银八钱有奇。民趋若骛。独不可官铸银钱以利民用。仿番制以抑番饼乎。此币之宜更者一。古币以金以贝以刀布。宋金及明始用白金。钱粮用银。始于金代。而成于明正统以后。各视其时王之制。然必皆五行百产之精华。山川阴阳所炉。决非易朽易伪之物。所能刑驱而势迫。书曰具乃贝玉。古者财贿宝货。文皆从贝。锡我百朋。制详五等。食货志。大贝壮贝么贝小贝不成贝凡五贝。两贝为朋。大贝一朋。直钱二百十有六。壮贝一朋。直钱五十。么贝一朋。直三十。小贝一朋。直十。不成贝者。率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品。大贝四寸八分以上。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么贝二寸四分以上。小贝寸二分以上。不盈寸二分者不得为贝。玉则古为上币。与贝皆行于三代。而废于秦世。我 朝臣服和阗叶尔羌。玉山玉河。岁时上进。充庭溢阙。乾隆时回部官山有禁。嘉庆中。始听民开采。今宜以贝玉佐银币之穷。上出宫府之藏。外榷官山之产。镌其等直。广其流布。物华天宝。民珍国瑞。无倾镕冶铸之烦。无朽腐造之苦。此币之可推广者二。夫开矿以浚银之源。更币以佐银之穷。皆因天地自然之珍。为 国家不竭之府。苟舍贝玉。舍银钱。而以楮代之。是不若行冥镪于阳世。陈明器于宾筵之为愈也。不若施画饼于赒荒。易告身以一醉之为愈也。恐鞅斯之酷不能行。桑孔之计有不屑也。

驳钞法议  

周悦让

钞法之兴由于便民。及资以利国。其獘即不胜言矣。往岁议者欲以钱代银。而阻其法者在官吏。今兹言者欲以钞代银。将梗其法者在商民。钞法之利病。元臣刘宣吕思诚辈言之详矣。兹特据言者所胪扬搉而辨之。一久而不变之未当也。夫前代行钞。非不欲久。特未久而法不行。又不获已。故变新钞以相权耳。如元之中统。亦以钞代银矣。乃变而为至元。复降为至正。至元至正。皆不得已者也。今初立法而期于不变。獘其可胜乎。即今南河方行京票。票之融滞。足可例推。情形立见。不必预议。一制钞欲精之无益也。法行虽其制之不精。犹行也。法不行而徒精其制。一钞之直。其价必不敌一金。况十两五十两乎。无补徒费。殊所未悉。一预定钞额及银钞息耗之未宜也。言者欲十年行钞千万。而以钞易银者。平以市易库为之息。夫钞千万两。以所言核之。当为钞六十万定。十年制之。当一年为六万定。一年之中。除去天时人事之不虞。实功得三百日。度日当为定二百而后足。每机日制五定。而攀花踏蹑。机须二人。八十人为四十机。而二百定之钞始足。人日工直。不下银一钱。钞定料价如之。六十万定之钞。度用银六万两。人之工直。年计银二千八百八十两。十年计之。加以四闰。度用银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两而后足。而设立管钞之局。官吏必多。添出织造之科。器具宜备。工食物价。则十年之间。奚翅费十万两而不偿也。又是千万之钞。每一出入。市库之分平。亏为二十万两。校以为常。一年之中。钞十出入。即亏二百万两。不过五年。千万之钞。尽以补银之亏而不偿矣。使复改为出入一律。即商必不乐而撤业罢市矣。以此为利。所未能喻。一钞与银平用之不行也。夫钞之不能与银争也明矣。银实而钞虚。民皆重银而轻钞。今出入必银钞各半。其出之也。官吏民商固无如何矣。其入之公也。必将绌银而赢以钞。不复守各半之约。将拒之乎。民必以为官将轻钞而钞益速獘。曲容之乎。则钞不他用而唯以充公。数年之后。以千万出。仍以千万入。库藏唯钞。无复见银。名曰裕国。实以虚帑。精于言利。岂宜若是。一钞法通行之不能也。今日库帑之亏。由于银乏。而银所由乏。阑出为多。洋海之外。钞法不行。则惟以银给之矣。往日内地重银。银虽出洋。而居奇者。犹厚积以邀不时之需。今内地可以钞代。是益岁驱千万之银入洋而不返也。昔金源用钞。钱皆连舶而入于宋。谋国之失。可为前车。凡此五獘。势所必然。况行之既久。至于钞轻而人不受。则强派之法必生。钞伪而官不办。则追捕之狱必起。数年之间。政烦刑滥。可以逆睹。  圣主在上。岂宜有此。夫计事者必明本末。生利者必权子母。得其本者事行。丰其母者利出。今欲齐其末而背本。顾其子而遗母。兴利若是。未之前闻。

答王亮生论钞币书         

包世臣

亮生先生足下。客腊奉手书。兼示大着两册。古文一道。本无定法。惟以达意能成体势为主而已。尊作传记书论备。不拘守古人格辙。而自远尘俗。较之哲兄惕翁。令人兴难弟之叹矣。钞币一事。足下研究数十年。乃为书刊布。近又以为尚有不尽者。更加探讨。务求尽善。况复不自满假。以稿本邮质鄙人。薄植浅识。岂宜当此。然真读书人有心世事。固应如是精益求精。但当世学者未见异人耳。钦佩之忱。无可言喻。然君子立言。必期可推行而无窒碍。以千里未接一面之人。再辱不耻之问。苟有异同。亦不敢不自竭其狂瞽以助高深也。钞法上利国而下便民。事理至明白易晓。所可虑者。一则细民不信从。一则匪人为奸利。欲细民之信从。世臣前致渊甫书。所云未议行。先议收。而收之莫如正供常例二事尽之矣。然前书谓奇零乃杂用银钱。未免重钱轻币。当以相半乃为善耳。杜匪人之奸利。世臣前答足下书。所云取高丽及贡宣两纸之匠与料。领于中官和合两法为纸。即使中习其法。而两匠则终身不出。其纸既可垂久远。而外间不得其法。无可作伪。固已得其大端。然钞有大小。则纸亦随之。虽至小之钞。皆令四面毛边。更考宋纸宽帘之法。使帘纹宽一寸以上。又用高丽发笺之法。先制数大字于夹层之中。正反皆见。此为尤要也。足下征引五六百年已事。并及成说。以明行钞非衰世苟且之法。非小人务财用之举。甚盛心也。大旨已明。不必更条分缕析。多列款目。条列一多。不能不少有得失。一有得失。则訿訿者争持之。以为阻挠之柄矣。前明倪文贞十便之说。惟以铜尽铸军器一便。或当时机宜。未能悬揣。至银实帑一便。其中具有妙用。一则足资歆动。一则实济缓急。盖缓急之时。钞或不行。而银则未有不行者也。轻重相权不相废。为古今之至言。行钞则以虚实相权者也。银钱实而钞虚。古人三币之制。上币想非民间所常行。黄金为中币。而汉书曰黄金一斤值钱万。是仍以钱起数。则币之流通者惟刀布尔。唐以前银止为器。其时银产尚少也。近世以钱为国宝。而银以便总统之用。至夺黄金之权。是地不爱宝。非人力所能轻重之也。惟一切以银起数。而钱反听命于银。未免太阿倒持耳。足下欲于行钞之后。即下废银之令。仍恐怀银者失业。斟酌许其为器。取今值之一半。足下假藏镪大万。不数年即折阅其半。谅亦未甘从令也。且行钞而废银。是为造虚而废实。其可行乎哉。十数年内。银贵而公私交病者。以仅以银为币。不惟珠玉黄金不为币。而钱亦不为币故也。今法假银罪止遣。私铸则至殊死。是固重钱而轻银已。民间称富室曰有钱。下至博徒无论大小摊场皆曰赌钱。从未闻以银为说者。是钱之当为币也明甚。然 国家地丁课程俸饷捐赎。无不以银起数。民间买卖书券十八九亦以银起数。钱则视银之为高下。故银之用广。富贵家争藏银。银日少。盐米必需之物。商贾买之以银。卖之以钱。故物价腾涌。

欲救此獘。惟有专以钱为币。一切公事皆以钱起数。而以钞为总统之用。辅钱之不及。然银价久昂。制钱一千当银一两。例有明文。一旦改银为钱。难免觖望。兵饷尤难调和。似宜将兵饷月给银一两者。改为给制钱千三百文。其它俸廉应支之项。皆酌改为旧准银一两者制钱千二百文。统计现在春秋二拨每年各直省报拨之项。约一千七百余万两。当加出制钱四百万千。每年正供杂款课程常例岁入四千万两。以脚价为说。旧输银一两者改为制钱千二百文。羡耗同之。是每岁可加入钱八百万千。出入相乘。有盈无绌。各省现征钱粮。至少之处。每两收制钱一千八百文。经征官解司一正一耗加火工解费。每正银一两须银一两一钱七八分方敷。而一千八百文不能得市价银一两一钱七八分。小民共知银一两钱一千之例。以千八百文输官。怨讟已起。而官每两尚须赔钱二三十文不等。若改为输钱。是一正一耗。止须钱千三百二十文。此外则官可资为办公之需。虽有贪吏。不能不减于旧数。民之从令。不待其辞之毕也。如是。乃可决行钞矣。造钞既成。由部发各布政司转发州县。州县必立钞局。与民平买卖。其水陆大镇店去处。由司设局。大要卖钞收银。必照市价。倾镕批解之费。不可以累州县。宜据旬报为准。州县以九四折解司。司以九七折解部。富民见行钞之便。知银价必日减。藏镪必出。镪出益多。而用银处益少。银价必骤减。然须消息盈虚。使至库纹一两准制钱一千而止。是其大纲。钞宜始于一贯。一锭之数也。终于五十贯。一宝之数也。如尊说至千贯以便藏者。原行钞之意。以代钱利转移耳。非以教藏富也。尊议云。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是操不涸之源。云云。从来钞法难行而易败。正坐此耳。初届造钞。以足当一岁钱粮之半为度。陆续增造至倍于岁入钱粮之数。循环出入。足利民用即止。行钞之初。银价尚昂。利之归国者。不过五成。银价渐减。利可七成。通行之后。利可九成。凡官民相交之事。必有耗折。如近日收漕明加之比。岂可如尊议于钞载明文别加虚数。名为利民。更生枝节。凡善谋国者。夺奸民之利权。以其七归之良民。而以其三归之公上。事乃易行而可久。行钞则主于揽。兼豪强及钱庄虚票之权。以归之上。而其利则官与民各得其半。与他术稍殊耳。至于钞纸上写格言选书手之说。以为富而寓教。则尤为隔膜。教亦多术矣。古书具在。何必此。若谓珍藏佳书。试问藏钞者。为藏钱耶。为藏书耶。唐之开通。宋之大观。皆精书。世固有一二人宝玩之者。岂可通之齐民乎。尊议又兼铸当十当百大钱。以济现钱之乏。而严铜禁以饬钱法。云云。钞法一行。则现钱足用。而私铸自息。

铜禁之严。莫如   宪庙。其时政事无不令行禁止者。而铜禁竟不能行。况可必于今日乎。当十当百。法虽自古。然唐以河北之故举行之。深不便民。不数年皆准常钱当一乃已。而数年中官费不偿。民之受其害者已伙。又尊议盗贼得之而用于市则立败。及海洋载鸦片土来者。得吾钞则不能行于彼国。势将自止。以此为断盗源烟土之二大利。益非事实。今盗贼得会票钱票用于市而不败者多矣。何尝无号数可稽印记可辨乎。中土既禁用银。祇许为器得半价。是正可用以买土。岂不驱银尽入外夷乎。足下行钞之议。载于前刻者。读之而信以为必可行者尚不数人。若必欲禁银。且禁铜。铸大钱。言之恐斯世罕有能读之终卷者矣。盛业以此被阻。世臣所深惜。故敢贡其私意。要之钞法非盛时不能行。尊议固已明言之矣。然亦止救獘之良策。世臣见三十年来求利之术至亟而迄无效。故力持此论。若即以为理财之大经。则世臣亦未敢附和也。

议覆钱票有利无獘疏道光十八年      

贺长龄

窃臣接阅抵钞。奉  上谕。宝兴奏近年银价日昂由于奸商所书钱票注写外兑字样辗转磨兑并无现钱请严禁各钱铺不准支吾磨兑总以现钱交易以防流獘等语着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会议具奏并直省各督抚妥议章程奏明办理钦此。臣惟政在便民。道崇简易。钱之有票。犹银之有票。盖以运实于虚。方能流转无滞。而虚不废实。仍有现钱可资。非如楮币之即以纸为钱。不能课实也。原奏谓辗转磨兑。并无现钱。臣以为非无钱也。盖缘交易之时。不必即有用钱之事。遂以票兑换而去耳。如果需用甚切。即安能以空纸当实钱。小民虽愚。谋利则智。不待法令之程督也。且今日之银票。其每岁所会兑。盖数倍于钱矣。而银乃日贵。更何得以钱贱之故。归咎钱票乎。就臣愚见。钱票不独无獘也。兼有数利焉。钱质繁重。难以致远。有票而运载之费可省。得交易远方。其便一也。钱有良恶之异。为数又易混淆。今但以票为凭。并可不必拣钱。不必过数。省去许多烦扰。其便二也。且也小票随身。更无宵小盗窃之虞。又免船水沈溺之失。其利殆不可胜计。臣尝考之前史。钱票盖亦便国。不仅便民也。唐宪宗时。令商贾至京师。委钱诸路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而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曰飞钱。宋太祖时。令商旅投牒三司。乃输钱于左藏库。而以诸州钱给之。后因制为便钱务。所谓合券者。盖即今之会票。商既便于取携。官亦藉省赍运。国民两利。莫善于此。明臣邱浚大学衍义补按语。谓今世亦可行之。但恐奉行者给受有停滞之獘。出入有减换之獘耳。臣以为唐宋上下通行。实有裨于国计。今若禁民兑会。何以顺乎人情。仍请一仍其旧。于计为便。缘奉 饬议。谨就管见所及。据实直陈。是否有当。伏祈  圣鉴训示。

会议钞法请暂行银票期票并开设官银钱号疏户部

咸丰二年九月初三日。奉  上谕。花沙纳奏请行钞法一折着前派会议筹备军饷之王大臣等一会同户部详议具奏钦此。嗣于十月二十八日。臣等会奏筹备军饷折内。暂行银票期票。声明行票之法。与行钞相关。请将奉  旨交议左都御史花沙纳条陈行钞一折。归核议。以免歧异而资利用等因。奏奉  朱批。依议钦此。钦遵在案。臣等伏查两载以来。军需河饷。糜帑已二千数百万两。以致度支告匮。筹划维艰。中外臣工。志切 国计者。无不竭力殚忱。各抒所见。而请行钞法者为多。合观诸臣之论。大抵远取唐宋飞钱便钱之遗意。近譬民间钱票会票之通行。以为济困之策。无以逾此。而其中虚实之各判。疑信之攸分。与夫兴废久暂之代有异同。通滞利獘之不相假借。似未有灼见真知。俾克立时措手。可有把握之处。是以户部于请行钞法诸奏迭经议驳。而于会筹军饷折内。有行用银票期票之请。诚以利源可自上开之。而流之通塞。又必自下权之。钞法可徐图而未可骤举也。兹据左都御史花沙纳奏称。为今之计。欲求万全之策。莫若酌行钞法一事。因胪列造钞行钞换钞三十二条。并敷陈用钞十四利等因。臣等窃惟生财胥本乎大道。而立制尤贵乎因时。现在军务未竣。各省防剿兼施。所筹无非急款。与其用久未奉行之法。而收效稽迟。不如就从前本有之财。以力图周转。再四筹思。公同酌议。佥谓京师钱票流通。就其法而扩充之。民以习见而相安。事以推行而尽利。拟请暂行银票期票。仿照内务府官钱铺之法。开设官银钱号。以便支取。并查臣等前于议覆詹事府少詹事皁保奏请酌抽帑本折内。声明当杂各商本银。另筹周转之法。兹拟除各省盐商帑本毋庸议提外。请于各省当杂各商生息帑本内。每省酌提十分之三。由该州县解交藩库。勒限三个月。由藩司造册报部候拨。户部核明银数。计应造一百两暨八十两五十两之票若干张。汇发该省藩司。按原提本银数目。分给各该当杂商。准令该省捐纳封典职衔贡监之人。向各商买票报捐归还。原提各商银款内。有畸零尾数。即以现银令其找足。其各商应缴息银。仍如其旧。如此一为转移。于商无亏。而于事有济。应令该管地方各官妥为办理。毋致胥役别滋扰累。亦不许商人藉端阻挠。又各省有现存未买谷价银两。应令各直省督抚转饬藩司。勒限三个月。查明此项存银若干。无论在藩库属库。酌量催提。先行报部听候拨用。其发交银票归还各该州县原款之处。亦与酌提当杂商帑本办法相同。俟各该省丰收买补之时。令捐生交银领票报捐。地方官即将所交之银买补。并请于京城内外招商设立官银钱号三所。每所由库发给成本银两。再将户工两局每月交库卯钱。由银库均匀分给官号。令其与民间铺户银钱互相交易。即将户部每月应放现钱款项。一概放给钱票。在官号支取。俾现钱与钱票相辅而行。辗转流通。兵民两有裨益。

至在京王公百官俸银。向分二八月两次支领。今拟请世职自亲郡王以下伯以上。文职自四品以上。武职自二品以上。均给与期票五成。统限于八月初一日持票赴库关支。其秋季俸银。准此递推。以上各条。如蒙 俞允。臣等即行文各省督抚暨八旗都统钦遵办理。至开设官银钱号处所。应由顺天府府尹督饬大宛两县。购铺房。由五城坊官。招殷实商人。加具保结。送部核办。其左都御史花沙纳奏请酌行钞法以济要需之处。即在银票期票及官银钱号票内。逐渐试行。自毋庸另议。所有臣等会议拟请暂行银票期票酌提当杂商帑本及各省现存谷价抵放王大臣俸银并开设官银钱号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遵行。

条议钞法疏咸丰元年

监察御史王茂荫

臣维用人理财。二者固分本末。然当务为急。今日之需才急矣。而理财亦正不容缓。粤西之军务未息。河工之待用尤殷。 国家经费有常。岂能供额外之用。于是部臣又有开捐例之议。夫捐例之獘。人皆知之。岂部臣独不知之而为此议耶。不得已也。臣观自汉以来。不得已而为经国之计者有二。一曰铸大钱。一曰行钞币。二者之利同。而其难以经久亦略相似。然臣尝考铸大钱。如汉元鼎迄明。兴者数矣。曾不三五年即废。钞币之法。昉于唐之飞钱。宋初因之置便钱务。可考者。至道末。商人便钱百七十余万贯。天禧末。增二十三万贯。计其流行已三四十年。交子之法。自天圣至大观。行之七八十年。会子之法。始自绍兴行之。终宋之世。有元一代皆以钞行。明沿用之。至宏正间始废。盖亦行百有余年。是钞又不能久中之尚可久者也。臣见往年议平银价。内外臣工多为铸大钱之说。因私拟为钞法。以为两利取重两害取轻计。钞之利不啻十倍于大钱。而其獘则亦不过造伪不行而止。 国初造钞岁十余万。行之亦经十年之久。其行也所以辅相夫不足。其止也即以裁成夫有余。   圣神妙用。百世可师。济用权宜。似莫逾于此。顾臣虽拟之。久而不敢上者。诚恐奉行不善。转为法累。苟可无需。自不必行。若为不得已之计。则刍荛之愚。似宜陈之以备采择。用是不揣冒昧。敬将所拟钞法十条。恭缮进呈。伏乞  皇上圣鉴。

一推钞之獘。钞之利自不待言。行钞之不能无獘。亦人所尽晓。然知有獘而不能实知獘之所在。知獘之所在而不能立法以破除之。则钞不行。间尝深思切究。即古来行钞之獘而详推之。盖有十端。一则禁用银而多设科条。未便民而先扰民。二则谋擅利而屡更法令。未信民而先疑民。三则有司喜出而恶入。适以示轻。四则百姓以旧而换新。不免多费。五则纸质太轻而易坏。六则真伪易淆而难识。七造钞太多。则壅滞而物力必贵。八造钞太细。则琐屑而诈伪滋繁。九则官吏出纳。民人疑畏而难亲。十则制作草率。工料偷减而不一。诚能举此十獘去之。先求无累于民。而后求有益于国。方可以议立法。

一拟钞之值。元以前未尝用银。故钞皆以钱贯计。今所贵在银而不在钱。则钞宜以银两计。过重则不便于分。过轻则不便于整。请定为两种。以十两者为一种。五十两者为一种。十两以下。则可以钱便之者也。十两以上至数十两。则皆可以十两者便之。百两以上至数千两。则皆可以五十两者便之。其平色则以库平足色为准。既以便上库。亦以便流通。盖即仿现行库饷锭式。以免琐碎参差之獘。

一酌钞之数。钞无定数。则出之不穷。似为大利。不知出愈多。值愈贱。明季钞一贯至不值一钱。于是不得不思责民纳银以易钞。不得不思禁民用银以行钞。种种扰民。皆由此出。宋绍定五年。两界会子。多至三亿二千九百余万。此所以不行也。宋孝宗曰。会子少则重。多则轻。此钞法之扼要也。请仿 国初之法。每岁先造钞十万两。计十两者五千张。五十两者一千张。试行一二年。计可流通。则每岁倍之。又得流通。则岁又倍之。极钞之数。以一千万两为限。盖 国家岁出岁入。不过数千万两。以数实辅一虚。行之以渐。限之以制。用钞以辅银。而非舍银而从钞。庶无壅滞之獘。

一精钞之制。自来钞多用纸。故有楮币之名。既易曹少烂。尤易造伪。今拟仿古者用币之意。请由户部立一制钞局。先选织造处工人。以上等熟丝。织如部照之式。分为两等。方尺有五寸者为一等。方尺有二寸者为一等。四围篆织花纹。中横嵌大清通行宝钞六字满文于额。直嵌大清宝钞天下通行八字汉文于两旁。按每岁应制钞张数造办。以方尺五者为库平足色纹银五十两。尺二者为库平足色纹银十两。选能书吏于钞中满汉合璧作双行书。每年拟定数字。每字一千号。编为一簿。钞之前。按簿上每张填某字某号。钞之后。书某年月日户部奏准大清宝钞与银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若干两仍给犯人财产诬告者坐。皆汉书。再请饬另铸大清宝钞印一颗于中间。满汉纹银数上钤以印。前某字某号上。钞与簿钤骑缝印。钞质必厚实如上等江绸。篆文必细致。满汉书必工楷一律。印文必完整。印油必鲜明。监造各官有草率不如式者治以罪。禁民间不得私织如钞花样。有犯必惩。再请饬于制钞局。特派一二有心计之员。另处密室。于每钞上暗设标识数处。所设标识。惟此一二人知之。仍立一标识簿。载明每年之钞。标识几处。如何辨认。封藏。以便后来检对。其识按年更换。以杜窥测。一切均不得假手书吏以防泄漏。如此则造伪甚难。辨识甚易。伪造之獘。庶几可杜。且绸质较足经久。亦不致遽虞曹少烂矣。

一行钞之法。立法必自京师始。如部中每岁制钞十万。请先以一万分颁五城御史。令传属内殷实之银号。当堂将钞酌为颁发。取具领状。由城移送银库。银号领钞。准与微利。每库平五十两者止令缴市平五十两。库平十两者止令缴市平十两。限于领钞后。次月随同库上收捐时。将银缴库。银号领钞后。许加字号图记花字于钞之背面。听各处行用。并准兑与捐生作捐项。与银各半上兑。余钞九万。酌分各直省大都会及东南两河。交各督抚饬省会州县发交钱粮银号。其银号领钞。亦如京城准与微利。库平止缴市平。将银于次月缴纳各州县库。领钞之银号。亦准加字号图记于钞之背面。听各处行用。并许为办解钱粮。与银各半解司。其有无钱粮银号之州县。或交官盐店与典铺。凡京城之银号。自多捐生兑换。外省州县之银号。有专为办解钱粮者。盐店典铺亦皆与官吏较亲。傥书吏再有需索之獘。许该捐生银号等指名呈究。该管官即严行惩办。庶几民情无所疑畏矣。

一筹钞之通。京城发银号之钞。许捐生作兑项。则钞仍归于部库。库上每月应放款项。除零星散数不可给钞外。如数十百两以上者。部库均可酌量以钞搭放。凡领钞者。如兵饷马干不便分析。即可向银号兑银散给。钞上有银号图记。如他银号未晓。即向原加图记银号兑换。自属甚便。该银号收钞。仍可为兑与捐生之用。外省发银号之钞。许其解充地丁。则钞仍归于藩库。该省每年应拨放款项。该藩司酌量以银与钞各半发给。领钞者。均令就各州县钱粮银号兑换。该银号得钞。仍可为办解钱粮之用。在各该银号以银易钞。既听各处行用。且可为捐生上兑捐项。办解钱粮。并无苦累。如或故意勒掯不兑换。扣减不如数。许民人指控。治之以罪。凡民畏与官吏交。而不畏与银号交。如此。而疑畏之獘益除矣。

一广钞之利。钞法行之自上。原不强民。然利轻赍与行远。无成色与重轻。较之金银。于民为便。内而顺天府五城。外而督抚州县。令出示晓谕。使民咸知此意。听民人等向银号兑换行用。并听为随处上纳钱粮兑换银钱之用。再请饬发钞专在省会州县。而收钞则凡天下州县必令于城内立一收钞银号。无论本地异乡民人。有持钞至者。或作交钱粮。或兑换银钱。均即如数兑交。各州县收钞后。均可为办解钱粮之用。如行钞数年。而州县有并无钞解充地丁者。是该州县办理不善。使钞不得通于该处。该督抚查明即行参处。京外各行钞银号。均饬于招牌上加钞字。有持钞至者。均即兑换。毋许抑勒。各州县解藩库者。均令于钞正面之旁。注明某年月日某州县恭解。至民间辗转流通。均许背面记明年月。收自何人。或加图记花字。遇有伪钞。不罪用钞之人。惟究钞所由来。逐层追溯。得造伪之人而止。如此。而民无用钞之苦矣。

一换钞之法。部库令一人专司钞之出入。每收钞时。必详审钞之正反面。不必待其昏烂。但钞之背面图记花字。注写略已将满者。即付送制钞局。各省收钞遇有似此者。即作解项解部。部库亦付送制钞局。使民间无换钞需索之虑。各省解部者。亦令于钞正面之旁。注某年月日某省解。制钞局于原制钞簿上。对明年月字号。注明某年月日销。将钞截角。另贮一库。遇有伪钞。便可对明。如系已销之号。而尚有未销之钞。则取当年制钞标识簿核对前后两钞。何者真伪。立可辨认。按伪钞背面各图记。追究由来。则伪造无不破矣。

一严钞之防。制钞行钞各法。非不力思防獘。然恐法久而獘仍生。再请法行之后。不得令有更张。致民观听惶惑以坏法。造钞之制。不得渐减工料。致失本来制度以坏法。民人有伪造者。即照钞文治罪。不得轻纵以坏法。如是。而坏法之獘庶几可杜。宋臣韩祥有言。坏楮币者止缘变更。救楮币者莫如收减。增添料质。宽假工程。务极精致。使人不能为伪者上也。禁捕之法。厚为之劝。厉为之防。使人不能为伪者次也。是言得钞法之精意矣。

一行钞之人。自来法立獘生。非生于法。实生于人。顾生獘之人。商民为轻。官吏为重。商民之獘。官吏可以治之。官吏之獘。商民不得而违之也。今于商民交易。虽力为设法。不经官吏之手。然官吏果欲牟利。从而需索扣减。亦复何难。商民兑换。一有扣减。即不敢用。将使虚名徒悬。而利不通于上下。论者因以为钞不可行。似非钞之不可行也。保甲社仓。良法具在。苟非良吏。亦终不行。是岂法之过与。州县得人。则商民奉法。督抚得人。则官吏奉法。是在  圣朝洞鉴之中。又不独钞为然矣。唯是明臣邱浚谓钞不可行以用之者无权也。故行钞尤贵称提有法。称提之法。则在经国大臣。相时之轻重。而收发操纵之。庶几可以经久。

以上所拟十条。第就管见所及。举其大纲。请  旨饬部院大臣详细妥议。如可施行。再令部臣详定节目。臣为急筹济用起见。是否有当。伏乞  圣鉴训示。

再议钞法疏咸丰四年       

户部侍郎王茂荫

窃维今日度支告匮。需饷方殷。不得不资行钞。然钞法贵于行之以渐。持之以信。伏读  上谕。有行之日久中外俱可流通之旨。仰见  圣明洞鉴。固知发之不宜太骤也。今自上年议行钞法以来。初用银票。虽未畅行。亦未滋累。至腊月行钱钞。至今已发百数十万。于是兵丁之领钞者。难于易钱市物。商贾之用钞者。难于易银置货。费力周折。为累颇多。臣察知其情。夙夜焦急。刻思有以补救之。惟臣既在户部。凡有所见。必取决于总理祁寯藻尚书文庆。乃所商多未取决。而设想更已无方。有不得不上陈于 圣主之前者。伏惟自来钞法无传。然由唐宋之飞钱交子会子。循名而思其义。则似皆有实以运之。独元废银钱不用而专用钞。上下通以此行。为能以虚运。然闻后亦少变。至明专以虚责民而以实归上。则遂不行。历代之明效如此。故臣元年所上。皆以实运虚之法。今时世所迫。前法不行。议者遂专于收上设法。意诚善矣。然京城放多而收少。军营有放而无收。直省州县有收而无放。非有商人运于其间。皆不行。非与商人以可运之方。能运之利。亦仍不行。谨就现行法中酌拟四条。以通商情而期转运。敬为  皇上陈之。

一拟令钱钞可取钱也。查市行钱票。与钞无异。而商民便用者。以可取钱也。宝钞准交官项。本自贵重。而人总以无可取钱。用多不便。若于准交官项之外。又准取钱。自必更见宝贵。顾发钞已百余万。而欲筹钱以供取。似为大难。然以臣计之。户局向来月解部钱六万余串。自铸当十当五十大钱。月约解十一万串。今加铸当百以上大钱。月可得二十余万串。若部中仍前月提十一万。则三个月后可积三十余万串。即较前月多提五万串。六个月后亦可积三十余万串。若出示许民半年以后。以钞取钱。似属无难。现在民情望此若云霓。故崇实伍辅祥皆奏及之。或谓傥三十万尽而不能给。将若何。臣谓此有二道。一则有钱可取。人即不争取。彼钱店开票。何尝尽见取钱。如四官钱店。现在开票放饷之数。可谓明证。似无庸虑。一则有钱许取。人亦安心候取。傥钱将尽而钞纷来。竟不能给。不妨示期停止。令半年后再取。人亦乐从。经过一次发钱。人知钞不终虚。自不急取。此法每年虽似多费数十万之钱。而实可多行百余万之钞。如得准行。臣知不待发钱之日。人心始安。即当出示之日。而人心已安矣。此筹安人心之最要也。

一拟令银票并可取银也。现行银票钱钞。均属天下通行。而行远要以银票为宜。欲求行远。必赖通商。欲求通商。必使有银可取。人疑无此如许现银以待取。而不知各省之钱粮关税。皆现银也。今既准以银票交官矣。此抵交之银。不归之商人乎。既可准其抵交。何妨准其兑取。自上计之。二者初无所殊。而自商视之。则二者大有所异。盖抵交迟而兑取速。抵交滞而兑取灵。凡州县征收钱粮。必有银号数家。将钱统易为银。将银统镕为锭。以便解省。今使商人持钞至倾镕钱粮之银号。准其兑取现银。则商人之用钞便。而得钞不待倾销即可解省。于银号亦便。在各州县收钞于商。与收钞于民。初无所异。而零收之与整兑。亦有较现为便者。今若于准交之外。再加准兑取一层。则钞益贵重。处处可取银。即处处能行用。而不必取银。御史章嗣衡河督杨以增所奏之意。盖亦如此。诚知各州县银号之未必即照兑也。即照兑而不免需索扣减也。然许以兑取。则能取而贵之。即不能遽取而亦贵之。方今时势多阻。未必尽行。未必尽不行。得一处行。则一处之银路通。数处行。则数处之银路通。现在商人会票之局全收。惟此可以济银路之穷。京城之中。凡商人之来者皆货物。而往者皆银。使银票得随处兑银。则京城之银可以少出。而各路之银亦可得来。此又通筹全局之所宜加意也。

一拟令各项店铺用钞可以易银也。各店铺日卖货物。惯用市票。何独惮于用钞。以市票能易银以置货。宝钞不能易银即不能置货。此虽强令行用。将来货物日尽。宝钞徒存。市肆必至成空。不独商人自虑。即 国家亦不能不代为虑。查银钱周转。如环无端。而其人厥分三种。凡以银易钱者。官民也。以钱易银者。各项店铺也。而以银易钱。又以钱易银。则钱店实为之枢纽焉。各店铺日收市票。均赴钱市买银。而钱店则以银卖之。今请令钱市凡以票买银者。必准搭钞。则各店铺用钞亦可易银。而不惮于用钞矣。各店铺不惮用钞。则以银易钱之人。无非用之于各店铺。凡令钱店开票者亦可准令搭钞矣。各钱店开票亦可搭钞。则以银买各店铺之票。而亦不惮于用钞矣。凡以三层关节为之疏通。使银钱处处扶钞而行。此各行互为周转之法。虽似强民。而初非病民。似不至有大害。惟法行后。银价恐益增昂。然京城银之来路。专在外省解项。部中发项。今解项放项日形其少。即不行此法。银亦日贵。此则须俟殄平逆匪。方有转机。又不徒关行钞也。

一拟令典铺出入均准搭钞也。查现在典铺。取赎者用钞不敢不收。而当物者给钞率多不要。使典铺之钞。有入无出。将来资本罄而钞仅存。不能周转。必至歇业。典铺歇业。贫人益无变动之方。应请嗣后出入。均令按成搭钞。此一行自为周转之法。以上所拟四条。前二条是以实运法。而不必另筹钞本。后二条是以虚运法。而不至甚为民累。虚实兼行。商民交转。庶几流通罔滞。抑臣更有请者。现行官票宝钞。虽非臣原拟之法。而言钞实由臣始。今兵丁之领钞而难行使者。多怨臣。商民之因钞而致受累者。多恨臣。凡论钞之獘而视为患害者。莫不归咎于臣。凡论钞之利而迫欲畅行者。又莫不责望于臣。而臣蒙  恩擢任户部。业经数月。一无筹措。上负  天恩。下辜人望。夙夜愧悚。实切难安。相应请  旨将臣交部严加议处。以谢天下而慰人心。庶几浮言稍息。臣虽废黜。不敢怨悔。谨陈管见。附历下情。恭折具奏。伏乞  圣鉴训示。

钞法宜取信兵民疏咸丰四年     

崇实

窃照军兴以来。需用浩繁。经费支绌。王大臣等议定行钞。合词吁请。  皇上圣明洞彻。特降  谕旨允准。钦遵在案。果能上下通行。取不尽而用不竭。诚转移补救之机也。乃自设立钞局而后。凡搭放之项。均不能流通。有以钞买物者。或过昂其值。或以货尽为词。八旗兵丁所得钱粮。皆养赡身家之用。今所领钞票。不能买物。则日用愈绌。强欲买物。则滋生事端。自正月以来。臣留心查访内外兵民及大小铺面。均视钞为畏途。未见行钞之利。且见行钞之害。若不亟求通行之法。数月而后。必致兵民俱困。商贾歇业。其患不可胜言。 京师根本重地。一念及之。实切隐忧。臣日夜筹思。求所以流通之策。以救窒碍之獘。谨就管见所及。为  皇上敬陈之。盖钞之不行因不能取信于民。其不能取信于民由于无钞本。方今帑项不足。司农竭尽心力。似此巨款。岂能遽筹。而所发兵饷公费。零星钞票。兵民日用所急需。若有钞而无从取钱。无怪民间怀疑而不用也。臣之愚见。于无可筹划之时力求转移之策。窃谓内外城官钱铺。系 国家赀本所开。而各官钱票。民间皆知宝贵。缘私钱铺或有失业之时。官钱铺决无关闭之虞也。拟请  旨饬下户部明定章程。每发钞票。准其倒换各官钱票。缘各官钱票。通行已久。即可持向各钱铺转用。而户工两局所铸大钱制钱。除搭放外。尽数接济各官铺。为开发钞票之用。似此酌量情形。妥为办理。则一转移间。庶可疏畅。民间日用既便。自可渐渐通行。行之久则信之深。始则必欲取钱者。久可乐于存钞矣。抑更有不必实与钞本而钞法可期畅行者。上年奉  谕旨。各省地丁关税盐课。皆准搭交钞票五成。仰见  圣识英断。决无轻钞重银之见。窃思内外臣工。未能仰体  皇上大公之意。且内外各衙门在官人役。均愿各项交银。不愿各项交钞。交银则平色火耗。种种需索。交钞则无利可图。势必多所阻挠。而行钞决不能畅。臣愚拟更请明降  谕旨宣示中外。凡各省正杂款项。自五成以下。无论三成四成。必得搭有钞票。方准解部。拟按省分之远近。以定限期。逾限而全行交银者不收。使天下晓然于银钞并重。  皇上视钞宝贵如此。则天下争相宝贵。各省必讲求钞票搭交官项。小民趋利若骛。必以银换钞。而钞之行乃大畅矣。议者或曰。如是则 国家每年应收千数万银。易为千数万钞。行之既久。库中必至有钞无银。此犹轻钞重银之说也。  皇上富有天下。不在蓄积之多寡。而在货财之流通。且入项以钞收。出项即以钞放。何虑有钞无银乎。且更有推广以便民者。民间银钱皆有经纪。随时定价。藉长落以渔利。今票银每两作制钱二千。宝钞二千作银一两。经纪无从牟利。遂致扞格不行。拟请惟官放官收。仍遵定例。至民间行用。则任其随价长落。由顺天府五城出示晓谕。盖绳以法而未必即行。动以利则未有不行者也。

至借给商民之议。亦为救时一策。惟部议五家环保。二月后即抽本。各商恐有拖累。且为期太促。故虽亟思呈领。而仍裹足不前。拟请嗣后如有愿借商民。但取殷实铺保。不必限以五家。径赴钞局呈领。无庸由五城转发。借给之钞。须造数十千以及百千整钞。方可架空运用。并明白晓示。还本时仍收钞票。自借之日起。即三厘行息。按月赴局交利。宽以一年之期。使得行用周转。一年之后。按月交本一成。十月而毕。如一年限外。本利不能呈缴。治以应得之罪。商民畏法多而玩法少。并以钞借。即以钞还。必踊跃争先。祇虑其不敢领。无虑其不能还也。臣伏思我  皇上宵旰勤求。无非为天下生民计。一自银价日昂。外省官民交困。西商囊括而去。京城生计日艰。钞法之行。原以济时世之艰。而苏天下之困。无如物价腾跃。民气愈蹙。大商小贾。走相私语。谓生平贸易所积锱铢。异日悉成废纸。虽三令五申。告以钞票。即抵银钱。而阴奉阳违。仍相观望。所以然者。钞法不能取信于民。故必筹各省流通之策。各省流通。京城亦行之必畅。又使之随价低昂。有利可谋。宽限缴还。有资可运。易曰变而通之以尽利。记曰来百工则财用足。但使不匮之原操之自上。即各足之富藏之于民。斯诚厚生利用之大权。而万年有道之长策也。臣为通行钞法起见。用敢缕陈。伏乞  皇上圣鉴。

流通钞法宜筹实济疏咸丰四年         

杨重雅

窃闻咸丰三年以来。所放宝钞见在概行发钱。官民商贾。无不鼓舞鼚轩。顾臣以为 朝廷发一令。行一政。必大利真能在 国。实惠真能及民。而后为斟酌尽善。若制度纷更。徒饱奸商之溪壑。甚无谓也。臣谨就管见所及。条举数则。敬为  皇上陈之。一收钞宜筹妥速也。臣闻总局收钞。隔日一次。收钞之日又定限收数十号。每号又定限不得过一百张。持钞赴局之人。多有守候竟日不得交入者。此商人办理不善之情形也。旋经户部出示。改为按号掣签。每掣十字每月隔日验收一字等语。较商人所办。似为妥协。顾臣尤有疑者。闻宝钞有六百万串。谅不下六百字号。今以隔日一字计之。一月对十五字。一年仅能对一百八十字。统计六百字对完。应在三年零四个月后。中间尚有封印日期。三年中又应扣三个月。积日更多。以此而云流通。臣未见其可也。臣观户部告示云。总局内有一百二十人。臣愚以为每日以二十人收钞。一百人对号。计以一人对一千张。似不为多。十人可对一万张。百人应可对十万张。每一日即可收十字。计六十日便可对完。即以减半计之。每人对五百张。至一百二十日亦可毕事。而户部告示云隔日仅收一字。此臣之所不解者一也。一还钞不宜过迟也。臣闻总局十一月二十日所收钞票。批云十二月二十二日领回。二十二日所收钞票批云十二月二十四日领回。夫收钞以后。不过核对钞根。分别真伪。该局既系隔日一收。则本日所收之钞。次日谅已对完。又次日即可发还。即或三日不能则五日。五日不能则七日。何以必迟至一月之后耶。换钞之家。亟须应用。乃宝钞已交局矣。转瞬时至腊底。不但钱不得取。即钞亦不得出。民情穷迫。恐致别滋事端。而总局地方。又设在东安门外。密迩 禁城。先事豫防。尤宜加意慎重。臣闻外间富商巨贾。多有收买钞票以图取钱者。今总局还钞。必曰对月以后。将来买钞之徒。句通总局。遇有字号重复之票。必至以真为伪。以伪为真。是名为便民而适以厉民。名为除獘而转以滋獘。此臣之所不解者二也。

一大钱宜并流通也。臣闻总局现办章程。拟概发给制钱。不搭当百当五十大钱。夫当百当五十大钱。外间诚不便用。顾此项大钱。现在未能停铸。 国家发给八旗兵饷。发给各官俸票月钱。无不按成搭放。何独至发钞。则必曰概用制钱。此系总局奸商买钞至多。从中渔利明矣。宝钞贵流通。大钱独不贵流通乎。况外间初传商人捐钱百万串。现闻商人凑捐不过十万。试思商人所有钞票。奚啻百十万串之多。以所捐十万串钱。取 国家百十万串钱以去。尚得谓非假公济私乎。宝钞已用年余。一旦发给实钱。即使搭成付给。亦属喜出望外。而必曰概给制钱。此臣之所不解者三也。一商人宜示裁制也。臣见商人告白。贴街衢。第一语即云本局流通钱钞。又云此系京城各行义举。为流行宝钞疏通市面起见。一似此次钞本。全系商人捐发者也。其实商捐现止十万。以所发六百万钞计之。不过六十分之一。顾已专擅若此矣。臣愚以为。 国家办事。须持纲纪。此次办理发钞。凡有所告于众者。应归户部用印出示。以免太阿倒持。今问其经理。则曰商人。问其接济。则曰户部。行之日久。又必曰户部欠商人钞本若干万。前此官钱铺。以官号之票存。指为户部之欠款。商情诡诈。已有明征。而户部办事各员。犹复甘蹈前辙。此臣之所不解者四也。以上四条。相应请  旨饬下王大臣会同户部悉心核议。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圣鉴施行。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