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宋初因唐制取士試詩賦(省題詩及八韻律賦),至神宗朝王安石為相、熈寧四年辛亥,議更科舉法,罷詩賦,以經義論策試士,各占治《詩、書、易、周禮、禮記》一經,此經義之始也。宋之盛時如張公才叔《自靖義》,正今日作經義者所當以為標凖,至宋季則其篇甚長,有定格律:首有破題,破題之下有接題(接題,第一接,或二三句,或四句下反接,亦有正說而不反說者),有小講(小講後有引入題語,有小講上叚,上叚畢有,過叚語,然後有下叚),有繳結。以上謂之冒子,然後入官題,官題之下有原題(原題有起語、應語、結語,然後有正叚,或又有反叚,次有結繳),有大講(有上叚,有過叚,有下叚),有餘意(亦曰從講),有原經,有結尾。篇篇按此次序,其文多拘於捉對,大抵冗長,繁複可厭,宜今日又變更之。今之經義,不拘格律,然亦當分冒題、原題、講題、結題四叚。愚往年見宏齋曹公《宋季書義說》,嘗取其可用於今日者,摘録之。兹又見南窻謝氏、臨川章氏及諸家之說,遂重加編輯,條具於左,以便初學云。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