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公 造

将释此经。略作两门分别。一者释题名字。二者入文解释。

初释题名者。所言菩萨戒本者。法喻所置目。故非正此经目也。若论是经正目者。应言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所言梵网者。约喻为名。谓如来说是法时。观梵天以宝网覆于幢而目此。发言说故。此经名为梵网。有经单以法为名。谓涅槃经等。或有经单以人名为经目。谓胜鬘经等。或有经合法喻而为经目。谓妙法莲华经等。今此经者。单以喻为目。但以网譬于佛所说法。略有三义。一者如来能说无量世界海法门。谓莲华上世界。此世界者。从下平等风轮。乃至于胜藏风轮。有无量世界。亦有横十方无量世界。华严经中乃至广说。如是诸世界。彼世界非此世界。此世界亦非彼世界。如是世界若别非无义者。即当于网目。此目非彼目。彼目非此目。亦世界若别虽无量。而若以法性净土摄者。世界而无非法性净土。此义即当于目。虽非无差别。而以网摄目者。目而无非网义。是故以网譬于佛所说法。二者论俗谛法者。此法非彼法。彼法非此法。区而故成万差别。此义即当于此目非彼目。彼目非是目义。亦以真空一味为真谛。俗谛差别虽非无。而以真摄俗法者。一法而无非一如。此义即当于网以摄目。目而无非网义。是故以网喻为经目也。三者佛所说法门。虽有多门。而不出止观二门。谓能融法故。而体于一如法界。故名为止。虽证于法无非一如。而能照假有法。非无道理。故名为观。何故说众多法门者。有人由别观故得入道。或有人。由通观故得入于道。若就道观者。虽不出止观二门。而且为名。令入欲别观人故说多。虽有多门。而亦入理无二。喻如一城有四门。入门虽非一。而亦入城无二。是义亦尔。若约别门。虽此门非彼门彼门亦非此门。而若以通门摄别门者。而无非止观二门。摄无非止观也。虽有目差别。而以网摄目。目无不网义。如来所说如是三义者。当于此网目义故。以喻为名故。﹂梵网者。此部别名。经此通名。经通名如常所说。菩萨心地品者。菩萨者。具论梵音者。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者名道心。萨埵者名为众生。摩诃萨埵者。名大道心有情。菩提萨埵者。约自利行也。摩诃萨埵者约利他。利他行者胜于自利。故名大道心众生。此无上菩提心即果。众生者即是因。合因果而为一名。故言大道心众生也。心地者。能生义。所住义。是地义。地义略有三说。一云。地前四十心及地上十心。合五十心者。修行菩萨所住地。故为心地。所住此五十地。能住是菩提心。一云。以三聚戒为所住地。以菩提心为能住。一云。以法界为所住地。以行人为能住。一切众生虽流转五道。而无出一法界以外。皆为法界。为所住地。能住者。众生心也。品者如常所说。今此卷者。梵网经大部中一品。上卷者明菩萨心地法门。此下卷中明菩萨戒相。论彼大部者。百十二卷。六十一品也。此品者。第十菩萨心地品也。员教师言。若具论此经题目者。应言梵网经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释迦牟尼佛所说十无尽藏戒品也。且略故不须具置也。释题名竟。

第二入文解释者。今此经者。多部之内。正说分中一品。故无别序正流通三分。然准义科文。非无三分。从我今卢舍那已下。乃至第一清净者。文成发起。从佛告诸佛子已下。至现在诸菩萨今诵。度合正说。从佛子谛听已下。至于卷轴。辞当勤持。初序分中亦有三段。我今卢舍那以下三行三句颂者。卢舍那佛序。是时千百亿以下七行三句颂者。他方释迦序。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长行者。此方释迦序。初卢舍那佛序中亦有二段。一者以二句显化主。周遍以下二行二句颂。列听法之众。俱来至我所以下三句。出所说法。初中亦有二。上句正表人。下句明住处。

初言我今者。此卢舍那佛我。已得假实二我故名我。二乘离外道神我故。虽得假我。而着无我。不得真实我。如来能离外道神我及二乘无我执。故具得二我。亦能离人法二我。故得无非我。八自在我。非论有慢我。故为我也。卢舍那者。翻名圆净。谓黑法而无不尽。故能白法而无不得。是故名圆净。毗卢遮那者。翻广圆净也。横者。十方法界中无所不通。从三世际中无所不遍。故言广圆净。若发名者。释迦名化身中发。卢舍那者应身发。毗卢遮那者法身中起。若以起名号体。一一名通号三身。所以得知其然。华严经云。此四天下佛号不同。或称悉达。或称释迦牟尼。或称卢舍那。其数一万。故知通表。所以得知。以卢舍那名通号三身者。此中经一佛门中。既言我今卢舍那。故知通名也。何故此卢舍那佛具三身者。及百亿等释迦往见。故知法身佛。亦应身千释迦所接。地上菩萨众皆得见。故知应身佛。出百亿化身释迦所接。地前众往见。故知化身佛。如是虽具有三身义。而通名我今卢舍那者。此一佛门中佛故。具有三身义。谓一众生相续中。应所修因。具三身门故。名为一佛。故千释迦者约应身。百亿释迦者约化身也。所以得知。毗卢舍那名通号于三身者。楞伽经。结集法藏菩萨。当时化主释迦佛。故命言我归命一切智海毗卢遮那佛。故知通表也。方坐莲花台者。观莲华台上世界。华严经云。佛子当知。有须弥山微尘等风轮。持此莲花藏庄严世界海最下风轮名曰平等。彼持一切宝明。以上风轮名种种宝庄严持。清净光宝池。乃至最上风轮名胜藏持。一切香水海。彼香水海中有一大莲华。名香幢光庄严持。此莲华藏庄严世界海边。有金刚山。周币围绕。又下彼大地处。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众宝庄严。一切香摩尼宝玉以为其岸。宝玉罗网弥覆其上。众宝色水盈满其中。一切众皆悉开敷。细末栴檀以香其水。常如来妙音不绝。一一香水海有四天微尘香水河围绕。种种宝花弥覆其上。下云此莲华藏世界。一一境界有世界海尘数清净庄严。佛子。此香水海上。有不可说佛刹微尘世界。言花者。约千释迦等所住诸世界。台者现卢舍那佛所住世界。谓为欲现仲义。故言台。然叶叶中众世界。皆以莲花上世界摄者。皆无非莲华上世界也。方坐者。方此正义。

第二列听法之众中有三双。一从周币以下。至一时成佛道。人与法相对为双。二者从如是至本身。本与末相对为双。第三从千百至尘众者。师与从相对为双。初中有二。上一行明能觉人。下二句明所觉法。初中亦有二。上二句表应身。下二句表化身。上句明住处。下句正明应身。初言周币千花上者。明应身所住千净土。所言应身者。此即分身门中应身。金光明经云。有应身而非化身。有即是义。第二明化身中即有二。上句明住处。下句正明化身。所言一花百亿国者。明化身阎浮等百亿国也。一国一释迦者。是即分身门中释迦。金光明经言。有一向化身而非应身者。即是其义。上所明卢舍那佛。虽具三身。而三佛门中。对于一向应身及一向化身。故具名为真身也。二明所觉法中即有二。上句明住处。下句正表所觉法。所言菩提树者。菩提及觉。是悉多太子坐此树下。成无上觉。故目所觉道树为树名。故言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者。如此方释迦成道。他方释迦亦一时中皆成道。故言一时成佛道。

第二对中。上句明末。下句明本。文释可解。

第三师与从相对中。上句标师。下句显从。众微尘众者。所接众无数。故为微尘众也。

第三出所说法中有二段。上一句明众来至佛所。下二句正明所说法。初中言俱来至我所者。俱来至者。千及百亿释迦所接众。皆来至本主所。故言俱来至也。我所者。约卢舍那佛我也。所言甘露门即开。甘露者。翻名不死药也。于中有二说。一云。以所诠三聚戒法为甘露。以能诠教门。谓由持三聚戒故。能得于无上菩提不死药故。即以所诠三聚戒法为甘露。一云。以无上菩提为甘露。以三聚戒为门。门义有多种。一者出入义。此门义。谓律仪戒及摄正法戒者。自利戒。故以入为义。若摄众戒者。是利他行。故以出为义。一云。以闭闻二义为门义。谓若有恶贼。为欲人来。夺内财物时者。能令闭退。而不得入。故以闭为义。戒亦如是。由能门止持作持二戒门故。止犯作犯。恶贼入来。为欲夺戒财时。能令闭退。故不能入夺。故犹现义。故言门。一云。以开示为门义者。若同意善知识入来时中。能开门而合。亦内财令发。悕望意故。即以开示为门义。戒亦如是。自能由持三聚戒。能内所有佛性如来藏本觉。乃至十地佛果胜宝财中得见故。亦由开三聚戒门故。他众生亦能令示佛性本觉。乃至佛果等内宝财故。以开示为门义也。序中有三段中。卢舍那佛序竟在于前。

是时千百以下。第二他方释迦。于中有四段。一者以一行一句颂。明诸佛各诵。二者戒如明日月以下一行颂。赞戒德。三者是卢舍那诵以下五行颂。明劝物受持。四者大众皆恭敬以下结劝。初中二二三句明还至本道场。后二句正明诵戒。戒初言道场。约喻为名。谓世间中洁场者。于糖取实处。故名场。道场亦如是。能舍三障。而取菩提之场。故言道场也。诵我本师戒者有二说。一云。本主卢舍那所说。故言本师戒。一云。诸佛皆亦戒为师。故言本师之戒也。

第二赞德中。即有二段。上二句明举喻赞戒德。后二句举法叹戒。初举喻赞戒中。言戒如明日月者。略有三义。谓一者日月自体离染明净故。亦能破他闇。而于现物。戒亦如是。自体离染明净故。能破烦恼黑法闇障。现显佛性如来藏等物故。当于日月之义故。为喻也。二者日者以势为性。月者寒为性。若有日而无月者。万苗烧燋。故不能生果。亦若有月而无日者。万苗物即腐。故不能生牙。戒亦如是。若虽有摄律仪戒及摄正法戒。而无摄众生戒者。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行。故同于二乘。而不生无上菩提丰果。若虽有摄众生戒。而无摄律仪及摄善法戒者。唯有利他。而无自利行故。还同于凡夫。故不能生菩提牙也。今如具有日月故。能苗牙非腐非燋。戒亦如是。能具有三聚戒故。能不同凡夫二乘。能感得无上菩提三种之果。故以日月为喻也。三者日月虽离地翱翔于空。而无著于虚空。戒亦如是。菩萨能持离边三聚戒故。能离有见故。虽显翱翔于法性虚空。而无著于空见。日月有如是三义。当于三聚戒。具有如是三义。故以日月为喻也。亦如璎珞珠者。若人虽身状随丑。而若以宝璎珞严饰具身者。得有一切人所尊敬及悕庆之德。戒亦如是。虽由习不善行。故戒丑行。而若能护持三聚戒者。得有诸人天所尊敬及悕庆之德。故璎珞为喻。如璎珞经云。六种姓菩萨。二十七贤圣中。璎珞庄严其身。是义亦如是。以三聚戒五十心。菩萨及佛中为璎珞。言珠者。论如意珠。若人得如意珠而执于手者。随所愿心间之万宝。无非具得。戒亦如是。若以信心手臻戒珠者。随所愿世出世善法。万宝无非具得。是故以珠为喻也。一云。上句表智慧庄严。下句表福德庄严。一云。日月喻者。表内有五分法身等德。璎珞者。非直有内德。亦能具有外色身庄严等德。故以璎珞为喻也。珠者。非直有内外德。亦能有受用世出世善法宝自在德。故以珠为喻也。微尘菩萨众。分折大地。即微尘数。由持戒故。既得成正觉人数。亦同于微尘数。故言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者。蛇行性虽成曲。而若入于竹管者。自成正直。众生亦如是。从无始来。由习邪意故。成不正性。然若入于三聚戒管者。自成正觉。是故言由是成正觉也。亦此三聚戒者。律仪戒者。为断德目。摄正法戒者。为智德目。摄众生戒者。为恩德目。此三目故得成三德果。故言由此成正觉。合三德而为正觉菩提果。故赞戒德竟在于前。

是卢舍那诵以下。第三劝物受持。于中亦有二段。前上二句举自而劝后。汝新学菩萨以下正劝汝等受持。约正劝中亦有二段。上三行颂。劝当时众。一切有心者以下一行半颂。以通劝二世众。此段亦名举益劝物。初当时众中亦有三段。先二句劝自受持。次二句劝转授。三者谛听以下劝出三慧听戒。后中明三慧即有三段。初三句劝出闻慧。二者大众心谛信以下劝出思慧。三者常作如是信以下劝出修慧。初中言我亦如是诵者。他方释迦我。

第二正劝中。顶戴者。色身中以顶为最上。故以辟于信心顶戴义也。受持不同。摄大乘论中有三复次。一者若从他得戒。名为受。若自心得戒。名持。解云。若他者。先不受人。始受。故为受。若自心得戒。过去中先持戒人。方得。以自心得戒。故名持也。二者先得名为受。后持名为持。三者修持戒行。名之为受。若忆持文句。名为持也。所言谛听者有三义。一无散乱义。二无性胜义。三离浊义。以为谛听义。譬如覆器。虽降雨而终不能受。是即当于散乱义。或譬有孔器。虽受天雨而终不能住。此即当轻慢义。亦譬如垢器。虽得住水而他人不所用。此义即当浊义。能令离如是三过故者。谛听上言。受持是戒已者。教师解云。若十信者。虽初学戒而不能持位。十解以上。方随分持戒。初地以上人。方得名持戒。约究竟清净持戒者。至二地方得名为持戒。此地方成就戒度位。此地以下者。虽非故犯戒。而有误犯戒义。故不得名究竟清净。受持转授诸众生者。若十信人者。不得转令受他人。此位人者。唯十劫中学戒耳。十解以上人。方得人空位。故为下地令授戒也。然而地前人空无流者皆相似。唯随分得转受耳。若究竟转受位者。地上方得转受。得真无流位。故佛法中。戒藏者有二说。一云。能诠教为藏。三藏中毗尼藏故。一云。此三聚戒。能定慧等诸行。有摄含义。故为藏也。三慧义如常说。所言波罗提木叉者。翻名处处解脱。因果二位中。有解脱义故谓遮三业中非故。因时中能有离缚义。故名解脱。亦能由持三聚戒。而得无上菩提解脱果。故名解脱也。汝是当作佛者。由持戒故。能有成佛之因故。因定果故。名当作佛。我是已成佛者。示我由三聚戒故既得成佛也。此举自得益而劝物也。常作如是信者。不论并离时常信故。言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者。有二说。一云。二地戒度具足。故名戒品具足。一云。品此品类义。非直得戒。亦能能由持戒故。得能十度等行。故名品也一切有心者以下举益劝物中。亦有三段。先三句举自劝。次二句举高位劝。后一句举真佛子劝。初言一切有心者。论佛性正因。谓如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凡有心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凡有心者。有二种心。谓一者真如心。此心从本以来。具足恒河沙性功德。故名不空如来藏。二者心生灭心。谓此心者由烦恼。以染覆故。性不现故。约隐义故。名空。然离染时。流出厚义。故亦名如来藏。譬如水虽成波浪。而终不失水性义。故名如来藏。此即隐覆如来藏。现为法身。众生皆有如是二种心。故名一切有心者。摄佛戒者。摄是摄取义也。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者。律师云。既入于初地以上位。故言入诸佛位。十地皆为佛地故。如十地论说也。教师云。因定得果故。既能由摄三聚戒故。得有入于当果佛位义。故言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言大觉者。非相似及随分觉。故名大觉也。真是诸佛子者。约地上菩萨。故言真佛子。谓具有四种佛子义故。所言四种佛子义者。通名佛子者。约喻为名。谓轮王子者。续于文位而成任四天下王位。菩萨亦如是。能续佛位而成任法界一位。故言佛子也。言心种者。摄大乘论云。一者以信心为种子。由此信心故。得成佛果故。由此心故。能对治阐提不信障。若论位者。约十信位也。二者以般若为母故。能对治外道着我障。此即十解也。三者以禅定为胎故。能对治声闻众苦障。此即约十行位也。四者以大悲为乳母故。能对治缘觉舍心障。此即十回向位也。地前中虽有如是四义。而唯相似故。不得名真佛子。初地以上具有四义。亦是真实非相似故。名为真佛子。

大众皆恭敬以下第四结劝。言恭敬者。以自德让于上曰恭。以自三业于上礼。故曰敬也。

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第三此方释迦序。于中有二段。先明经家序。二者告诸菩萨以下佛序。先中亦有三段。一者明佛结戒。二者明放光。三明时众听法。文处可见。先明结戒中亦有二段。一现能诘人。二者初结以下。表所结法。约表所结法中亦有三段。一者初结以下。表所结戒名。二者孝顺以下。辨戒体性。三者孝名以下。释戒名字。二辨体中亦有二段。先正明戒体。后明戒业功用。初言尔时者可解。释迦牟尼者。释此氏。名迦牟尼。翻名能仁。能仁众生名能仁也。若依杂心论者。迦牟尼者。身口意满。谓三业中随智慧行。无非满足也。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者。教师云。非约法身释也。应身化身以论也。其所以可知也。言无上觉者。若地前者。虽有觉义。而相似故。十地菩萨虽有觉。而此随分觉故。不得名无上觉。佛既觉道满足。故为欲简前二觉义。故言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者有二说。律师云。有二说。一云。华严经以后说。一云。华严经前说也。教师云。若小乘者。如来从成正觉以后。三十七日中。鹿园中初说修多罗。十二年中说毗尼。若大乘者。成道后即寻结此戒。亦即寻说修多罗也。孝顺者。不违行义。是孝行义。是义顺顺义。于中有三说。一云。以律仪戒为孝。以摄正法戒及摄众生戒为顺。二者以受体为孝。以随行为顺。三者以无作戒为孝。以作戒为顺。父母者有二说。一云。有缘生父母。如世间有父母也。入道父母者。约三师等。僧者。约余七僧等。言师者。约别人取别行。言僧者。约众僧取众行。唯孝顺行。多不出众别二行故。不违众别二行。故言孝顺师僧也。言三宝者。一体别相准有多门。而今且约一门而现其相也。谓别相者。以三身为佛宝。以所说三藏教法为法宝。以三乘众为僧宝。一体者。佛中以觉义为佛宝。即为他无不轨则。故名为法宝。佛能离斗诤。契会中道。故名僧宝。孝顺至道之法者。至于法界之至道法。故言至道之法。孝名戒者。能诫三业中非。故名为戒。亦名制止者。由律仪戒故。能制作犯非。由摄正法及摄众生戒故。能制止犯非。故言制。由制非故。能令住于善法。故名止。即口放光者。即第二段。为欲以口业。而说戒法故。须口中放光。非为欲余业故。不放余光明。﹂是时百万以下。第三明听法众。所言十八梵者。下三禅中各有三故九。第四禅中有九故十八梵天。六欲天者。欲界六天也。佛大戒者。是菩萨戒者。望小乘戒故。言大戒也。

告诸菩萨以下。第二佛序。于中有三段。一者举自劝诵。二者是故戒光以下。略明戒相。三者佛子谛听以下。广列受戒之人。初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者。为欲现我以戒为师故。常诵所师戒。汝等若以戒为师者。亦可诵故。言我今诵也。半月半月诵者。约僧宝故。作如是说。若约别人行者新发意菩萨未熟诵时中。一日中六时中诵。僧法中何半月半月诵者。若数数诵者。人心生轻慢故。谓世间人心以寡行而为尊重。以厚为轻故。亦若寡作者不得增长法。故离寡舍厚。而取中道。故须半月半月诵戒也。发心菩萨者。约十信十发趣者。约十解位。何故十信不论发趣者。此位菩萨者。虽有空解。而未趣行。故不论发趣也。是故十信菩萨名名字菩萨亦假者菩萨。问十信与十解次第。位无越义。何故仲置乃至文字耶。答从不定聚。到于正定聚。即故置乃至文字也。问仁王经即十信位者如轻毛。故为退位。不入三僧祇劫。若摄大乘论者。为不退位。入于三僧祇数。此二文何会耶。答若依瑜伽论。通此文者。若菩萨性人入十信者。始入第一信时即得不退。若二乘性人回小入大者。十信位中未入不退位。亦未入于三僧祇数。到于十解位。方得入不退位。亦得入于三僧祇数。是故仁王经者。约二乘性人。故为退位。若摄论者。约菩萨性人。故为不退位也。度十信位者。璎珞经云。上品一劫二劫中得度十信。若约最下品人者。迳中劫方得度信。般若经中乃至广说。此戒法者。若论菩提心者。为第一信心。若论戒心者。为第六戒心。十长养者约十解。十金刚者约十回向。他缘不能动。故名为十金刚。此以喻为名。

是故以下。第二略辨戒相。于中有三段。一者明戒因缘。二者明戒体具。第三者诸佛之根本以下。明戒利益。初言戒光者。以喻为名。谓戒离染明净。亦能破闇。故有似光义。故以喻为名也。初明戒因缘中。言有缘非无因者。有三羯摩及师僧缘等。故言有缘。非无因者。所发三品菩提心因非无。故言非无因。

第二辨体中。言光光者。有多说。一云。所放光中亦有无量光。故言光光。一云。放光故言光。因光亦说戒法。故重言光也。一云。论所说戒法者。有作无作不同。故言光光。一云。表受随二戒不同。故言光光。一云。三聚戒非一。故言光光。亦应言一一聚中。有无量戒。故言光光。非青黄赤白黑者。黑者是不善故。青等四者是无记故。论所说戒体者。非恶无记。其是善故。言非青黄赤白黑也。非色非心者。以防非止恶义为戒故。此戒者虽从色生而非为色。虽从心生而非为心。故言非色非心。论如小乘家中非色非心不相应法有实有体。故名为非色非心。此戒体者。唯以防非义为戒故。非质㝵义故。非色非缘意义故。非心故。辨戒体三业说不同。萨波多云。四作者。以不可见有对色为体。耳识所得故。以声入所摄色。若身作者。以可见有对色为体。眼识所得故。色入所摄。若无作戒者。以不可见无对色为体。此意识所得故。法入所摄。若成实家者。作戒以思数为体。身口色一向非戒体。色此无记故。色非罪福性。故非戒体。若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若大乘家者。作戒约通门者。通以三业为体。是故摄论中问云。此三种戒以何为体。答以不起烦恼害他意生善身口意业为体故。若克性者。以意业为体故。摄论一文云。意业为体。若依口门起者。名为口业。若依身门起者。名为身业故。若论无作。若摄大乘论者。以赖耶识中熏习为体。若菩提资粮论者。以种子为体。非有非无者。现戒离边中道。论戒体者。从因缘生故。推求于因缘。戒自性不可得故非有。从因缘生。戒虽非有。而不同于兔角无。故言非无。若论戒业。有能防是戒义。所防是此罪。及戒皆从因缘生故。亦求于因缘。皆不可得。谓若论心者。自性清净故非罪性。及所防非皆无自性。故非罪。虽非有而亦无。故能契会中道。是故大品经云。罪不罪不可得故。是名具之尸罗波罗蜜故。若有人执非无门而为有者。虽戒不失。而不知戒实相。故即成犯。若有人执非有门而为计无者。戒因果法诽机故。即成失戒。为欲离此二边。契会中道。故言非有非无也。非因果法者。有三说。一云。因果不可得。故言非因果法。一云。非世间因果之法。是出世因果法。故言非因果法。一云。作戒所重种子。无作戒体即有二义。一者防非义。二者功德义。种子能生佛果者。是戒家中功德义。能防非者。是功德家中戒义。是故戒家功德义。方得能生佛果。是因果义。大功德家中防非。非佛佛因果义。故言非因果法也。问种子家中防非义为戒者。种子以上假立耶。不尔。答种子上不假立。举体为种子。亦举体为戒。问若尔者。失戒时生。后种子亦失耶。答虽体无异。而种子家中戒门全灭。戒家种子门举体不灭。譬如水与浪。虽元异体。而风息时。浪门以全灭。而水门者全不灭。总说虽然。若约三毒分别发耶见者。戒家中功德义及功德家戒门皆灭。若瞋心者。唯戒义灭而功德义不灭也。余失戒义。如后为利作师戒中广说。然失戒中。若顿受者。以羯磨而顿受故。发增上烦恼。犯一重时。即顿失。若随分受者。受时中举别别一一提受故。虽发增上烦恼犯。而唯随其所犯戒失。余戒者不失。

第三辨戒利益中。诸佛之本原。表过去所为因。行菩萨根本者。表未来菩萨所为根本。是大众诸佛之根本者表现在菩萨为根本也。应受持者。受持不同如前说。应诵善学有二说。一云。诵文曰诵。学义曰善学。一云。诵文义行名为诵。若能以四无量。持摄众生戒。以三慧能持摄正法戒。以三善根持律仪戒。故言善学。佛子谛听以下。序中有三中。一明举自劝。二明放光竟于在前。

此下第三列受戒之人。言黄门者有六种。谓半自截六种人也。八部鬼神者。四天等各各将夜叉等二部。故为二四八部。及化人者。天龙神等及化来受菩萨戒人等。问无色界人者。何以故非列耶。答亦得言及化。以摄许上。皆大乘中得受戒。若小乘遮难。所摄可知。上言金刚神有二种。一者能现神身而护法神也。二者以流氏佛迹为金刚神也。受菩萨戒人隆镜师云。唯人道方正得受。上列畜生黄门鬼神等者。且约菩萨等。由愿为及化。故现种种身。而先所受戒。为欲还令明露。故受菩萨戒。故作是说。所以得知其然者。瑜伽论菩萨地决择中云。唯人道方得受菩萨戒故。皆名第一清净者。者有三义。一者若受持菩萨戒者。永断二障故。二者具自利利他二行故。三者望无上菩提故。若受持二乘戒者。唯断烦恼鄣故。唯自利行。非利他行故。唯望尽形寿。非望无上菩提故。今此菩萨戒者。有如是三种。胜于二乘义。故言第一。所言清净者。当时虽未清净二障。而有令清净二障菩提心。故言清净。余如经六种性。菩萨虽具有二障。而有令清净二障菩提心。故言清净二障。序分竟在于前。

佛告诸佛子以下第二正说分。于中有二。先明十重。后明四十八轻戒。先中即有三。一者总释初学。二者佛告佛子若自杀以下。别解制止。三者若有犯者以下。总结重制。先中亦有三段。一者举数标名。二劝物诵学。三者总结劝学。

第二劝物诵学中有二。初举非劝诵。后举人劝诵。所言非菩萨者。发不诵戒心故。约心故言非菩萨。不谓永不菩萨。故非菩萨亦熟行。故言非佛种子。不谓永非佛子。故非佛种子。一云。成佛者。具一切种智故。方成佛故。发不诵戒不善心故。不具种智故。为非种子。发不诵戒心者。犯轻垢罪。若趣余胜业时故。既作此事后方诵戒者无犯。亦若不作不诵心。虽起诵。而由钝根故。不得诵者无犯。若小乘者。若作不诵念者。作意以后即犯不学罪。若无知罪者。五岁以后方犯也。余义同上。所言十重波罗提木叉者。不持此十重戒者。不得名波罗提木叉。若能持者。有离缚义故。

此下第二别余制止。于中十戒故。则为十段。第一不煞戒。是即约止持行为名。亦名煞戒。此约作犯非为名。以此下众戒相及二种名。准上可知。此戒中有三段。一佛告佛子有举人表体。二者若自煞以下列事明随。三者而自以下举非结过。初言佛告佛子。此击机之辞。若小乘等者。非听菩萨戒机故非为说故。有机佛子方为说菩萨戒。故言佛告佛子。佛子者举人表体者。佛子者此表受体。故言表体。若自煞以下。明随行。譬如小乘中若比丘者。是表受体。共同戒以下表随行。具有受随二戒。方得比丘故。是义亦尔。具有受随二义。方为菩萨故。

第二列事明随中有二段。初列非。二者是菩萨以下。明对治正行。亦此段名举作持成止持。先列非中有二段。先列重非。后乃至一切以下轻非。先中亦有二。先列正非。后明具缘成业。

明非中。先约三品众生。现其罪轻重阶降及大小同失。后明断命义。先上品众生者。父母决定菩萨无学圣人。若煞此上品者。犯重遮二罪。若论下巳果者。涅槃经中。下上二文不同。若依上文者。耆婆语阿阇世王云。汝犯二逆。谓煞须陀洹及父故。若依下文者。唯取无学果而为逆。不取下三果故。不定中品者。凡夫人道。煞此中品者。唯犯重不犯逆。以天为中品者。且约大乘故。若约小乘者。煞天者犯兰。下品者。非人畜生。煞此下品者。唯犯轻垢罪。非犯重罪。若煞邪见人道者。大地遣机菩萨无罪。唯福。若新学菩萨者。犯轻垢罪。若小乘者。煞人者犯重。煞天非人者犯第三聚。煞畜生者犯第六篇。

第二明断命根者。三众不同。若萨婆多众。离五阴异。有非色非心命根法。破惟五阴时。兼破彼命根。故犯煞戒。若成实宗者。色心相续断以为命。以先世业为根。令断色心相续。故犯煞戒也。此宗者。色心相续中。虽假立命根。而离色心。无别命根法体。若大乘者有三说。一云。法界为命根。一云。以赖耶识为命根。一云。赖耶识分位中假立以为命根。后二说中。若就通门者。初说好。若约别者。后说亦好。约别门者。虽非萨婆多命根。非心实有体。而赖耶识以上非色非心命根法。假立非无故。能断此假立命。故犯煞戒。不论断赖耶识。故为犯煞戒。赖耶识不可断法故。自煞中作五句。成罪轻重及大小乘同异。谓一者人作人想。大小同重心境相当故。二者人非人疑。若小乘者。僧祇律云犯重。若四分律犯兰。解云。僧祇律者。约半疑于人境义故。若四分者。约疑于非人境义故。若通趣二境中疑义者。重得二罪。大乘者犯重。三者人作非人想。小乘若约转想者。前方便犯第三聚。后心者煞非人之方便故吉。若大乘者。前后二心皆犯轻垢罪。若约本迷论者。始终中不作煞人。心为机木迷者。大小同全无罪。迷于非罪境故。人迷为机木迷者。是不可学迷。不以学所知故。若虽本迷。而为非人及畜生迷者。趣罪境迷故。小乘者煞非人畜生之方便。故犯吉。若大乘者。犯轻垢罪也。四者非人作人想。小乘犯第三聚。煞人方便故。若大乘犯轻垢罪。五者非人作人疑。小乘中若约半趣人疑义者。犯第三聚。若约半趣非人疑义者。犯吉。大乘犯轻垢罪。

教人煞者。小乘若为我教他人煞。定犯重。若教他为汝煞人者。可兰。虽无正文。而准于盗戒可然故。问三兰中何兰耶。答教他煞人。为大众兰。若趣非人境教他煞者。对首兰。教他煞畜生者吉。此教他杀者。大乘为我及为汝。皆同犯重。能教人三性心中犯重者。大小同也。方便煞者。与药堕胎煞儿等。亦死药令食等。

赞叹煞中有三。一者见修善人语言。汝宜修善时速死。若久生者。怨过意缘造意业乎。彼人听此语。故即死也。二者见作意业人语言。汝宜罪小作时速死。若久生者。弥可多作意业故。三者见老及病人语言。久生久苦者。宁不如速死离苦。彼人等听此三语故死。能赞者死重。大小同犯。见作随喜者。见煞人者随喜故。彼人见我喜心故。造煞业故。能随喜人犯重。谓如律云。彼鸠度河边中。如来为众比丘说不净观时。比丘等由习此观故。支离真身心。尔时一比丘语勿力迦比丘中言。我衣钵与汝。汝煞我故。彼勿力迦比丘者即煞。煞竟往至河边。洗刀时中。魔有河中现。随喜语言。善哉善哉。汝比丘能度未度人。比丘闻此言竟。自然比丘以为功德。往至于诸比丘所。语言。未度人来。我今度之。尔时未离欲人舍死。既离欲比丘等皆欲死。故勿力迦比丘者煞六十个比丘。布萨日中小集故。佛知而问云。今日者何故人小有耶。余比丘释言。勿力迦比丘煞故人少。此勿力迦者。由彼魔喜煞故。以是如等为喜煞。陀罗尼经云。此随喜煞者。第六重戒也。若既死以后喜者。大乘中犯轻垢罪。若小乘者吉。乃至者取瞋煞。如唯识论云。由仙人发瞋心故。护此仙人。袖雨石雨令灭。摩迦陀国等上列者。明身之煞。此瞋煞者。意业煞。下言咒煞者。谓口业煞。言煞者。神中可咒故。彼神往煞人。及可咒尸。令执刀故。彼尸往煞人等件。右非为九句。方便煞中有三种故。此九迳于三品众生者。为二十七戒。若望所煞。一切众生无量故。戒亦无量。正列非相竟。

煞业以下。第二明具缘戒业。此戒中满五缘者成正业。一者人境。若趣非人等境。有轻垢罪故。二者人想。虽趣人境。而为非人等想者。轻垢罪故。三者发煞人心。谓若始终中不发煞心。而若不知有人。故射山非人等。亦虽无煞心。而误堕重物煞等。全无罪故。四者发方便。若不起方便者。轻垢故。问若前故意等。余缘具起。而煞刹那中。不作心时误等。犯何罪。答小乘者第三聚。大乘犯轻垢也。五者断命根。若不断命根者。轻垢罪故。五缘中初二者为缘。第三一为因。第四一为业。第五一为法。疏云。以煞具刀杖等为法。然而无合于义。若虽无刀杖等具。而得煞故。是故以命根为法。若无命根法者。不成煞业。故五缘中若阙因者。全无罪。若阙缘一一互阙者。得轻垢罪也。言乃至者。兼取煞畜生轻垢罪。故言乃至。不得故煞者。为欲简误煞等。故言故煞。若无心而误煞者。唯有业道。而无犯戒罪故。是以下举作持行成止持。谓常习修悲心者。由作持欲成止持。不煞戒故。或有由止持故成作持。谓说戒自怨等法。为欲作时故。能先息诸事。出沙弥等。有余行之法故。或以作犯成止持犯。谓违于未诵戒时。莫诵学他文故。先学戒故。或有由止持故成作犯。谓今俱人为作煞生业故。不显见比丘等。此戒中举作持行者成止持。不何有明作持善行义。为摄善法戒。十重戒皆律仪戒故。下众戒中有举止持而成作持。亦有举作持成止持。亦有举作犯非及成止持戒。或有举止犯非而及成作持戒。不可得言。律仪戒有举作持故。为摄正法戒。乃至举止持行故。以摄善法戒为摄律仪。虽然戒戒每随至处。释通慈悲者是谓摄众生戒。随行孝是何。谓律仪戒。随行顺心者何。谓摄善法戒。随行方便者。谓四摄等行也。救者救而离苦。名为救护者。而护念令得利故。名护自恣者是。何自内心中发炽共等。决意者。非直发内心。亦能表决意。而无怖疑。故言决意也。波罗夷者。翻名虽有堕。不如处断头等多名。而僧祇律所明极意义。当于此经文。彼律云。极意有三义。第一退没。谓若犯此戒者。道果中无分故。此义即当于下文云。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二者不共住。谓若犯此戒。说戒自恣等二种羯摩中。不得成僧中是数故。此义即当于下之若有犯者亦失国王位转轮圣位。失比丘比丘尼。三者名堕落。谓若犯此戒者。舍身以后。落在阿鼻地狱故。此义即当于下云。若有犯者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也。此戒中作四句。略简持犯。一者有煞人而一向福非罪。谓达轮机菩萨故。能规机不煞者。不可度之机故。煞者一向福非罪。如经云。虽煞五百波罗门而无罪。唯得摄等。二者或有煞人而非罪非福。谓误及迷煞等。唯有业道故。无犯戒罪故。三者有唯轻非重。谓此戒中兼立煞下品众生等。四者唯重非轻。谓此戒正所立重戒四句中。上句唯福非罪。次句非罪非福。后二句唯罪非福。

第二偷盗戒。亦名不偷盗戒。得名所以准上可解。于中即有三段。一者举人表体。二列事明理。三者举非结过。亦此段名举非结罪。名小段者。与前戒无异。所盗且约三主物。明罪轻重及大小同异。三主物者。一三宝物。二人物三非人物。于中先明小乘义。后辨大乘物。

言三宝物者。盗佛物者。正望佛边无盗罪。由佛于物无我我所心。无物害心。故但犯兰。以同非人物摄。故涅槃云。造立佛寺。用珠花仿供养。不同趣取。若知不知皆犯兰。若有守护主者。三宝物边皆结重罪。无护主望断本施主福边结罪。故鼻奈耶律云。若盗佛塔声闻塔等幡盖时。望断本施主福边结罪。故十诵云。盗佛宝物精舍中供养具。若守护者计价成犯。若盗佛后等必盗而供养无犯。萨婆多云。盗佛故。十诵中。盗舍利并净心供养。自作作志言。彼亦是师。我亦是师。如是意者。非犯摩得伽云。盗佛后舍利不满五钱故兰若。满五犯重。次盗法者。法是非情。无我所心。律中结重者。望守护主结也。文云。时有比丘。盗他经卷。以言计纸墨结重。佛语无价。故十诵摩得伽萨婆多。至同望护主结罪。盗经五分六计纸墨尽。功满五钱犯重。摩得伽云。偷经物满五得重。不满犯轻。法源律师云。此论文盗经者同于盗佛后以忌心盗者犯罪。然钱主唯取犯罪文。不取元犯文也。次盗僧物者。有护主者。同上结重。然僧物有之四种。一者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花果树林田园仆畜生口等。以体通十方。不可分用。总望众僧。如段重。二者十方常住。如僧众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众。若有护寺主者。望主结重。同共盗损。应得轻罪。僧祇云。若持僧众长食遮房得兰。善见云。若取僧物如己物。行用与之同兰若。盗心取随宜多少结罪是名第五大贼。善见云。不打钟食僧食者犯盗。三者现前现前。必盗此物。望本主结重。若多人共物。一人守护。亦望护主结罪。四者十方现前。如已五众轻物也。善生经云。盗亡比丘物。若未羯摩。从十方僧得罪。轻计谓人不满五但犯兰。若已羯摩者。望现前僧得罪重。谓人数有限对可满五重。亦三宝互用及余诸事。如广钞说。二者若盗人物者。若盗五钱以上者犯重。不满五者犯兰。三者盗非人物有三种。一天谓兰。二鬼神亦犯兰。三者盗畜生物者。若盗师子残者无罪。无顾思故。余畜生物者皆吉。若有护主者皆犯重。

后明大乘义者。前所明种种物。若小乘中为重者。同得重。若小乘为下罪者。皆得轻垢罪也。同戒学故。自盗中作五句分别。一者有主有主想。大小同重。心境相当故。二者有主物无主物疑。小乘僧祇重。四分兰。大乘重。三者有主物无主物想。小乘转想者得兰。大乘轻垢罪。若本迷者。大小同无罪。四者无主物有主想者。小乘中兰。大乘中得轻垢。五者无主物有主疑。小乘得兰。大乘得轻。教人盗者。小乘教他为汝盗者犯兰。若为我汝盗者满五钱者犯重。不满五犯兰。大乘者教他为我及为汝皆同犯重。方便盗者。盗空识等。为敢为行。买他惜地故。修他地种木及作屋故。令彼人地先用等。故言盗空识。有伎艺人。与僧方令授教。故以方便妄言与僧。而既学以后不与价者。盗彼人智。故计价犯罪。大小同制。明具缘成业中。满六缘者成正业。一者人物。谓盗非人畜生物犯轻故。二者人物想者。为非人等物想盗者得轻故。三者发盗心。若始终中不发盗心者无罪也。四者重物。若不满五得轻故。五者起方便不起方便者。是轻垢罪故。六离本处若不离本处者。顺方便轻垢罪故。不成应成业故。于中初二为缘。第四重物。第六离本处为法。第三发盗心为因。第五起方便为业。若阙因者。全无罪缘。一一㸦犯轻垢罪。咒盗者。可咒取他物等。问五钱者此国价以准者必几耶。答以大大铜钱为五。若小钱十六者。准于大钱。五六为三十。故合八十。八十小钱者。准五钱。此国以准者。八斗米也。然盗重物。应作四句。一有盗五钱。故得重。谓盗非贵非贱时五钱故。二者有盗五钱。而轻非重。谓盗贱时。三者有盗五钱不足。而重非轻。谓盗贵时钱。四者有盗五钱不足。故犯轻非重。谓正盗轻物。言乃至者。兼广取盗草木等轻罪。故言乃至。亦广从人物至于鬼神等物。故言乃至。鬼神者。一云。人中名鬼。天中名神。一云。謟曲不安名鬼。有不思议隐术名神。有主劫贼物者。彼人既为其物以后还夺者。贼复夺贼故。计钱能夺人犯重。大小同制。不得故盗者。为以简误。为自物取。及为无主物取。为亲友物取等。无罪。故言故盗。所言应生佛性。以众生为佛性故。经云法界流转五道。故名众生故。于中亦作四句蕳持犯。一者虽盗五钱而福非罪。谓达轮机菩萨故以盗物可度机。故盗物也。二者虽盗而非罪非福。谓为无主取等释。三者唯轻非重。谓此戒兼所立盗草木及神物等轻垢罪。四者唯重非轻。谓此戒中正所立重戒。此四句中。初一句唯福非罪。次一句非福非罪。后二句一向罪不福。

第三不淫戒。亦名淫戒。大小五众同学。于中有三段。一举人表体。二者举非明说。三者举非结过。仲段中有二。先正列非。第二而菩萨应以下明说。列非中亦有二。先列重非。后列轻非。先中亦有二。先正列非。后明具缘成业。初自淫中作五句。一者正道正道想。大小同重。二者正道非道疑。大小同重。三者正道非道想。大小同重。何故他戒者。第三句为轻罪。而此戒通为重者。若就业道门者。轻于煞戒。然而淫者。众罪起之根本故。极重过故急制。三句正道中。行淫者皆为重。四者非道道想。小乘第三聚。大乘轻垢。五者非道道疑。小乘者第三聚。大乘犯轻也。教人淫者。若小乘者。自利为先。故教人淫者。自行无染义。故犯第三聚。若此人彼人相通者。第二篇。大乘以利他行为先。故教人中虽自行无染。而染他人义极重。故同犯重。何况媒稼也。言乃至一切女人者。虽皆正境。而从人女。至畜生等。故言乃至。约出家菩萨。故言一切。谓出家菩萨正邪二种淫皆断故女。而无非正重境。故言一切也。女人中三道。谓大小道及口也。天中二道。谓大行道及口。六重境也。所言不得故淫者。为料简怨家所逼。与境合而三时不受及睡眠时中他人所犯。而始终中无罪。故言不得故淫。言具缘者。四缘者成正业。一者正道。若行于非道。是轻罪故。二者有染心。怨家所逼。虽合境。而于三时。无染心。全无罪故。三者起方便。四者令境不合于境。是轻罪故。于中初以为缘。次为目。第三为业。第四为法。若阙缘者轻非重。若阙因者全无罪。亦约正道。蕳轻重者。犯人女重。犯畜生等女者而业道轻。亦约人道论者。犯出家者为重。犯在家者为轻重。持戒破戒亦尔。下言乃至畜生女及非道行淫者。约在家菩萨。故作是说。谓若在家菩萨者。不断正淫。虽然非道行者。同邪淫故。然而邪淫有二种。一者非道故邪淫。二者非分故邪淫。先中亦有曰谓。虽犯自分。而以非理行淫者。不应理故。二者非处故。谓若塔寺有三宝处。若父母侧中。若日月光中。师僧侧中等类。二者非时故。谓月六斋。年三中。有胎时。儿生以后一月以还。月血出时等。三者法护故。谓犯受一日戒时。四者非道故。谓除常小道。犯于四大行道等。优婆塞戒经云。未虽出夫家。其婢中非道中行淫故。犯邪淫等。此四虽皆犯非轻。而犯自分。非他分故。轻垢罪重。后中亦有三。一者法护故。谓犯于出家五众及受出家戒等。二者人护故。谓母夫与所护故。三非类故。谓犯非人畜生等故。故方等陀罗尼经云。犯禽兽者是邪淫故。此三莫问正道非道。皆犯重戒。是非分故。问何故在家菩萨不断正淫。答优婆塞戒经云。若得物者四分。以一分与父母妻子。以一分贩卖。以二分畜积。故知有自妻。亦仁王经云。轮王有百子及千子故。轮王者从地前至于第十地菩萨。故知在家僧菩萨者。不断正淫非道二种。第一以小道为正道。口大行二道为非道。二者以三道为正道。以余身分为非道。犯淫不正道故也。若约出家菩萨及比丘等中。皆以三道正道故犯重。余身分者犯轻。若在家菩萨所言行于非道故为邪者。非谓以余身分为非道。口大行二道皆为非道。故言邪淫也。六亲者。高祖等。第四父亦子子故为六。母中亦尔。若第四父母以后技出者。皆为六亲也。此中作四句简持犯。一者有虽犯淫而一向福非罪。谓如文殊等。达机菩萨故应现淫男身得度者。即现淫男淫女身。能令之度故。如文殊师利巡行经中广说。大菩萨者无然故。亦无不然故净名经佛道品中云。若菩萨行非道。是菩萨通达佛道故。二者亦有犯淫而非罪福。谓狂心乱心伤心等。及不去时。他人所犯。怨家所逼。而三时不受乐等。亦任母乱。阿难犯淫等类。三一向轻罪故非重。谓出家菩萨犯轻身分等。在家菩萨虽自分故而非理故犯轻罪等。四者唯重非轻。谓此戒正所立重戒也。

第四妄语戒。亦名不妄语戒。大小同制。七众共学。三段同前戒。若说过人法作大妄语者。正犯重。若小妄语者轻罪。故此戒中兼所立。﹂自妄语者。应作五句。一者大妄语妄语想大小同重。心境相当故。二者大妄语小妄语疑小无僧祇犯重。心分者兰。大乘亦重。三者大妄语小妄语想。小乘第三聚。大乘轻罪。四者小妄语大妄语想。小乘第三聚。大乘轻罪。五者小妄语为大妄语疑。小乘第三聚。大乘轻罪。教人妄语。小乘望自利故。若为吾汝妄语者一向重。若不望自利而为汝妄语者。教大比丘妄语者得重。下沙弥等令教妄语者第三聚。若大乘者。为汝及为吾皆一向重。方便妄语者。虽不口说大妄语。而现种种事。余人令解。是得圣法。故言存于得名利也。言方便妄语也。如律中说。龙来天来供养我等也。缘起如律中广说。此比丘者。大妄语时。即犯妄语重。以后得物时。即犯方便盗重也。具缘中满七缘成重。一对成人对成非人等者。轻罪故。二者人想作非人想者。轻罪故。三者自知未得若既得想者。亦轻垢故。四者起颠诳心。若始终迷心。全无罪故。五者说得得人法。六者言业了了。七者前人已解。于中初二第七一为缘。第三为法。第四因。第五第六为业。若阙因全无罪。阙缘亦有。无有轻罪也。乃至者。大妄语至小妄语。故言乃至。不见言见者。见闻觉知者中。且取见者。八种小妄者犯轻罪。亦绮语两舌粗语皆得轻罪也。又身口互造得罪也。如檀越造寺言。阿难汉者入我寺。若不者莫入时中。不得阿罗汉而入去耶。又问汝得圣法耶。时中现首身相故。犯大妄语重也。文言正语者。取八种正言也。正见者。通者取无贪等三善根也。亦作四句。一者唯福非罪。谓达机菩萨以妄语度众生等。二者非罪非福。谓狂乱心中说等。三者唯轻非重。谓此戒兼立小妄语等。四者唯重非轻。谓此戒中所正立大妄语也。以此上四戒者。大小同学。七众共制。

第五酤酒戒。亦名不酤酒戒。大小同制小乘上二众同一切贩卖。犯第三篇。下三众者。犯第五篇。大乘中酤酒七众同犯重。若尸遗等煞生具等犯轻垢。若如法物贩卖者。在家菩萨不制未离生活业。故优婆塞戒经云。所得物一分贩卖故。酒量者。小乘若四分者。能醉人以为限。若十诵者。若作为酒者。醉不醉皆为犯限。地持论者有三种。谓谷酒药酒草酒。草酒者。蒲桃作而醉人等。药酒者。独活等草以作等。此名为真酒者。众罪起之缘者。以后饮酒戒说也。所言一切酒者。取似酒。谓甘酒酢糟酒等类。仲云。甘酢糟面酒。谓面粉以酒渍干能醉人也。自酤酒中作五句。一者真酒真酒想犯重。二者真酒真酒疑亦重。三者真酒非真酒想。若转想想犯轻。若起于非酒境本迷。全无罪。若起于似酒境迷者。犯轻垢罪。四非酒真酒想轻。五非真酒真酒疑。轻。教人大乘中为吾为汝皆重。小乘二皆贩卖戒。具缘者。七缘成重。一所与人与非人者轻故。二人想为非人想轻故。三者真酒似酒者轻故。四者发酤酒想不发酤意者无罪故。五者与彼人。六者取价。七彼人饮。于中初二第七一为缘。第四一为因。第三一为法。第五六为业。明达者。照理为明。知事者为达。亦通门言。一云。以三达为达亦有四句。一唯福非罪。达机菩萨。二非罪非福。谓为药作酒。与他人取价。取价故非福。药酒故非罪。三者唯轻非重。此我中兼立似酒等。四者唯淫非轻。此戒中正所立酤真酒等。

第六意心说同法人过戒。大小不同。若小乘者。以自利为先故。以无根重罪。诽谤者为第二篇。举虚事谤他心过重故。若以有根过傍他者。举意事谤故。心过轻故。犯第三篇。若大乘者。以利他为先故。若举实事谤他者。破他事得成故。损他义过重故。以有根重。为此重戒。若举无根者。虽傍他而破他事不成故。损他义过轻。故为第十三轻垢罪。若小乘者。以无根重罪谤者。犯第二篇。举有根重及无根第二篇谤者。犯第三篇。于中段有三。第一举人表体。二者列事明理。三举非结过。仲中有二。先正列非。后示对治正行。先中亦有二。先正列非。后明略具缘成业。若简所谤人者。受菩萨戒四众重过。谓以出家比丘及比丘尼在家二众有根十重七逆等谤。正犯此重戒。若举轻罪谤者犯轻罪。若谤声闻者。举上二众有根初篇。过谤者同犯此重戒。举上二众轻罪。或及下众有根重及轻罪。谤者皆犯。兼立轻垢罪也。﹂自说中有五句。一粗罪粗罪想犯重。二粗罪粗罪疑犯重。三者粗罪非粗罪想。若约转想者。犯轻垢罪。若本迷者。超于非境。全无罪。若超于小罪境迷者。犯轻罪。四者非粗罪为粗罪想犯轻。五者于罪为粗罪疑。犯轻罪。教人说过中。教他为我谤他。及为汝谤他。皆犯重罪。满八缘成重。一同戒七众同法上二众谤此以外道及同法下三众等者。犯轻罪故。二者同戒同法者想。三有嗔垢心。若无犯心等说者。犯轻罪故。四者意是有想。五七逆十重重过。若轻罪谤者。犯轻罪故。六者向人说若向非人说。是轻罪故。七言词了了。八者所人已解也。初二及第四第六并四为缘。第三一为因。第五为法。后二为业。外道恶人谓以四空定为涅槃故。非胜为胜。亦持牛戒等非道故。由此见于自他增长恶见故。堕恶趣故。言恶人也。二乘恶人者。如来依非无门。为有说言。由妄执故。计为恶有傍。大乘圣典由此见故。自及他人令堕恶趣。故为恶人。若非执小为实谤大乘者。不名恶人非法者。若外道以非胜为胜。若二乘者以非究竟教。执为究竟。违于大乘修多罗。离边现故非仲者。䟦阇子十种非仲事等。亦有四句。一唯福非罪。违机菩萨。二者非福非罪。狂心等说也。三者唯轻非量。谓此戒兼所立。举有招轻罪等谤。四唯重非轻。正此戒所立重戒等也。

第七自赞毁他戒。亦名为利赞毁戒。此戒七众同制。大小共学。段同前戒。于中五句现意。一者不望利。唯自赞非毁他。唯犯轻。二不望利。唯毁他非自赞。犯轻。三望五钱以下利。自赞毁他。犯轻。四者望五钱以上利。自赞毁他。正犯此戒。五者发望五钱以上利。意举重意过。自赞毁他。犯此戒及前戒二重。问不望利而具作自赞毁他二种何耶。答但犯轻垢罪。亦问虽望五钱以上利。而自赞毁他。互阙何耶。答应重。问何以得知。望五钱以上利。方犯此戒也。答持地论云。望利意自赞毁他。犯众多犯故。知五以下者犯轻罪。五钱以上方犯重。若有望五钱以上意。自赞毁他者。钱得不得。此重戒耶。润法师之得五钱。方犯此重戒。若得钱者重。犯此及盗戒二重。

自赞毁他。四分律中有六种。一者卑姓家生。二者行业亦卑。三者伎术工功亦卑。四者汝是犯过。五汝多结使。六者若盲若秃瞎人也。自赞中及此六赞自言。我胜于彼者可解。此六种中。若小乘皆第三篇。大乘此六中若贪故。自赞毁他皆正犯此重戒。于中分别。第四举过者。若举重有根者。犯前戒及此戒二重。若不望利者。第四举过者。有根重者。犯前戒。不犯此戒也。若举无根重过。有根轻过。及余五种者。皆轻垢罪。非重。亦有以善法。唯酉骂汝练若。乃至坐禅等。小乘吉。大乘不望利犯轻垢。教人赞毁同犯重。具满六缘者成重。一是同前七众同法上二众。二同喻同法人想。三共净利。四喻酉自说。五言词了了。六前人闻知。于中初二为缘。第三为因。第四为法。后二为业。应作五句。一由慈心故。为彼人令生信心。及菩提心故。自赞毁他者。全无罪。二廪生愚痴口粗人。故无记心中自赞毁他者。犯轻罪。此名不染污犯。三由等之增恒隐故。恨彼人故。自赞毁他者。亦犯轻垢罪。此名染汗犯。四者贪五钱以上利益故。赞毁者犯重。五者由狂乱散心等故。自赞毁他者。全无罪。文云。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者五句。不论上句。唯论下四句。故作是说也。亦有四句。一者一向福非罪。谓达机菩萨及邪学菩萨。而前五句上。初句由善心故赞毁小。二非福非罪。谓乱心等类。三唯轻非重。谓望五钱以下利养。赞毁等类。四唯重非轻。此戒正立望五钱以上利。赞毁等也。

第八悭惜加毁戒。此戒七众同制。大小不同学。段同于前。自悭中有五句。一贫人人人想犯重。二者贫人富人疑犯重。三者贫人富人想者。若约转想者。约前心为轻垢罪。若本迷者。始终中唯富人迷者。全无罪。四富人而贫人想轻。五富人而贫人疑亦犯轻垢。﹂教人中为我悭及为汝悭。皆犯重。具缘。具六缘成重。一是贫苦众生。二贫苦想。三自有财珍。四者悭惜心。若无此心。全无罪故。五不与财法。乃至一钱一句。六毁辱。于中初二为缘。第三一为法。第四一为因。第五第六二为业。一微尘法者。最小一句色中。最小微尘。以色中最小。以譬于法中最小也。亦有四句。一悭与。唯福非罪。达机菩萨。二非罪非福。本迷中一向为富人也。谓不与故非福。为富人故非罪。三者唯轻非重。谓前五句。第三句中前心中。作为贫人而释。富人想等亦趣于富境。而为贫人想及疑等。四者唯重非轻。正此戒中所立重也。

第九瞋打结恨戒。亦名瞋不受悔戒。七众同制。大小不同。段同于前戒。初自瞋中。应作五句。一者以自所瞋事非理想犯重。二非理理疑亦犯重。三者非理理想。若转想犯轻罪。若本迷亦犯轻。四理非理想。五理非理疑。共犯轻垢罪。所以者何。理那菩萨起瞋者。违于大悲故也。﹂教人瞋中。为吾瞋及为汝瞋。皆同犯重也。满七缘成重。是人若瞋非人是轻故。二人想。三起瞋恚。四出粗语。五手杖打拍。六不受忏谢。七结恨不舍。于中初二为缘。第三一为因。第四第五二为法。后二为业。何知结恨不舍方成重者。持地论云。出恶口。执木石。杖打拍等。而犯众多犯。故知若不结恨。不舍者。唯轻垢罪。非重。于中身业中执杖。亦口业中出恶口。故方成重。若唯出恶口。嗔结恨不舍。向身业中不执杖打等者。唯轻非重。或所向人作非理事故。具发二业。及结恨不舍者。唯犯轻非重。若能瞋人非理。而所嗔人理方正。结重业。亦作四句。一者唯福非罪。达机菩萨。二非福非罪。谓狂心等类。三唯轻非重。谓此戒中兼立诸瞋于非众生等。四唯重非轻。正此戒中立重戒也。

第十谤三宝戒。七众同制。大小不同。段前同戒也。谤三宝故举事现。其故略有四种。一者一阐提人由不信障。故诽谤三宝。其故可解。二者外道心。非道为道。非法为法故。谤佛法故。三者二乘人。以非究竟为究竟。谤大乘圣典。现其相者。其教九教经中。不说佛性等。故不解佛。谓说法故执。不明佛性。教谤大乘。明佛性圣典故。除义可解。四者大乘。有空有二执。谓且举事现其相者。今说计师人佛依非无门。而假说诸有故。如言取其义。故执计为实有。亦依非有故。假说为无。亦如来若真性者。俗谛之无。若论佛意。如说俗有。以不得无相。故说为有。而非得有相。故说为有。是故不动实际。建立诸法。亦如来说诸法空意者。不得有相。故说为空。而非得空相。故说名为空。是故不坏假名而说实相。彼人未解如是离有无中道。故入真时。即排拔因果。故坏假名。方说实相故。即成损识执。亦出于俗时执。为实有故。即动实际。方建立诸法故。即成增益执。然而执如是相似计。谤佛广大法门言。此是彼非。以其遍计所执。望如来离边定者。此空与佛违。犹如天与地。然而执言。吾意合于如来意故。即谤佛宝。亦诸计非当于无。故说为有。而此有计计。而无非一如。故离言绝虑。遍计而谤言实。如我所说故。即谤法宝。亦谤能说人言。我所说是实。彼人所说邪故。即谤僧行故。一词即通谤三宝。故犯重戒也。所以得知犯重者。持地论云。谤菩萨藏。立相似法。自解若僧地。解谤正法。而建立意相似法。故犯重。故知成重也。教人谤三宝同犯重。满四缘成重业。一有邪解。二起谤故意。三对人谤若对非人等谤者。犯轻垢罪故。四前人领解如上。然而法师云。说邪计建立满通。方成重。若谤及说邪法。而非建立满通者。犯轻垢罪。故谤正法者。持地论中。若说邪法而不建立满通者。轻故。法师云。具满盈缘者。七缘成重。一有内邪解。二所向人境。三作人想。四说邪法。五建立满通。六言词了了。七前人领解。于中初一为因。第二第三为缘。第四第五为法。后二为业也。疏主者。无谤三宝人。但取外道等人。然而不合于义。何以故。此戒者受佛戒人师。谤三宝故。外道等不受菩萨戒故也。应作四句。一唯福非罪。谓如涅槃经云。十圣外道等。达机菩萨而现外道中。为上首相。后与佛论议。现负相。将外道众。入于佛法等类。二者非罪非福。狂心等。三者唯轻非重。谓谤正法。而不建立法等。亦向非人等谤正法。建立相似法等类。四者唯重非轻。谓此戒中正所立重戒也。此十重戒中。若约业道为重者。以煞生为重。损他义极重故。若以过广为重者。以妄语为重。诽圣人而言。我作是圣故。所向境永苞十方凡圣人故。若以过重为重者。以淫戒为重。起法罪业本故。﹂明十重中有三中。先总释劝学。二者别解制止竟在于前。

此下第三总结重制。于中有三。第一明劝学重制。二者若有犯者以下。明劝学观处。其第三者总结劝学。初中亦有二。先明所劝人。第二表所劝法。初言善学者。菩萨能内有戒德故。亦外能于诸人作解﹂全无所非全正故。名名善学也。如是人非一。故言诸人者。言不应一一犯如是微尘许。何况具之。犯十戒者有二说。一云。一微尘许方便犯不可。何况具足犯来。重业一一一一戒向不可犯。何况具犯十戒也。

第二示处中亦有二。一者明失位。第二明受苦。初中有二。先明失世间位。后示出世间位。所言国王者。谓人中王。乃粟散王也。轮王位约别门者。十信位为铁轮王。十解为铜轮王。十行为银轮王。十回向为金轮王。若约通门者。初地百宝轮王。二地千宝轮王。此门中地前及地上十地皆轮王。如仁王经中乃至广说。失王位者。明失在家位。失比丘及尼位者。明失出家位也。﹂第二明受苦中。言二三劫者。若依璎珞经者。若犯重人。于十劫中。入地狱也。解云。彼经者约小劫。故为十劫。此文中二三劫者。就大劫故。彼经云。犯重堕地狱人者。一日中八万四千生死亦也。八万威仪品中说者。譬如小乘律中二十余卷中说。比丘及比丘尼前。以后坚教律。于更判说。此经亦然。后梵网经中。先总说十重。后八万威仪品中更广说此十重戒。是故示文处也。

去明治四十三年十二月。续藏经编集长中野达慧师曰。此书者。希代之书。而于他家无所藏。请誊写之。以编入续藏。辰乃速应请求。许誊写。且记其事实以授焉。

于时明治四十有四年一月吉旦

 四海唱道五十四传灯沙门静照日辰谨识于日莲宗大本山妙显精舍方丈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