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护国金刚寺住持 如愚 着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譬喻品者。准经文。是对因缘立名也。经云。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则前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等文。是以种种因缘之言。于千二百人中。引身子。离二乘之着已。此品置譬喻两言。是又以种种譬喻之言。于千二百人中。引迦叶等四大弟子。离二乘之着也。故下文身子代千二百人请曰。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惑。而世尊答曰。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乃至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则身子所请。虽以因缘。而世尊所答。则以譬喻矣。故以譬喻名品。其实一经文理。翻来覆去。不出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引导众生。令离诸着等数句。如前品。本谈诸佛出世之因缘。其中以优昙钵华。喻妙法。是因缘中。有譬喻也。此品至四大弟子受记品。皆譬喻也。末后则曰。我及汝等宿世因缘。是又譬喻中。有因缘也。化城喻。及五百弟子受记品。本谈昔日大通佛时之因缘。而演以化城系珠之譬喻。法师品至寿量品。本谈今日释迦佛。及未来佛之因缘。而又演以凿井医师之譬喻。皆于因缘中谈譬喻。以譬喻。喻因缘也。故此品题。非要解所谓身子受记为法说绪余。合联前品之末。喻说名题。合标绪余之后。滥与不滥之辩。但因卷帙。重大分之为七。译者顺经文。拈一两语。作品题。复前后错综其文。使读诵受持者。知卷虽分七。文义不割耳。岂有他哉。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至)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尔时下。身子领佛一大事因缘。分别解说。已开悟佛知见。叙今昔得失。呈解于佛。见其承当处。可受记也。故经家叙置六根欢喜之相(踊跃下意根。即起下身根。瞻仰下眼根。欢喜二字。应上心生大欢喜。照后我心大欢喜言)。而白下。叙今得也(舌根)。所以下。叙昔失也。谓今闻二乘人受记作佛之法音。则闻同得同。所以欢喜。昔虽亦闻此法。见菩萨受记作佛。而己不预。则闻同得异。所以感伤。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不得同菩萨作大乘也(此中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如来二字。即上品诸佛与释尊通称。无量二字。即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知见二言。即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及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至)遇便信受思惟取证。

世尊我常下。申明昔日感伤不得之义。山林树下。二乘人修行之处。行坐思念。心中不甘为二乘。一涅槃之法大小乘人共得。故曰我等同入法性。云何下。谓大小乘人。所悟入既同。则所济度亦应同。而佛云何济菩萨以大乘。得无穷之宝藏。度我声闻以小果。给有限之工价。佛心似不平也(此不平之咎。似在于佛也)。是我等下。引咎归己。谓今闻佛说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则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乃是我等自舍多而取少之过咎。非佛有彼大此小之不平。故曰非世尊也。所以下。徴明。谓所以先似咎在佛。而今日是我等咎者。何也。以佛初说小乘。正是以小引我入大之因。但我不待说其所因。自为小乘。若待佛说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之因。则我等自然应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佛必以大乘。度脱我也(阿耨多罗云无上。三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以上申释非世尊也一句)。然我下。又覆明己之不待之所以。释成是我等咎一句。谓我等所以不待然者。以我等本是着邪见之人。才来归佛。不解佛光以小乘为方便。且随我等根行所宜而说。故一闻即便信受。用第六识思惟心而取证。则以权为实矣。谁知佛更有大乘真实之法哉(此节应对方便品第二节颂文看)。

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至)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世尊我从下。申明今日欢喜有得之义。承上文言。谓我初虽不解方便。取证小果。然从昔以来。见诸菩萨受记作佛。于终日竟夜之间。亦无时不抑损。刳克于心。责备于己。伤感其不长进。不得同大乘菩萨受记作佛。今忽闻佛说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则是而今从佛闻昔所未曾有之法。故断其疑佛之心。取小之悔。身意六根。皆通泰平然。快得安隐矣。今日乃知等者。谓当初说菩萨真是佛子。我等声闻。宛似义儿。虽成小果。心实未安。今说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无声闻缘觉。又闻是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乃知我等今日真是佛子菩萨。非声闻流也。从佛口生者。谓成佛之言。出于佛口。我信佛言。而成佛子。则子从佛口中生矣。从法化生者。谓从一乘法。化烦恼成菩提。化生死成无余涅槃也。得佛法分者。法谓法身。分谓分证。谓己虽居因地。未至究竟。然既真是佛子。实乃得分证佛之法身也。此舍利弗。闻佛分别解说。一直信入者也(终日竟夜。老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至)闻亦除忧恼。

尔时下。颂长行第一节。叙今得也(我闻此法音。指方便一品之文。得所未曾有。小乘人得佛。是四十年前所未曾有。未有而有。故心大欢喜。而疑除也)。昔来下。颂昔失也。谓住昔疑网未除。似有失于大乘。今疑网既除。则知从昔以来。蒙佛小教。正是今得大乘之阶也。佛音等者。谓昔来蒙小。故能除我做凡夫众生时忧恼。今不失大。又能除我做罗汉圣人时不得成佛之忧恼。此今昔小大佛音。所以皆为甚希有也。

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至)我为自欺诳。

此颂长行第二节申明之文(校长行。有增者。发所未尽也)。我处下。标起思性之地(若坐若行。四威仪之二也)。呜呼下。释成思惟之相(呜呼哀叹声。忧恼所激然也。深自责者。谓着实自责。不敢责佛也。云何下。自责之辞。自欺。记云。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我等下。谓菩萨固是佛子。我千二百阿罗汉。亦是佛子。以与菩萨。同入无漏涅槃法故)。不能于下。谓入道既同。说道亦应同。今既不能。则为自欺于未来说道之因心也。金色下。又自欺于未来得道之果体也。三十二相(初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三手足指长胜天人。四手足柔软。五手足如鹅王网缦。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伊尼延鹿王腨。九立身手摩膝。十阴藏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身毛青色柔软。十三毛向右旋。十四身真金色光。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细滑不渟尘水。十七手肩等七处平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如师子王。二十身端直。二十一两肩圆好。二十二具四十齿。二十三齿白净齐密根深。二十四四牙白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得昧中上昧。二十七舌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频伽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𥇒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上肉髻也)。十力(一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也)。诸解脱(即八解脱也。一内有色观外色解脱。住初禅。二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住二禅。三观净解脱具足。住三禅。四观空无边解脱具足。住四禅。五观识无边解脱。六观无所有处解脱。七观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观受想灭解脱。超出三界也)。同共下。谓声闻既同菩萨。悟入无漏。法性上之相力解脱。同是一法性中物。应当同得。而我等独不得也。八十种妙好。初指爪纤长。终胸前卍字。十八不共法。初无有过失。终知三世无碍无著。不与二乘共也(如是等功德者。等谓等其四无畏四辨才及一百四十种功德。然百四十种功德。即上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四种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住三不护。加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智。广如华严会玄记)。我独下。独行则不得如佛同众行。行失利也。我名才闻五天竺国。佛名则闻十方。名失利也。我山林自善其一已。佛善则广饶益于天人。实失利也。自惟等者。谓我自思惟若行若名若实皆失其利。而不如佛者。岂佛有欺诳于我哉。乃我自不学菩萨发大乘意。心自欺。而言自诳也。长行所谓是我等咎者。此也。

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至)教化诸菩萨。

此颂长行第三节申明之文。初八句。颂长行我从昔来至每自克责三句。次二十句。颂长行而今从佛闻所未闻之法三句。亦颂前节所以者何至思惟取证六句。后四十句。应长行断诸疑悔至得佛法分七句。如此分属者。使知长行偈颂。略无溷滥。若论文理。颂中自有起承联络。则又不得割裂。故须逐句重释。我常于日下。承上文言。谓我虽知自欺失利。然亦常日夜思惟。又恐未必尽矣。由此进退循环。自不能决。欲请佛决其得失。故曰欲以问世尊等。我常见世尊下。谓我所以不自安于失。而欲请问世尊者。以我常见世尊。向二乘人前。称赞大乘菩萨。心中自揣。佛如此者。莫亦要我二乘人作大乘耶。以是日夜筹量其得失之事。今忽闻佛说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音声。方知。佛四十年前。随宜说法。真是无漏。难以思议。元非教我等作小乘。乃令我等至成佛之道场也。我本着邪见下。谓佛本意。令我等至成佛道场。我不待说所因。而速思惟取证于小乘者。以我本是着邪见之人。又为诸梵志着邪见者之师。世尊知我是生死海中人。心易满足。故说小果四谛。拔其邪见。赐与涅槃。我遵佛教。除邪从正。得证空法。当尔之时。其心自谓真得至于灭度。所以不求成佛之道场也。而今乃自觉下。谓今蒙佛从定起。告于我曰。我虽说涅槃。是下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我始觉知先所证者。非是真灭。必得同菩萨受记作佛。具三十二相。天等八部恭敬。亦如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此时乃可谓真灭永尽无余也。佛于大众等者。谓我所以觉今是而昔非者。由佛于天人大众中。说我当作佛故。我闻如是作佛法音。疑悔悉已除也。初闻下。谓最初疑悔未除时。闻佛说我小乘人作佛。心中亦大惊疑。谓将非魔作佛说。故欲恼乱我禅定之心耶。佛以种种下。谓佛见我心疑。乃引种种因缘譬喻善巧。云将一乘分作三乘而说。我心始乃安静如海。疑魔之网尽断也。佛说过去下。谓佛又恐我疑断复生。广引三世十方一切诸佛。证成我佛从生之始。得道之终。中间说法。无非一乘。由是我始决定。知成佛之言。果是世尊真实之道。恶魔波旬。必无此事。故云非是魔作佛也。我堕等者。谓既决定知是佛说。何先疑是魔说。以我堕在疑惑网故也。闻佛柔软等者。谓既堕疑网。今又何得心安如海。以闻佛从容柔软之音。深远微妙。演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清净之法。故使我心欢喜。而疑悔永已尽也。安住实智中者。谓不安住昔日方便之权智也。我定当作佛者。谓不思惟取证二乘之小果也。安住实智。开佛知见大事之因也。定当作佛。入佛知见大事之果也。有此大因大果。故为天人所敬。此自觉也。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觉他乃觉行圆满也(我心大欢喜。我定当作佛。与上品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相照应。准华严会玄。谓初获圣性。具证三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则知身子等。凡遇授记欢喜。皆登十地位中之初地也)。

尔时佛告舍利弗(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尔时下。身子叙昔忧今喜以呈解。佛亦述昔教今忘以授记也。吾今于天人等者。证其不虚。使其不可再忘大而取小也。且承颂中为天人所敬等而言。谓汝要天人等所敬。我当对天人大众中而说。我昔下。叙昔也。二万亿佛。准经文。当是佛为常不轻菩萨时。二万亿威音王之佛也。为无上道者。谓佛在彼佛。为菩萨时。不曾教身子以小。况今成佛。又岂以小乘法。而见济度乎。汝亦长夜等者。谓岂但佛无量劫中。不曾教身子以小。即身子无量劫中。亦不曾学小乘法也。受学云长夜者。自己佛知见未开。虽从佛受学。总属无明长夜耳。我以方便等者。叙今也。谓往昔既教大学大。而今复先度以小者。是佛先以小引身子。后入大之方便也。舍利弗我昔等者。谓佛既昔教汝志愿大乘佛道。今复以小果方便。为接引者。以汝昔日既在无明长夜受学。将佛所教大乘志愿尽忘。而便取足于小果。自谓得其灭度。岂佛见济汝以小哉。我今还欲等者。谓汝虽善忘。我能善忆。今不欲汝忘。还欲汝忆。故为汝小乘声闻人。说此大乘经。名妙法莲华。然此妙法莲华。名大乘者。以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之经也。不然则为汝小乘人。止应说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足矣。是知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声闻元菩萨也。声闻既是菩萨。则汝何尝失于如来无量知见。而欢今以悼昔耶(为诸下五句。为一经文字之大关键。一经义理之大肯綮。大关键者。上三句。自此品直案。至授学无学人记品止。下二句。自法师品直案。至普贤劝发品止。大肯綮者。则知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示众生成佛之知见。从来不曾为诸声闻人而说也)。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至)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此正是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之义。而结成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之文。良以此经。使二乘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妙法。得受劫国庄严显记。为大事。如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时一现故耳。上节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等文。是佛与身子。述过去大事之因也。此节是佛与身子。成未来大事之缘也。其文有八项。以记其大事。凡一切众生。不成佛则已。成佛则定不可少者。前品所谓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也。凡后受记之文。虽有广略不同。皆不异此。舍利弗汝于下。初授本起因地福慧两足之记。供养若干千万亿佛者。福足也。方便品所谓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者。是也。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者。慧足也。方便品所谓尽行诸佛无量道法等者。是也。福慧二严定记。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者。以众生无边。烦恼无尽。法门无量。佛道无上故也。上文所谓教菩萨法者。此也。当得作佛下。第二授果上十号之记。方便品所谓名称普闻者。是也。号曰华光。名也。如来等十号。称也。称其名下有实也。如来者。金刚经云。诸法如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三德中。法身之称也。应供者。后经云。普于天人应受供养。三德中。解脱之称也。正遍知者。正简不同外道之邪。遍简不同小乘之偏。谓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故曰正遍知。三德中。般若之称也。大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如来也。普现一切群生前。应供也。随缘赴感靡不周。遍知也。而恒处此菩提座。正知也。此三为总称。下七为别称。明行足者。明即智度。行即檀等五度。足者。谓由奉持正法。则明足。由供养若干千万亿诸佛。则行足。明足所以有正遍知之称。行足所以有应供之称。此自觉之称也(福慧谓之足者。果德。福慧满足。如人之有足。而能行止故)。善逝世间解者。觉他之称也。善者能也。逝者往也。世间者。器及有情智正觉三种世间也。器世间者。山林河海等神如器。而盛载有情。有情世间者。胎卵湿化等类。各有分别情性。智正觉世间者。三乘圣贤满分。各有所觉之正道也。解即解脱。如大经三世间主。虽各谓得一解脱门。然皆佛之法身。善能往应使然也。此又如来之别称也。无上士者。谓自人至天。自天至二乘。自二乘至菩萨。自菩萨至等觉。各各虽自尊。而各各皆有上。惟佛一人。超越世间出世间。而更无有上也。此又应供之别称。调御丈夫者。调谓调理。御谓控御。丈夫男子能说能行之美称。一切众生不开悟佛知见。轮回六道。无有停息。佛说三乘九部之法。调理控御。使其自凡至圣。由小至大。开悟本有佛性。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处。非调御自他之大丈夫。其孰能与此。此又正遍知之别称也。天人师者。一切三界天人。皆为弟子。佛独为师。以其善能调御故也。佛者觉也。谓自觉则无上。觉他则善逝世间解。觉行圆满。则明行足。有此三觉圆满万德备足。故称之曰佛。世尊者。总此三觉圆。万德备。为一切情与无情及智正觉三世间所尊敬。故曰世尊。无上以士称。约素法身言。调御以丈夫称。约万行庄严言。天人以师称。则约教化人天成佛而言。此十号。十法界中。除佛一人敢当。余自天至菩萨。皆无敢当此者。上文所谓佛所护念者。此也。方便品所谓成就一切甚深未曾有法者。此也。此授身子因果正报之记。下授第三依报之记。国名下。标起。其土下。释成。安隐下二句。则有情清净正报严饰也。琉璃等五句。则无情清净依报严饰也。华光如来下。授第四转法轮记。亦以三乘教化者。此因方便品诸佛出于五浊恶世而言。问曰。华光佛出。既非恶世。何以亦说三乘。答曰。以本愿故。准大悲空藏经云。身子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眼。唾而践之。身子起瞋。退作凡夫。发愿成佛之日。开三乘之法。其劫下。授第五眷属记。有标有徴有释(记云。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经以菩萨为大宝。同也。彼诸下。数多为宝。若欲下。准承足为宝。非初下。德久为宝。于无下。植德之所。恒为下。佛叹植德为宝。常修下。慧宝。具大下。通宝。善知下。申明得佛慧之效。质直无伪。真实为宝。志念坚固。不被魔邪所挠为宝)。舍利弗华光佛寿下。授第六住世寿量记。华光如来过十二下。授第七涅槃时至说大乘转记菩萨记。舍利弗是华光下。授第八正像之法住世久近记。身子未来一大事因缘成佛之始。灭度之终。佛于天人大众中。一一授之。身子则一一记之矣。方便品所谓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者。此也。经文自佛说经入定放光动地以来到此。方为一结局。可信诸佛惟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之言不虚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成佛普智尊号名曰华光当度无量众。

此颂授第二果记十号之文。

供养无数佛具足菩萨行十力等功德证于无上道。

此颂授第一本起因地两足之文。

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

此颂授第五眷属记标文。

世界名离垢清净无瑕秽(至)常有华果实。

此颂授第三依报世界之文。

彼国诸菩萨志念常坚固(至)华光佛所化。

此授颂第五眷属记释文。

佛为王子时弃国舍世荣(至)寿命八小劫。

此颂授第六寿量之文。

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于世(至)宜应自欣庆。

此颂授第八正像法住世久近之文。略颂第四说三乘法。第七授坚满记之文。正法者。有教有行。果证不虚也。像法者。有教无行。徒存三宝像貌也。劫者。时分义。如中国呼年为载为岁。西域则呼年岁载为劫(方便品谓。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惟其疑惑未了。上品所以先告。惟其智慧第一。此中所以呈解先了。而亦先得记也。上品云。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此中佛先与述成二万亿佛所之事。是明所行道也。后与劫国庄严之记。是明究竟法也。上品云。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此中述成与记。正是微妙音。如实说也)。

尔时四部众比丘(至)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尔时诸天子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至)尽回向佛道。

尔时下。四众八部。即序品所叙列之人。大众见下。身子自述要天人等所敬。佛即对天人大众而授记。故记毕。天人大众。即皆欢喜供养。庆赞希记而回向也。身子前三请中云。是会无量众能敬信此法者。是也。各各脱身下。叙因喜而兴供养。以上等衣(欲色二界天主。供以天妙衣也)。凡供养多以衣言者。示归依也。以华言者。示因同于果也(所散天衣。于虚空而自回转者。明回小向大。转三为一也。诸天伎乐一时俱作者。明眼色耳声。皆成大乘之空相也)。而作下。叹昔所说一乘法也(照方便品。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等句)。今乃下。庆今所说一乘法也(照方便品。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等文)。偈中初四句。颂昔也。今复下。颂今也。波罗奈说小乘之地。五众得小果之人。生灭谓生灭四谛。异乎无生无作四谛也。是法甚深奥者。言今大乘异乎昔之小乘。然昔小乘。即是今之大乘。所以为甚深奥也。少有能信者。谓惟其深奥。故少有能信。惟其信少。故数闻其小。不得闻其大也。世尊说是法下。谓有大智信解。如身子者。今得其成佛尊记。即我等虽无大智。但能随喜。必亦当得成佛。于三种世间。为最尊上也。此应序品。即文殊所谓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照法师品。则为授广记之伏案。佛道下。叹昔权中有实也。我所下。回今小以向大也。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至)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尔时下。身子要同列者。开佛知见。亦同己之除疑得记。故代千二百人以请。发起种种譬喻之端也(此应方便品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之文。上得佛述成与记。是自疑已了矣。代众再请。则完知四众心疑之案)。我今无复下。明为己则不敢再劳(以疑尽而记得也)。是诸千二百下。明为人则不敢不再请。佛常教化下。述昔所教副所学。而今于世尊下。述今所闻异所得。此千二百人。所以有疑悔。而不得开悟佛知见也。善哉等者。请佛再说先小后大之因缘。使千二百人。解其疑。而得其记。则不负昔权今实之方便也(千二百人云住学地者。学研真断惑修行之地也。佛云常教化者。教字对学字看。教真穷惑尽得果之方也。生老病死。为世间三界十二类生有生之苦。究竟涅槃。为出世间大小三乘共有不生不灭之乐。凡迷有苦。依佛教而能离之。圣人有乐。依佛教而得之。然得至二乘。未为究竟。由二乘而入大乘。始称究竟。此千二百人为学者。学去苦求乐也。佛为教授师。教[共]离苦得乐之方法也。故曰我法能离等。以上知苦慕灭。是学无学下。断集修道。亦各自以者。该众之谓。生老病死。苦之果也。由我见及有无见为因。而总集也。等者。等其贪痴邪慢疑八十八使八十一思也。不言余惑。独言我见等者。我见即身见。有无摄其断常。名边见也。身边见见思之粗细惑。为集谛下因。集因一断。苦果不生。故千二百人。各遵佛教以离之。离即断义。谓得涅槃者。谓佛虽知彼千二百人未得究竟。而彼自谓得究竟涅槃与佛同也。是以小而为大也。上品所以谓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此正述彼文也。法说一周。众尚不知。必得火宅喻说而知。可见千二百人知见。校身子有差别也)。

尔时佛告舍利弗(至)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尔时佛告下。谓据佛先所谈。则应悟而不应疑。以先能化权智种种因缘譬喻诸方便言辞之法。既皆是为阿耨菩提之大乘。则其所化(声闻缘觉)之人。亦皆是菩萨。此(法则会三归一。人则会权归实)方便品中。业已尽分别解说矣。有何因缘。而用重说。然舍利弗下。谓据汝今所谓四众尚有疑。然者。则应复说譬喻(更明先三后一先小后大之义)。不应复说因缘也。以(千二百中)诸有智之人。既于先说一大事因缘法中难解。必于今说一大事譬喻法中。而得开解也。故云今当复以譬喻等。下文法喻。各有五节(喻文五节。根今当复以譬喻一句。法合五节。根更明此义一句。诸有智下二句。伏信解品一品之案)。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至)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舍利弗下。若谓假若(譬喻义。发语辞)。国邑聚落之有长者。喻诸佛出于五浊恶世。为一切世间之父也(国喻大千世界。邑喻四天下。聚落喻人天六趣)其年衰迈。长也喻佛成道以来劫数甚大久远也。财富无量。大也。喻佛成就无量知见力无畏等之法也。多有田宅下。于文则明财富无量。于义则喻佛具足智慧方便二种波罗蜜等之法(实智不动。故譬田宅。权智可移。故譬僮仆)。其家广大下。家喻大千世界。门喻妄心。谓三千大千广大三界火宅。惟一妄心生灭。可以出入。度生老病死。教化令得阿耨菩提及二乘涅槃也(起信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准此依心生灭门。则成世间六道法。依心真如门。则成出世间四圣法。问曰。论云二种门。经言一门。其义云何。答曰。二门既不相离。唯是一心。故与经一门。正相符也)。旧以一门。喻一乘。若是则诸子已在一乘门中。何有火烧之患。而反欲引出耶。况后等赐大宝白牛之车。又将安配哉。多诸人众。喻贫穷无福慧正报之众生。一百下。喻三界众生及二乘机未出苦集之时。故曰止住其中(准化城喻品。先以五百由旬为譬。是通喻三界二乘。数合五百。后云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是别喻二乘人出三界得有余涅槃。彼以五百由旬。况所出人与果。此以五百人。况未得果之众)。堂阁下。喻众生为贪着追求五欲之依报。容易败坏。而生苦火(此中略而颂文详尽)。长者诸子下。喻千二百阿罗汉。尚未归佛。做外道时也。若十喻大乘。二十喻中乘。三十喻小乘。乘愈下。数愈多者。见大根之机少也。人以百言。子以十言。见大千五趣众生受佛化而为子者。仅十一也。长者见是大火下。喻佛见诸众生为少老病死等火之所烧煮也。而作是念下。喻佛不忍舍众生自求安乐也。而诸子等下。上品所谓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也。不觉下。上品所谓深著于五欲。如𤛆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也。火来逼身下。喻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也。此佛虽以佛眼见五欲之火是苦。惊怖忧念。而三乘诸子(未出火宅之时)。全不知恩。反以为乐。遂起下节喻三七思惟救济之方也。此节配方便品第八节我以佛眼观等颂。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至)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舍利弗是长者下。喻佛初七思惟也。身手有力。喻佛有大神力也。衣裓。胸前护衣裓服也。几案。香几案桌也。从舍出之者。谓衣裓在身。几案应手。皆可以有力。而出子于火宅也。复更思惟者。喻佛第二七思惟也。是舍惟有等者。正出其思惟之义。谓长者虽有身手之力。及济胜之具。奈人多而门小。子且幼稚而无识。以无识好戏之幼子。出怆惶狭隘之小门。父子之情未通。怖畏之事未白。未免好心而成恶意之累。故曰或当堕落等。喻佛所以有神力而难用也。我当为说等者。喻佛不用神力。而复用智慧力。以陈其怖畏。使诸子自知其利害。而出火宅也。此舍下。正出其心中所要说之事。作是下。申明如所念而告之。父虽下。申明子不信所告面出。亦复下。结足不信不出之义。总归重于幼稚无识也。上但云无求出意。似尚有可救援之道。此云了无出心。则神力智力二俱思惟尽。而不得子出火宅之心。则亦吾未如之何也已。此节譬方便品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等文(身手有力。照方便品。但喻佛智慧力。经云。我所得智慧故。配后法合。则通喻佛神智二力。经云。有大神力及智慧力故。护衣裓服尔雅云。衣蔽前谓之襜。是也。衣裓几案。配后法合。即如来知见力无畏等之法也。是舍之舍。大喻三界。小喻一身。一门狭小。喻妄心执我。不解空理广大也。诸子幼稚。喻声闻人。未尝久远发菩提心。故未识于妄心。而攀缘六尘。取着男女二根。名恋着戏处也。或当下。方便品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堕三恶道。后法合云。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不惊者。以乐着也。不畏者。以嬉戏也。此所以父虽善言诱论。说乐是苦。而子了无出心也。亦复不知下。申明不肯信受者。以不知色等五欲为火。四大幻身为舍。不明大事。毫厘系念万劫沉沦为失也。东西走戏。谓以六趣升沉轮回生死奔走。为儿戏也。视父而已者。谓止眼视。心则不听也)。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至)竞共驰走争出火宅。

尔时等者。谓长者见火势已急。不独救子。且欲自救。故曰己为所烧。而又曰我及诸子等。此为子者。虽无知而不信父言。而为父者。则不得不早为之所。故云我今当说方便等。父知诸子下。追原长者设方便之初意。在投子平素所好之先心。故不嫌其虚设也。如此下。门外本无三车。而云羊鹿牛车今在门外者。正见其方便也。尔时诸子下。谓子因父。投其所好。故不问其虚实。而争出也。此喻佛第三七思惟。不得已。而就实开权。应方便品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等四十四句偈文(种种珍玩奇异。及希有难得。记后法合。即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句。羊车配声闻乘。鹿车配辟支佛乘。牛车配佛乘。照后法合。若有众生内有智性等三段对看。又情必乐着。喻二乘人好弃有着空)。经文读之。虽似平澹。而叙事脉胳。自有轻重。如初云歘然火起。次云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虽有歘然所烧之患。而曰起。曰或。何等缓颊。至是则曰己为大火所烧。而又曰我及诸子必为所焚。则何等怆惶。先曰了无出心。东西走戏。视火而已。何等怠玩。今曰心各勇锐。互相推排。争出火宅。则何等精勤。可见方便有力而实相容易难言也。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至)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是时长者下。谓长者见子出火宅。欢喜己之方便不徒设。而有子可以承受无量之财富也。四衢。喻四谛也(尔雅云。四达谓之衢)。露地。喻我空有余涅槃也。以有余涅槃较火宅。固清凉。尚无六度万行宝车之庄严。故名露地。无复障碍者。谓我空之果虽小。而有山壁。犹之直度六通。纵任无为之乐也。其心下。谓子安隐。父心泰然。喻其天性相关生佛同体也。诸子求三车。而长者各赐等一大车者。喻三乘之人同出三界同名佛子。应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也。舍利弗尔时长者下(喻说今经。法则会三归一。人则会权归实)。车以众宝庄严。而名其大者。以喻菩萨智悲双运六度万行也。牛以一白色姝好。而驾其车者。以喻佛知见一相一种大菩提心。能生净妙第一之乐也(以上法喻相配理事。性相合明。然车为所驾。牛为能驾。经文前后注中皆双释者。使见人字条理整齐耳)。纵直曰高。横阔曰广。栏楯以备凭俯。铃悬以虞冲突。幰盖以蔽尘露。绳络以防风掀。华缨外垂。筵枕内置。皆以宝为者。示文而不俚也。筵曰婉。枕曰丹者。谓皆可以悦心志。而荣起居也(以上别训其车之庄严。驾以下别训其牛之德性谓)。如此宝车。岂寻常羊鹿牛可配哉。故须大白牛。以为驾也。肤色下。正明其牛之白充洁约色言。姝好约形言。有大下。正明其牛之德性。谓寻常之牛。有步平正。而行不疾速者。有行疾速。而步不平正者。皆不可以乘重服远也。今二者皆备。则牛之德用。无以加矣。喻阿耨菩提之大心贞固足以干事也。又多仆从下。谓有此车此牛。又有此人役也。喻菩萨乘。此大因大果。则得四众八部日夜卫护也(上品所谓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也)。所以下。徴释。谓诸子元各求小大三车。而长者所以平等赐与大车者。何也。以是大长者财富无量。而心无偏党也。由财富无量。所以周给一国疏远之多人。而不匮乏。由爱无偏党。所以等赐亲生幼子。而不吝惜。以喻四众八部。尚皆与记成佛。岂千二百阿罗汉。为佛常随影响之众。而不授记作佛耶(上品所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又所谓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是也)。是时诸子各乘等者。谓所得过其所望。喻千二百人本求大小三乘有分别之果。而出三界。今不期佛说无分别法。平等授与一乘之记。同作佛也。此配方便品第八节。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至今我亦如是说无分别法。二十八句颂也(而作下。明财富无量。今此下。明爱无偏党。以上叙长者心中作念。喻佛欲会权三之义。我有下。又叙长者念中自决之辞。喻佛欲等与一实之义。配后法合。即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等。文也)。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至)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舍利弗于汝等者。谓长者先许三车竟无。而后转各等与一大宝车。似昔之所许实有者成虚。今之所不期而等赐者。为妄与也。故曰宁有虚妄不。舍利弗言不也者。谓凡称虚妄者。以无益于人。有损于事也。今长者于诸子。既有益无损。故不为虚妄也。是长者但令下。有益也。何以故下。徴明有益。况复下无损也。世尊若是下。申明无损(复有徴有释。可知也)。何况长者自知下。结尽有益。佛告舍利弗下。善其详喻明。而酬问当心。故曰善哉等。喻文五节。此节最重。以千二百阿罗汉。疑佛先说三乘之法为虚。悔己所得涅槃是妄。今既喻其所以。复前后校明。使知先所以说三乘者。为引出三界火宅。坐露地以出苦。自全躯命。得少分乐也。今所以说一乘者。乃由出三界之苦。然后能乘宝车。并能全其躯命。以化众生。自他兼利也。是知今说一乘。正昔日所以说三乘之结果。非今实而昔虚。见佛法有渐。不妄与也。此配方便品长文。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颂文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等文。

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至)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此配第一节喻文也。舍利弗如来下。以佛配长者。为一切世间之父。无过而有德也。于诸下。明无过。谓地狱三途众生。有分段生死诸怖畏过。人天福报。有五衰相现。及贫穷困爱别离等。诸衰恼忧患过。二乘圣贤。虽无分段生死过。尚有无明变易生死之闇蔽。不得开佛知见过。佛则于上诸过。永尽无余也。而悉成就下。明有德。谓有实德故。成就无量知见十力四无所畏大神通力及大智慧力也。有权德故。具足方便智慧二种波罗蜜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常无懈倦。喜也。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舍也。以不大喜。则懈倦而不恒求善事。不大舍。则虽求善事。不肯利益一切众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也。为度众生下。谓佛既有德。则不须复入三界。以修德既无过。亦不容复入三界。以断惑。今无过有德。乃复入三界火宅者。以佛自己无苦。为度众生亦出其苦。自己有得。欲化众生亦得无上之菩提。此佛一人。所以能为九法界众生之父也。见诸众生下。以众生配火宅中诸子。虽皆佛子。未出三界。而乐少苦多也。生老病死等。有生皆具。总明八法之为苦。亦以五欲下。别明八法为苦。见三界火宅烧煮情状之轻重。五欲。即下第三节所得粗弊色声香味触五法。五法。为众生现在贪着追求所欲之苦境。业属前因。又以下。谓贪着追求。是好五欲之苦心。业招现苦。及后报地狱等之苦果。故云现受众苦等。以上释生老病死之四苦。含其三世。以现即现生。后即死后。老病在其中矣。若生天上等者。释忧悲苦恼之四苦。文承于上。谓不但死后受地狱三途之剧苦。即微有善业。若生天上人间。亦不免贫而无财。穷而无位。困而不伸之忧苦。六亲知识本相爱善。偏多别离之悲苦。乱臣贼子恶友等本相冤害憎嫌。偏多聚会之恼苦。则三世因果。五趣善恶。皆苦矣。其烧煮之情状。则何如哉。如是等下。结其苦之大概。而明苦之细微多端。难以尽言也。众生没在其中者。谓佛虽见是苦。而众生反沉没其中。以为乐也。欢喜下。正明没在其中之义。缴尽上文。谓五欲财利。本是苦境。而众生以为乐事。故生欢喜而游戏。贪着追求。本是苦心。而众生性恐贪之不酷。求之不巧。故不觉知。地狱三途。本必有之苦报。应寒心而恐畏者。而反不信。谓且顾生前。奚遑死后。故不惊怖。天上人间。贫穷困。爱别离。冤憎会。本是苦聚。应厌恶而远离者。然间植小善微因。求一人身天福。惟恐不得。故不生厌。如是等种种诸苦。皆应𤼭求解脱者。而众生且淹没。陷溺其中。故不求解脱。由此痴迷。无有智慧。故不知觉。由不知觉。故不惊怖。由不惊怖。故不生厌。由不生厌。故不求解脱。而于三界火宅。日出而作。则随善业以东驰。日入而沈。则随恶业以西走。改头换面。往还五趣。虽千百万亿劫。不开悟佛知见。受无间地狱之大苦。则亦不以为患。此何异诸子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哉。

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至)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舍利弗佛见等者。配第二节喻文。初七思惟也。谓佛见此众生。以苦为乐。似不可救已。然众生分为其子。固容无知。自不求解脱。佛乃𨈟为其父。又具正遍知觉。岂可随彼无知。故陷于不慈。而不尽佛为父之道乎。故云便作是念等。此佛所以明知机不称法。而必欲以法投机也。舍利弗如来复作下。合第二七思惟。谓拔苦与乐。虽佛为父道者所当尽。然佛复念法大机小。终难从实舍权。为诸众生。赞生佛共有如来知见力无所畏之德相。故云众生不能等。所以下。徴释。谓所以为众生赞生佛共有佛知见等法。而众生反不能以是得度者何也。以诸众生。尚未免生老病死等之业苦。而被三界火宅所烧。纵与其乐。而不能信。如人身在缧绁。遽未可以语衣锦之荣。故曰何由能解等。此佛虽为慈父。难卒然教众生不肖之子。故兴下文。先且拔苦。后方与乐。合第三七思惟。讳实开权之方便也。下第三节。明先为众生应拔其苦难一句。第四节。明后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一句。

舍利弗如彼长者(至)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此配第三节喻文。每节举喻合法者。使千二百人容易开解也。舍利弗如彼长者下。牒其喻文。明始则讳实开权。然后各与下。明终则由权入实。如来亦复下。法合其讳实。但以智慧下。法合其开权(问曰智慧为实。方便为权。经云智慧方便。是实与权并演。注何但曰由权。答曰。经单以力无所畏为实。昉佛自受用之实。双以智慧方便为权。明应机则即实而权故。明用权即含有实。不然权从何起。权泯何归。此经所以明权不离实也)。三界者。欲界五趣杂居。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各有界限种族也。俱名火宅者。皆是轮回数也(拔济下。众生配长者诸子。为说三乘。配门外三车。以上总叙三界内外苦乐二果。而作下。别叙所说三界内招苦果之集谛因)。色等五欲。所以为火。贪着生爱。所以被烧。莫得勿贪。诫劝知苦断集之辞。悲夫三界五欲。本是戕生苦火。众生反甘没其中。欢喜游戏。不惊怖者。以色等五欲为细妙。而不知是粗弊之苦火。今佛劝诫知苦。以断某集。故曰汝等莫得要住。又曰勿贪等。以一贪等则生爱取。一爱取则境分逆顺。顺则流而忘返。固是苦火。逆则瞋痴从是生焉。尤为苦火。则三毒之火薪焰。生生不绝矣。汝速出三界下。教其慕灭修道。谓三界内苦集。一往不知是火。容可缓颊。今既明以告汝。则有燃眉焚首之急。故曰速出三界外。声闻辟支佛等之灭道。一往无人保任。或恐难成。今既有佛。为作保任。则出三界内之苦。得三界外之乐。为不虚矣。以上教慕灭也。汝等但当下。教其修道也。如来以是等者。结成。虽有力无所畏等。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之如此也。复作是言下。申明三乘灭道所以为乐之义。释成诱进之言。皆是圣所称叹者。谓声闻等乘。非三界凡夫所能称叹也。自在无系。谓不受五欲财利。种种苦所系缚也。无所依求。谓不依贪着追求。现受众苦也。乘是三乘下。谓得无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四禅八定诸解脱三昧。而自娱乐。则更不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也。便得无量安隐快乐者。谓亦不受天上人间贫穷困爱别离冤憎会等种种诸苦也。此又佛诱进出三界外灭谛之乐如此。舍利弗若有众生下。又申明汝等但当勤修精进。诱进于道谛。以三乘配三车。释上声闻乘也。内有智性。具见道之因。从佛闻法精勤修习。得修道之缘。欲速下。谓欲速则不达。自求则不为人。此所以人为小乘。而配乎喻中之羊车也。次若有下。释上辟支佛乘也。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缘觉。亦名独觉。缘觉出有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证果。独觉出无佛世。自悟因缘。而证果。今云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是出无佛世之名(以自然慧。不待师教。自然而有之慧。支佛智也。乐独善寂。不携部党。独善一身。支佛行也)。深知诸法因缘。是出有佛世之名。故经先说从佛闻法等句。次说求自然慧等句。双举二种机名也。又解。求自然慧。则慧不止如声闻但内有智性而已。深知诸法因缘。则志不止如声闻但速出三界自求涅槃而已。故校菩萨虽小。校声闻差大。此所以果为中乘。而配乎喻中之鹿车也。后若有下。释上佛乘也。勤修精进。檀等前五度也。求一切下。智度也。一切智。大圆镜智佛智。平等性智自然智妙观察智。无师智成所作智。又一切智则超辟支迦罗。佛智则超菩萨。自然智则超声闻。无师智则超天人。具此四智。始能成就如来知见十力四无所畏。此上求也。自利也。愍念下。下化也。利他也。众生以三途言。三途唯苦。故曰安乐。人天苦乐相半。故曰利益。谓去其苦。而益其乐也。度脱一切者。谓以菩萨乘。度脱一切二乘人也。具此自利利他之大心。不同羊鹿中小之戏具。而配乎喻中之牛。车。故云是名大乘也。菩萨求此下。释成大乘二字。谓前云佛乘。此云大乘者。以佛是大果。众生能求此大果而乘之。以自度度人。故又名为摩诃萨之大乘也(问曰。此中既有大乘。以配牛车。何下节又云等赐大乘。岂有两样大乘耶。答曰。此佛四十年前。三乘中有分别之大乘。下节乃四十年后无三一小大分别之大乘。是知此中大乘权教也。下节大乘实教也。虽无两样。却有前后。问曰。若然者。则四十年前。大乘亦同小乘。为虚耶。答曰。准喻。门外元无三车。则此中大乘似虚。若准方便品。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及舍利弗自述。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此事。则此中大乘。与下节大乘。元是一乘。并无两样。但前后迟速有异。又若准后颂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则门外羊鹿小中之车。亦是大乘。岂有二哉。此法喻第五节。皆用校量不虚。政为此义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至)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此配第四节喻文。明终由权而入实。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也。舍利弗如彼下。举喻。如来亦复下。合法(若见无量下。昔由权二三乘之人也。以用也。谓用佛四十年前随宜所说九部教法为门。诸二三乘之机。出三界苦险。得小乘灭乐。如诸子安隐出火到无畏处也。如来尔时等者。喻今说妙法入实也)。佛之法藏既多。众生又是佛之亲子。所以不惜而等与也。不令有人下。释成等与之义。四十年前。独许菩萨受记作佛。不许声闻。是令有人独得灭度。四十年后。而说此经。许声闻与菩萨同得受记作佛。是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也。是诸众生下。牒昔所化由权之人。悉与诸佛下。结足所念与大之事。皆是一相者。一乘实相也。一种者。究竟一切种智也。第一之乐者。得五住究尽。二死永亡。劫国庄严。常乐我净之妙乐也。昔分菩萨得佛乘。缘觉得辟支佛乘。罗汉得声闻乘。则一佛知见。分别成三相三种。故其乐亦为有量有边之三等。不得净妙第一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至)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舍利弗如彼下。举喻合法。可解(前喻中第五节。有于汝意云何等之问答。明无虚妄。今法中第五节。但准喻中无有虚妄故。不用问答。但曰舍利弗如彼等。乃至然彼等。则佛知当机既解喻之三一。必知法之权实也)。何以下。徴释。谓初说三乘。既为引导。则似非实。然后但度以大乘。曾无先期。则似为妄。何所以之故。而言无有虚妄。以虚妄者。无而为有。能许而不能与之谓。今佛如来。既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则非虚矣。又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而不吝惜。则非妄矣。但因法大机小。佛能尽与。而众生不能尽受。故初但不尽与。而后众生始能尽受。有要众生尽受之因缘。故诸佛将一乘之法。用方便力。先且不尽与。而分别说作三乘以引导。如是则先所说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诸权智三乘之法。但名不尽与。岂云虚哉。由昔不尽与。而今始得其尽受一乘阿耨菩提之显记。又岂妄哉。千二百阿罗汉。何用疑佛昔说三乘为虚。而悔己所证涅槃非真而有妄耶。故云如来有无量智慧等。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至)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此颂第一节喻文也。譬如长者。佛也。有一大宅等者。广颂大千三界苦集状也。宅者。托也安也。人所托以安身也。宅久则易坏。故曰顿弊。总而言之。曰宅。别而言之。宅有堂舍之分。堂者当也。当宾客之酬酢也。舍者止也。止身家于其间也。靠壁曰柱。即碍曰根。横曰梁。直曰栋。房址曰基。阶砌曰阶。东西曰墙。前后曰壁。泥涂所以饰缝隙。覆苫所以蔽晴雨。在檐曰椽。在脊曰梠。篱落四围曰周障。径巷穿叉曰屈曲。而曰高危摧朽倾斜等者。正见顿弊之形状。以明三界依报不坚牢之如此。有五百人等者。明有世界。则有众生业果之正报也。鸱枭下。正报中。畜生报也。鸱枭害所亲。雕鹫食死尸。乌报凶。鹊传喜。鸠夺巢。鸽肆淫。此畜生中羽群。具三毒。有如此者。蚖者元也。乃蛇之大者。蝮者复也。触之则复螫于人也。乃蝎之大者。蜈蚣。瞋狠而行速。蚰蜒。涟涎而走滞。守宫。蝘蜓也。汉宫中养。以丹砂取血。以涂眉间。防淫乱也。故谓之守宫。百足。蚿也。多足虫也。鼬。鼠之大者。由穴而啖鼠者。狸。狐之大者。年老而成妖媚者。鼷鼠。甘口鼠也。食人而不觉痛者也。此畜生中。轻跳蠢软。具三毒。有如此者。诸恶虫辈下。谓诸恶类。虽飞行不同。而同交横驰走。于朽宅中也。屎尿下。大小便利。恶臭不堪。𧏙螂诸虫。以为香美。而集于不净流溢之上。则人于男女二根。生欲乐想者。迷倒极矣。狐。多疑。狼。多猜。野干。夜鸣而为怪。或口取诸虫以咀嚼。或足蹑屎尿而践蹋。龌龊至矣。以唇至血。曰哜。以齿断骨。曰啮。是生虫咀嚼以殆尽。则死尸哜啮而有余。故曰狼藉。藉草也。谓狼食不尽零落于草间也。世人肆筵设席。杯盘狼藉之时可厌矣。由是群狗下。谓由此骨肉狼藉之余。群狗不知彼己。食之无味。如遗唾。而且奔兢搏撮于其间。两足翻寻曰搏。收聚一处曰撮。搏取不得。故饥羸慞惶而求食。求之有得。故斗诤揸掣而嗥吠。向前相夺曰揸。往后相扯曰掣。乃斗诤之貌也。啀喍嗥吠。斗诤之声也。衔物死诤。曰啀喍。失物泼叫曰嗥吠。此畜生中毛群。或野或家。具三毒。有如此者。其舍恐怖下。结完畜生道。而起鬼报之恐怖变状也。处处皆有下。正明鬼报。西京赋曰。山神虎形曰魑。宅神猪头人形曰魅。木石变怪曰魍魉。夜叉云苦活。食人度命。以苦自活也。毒虫之属下。谓诸虫禽兽虽皆恶毒。至见夜叉。则贪生畏死。亦各护其党。卵属以爪护所生日孚。胎属以身藏所产曰乳。夜叉兢来下。谓彼虽善藏。此能强夺。以夺而食。故既饱而恶心转炽也。斗诤之声下。正见其恶炽。鸠槃荼云可畏。无常杀鬼也。或蹲踞土埵。或往还虚空(离地一尺二尺。是虚空也)。内不畏天。游行纵逸而嬉戏。外不惧人。扑狗失声而取乐。无忌惮极矣。此鬼道中。得食强梁。肆三毒。变状可畏者也。复有诸鬼下。不得食之饿鬼也。长大裸黑。形可畏。叫呼求食。声可畏。针喉牛首。貌可畏。食人啖狗。口舌可畏。残险饥驰。心行可畏(饥渴逼驰。所以释为不得食饿鬼也)。夜叉饿鬼下。双结鬼畜二道。谓鬼与畜。或饱。则争食斗诤。或饥。则叫驰窥窗。喻吾人一动一静。无非为三毒业系。不得出离三界。逼迫身心起火。生下地狱之报。故曰如是诸难等。是朽故宅下。将明地狱报。先将大千三界内。依正三途八难属之长者。好起下节方宜救济之文。其人近出。喻佛去伽耶城不远。得成正觉也(问曰。上言属。此言出何也。以属则不出。出则不属故。答曰。不言属。则于己无干涉。不应救济。不言出。则己且被焚。安能救人哉)。以喻一切佛本在因地。皆发愿度脱一切众生如己身。则三界十二类生。为佛一人之所有。故曰属于。然不先自成佛。则虽欲从之。未由也已。故曰近出。于后宅舍下。叙前畜鬼二道依正。被火烧然。即是地狱。以地狱苦报唯以为重。故曰忽然火起也。生老病死。会成劫浊。故曰四面一时。忧悲苦恼从而煎煮。故曰其𦦨俱炽。栋梁椽柱等。既已顿弊。故火起则震裂而崩倒(以上烧然依报)。诸鬼神下(烧然正报)。谓诸鬼畜。初火起。则纵逸嬉戏。今被火烧。则扬声大叫。而受燋头烂额之痛矣。雕鹫诸鸟。畜生也。鸠槃荼等。恶鬼也。初则孚乳产生何等惜护。往返游行。何等戏乐。今则周慞惶怖。不能自出。求其离地一尺二尺。不可得矣。恶兽毒虫。初则交横驰走。今皆藏窜孔穴矣。窜穴本欲偷生。不期值穴中之鬼。毗舍阇而残害。是不有天灾。则有人祸矣。野干之属。初则咀嚼践蹋。哜啮他人之死尸。何等英雄。今则自已前死。而尸又为恶兽之所食啖。则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矣。臭烟熢㶿下。谓蜈蚣等虫含毒。阴处墙壁。自谓得其所矣。今为臭烟熢熢扇鼓。㶿㶿熏炙。不能自安。只得争走出穴矣。藏穴者。毗舍得以假手。出穴者。鸠槃得以快心。则无福之人。出处皆伤。无地可以逃生矣(又诸下。谓得食恶鬼。或穴中饮啖。或穴外取食。苦中求活。火里偷生。尚皆为饱鬼也)。若夫饿鬼者。头则火然。腹则饥渴。周慞闷走。不能如前从容四向窥看窗牖矣。良以三界五趣众生。生纵三毒。起杀盗淫。以快一时之心。死堕三途。受无量劫之苦。经云。此皆纯情堕落。业火所烧。故曰其宅如是等。毒害下。谓灾难甚多。难以尽言。故曰非一。此文。若不作三途而释。只见文字重叠泛滥。然如来妙法。译师高手。澄心谛观。并有条理。毫无赘疣。自古注疏。不明专肆。牵强配合。为尤可笑。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至)犹故乐着嬉戏不已。

此颂第二节喻文也。是时宅主门外立者。照上节其人近出之近字。喻佛始坐道场。出三界之不久也。闻有人言者。人即十地菩萨。于华严会上。作梵王帝释等诸佛转法轮之人也(方便品云。再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等)。汝诸子等先因游戏等者。明千二百阿罗汉。皆先于大通智佛法中。受佛教。发大心。但因无明所蔽。而内秘外现。来游戏于三界也。长者闻已下。应长行身手有力等文。方宜下。喻佛欲以神力救济。告喻下。喻佛欲以智力救济。恶鬼下。总述三途之为苦。毒蛇下。别释三途为苦之次第(此苦难下。结足三途地狱为重)。诸子下。应长行父虽怜悯善言诱谕等文。

是时长者而作是念(至)到于空地离诸苦难。

此颂第三节喻文讳实开权也(是时下。全同长文诸子下。长文云。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长者既虑与诸子并焚。所以益其愁恼。今此下六句。申明益愁恼之义。舍宅无一可乐。喻大千五趣皆苦也。诸子耽湎嬉戏。喻众生执苦为乐也。不受教为火害。喻不信佛言。集苦因而招苦果。长文所以云必为所焚也。即便思惟下十句。应长行我今当设方便。至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止之文随意下。喻佛说三乘法。随小大三乘之机意。所取证也。诸子下。如长文可知)。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至)嬉戏快乐自在无碍。

此颂第四节喻文。由权入实也。长者见子下。喻佛父因众生之子乐而乐也。此诸子下。申明因子乐而父乐者。以子生育甚难。而又愚小无知。非敢于作恶也。愚小无知。苦因也。而入险宅。苦果也。多诸下。正明宅险。毒虫。畜道险也。魑魅。鬼道险也。火猛。地狱道险也。四面下。谓三恶险道。皆具生老病死之四苦。故曰俱起。而此诸子下。谓诸子昔以苦为乐。为父者所以为其疾之忧也。我已救之下。谓今诸子由父设方便。使令离苦得乐。为父者所以为不陷于不慈也。是故呼告诸人而结云。我今快乐。尔时诸子下。喻四十年前。由权之人。本求小大三乘也。长者大富下。喻四十年后。说今经入实也(库藏等四句。正见大富。造诸等十七句。颂长行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至安置丹枕之文。有大白牛八句。颂长行驾以白牛。至何况诸子之文。诸子是时下六句。颂长行是时诸子。至非本所望之文)。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至)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此颂法合第一节也。告舍利弗下。九法界众生。分情器等三种世间类。类各有其圣。而佛独王于众圣之中。故曰尊曰父。此应长行如来亦复如是等文。一切众生下。应长行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等文(一切众生。既皆佛子。云何不得如佛。以深着世乐无有慧心。所以不得出于三界火宅也。众苦下。正明无安如火之义。常有下。正明甚可怖畏之实。此中因长文广。故颂中略耳)。

如来已离三界火宅(至)虽复教诏而不信受。

此颂法合第二节。释成上节告舍利弗等六句偈文。申明为父为子之义。如来已离下。谓佛所以为尊为父者。以能先离火宅。寂然闲处于林野故也。一切众生。所以为佛子者。以大千三界依报十二类生正报。皆为佛之所有故也。昔之三界既为佛有。佛已出离。今之三界为众生有。众生亦当出离。已出离者。职应为父。未出离者。分应为子。故云其中众生等。而今此处下。谓未出离三界者。故多患难。已出离三界者。故多安乐。岂有父受安乐。子婴患难。而不见救济者乎。故云唯我一人等。虽复教诏下。谓父爱子。而子不如父愿。乃法大机小也。前八句。应长行佛见此己等文。后六句。应长行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等文。

于诸欲染贪着深故(至)有得缘觉不退菩萨。

此颂法合第三节。释成初节深着世乐无有慧心等十句之义。于诸欲染下。承上文言。谓虽复教诏而不信者。非敢为不信。乃因无有慧心。深着欲染。执苦为乐。而不信也。以是方便下。谓以是为着欲之深不信故。佛不以一乘实智教。而以方便权智教。将一乘而说为三乘也(以上明为机钝阐能被教)。令诸众生下。明所被机因佛教。而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是诸子下。总明三乘之因心。具足三明下。别明三乘之果证。

汝舍利弗我为众生(至)今所应作唯佛智慧。

此颂法合第四节。汝舍利弗下。明为众生阐能被之教。法喻皆为一乘以此譬喻者。长文所谓今当复以譬喻也。说一佛乘者长文所谓更明此义也。汝等若能下。劝所被之机。能信佛语。即成佛道。长文所谓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者。是也。一切皆当等二句。释成说一佛乘之佛字。是乘微妙等四句。释成说一佛乘之乘字。佛所悦可下。谓由信受佛语故。诸佛欢悦而许可。由自得佛乘。又能开悟众生故。众生称赞而礼拜。无量亿千下。谓佛悦可。则上该果海。生称礼。则下彻因源。此佛乘所以为微妙清净第一。具足无量亿千诸力解脱定慧等诸余佛法也。此八句。释成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二句。申明说一佛乘之佛义。得如是乘下。又释成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二句。申明说一佛乘之乘义。谓令千二百诸子。得此大乘。不论菩萨声闻。直下皆同至成佛之道场。更无委曲也。以是因缘下。谓以此不问菩萨声闻。皆当成得佛之因缘故。十方谛求。唯有一乘。更无余二三乘。唯除佛方便。有二三乘也。告舍利弗下。通结法合一二三四节之颂文也。谓前言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我则是父者。子即是汝等千二百人。父则即我释迦是也。此结初节(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汝等累劫下。明身子等为子之义。我皆济拔下。明佛为父之义。此结第二节。我虽先说下。明昔说三乘之义。结第三节。今所应作下。明今说一乘之义。结当节之第四也。一一对之可见。不颂法喻第五节相校之文者。以皆不虚妄之义。至药草喻。为四大弟子始述成之。

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至)在所游方勿妄宣传。

以上八节。颂今当复以譬喻更名此义之文。讫此及下节。颂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之文。申明上节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之义。若有菩萨下。谓机若大而法即大也(以在众中心听。专一。无往不是诸佛一乘实智之法。诸佛虽用方便权智。即权所化众生。亦是大乘菩萨)。此申明更无余乘矣。若人小智下。谓法小元是机之自小也。申明除佛方便矣(智小故着深。爱属心。欲属境。世间根境苦果也。为此等故下。谓佛为此深着爱欲。以苦为乐之人。将一乘实相之法。说为三乘中苦谛。故小智众生得佛投其所好。心中。欢喜。曰得未曾有。佛说下。谓所以云得未曾有者。以佛说苦谛。真实无异故也。无异。谓不假也)。此八句。为四谛中苦谛。若有众生下八句。集谛(谓利根众生。才知苦果。即不问因。若有根钝众生。虽知诸乐是苦。尚不知苦之根本。犹深着苦因。时刻不能暂舍。执于我见。佛又为是等辈。用方便力。说言诸苦所因。非他法为本。乃是贪欲为本因也。说道之道训言)。若灭贪欲下四句。灭谛(灭择除义。承上文言。谓贪欲既为苦本。若有众生。依于寂灭理观。择除贪欲。是苦因已尽。而诸苦果。则无所依止。应知但曰无所依止。则惑尚有余。果未证极。至第四果。后三品思惑断尽。始为灭尽诸苦。名第三之灭谛也)。为灭谛故下四句。道谛(道有三十七品。皆能离诸苦缚。缚离则名得解脱矣)。是人下。徴循名也(以上问辞。但离虚妄下。答辞。以法言之。谓断见思。以喻言之。如出火宅坐露地。名得解脱者。指权乘小果也)。其实下。释违实也(以法言之。则惑未断乎无明。果未极乎佛地。以喻言之。如在露地。未得大窦白牛之车也)。佛说下。会三归一也。谓佛说此人未得实灭者。非谓于昔所说小乘。统无所得。但未得今所说成佛之无上道也。我意不欲下。谓以汝身子等千二百人。证得小果。虽自为足。然于佛意愿未满。则犹以为不足也。以不欲其人舍今之大。而但证昔之小故也。我为法王下。承上文言。谓佛意既不欲但证小灭度者。初奚又以小说也。以佛既为三一小大之法王。则于小大法中。得其权实自在。昔因机生。权大为小。安隐众生。使无破法不信故坠堕三恶道之不安隐。今因机熟。实小为大。安隐众生。使无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之不安隐。故曰安隐众生等。汝舍利弗下。诫当机。当妙体佛心。传法之时。勿失其先后次第。法印者。谓佛之法王。掌此权实自在大小乘之法印。印定一切众生。或即大为小。或即小为大。一切天魔外道。不能改移也。为欲利益下。谓昔说小有二乘之利益。今说大又有一乘之利益。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者。诫辞。谓当机等无因。佛于小大。皆有利益。汝或住所在。或行脚游方。便一概朦胧。遇机生时。遂妄宣其大。遇机熟时。又妄传其小。如此则无益。而反有损也。

若有闻者随喜顶受(至)此人罪报汝今复听。

此节反覆详明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要有益于人。而无损也。若有闻者下。谓宣传时。假若有闻者。先随喜而后顶受。此岂寻常之人。必是阿惟越致不退地之菩萨矣。若有信受下。谓纵不顶受。但能信受。此人虽非不退地菩萨。亦是曾见过佛。闻过法。福慧具足之人也(恭敬供养。福足。亦闻是法。慧足)。以上且约闻佛现前能信受者言。若人有能下。谓不但顶信佛所说。即有人能信汝舍利弗所说。此人亦见我及汝三乘法众。今日说法之心矣。此岂可不择机容易。而妄宣传乎。斯法华经下。谓所以定要择能信之机而传者。以此经元为见佛闻法智深能信之士。不为迷情惑理识浅不解之夫所说故也。一切声闻下。谓何以但为深智。不为浅识。以一切二乘人智解之力。皆不能及故也。汝舍利弗下。谓当机虽此一切二乘人。名为有智。然尚加以信力得入。况余无智。又无其信。安可传乎。其余声闻下。谓况余声闻。教汝莫传者。以其余声闻虽有信而无智(不知法无高下。唯狗人之尊𢍉)。故但能信佛语。随顺此经。不能信汝舍利弗语随顺此经也。又舍利弗下。谓其余声闻。所以不信汝语者。以汝为法臣。校我为法王。而传法。彼必心怀憍惰。计着我见。谓彼佛弟子也。汝佛弟子也。彼安忍长远。恭敬于汝。而求法耶。此其余声闻。纵有信而无智。不可传也。凡夫浅识下。谓其余声闻。固是出家二众。有我见而不可传。其余凡夫乃在家二众。或不知好恶。似无我见。而可传乎。然凡夫知识甚浅。五欲事障尤深。彼虽不计彼我。亦闻而难解。故云亦勿为说。若人不信下。谓所以僧俗无智。皆诫汝勿妄宣传者。以凡无智则不解。不解则不信。不信则毁谤兴。毁谤兴过则非小。彼心必欲断灭一切世间成佛之种子也。或复颦蹙下。形容断佛种者之形貌。及心相也。谓彼必忧愁形于面。日夜欲灭其教。而不可得。故曰颦蹙。断灭萌于心。高低欲毁其人。而似难动。故曰疑惑。虽汝传法。意在度脱。一不择机。便有损无益之如此。故曰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下。正明罪报。谓不但佛在世谤法者之罪报应听。即佛灭度后谤法者之罪报汝亦听之。故云汝今复听。前偈中。所譬三途之人。正由此等不信大法而致。所以前列其喻。此出其法。文不虚设也。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至)生辄聋哑诸根不具。

此节影其饿鬼修罗。以饿鬼摄在地狱。修罗少分天福。故不显言也。其人命终下。地狱报。从地狱出下。畜生报。若得为人下。人报。畜报略明五种。谓狗野干馲驼驴蟒也。人报有二种。诸根闇下。业报。永不见下。难报。

常处地狱如游园观(至)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此节文似叠出。义实攸分。常处地狱下。谓初因谤法。堕于三途八难。难才受毕。又入地狱。地狱恶报。苦不可言。而此人者。业不由己。时出时入。则以地狱。当园林台观也。故云常处。在余恶道。饿鬼也。不去朝夕。故譬舍宅。驼驴猪狗。畜生也。时时来往。故云行处。此明初从三途出为人。第二次复堕落者。若得为人下。明次从三途出。而后为人者。以聋盲等患。为庄严。则不自知其为丑也。以水肿等病。为衣服。则终身不觉在其体也。身常臭处下。谓谤经者。素无见佛闻法之因。不知改悔。而且深着我见。爱此劣形。人或憎恶。不识丑恧。反增瞋恚。人畜异类。不当野合。淫心炽起。不择云雨。着我贪也。增恚瞋也。炽欲痴也。有此三毒。须臾人报才毕。又将堕入三途矣。所谓具足一劫。劫尽更生。有何穷已。常处舍宅行处。不其然乎。故曰谤斯经等。以是因缘下。结前起后也。谓佛出世。元为安隐众生。说法。元为利益世间。汝身子等。一不择机。妄传非器。俾无智无信众生谤法。误膺斯苦。是岂佛之初心哉。故云我故语汝等。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至)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此节正教当机为欲利益世间故说此经之义。申明若有闻者随喜顶受等文。计七十六句。分十波罗蜜而解。若有利根等者。遇十波罗蜜中有智者许说也。智慧明了。得此经之因。多闻强识。求此经之缘。若人曾见等者。遇十波罗蜜中有施者许说也。见佛植善。福施也。深心坚固。施福不求人天小果。所以为深心也。若人精进等者。勤波罗蜜也。常修慈心。勤与乐也。不惜身命。勤拔苦也。若人恭敬等者。禅波罗蜜也。无有异心。意定也。离凡愚处山泽。身定也。又舍利弗等者。方便波罗蜜也。舍恶近善。各得其方便故也。若见佛子等者。尸罗波罗蜜也。持戒如珠。六根清净之因。求大乘经。开佛知见之缘。若人无瞋等者。忍辱波罗蜜也。质直柔软。不人辱也。愍一切。敬诸佛。不辱人也。复有佛子等者。慧波罗蜜也。于众心净。慧自利也。因缘譬喻。慧利他也。若有比丘等者。力波罗蜜也。为智求法。信力大也。乐大不小。慧力大也。如人至心等者。愿波罗蜜也。求经与求佛舍利同。视此经即佛也。不求余经。愿不小也。未尝外典。愿远邪也。告舍利弗等者。结前起后。谓以十波罗蜜。明求法。而教汝为说者。乃多中少分之相也。信解二字。为下品张本。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信者。信得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信法。则会三归一也)。解者。解得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解人。则会权归实也)。经云。我等昔来真是佛子。此自信也。又云。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法乘。此自解也。故云信解品。

尔时慧命须菩提(至)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

尔时慧命下。上品佛为千二百人说譬。经家惟叙置四人。所谓诸有智者以譬喻解者也。须菩提解空第一。故称慧命。迦旃延云文饰。论义第一。迦叶云饮光。头陀第一。目犍连云采菽氏。神通第一。故皆以摩诃称。摩诃云大。言四人为千二百众中第一之大阿罗汉也。从佛所闻下。叙领方便譬喻两品之文。未曾有法。即指舍利弗。以声闻人。得同菩萨。授成佛一乘劫国庄严之显记。为未曾有之法故也(问曰。若然者。则经家但叙领方便品。未曾叙领譬品。注中何得释为领两品之文。答曰。一则未曾有法一句。该尽两品之文。一则舍利弗得记。在譬喻品中。释叙领两品之文。无失)。发希有下。谓空生等。一向安于小果。不曾发作佛之心。今得佛说两品之文。开悟佛知见。信其自心作佛。生大欢喜。证入初地。是为发希有之心。而踊跃也。即从座起下。正明六根欢喜踊跃之仪。而白佛言下。一等信解四人共陈。故曰我等。腊德并高。故居僧首。朽谓将死。对无所堪其进而言。迈。八十已上。对无所任其求而言。自谓己得下(谓以佛分中。谓我等未得无余涅槃。似乎未满佛之本愿。以我等生死中人。得离三苦。则亦自谓已得涅槃矣。前品云。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此正述彼念也。由是我等年老身朽之人。于小果涅槃有得。则于佛无上大涅槃。为无所堪任。不便进求阿耨菩提也。此叙五时中阿含时。已摄华严时也)。世尊往昔下。又叙五时中般若方等二时说法之法佛于般若方等时。为菩萨所说阿耨菩提之法既久。谓般若方等共说三十年也。我时在座下。谓佛于三十年中。说般若方等。我比时亦在佛座下。所以不复进求阿耨菩提者。一则以年并朽迈之人。身体疲懈。一则于阿含会上。涅槃有得。但念空等三解脱门。足以法乐。为自受用。故于菩萨法游戏神通等事。皆心不喜乐也。上云年并朽迈。约寿命言。此云身体疲懈。约形质言。上云已得涅槃。约小果言。此云空无相无作。约小果具三解脱门言(其实空等三法。大小乘同具。前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肇论云。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是也。问曰。既三空同入。何以为小。答曰。以过在一念字上。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念未净故)。上云阿耨菩提。约果觉言。此云菩萨法等。约因行言。游戏下。正明菩萨之法。游谓无住。戏谓不真。神谓精神。通谓虽从实际游戏。于今时不妨游戏之精神命脉。而令一切众生通于那畔。此菩萨法之妙用也。净佛国土。上求也。成就众生。下化也。小乘人但念空故。不喜乐于妙用。但念无相故。不喜乐于上求。但念无作故。不喜乐于下化。殊不知。佛以一大乘实相。权而为大小中之三空也。所以下。微释乐小而不喜大之义。谓所以净佛国土。是菩萨成佛时。自受用之报土。成就众生。是菩萨成佛时。自庄严之法嗣。而皆云不喜乐者。何也。以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之苦集。得证涅槃之道灭。故安于小。而不求于大也。又今我等下。谓于今经法华会上。则比般若方等之时。年已益加朽迈。故于法会之初。佛为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不但比前般若方等时。心不喜乐而已。乃至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也。如是则我等小乘人。于大乘阿耨菩提之法。绝望极矣。我等今于佛前下。谓般若方等时。虽闻授菩萨作佛之记。佛比时犹呵升声闻。今于佛前。闻方便譬喻之说。不但不呵升。而且令声闻与菩萨。得同受其阿耨菩提之显记。此我等之心。所以为甚欢喜。而今经妙法莲华。所以为得未曾有也。不谓于今下。申明心甚欢喜等义。谓若有求而得。则不为希有。今无求而得。故云忽然得闻等。分所当得。则不为庆幸。今经乃昔分所不当得而得。故云深自庆幸。获大下。结上起下。领譬品法喻各第四节之文。无量珍宝者。一乘阿耨菩提之法宝也。不求自得者。四十年前。本无所求。四十年后。不期佛忽然授记也。此二句为下说喻文张本。我等今者下二句。为下喻文四节之本。以明斯义一句。为下法合四节之本。此四大弟子。所以为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也。下文。法喻虽各四节。然皆初二两节。以明不求。三四两节。以明自得。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至)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据五时教体。此节譬华严三七思惟之时。以明不求大者。为无知也(旧称穷子喻。通篇描写四大弟子。及佛穷富之状。然一行叙子。一行叙父。通领方便譬喻两品之文)。譬若下。有人四大弟子自况。父譬法身佛。年既幼稚(再雅云。幼鞠稚也。又云幼冥也。注幼稚者。冥昧以喻声闻之机。冥昧不知本有法身佛为父也)。他国譬大千三界五趣。或十二十下。从幼至艾也。年既长大。自艾至老也(譬前年并朽迈)。加复下。喻小乘人。虽由无明种现熏习。在外道中多年。而不知本有佛知见。为无量珍宝。故曰穷困。数数然于生死海中驰求。卧棘涂灰等邪法。以为衣食。故曰驰骋生老病死。谓之四方。渐渐游行下。喻植有往昔善根。渐由外道。而向佛法本国。云渐渐者。难以顿悟也。悟既非顿。则乏本智。乃是偶然。故云遇向。上云舍父逃逝。喻背真逐忘。此云遇向本国。喻返妄归真。其父下。约喻。则喻法身佛在万象之先。约领文。则先来二字。领方便品初七二七思惟之文。及领譬品。初二两节。长者求子。不得其子。出火宅之心。故曰先来。又曰不得。若依文势为训。谓文既先来。子犹渐进。则前后相左。故云不得中止。谓法佛以遍法界。清净光明之身。现千丈遮那报体。止于色究竟天。为一城也。其家大富下。喻佛有无量无边智慧十力四无所畏等法。论云。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无有量(金银等七宝之富。其诸下。钱谷之富。多有下。人力之富。象马下。禽畜车马之富。出谓借贷。入谓取偿。乃放债之富也)。乃遍他国者。喻佛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也。商佑贾客下。行曰商。坐曰贾。大财曰商。小贩曰估。喻佛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也(此领上二品佛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等文)。时贫穷子下。接遇向本国言。父虽求子。子元不求父。而亦来者。喻佛与众生。法性相同。如世间父子。本属天性。虽似不相知机缘。当会不得不来也。父每念子下。接其父先来求子不得。至商估贾客亦甚众多而言(云每念子。喻佛大慈悲时刻心在众生。经云。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等。云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者。喻声闻人。未得涅槃时。恒在五趣四生轮转也)。云未曾向人说如此事者。喻佛在华严会上。但说阿僧祇随好光明两品之文。余五周四分。皆菩萨说故。云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者(悔谓悔己中止一城。恨谓恨子逃逝而已。未曾向人说也。此由方便品。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似有悔义。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似有恨义。故作此譬)。自念老朽下。申明悔义。无有子息下。申明恨义。是以殷勤下。结足悔恨。以上喻佛初七思惟。复作是念下。喻佛第七七思惟。有展转反侧冀得之义。喻佛求声闻。必得授记作佛之慈。再时穷子下。接遂到其父所止之城而言(经文自国而城。自城而舍。描写渐渐游行之法)。以身顾人。曰佣。任力取直。曰赁。前行曰展。复回曰转。住立门侧者。意在佣赁也。遥见其父下。喻二乘人。形卑眼小。高视遮那妙体华藏庄严。不能得近也。(师子床为身所坐。故曰踞。师子兽中王。无畏群兽。表佛为人中师子。说法无所畏也。床高几衬是不委顿。故曰承。以上明身所受用。婆罗门云净行。刹利云王族。居士谓居家有道。洁白其操。以上喻佛为三界天人所仰止。故曰皆恭敬围绕。以真珠下。明身所佩服。吏民下。明人所奉事。覆以下。明居所盖饰。香水下。明地所净洁。散众下。明所玩赏。出内下。明所交易。总之喻佛富有万德。荡无纤尘。为世所尊之义。故曰有如是等)穷子见父下。谓穷子不知长者是己本生严亲。应生欢喜。反怀怖惧。譬二乘人于菩萨游戏神通上求下化之功德。心不喜乐也。窃作是念下。谓穷子念中。错疑己父是王。不然。或是与王相等之人。非我下。譬当机等。先在外道时。见佛之威德。谓佛非己可能亲近。道非己可能习学。方便品所谓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也。不如往至下(论语注。二十五家为里。尔雅。肆力训极力。谓穷子见父富贵势大。甘从贫里为极力佣工之地。而衣食易得也)。方便品所谓以苦欲舍苦。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也。(若久住下。申明舍富从贫之义。作是念已下。谓窃计定。而形随心役去之速也)时富长者下。接坦然快乐无复忧虑而言(谓子不识父。父却认得子。事与愿谐故心大欢喜。所以喜者。以子来适其夙志。故即遣人急追。不少缓也)。譬佛三七日中。虽知根钝。且称本怀。敕诸法身大士。说七处九会五周四分之法。经云。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此急追将还也。尔时使者下。经云。初发心时。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此疾走往捉也。穷子惊愕下。二乘人素不愿成佛。今教其发心。即得成佛。是以心惊口怨。为不相犯而见捉也。使者执之下。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是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也。于时穷子下。二乘人以见思惑为罪。以三界为囚执。以入灭尽定为生。出灭尽定为死。所谓变易生死也。今教断见思惑之机。观法界性。出定度生。是为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也。转更惶怖等者(谓佛初教二乘人。修道证灭。以怖畏三界内生死苦也。今教出三界生死苦者。复入三界内。以同事摄。修行六度。度脱众生。勿惜生死之苦。是以转更惶怖。闷绝倒于地也。躄倒也)。父遥见之下。譬佛第三七日思惟。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等也(遥见。喻佛与小机相去远也。而语使言。喻佛菩萨密语不与二乘人语也。不须不用也。勿强将来者。知心未服也。冷水洒面。醒晕死之法。故曰令得醒悟。莫复与语者。知不相信。徒益惊骇也。此譬佛三七思惟后。顺机所宜。欲讳实也)。所以下。徴明。谓所以先命急追将还。似有用此人。今云。不须用此人等者。何也(以为父者。知己知彼。一则志劣。一则贵豪。两难容易契合也。审知是子下。心知亲。而形不妨暂疏阔。故不语他人云是己子。使者语之下。使遵主命放子。所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故曰我今放汝等。穷子欢喜下。照前窃作是念等文。喜其不见逼迫强使也。喻佛及诸大菩萨。顺小机钝根众生。将欲隐胜现劣。必投其所好。以遂其本愿。故讳实而开权也。此领方便品第二节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等五十四句)。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至)更与作字名之为儿。

此节譬十二年说阿含时。以明不求大者。为贪小也。尔时长者下。承上文言。谓既审知是子。虽暂时下劣。不可仓卒语人。而根骨豪贵。可以从容方便而图。喻二乘人。权虽小果。实有大基。不可急得。可以缓求。故曰将欲诱引等。密遣二人下。正出诱引。方便密遣。谓不似先显言急将追还。形色憔悴下。谓不使见形生畏。汝可下。徐语不使闻言起怖。此有作处(反上非我佣力得物之处)。倍值明非逼迫强作(穷子若许下。谓从即引来。设惑疑难。问何所作。便可实告云。顾汝除粪。俾信其肆力有地。不必往至贫里也。我等二人下。共作明其有伴。时二使人下。谓如长者之教而行。既已得之下。谓如密遣之辞而言。此喻诸大菩萨。上遵佛教。下依本愿。内秘外现。以同事摄。权宜求人。庄严佛法也。尔时穷子下。取价恐其见欺。喻声闻人。依四谛修证。皆先果后因。此领譬品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等文。以上叙其主使求人。其父见子下。叙父子始相迩也。愍谓愍其不相信。先索其价。怪谓怪其甘为贱役。喻佛悲悯众生迷本有一乘佛之知见。而怪其甘为小乘贫所乐法也)。又以他日。谓非得子之当日。窗牖遥见。谓非大庭广众公然觌睹。喻佛双垂两相二始同时。即华藏而视阎浮也(子身嬴瘦。喻声闻身。无功德肥腻。粪土尘坌。喻虽则知苦断集。尚有无明烦恼。未获清净智光)。即脱下。谓先虽密遣。但可得人。此欲更名故须亲降。是子虽不以父为意。而父则时刻在子(此领方便品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也。脱璎珞等。喻佛隐胜也。着粗弊等。喻佛见劣也。手执粪器示形同憔悴。不使疑惑是王等。故曰状有所畏)。先语余人。勉其勿懈。后方近子。留其恒作。加工价给器使(皆领譬品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等文)。我如汝父下。申其留作增价等义(本是严亲。而曰如父。喻法身同体。报化则分真似。所以下。徴释。谓所以贵贱分位。而曰如父者。何也。以有三所以。释成如父之义。一则年有老少。一则常作。无面欺背怨。一则众所公见。都不见恶似余人。此领譬品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自今下。始终定其久要。上曰如父。领譬品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此云如所生子。领譬品一切众生悉是吾子。即时下更改也。谓更改顾与长者。作工之贱字。为己亲儿。成贵名也。他日承父家业。始于此)。

尔时穷子虽欣此遇(至)下劣之心亦未能舍。

此节。譬方等般若二时。以明虽不求大。而分证其大也。尔时穷子下。喜遇名也。犹故下。未信为实也。(客作厮养佣顾。两可之贱称。今新安詈子弟不才者。曰客作。由是下。谓由是未信为实之故。虽受更名之宠。于二十年中。犹常令除粪。异乎亲子之尊贵也。准五时判教。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是二十年也。过是下。喻过阿含方等之后。佛父众生之子。彼此之心。始相体相信也。体谓设以身处其地。父子如一人也。信实也。信长者实如父。己实如儿也。入出无难者。谓父子既相体信。入则不难为儿。出则不难为客作也。方等大乘算。同阿含除粪。以法虽大。而机自小。声闻菩萨。闻同得异也。然其下。谓心虽相体信。身不难入出。然实未居子舍。犹以客作自处。初节所谓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心不喜乐也)世尊尔时长者有疾下。譬般若会上命诸大声闻转教付财也。自知将死。喻佛涅槃时近也。我今多有下。喻佛自证阿耨菩提法藏无量也。其中多少下(取喻声闻自取大乘。与谓以小果。与大乘人说。两皆命其悉知。可见佛未尝于小乘人。有吝大乘之意。方便品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此事为不可此正领彼文也)。我心如是下。喻佛心及佛所证之法。虽如是平等。能与而不惜。然说佛法者。亦当善体佛心。必择得其机。然后始传也(所以下。徴释。谓所以教汝知我财宝者。何也。释云。以我与汝便为不异。是子应承父业也。所以又教汝知我心。如是当体此意者。何也。以我有即是汝有。不可推是父物。恣肆抛撤。故宜加用心无令漏失也。此领譬品无智人中。莫说此经。若有利根智慧明了。乃可为说。庶无失言失人义也)。尔时穷子下。喻四大弟子遵佛命。卒以小果。而领知大法也。而无希取下。喻受大命。而自不发大心也。然其所止下(谓穷子不解父无令漏失之教。疑父吝惜。故但执守。不取一餐。敢多自用哉。所以然者。以身之所止。尚在客作。心之下劣。亦未能舍。喻二乘人耳。虽闻大位。犹小果。心虽知大。犹贪寂灭。前文所谓于佛教化菩萨阿耨菩提不生一念好乐。是也)。

复经少时父知子意(至)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此节譬当经授与声闻成佛劫国庄严之显记。以定佛与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之本愿也。复经少时者。喻今经去说般若经时不多时也。父知子意渐通泰者。喻得般若弹呵淘汰之功也。成就大志者。前品身子所谓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也。自鄙先心者。即呜呼深自贵。云何而自欺等义也。临欲终时者。譬佛自知涅槃时到也。而命其子等者。即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大众中之说也。皆悉已集者。如序品所叙。集四众八部。及八万大士也。即自宣言等者。即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常教化汝之说也。于某城中等者。即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及譬品汝等累劫众苦所烧也。其本字某者。如身子本声闻名也。我名某甲者。即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授身子阿耨菩提劫国庄严眷属寿命正像法之显记。未来成佛。号曰华光者也。昔在本城怀忧推觅者。喻昔在大通智佛时。植有大乘之因也。忽于此间遇会得之者。喻佛今于灵山会上。为二乘人。成大乘之缘也。此实我子者。领譬品法合第四节云。是诸众生皆是吾子也。我实其父者。领譬品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也。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者。领譬品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也。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者。领譬品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世尊是时穷子等者。结成品首所谓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之文也。

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至)迷惑无知乐着小法。

此合初节喻文。世尊大富下。以长者况佛。我等下。以穷子自况。如来常说下。释成为子之义。归于佛说。非敢自认也。世尊我等以三苦下。释成似义。谓佛既常说我等为子。我等不认真。而自云似者。以苦多恼重。迷而不知。乐小故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苦多故热恼。热恼故迷惑。迷惑故无知。无知即无明也。有此无明之惑。故迷自己本具一乘佛之知见。不作外道。即着小乘。何异穷子怖亲生父而往贫里哉(准瑜伽显扬二论。三苦即三受。瑜伽云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粗重所随故。即于此身。乐受生时。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暂遇冷触。即于此身。苦受生时。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为热灰所触。即于此身。不苦不乐受生时。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离冷热等触。自性毒热。而本住故。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乃至云想受灭。为乐中第一。显扬以三受。况为痈疥癞三病能了第三行苦为癞。方得涅槃。不了不苦不乐之行是苦。苦乐二受。由是而生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至)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

此合第二节喻文。言今日者。对上节我等以三苦故。为往劫之言。其实今日指阿含时。非法华时也。(谓阿含时。佛知我等往日受多苦。不过乐其小乘脱苦之法。所以即教我等思惟。得小果之法。在于蠲除根尘诸法中见思惑。戏论之粪也。思惟即前六识。属于知。蠲除即修断义。戏论之粪。乃即谛下烦恼。此迷佛教知苦断集也。瑜伽第一意地中。问云何生。由我爱无间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以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彼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自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得生。又五十一论云。复次修观行者。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戏论所称诸行界故。今云蠲除。是依观行。以断第八识中见思惑。谓粪秽耳)我等于中下。谓我等即奉佛教。于佛所说法中。勤修不净无常苦空无我诸观。果然得至涅槃。如彼穷子。为长者除粪。得一日工价同也。此修道所以证灭也。既得此已下(谓初得至涅槃。心甚欢喜。便私自谓。由修而证。所得弘多。不知尚少也。云佛法中。显非外道法中也。然世尊先知下。谓彼时佛不为我说尚少。然者。以佛世尊先知我等为凡夫时心着六尘弊欲之久。为欲所苦不过。故今心乐小乘脱苦得空之法。所以便见纵舍。不为我等分别言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若知根尘皆如来藏性。依而修假中二观。则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也。吁此言胡可容易与小乘人言哉。以见思惑未断。六种根尘。实会染害人。故见思惑断者。始可入廛垂手。依根尘作佛事也)。

世尊以方便力(至)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此合第三节喻文。世尊以方便下。承上文言。谓佛于阿含教中。不为我等分别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而于方等会上。却以方便权智之力。说六种根尘皆是如来实相智慧之法。我等既从佛。任阿含会上得涅槃一日之价。遂以小为大。故于此方等大乘。虽曰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亦无有志愿求于大也。我等又因下。谓佛见我等。于方等会上。无有志愿求于大者。以权实皆在佛也。故于般若会上。佛俾权实在己。便于自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但为诸大菩萨。开示演说。而我等自己。于此大乘法。而亦无有志愿者。何哉。谓佛知我等心乐小法。莫过以方便力。随顺我等。弹呵淘汰其乐小之心。而后或可䇿进。更求于大也。而我等不知比转教付财时。自己业已真是大乘佛子。不须更求其大也。此如穷子虽受教敕领知众物。而无希取一䬸之义同也(问曰。上节既叙得至涅槃一日之价已。今复叙者。何也。答曰。上叙阿含。为正得之时。此叙方等。指先得而言。文同义别。故不为重也)。

今我等方知世尊(至)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此合第四节喻文。今我等方知下。承上文言。谓我等初不知真是佛子。疑佛但以如来智慧。教我等为诸菩萨说。似于我等深有吝惜。今佛说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菩提。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果于我等无所吝惜也。所以下。徴释。谓所以先疑佛似吝。而今方知不惜者。何也。以我等从昔以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所以将真作假也。若我等昔有一念乐大乘之心。则佛于四十年中所说方等般若之大乘。皆为我等所说。岂直为诸菩萨说哉。于此经中下。谓何以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之方等般若大乘。皆为我等而说。以于此经之中。闻佛每每言。诸佛世尊。惟说一乘故也。而昔于菩萨下。谓以今经。验昔日方等般若会上。佛于菩萨前。毁辱訾詈声闻乐小法者。然实非毁訾我等。乃即欲以大乘法。教化我等也。我等不知都作毁訾而会。是故于喻说后。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往昔方等般若会上。诸佛子所应得者。我等皆已得之矣。不复更用修而得也。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者。如楞伽经。于大慧菩萨前。动则以声闻。同外道。名愚夫跛驴。维摩经喻盲人败种。圆觉经教人发愿。莫值声闻及诸外道等。皆是也。

尔时摩诃迦叶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今日闻佛音教(至)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此颂品首第一节为喻立本之文。我等下四句。应长文自尔时慧命起。至欢喜踊跃止。佛说下。应长文即从座起。至以明斯义止。由长文已广。颂中所以略也。今日。对四十年前言。闻。即耳根所被机也。佛音教。即本经三品文言。能被教也。欢喜约心言。踊跃约身言。照前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看小乘人。一向不许作佛。今得授记作佛。是得未曾有也。佛说下。正明得未曾有。无上宝聚。喻阿耨菩提。四十年前无望。故曰不求。四十年后授与。故曰自得。二句为喻之本。

譬如童子幼稚无识(至)何用衣食使我至此。

此颂第一节喻文。准长行。应分五段。譬如童子下六句。为第一段。初句标譬。次句释成童义。第三句释成无识。四五两句喻背真之地远。第六句喻逐妄之时多也。其父忧念至有大力势二十八句。为第二段。应长文其父先来起。至亦甚众多止之文。初句标其三七思惟之心。忧念。即大悲心也。次句明思惟设法。以尽其方。第三四句。喻既知根钝。且称本怀说大华严经也。一城喻其觉场。造立舍宅。喻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华严教属一乘圆顿。故曰顿止。世界成就品。及华藏世界品。皆普贤菩萨。于一真法界正位中唱出。故曰造立。中诠四分五周。明佛依正自受用之因果。故曰五欲自娱也。其家巨富。此句为总。申五欲自娱。多诸下。别明巨富之七宝。象马下。别明巨富之四乘。田业下。情无情亲疏之巨富也。出入下。生意近远之巨富也。出谓出其本。入谓入其利。行曰商。坐曰估。以有易无曰贾。无处不有者。喻法身遍在一切处也。千万下。亲疏远近之众多也。围绕恭敬者。富贵不去其身。为物所景仰也。以上明富利。常为下。明贵与势。世出世间不出富贵势利而已。王者君也。群臣牧也。记云。体群臣王爱念隆圣眷也。臣宗重尊德性问学也。以诸下。结其近者悦。而远者来也。豪富下。结其富贵势利之有力也。而年朽迈至遂至父舍二十句。为第三段。应长文时贫穷子起。至住立门侧止之文。长文先叙到城。次叙父念。后叙到舍。颂文以父念叙于首。以到城舍叙于末。而年朽迈者。承上文言。谓为父者。富贵势利尽自足。其不足者。惟乏其子。是以益其忧念。朽迈。喻佛成果之时已久。千二百人。尚未得记也。夙早也。夜夕也。死时将至。喻佛涅槃时将至也。痴子者。父心痛子之词。舍我五十余年者。念其别久也。库藏下。念其财富无交阁也。尔时下。前云童子。继云痴子。今云穷子。殊有次第。求索衣食。正见其穷。从邑下。求索地之近远。或有下。衣食得之有益。饥饿。见其枵腹。羸瘦。见其形丑。疮㿍。见其病缠。皆穷子之穷状也。渐次下。由远至近也。佣赁下。由近至亲也。尔时长者起。至欲往佣作止。有二十四句。为第四段。应长文遥见其父起至疾走而去止之文。于其门内。喻佛居阿兰若法菩提场内也。以华严法界品。叙有舍利弗等六千比丘故。施大下。依报盖覆无畏。眷属下。正报主伴摄护。穷子眼中所见之贵如此也。或有下。穷子眼中所见之富如此也。故曰穷子见父等。谓是下。穷子心中生疑。以出世间之大圣人。疑为世间之帝王豪贵尊严也。惊怖下。谓穷子神情不安。非己所宜到也。覆自下。心中默述。非己所当止也。思惟下。往回默忖。以定其去就。谓与其受制于富贵之强使。不若安贫贱之自便也。长者是时起。至使我至此一十二句。为第五段。应长文时富长者起至以求衣食止之文。长文详。而颂文略也。初四句。喻佛不动觉场双垂两相二始同时也。故曰在座遥见等。默而识之。用易系辞默而成之润色。此以四句。颂长文十一句。即敕下。以两句颂长文六句。长文尔时使者疾走往捉二句。影在敕辞中。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四句。摄在惊唤二字中。迷闷躄地五句。摄尽长文使者执之逾急以下六行半文。是人执我下。正颂穷子心中迷闷之意。谓彼使者执之急牵之强。非是顾人做工之情。乃欲杀我之状也。岂有能衣食我者。使我至此急耶。夫亲生父子。一旦违离。久而不相知若此。吾人之干本有心性。会无弹指顷顾盻。浮世几何。一失此身。千生万劫。改头换面。视亲如冤。以恶为美者何限。吁亦可畏也。

长者知子愚痴狭劣(至)又以软语若如我子。

此颂第二节喻文。准长行。应分三段。长者知子。至净诸房舍。一十六句。为第一段。应长文尔时长者起至寻与除粪止之文。若论文理。此中初四句。应截置上节颂尾。以此四句是应初节喻文。父遥见之。而语使言等文。知音截为第二节者。有二义故。一则第二节颂。无此四句。则无起端之文。一则长文第二节喻中。有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以故此中初四句。虽应喻中第二节长行之头。其实影释喻中第一节长行之尾。乃译人超略其文。互存其义之法也。初句喻佛三七思惟。后以他心通智知机。如世谛。知子者莫若父也。次句愚痴即惑重。狭劣即器小。应长文父知其子志意下劣。三四句。正见愚痴狭劣。应长文自知豪贵为子所难。第五句。应审知是子起直至第二节而设方便止一十二句之文。以长文虽有一十二句。不出即以方便四字。为要故也。什师译手。得广略易简之妙如此。更遣余人下七句。申明即以方便一句。余人则异乎前所遗之使者。长文云形色憔悴。颂补以眇目矬陋。眇目。谓坏其只眼。喻有慧眼无法眼也。矬谓短小。陋谓卑丑。此现身之方便也。汝可下。示语之方便也。顾除粪秽。乃方便之事也。倍价。含初中后善之义。以外道作佛之声闻弟子得四果。为正价也。由声闻小乘。而受大记作佛。是倍价也。可见佛法权中。元含有实也。穷子闻之下。长文有穷子若许等文。皆长者教谕之辞。颂中略之。但颂穷子受命服役之事。各自一义。译师斟酌华梵语义。何等谆切委细。学者不可忽之。长者于牖起。至汝当勤作止。一十六句。为第二段。应长行其父见子起至好自安意止之文。于牖见子者。易云。纳约自牖终无咎。注云。牖非所由之正。而室之所以受明。始虽艰阻。终得无咎。喻佛三七思惟。以大法投小机。如纳约自牖之象也。念子愚劣乐为鄙事等者。维摩经云。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故着垢衣。执粪器。近语勤作。益价足油。皆小乘人贫所乐法。涂足油。谓赤足行乞。足多[唆-口+芻]裂。以油蜜涂之。而后裂合。如庄子不龟手之药也。饮食充足。日食饱也。荐席厚暖。夜寝安也。此颂长文盆器米面盐醋之属。及老弊使人数句。知断慕修出苦得乐之义。如是苦言者。汝当勤作。即苦言也。又以软语下。第三段也。若。汝也。谓上既言益价足油。食充席厚。业已软语矣。此又复以软语云。汝非客作之贱。乃如我亲生之贵子同也。此二句。颂长行我如汝父勿复忧虑等文。长行详尽。颂中略之。本是亲生之子。反曰若曰如。则人之贫富贵贱。惟业是定。虽慈如至亲。不能一时一毫可移易于爱子达乎此。凡不安命者。非愚则妄矣。

长者有智渐令入出(至)自念贫事我无此物。

此颂第三喻文。长者有智下。颂喻说方等之时。示其金银下。颂喻说般若之时。犹处门外下。颂然其所止等文。自念贫事下。颂下劣之心等文。渐令入出。约人言。诸物出入。约财言。

父知子心渐以旷大(至)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颂第四第喻文。父之下。领譬品佛知身子作念我等同入法性等文。世人心广体胖。则财宝自生。佛子因心广大。则果觉自成。故曰欲与财物。即聚下。谓私与恐生人疑。对众公说。使知父子得失去就。不惟亲亲之谊畅。而使为子者受家财。亦白安享。此十方三世诸佛。所以至涅槃时。毕竟欲与声闻人授成佛劫国庄严之显记。为诸佛出世一大事之因缘也。此领譬品佛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教身子等文(长行注记详审可知)。

佛亦如是知我乐小未曾说言汝等作佛。

颂法合第一节。长行除两称世尊。余有六句。此中以四句颂尽。佛亦如是一句。颂长文大富长者则是如来至常说我等为子之文。知我乐小。颂长文我等以三苦故至乐着小法之文。未曾下二句。是颂长文第二节。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弊欲等文。

而说我等得诸无漏成就小乘声闻弟子。

颂法合第二节。而说下。颂长行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至涅槃一日之价之文。成就下。颂长行既得此已至所得弘多之文。

佛敕我等说最上道(至)而于是法永无愿乐。

颂法合第三节。长行有方等般若二时之分。此中照之。文似错杂。然一自有条理。初四十八句。是颂般若时文。次二十二句。是颂方等时文。兼摄品初我等居僧之首等义。凡长行广者。颂必略之。前经略者。后必补之。译人文字躲闪法。不使见重叠也。佛敕下。敕小说大。是明教二乘人作佛也。我承下。二乘人不解卒小与大。说大果作佛。见佛语不虚也。一切诸佛下。谓佛不以实告。致令虽与人说。而自无愿乐也。如彼穷子下。引喻证法。可知。我等内灭下。释成为人说自无志愿之义。声闻以断见思。为内灭。净国度生。为余事也。我等若闻下。谓足于小果。都无欣乐于大乘也。所以者何下。徴释。谓所以不喜其大。而安于小者。何也。以根尘等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也。既皆空寂。则国土众生。亦空寂矣。又何求焉。无生下。以三解脱门。释空寂义。无生无灭。空解脱。无大无小。无相解脱。无漏无为。无作解脱。谓观三科七大世出世间诸法。无我我所。名空。空故。诸法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名无相。无相故。则于三界。无所造作。不起愿念。不受后有。名无作。亦名无愿。如是思惟下。结完我等内灭等四句。以上颂讫闻佛说方等时义。我等长夜下。颂闻佛说般若时义。申明我等若闻净佛国土等四句。谓凡人不知本性有大般若。虽证声闻涅槃。皆是无明如长夜。然既居无明长夜。则于佛净国化生般若实智。都无所见。如穷子于父之富有大业。不知为己有。甘心弃置于度外。无贪着之志愿同也。故曰于佛智慧等。而自于法下。谓我等于佛智慧。无志愿者。非佛有所悭惜。乃我等自己于所证未究竟之空法。错谓即是佛之究竟大乘之空法也。我等长夜下。又申明而自于法谓是究竟之义。谓上言而自于法。果何法也乃即我等无明长夜中所修习。无生无灭等之空法也。修习此空法。果空脱其何物。乃空脱其未来世三界生死苦恼之大患也。故此修空脱苦。现在之身。即为住世最后之一生身也。以此身一尽。再不受身故。对前无始。是为最后。尚未卸灭。故曰住等。此最后身。见思虽断。无明尚余。无明虽余。而实不来三界受生。故名之曰有余涅槃也。佛所教化下。谓果虽有余。乃佛所教为因。因果皆真。故为得道。不虚道既不。虚即为心不负教。已报佛之恩矣。我等虽为下。谓在己则果既得。在佛则恩已报。故虽尝为佛子转教富财。说菩萨法六度大因。以求佛道三身大果。皆视为余事。而永无愿乐矣。前云不生喜乐。今云永无愿乐。则小乘人。于大乘法。绝望极矣。

导师见舍观我心故(至)于一乘道随宜说三。

此颂法合第四节。导师见舍下。谓佛昔日所以见舍我于大乘之外者。以观知我心乐小法故。不劝我等进其大乘。言我与菩萨说中。自己亦有成佛之实利也。如富长者下。引喻例明昔之不劝。为今之所以劝也。佛亦如是下。复以法合其喻。我等今者下。庆信今日得其实利。非同昔日虚名也。如彼穷子下。以喻例法。可知。世尊我今得道下。道。谓一乘佛知见之道也。果。谓授与劫国庄严等记也。于无漏法。法身也。得清净眼。见本有法身庄严。不假外索之道眼也。我等长夜下。以今校昔。申叙四十年前所修小乘因行。始于今日。得分证法身大果。庄严劫国大报。为不负也。不然。则昔于无明长夜。持佛净戒。皆虚而无实矣。故曰始于今日等。法王法中下。申明。谓上说始于今日得其果报者。以昔所得乃三乘小果。非同今日于佛法中久修梵行。得无漏无上之大果也(法王。佛之异称。梵行。即上净戒。此四大弟子。不知佛昔以大示作小说。而谓今日得实。昔日似虚。致下品有药草喻之谈也)。我等今者下。校由实得名。有今昔之异也。谓法今既得无上大果。而人尚名声闻罗汉。不异昔者。昔声闻因地假名也。不过以四谛声令一类二乘机闻。今声闻真名也。乃以无上佛菩提道声。令十方一切诸菩萨机闻也。昔阿罗汉。亦果上假称也。不过以一身应受一类人天善者之供养。今阿罗汉真果也。乃即佛法身。于情器智正觉三种世间。或天或人或魔而恶。或梵而善。皆应普受其供养也。是知今名虽与昔同。而受用之实利。则与昔天悬也。此正应方便品第九节非阿罗汉非辟支佛等文。世尊大恩下。谓我等名实既大而不小。真而不虚。则见佛之恩德广大。事业希有。怜愍之心。教化之功。利益之深。无可言报矣。我等先得小果。谓心不负教。足报佛恩。以今校之。岂唯一生一劫。即无量亿劫。亦谁能报。手足供给者。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之役也。头顶礼敬者。谓虽执劳不生憍惰。加其敬也。一切供养者(手足供给。属身业。头顶礼敬。属意业。则三业各言。故此复言一切供养。则知不止三业。有无所不至者矣)。皆不能报者。谓凡上所言。皆世间所有。非希有也。若以顶戴下。所谓以身而为床座也。非一时。乃恒沙劫。非轻易。乃尽心。非怠玩。乃恭敬。又以美膳下。四事供养。约佛在世言。牛头旃檀下。七级浮屠。约佛灭度后言。亦不能报者。以诸佛之法是希有。凡上供养皆常有。诸佛之法无有边量。凡上供养皆有边量。诸佛之法不可思议。凡上报恩皆是思议。诸佛之法。是大神通所成就。凡上报恩。皆小知小解有作有尽之心也(以上皆发挥谁能报者。一谁字。前诸佛大恩。以希有事起此。仍以诸佛希有等四句结经文。亦奚严密哉)。无漏下。足成诸佛希有。反显佛非有漏世界有为数中之圣人。比所以称世出世间诸法中王也。能为下劣等者。下劣四大弟子。以己与千二百阿罗汉。自鄙之词。谓佛法王大圣。能为己鄙贱之夫。忍可一大事因缘。于四十年。而不开示也。取相下。谓佛所以忍者。以知我辈是一向生死海中取相凡夫故。随机所宜。将一作三。大作小而说也(凡夫两言。约未尝归佛时言。若已归佛得证四果。即名圣人矣。若以罗汉小圣。对佛大圣。亦可称为凡夫。何则。十地位前三贤。称外凡故)。此五句。领方便品。以结诸佛。于法下。申明诸法之王一句。谓诸佛所以称为王者。以于小大三一法中。得最极自在故。昔能即大为小。即一为三。到今四十年后。又能即小成大。即三成一。由己自在。各令解脱。不同余忍而不受用也。以上明能忍于法。知诸众生下。又明能忍于机。谓上言于取相凡夫随宜为说者。以佛具他心通智。知诸众生。有三一小大种种之欲乐。及三一小大权实之志力。皆随其所堪任。因缘说不解。又以无量譬喻而说。此我等所以有今日不求而得望外之法喜也。此八句。领譬喻品首之文以结。随诸众生下。案伏因缘说一周。谓佛既能忍大随小。说其法喻。身子及我辈。业开悟佛知见已。又当随诸千二百人中。有下根众生。于佛有宿世成佛善根者。说其因缘也。此又佛所自知善根成熟者为谁。善根未成熟者为谁。佛既种种筹量分别。先以知己故。当用因缘。重说于一乘道。随宜说三。使千二百人。俱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俱得劫国庄严等之显记。以完佛之本愿也(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正与前方便譬品照应)。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二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