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相传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晚年隐居沛(今江苏沛县),躬耕垄亩,授徒讲学。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战国时期,他的语录广为流传,经环渊整理,成《道德经》上下两篇,即今本《老子》。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叫做“道”,也称“朴”或“无”。把它作为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和变化的总规律。“道”是混沌未分、无象无物、原始的、永恒运动的、不可感知的万事之宗。老子认为,“道”的法则及运动形式是宇宙间最理想、最完善的存在模式。这个法则是“自然”,这个运动形式就是一种封闭式的往复循环,“周行而不殆”。“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中,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识事物发展的总规律要用透彻的思维去分析。老子认为只有保持事物的弱小屈辱地位,才能避免物壮则老、荣显则亡的坏结局。老子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常不为”,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劝谏统治者减少政事活动,薄税敛、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让人民陷入无为之地,使之不能为或想有为而不敢为,在经济上毁掉一切巧利之器,视黄金为粪土,在精神上去掉一切知识。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这个社会是“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思想后来被称作是“人君南面之术”,因为其中有些话成为后世统治者玩弄权术的秘诀。老子的思想是唯心中包含有唯物的成分,辩证思维中露出了形而上学,反动中又有进步的因素,给人以智慧,更教人以权诈,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庄子是其门徒,也是最伟大的道家代表人物。
一名《老子》。道家典籍。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作。全书共5 000余言,格言体,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以“道”为其哲学之最高范畴,“道”含有万物之本原、事物变化发展之规律等含义。“道”永恒存在又不能直接感知。主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因而“道”又具有无的否定之性质。强调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且具有向对立面转化的变化规律,即所谓“反者道之动”。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但主张对立面无条件地转变,带有相对主义的色彩。在对待事物变化的态度上,主张贵柔、守雌,崇尚虚静、无为。轻视实践,排除感性经验,主张在虚静中直接体验道的境界。在历史观上,以“小国寡民”、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为理想。书中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养生、军事等方面的珍贵遗产。后世道教奉《老子》为主要经典。流行的注本有三国魏王弼的《老子注》等。 查看详情>>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诵习之《老子道德经》文本。其文删定《老子》经文为五千字,故又称《五千文》,或称系师(张鲁)定本。又因经文前有吴道士葛玄所撰《老子道德经序诀》,故称葛本。现存敦煌唐人残抄本《五千文》后,又附録有道士传经盟誓词,或附録《十戒经》。今删去序诀及盟文戒文,仅録经文。底本出处:上卷P・2584号抄本、下卷S・6453号抄本1。参校本:P・2329号、P・2375号、S・189号抄本。 查看详情>>
龙兴观道德经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龙兴路附近龙兴观遗址内。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并颁布于全国,以供当时人们学习,为存世的道德经幢中形体最大、年代较早、保存最完整者。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观是中国唐代北方道观,现仅存道德经幢及三通石碑。经幢通高约6米,由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幢顶青石质,余皆汉白玉质。幢座是八角形石基上雕束腰仰覆莲花座,现在仅露出上层的仰莲座部分,其他部分被新建的四角形保护亭的台基包砌。幢身为八角柱体,高4.29米、直径0.9米,每面宽0.4~0.42米,由上端略短下面较长的两块完石衔接雕成。正面上额刻标题“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楷书18字,下刻开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玄宗诏书。下镌刻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并御注,后有“奉敕”造幢人“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仁琬”及唐人题记。幢顶仰莲座上雕屋殿建筑,八角形屋顶的屋面雕饰小脊与瓦垄。檐下角梁以一斗三升栱承托,补间铺作置散斗。其整体造型模仿唐初兴起的佛教经幢形式。龙兴观道德经幢虽无书丹者姓名,但根据幢身书体,对照现存苏灵芝书《易州铁像颂碑》等其他碑刻,应为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经文笔画清晰,潇洒飘逸,风神尤佳,对研究《道德经》版本、唐代书法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 查看详情>>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甲乙两本,轰动了世界,让世人对传世本《道德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帛书版的《老子五千言》从内容上看有许多地方与传世本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老子的《道德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85年,距今2500余年,历时久远,祖本已失。目前公认的最早的版本是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版。《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错别字较多,多有删改之处,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帛书版并不叫《道德经》而是叫《老子五千言》,也不分“道经”和“德经”,还有就是在前后顺序上帛书版的内容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帛书版《老子》甲乙两本的传抄年代也略有不同,甲本应该在西汉初年刘邦登基以后,乙本在汉文帝登基之后。帛书版《老子》与传世本《道德经》相校雠以后,发现帛书版的更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也更接近老子所著《五千言》的本意。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