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声闻品第二十八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四大声闻集在一处。而作是说。我等共观此罗阅城中。谁有不供奉佛.法.众作功德者。由来无信者。当劝令信如来.法.僧。尊者大目揵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那律.尊者宾头卢。

尔时。有长者名跋提。饶财多宝。不可称计。金.银.珍宝.砗磲.玛瑙.真珠.虎魄.象马.车乘.奴婢.仆从。皆悉备具。又复悭贪不肯布施。于佛.法.众无有毫厘之善。无有笃信。故福已尽。更不造新。恒怀邪见。无施.无福.亦无受者。亦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亦无父母及得阿罗汉者。亦复无有而取证者。彼长者有七重门。门门有守人。不得使乞者诣门。复以铁笼络覆中庭中。恐有飞鸟来至庭中。

长者有姊名难陀。亦复悭贪不肯惠施。不种功德之本。故者已灭。更不造新。亦怀邪见。无施.无福.亦无受者。亦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亦无父母.得阿罗汉。亦复无有而取证者。难陀门户亦有七重。亦有守门人。不令有来乞者。亦复以铁笼覆上。不使飞鸟来入家中。我等今日可使难陀母笃信佛.法.众。

尔时。拔提长者清旦食饼。是时。尊者阿那律到时。著衣持钵。便从长者舍地中踊出。舒钵向长者。是时。长者极怀愁忧。即授少许饼与阿那律。是时。阿那律得饼已。还诣所在。

是时。长者便兴嗔恚。语守门人言。我有教敕。无令有人入门内。何故使人来入。

时。守门者报曰。门合牢固。不知此道士为从何来。

尔时。长者默然不言。

时。长者已食饼竟。次食鱼肉。尊者大迦叶著衣持钵。诣长者家。从地中踊出。舒钵向长者。时。长者甚怀愁忧。授少许鱼肉与之。是时。迦叶得肉。便于彼没。还归所在。

是时。长者倍复嗔恚。语守门者言。我先有教令。不使人入家中。何故复使二沙门入家乞食。

时。守门人报曰。我等不见此沙门为从何来入。

长者报曰。此秃头沙门善于幻术。狂惑世人。无有正行。

尔时。长者妇去长者不远而坐观之。然此长者妇是质多长者妹。从摩师山中取之。时。妇语长者言。可自护口。勿作是语。言。沙门学于幻术。所以然者。此诸沙门有大威神。所以来至长者家者多所饶益。长者。竟识先前比丘者乎。

长者报曰。我不识之。

时妇报言。长者。颇闻迦毗罗卫国斛净王子名阿那律。当生之时。此地六变震动。绕舍一由旬内。伏藏自出。

长者报言。我闻有阿那律。然不见之耳。

时。妇语长者言。此豪族之子。舍居家已。出家学道。修于梵行。得阿罗汉道。天眼第一。无有出者。然如来亦说。我弟子中天眼第一。所谓阿那律比丘是。次第二比丘来入乞者。为识不乎。

长者报言。我不识之。

其妇语言。长者。颇闻此罗阅城内大梵志名迦毗罗。饶财多宝。不可称计。有九百九十九头耕牛田作。

长者报言。我躬自见此梵志身。

其妇报言。长者。颇闻彼梵志息。名曰比波罗耶檀那。身作金色。妇名婆陀。女中殊胜者。设举紫磨金在前犹黑比白。

长者报言。我闻此梵志有子。名曰比波罗耶檀那。然复不见。

其妇报言。向者。后来比丘即是。其身舍此玉女之宝。出家学道。今得阿罗汉。恒行头陀。诸有头陀之行具足法者。无有出尊迦叶上也。世尊亦说。我弟子中第一比丘头陀行者。所谓大迦叶是。今长者快得善利。乃使贤圣之人来至此间乞食。我观此义已。故作是言。善自护口。莫诽谤贤圣之人。言作幻化。此释迦弟子皆有神德。当说此语。

时。尊者大目揵连著衣持钵。飞腾虚空。诣长者家。破此铁笼。落在虚空中。结跏趺坐。

是时。跋提长者见目犍连在虚空中坐。便怀恐怖。而作是说。汝是天耶。

目连报言。我非天也。

长者问言。汝是干沓和耶。

目连报言。我非干沓和。

长者问言。汝是鬼耶。

目连报言。我非鬼也。

长者问言。汝是罗刹啖人鬼耶。

目连报言。我亦非罗刹啖人鬼也。

是时。跋提长者便说此偈。

为天干沓和罗刹鬼神耶

又言非是天罗刹鬼神者

不似干沓和方域所游行

汝今名何等我今欲得知

尔时。目连复以偈报曰。

非天干沓和非鬼罗刹种

三世得解脱今我是人身

所可降伏魔成于无上道

师名释迦文我名大目连

是时。跋提长者语目连言。比丘。何所教敕。

目连报言。我今欲与汝说法。善思念之。

时。长者复作是念。此诸道士长夜著于饮食。然今欲论者。正当论饮食耳。若当从我索食者。我当言无也。然复作是念。我今少多听此人所说。尔时。目连知长者心中所念。便说此偈。

如来说二施法施及财施

今当说法施专心一意听

是时。长者闻当说法施。便怀欢喜。语目连言。愿时演说。闻当知之。

目连报言。长者当知。如来说五事大施。尽形寿当念修行。

时。长者复作是念。目连向者欲说法施行。今复言有五大施。是时。目连知长者心中所念。复告长者言。如来说有二大施。所谓法施.财施。我今当说法施。不说财施。

长者报言。何者是五大施。

目连报言。一者不得杀生。此名为大施。长者。当尽形寿修行之。二者不盗。名为大施。当尽形寿修行。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当尽形寿而修行之。是谓。长者。有此五大施。当念修行。

是时。跋提长者闻此语已。极怀欢喜。而作是念。释迦文佛所说甚妙。今所演说者。乃不用宝物。如我今日不堪杀生。此可得奉行。又我家中饶财多宝。终不偷盗。此亦是我之所行。又我家中有上妙之女。终不淫他。是我之所行。又我不好妄语之人。何况自当妄语。此亦是我之所行。如今日意不念酒。何况自尝。此亦是我之所行。是时。长者语目连言。此五施者我能奉行。

是时。长者心中作是念。我今可饭此目连。长者仰头语目连言。可屈神下顾就此而坐。

是时。目连寻声下坐。是时。跋提长者躬自办种种饮食与目连。目连食讫。行净水。长者作是念。可持一端[疊*毛]奉上目连。

是时。入藏内而选取白[疊*毛]。欲取不好者。便得好者。寻复舍之。而更取[疊*毛]。又故尔好。舍之。复更取之。

是时。目连知长者心中所念。便说此偈。

施与心斗诤此福贤所弃

施时非斗时可时随心施

尔时。长者便作是念。今目连知我心中所念。便持白[疊*毛]奉上目连。

是时。目连即与咒愿。

观察施第一知有贤圣人

施中最为上良田生果实

时。目连咒愿已。受此白[疊*毛]。使长者受福无穷。

是时。长者便在一面坐。目连渐与说法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诸佛世尊所说之法。苦.习.尽.道。时。目连尽与说之。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如极净之衣易染为色。此跋提长者亦复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净。以得法.见法.无有狐疑。而受五戒。自归佛.法.圣众。时。目连以见长者得法眼净。便说此偈。

如来所说经根原悉备具

眼净无瑕秽无疑无犹豫

是时。跋提长者白目连曰。自今已后恒受我请。及四部众。当供给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无所爱惜。是时。目连与长者说法已。便从坐起而去。

余大声闻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宾头卢言。我等已度跋提长者。汝今可往降彼老母难陀。

宾头卢报曰。此事大佳。

尔时。老母难陀躬作酥饼。尔时。尊者宾头卢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渐渐至老母难陀舍。从地中踊出。舒手持钵。从老母难陀乞食。是时。老母见宾头卢已。极怀嗔恚。并作是恶言。比丘当知。设汝眼脱者。我终不乞汝食也。

是时。宾头卢即入三昧。使双眼脱出。是时。母难陀倍复嗔恚。复作恶言。正使沙门空中倒悬者。终不与汝食。

是时。尊者宾头卢复以三昧力。在空中倒悬。时。母难陀倍复嗔恚而作恶言。正使沙门举身烟出者。我终不与汝食。

是时。宾头卢复以三昧力举身出烟。是时。老母见已。倍复恚怒。而作是语。正使沙门举身燃者。我终不与汝食也。

是时。宾头卢即以三昧。使身体尽燃。老母见已。复作是语。正使沙门举身出水者。我终不与汝食也。

时。宾头卢复以三昧力。便举身皆出水。老母见已。复作是语。正使沙门在我前死者。我终不与汝食也。

是时。尊者宾头卢即入灭尽三昧。无出入息。在老母前死。时。老母以不见出入息。即怀恐怖。衣毛皆竖。而作是语。此沙门释种子。多所识知。国王所敬。设闻在我家死者。必遭官事。恐不免济。并作是语。沙门还活者。我当与沙门食。是时。宾头卢即从三昧起。

时。母难陀复作是念。此饼极大。当更作小者与之。时。老母取少许面作饼。饼遂长大。老母见已。复作是念。此饼极大。当更作小者。然饼遂大。当取先前作者持与之。便前取之。然复诸饼皆共相连。时。母难陀语宾头卢曰。比丘。须食者便自取。何故相娆乃尔。

宾头卢报曰。大姊当知。我不须食。但须母欲有所说耳。

母难陀报曰。比丘。何所戒敕。

宾头卢曰。老母今当知。今持此饼往诣世尊所。若世尊有所戒敕者。我等当共奉行。

老母报曰。此事甚快。

是时。老母躬负此饼从尊者宾头卢后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宾头卢白世尊曰。此母难陀是跋提长者姊。悭贪独食不肯施人。唯愿世尊为说笃信之法。使得开解。

尔时。世尊告母难陀。汝今持饼施与如来及与比丘僧。

是时。母难陀即以奉上如来及余比丘僧。故有遗余饼在。母难陀白世尊言。故有残饼。

世尊曰。更饭佛.比丘僧。

母难陀受佛教令。复持此饼饭佛及比丘僧。然后复故有饼在。是时。世尊告母难陀。汝今当持此饼与比丘尼众.优婆塞.优婆夷众。

然故有饼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饼施与诸贫穷者。

然故有饼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饼弃于净地。若著极清净水中。所以然者。我终不见沙门.婆罗门.天及人民能消此饼。除如来.至真.等正觉。

对曰。如是。世尊。是时。母难陀即以此饼。舍著净水中。即时火焰起。母难陀见已。寻怀恐惧。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渐与说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漏为秽污。出家为要。尔时。世尊以见母难陀心意开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尔时世尊尽与母难陀说之。

是时。老母即于座上得法眼净。犹如白[疊*毛]易染为色。此亦如是。时母难陀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彼以得法.成法无有狐疑。已度犹豫。得无所畏。而承事三尊。受持五戒。尔时。世尊重与说法。使发欢喜。

尔时。难陀白世尊曰。自今已后。使四部之众在我家取施。自今已去恒常布施。修诸功德。奉诸贤圣。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是时。跋提长者及母难陀。有弟名曰优婆迦尼。是阿阇世王少小同好。极相爱念。尔时。优婆迦尼长者经营田作。闻兄跋提及姊难陀受如来法化。闻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之中不复睡眠。亦不饮食。是时。长者办田作已。还诣罗阅城中道。复作是念。我今先至世尊所。然后到家。尔时。长者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长者白世尊曰。我兄跋提及姊难陀。受如来法化乎。

世尊告曰。如是。长者。今跋提.难陀以见四谛。修诸善法。

尔时。优婆迦尼长者白世尊曰。我等居门极获大利。

世尊告曰。如是。长者。如汝所言。汝今父母极获大利。种后世之福。

尔时。世尊与长者说微妙之法。长者闻法已。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往诣王阿阇世所。在一面坐。

尔时。王问长者曰。汝兄及姊受如来化耶。

对曰。如是。大王。

王闻此语。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击钟鸣鼓。告敕城内。自今已后。无令事佛之家有所赀输。亦使事佛之人来迎去送。所以然者。此皆是我道法兄弟。

尔时。王阿阇世出种种饮食持与长者。时长者便作是念。我竟不闻世尊说夫优婆塞之法。为应食何等食。应饮何等浆。我今先往至世尊所。问此义。然后当食。

尔时。长者告左右一人曰。汝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持我声而白世尊云。优婆迦尼长者白世尊曰。夫贤者之法当持几戒。又犯几戒非清信士。当应食何等食。饮何等浆。

尔时。彼人受长者教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彼人持长者名。白世尊曰。夫清信士之法应持几戒。犯几戒非优婆塞。又应食何等食。饮何等浆。

世尊告曰。汝今当知食有二种。有可亲近。有不可亲近。云何为二。若亲近食时。起不善法。善法有损。此食不可亲近。若得食时。善法增益。不善法损。此食可亲近。浆亦有二事。若得浆时。起不善法。善法有损。此不可亲近。若得浆时。不善法损。善法有益。此可亲近。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当持之。当再三问能持者使持之。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若复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处天上。何况二.三.四.五。是时。彼人从佛受教已。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彼人去不远。是时世尊告诸比丘。自今已后。听授优婆塞五戒及三自归。若比丘欲授清信士.女戒时。教使露臂.叉手合掌。教称姓名。归佛.法.众。再三教称姓名。归佛.法.众。复更自称。我今已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如释迦文佛最初五百贾客受三自归。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若持一戒。余封四戒。若受二戒。余封三戒。若受三戒。余封二戒。若受四戒。余封一戒。若受五戒。当具足持之。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何等为四。一者云也。二者风尘。三者烟。四者阿须伦。使覆日月不得放光明。是谓。比丘。日月有此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此亦如是。比丘。有四结覆蔽人心不得开解。云何为四。一者欲结。覆蔽人心不得开解。二者嗔恚。三者愚痴。四者利养。覆蔽人心不得开解。是谓。比丘。有此四结覆蔽人心不得开解。当求方便。灭此四结。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阿罗毗祠侧。尔时。极为盛寒。树木凋落。

尔时。手阿罗婆长者子出彼城中。在外经行。渐来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彼长者子白世尊言。不审宿昔之中得善眠乎。

世尊告曰。如是。童子。快善眠也。

时。长者子白佛。今盛寒日。万物凋落。然复世尊坐用草蓐。所著衣裳。极为单薄。云何世尊作是说。我快得善眠。

世尊告曰。童子。谛听。我今还问汝。随所报之。犹如长者家牢治屋舍。无有风尘。然彼屋中有床蓐.氍氀.毾[毯-炎+登]。事事俱具。有四玉女颜貌端政。面如桃华。世之希有。视无厌足。然好明灯。然彼长者快得善眠乎。

长者子报曰。如是。世尊。有好床卧。快得善眠。

世尊告曰。云何。长者子。若彼人快得善眠。时有欲意起。缘此欲意不得眠乎。

长者子对曰。如是。世尊。若彼人欲意起者。便不得眠也。

世尊告曰。如彼欲意盛者。今如来永尽无余。无复根本。更不复兴。云何。长者子。设有嗔恚.愚痴心起者。岂得善眠乎。

童子报言。不得善眠也。所以然者。由有三毒心故。

世尊告曰。如来今日无复此心。永尽无余。亦无根本。童子当知。我今当说四种之坐。云何为四。有卑坐.有天坐.有梵坐.有佛坐。童子当知。卑坐者。是转轮圣王坐也。天坐者。释提桓因坐也。梵坐者。梵天王之坐也。佛坐者。是四谛之坐也。卑坐者。向须陀洹坐也。天坐者。得须陀洹坐也。梵坐者。向斯陀含坐也。佛坐者。四意止之坐也。卑坐者。得斯陀含之坐也。天坐者。向阿那含之坐也。梵坐者。得阿那含果坐也。佛坐者。四等之坐也。卑坐者。欲界之坐也。天坐者。色界之坐也。梵坐者。无色界之坐也。佛坐者。四神足之坐也。

是故。童子。如来以坐四神足坐。快得善眠。于中不起淫.怒.痴。以不起此三毒之心。便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故。长者子。我观此义已。是故说如来快得善眠。

尔时。长者子便说此偈。

相见日极久梵志般涅槃

以逮如来力明眼取灭度

卑坐及天坐梵坐及佛坐

如来悉分别是故得善眠

自归人中尊亦归人中上

我今未能知为依何等禅

长者子作是语已。世尊然可之。是时。长者子便作是念。世尊以然可。我极怀欢喜。不能自胜。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彼童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从静室起下灵鹫山。及将鹿头梵志。而渐游行到大畏塳间。尔时。世尊取死人髑髅授与梵志。作是说。汝今。梵志。明于星宿。又兼医药能疗治众病。皆解诸趣。亦复能知人死因缘。我今问汝。此是何人髑髅。为是男耶。为是女乎。复由何病而取命终。

是时。梵志即取髑髅反覆观察。又复以手而取击之。白世尊曰。此是男子髑髅。非女人也。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此是男子。非女人也。

世尊问曰。由何命终。

梵志复手捉击之。白世尊言。此众病集凑。百节酸疼故致命终。

世尊告曰。当以何方治之。

鹿头梵志白佛言。当取呵梨勒果。并取蜜和之。然后服之。此病得愈。

世尊告曰。善哉。如汝所言。设此人得此药者。亦不命终。此人今日命终为生何处。

时。梵志闻已。复捉髑髅击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终生三恶趣。不生善处。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生三恶趣。不生善处。

是时。世尊复更捉一髑髅授与梵志。问梵志曰。此是何人。男耶。女耶。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髑髅。女人身也。

世尊告曰。由何疹病致此命终。

是时。鹿头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女人怀妊故致命终。

世尊告曰。此女人者。由何命终。

梵志白佛。此女人者。产月未满。复以产儿故致命终。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又彼怀妊以何方治。

梵志白佛。如此病者。当须好酥醍醐。服之则差。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今此女人以取命终。为生何处。

梵志白佛。此女人以取命终。生畜生中。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

是时。世尊复更捉一髑髅授与梵志。问梵志曰。男耶。女耶。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髑髅者。男子之身。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由何疹病致此命终。

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终饮食过差。又遇暴下故致命终。

世尊告曰。此病以何方治。

梵志白佛。三日之中绝粮不食。便得除愈。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终为生何处。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终生饿鬼中。所以然者。意想著水故。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尔时。世尊复更捉一髑髅授与梵志。问梵志曰。男耶。女耶。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髑髅者。女人之身。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终由何疹病。

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当产之时以取命终。

世尊告曰。云何当产之时以取命终。

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身。气力虚竭。又复饥饿以致命终。

世尊告曰。此人命终为生何处。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终生于人道。

世尊告曰。夫饿死之人欲生善处者。此事不然。生三恶趣者可有此理。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者。持戒完具而取命终。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彼女人身。持戒完具致此命终。所以然者。夫有男子.女人。禁戒完具者。设命终时。当堕二趣。若天上.人中。

尔时。世尊复捉一髑髅授与梵志。问曰。男耶。女耶。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髑髅者。男子之身。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者。此人由何疹病致此命终。

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人无病。为人所害故致命终。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为人所害故致命终。世尊告曰。此人命终为生何处。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终生善处天上。

世尊告曰。如汝所言。前论.后论而不相应。

梵志白佛。以何缘本而不相应。

世尊告曰。诸有男女之类。为人所害而取命终。尽生三恶趣。汝云何言生善处天上乎。

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此人奉持五戒。兼行十善。故致命终生善处天上。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持戒之人无所触犯。生善处天上。

世尊复重告曰。此人为持几戒而取命终。

是时。梵志复专精一意无他异想。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持一戒耶。非耶。二.三.四.五耶。非耶。然此人持八关斋法而取命终。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持八关斋而取命终。

尔时。东方境界普香山南有优陀延比丘。于无余涅槃界而取般涅槃。尔时。世尊屈申臂顷。往取彼髑髅来授与梵志。问梵志曰。男耶。女耶。

是时。梵志复以手击之。白世尊言。我观此髑髅。元本亦复非男。又复非女。所以然者。我观此髑髅。亦不见生。亦不见断。亦不见周旋往来。所以然者。观八方上下。都无音向。我今。世尊。未审此人是谁髑髅。

世尊告曰。止。止。梵志。汝竟不识是谁髑髅。汝当知之。此髑髅者。无终.无始.亦无生死。亦无八方.上下所可适处。此是东方境界普香山南优陀延比丘于无余涅槃界取般涅槃。是阿罗汉之髑髅也。

尔时。梵志闻此语已。叹未曾有。即白佛言。我今观此蚁子之虫。所从来处。皆悉知之。鸟兽音向即能别知。此是雄。此是雌。然我观此阿罗汉。永无所见。亦不见来处。亦不见去处。如来正法甚为奇特。所以然者。诸法之本出于如来神口。然阿罗汉出于经法之本。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诸法之本出如来口。正使诸天.世人.魔.若魔天。终不能知罗汉所趣。

尔时。梵志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能尽知九十六种道所趣向者。皆悉知之。如来之法所趣向者。不能分别。唯愿世尊得在道次。

世尊告曰。善哉。梵志。快修梵行。亦无有人知汝所趣向处。

尔时。梵志即得出家学道。在闲静之处。思惟道术。所谓族姓子。剃除须发。著三法衣。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是时。梵志即成阿罗汉。

尔时。尊者鹿头白世尊言。我今以知阿罗汉行所修之法。

世尊告曰。汝云何知阿罗汉之行。

鹿头白佛。今有四种之界。云何为四。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谓。如来。有此四界。彼时人命终。地即自属地。水即自属水。火即自属火。风即自属风。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今有几界。

鹿头白佛。其实四界。义有八界。

世尊告曰。云何四界。义有八界。

鹿头白佛。今有四界。云何四界。地.水.火.风。是谓四界。

彼云何义有八界。地界有二种。或内地.或外地。彼云何名为内地种。发.毛.爪.齿.身体.皮肤.筋.骨.髓.脑.肠.胃.肝.胆.脾.肾。是谓名为内地种。云何为外地种。诸有坚牢者。此名为外地种。此名为二地种。

彼云何为水种。水种有二。或内水种.或外水种。内水种者。唌.唾.泪.尿.血.髓。是谓名为内水种。诸外软溺物者。此名为外水种。是名二水种。

彼云何名为火种。然火种有二。或内火.或外火。彼云何名为内火。所食之物。皆悉消化无有遗余。此名为内火。云何名为外火。诸外物热盛物。此名为外火种。

云何名为风种。又风种有二。或有内风.或有外风。所谓唇内之风.眼风.头风.出息风.入息风。一切支节之间风。此名为内风。彼云何名为外风。所谓轻飘动摇.速疾之物。此名为外风。是谓。世尊。有二种。其实有四。数有八。如是。世尊。我观此义。人若命终时。四种各归其本。

世尊告曰。无常之法亦不与有常并。所以然者。地种有二。或内.或外。尔时。内地种是无常法.变易之法。外地种者。恒住.不变易。是谓地有二种。不与有常.无常相应。余三大者亦复如是。不与有常.无常共相应。是故。鹿头。虽有八种。其实有四。如是。鹿头。当作是学。

尔时。鹿头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大广演之义。云何为四。所谓契经.律.阿毗昙.戒。是谓为四。比丘当知。若有比丘从东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彼便作是语。我能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博学多闻。正使彼比丘有所说者。不应承受。不足笃信。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案法共论。

云何案法共论。所谓案法论者。此四大广演之论。是谓契经.律.阿毗昙.戒。当向彼比丘说契经.布现律.分别法。正使说契经时。布现律.分别法时。若彼布现。所谓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者。便受持之。设不与契经.律.阿毗昙相应者。当报彼人作是语。卿当知之。此非如来所说。然卿所说者。非正经之本。所以然者。我今说契经.律.阿毗昙都不与相应。以不相应。当问戒行。设不与戒行相应者。当语彼人。此非如来之藏也。即当发遣使去。此名初演大义之本。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从南方来。而作是语。我能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博学多闻。正使比丘有所说。不应承受。不足笃信。当取彼比丘而共论议。正使比丘有所说不与义相应者。当发遣之。设与义相应者。当报彼人曰。此是义说非正经本。尔时。当取彼义勿受经本。所以然者。义者解经之源。是谓第二演大义之本。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从西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博学多闻。当向彼比丘说契经.律.阿毗昙。然彼比丘正解味。不解义。当语彼比丘作是语。我等不明此语。为是如来所说也。为非也。正使说契经.律.阿毗昙时。解味不解义。虽闻彼比丘所说。亦不足誉善。亦不足言恶。复以戒行而问之。设与相应者念承受之。所以然者。戒行与味相应。义不可明故。是谓第三演义也。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从北方来。诵经.持法。奉行禁戒。诸贤。有疑难者。便来问义。我当与汝说之。设彼比丘有所说者。不足承受。不足讽诵。然当向彼比丘问契经.律.阿毗昙.戒。共相应者。便当问义。若复与义相应。便当叹誉彼比丘。善哉。善哉。贤士。此真是如来所说。义不错乱。尽与契经.律.阿毗昙.戒共相应。当以法供养得彼比丘。所以然者。如来恭敬法故。其有供养法者。则恭敬我已。其观法者。则观我已。有法则有我已。有法则有比丘僧。有法则有四部之众。有法则有四姓在世。所以然者。由法在世。则贤劫中有大威王出世。从是已来便有四姓在世。

若法在世。便有四姓在世。刹利.婆罗门.工师.居士种。若法在世者。便有转轮圣王位不绝。若法在世者。便有四天王种.兜术天.艳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便在于世。若法在世者。便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在于世间。若法在世者。便有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佛乘便现于世。是故。比丘。当善恭敬于法。彼比丘随时供养。给其所须。当语彼比丘作是语。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今日所说者。真是如来所说。是谓。比丘。有此四大广演说之义。是故。诸比丘。当持心执意行此四事。勿有漏脱。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王波斯匿清旦集四种兵。乘宝羽之车。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问大王曰。大王。为从何来。又尘土坌体。集四种兵。有何事缘。

波斯匿王白世尊曰。今此国界有大贼起。昨夜半。兴兵擒获。然身体疲惓欲还诣宫。然中道复作是念。我应先至如来所。然后入宫。以此事缘。寤寐不安。今以坏贼功劳有在。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故来至拜跪觐省。设我昨夜不即兴兵者。则不获贼。

尔时。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所说。王当知。此有四事缘本。先苦而后乐。云何为四。清旦早起先苦而后乐。设服油酥先苦而后乐。若服药时先苦而后乐。家业娉娶先苦而后乐。是谓。大王。有此四事缘本。先苦而后乐。

尔时。波斯匿王白世尊言。世尊所说诚得其宜。有此四事缘本。先苦而后乐。所以然者。如我今日观此四事。如掌观珠。皆是先苦而后乐义。

尔时。世尊与波斯匿王说微妙之法。发欢喜心。王闻法已。白世尊言。国事猥多。欲还归所在。

世尊告曰。宜知是时。

时。波斯匿王即从坐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王去未久。是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此四事缘本。先苦后乐。云何为四。修习梵行先苦而后乐。诵习经文先苦而后乐。坐禅念定先苦而后乐。数出入息先苦而后乐。是谓。比丘。行此四事者。先苦而后乐也。其有比丘行此先苦而后乐之法。必应沙门后得果报之乐。

云何为四。若有比丘勤于此法。无欲恶法。念持喜安。游心初禅。得沙门之乐。复次。有觉.有观息。内有喜心。专精一意。无觉.无观。念持喜安。游于二禅。是谓得第二沙门之乐。复次。无念游心于护。恒自觉知。觉身有乐。诸贤圣所喜望者。护念乐。游心三禅。是谓获第三沙门之乐。复次。苦乐已尽。先无有忧戚之患。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心四禅。是谓有此四沙门之乐。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行此先苦后获沙门四乐之报。断三结网。成须陀洹不退转法。必至灭度。复次。比丘。若断此三结。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来至此世。必尽苦际。复次。比丘。若有比丘断五下分结。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来此世。

复次。比丘。若有比丘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是彼比丘修此先苦之法。后获沙门四果之乐。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先苦而后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之人出现于世。云何为四。有似黄蓝花沙门。有似邠陀利华沙门。有似柔软沙门。于柔软中柔软沙门。

彼云何名为似黄蓝花沙门。或有一人。断三结使。成须陀洹不退转法。必至涅槃。极迟。经七死七生。或复家家.一种。犹如黄蓝之花朝取暮长。此比丘亦复如是。三结使尽。成须陀洹。不退转法必至涅槃。极迟。至七死七生。若求方便勇猛意者。家家.一种便成道迹。是谓名为黄蓝花沙门。

彼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

彼云何柔软沙门。或有一人断五下分结。成阿那含。即于彼般涅槃。不来此世。是谓柔软沙门。

彼云何柔软中柔软沙门。或有一人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是谓柔软中柔软沙门。

是谓。比丘。有此四人出现于世。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于柔软中作柔软沙门。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修陀修摩均宾头尘.翳.手

鹿头.广演义后乐.柔软经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