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论持咒)

持咒一法, 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 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 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 全在信愿真切, 与弥陀宏誓大愿, 感应道交, 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 则法法头头, 皆不思议, 随修何法, 皆无不可, 便成“无禅无净土, 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 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 通身业力, 匪仗如来宏誓愿力, 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 一代时教, 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诵经, 以之植福慧, 消罪业, 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 则所谓舍本逐末, 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 又复理路不清, 戒力不坚, 菩提心不生, 而人我心偏炽, 则着魔发狂, 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 须先得道, 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 而唯求乎通, 且无论通不能得, 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 皆严禁之, 而不许人修学焉。以世每有此种见解人, 故因覙缕及之。【书一】三六

●只宜持咒, 助修净业。勿辄作法, 烦渎佛圣。倘动辄作法, 若身心不恭敬、不至诚, 或致起诸魔事。唯一事宜作法, 而非汝等分上事。如有发心出家者, 自未证道, 不能观机, 上叩佛慈, 冥示可否, 庶无匪徒败种混入之弊。而今之收徒者, 唯恐其不多。明知为下流, 尚急急欲收, 唯恐其走脱。谁肯如此决择?贪名利, 喜眷属, 致令佛法一败涂地, 莫之能兴也。【书一】四六

●念佛之人, 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 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 一目视之, 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 岂有优劣?心若至诚, 法法皆灵。心不至诚, 法法不灵。【书一】六十

●《往生咒》梵文, 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 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 则一大藏所有咒, 皆生疑心, 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 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 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 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 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 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又持咒一法, 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 以无义路, 故能息分别之凡情, 证本具之真智。持咒, 以不知义理, 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 自能业消智朗, 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书二】二二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