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欲兴, 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 必由家规颓废始。欲子弟成人, 须从自己所作所为, 有法有则, 能为子弟作榜样始。此一定之理。今欲从省事省力处起手, 当以因果报应, 为先入之言。使其习以成性, 庶后来不至大有走作。此诚淑世善民、齐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书一】四九

●子弟之成, 唯在家教。凡属子女, 必须从幼教以孝弟忠信, 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 方有受益之基。倘自幼任性而惯, 且无论无天姿、无善教, 即有天姿、有善教, 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世有才高北斗, 学富五车, 而其所作所为, 皆仗此聪明, 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皆由初无家教以为之肇也。文王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与《大学》欲治天下国家者, 必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起, 同一旨趣。此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舍是而求, 皆其末耳。【书一】六二

●为今之计, 子女当能言语、知人事时, 即于家庭先令认字块。(女子虽不必令其造大学问, 断不可不识字、不通文理。母尚宜胎教, 若识字通文理, 则所生子女, 便易为学矣。)每一块纸方, 只写一字, 不可两面俱写。若两面写, 则便同记口歌矣。日限几字, 每日将认过熟字, 又须遍认一二过。不上年余, 便认许多。后读书时, 凡读过者, 通皆认得, 不致有只记口歌之弊。凡彼力能为者, 必须令其常做以习勤(如洒扫、执侍等)。凡饮食衣服, 勿令华美。但凡抛撒五谷, 及损坏什物, 无论物之贵贱轻重, 必须告其来处不易, 及折福损寿等义。倘再如此, 定遭扑责, 决不放过。如此则自能俭约, 断不致奢侈暴殄。及能读书, 即将《阴骘文》、《感应篇》, 令其熟读, 为其顺字面讲演之。其日用行为, 合于善者, 则指其二书之善者而奖之。合于不善者, 则指其二书之不善者而责之。(彭二林居士家, 科甲冠于江浙, 历代以来, 遵行二书, 其家状元甚多, 然皆终身守此不替。)如金入模, 如水有堤, 岂有不能成器, 仍旧横流之理乎?人之为人, 其基在此。此而不讲, 欲成全人, 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则可矣。

然读书之时, 不可即入现设学校。宜合数家, 请一文行兼优、深信因果之师, 令其先读《四书》及《五经》耳。待其学已有几分, 举凡文字道理, 皆不被邪说俗论所惑。然后令其入现学校, 以开其眼界, 识其校事。不致动与时乖, 无由上进矣。能如是, 则有天姿者, 自能有为。无天姿者, 亦为良善。独善兼善, 自利利他, 实不外此老僧常谈也。【书一】六二

●教子女, 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 即孝亲济众, 忍辱笃行。以身为教, 以德为范。如熔金铜, 倾入模中。模直则直, 模曲则曲。大小厚薄, 未入模之先, 已可预知, 况出模乎。近世人情, 多不知此。故一班有天姿子弟, 多分狂悖。无天姿者, 复归顽劣。以于幼时失其范围。如熔金倾入坏模, 则成坏器。金固一也, 而器则天渊悬殊矣。惜哉!佛以无我为教。今人每每稍有知见, 便目视云汉。是以知文字义理为佛法, 而不知以修身净心, 灭除我相, 力修定慧, 以期断惑证真为佛法也。【书二】五

●窃谓父母爱子, 无所不至。唯疾病患难, 更为婴心。小儿甫能言, 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 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 承此善力, 必能祸消于未萌, 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 可以无虑矣。稍知人事, 即教以忠恕仁慈, 戒杀放生, 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 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 为父母祖先之辱。【书二】三

●子弟之有才华, 有善教, 则易于成就正器。无善教, 则多分流为败种。今日之民不聊生, 国步艰难, 几于蹶覆者。皆有才华无善教者, 渐渐酿成之也。无才华, 固宜教其诚实。有才华, 益宜教其诚实。然诚实亦可伪为。最初即以因果报应, 及人之一举心动念, 天地鬼神, 一一悉知悉见, 作常途训诲。而《阴骘文》、《感应篇》, 必令其熟读。且勿谓此非佛书而忽之。以凡夫心量浅近, 若以远大之深理言之, 则难于领会。此等书, 老幼俱可闻而获益。而况德无常师, 主善为师乎。佛尚以死尸、粪秽、毒蛇, 令人作观, 以之证阿罗汉者, 逾恒河沙。况此种贴实存养省察之言句乎。【书二】五

●在凡夫地, 不能无病, 亦不能任而不治。其治之之法, 最省力、最得益处, 在以病为药。以病为药, 则病不为累矣。即如爱子女之病, 决不能断。不妨即以此爱为本, 必欲使子女生为正人, 没生净土。此其爱, 乃以世间凡情, 成就出世圣果。若不善用爱, 任性娇养, 则与杀其身, 过百千万亿无量无边多多倍。国之灭亡, 民之涂炭, 皆此种不洞事之父母酿成之。可不哀哉!【书二】六

●欲子孙之不趋败途, 共入正道者。当以《感应篇汇编》、《阴骘文广义》, 为定南针。则世俗习染之恶浪滔天, 黑云障日, 亦不至不知所趋, 而载胥及溺。否则纵令风平浪静, 天日昭彰, 亦难保不入洄澓, 而随即沉溺矣。况绝无风平浪静、天日昭彰之望之世道人心乎。须知阴德二字, 所包者广。成就他人子弟, 令入圣贤之域, 固属阴德。成就自己子弟, 令入圣贤之域, 亦是阴德。反是, 则误人子弟, 固损德。误己子女, 亦损德。力能兼及, 何幸如之。否则且就家庭日用云为, 以作为圣为贤之先容。正所谓即俗修真, 现居士身而说法者。祈以此意, 与令友, 及一切知交, 剀切言之。亦未始非己立立人, 自利利他之一端也。【书二】四五

●周之开国, 基于三太。而文王之圣, 由于胎教。是知世无圣贤之士, 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使其母皆如三太, 则其子纵不为王季、文王、周公。而为非作奸, 盖亦鲜矣。而世人只知爱女, 任性骄惯, 不知以母仪为教。此吾国之一大不幸也。人少时常近于母, 故受其习染最深。今日之人女, 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国, 当以教女为急务。勿曰此异姓之人, 吾何徒受此忧劳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 即属莫大功德。况女能德镇坤维, 其子女必能肖其懿范。荣何如之!况自己子孙之媳, 亦人家之女乎。欲家国崛兴, 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 不但国无良民, 家无良子。即佛法中赖佛偷生之蟒流僧, 一一皆非好母所生。使其母果贤, 断不至下劣一至于此, 惜哉!【书二】二

●汝家属甚多, 倘诸弟妇、令妹、令女等, 学堂归来, 宜以因果报应, 及念佛利益, 与之谈论。俾彼等各各心中自知己心与天地鬼神相通, 与弥陀慈父相通。由兹断除恶念, 增长正信。俾彼现在堪为人之贤妻, 将来堪为人之贤母。以此风于乡邑, 是亦治天下国家之根本法錀也。菩萨随俗利生, 并不另起炉灶。对病发药, 令彼各各就路还家而已。现今学堂中妇女, 多多妄生异图, 拟操政权。不知各守本分, 相夫教子, 乃天下太平之根本。以故周之王业, 基于三太。彼太姜、太任、太姒, 乃女中圣人。但以阴相其夫, 胎教其子为事。今人不此是学, 其所计虑, 皆为乱天下之媒糵, 可胜道哉?【书二】四

●人生世间, 善恶各须辅助, 方克有成。虽天纵之圣, 尚须贤母贤妻, 以辅助其道德, 况其下焉者乎!以故太任有胎教, 致文王生有圣德。故《诗》赞其“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然此但约文王边说。若论太姒之德, 固亦可以辅助文王之道。如两灯互照, 愈见光明。两手互洗, 方得清净。观思斋太任、太姒嗣徽音之说, 可以知矣。由是言之, 世少贤人, 由于世少贤母, 与贤妻也。良以妻能阴相其夫, 母能胎教子女。况初生数年, 日在母侧。亲炙懿范, 常承训诲, 其性情不知不觉为之转变, 有不期然而然者。余常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 又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 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盖谓此也。以天姿高者, 若有贤母以钧陶之, 贤妻以辅翼之, 自可意诚心正, 明明德, 止至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即天姿平常者, 亦堪循规蹈矩, 作一守分良民。断不至越理犯分, 为非作奸, 以忝所生, 而为世害也。惜世人梦梦, 不以尽伦守分教女, 使日唯从事于妆饰, 此外则一无所讲。

异日为人妻、为人母, 不但不能相夫教子, 以成善士, 或反相之教之以成恶人。由是言之, 教女一事, 重于教子多多矣。而余所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 及治国平天下之权, 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乃真语实语也。近世学风大开, 女子入学, 多被不知教本之教员所误。从兹不以尽伦守分, 宜室宜家, 相夫教子为事。各各皆欲操政权, 作长官。越分计虑, 习为狂妄, 亦可慨也!安得有长民者, 极力提倡, 令其在家庭中培植。俾修齐治平之效, 出于不知不觉、了无形迹中, 则何幸如之。【杂著】十三

●为人子者, 父母之德, 固宜表彰。其表彰之法, 注重躬行。必须克己复礼, 闲邪存诚。知过必改, 见义必为。明因识果, 戒杀放生。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生信发愿, 持佛名号。自行化他, 同生净土。能如是者, 人纵不知其父母之德, 而以景仰其人之德, 并景仰其父母祖宗之德。以为潜修已久, 故有如是之令嗣。否则纵父母祖宗有懿德, 人所共知。因其人不肖, 必疑其父母祖宗虽有懿德, 或复兼有隐恶。否则懿德之门, 何为出此不肖之子孙耶?以是知立身行道, 即为表彰父母祖宗之德。为人子者, 宜如何主敬慎独, 躬行实践, 以期无忝所生也。【杂著】十四

●世有贤母, 方有贤人。古昔圣母, 从事胎教, 盖钧陶于禀质之初, 而必期其习与性成也。世以“太太”称女人者, 盖以太姜、太任、太姒三圣女, 各能相夫教子, 以开八百年之王业者, 用称其人焉。光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 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尝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者, 盖指克尽妇道、相夫教子而言也。无如今之女流, 多皆不守本分。妄欲揽政权, 做大事, 不知从家庭培植。正所谓聚万国九州之铁, 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以故世道人心, 愈趋愈下。天灾人祸, 频频见告。虽属众生同分恶业所感, 实由家庭失教所致。以故有天姿者, 习为狂妄。无天姿者, 狎于顽民。使各得贤母以钧陶之, 则人人皆可为善士。穷则独善, 达则兼善。夫何至上无道揆, 下无法守, 弊窦百出, 民不聊生乎哉。【杂著】十五

●但求不饥不寒, 何思财发巨万。遗子黄金满籯, 不如教子一经。祖德若亏, 便当愧死。祖业纵亏, 有何所伤。【书一】十七

●富贵人家子弟, 多不成器, 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 或偏与钱财, 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 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以生息, 余不得者, 于父母生嫌心, 于所偏得兄弟姊妹生忌心, 皆非所以教孝教弟之道。若女有钱, 出嫁必以钱自骄, 或轻其夫, 或不洞事, 以钱助夫为不法事。欲儿女成贤人, 当为培福, 不当为积财。财为祸本, 汝等看多少白手起家者, 皆由无钱, 自勤而来。而大富家多多不久房产一空。故古人云:“遗子黄金满籝, 不如教子一经。”能读则读, 不能读, 或农或工或商, 各有一业, 为立身养家之本。女子若有钱, 明道理, 钱固为助道之本。不明道理, 则害其女, 并害其婿, 并害其外孙孙女矣。【书二】六一

●人之一生成败, 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宜知好歹, 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 学弟, 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 精力强壮, 宜努力读书。凡读过之书, 当思其书所说之事, 是要人照此而行, 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 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 好领会。宜常读常思, 改过迁善。于暇时, 尤宜念阿弥陀佛, 及观世音菩萨, 以期消除业障, 增长福慧, 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阴, 后来纵然努力, 亦难成就。以年时已过, 记性退半, 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 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 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 即居心动念, 亦当如此。起好心, 即有功德。起坏心, 即有罪过。要想得好报, 必须存好心, 说好话, 行好事, 有利于人物, 无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 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 决定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 与此丑像, 了无有异。汝果深知此义, 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 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 则幸甚幸甚。【书一】九九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