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4),明初诗文作家。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江苏苏州)人。元末,张士诚据浙右,高启依外舅周仲达居吴淞江之青丘,以咏歌自适。洪武二年(1369)正月应诏赴金陵与修《元史》。翌年授翰林编修,七月擢为户部侍郎,他以“谕冒进用”为辞,乃赐金放还。他曾赋诗讽刺,朱元璋隐而未发。洪武六年,知府魏观改修府治,被人告发,《上梁文》为高启所作,遭朱元璋将其腰斩,年仅39岁。 高启有较为明确的诗歌观。他在《独庵集序》中说:“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从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辩,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义乖;情不达,则堕于浮虚,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文成)人。 自幼聪颖,14岁赴括城(今丽水)入处州路郡庠,“从师受《春秋》经,人未见其执经诵读而默识无遗。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黄伯生《文成公行状》)。 元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时年23岁。惠宗至元二年(1336)初登仕途,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丞。此后在元朝断续为官十余年,但一直沉于下僚,曾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行枢密院经历等职,都是从七品、七品之类小官,且一再受抑受贬,四度罢职赋闲。48岁时愤而弃官,隐居家乡。 在其散文名篇《卖柑者言》中,用“金玉其外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明哲学家。字景濂,号潜溪。先祖世居浙江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浙江浦江。初从梦吉受《春秋》,继从吴莱、柳贯、黄溍学古文词。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隐居龙门山著书10余年。明初,太祖聘为五经师,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曾主修《元史》,傅太子先后10余年,深得太祖宠信。虽白首侍从,而一代礼乐典章,多由他裁定。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68岁诏以年老还家。后因长孙慎坐胡惟庸案,全家谪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正德中,谥文宪。 曾召讲《春秋左氏传》,认为“《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明史本传》)。他否认灾祥之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