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恭愍王五。

○(庚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彗见东北方。

太祖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踰黄草岭行六百余里至雪寒岭又行七百余里甲辰渡鸭绿江。 是夕西北方紫气漫空影皆南书云观言猛将之气王喜曰: "予遣

李[太祖旧讳]必其应也。" 时东宁府同知李吾鲁帖木儿闻

太祖来移保*于罗山城欲据险以拒。

太祖至也顿村吾鲁帖木儿来挑战俄而弃甲再拜曰: "吾先本高丽人愿为臣仆。" 率三百余户降。 吾鲁帖木儿后改名原景其酋高安慰帅麾下 城拒守我师围之。

太祖适不御弓矢取从者之弓用片箭射之。 凡七十余发皆正中其面城中夺气安慰弃妻  城夜遁。 明日头目二十余人率其众出降。 诸城望风皆降得户凡万余。 以所获牛二千余头马数百余匹悉还其主北人大悦归者如市。 东至皇城北至东宁府西至于海南至鸭绿为之一空。

戊申女眞万户弓大献方物以部落一百户请隶正陵。

壬子地震。

甲寅幸王轮寺观佛齿及胡僧指空头骨亲自顶戴遂迎入禁中。

丙辰王亲祀圆丘。

二月丙寅以林坚味为密直副使。

己巳倭寇内浦破兵船三十余 掠诸州租粟。

癸酉倭寇宣州杨伯渊邀击斩五十余级。

王以公主忌日幸魂殿饭僧三日。 用布为花费五千余匹他物称是。

戊寅我

太祖以元枢密副使拜住及吾鲁帖木儿李伯渊李长寿李天佑玄多士金阿鲁丁等三百余户来献。

壬午*扬伯渊{杨伯渊}亦以东宁府头目五十余人还。

纳哈出遣使来献方物仍求官且以黄金八两求妇人腰带授三重大匡司徒赐细布二匹妇人金带一腰还其金。

三月庚寅朔达 王哈刺八秃及也先不花遣使来聘。

甲午吴王淮王遣使来献方物。

王忧无嗣将改葬毅陵命知申事廉兴邦判司天监事陈永緖等相地不果。

癸丑以忠肃王忌日如敬天寺。

甲寅幸云岩寺祭正陵。

夏四月作观音殿于影殿凡九楹制甚高广。

癸亥放役徒五千余人归农。

戊辰幸演福寺设文殊会。

甲戌又幸演福寺饭僧千四百余。

庚辰,

帝遣道士徐师昊来祭山川祝文曰:

"皇帝遣朝天宫道士徐师昊致祭于高丽首山及诸山之神首水及诸水之神高丽为国奠于海东山势磅 水德汪洋。 实皆灵气所锺故能使境土安宁国君世享富贵尊慕中国以保生民神功为大。 朕起自布衣今混一天下以承正统比者高丽奉表称臣朕喜其诚已封王爵。 考之古典天子于山川之祀无所不通。 是用遣使敬将牲币修其祀事以* 神灵惟神鉴之。" 师昊又载碑石而来问曰: "都城南枫川何地 " 乃以会宾门外阳陵井对遂立之其文曰: "洪武三年春正月三日癸巳,

皇帝御奉天殿受群臣朝乃言曰: '朕赖天地祖宗眷佑位于臣民之上郊庙社稷以及岳鎭海 之祭不敢不恭。 迩者高丽遣使奉表称臣朕已封其王为高丽国王则其国之境内山川旣归职方。 考诸古典天子望祭虽无不通然未闻行实礼达其敬者。 今当具牲币遣朝天宫道士徐师昊前往用* 神灵。' 礼部尙书臣崔亮钦承

上旨惟谨乃谕臣师昊致其诚洁以俟。 于是,

上齐戒七日亲制祝文至十日庚子,

上临朝以香授臣师昊将命而行。 臣师昊以四月二十二日至其国设坛城南五月丁酉敬行祀事于高丽之首山大华岳神及诸山之神首水大南海神及诸水之神礼用告成。 臣师昊闻帝王之勤民者必致敬于神。 钦惟皇上受天明命丕承正统四海内外悉皆臣属思与溥天之下共享升平之治故遣臣师昊致祭于神。 神旣歆格必能庇其国王世保境土使风雨以时年谷 登民庶得以靖安。 庶昭

圣天子一视同仁之意是用刻文于石以垂视永久。 臣师昊谨记。" 师昊之来也王疑道士行压胜之术称疾不出乃命百僚迎诏。

五月己丑朔雨。 王恐防影殿之役祈晴于佛宇神祠。

丁未置守正陵户纳田民于云岩寺。

己酉祈晴于宗庙社稷山川佛宇神祠。 王谓辛旽曰: "今年恒雨深思厥咎必刑狱不平使阴阳失和。 予若亲谕法官恐其烦也卿以予意谕之自今其务平允。"

庚戌以久雨放囚。

壬子王闻公主父魏王诛死辍朝素膳。

甲寅,

帝遣尙宝司丞 斯来锡王命王率百官郊迎。 诰曰: "咨尔高丽国王王 世守朝鲜绍前王之令緖恪遵华夏为东土之名藩。 当四方之旣平尝专使而往报卽陈表贡备悉忠诚良由素习于文风斯克谨修于臣职。 允宜嘉尙是用褒崇今遣使赍印仍封尔为高丽王。 凡仪制服用许从本俗于戱! 保民社而袭封式遵典礼传子孙于永世作鎭边 其服训辞益绥福履! 今赐*大统历一本锦 绒* {段}十匹至可领也。" 幷赐太妃金* {段}色* {段}线罗纱各四匹王妃亦如之相国辛旽侍中李春富李仁任色* {段}各四匹线罗各四匹纱各四匹。

成准得还自京师。

帝赐玺书曰: "近者使归问国王之政言: '王惟务释氏之道经由海滨去海五十里或三四十里民方宁居者。' 朕询其故言倭奴所扰。 因问城郭何如言有民无城问甲兵何如言未见其严肃问王居何如言有居而无听政之所。 朕因思之若果如是深为王虑也。 朕虽德薄为中国主王已称臣修贡事合古礼。 凡诸侯之国势将近危朕所以持危之道不可不谕王知之。 中古以来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今王有民而无城则民命将危。 为国者未尝去兵。 今王武备不修则国威将危。 民以食为天今王滨海之地不耕则民食将危。 凡有国者必有听政之所。 今王有居室而听政之所不设非所以示尊严于陪臣。 若或设之但不当过于奢侈耳。 历代之君不*闲华夷惟行仁义礼乐可以化民成俗。 今王舍而不务日以持齐守戒为事。 望脱愆寃以求再生之福佛经之说虽有然不崇王道而崇佛道失其要矣。 佛之道幽微三皇五帝之时未闻有佛而天下大治。 何也盖古人淳朴而易化故王道可治后世帝王之治不及于古释氏因出其*闲密赞王纲以助治化此天意也。 王者举王道以应之则无不治矣。 若眞僧化民为善密赞之功已成佛之大乘斯非小补。 国王大臣 昧于此而误国之政亦非小殃。 所可汰者冗僧耳。 敬之则游食者众慢之则使民不敬。 于佛不敬不汰则善恶不分。 在王处之如何耳。 朕幼尝为僧禅讲亦曾 究。 惟闻有佛而已度死超生未见尽验。 古今务释氏而成国家者实未之有。 梁武之事可为明鉴。 今乃惟佛敎是崇非王之所宜。 王之所以王高丽者莫不由前世所积。 今旣为王有土有民能举先王之道与民兴利除害使父母妻子饱食暖衣各得其所生齿日繁此道若举佛家之齐戒其可与 驱乎  在朕思之必不能出此道之上诚能行此道则福德之应王子必生于宫中此则修行之大者也。 朕为人神之主天地百神之祀牺牲未尝敢阙。 闻王之国 生不育何以供境内山川城隍之祀乎  有国之君当崇祀典。 刘康公有言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若戎事不备祀事不合典礼其何以为国乎 ' 今胡运旣终。 沙塞之民非一时可统。 而朕兵未至辽渖其*闲或有狂暴者出。 不为中国患恐为高丽之扰。  倭奴出入海岛十有余年王之虚实岂不周知  皆不可不虑也。 王欲拒之非雄武之将勇猛之兵不可远战于封疆之外王若守之非深沟高垒广其储蓄四有援兵不能挫锐而擒敌。 由是而观王之负荷可谓甚重。 惟智者能图患于未然转危以为安也。 前之数事所言  不过与王同忧耳王其审图之! 使至且知王欲制法服以奉宗庙朕深以为喜。 今赐王冠服乐器陪臣冠服及洪武三年大统历至可领也!" 又赐王六经四书通鉴汉书

皇后赐王妃冠服。

六月癸亥构观音殿第三层上梁压死者二十六人。 太后闻之请罢役王不听。

甲戌张子温还自京师。

帝赐本国朝贺仪注一册及金龙纻丝红熟里绢各二匹。

乙亥徐师昊还。 王表谢云: "诞受厥命海岳旣归咸秩无文山川是望。 百神受职一国与荣。 臣于夏月以来病不视事。 *闲朝天宫道士徐师昊以中书省钦奉圣旨公文赍香祝板幡币幷买牲牢* {段}匹前来。 臣钦依涓日差官行祭了。 当师昊所制记文缘备载圣训谨令立石。 惟祭祀之及兹实古今之罕有。

皇帝陛下类 继舜明恤 汤。 道兼帝王之隆德 神人之望。 用颁实礼爰及遐方。 臣谨当愼守世封恭陈时祀。 * {敛}龟畴之五福上虎拜之万年。"

辛巳辛旽李春富等再请罢马岩影殿王从之复修王轮影殿

帝封诸子遣礼部主事栢礼来颁诏又遣侍仪舍人卜谦来颁科举程序诏曰: "朕闻成周之际取材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 是以风俗淳美国易为治而敎化彰显也。 汉唐及宋科举取士各有定制。 然但贵词章之学而未求六艺之全至于前元依古设科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之官每纳奔竞之人。 辛勤岁月辄窃仕禄所得资品或居举人之上。 其怀材抱道之贤耻于 进甘隐山林而不起。 风俗之弊一至于此。 今朕统一中国外抚四夷。 方与斯民共享升平之治所虑官非其人有伤吾民愿得贤能君子而用之。 自洪武三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起怀材抱道之士务在明经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其中选者。 朕将亲策于庭观其学识品其高下而任之以官。 果有材学出众者待以显擢使中外之臣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敢有游食奔竞之徒坐以重罪以称朕责实求贤之意。 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一乡试会试文字程序第一场试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 不拘旧格惟务经旨通畅限五百字以上。 易程氏朱氏注古注* ; 书蔡氏传古注* ; 诗朱氏传古注* ; 春秋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 礼记古注* ; 四书疑一道限三百字以上。 第二场试礼乐论一道限三百字以上诏诰表笺内科一道。 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不尙文藻限一千字以上。 试三场后十日面试骑观其驰骤便捷射观其中数多寡书观其笔 端楷 观其乘除明白律听其讲解详审。 律用见行律令。 一殿试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一出身第一甲三名第一名从六品第二第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一十七名从七品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八十名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一乡试各省 直隶府州等处通选以五百名为率。 其人材众多去处不拘额数若人材未备选不及数者从实充贡。 河南省四十名山东省四十名山西省四十名*陜西省{陕西省}四十名北平省四十名福建省三十名江西省四十名*淅江省{浙江省}四十名湖广省四十名广东省二十五名广西省二十五名。 在京乡试直隶府州一百名。 一会试额取一百名。 一高丽安南占城等国如有经明行修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贡赴京师会试不拘额数选取。 一开试日期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会试次年二月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殿试三月初一日三年一次开试。 一于洪武三年乡试洪武四年会试一各省自行乡试其直隶府州赴京乡试凡举人各具籍贯年甲三代本经乡里举保县州申府府申行省印卷乡试中者行省咨解中书省判送礼部印卷会试。 一仕宦已入流品及曾于前元登科幷曾仕宦者不许应试。 其余各色人氏幷流寓各处者一体应试。 一有过罢闲人吏娼优之人幷不得应试。 一应举下第之人不许喧  拾试官及擅击登闻鼓违者究治。 一凡试官不得将弟男子侄亲属徇私取中。 违者许赴省台指实陈告。 一科举取士务得全材。 但虑开设之初骑射书 律未能 习除今科免试外候三年之后须要全备方得中选。 于 ! 设科取士期必得于全材任官惟贤庶可成于治道。"

中书省又移咨曰: "试场合用人员考试官主文二人同考试二人须用明经公正之人于儒官儒士内选充以礼敦请。 提调官中书省官一人礼部尙书一人在外行省官。 监试官监察御史二人在外监察司官。 供给官应天府官一人在外所在府官。 收掌试卷官一人弥封官一人誊录官二人对读官四人受卷官二人。  选用淸愼人。 巡绰官四人都督府委官在外守御官。 委用锁院监门搜检怀挟禁约喧闹。 其塔盖试院房室幷合用笔墨纸箚及供给试官举人执事人等飮膳就于系官钱粮内从实支用。 试院四围用棘针围护举人入院每一人用军人一名看守不许互相讲问。 乡试中选举人出给公据官为应付 给脚力赴京会试就将所试文字 咨。"

中书省遣百户丁志孙昌甫等来究兰秀山叛贼陈君祥等咨曰: "君祥等积年在海作耗大军。 克平浙东之后本贼旣降复叛劫杀将官已尝调兵往讨其贼畏罪逋逃。 今有明州人鲍进保自高丽来告: '君祥等 其党见于王京古阜。' 匿罪潜居王国必所未知抚以为民。 其贼诡计偷生奸心实在。 若使* {久}居王国将见染惑善良为患匪轻。 忽然复归其穴则往来旣无少阻请将贼徒解来。 明正其罪庶絶奸恶。" 王命 其妻子及 产以送凡百余人。

秋七月癸巳全罗道体覆使崔龙苏还京先见辛旽后谒王命有司杖之。

乙未始行洪武年号。

壬寅,

帝遣秘书监直长夏祥凤来诏曰: "自有元失驭群雄鼎沸土宇分裂声敎不同。 朕奋起布衣以安民为念训将炼兵平定华夷大统旣正。 永惟为治之道必本于礼。 考诸祀典知五岳五鎭四海四 之封起自唐世崇明美号历代有加。 在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鎭海 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皆受命于上帝。 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  渎礼不敬莫此为甚。 至如忠臣烈士虽可加以封号亦惟当时为宜。 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僭差。 今命依古定制。 凡岳鎭海渎 去其前代所封名号止以山水本号称其神。 郡县城隍神号一体改封。 历代忠臣烈士亦依当时初封以为实号后世溢美之称皆与革去。 其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以济后世非有功于一方一时者可比。 所有封爵宜仍其旧。 庶几神人之际名正言顺于理为当用称朕以礼祀神之意。 所有定到神号开列于后。 一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 一五鎭称东鎭沂山之神南鎭会稽山之神中鎭 山之神西鎭吴山之神北鎭医无闾山之神。 一四海称东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一四渎称东渎大淮之神南渎大江之神西渎大河之神北渎大济之神。 一各处州府县城隍称某府城隍之神某州城隍之神某县城隍之神一历代忠臣烈士 依当时初封名爵称之。 一天下神祠无功于民不应祀典者卽系* {淫}祀有司毋得致祭。 于戱!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其理旣同其分当正。"

甲辰遣三司左使姜师赞如京师谢册命及玺书幷纳前元所降金印仍计 耽罗事。 其谢册命表曰: "赐履旧邦颁正大统恩非望及感与愧幷臣性闇资庸才 识短。 当兴师始自葛悔无助于初征及受贡会于涂责宜加于后至。 洪武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尙宝寺丞 斯至。 钦奉诏书封臣为高丽国王铸降金印一颗仪制服用许从本俗仍赐大统历一道锦绣绒* {段}十匹幷赐臣母臣妃及陪臣* {段}匹纱罗* {总}六十八匹宠焉希世惠又光今。 揆涯分而何堪 心颜而交 。

皇帝陛下大度含垢至仁固存建侯。 旁 于周书以蕃王室钦天若稽于尧典敬授人时分在 之珍以劝忠定班瑞之制而示信。 令殊俗各安其性故盛德无能为名臣谨当* {祗}率保厘恪勤平秩。 服训辞之深切不二不三祈寿 之洪延时万时亿。" 谢玺书表曰: "圣谟谆切曲赐矜怜天 便蕃尤加奬掖感铭曷已图报末由。 臣学问之无本也不足以诚心政事之乖方也不足以治国蒙先祖之遗业玩岁月于余生。 何图睿训之丁宁  乃及小邦之阙失威不违于咫尺难施有 之颜恩莫重于丘山犹喜自新之路。  法服所以辨上下而雅乐所以事神祇经稽道德之精微史 古今之兴替。 颁正朔以广声敎释 虏以示怀柔。 兹盖端居九重明见万里发一札十行之诏塞三韩百弊之源。 虑之深故言之详。 推赤心置人腹仁之至而义之尽。 为万世开*大平。 臣谨当见善卽迁非礼不动措诸事业第勤怀德之宁乐与臣民共祝齐天之寿。" 耽罗计 表曰: "居高听卑从欲是急以小事大 命宜先兹用控陈辄增陨越。 切以耽罗之岛卽是高丽之人开国以来置州为牧。 自近代通燕之后有前朝牧马其中。 但资水草之饶其在封疆如旧。 乃者奇氏兄弟谋乱伏诛辞连耽罗达达牧子忽忽达思差人究问宰相尹时遇等尽为所杀。 其后前侍中尹桓家奴金长老党附前贼谋害本国俱各服罪。 岛屿虽云 尔人民屡至骚然。 病根苟存医术难效。 伏望体容光之日月辨同器之熏 将前朝太仆寺宣徽院中政院资政院所放马匹 子等许令济州官吏照依元籍责付土人牧养时节进献其达达牧子等亦令本国抚为良民则于圣朝马政之官岂无小补  而小国民生之业亦将稍安。 区区之情焉敢缄  "

乙巳,

帝遣中书省宣史孟原哲来诏曰: "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何庚申之君荒* {淫}昏弱纪纲大坏。 由是豪杰 起海内爪分。 虽元兵转战华夏终不能治此天意也。 然倡乱之徒首祸天下谋夺疆土欲为王 。 观其所行未合于礼。 故皆灭亡此亦天意也。 朕当是时年二十有四扰攘之秋盘桓避乱终不宁居遂乃托身行伍。 驱驰三年覩群雄无成徒扰生民。 朕乃率众渡江训将炼兵。 奉天征讨于今十有六年削平强暴混一天下大统旣正民庶皆安。 今年六月十日左副将军李文忠副将军赵庸等遣使来奏: '五月十六日率兵北至沙漠于应昌府。 获元君之孙买的里八刺及其后妃幷宝册等物。' 知庚申之君已于四月二十八日因痢疾殁于应昌大军所至 获无遗。 中书上言宜将其孙及其后妃幷宝册献 于太庙。 朕心思之深有不忍。 其君之亡系于天运所遗幼孙若行献 加殃其身朕所不为也。  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  今定四海休息吾民于田里。 非朕所能亦天运所致也。 尙虑臣民未知朕意是用播告天下所有事宜条列于后。 一摠兵官以礼护送买的里八刺已至北平朕怜帝王之后。 难同庶民及首乱僭号来归者特封崇礼侯* {总}其眷属以及母后等同居飮食服用出官民上故存元之祭祀礼法前王不肯过亏。 一元君之子爱猷识里达腊畏惧仓卒流离塞地。 岂不知天运旣去  人力难为  若审度朕心筹之左右来抚妻子! 朕当效古先帝王之礼使作宾于吾朝。 果能如是朕不食言。 一元君随驾人员仓卒回避者有之。 贤智者岂不自度   者有元兴起系是外夷犹能胡越一家 我中原历代之君每居中国而统四夷非止一朝而已。 如果审识天命倾心来归不分等类验才委任。 卽今在朝诸色人物皆已官之朕言不谬。 一朕卽位之初卽遣使往谕四夷高丽占城交趾皆已奉表称臣惟沙漠之地尙未往报。 盖因庚申之君拥残兵于应昌故尔。 今彼禄位旣终人心絶望。 诏书到日凡 北各枝诸王各爱马头目人等 依旧制来朝或遣使归顺! 当与换给印信还领所部本居地方羊马 畜从便牧养。 一 北各枝诸王幷各爱马人等昔遵前元约束得安其生。 今朕旣为天下主一视同仁华夷无*闲姓氏虽异抚治如前。 诏书到日敢有违者必大举六师以淸沙漠毋或执迷以贻后悔! 一 北达达百姓因元丧乱连年起取军人供给羊马差发烦重朕甚悯焉。 朕今混一天下甲兵钱谷倍于前代今后 北人民各安所居。 于戱! 君舟民水覆载不常可不畏哉  然礼德尙矣。 使民怀仁天下宁有不治安者乎 "

八月戊午司宪府请易服色从之。

己巳命我

太祖及西北面上元帅池龙寿副元帅杨伯渊等往击东宁府。

壬申以元枢密院副使拜住判司农寺事赐姓名韩复。

癸酉幸寿昌宫相旧基乃命营宫。

甲戌遣判宗簿寺事尹控如京师贺圣节又贺封建亲王表曰: "秉 握枢奄宅舆图之广分茅 土肇基盘石之安喜溢臣民事关宗社。

皇帝陛下乃神乃圣克类克明。 尊国 而系人心大行封建贻孙谋而示帝范永保盈成金枝玉叶之交辉航海梯山之毕至。 臣猥将浅薄 遇休明虽阻*迹于*凫趋倍驰情于燕贺。"

九月丙戌朔王以影殿规模狭隘撤而更营民甚苦之。

乙未幸籍田。

丙申幸药王院北冈宴群臣。

丁酉佥议赞成事致仕尹泽卒。

辛丑幸广明寺大会僧徒命僧惠勤试功夫选。

遣工部尙书权钧如京师贺正。 举子朴实金涛柳伯濡从行涛中制科。

乙巳元丞相廓扩帖木儿遣使来。

冬十月己卯王谓侍中李春富等曰: "冬雷木稼天道不顺是虽否德所召亦由狱多寃滞。 推整都监之设本欲* {纠}察诸司卿等为判事不治其职于治道如何  上古先王皆亲听政。 自今其令台谏六部日仕本官各称启事。"

甲申放影殿役徒。

十一月丁亥我

太祖与池龙寿等至义州造浮桥渡鸭绿江己丑进袭辽城急攻拔之。

辛丑令每月六衙日六部台省官亲奏事又令史官近侍。

乙巳女眞达麻大遣使献地以达麻大为大将军鎭边都护府使赐衣。

命前礼仪判书韩修书无逸篇揭于报平厅。

十二月丙辰朔以礼部尙书张子温为鎭边都护府安抚使。

丁巳都评议使司移咨东宁府曰: "奇赛因帖木儿自伊父谋乱伏诛之后挟 怀怨常畜异谋。 近因车驾北迁不肯扈从窜身东宁辽阳等处结构分省分院官志在假威。 大行讣音亦不通报专逞已私肯恤公义  又虑辽渖元系本国旧界事大以来结亲甥舅任为行省管辖赛因帖木儿占作巢穴上不为朝廷 忠下则为本国生事。 以此去岁遣军追袭缘彼奸回累及良善。 尙不悛过复图前计兹复调兵问罪彼乃稔恶 拒力战。 势难中止遂进攻破本人逃去未卽捕获。 本人旣是忘本好生 端省院官吏他日恐为所误。 除恶务本。 兵非得已前日之事唯为赛因帖木儿一人而已。 蒙古汉人 无干涉本人如或透漏在彼卽便捕送。" 令江界万户府 谕辽渖人曰: "辽阳元是国界大军又出恐害及良善其愿渡江为民者官给粮种各令安业。"

丙寅王始御报平厅视事史官二人侍左右司宪府理部奏奴婢事王曰: "宪司弹* {纠}百官理部专任刑狱何奏奴婢事乎  自今各供其职勿侵官。" 又谓谏议大夫吴中陆曰: "民*闲利病寡人得失悉陈无隐。"

丁卯辛旽请每月六衙日内惟初二十六两日视事从之。

庚午日有黑子太白昼见日官请* {禳}之王曰: "日黑子咎在寡人勿* {禳}太白应在卿相其* {禳}之。"

癸酉纳哈出遣使来朝。

戊寅幸辛旽家问疾。

以知门下事李金刚为全罗道都巡问使。

以达麻大为元帅府元帅赐银印一颗。

世家卷第四十二。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