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

兵一。

○兵者所以御暴诛乱有天下国家者固不可废而兵制之得失国家之安危系焉。 高丽太祖统一三韩始置六卫卫有三十八领领各千人。 上下相维体统相属庶几乎唐府卫之制矣。 逮至肃宗东女眞构 于是锐意 御日事炼兵。 遂置别武班自散官吏胥以至商贾贱隶缁流莫不隶焉是虽不合古制然亦用之一时而收效有足称者。 毅明以后权臣执命兵柄下移悍将劲卒皆属私家国有方张之寇而公无一旅之师。 卒至仓皇不振然后始多方调发或括京都无问贵贱或阅文武散职白丁杂色或佥四品以上家 或以屋*闲多少为差。 国势至此虽欲不危得乎。 国之大事在戎其制固宜详备惜前史之不悉也。 今特纪其可考者曰兵制曰宿卫曰鎭戍曰看守军曰围宿军曰检点军曰州县军曰船军曰工役军其它站驿马政屯田城堡亦兵之类也故幷附焉作兵志。

兵制。

○二军。

鹰扬军一领。

龙虎军二领。

○六卫。

左右卫保胜十领精勇三领。

神虎卫保胜五领精勇二领。

兴威卫保胜七领精勇五领。

金吾卫精勇六领役领一领。

千牛卫常领一领海领一领。

监门卫一领。

○诸府。

都府外

仪仗府

坚锐府

弩府

○别号诸班。

神骑 神步 梗弓 精弩 石投。

大角 铁水 刚弩 跳  射弓 发火。

○五军。

中军置: 兵阵都指谕及都将校五兵都指谕及将校都业师神骑都领及指谕左右梗弓都领及指谕左右精弩都领及指谕。 神步石投大角铁水发火跳 刚弩亦各置都领及指谕。 前后左右军亦各置: 兵阵都指谕神骑神步精弩都领及指谕。

○太祖二年正月置六卫。十六年置兵禁官郞中史各一人以掌戎事。

定宗二年以契丹将侵选军三十万号光军置光军司。

成宗九年十月置左右军营。

穆宗五年五月作六卫军营备置职员将帅令其军士 除杂役。

显宗五年六月敎曰: "军人在防戍若在途死者官给* {敛}具函其骨驿送于家。"八年九月御宣政殿阅兵。九年二月御宣化门阅射。赐海弩二军校尉船头以下茶布有差。八月敎: "自乙卯年以来北鄙战亡将卒父母妻子赐茶姜布物有差。"九月御宣化门集三卫鹰扬军功臣子孙及文班六品以下有武艺者试定科等。十年七月都兵马使奏: "今御契丹战阵有功者九千四百七十二人乞各增阶职。" 从之。九月御咸和门阅六卫将校射御。十一年三月蔡忠顺请: "军士有父母年八十以上者免军就养。" 从之。五月乙卯有司奏: "前制凡人年八十以上及笃疾者给侍丁一名九十以上二名百岁者五名唯征防人不与焉。 谨按丁酉年*闲淸州人成允罪当移乡以其父年满七十除流侍养。  父子俱无罪责而父母年七八十者岂谓礼文所无而不许侍丁古今孝心无贵贱一也请依旧制征防人亦免役养亲。"九月御咸和门阅诸将射御。二十年闰二月始令文官四品以上年未六十者每暇日习射于东西郊。禁中外军士请托规免征役。二十二年二月文班有武艺者改授将校。

德宗元年三月尙舍奉御朴元绰请令有司作革车绣质弩雷腾石炮又请以八牛弩二十四般兵器置边城从之。十一月遣使九道选军士。

靖宗二年七月制: "诸卫军人家贫而名田不足者颇众。 今边境征戍未息不可不恤其令户部分公田加给。"五年六月制曰: "自前朝偃武修文盖有年矣。 虽四方无事不可忘战。 周礼'以军禁* {纠}邦国以搜狩习戎旅。' 传曰: '以不敎人战是谓 之。' 宜遣使两京两路诸州简取骁勇敎习弓马。"六年二月赐两京军士有边功者衣着有差。八月西北路兵马使奏: "金海兵书武略之要诀也请沿边州鎭各赐一本。" 从之。十月西面兵马都监使朴元绰造绣质九弓弩以献极为神巧王命造置于东西边鎭。八年判: 国子监诸业学生年壮不成才者充光军。十一年五月揭榜云: "国家之制近仗及诸卫每领设护军一中郞将二郞将五别将五散员五伍尉二十队正四十正军访丁人一千望军丁人六百凡扈驾内外力役无不为之。 比经祸乱丁人多阙丁人所为贱役使禄官六十代之因此领役艰苦争相求避伍尉队正等未能当之。 苦有国家力役乃以秋役军品从五部坊里各户刷出以致搔扰。 今国家*大平人物如古宜令一领各补一二百名。 京中五部坊里除各司从公令史主事记官有荫品官子有役贱口外其余两班及内外白丁人子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选出充补。 令选军别监依前田丁连立其领内十将六十有阙除他人 以领内丁人迁转录用中禁都知白甲别差亦以丁人当差。 丁人户各给津贴务要完恤复立都监择公廉官吏掌之勿令容私如有饰诈求免者着枷立市决杖七十七下配岛指挥人 令征铜。 其*闲诸宫院及两班等以丘史贱口拘交造饰求请者宫院则所掌员两班则勿论职之有无依例科罪诸衙门诈称通粮丘史追录名籍知情规避者亦皆科罪。"

文宗卽位侍中崔齐颜等奏曰: "兵书云: '万人之军取三千为奇千人之军取三百为奇,' 请以六卫军每一将军领下选二百人为先锋军。" 从之。判:凡军人有七十以上父母而无兄弟者京军则属监门外军则属村留二三品军亲没后还属本役。元年二月卫尉寺奏请: "依定制送弩手箭六万只车弩箭三万只于西北路兵马所。" 从之。七月制: "西京监军与分司御史选猛海军共一十领依上京例每千人选先锋三百以郞将一人领之仍属左府。"四年十月都兵马使王宠之奏: "传曰: '安不忘危,' 又曰: '无恃敌之不来恃吾有备。' 故国家每当仲秋召会东南班员吏于郊外敎习射御而 诸卫军士国之爪牙宜于农隙敎金鼓旌旗坐作之节。 又马军皆不练习请先选先锋马兵每一队给马甲十副 习驰逐仍令御史台兵部六卫掌其敎阅。" 从之。判: 近仗将校以诸领府将校中御选有身彩多功劳者充差。五年判: 有荫奇光军以文武七品以上之子五品之孙京职*大常以上之子为之。六年三月制曰: "东北路诸州鎭戍边之卒连年旱 饥馑相仍可令兵马监仓使及首领官分道赈恤仍赐衣服。"九年九月都兵马使准旧制请以九月遣使训炼中外军士从之。十一年五月 知政事金元鼎奏曰: "今尙书兵部请遣军卒以备东西两界近来军民困于封册使迎送又赴兴王寺之役不得休息 料亦乏乞依封册军例赐物以遣。" 制可。十二年判: 四面奇光军以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无疾病者为之。十三年三月命有司训炼禁卫军士。九月赐东北边戍卒冬衣。十月训炼近仗诸军于东郊。十五年判: 东西界防戍军征发时一领内百人以上一队三人以上有阙者将军领队正罢职一校尉领七人一别将指谕领十五人一郞将领三十人所领内有阙罢领军职 以上申奏 外直罢。十七年二月诸州鎭兵已点战马二科以上神骑及曾经战事步班  苦役只许情愿役事将战马随例调习者亦免苦役。十八年闰五月兵部奏: "军班氏族成籍旣久 损朽烂由此军额不明请依旧式改成帐籍。" 从之。八月以 袍 袴毛冠各一千赐西北面戍边军士贫乏者。十二月命出征袍库 衣袴毛冠及靴赐兵卒贫乏者。二十三年三月判: 诸州一品别将则以副户长以上校尉则以兵仓正户正食禄正公* {须}正队正则以副兵仓正副户正诸坛正试选弓科而差充。十月以绣质九弓弩习射于北郊。判: 军人年老身病者许令子孙亲族代之无子孙亲族者年满七十闲属监门卫至于海军亦依此例。二十五年六月制曰: "近闻诸卫军人亡命者甚多是由执事不公。 富强者托势以免贫穷者独受其劳衣食乏絶而略无休息虽每降恩诏 省而有司营作不已。 近年以来军民颇兴怨咨以为朕不之恤也自今宜除不急之役其各处监巡点检之卒 前数之半所隶官司及其军将勿得擅自驱使违者罪之宜令兵部选军别监准制行之。"二十七年三月命州鎭入居军人例给本贯养户二人。二十九年判: 征防军人有疾病必使医药疗治身死者给棺椁令队典护尸递传幷其资财付诸妻子官给葬时所需。三十年正月命有司量给袍袴于赴防军士贫乏者。九月有司请依前例习射绣质九弓弩于南郊从之。三十五年十月判: 凡内外军丁亲年七十以上无他兄弟者 令侍养亲没许令充军。判: 发鎭将相将校鞋脚米将军以下郞将以上十五石摄郞将以下散员以上十石校尉队正八石借队正更米三石二斗四升四合造米三石七斗五升六合。

宣宗元年十一月风雪寒甚。 王念戍边士卒冲冒苦寒以干明库平布一千余匹命征袍都监制衣袴分赐。三年九月召两京武官阅射于东亭数月而罢十二月召两京文官亦如之。八年正月西北面兵马使柳洪请造兵车藏之龟州以备不虞制可。八月都兵马使奏: "安不忘危有国之急务请于户部南廊闲地置射场一所诸领军卒及凡学射者皆令肄习若有中鹄者赏以银椀 一事。" 制可。十年六月都兵马使奏: "少监朴元绰所造千钧弩实为有利故每令于郊原习射废久乞自今年更依旧法行之。" 制可。八月都兵马使奏: "兵书云: '急行军者着*缚{ }络。' 今缝衣是也。 乞以大盈库 布付征袍都监制三四千领分送东北两界藏于营库有急许着之。" 制可。

肃宗元年八月御龟龄阁亲阅武班将军以下队正以上射御四月而罢。御东池射亭召左仆射黄仲宝等及近仗六卫上大将军侍臣中禁都知赐弓矢令射侯御史中丞金景庸先中鹄心赐银 五事 马一匹其余中者皆有赐。六年十月御东池龟龄阁阅近仗六卫诸将士射御。七年六月御东池龟龄阁召宰枢阅骑兵赏赐。十月御会福楼命选东班臣僚射。幸长庆寺阅两京及静州将士马队命宰枢及扈驾臣僚射侯中者赐廐马绫绢有差。九年十二月尹瓘奏: "始置别武班自文武散官吏胥至于商贾仆隶及州府郡县凡有马者为神骑无马者为神步跳 梗弓精弩发火等军年二十以上者非举子皆属神步两班与诸鎭府军人四时训炼又选僧徒为降魔军。" 国初内外寺院皆有随院僧徒常执劳役如郡县之居民有恒产者多至千百每国家兴师亦发内外诸寺随院僧徒分属诸军。集保胜军阅兵阵。

睿宗元年正月东界兵马使吴延宠奏: "今所征发内外神骑军有父母年七十以上独子者听免一户内三四人从军者 一人宰臣枢密之子非自募从军者亦免。" 从之。亲阅神骑军。八月遣使诸道敎习兵阵。分遣九道点军使以选壮士。四年判: 神步班属诸白丁愿受内外族亲田地者田虽在他邑名隶本邑者许令充补乐工及犯奸盗者良贱未辨者勿许。五年九月御南明门阅神骑神步精弩跳 班军将等仍令神骑打球赐物有差。

仁宗五年下旨: "抚恤军士以时阅武外无令服劳。"六年判: 诸领府军人遭父母丧者给暇百日。十年三月阅骑步军于丹凤门外。二十二年判: 西京东西州鎭入居军人 本贯杂役若有侵扰者罪其色典记官。二十三年判: 兵马员吏卫身从卒以闲人白丁公私奴子率行仍给公料元帅副元帅各十人都知兵马六人各军使十五人各军知兵马使十二人各军副使十人各军判官八人各军军候使用药员五人各军诸色员各四人各军兵马人吏诸色人吏各二人。

毅宗三年八月中军兵马使奏: "古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请改五军为三军。" 制可。西北面兵马使曹晋若奏: "定烽 式平时夜火昼烟各一二急二三急三四急四每所防丁二白丁二十人各例给平田一结。"

明宗五年南贼执捉兵马使奏: "与贼战不利士卒多亡请募僧以济师。"十八年三月制曰: "抚恤战军不夺其时公私营造一切禁止无令服劳。"十月大阅于东郊凡十日自庚寅以来国家多故且惧有变久废不行至是而复。

高宗三年十月以郑叔瞻为行营元帅率五领军马以御丹贼。 又拈京都*(){人}不论职之有无凡可从军者皆属部伍又抄僧为军共数百。十一月宰枢重房奏: "勿论太祖苗裔及文科出身悉令充军。" 从之。四年五月以大将军任辅为东南道加发兵马使选城中公私隶充部伍以遣之。五年七月宰* {枢}议: 生从未登仕版者试以诗选取八十人其不中者皆令从军。八月赐战没孤儿爵。三十九年八月设充实都监点阅闲人白丁充补各领军队。四十年八月习水战于甲串江。

元宗十一年五月罢三别抄。 初崔瑀忧国中多盗聚勇士每夜巡行禁暴因名夜别抄。 及盗起诸道分遣别抄以捕之其军甚众遂分为左右。 又以国人自蒙古逃还者为一部号神义是为三别抄。 权臣执柄以为爪牙厚其俸禄或施私惠又籍罪人之财而给之故权臣 指气使争先 力。 金浚之诛崔 林衍之诛金浚松礼之诛惟茂皆籍其力。 及王复都旧京三别抄反怀疑二故罢之。十二年四月司空田 左仆射尹君正等阅府卫兵不满其额乃幷阅文武散职白丁杂色及僧徒以充之。五月遣将军边亮李守深等领舟师三百讨珍岛贼令四品以上出家奴一口充水手。十三年二月置战舰兵粮都监。十五年五月佥东征军各领府争捕东班散职人及白丁以告或误捕私奴者。

忠烈王元年七月遣使于庆尙全罗忠淸东界诸道点阅军器。三年二月分遣各道军器别监。 先是令各道造箭旣毕故阅之藏于京山府硕州。六年十月以将征日本命密直副使朴球等阅京兵遣使于庆尙全罗忠淸东界交州道点兵。始阅东西班时散官能赴征者。十一月阅三官五军。七年四月大阅于合浦。敎: 士卒虽遭父母丧过五十日卽从军。八年二月 征东战亡者欠负官钱。九年三月重房调散职学生白丁充东征军往往有彻屋而逃重房请夺田丁以与从军者四邻不告征白金一斤舍匿者二斤。尹秀扬言: "诸生应举不中者皆补东征军。" 诸生畏惧不出。 都评议司榜曰: "敢捕诸生补军伍者其领府都将尉必重罚之。"遣使于诸道备兵粮造器械修战舰。四月命判密直金周鼎阅军于燃灯都监。五月命上将军罗裕* {拣}忽只三番各十人补东征军。十一年五月王闻乃颜大王叛请举兵助讨遂阅兵。 罗裕孔愉等调留京侍卫军至发禁学两馆儒生及第赵宣烈崔伯伦皆以状元及第属巡马。十四年五月阅兵相府议幷调文官及第进士生徒命止之。十六年正月闻东贼来诸君宰枢会议忽只鹰坊巡马皆合为一。 五月点兵自五品以下文官及内侍茶房三官五军禁学两馆皆令从军。六月佥议赞成事宋 等点留京军卒于崇文馆。

忠宣王三年四月复置选军。

忠肃王三年八月置巡铺三十三所。

忠惠王后五年五月罢内乘鹰坊会入仕者七品以下九品以上分属忽只四番队正散职分属诏罗赤八加赤巡军四番。

忠定王三年八月置松岳山烽 所。

恭愍王元年闰三月令宰枢以下至各司令史人备弓一矢五十戈一剑一点阅之。五年六月下敎曰: "一推刷行省三所诸军万户府隶属丁口用备戎兵。 一征戍之卒双丁佥一丁亦非得已单丁可愍勿使从军。 一方今军兴僧之犯律者勒令还俗以充行伍。 一国家以田十七结为一足丁给军一丁古者田赋之遗法也。 凡军户素所连立为人所夺者许陈告还给。 又奸诈之徒虽无儿息妄称闲人连立土田无有限极仰选军别监根究推刷以募戍卒其逆贼之田计结为丁亦给募卒。 一各处逆贼之奴自称达鲁花赤夺人土田役使良民蓄积财产其令所在官籍没以募戍卒。"九月宰枢会崇文馆阅西北面防御兵仗放铳筒于南冈箭及顺天寺南坠地没羽。十一月西北面都元帅廉悌臣上笺: "戍边之法以时而代今军士盛夏北来淹至冬月无衣无褐何以御寒。 设使驱而纳诸矢石之*闲岂竭其力乎请以半年为一期更代。 又军中虽値亲丧不免行伍其在人子之情何可忍也。 自今凡遭丧者许以人代之如有代者计日给暇。"置忠勇四卫卫各置将军一人中郞将郞将各二人别将散员各五人尉长二十人队长四十人。七年五月倭焚乔桐京城戒严发忽只四番各十五人忠勇卫左右前三番各十人赴乔桐又发忠勇卫三番各三十人阿加赤三番各十人波吾赤三番各十人忠勇卫三番各十五人译语各五人赴阻江赤口朽石等处发五部坊里成众爱马鳏寡外正军五百人赴西江赤江等处又以城门修理五都监判官等为倭贼防御兵马判官各率坊里兵五百人赴之。七月都评议使奏: "前衔三品以下各以坊里点数有变则四面都监官员先以一里一人率领赴防。" 从之。九年五月倭寇龙城等十余县以柳濯为京畿都统使括坊里人为军大户二人小户一人。 屯东西江又令百官助征唯各司行首有司及御史台城门都监等不与焉。十年十月募兵。 凡应募者除私贱外士人乡吏官之宫司奴隶良之或赏钱帛听其自愿。十一年六月监察司上言: "国家寇盗连年兵不团结每至危急征兵于农非惟扰民亦无救于仓卒。 自今选* {拣}丁壮以备缓急。 初置忠勇卫禄其将士同于八卫者盖欲 民于仓卒也。 南幸之际未有一人扈驾者诚为虚设徒费 禄请罢之分属诸卫收其俸禄以补国用。"八月遣使诸道调兵庆尙道一万一千杨广全罗道各一万江陵朔方交州道共一万西海道尽佥丁壮。十二年五月下敎: "阵亡军户 杂役优加存恤州县之吏发兵防戍免富差贫以逞其欲所在官司痛行禁理七十以上与免戍役庚寅以来防戍有功者存抚按廉体察申闻录用。"十六年二月以诸道闲散官隶五军寻罢之。十八年十一月令西京万户府左翼右翼前军后军精锐精毅忠毅忠诚新佥新成十军安州万户府左勇右勇左猛右猛前勇后勇前猛后猛八军义州万户府左精右精忠信义勇四军泥城万户府鎭平鎭江鎭静鎭远四军江界万户府鎭边鎭成鎭安鎭宁四军皆置上副万户。十二月各司各爱马五部闲良品官皆分属五军旗帜衣服随方色有别。二十年七月罗州牧使李进修上* 曰: "盗贼四起国家军务一无统纪仓卒临时何时而可。 宜四怯薛外别置军帅府仍令左右前后军各有将帅僚佐以管时散文武品官受约束于都统使都统使受约束于怯薛官怯薛官事无巨细闻奏施行。 虽在外方亦各以其方东面属左军南面属前军西海属右军北界属后军。 然则内外上下 络相通纲举目张矣。"十二月敎曰: "选军给田已有成法近年田制紊乱府兵不得受田殊失募军之意。 其复旧制。 兵兴以来战亡将士悉加褒赠官其子孙卒伍则存恤其家。"二十一年十月倭船二十七 入阳川浦诸将出战而败。 命成众爱马及五部坊里人分隶五军。谏官禹玄宝等上* 曰: "不敎民战是谓 之。  战者危事一胜一负存亡关焉不可不愼。 国家素无预备民不知战一旦有变 攘顚倒方始驱聚以充卒伍兵刃未交望风披靡。 以此而战乌乎有成虽孙吴为将亦无能为矣。 宜预选将帅搜卒炼兵敎而习之使人人耳熟金鼓目惯旌旗皆以战争不为惊骇可为之事则虽遇勍敌皆能敢鬪岂有狼狈失次者乎用兵之道专在于将良将之才自古为难宜择子弟有器识者 令学兵法习武艺常加敎阅训养精锐待其成才而用之良将何难得而用兵其有失律之患哉古有兵书取人之科卽此意也。 食者民天不可不重。 孔子言兵先言足食食如不足兵虽众将焉用哉国家用兵已多年矣未有蓄积以备不虞。  今雨泽愆期  难知宜广储 以赡军食。"二十二年八月募人设义勇左右军置判事知事以领之。

辛禑元年正月五部都摠都监坐兴国寺点各领及坊里军器。二月下旨: "选军募军给田赏功仰都评议使详酌立法以广军额。 防御都监月课* {支}用量宜加给以行劝督。"八月改定都城五部户数凡屋*闲架二十以上为一户出军一丁*闲架小则或倂五家或倂三四家为一户。二年五月体覆使郭璇还自全罗道奏曰: "元帅于原定别抄外又抄烟户军又抄别军民将失农乃罢烟户军与别军归农。"七月都评议使奏: "今倭贼兴行但以防御都监军器难于周用宜令各司用司中钱物刻日造兵器以备缓急。" 禑从之。禑曰: "四方盗贼未息军政当时所急。 今后每当兴师之际令各道都巡问使兼元帅军目道官员兼兵马使知兵马使与各道元帅各军目道兵马使知兵马同帅各道曾属品官军人上京大小品官幷及子弟闲散两班百姓诸宫司仓库私奴汉才人禾尺僧人乡吏中择便弓马者各备兵器及冬衣戎衣二朔料 末干饭以待如有缓急元帅各军目道兵马使及期来会。"八月遣使诸道点兵杨广道骑兵五千步卒二万庆尙道骑兵三千步卒二万二千全罗道骑兵二千步卒八千交州道骑兵四百步卒四千六百江陵道骑兵二百步卒四千七百朔方道骑兵三千步卒七千平壤道骑兵六百步卒九千西海道骑兵五百步卒四千五百。三年正月新置安州二翼军号新勇新猛安州本有八翼今更为二翼* {总}十翼与西京军同。二月召募良家子弟善射御者及郡县吏有 力者防倭 诸司员吏告归田里久不还者削职取其田给有战功者。三月征造战船僧徒于京山及各道杨广道一千人交州西海平壤道各五百人京山三百人。 令曰: "僧徒如有苟避者辄以军法论。 移牒诸道其船匠一百人  及其妻 。"都城诸门皆置元帅分领五部坊里军以备之。判三司事崔莹至行省调诸元帅从事各十人及各爱马宫司仓库人为江华防戍之军怒其部伍不一使请于禑曰: "臣愿斩部伍之长。" 禑曰: "都统使毋乃已杀乎请轻之重者杖之轻者原之。"四月点五部街里户数以屋三十*闲出丁三人二十*闲出丁二人十三*闲出丁一人九*闲以下令出从军者军具。五月都评议使惧倭贼犯京令街里烟户军约束部伍 地以守之失 地者斩乃以崔莹曹敏修治兵甲。 杨广全罗庆尙三道倭贼方炽京城益戒严。 乃出良家子弟诸元帅从事各司谒告归乡者征至京城不应者籍没其家。五月烽火自江华 举不絶京城戒严遣诸元帅分戍东西江召募勇士官给布人五十匹。六月都评议使阅各道所调闲散军。 先是各道抄军使等抄闲散子弟庆尙道六百全罗道一千三百四十杨广道七百。 无马者畏刑至有 子易马尽卖家产又卖已耘之田以求马匹。 虽名闲散其实农民及戍边鎭者居半。 至是皆令放归。七月开城府状曰: "其一倭贼向京城对战事则曰: 我国家夜别抄三番皆步卒有勇力者也。 近年以来倭贼深入陆地弱马穷民强称马兵不论射御能否皆以凋弓残箭以具军额。 如遇长枪利剑 锋挫锐之寇无所措手多致丧亡诚可痛也。 愿自今射御骁勇者为马兵其民军则为步卒皆赍枪剑白棒随其所用以御贼锋可也。 其二各道各官依东西北面例各翼设立事则曰: 轻变先王之制似乎不可。 然无知之民不虑社稷安危规免出征彼此流移军额日缩职此之由。 宜分* {拣}强弱以成军籍。 其三五部元帅定体事则曰: 城内鳏寡孤独稍多其无男丁各户外烟户男丁调发出军。 其四定辽军马对敌事则曰: 严器械谨烽燧马兵步卒各持所能军器养兵静守如有彼敌两班百姓公私贱隶僧俗勿论悉皆调发力战势如难济各入山城坚壁固守乘*闲伺隙四出攻之。"十月始置火桶都监。征诸道兵以备倭庆尙道骑兵六百江陵平壤道各三百朔方西海道各二百交州道骑步幷五百。四年四月定火桶放射军于京外各寺大寺三名中寺二小寺一。十二月都堂议置军翼遣各道计点元帅下旨: "限倭寇寝息依西北面例各道皆置军翼择淸白能射御者自奉翊至四品为千户五六品为百户 外为统主千户统千名百户百名统主十名录军籍。 其余三品至六品分属各翼备军器衣甲以两班百姓才人禾尺为军人人吏驿子官寺仓库宫司奴私奴为烟户军定头目听自愿备弓箭枪剑中一物五人炉臼一斧三鎌二各其官押领习战。 令元帅府及军目长官点 无事归农有变押领赴征违者以军法论流移魁首及引诱许接人 皆军法断罪。"五年正月谏官上言: "易曰: '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凶,' 今元帅甚众令出多门故体统紊乱纪纲不立。 请依旧制置一元帅余则罢之加以他号 听元帅节制。 又倭贼日炽侵掠诸道而国家待其告急然后遣将出师。 道里悠远将帅垂至而贼已浮海不及与战假令与战倂日倍驰军马疲困屡至败绩。 请于诸道预遣将帅寇至则击之。"闰五月宪司上* 论五道新置翼军之弊曰: "古语曰: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又云: '足食足兵。' 虽已安之国忘战则危 未安之国有事之时乎古人论兵必先足食者兵虽众食不足则是无用之兵也。 故用兵之道足食为先足食之道劝农为本。 今者各道分遣元帅计口征发以成军籍依西北面例翼置头目而守令不顾大体家至户到残忍刻剥至于单丁寡妇令出子孙侠居剥肤槌髓无所不至。 以至斩尸枭首人皆 惧。 不惟见存子孙至于身死已久者及从宦远适者亦悉付籍及其点考督使充额方値农时狱囚数万。 谁得治农于是尽卖家财以赎其罪遂失产业转于沟壑。 且各翼头目必差有职者故不论所居程途远近如得有职人则定为头目。 或三四日或五六日赍粮往还其弊不可胜言。 又为头目者虽当无事不放军归农常率田猎而奴使之如或阙进日征布三四匹无布则家产衣服器皿 征不还。 故民不忍苦稍稍逃散可谓于邑。 若西北面则全委军务贡赋一皆 免特置各翼收其田租悉充军饷以故军政无缺。 他道则不然大小贡赋差役皆由而出加以翼军农民失业田野萧然以致兵食不足国势日窘愿罢各翼籍见存丁壮为军无事则归农有变则征发以为例程。" 禑下其书都堂拟议罢之。六年六月谏官上* 曰: "兴师动众不能无弊。 故遣将帅宜有节制。 国家已于各道置三元帅一道之任宜专委三元帅。 近来一有小寇三元帅外别遣诸元帅诸兵马使非惟委任不专卒无成功往返之*闲民受其苦。 乞自今令本道之任专委三元帅随其成败以明赏罚仍乞各道元帅依六道都巡察使军目统率本道军官毋得夺占以致纷扰。"七年七月都堂阅火桶都监火药与防御都监军器。以倭寇方炽在外前衔奉翊通宪皆令赴征。九年七月发防里人守四门时才人禾尺等成群 掠故有此令。八月我

太祖献安边之策曰: "一御寇之方在于炼兵齐举。 今也以不敎之兵散处远地及寇之至仓皇招集比其至也寇已掳掠而退。 虽及与战其如不熟旗鼓不习击刺何愿自今炼兵训卒严立约束申明号令待变而作无失事机。 一军民非有统属缓急难以相保。 是以先王丙申之敎以三家为一户以百户统主隶于帅营无事则三家番上有事则俱出事急则悉发家丁诚为良法。 近来法废无所维系每至征发散居之民逃窜山谷难以招集。 今又旱饥民心益离彼用钱谷饵以招纳潜师以来虏掠而归。 一界穷民旣无恒心又皆杂类彼此观望惟利之从实为难保。 乞依丙申之敎更定军户使有统属固结其心。"十年八月鹰扬军上护军李茂上言: "府兵虚弱请选诸道闲良子弟号补充军以实府兵。" 从之。十一年正月讲武艺于马岩分作两阵各以诸色匠人被甲持盾者为一队执 旗者为一队继以弓手军鼓 相格伤者颇多。十三年十一月以西北有变加定各道元帅分遣抄军每烟户出军一名令时散品秩各出军粮且 中外两班田地以补军* {须}。十四年二月籍诸道两班百姓乡驿吏为兵令无事力农有事征发。八月宪司上* 曰: "西北一面国之藩屛顷者奸凶擅国广置私人元帅万户加于旧额州郡供亿不 民不堪命相与流亡。 愿自今择文武兼备威望宿著者一道元帅一人上副万户各一人余皆罢之。 商贾贪徒竞托权门以干千户之任侵渔 克靡所不至。 愿自今令其道元帅择威惠为民素所服信者除授毋数易置。"

恭让王元年二月谏官上* 论府兵曰: "我太祖设府兵令军簿司典马摄之政身彩武艺备完者得与其选是以将得其人卒伍精强。 近年以来入仕多门兵政一坏。 或拘于都目或出于请谒不问老幼才否而授之于是襁褓幼子工商奴隶无尺寸之功坐耗天禄一有缓急将何以用之甚非先王设兵之意也。 愿令精选勇略兼备者以代尸禄之辈常习武艺考 其能否而黜陟之。 大护军上护军王之爪牙兵之师表毋令老 与童稚为之。 诸色工匠其有劳者赏以钱谷不许职事。 除先王所设官额外增置员数一皆削之。"十二月宪司上* : "一府兵领于八卫八卫统于军簿四十二都府之兵十有二万。 而队有正伍有尉以至上将以相统属所以严禁卫御外侮也。 自事元以来升平日久文恬武嬉禁卫无人。 乃于近侍忠勇皆设护军以下等官以代禁卫之任而禄之于是祖宗八卫之制皆为虚设徒费天禄。 而其迂达赤速古赤别保等各爱马寒暑夙夜勤劳甚矣而不得食斗升之禄。 而食四十二都府五员十将尉正之禄者非幼弱子弟卽工商贱隶。 或食其禄而旷其职或勤于王事而不得食岂祖宗忠信重禄之意哉伏愿倂近侍于左右卫司门于监门卫司楯于备巡卫忠勇于神虎卫其余各爱马以类倂于诸卫使之番日入直考其勤怠各以其尉内护军以下至于尉正之职随品录用使食其禄而勤其职则人乐仕而国禄省禁卫严而武备张矣。 一近年以来将兵之任不问其才但位宰相则率命遣之节制失宜贼势益张以致侵掠郡县萧然。 古人谓: '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将不知兵以其主与敌。' 择将制倭诚今日之急务也。 愿令都评议使台谏各举威德夙著者命为将帅以申军政。 且军政多门则号令不肃今之一道三节制非古制也。 愿自今东西北面外每一道只遣一节制余皆罢去。 一兵者民之司命国之大政所以卫王室而消祸乱也。 本朝五军四十二都府盖汉之南北军唐之府卫兵也。 辽金氏接壤两界立晋帝而子之虎视天下求好于我而我太祖絶之。 虏辽宋三帝威振四海而莫敢旁窥式至于今者以祖宗之军政得其律令也。 近世兵制大毁用兵三十余年军政无统以无术之将战不敎之民望风奔溃千里暴骨。  尔倭奴为国之病可不为痛心哉! 愿自今前衔四品以上属之三军军置将佐五品以下属之府卫而统于军簿使上下相维体统相联军政出于一众心统于一然后申明军令训炼士卒百万之众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何守不固何攻不取哉近世奸臣乱政材非将帅者布列重房百战勤劳者方除添设赏罚无章军士解体所至无功。 愿自今其有 坚陷敌之功斩将 旗之勇百战勤劳之 者大则上大护军次则护军中郞将以至别将散员皆受眞差以奬破贼之功则人皆亲其上而死其长矣。 近日举义拔乱之时从事于军者亦加官赏以劝后人。 一军士与倭奴战而所得马疋器仗与凡民杀贼所得之物所在军民官传牒境内鞫如盗贼悉输之京师以希重赏罔上毒民莫甚于此。 故军士离心贼势益张甚非计也。 愿自今诸道将帅破贼者献 而已军民所得倭物勿使推鞫着为令典则人乐其利而勇于战矣。 其犯令者内而宪司外而观察使以不廉论。"二年十二月宪司上状: "我国百姓有事则为军无事则为农故军民一致。 近年以来各道节制使争先下牒使道内郡县及京畿农民虽无事时累朔居京人马疲困民怨为甚。 非唯贡赋百姓至于乡社里长亦皆隶属不利于国不便于民。 今后择才智兼全者为节制使定其额数使统中外军士其余节制使一皆革罢外方及京畿郡县军民亦皆放还劝农安业以固邦本。" 从之。三年正月三军都摠制府阅兵。以受田品官幷属三军。三日中郞将房士良上* 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今之至论也。 今西北一路乃国家之要害强兵之所在也。 顷者奸雄用事万户千户之属不是姻 附己则必出于贿赂苞直之中。 乃以顽暴贪利者举而加诸众人之首彼焉有为王敌忾之忠效死勿去之义乎愿自今西北面管军千户之属许用两府以下台省六曹之荐。"七月都堂启请: "籍水陆军丁仍带号牌。兵曹上书: "定忠勇近侍别保三卫额数汰去老幼及无才者。"

志卷第三十五。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