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之世,文字无甚变迁。贵人以私意妄造字者,亦止武后尝作十有二文,见《新唐书》本传。后人习知其音义者,只一后所自名之“曌”字而已。刘龚曾造一“”字而已。见第十四章第四节。《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注》云:隋主本袭封隨公,故国号曰隋。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作“隋”,以“辵”训走故也。此说出于徐锴。《困学纪闻》云:徐楚金云:“隋文帝恶隨字为走,乃去是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随从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其说未知信否。或以文帝好言祥,后人为是附会。然此等无谓之顾忌,隋、唐之世确有之。《旧书·高宗纪》:仪凤三年十二月,“诏停明年通乾之号,以反语不美故也”。《新书·百官志》:“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有鱼保宗者,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以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一人充使知匦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其后同为一匦。天宝九载(750年),玄宗以匦声近鬼,改理匦使为献纳使。”至德元年(756年)复旧。又《地理志》:邠州,“邠”故作“豳”,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字类“幽”改。皆其事也。《旧书·地理志》:莫州,本瀛州之鄚县。景云二年(711年),于县置鄚州。开元十三年(725年),以“鄚”字类“鄭”字,改为“莫”。避字形之相混,而于诂训无乱,此则无讥焉。此等新造新改之字,惟专名不取其义者为能行,此亦文字自然之条例,足见其不能以私意造作也。

避讳时之字,久之,有遂与本字相淆者。《困学纪闻》云:“成都石经,孟蜀所刻,于唐高祖、太宗之讳皆阙画。范鲁公相本朝,其戒子侄诗,曰尧舜理,曰深泉薄冰,犹不忘唐也。”《集证》引《容斋随笔》云:“蜀本石九经,皆孟昶时所刻。其书渊、世、民三字皆阙画,盖为唐高祖、太宗讳也。昶父知祥,尝为庄宗、明宗臣,然于存勖、嗣源字乃不讳。前蜀王氏已称帝,而所立《龙兴寺碑》,言及唐诸帝,亦皆半阙。乃知唐之泽远矣。”又引《郡斋读书志》云:“《石经尚书》十三卷,伪蜀周德真书,《论语》十卷,张德钧书,皆阙唐讳,盖孟氏未叛唐时所刻?《毛诗》二十卷,《礼记》二十卷,皆张绍文书,《左氏传》三十卷,不题书人姓氏,则不阙唐讳,盖是知祥僭位后刻石也?”何义门谓《孟蜀石经》及范质之避唐讳,乃“相承以熟,未可为不忘唐之证,厚斋特望人不遽忘宋耳。”何说自得其真。理之与治,代之与世,今人下笔,犹是相淆,不能尽复唐以前之旧,亦习熟为之也。《困学纪闻》又云:“唐有代宗,即世宗也,本朝有真宗,即玄宗也。皆因避讳而为此号。祥符中,以圣祖名,改玄武为真武,玄枵为真枵,《崇文总目》谓《太玄经》曰《太真经》。若迎真、奉真、崇真之类,在祠宫者非一。其末也,目女冠为女真,遂为乱华之兆。”《宋史》: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梦神人传玉皇之命,云令汝祖赵玄朗授汝天书。遂尊号曰圣祖,以为赵之始祖。改玄圣曰至圣。代宗即世宗,真宗即玄宗,虽治史者亦或忘之矣。历代避讳之字,易世后未经改正者甚多,有一望可知者,亦有因以滋疑者,殊背古人临文不讳之义,宁非以私意乱公用之文字乎?古人之讳,重在口不重在笔。临文不讳,则虽口诵之犹不讳也,况于笔乎?或谓司马迁以父名谈,故其书改谈为同。然古同音字恒相通假,说实未必然也。

文字之学,斯时尚无甚足称。自来治小学者,流别有二:一主于博,一主于精。务博者但求所知之多,求精者则必明于文字演变之原,深知古今训释之异。二者固各有所长,然搜采所得,亦必以谨严之法治之,乃能有真知灼见而克尽其用。则求精者实尤难能可贵也。隋、唐间之小学,偏于求博。其时负盛名者为曹宪。《旧书·儒学传》云:宪精诸家文字之书。自汉代杜林、卫宏之后,古文泯绝,由宪此学复兴。大业中,炀帝令与诸学者撰《桂苑珠丛》一百卷,时人称其该博。宪又训注张揖所撰《博雅》,分为十卷。炀帝令藏于秘阁。太宗尝读书,有难字,字书所阙者,录以问宪。宪为之音训,证引明白。太宗甚奇之。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初江淮间为文选学者,本之于宪。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复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兴于代。淹等三人事迹,即次宪后。《淹传》云:尤精诂训。撰《文选音》十卷。《善传》云:注解《文选》,分为六十卷,表上之。《罗传》云:撰《文选音义》,行于代。案文字愈古,单言愈多,愈后复言愈多。《新书·睿宗昭成顺圣皇后窦氏传》:初太常加谧后曰大昭成。或言法宜引圣贞冠谧,而曰大昭成,非也。以单言配之,应曰圣昭若睿成,以复言配之,应曰大圣昭成、圣真昭成。单言即今所谓单音字,复言则今所谓复音之辞也。单音字之用,随世而减,故后人多不之识。惟博览者为能知之。此等罕见之字,尤多存于辞赋中,故宪等皆以小学而兼选学。然读他种古书,亦不能舍此。故颜师古长于《汉书》,史亦称其博览、精故训学,所注《急就章》,与其《汉书注》俱显于时。《新书·儒学传》。而李善亦尝撰《汉书辨惑》三十卷也。《旧书》本传。《桂海珠丛》一百卷,而其《要略》仅二十卷,可见其所载者,初非日用所急。其后武后又有《字海》一百卷。卷帙与之相埒。《新书·艺文志注》云:“凡武后所著书,皆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卫业等撰。”诸人固亦多文士,足见此风之未变也。求精者必于较古之书,《说文解字》则其选。故颜之推甚好之。见《两晋南北朝史》。此学人之所以异于文人者。《新书·艺文志·小学类》有李腾《说文字源》一卷。《注》云:“阳冰从子。”阳冰长于篆书,盖因此而治《说文》?腾盖承其绪?此未必足语于小学,治此书而求精者,则五代时南唐之二

徐也,其学入宋而后显。

小学未精,则于文字异同,攸关训释,知之不审,故于改易古字,不甚介意。《新书·艺文志》书类。《今文尚书》十三卷。《注》云:开元十四年(725年),玄宗以洪范“无偏无颇”声不协,诏改为“无偏无陂”。天宝三载(744年),又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此所谓今文者,非汉世之今文,乃唐时通行之字耳。汉世所谓古文经者,本无其物,而为其时之人据所知之古字伪造,《秦汉史》已具言之。故所谓古文经者,本不足贵。然传至唐世,则又为前人之制作,不宜妄改以失其真。玄宗以当时通行之字易之,其所为,若与前此造古文者相反,而实则相同也。《经典释文·序录》云:“《尚书》之字,本为隶古,既是隶写古文,则不全为古字。今宋、齐旧本及徐、李等音,徐邈、李轨。所有古字,盖亦无几。穿凿之徒,务欲立异,依傍字部,改变经文。”可见其无知妄作之状。玄宗、卫包,亦此等风气中之人物耳。

文字本于言语,言语有方俗之异,则诵读随之,此自然之势也。《隋志》有《河洛语音》一卷。《旧书·王叔文传》,讥王伾吴语,《新书·经传》作楚语。又《旧书·武元衡传》:元衡被害,京师大恐。城门加卫兵察其出入,物色伺之。其伟状异制,燕、赵之音者,多执讯之。皆可见隋、唐时方音之异。诵读之殊,非声即韵,而古人之留意于韵,过于其留意于声,故韵学之兴较早。隋陆法言作《切韵》。唐天宝中,孙愐广之为《唐韵》,至宋世犹沿用焉。《隋志》有《婆罗门书》一卷。《注》云:梁有《扶南胡书》一卷。云: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则兼及声韵二者矣。然中国人虽知此法,初未能神其用。至唐末,僧守温撰三十六字,取佛书之名,名之曰字母,守温《三十六字母图》一卷,见《通志·艺文略》。而声纽之道,始大明焉。后人谓孙叔然已知反语,《释文·序录》云:“孙炎始为反语。”叔然,炎字也。不仞其学自外来。然反切本出天籁,不容一无所知,所争者能否神其用耳。以用论,则三十六字母虽出,治小学者犹未能尽之也。此由中国文字异于胡、梵,原不足为中国病。然必如后世之言韵学者,取《切韵》中切音之上一字,为之分类,而目为中土师师相传之旧,则似可以不必。夫果知留意声纽,则何不撰取数十字为母,以求其简,而必繁其数,至于四百五十邪?《新书·隐逸·陆羽传》: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此旁行书当即《婆罗门书》。则至唐世,僧徒仍有习之者。

文字书写必求其捷速,观览则求其清晰,捷速利用行草,清晰莫如楷则,二者相反,然不可偏废也。《旧书·柳公绰传》言:其子仲郢,抄书甚多,“小楷精谨,无一字肆笔”,此楷则之便于自览也。又《文苑·席豫传》,言其性尤谨,虽与子弟书及吏曹簿领,未尝草书。谓人曰:“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新书·李玄道传》:附《褚亮传》。为幽州长史,佐都督王君廓,专持府事。君廓入朝,玄道寓书房玄龄。玄龄本甥也,君廓发其书,不识草字,疑其谋己,遂反。坐是流巂州。则与人书亦以楷正为善。然下笔必求楷正,未免太难,时或不足应务,则必求其虽简易而仍可辨识者。此行书之所以可贵。草书务求美观,美观贵多变化,遂至去真太远,害于其事矣。

印刷者,书写之支流余裔也。然其难易,较诸书写,殆不可以道里计。故自印刷术兴后,书之存者,较诸印刷术未兴以前,亦不可以道里计焉。此诚人类社会之一大事也。中国之印刷术,以发明最早豪于世。夷考其朔,则近人多取明陆深之说。深作《河汾燕闲录》,云: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版,此印书之始也。明末胡应麟作《少室山房笔丛》从之,谓雕版始于隋。近世叶德辉非之。其所作《书林清话》云:“陆氏此语,本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其文本曰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意谓废像则重雕,遗经则重撰耳。阮吾山《茶余客话》,亦误以雕像为雕版。而岛田翰必欲傅合陆说,遂谓明人逮见旧本,必以雕撰为雕版。不思经可雕版,废像亦可雕版乎?”岛田翰,日本人,著有《雕版渊源考》。日本桑原骘藏又非之,曰:“撰、造、作可通用。陆深等解雕撰为雕造,自非无理。与谓雕废像、撰遗经,无宁解作雕造遗经为当。据此文,谓当时已印行佛经,固失之早计,谓决未尝印行佛经,亦未免武断也。”见《史林》第十一卷第一号。据邓嗣禹《中国印刷术之发明及其西传》转引。邓文见《图书评论》第二卷第十一号。此说殊属游移。《隋书·高祖纪》:开皇二十年(600年),禁毁坏偷盗佛天尊像诏曰:“佛法深妙,道教虚融,咸降大慈,济渡群品。凡在含识,皆蒙覆护。所以雕铸灵相,图写真形,率土瞻仰,用申诚敬。”以雕铸与图写对举,可证雕指废像,撰指遗经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文教授卡德氏,尝撰《中国印刷术源流》,刘麟生译,商务印书馆本。采摭颇博。据其说,则吾国印刷物,见存而最古者,为得自敦煌石室之《金刚经》,今在伦敦博物院。经凡六叶,别有画一叶。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而日本所存印刷物之最古者,为孝谦天皇所刻《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凡百万纸,分藏百万小木塔中。日本僧寺,至今犹有宝藏者。其事成于大历五年(770年),先于咸通九年(868年)者九十八年。日本之印刷术,传自中国,无人置疑。卡德氏谓敦煌所得《金刚经》,刻印之工,远在日本所制《陀罗尼经》之上。授受之迹,自可微窥。然又谓日制《陀罗尼经》,亦非印刷初兴时物。卡德氏不取缘起于隋之说,乃谓其当在开元时。诘其故,则但谓其时国势盛昌而已,此实未免牵强。自开元之初,下逮大历,不及六十年,尚须越海传至日本,果其为时如是之短,日刻《陀罗尼经》,安得已颇工致,而可断为非初兴时物乎?卡德氏又谓奈良存有古印花丝织物。其上印有年岁,一当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一当其二十八年(740年)。《续日本记》所

谓摺衣者,则成于天宝二年(743年)。又有军人所服革带,亦皆印花,其年份早者,亦系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其花卡德氏信为木版所印。然则雕版在开元时已盛行于日本矣,安得在中国乃初发轫乎?卡德氏不信陆深之说,自为有识,然其所自拟之说,则殊不足取也。邓嗣禹尝撰文以评卡德氏之书,题曰《中国印刷术之发明及西传》,其所采摭亦颇博。今录所胪举,为卡德氏所遗之证凡九事,以资参考。九事者,唐僧贯休《禅月集》,有其门人昙域《后序》,云:“寻检藁草,及暗记忆,约一千首,乃雕刻版印,题号《禅月集》。时大蜀乾德五年癸未十二月十五日。”蜀乾德五年(923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也。此书雕刻之地,为婺州兰溪。一事也。日僧宗叡,书写《请来法门》等目录,中有“西川印子《唐韵》一部,五卷。同印子《玉篇》一部,三十卷。”云:“大唐咸通六年(865年),从六月迄于十月,于长安城右街西明寺日本留学僧圆载法师院求写法门等目录,具如右也。”印子者,版印本也。二事也。《司空表圣文集》卷九,有《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礭化募雕刻碑疏》。元《注》云:“印本共八百纸。”其文有云:“自洛城罔遇时交,乃焚印本。渐虞散失,欲更雕锼。”洛城焚本,似指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之事。此所印至八百纸,又范摅《云溪友议》有云“纥干尚书臮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则所及已普。三事也。《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有冯宿请禁印历日疏,云“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案据此,则两川、淮南所印历日,且运销各地矣。唐人诗云:“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则非僻陋之地,咸有历日。有乖敬授之道”。据《太平御览》卷百六十,宿为东川节度使,此疏上于大和九年十二月。《旧书·文宗纪》,亦书是月丁丑,“敕禁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玩此,则私印者或尚不止两川与淮南。四事也。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云:“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此序末署大历四年(769年)。五事也。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灌沐尊仪》条云:“造泥制底及拓模泥像,或印绢纸,随处供餐。”义净卒于先天二年(713年)。六事也。唐冯赞《云仙散录印普贤像》条引《僧园逸录》云:“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玄奘东归,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卒于麟德元年(664年)。七事也。罗振玉《莫高窟石室秘录》云:“予于日本三井听冰许见所藏永徽六年(655年)《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百四十四。其纸背有木刻楷书朱记,文曰大唐苏内侍写真定本,与《宋藏经》纸后之金粟山藏经纸朱记同。”八事也。日本所印之《国华》第三十二编第七册,有敦煌所出大业三年(607年)佛画。元《注》:“雕版色摺。”上画大佛像一,两旁小佛像二,下有字四十有二,画着红、黄、绿、黑四色。依照片观之,字体宛如唐人写经,不类雕刻。九事也。今案以敦煌所出大业三年(607年)佛画为印本,则印刷术起隋无疑。即谓不然,而玄奘能印普贤像以施四众,印刷之盛行,亦必在唐初矣。凡事至于盛行,必非初起,有隋运祚甚促,以事理度之,印刷之兴,尚当在隋以前也。

卡德氏以印章为印刷之原,引《抱朴子·登陟篇》云:“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往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行见新虎迹,以印顺印之,虎即去,逆印之,虎即还。带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不只避虎狼,若有山川、社庙、血食恶神能作福祸者,以印封泥断其道路,则不复能神矣。”卡德氏曰:古之印章以印封泥,改用朱墨,即几于印刷矣。邓嗣禹谓《抱朴子》此篇又绘一符,云“此是老君所载符,以枣心木方二寸刻之”。《封氏见闻记》言魏太武登峄山,仆秦始皇所刻碑,“然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须则拓取”。然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窦臮《述书赋》自注云:“峄山碑,其石毁,土人刻木代之。”则以枣木供雕刻,由来甚久,尤可见道家符印与印刷关系之切也。卡德氏谓敦煌发见佛像模印,上有小柄,盖手持而印之,如印章然。吐鲁番、土耳其斯单亦有之。模印所成之佛像,见于写本每叶之端;有全卷如是者。手印力薄,故其像较小云。然则印刷盛行后,其从印章蜕化而来之迹,犹未尽泯也。

石拓为印刷之原,事更明白。《隋志》有《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注》云:梁有三卷。《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注》云:粱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注》云:梁有《毛诗》二卷,亡。《一字石经仪礼》九卷。《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注》云:梁有一卷。《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注》云:梁有二卷。《一字石经典论》一卷。《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注》云:梁有十三卷。《三字石经尚书》五卷。《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注》云:梁有十二卷。云:“后汉镌刻石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直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大半。至隋开皇六年(586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征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此拓本之最早者,不知其在何时,然亦必甚早也。卡德氏言敦煌所得《金刚经》,木刻外又有石刻一种,系柳公权书。则雕版之外,并曾刻石以事印刷矣。

铜版之作,世以为起自高丽。卡德氏云:《高丽史·百官志》:恭让王四年(1392年),置书籍院,掌铸字印书;为高丽铜制活字见于记载之始。恭让王四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也。至孝宗弘治间,其术乃传入中国,无锡华燧用以印书。邓嗣禹云:“《经义考》卷二百九十三载阳守陈之言曰:魏太和中有石经,晋天福有铜版九经。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亦曾及天福铜版本。”则其术亦出中国矣。或铸为活字,始于高丽耳。印章本兼用金石,雕版外既可刻石以事印刷,自亦不难及于铜也。特其为用,皆远不能如雕版之普遍耳。

印刷初兴时,手写之事,仍不能废。《旧书·令狐德棻传》:“武德五年(622年),迁秘书丞。时承丧乱之余,经籍亡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新书·艺文志》云:贞观中,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旧书·文苑传》云:太宗命秘书监魏征写四部群书,将进内贮库。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百人。征改职之后,令虞世南、颜师古等续其事。高宗初,其功未毕。显庆中,罢雠校及御书手,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庸。择散官随番雠校。《职官志》:门下省、秘书省、史馆、著作局、司天台、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多有楷书手、拓书手、书直、装书直、装潢直、造笔直、熟纸匠等人。《阳城传》云: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足见缮写为用之广。私家藏书亦然。《李袭志传》:弟袭誉,凡获俸禄,必散之宗亲,其余资多写书而已。及从扬州罢职,经、史遂盈数车。《李大亮传》:在越州写书百卷,及徙职,皆委之廨宇;其事也。《萧铣传》:少孤贫,佣书自给。《王琚传》:琚与王同皎善。同皎败,变姓名诣江都,佣书于富商家。主人后悟其非佣者,以女嫁之。《儒学·王绍宗传》:家贫,当佣力写佛经以自给。每月自支钱足即止。虽高价盈倍,亦即拒之。皆贫生之佣书自给者也。不徒藏庋,即流通者亦多出手写。《新书·杨玚传》:从父兄晏,精《孝经》学。尝手写数十篇,可教者辄遗之。《旧书·白居易传》: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洛城香山、圣善等寺;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是也。欧《史·和凝传》,言其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版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盖自刻文集之事,其时尚属罕见也。

尸刻书之大名者为冯道,则以印刷术未兴时,藏书事甚艰难,名著巨籍,惟公家若大有力者为能致之,而道首以官力印卖九经故也。薛《史·唐明宗纪》:长兴三年二月,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从之。《道传》云:唐明宗时,以诸经舛缪,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刻石经,雕为印板。后进赖之。《册府元龟》云:“后唐宰相冯道、李愚重经学。因言汉时崇儒,有三字石经,唐朝亦于国学刊刻。今朝廷日不暇给,无能别有刊立。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乃奏闻。敕下儒官田敏等考校经注。”此事至周广顺三年(953年)而后成。《通鉴》记其事云:长兴三年二月,初令国子监校定九经,雕印卖之。《注》云:“印卖九经始此。”广顺三年六月,初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传布甚广。时人重视此事之故,可以概见。《石林燕语》引柳玭《家训序》曰:李洣《书林清话校补》云:《唐书·艺文志》:《柳氏训序》一卷,柳玭撰。《郡斋读书志》:《柳氏序训》一卷,唐柳玭序其祖公绰已下内外事迹,以训其子孙。并与此书名不合。见《文澜学报》第二卷第二期。“中和三年(883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予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可为道言吴、蜀印板不及经典之证。盖经典校定甚难,而其书为世所重,同异之间,虑遭攻击,故非承敕命由学官主其事,则莫敢为之也。若谓资本不足,自可逐渐雕刻。一经之字数,未必逾于字书。当时学者无不读经,其销路亦必不劣于字书也。《挥麈录》云:“毋昭裔贫贱时,尝借《文选》于交游间。其人有难色,发愤异日若贵,当板以镂之遗学者。后仕王蜀为宰相,遂践其言。印行书籍,创见于此。事载陶岳《五代史补》。后唐平蜀,明宗命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放其制作,刊板于国子监,为监中印书之始。”王国维《五代监本考》辨之云:“昭裔相蜀,在孟昶明德二年(935年)。后唐清泰二年。至广政十六七年,尚在相位。仲言谓其相王蜀,已非事实。其刊《文选》在相蜀后,自不得在长兴之前。刊九经则更在其后。《孔平仲珩璜新论》云:周广顺中,蜀毋昭裔请刊印板九经。《通鉴》载昭裔开学馆,刻九经,在广政十六年(953年),即周广顺三年,正田敏九经板成之岁,昭裔所作,当放其制。元《注》:“此即蜀本大字九经,非蜀石经。晁子正说《蜀石经尚书》若网在纲,并作纲字,与田敏本合。蜀石本之刻在木本之先,已同监本,木本刊于监本成后,当放监本无疑。”按《宋史·儒林·敏传》云:“敏虽笃于经学,亦好为穿凿。所校九经,颇以独见自任。如改尚书若网在纲为若纲在纲。又《尔雅》椴木槿,注曰日及,改为白及。如此之类甚众,世颇非之。”近人或广仲言之说,谓蜀本九经,先于监本,尤乖事实。”然则印卖九经,果当以道为首矣。王国维又云:“唐石经专刊经文,监本则兼经注。监本是非,世无定论,与《开成石经》略同。然写本岐误,究甚于刻本。《封氏见闻记》谓经籍年代寖久,传写不同。开元以来,省司将试举人,皆先纳所习之本。文字差讹,辄以习本为正。义或可通,虽与官本不合,上司务于收奖,即行放过。至天宝十年(751年)颁字样,始停纳习本。元《注》:“此条在卷二石经条前,冯已苍钞本有之,刻本所无。”知唐时写本经传,致不画一。今日所传唐写本,足以证之。自《开成石经》出,而经文始有定本,自五代监本出,而注文始有定本。虽文字不无差讹,然比之民间俗本,固有优无绌。田敏等校订之勤,与整齐划一之功,究未可尽非也。”开成仅刻经文,而长兴能刊经注,亦刻木易于刻石为之也。

纸与印刷,相关最密,非有纸,印刷术无由行,亦且无由兴。卡德氏考中国印刷源流,首详及纸,非无由也。造纸之术,亦自中国传于西方。大食史家记其事云:突厥两可汗相争,一求援于中国,一求援于大食。中国援兵,为大食援兵所败。俘虏中有娴造纸者,于撒马儿干以其术教人,遂传入大食属地。时当天宝十年(751年)云。所云中国与大食之战,实指开元九年(721年)高仙芝怛逻斯之役,其事信而有征。大食人既擅此术,传诸西班牙,终乃及于全欧洲。时则叙利亚有市镇日曼比集(Mambij),亦曰班比兹(Bambyx),亦产纸。欧人称其纸为班比兹纸(Chartabambycina)。后讹为绵料纸(Chartabombycina)。遂以敝布造纸,为十五六世纪时日耳曼、意大利人所发明。至近世,在中亚多得古纸,皆为敝布所制,乃知其确由中国西传云。卡德氏云:欧洲人初以敝布造纸,乃德、意两国所发明。千八百八十五年至千八百八十七年间,用显微镜化验八百年至千三百八十八年埃及所造之纸,强半以破布为料。欧洲早年所造之纸亦然。当时推论,以为破布造纸,实为居于撒马儿干之大食人所发明。至千九百有四年,斯坦因在土耳其斯单发见古纸,化验之,多以桑皮为料,而杂以破布。时则谓破布造纸,非居撒马儿干之大食人所发明,而全用破布造纸,则出大食人。千九百十一年,斯坦因又在长城碉楼得古纸,化验全用破布为料,乃知其术确出自中国云。此亦中国文化裨益世界之一大端也。卡德氏又谓中国之墨,宜于印刷木版,而不宜于铜版。此亦铜版不能盛行之一因欤?

然斯时中国之纸,尚远较后世为贵。《旧书·经籍志》言开元时四部库书,两京各一本,皆以益州麻纸写。《新书·艺文志》言:其时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兔千五百皮为笔材。此盖各地方之名产,非公家之力不易办。吴兢迁起居郎,以母丧去官,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盖非妄为陈乞也。韦陟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裁答,则史讥其侈。杜暹补婺州参军,秩满归,吏以纸万番赆,暹为受百番,则众叹其廉。入官者不能输朱胶纸轴钱,则不能得告身,已见第二十一章第六节。欧《史·何泽传》云: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而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泽上书言其敝,明宗下诏悉废蠲纸。皆可见纸之难得。《新书·文艺传》:郑虔好书。尝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肆书。《五代史补》云:宋齐邱,素落魄。姚洞天为淮南骑将,素好士,欲谒之。囊空无备纸笔之费,计无所出,但于逆旅杜门而坐。邻房有散乐女,尚幼,问曰:“秀才何以数日不出?”齐邱以实告。女叹曰:“此事甚小,秀才何吝一言相示耶?”乃惠以数缗。齐邱用市纸笔,为诗咏以投洞天。洞天怒其言大,不即接见。齐邱窘急,更其启。始闵之,渐加拯救。徐温闻其名,召之门下。及昇之有江南也,齐邱以佐命功,遂至将相。乃上表以散乐女为妻,以报宿惠。许之。贫士得纸之艰,有如此者。欧《史·彭玕传》:附《钟传传》。言玕通《左氏春秋》。尝募求西京《石经》,厚赐以金。扬州人至相语曰:“十金易一笔,百金偿一篇,况得士乎?”故士人多往依之。然则笔价亦不菲矣。古代纸极厚韧,故不必别以纸衬托,即可装为卷轴。后世纸日脆薄,故其价日趋于廉,然其普及大众之功,不可诬也。纸价之日趋于廉,傥亦印刷术兴,用之日多使之然欤。

《旧书·回纥传》:东京之平,朔方及郭英乂、鱼朝恩等军不能禁暴,与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周智光传》: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入觐,次潼关。闻智光阻兵,驻所部,将往御之。及智光死,忠臣进兵入华州,大掠。自赤水至潼关,二百里间,畜产、财物殆尽,官吏至有著纸衣,或数日不食者。《新书·徐有功传》:五世孙商。突厥残众保特峨山,以千帐度河自归。诏商绥定。商表处山东宽乡。置备征凡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是以纸为衣,唐人习为恒事。清季京官贫者,亦或以纸为朝衣,然必取诸朝鲜矣,谓之高丽纸。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