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篇略云:

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以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今见简点者云,次男内大有壮者。”太宗怒,乃出敕:“中男以上,虽未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征曰:“且比年国家卫士,不堪攻战。岂为其少?但为礼遇失所,遂使人无斗心。”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武德九年十二月上遣使点兵”条胡注云:

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充力役。

新唐书》卷一一〇《诸夷蕃将传》略云:

史大奈,本西突厥特勒(勤)也。与处罗可汗入隋,事炀帝,从伐辽,后分其部于楼烦。高祖兴太原,大奈提其众隶麾下。桑显和战饮马泉,诸军却,大奈以劲骑数百,背击显和,破之,军遂振。从平长安,赐姓史。从秦王平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

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十四年,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封毕国公。从征辽东,所部奋厉,皆有功。二十一年,以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契苾何力、郭孝恪、杨弘礼、李海岸等五将军发铁勒十三部及突厥骑十万讨龟兹。

执失思力,突厥酋长也。及讨辽东,诏思力屯金山道,领突厥捍薛延陀。复从江夏王道宗破延陀余众,与平吐谷浑。

契苾何力,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九年,与李大亮、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十四年,为葱山道副大总管,与讨高昌,平之。永徽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诏何力为弓月道大总管,率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统秦、成、岐、雍及燕然都护回纥兵八万讨之。

黑齿常之,百济西部人。仪凤三年,从李敬玄、刘审礼击吐蕃。调露中,吐蕃使赞婆等入寇,屯良非川。常之引精骑三千夜袭其军,即拜河源道经略大使。凡莅军七年,吐蕃憺畏,不敢盗边。垂拱中,突厥复犯塞,常之率兵追击,至两井。贼夜遁。久之,为燕然道大总管,与李多祚、王九言等击突厥骨咄禄、元珍于黄花堆,破之。

李谨行,靺鞨人,父突地稽,部酋长也。隋末,率其属千余内附,居营州。刘黑闼叛,突地稽身到定州,上书秦王,请节度。以战功封耆国公,徙部居昌平。高开道以突厥兵攻幽州,突地稽邀击,败之。贞观初,赐氏李。

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略云:

贞观九年,诏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并突厥、契苾之众以击之。

同书同卷《高昌传》略云:

太宗乃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及突厥、契苾之众,步骑数万众以击之。

同书卷一〇六《李林甫传》云:

国家武德、贞观以来,蕃将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专委大将之任,多以重臣领使以制之。开元中,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皆以节度使入知政事。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然而禄山竟为乱阶,由专得大将之任故也。

《新唐书》卷五〇《兵志》略云:

唐之初起,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徙之陇右,监牧之制始于此。初,用太仆少卿张万岁领群牧。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方其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万岁掌马久,恩信行于陇右。自万岁失职,马政颇废。永隆中,夏州牧马之死失者十八万四千九百九十。开元初,国马益耗。太常少卿姜晦乃请以空名告身市马于六胡州,率三十匹雠一游击将军。命王毛仲领内外闲厩。毛仲既领闲厩,马稍稍复,始二十四万。至十三年,乃四十三万。其后突厥款塞,玄宗厚抚之。岁许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于河东、朔方、陇右牧之。既杂胡种,马乃益壮。议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十三载,陇右群牧都使奏,马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安禄山以内外闲厩都使兼知楼烦监,阴选胜甲马归范阳,故其兵力倾天下。

玉海》卷一三八“兵制”门“唐府兵”条引《唐会要》云:

关内置府二百六十一,精兵士二十六万,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又置折冲府二百八十(此是贞观十年事),通计旧府六百三十三。河东道府额亚于关中。河北之地人多壮勇,故不置府,其诸道亦置。

同书同卷同门引《邺侯家传》云:

玄宗时,奚、契丹两蕃强盛,数寇河北诸州,不置府兵番上,以备两蕃。

《二十五史补编》谷霁光著《唐折冲府考校补》,《论〈邺侯家传〉所记文字有误》云:

上引一段事实,多不可通解。如“不置府兵番上,以备两蕃”一句,语意不相属,既谓之不置府兵,何云“番上”,更何云“备蕃”,此其一。两蕃入寇,与不置府兵文义亦自相违,此其二。末又指出兵府总数,不记年代,易于混乱,此其三。综观全传,不应致此。余疑“不”字乃“又”字之误。如将“不置府兵”易为“又置府兵”,则文义连属,于史实亦不背谬。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河北道幽州大都督府”条云:

有府十四,曰吕平、涿城、德闻、潞城、乐上、清化、洪源、良乡、开福、政和、停骖、柘河、良杜、咸宁。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四六本《愿寺僧庆善等造幢题名》(第五面下载“长安三年乞留检校令裴琳记在获鹿本愿寺”条)云:

应天神龙皇帝(中宗)顺天翊圣皇后(韦后)幢主昭武校尉右屯卫前檀州密云府左果毅都尉上柱国孙义元。

《杨盈川集》卷六《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云:

天授元年九月十六日加威武将军,守左玉钤卫翊善府折冲都尉。

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云:

河北道怀州翊善(劳补)。

唐《李经墓志》:“授怀州翊善府别将。”玉按:劳氏据杨炯撰《梁待宾神道碑》补此府,不知何属?据志,知属怀州。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所云:

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

《唐会要》卷八四“移卢”门云:

贞观元年,朝廷议户殷之处,听徙宽乡。陕州刺史崔善为上表曰:“畿内之地是为户殷,丁壮之民悉入军府。若听移转,便出关外。此则虚近实远,非经通之义。”其事遂止。

《旧唐书》卷一〇三《郭知运传》略云:

郭知运,瓜州常乐人,初为秦州三度府果毅。

同书同卷《张守珪传》略云: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初以战功授平乐府别将,再转幽州良社府果毅。

《金石萃编》卷九二《郭氏家庙碑》云:

敬之府君(郭子仪父)始自涪州录事参军,转瓜州司仓,雍北府右果毅,加游击将军,申王府典军,金谷府折冲。

碑阴:男。昭武校尉守绛州万泉府折冲都尉上柱国子琇,子仪武举及第,左卫长上,改河南府城皋府别将,又改同州兴德府右果毅,又改汝州鲁阳府折冲。

《旧唐书》卷九三《张仁愿传》云:

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请乘虚夺取汉(应作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仁愿表留年满镇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余人逃归,仁愿尽擒之。

唐大诏令集》卷七三“开元二十六年正月敕”条《亲祀东郊德音》略云:

朕每念黎甿,弊于征戍。所以别遣召募,以实边军。锡其厚赏,使令长住。今诸军所召,人数尚足。在于中夏,自能罢兵。自今以后,诸军兵健并宜停遣。其见镇兵,并一切放还。

《新唐书》卷五〇《兵制》所云:

八载,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李林甫遂请停上下鱼书。其后徒有兵额、官吏,而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并废矣。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