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七二二年起至前四八一年止,凡二百四十二年。这其间,孔子因鲁史修《春秋》,后人遂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王室已不能号令天下。列国内部,有什么问题,以及相互之间,有什么争端,都由霸主出来声罪致讨,或调停其事。霸主为会盟征伐之主,往往能申明约束,使诸侯遵守。列国对于霸主,也有朝贡等礼节;霸主虽有此威力,仍未能“更姓改物”。所以对于周天子,表面上仍甚尊重。王室有难,霸主往往能出来“勤王”。文化程度较低的民族,为文明诸国之患,霸主也要出来设法。所以“尊王攘夷”,为霸主的重要事业。所谓霸主,在表面上,亦受天子的锡命。论实际,则由其兵力强盛,为诸侯所畏;又有相当的信义,为诸侯所服而然。

首出的霸主为齐桓公。其创霸,在前六七九年。这时候,河北省里的山戎,为北燕之患。注91河南北间的狄人,又连灭邢、卫两国。注92齐桓公都兴兵救之。其时楚渐强盛,陈、蔡等国都受其威胁,即郑亦生动摇。齐桓公乃合诸侯以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注93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注94可见其确有相当的信义,为诸侯所归向了。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出来,主持会盟。然国小,力不足。前六三八年,和楚人战于泓,注95为楚所败,伤股而卒。虽亦列为五霸之一,实在是有名无实的。

宋襄公死后,楚人的势力大张。适会晋文公出亡返国。用急激的手段,训练其民,骤臻强盛。前六三二年,败楚于城濮,注96称霸。

同时秦穆公,初本与晋和好。晋文公的返国,多得其力。后来与晋围郑,听郑人的游说,不但撤兵而退,反还留兵代郑戍守。晋文公死后,穆公又听戍将的话,遣孟明等潜师袭郑,为郑人所觉,无功而还。晋襄公又邀击之于崤(xiáo),注97“匹马只轮无返者。”秦穆公仍用孟明,兴师报怨,又为晋人所败。穆公犹用孟明,增修德政。到底把晋国打败。遂霸西戎,辟地千里。亦列为五霸之一。

然而秦国的威权,只限于今陕、甘境内。其在东方,还是晋、楚两国,争为雄长。晋襄公死后,子灵公无道,势渐陷于不振。而楚国的庄王日强。前五九七年,败晋师于邲(bì),注98称霸。庄王死后,子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注99为晋所败。然厉公旋亦被弑。当时的形势,鲁、卫、曹、宋等国,多服于晋;陈、蔡及许,则服于楚;而郑为二国争点。厉王死后,共王仍与晋争郑。直至前五六二年,而郑乃服于晋。晋悼公称为后霸。前五四六年,宋大夫向戍,为弭(mǐ)兵之盟,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于是晋、楚的兵争,作一结束,而吴、越继起。

吴本僻处蛮夷,服从于楚的。后来楚国的大夫巫臣,因事奔晋,为晋谋通吴以桡(náo)楚。于是巫臣于前五八四年适吴,教以射御战陈之法。吴遂骤强。时时与楚争斗。自今江苏的镇江,上至安徽的巢县,水陆时有战事,楚人不利时多。弭兵盟后,楚灵王因此大会北方的诸侯。向来服从于晋之国,都去奔走朝会于楚,表面上看似极盛。然而灵王实是暴虐奢侈的,遂致酿成内乱,被弑。平王定乱自立,又因信谗之故,国势不振。前五六年,楚相囊瓦,因求贿之故,辱唐、蔡二国之君。注100蔡侯求援于晋,无效,遂转而求援于吴。吴王阖庐乘之,攻楚,入其都城。楚昭王逃到随国。注101幸赖其臣申包胥,求救于秦,杀败吴兵,昭王乃得复国。阖庐虽破楚,伐越却不利。败于槜(zuì)李,注102受伤而死。子夫差立,兴兵伐越,败之于夫椒。注103越王句(gōu)践,栖于会稽之山以请成,夫差许之。句践归,卧薪尝胆,以谋报复。而夫差遽(jù)骄侈,北伐齐、鲁,与晋争长于黄池。注104前四七三年,遂为越所灭。句践北会齐、晋于徐州,注105称为霸王。然越虽灭吴,不能正江淮之土,其地皆入于楚,所以仍和北方的大局无关。其被灭于楚,在前三三四年,虽已是入战国后一百四十七年,然而其国,则久在无足重轻之列了。宇内的强国,仍是晋、楚、齐、秦。而晋分为韩、赵、魏三国。河北的燕亦日强。天下遂分为战国七。史称为战国时代。

【注释】

注91 召公奭(shì)之后,封于蓟。今河北、北平市周时别有姞(jí)姓之国,封于今河南之汲县,所以《春秋》称召公奭之后为北燕。后来姞姓之燕先亡,遂通称北燕为燕,而称姞姓之燕则加一“南”字以别之。

注92 邢国,在今河北邢台县。为狄灭之后,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县。

注93 今河南郾城县。

注94 《论语·宪问》。

注95 水名,在今河南柘(zhè)城县。

注96 今山东城濮县。

注97 山名,在今河南永宁县。

注98 今河南郑县。

注99 今河南鄢陵县。

注100 唐国,在今湖北随县西北。

注101 今湖北随县。

注102 今浙江嘉兴县。

注103 今江苏吴县西洞庭山。

注104 今河南封邱县。

注105 今山东滕县。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