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过继给叔父李略。李略任萧衍宁州刺史,大显威名。王足讨伐蜀地,萧衍命李略在涪州抵抗王足,许任官益州。等到王足退还之后,萧衍却改授其任。李略大怒,准备图谋不轨,萧衍派人害死了他。李苗年十五,心生报仇雪恨之心,延昌年间归顺朝廷。仍陈述图谋蜀地之计。于是,大将军高肇西伐,帝诏假李苗为龙骧将军、向导统军。军队进至晋寿,世宗逝世,班师回朝。后以投诚人员惯例,除授员外散骑侍郎,加襄威将军。

李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于是上书说:“过去晋室数有乱生,华戎鼎沸,三燕两秦,咆哮中原,四海分崩,五方颓裂。皇魏承历,自北而南,诛灭奸雄,定鼎河洛,惟独荆、扬,尚阻声教。而今令皇德广被于江汉,威风远振于吴楚,国富兵强,家家丰足,皇魏以九分居八之形,有兼弱攻昧之势,却欲安逸,既遗患子孙,又违背高祖的本来意图,这不是为社稷前途深谋远虑所应当的。实在应该考虑东西戍防轻重缓急,计量疆场险易安危之理,探测南人攻守窥觎之情,筹算卒乘器械征讨装备,然后去我所短,避敌所长,弃其至难,攻其甚易,夺其险要,割其膏土,数年之内,荆州、扬州即可并归我魏。如若舍舟船,就平原,敛后疏前,这正是江、淮士兵之所短;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驱逐,这不是中国之所长。他们不敢入平原而争衡,正如我们不能越巨川而趋利一样。如双方都去其短,各方都恃其长,则东南政权未见可灭之机,而淮、沔正有相持之势。况且满仄相转、陰陽恒理;盛衰递袭,五德常运。现在以我至强攻彼至弱,必有吞并之理;如以至弱御敌至强,哪有全济之术?所以明王圣主,都欲及时立功,以营万世之业。离高而就下,百川以此常流;取易而避难,兵家以之常胜。现在巴、蜀孤悬,离建业辽远,偏兵独守,逆流十千,牧守无良,专行劫夺,官职由纳财而选,狱讼以货贿而成,士民思慕教化,十室就有九家,百姓伸颈北望,日夜盼望王师。如命一褊将抚民伐罪,风尘不接,可传檄文而定此境。皇魏派将据守白帝城,据上流之险,遵循士治之迹,荡尽建业之余敌,然后息武修文,制礼作乐,天下百姓便大福将至,岂不是隆盛之事吗?”当时肃宗年幼,没有远略大志,终不能接纳他的意见。

正光末年(524~525),二秦反叛,侵及京城郊区。当时太平已久,百姓已不习惯作战。李苗以陇兵强悍,而群贼却无多少资粮,于是上书说:“臣听说食少兵精,有利于速战速决;粮多兵众,事宜持久。而今陇州敌贼猖狂,却无多少积蓄,虽然据有两城,他们却无德行礼义。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势在于疾攻,日有降纳,迟缓则人情离散,坐受灭亡之果。夫飚至风起,叛逆者便铤而走险,以求万一之功;我们若高垒深沟,王师便有全数制敌之策。但因天下和平已久,人不知战,奔利争先恐后,而逃难则不复相顾,将无法令,兵没训练。用骄将统惰兵,不考虑长久之计,务以奇术获胜,这便必有莫敖轻敌之志,恐无充国持重之规。如今陇东失守,..军败散,而二秦渐强,京郊危弱,国家右臂,由此废了。而今必须勒示大将,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战。另命偏师精兵数千人,出麦积崖以袭敌后,则..水岐山之下,群妖必定自散。”于是帝诏李苗为统军,与别将淳于诞俱出梁、益,隶属行台魏子建。子建以李苗为郎中,仍领军,李苗深深被其赏识。

孝昌年间,李苗还朝,被除授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不久兼尚书右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伐汾州、绛州敌贼,平定了。回来后除授司徒司马,转太府少卿,加授龙骧将军。

当时萧衍巴西百姓何难尉等豪姓,相继请求朝廷征讨巴蜀,帝诏李苗为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西南道慰劳大使。还没出发,正逢尔朱荣被杀,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拥尔朱荣部下屯据河桥,还逼京都。孝庄帝亲临大夏门,召集群臣博议。百官忧怕,计无所出。李苗独独奋衣而起说:“现在小贼如此唐突无礼,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日。为臣虽说不上英武,但有尽节之意。臣请求率一旅人马,为陛下切断河、梁。”城陽王元徽、中尉高道穆赞成他的计策。庄帝以之为壮,同意他这样做。李苗于是招募人马从马渚上游以舟师夜下黄河,在离桥数里的地方便放火船,船顺水下,顷刻就到桥边。敌人在南岸看见火船直冲而来,争先恐后争桥过河,不一会桥被烧断,淹死的人很多。李苗身率士卒百余人停泊在浅滩边等待南援。既而官军不至,敌人涉水过河,与李苗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士兵死尽,李苗因渡而死,时年四十六岁。孝庄帝听说李苗死了,哀伤了很久,说:“苗若不死,当应更立奇功。”赠使持节,都督梁、益、巴、东梁四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陽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赠帛五百匹,粟五百担。谥称忠烈侯。

李苗少有节操,立志功名。每次读《蜀书》,见魏延请求出击长安,诸葛不许,常叹息说诸葛亮无奇妙计策。到看《周瑜传》,未曾不嗟叹赞许,为之绝倒。太保、城陽王元徽、临淮王元..都很看重他,二王很是不和,李苗每每劝说。等到元徽大红大紫,猜忌元..更厉害了。李苗对人说:“城陽蜂目先见,豺声现在更转厉害了。”李苗懂音乐,好文咏,尺牍文章的敏捷程度,当世罕比。死的那天,朝野人士无不十分悲痛,以之为壮。等庄帝幽崩,尔朱世隆进入洛陽,有人主张追夺李苗赠封,禀请尔朱世隆。世隆说:“我那时讨论,过一两天便要大纵兵士焚烧京城,任其掠抢。全赖李苗京师才得以保全。天下的善行都是一致的。不应追夺赠封。”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