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舆图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古称左图右史惟春秋列国尤不可不图亦惟春秋列国尤难图以其强兼弱削大小无定形不可画定分封时疆界为某国又犬牙相错棼如乱丝有以今之一县而四国错壤者今以

本朝舆图为凖填写春秋时列国都邑曰河南曰山东曰山西曰直隷曰陜西曰江南而附四川于湖广附江西于江南浙江为图八又总图一止列国名河图二详未徙已徙时分岐地界淮水及江汉图各一庶行军之徃来屯戍之要害使聘之邮递河道之迁变开卷而了然具见亦读左之一助云乾隆十年三月五日识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此图因局于尺幅故于

昭代舆地止列春秋时所有诸国省分如福建两广云贵但画出接界处不列府州以上十省亦但列府州不及县各省首府不载府名晋楚诸国其都屡迁今图中如晋卫莒杞秦吴六国从其最后书之蔡许邾邢四国列其始封楚都郢最久系之荆州府其初迁及屡迁始末俱详列于左以资考至夏商诸国已详存灭表中兹不复载又画方计里昉于朱思本今惟总图毎方五百里余俱一百二十五里本

皇舆图以北极出地度及东西偏度俱每度二百五十里每方得半度也

晋  始封唐【今太原府太原县】

迁于绛【亦曰翼在今平阳府翼城县东南】

再迁新田【仍谓之绛在今平阳府曲沃县西南】

卫  始封朝歌【在今卫辉府淇县东北】

迁于楚邱【在今卫辉府滑县东】

再迁帝邱【在今大名府开州西南】

蔡  始封蔡【在今汝宁府上蔡县西南】

迁于新蔡【今汝宁府新蔡县】

再迁州来【亦曰下蔡在今鳯阳府寿州北】

许  始封许【在今许州府治石梁县东】

迁于叶【今南阳府叶县】

再迁夷【即城父在今鳯阳府亳州东南】

三迁白羽【一名析在今南阳府内乡县西】

四迁容城【在今南阳府叶县西】

莒  始封介根【在今莱州府胶州西南】

迁于莒【今沂州府莒州】

邾  始封邾【在今兖州府邹县东南】

迁于绎【在故都稍北】

杞  始封雍邱【今开封府杞县】

迁于淳于【在今青州府安邱县东北】

再迁縁陵【在今青州府昌乐县西南】

复还淳于

邢  始封邢【在今顺德府治邢台县西南】

迁于夷仪【在今东昌府治聊城县西南】

秦  始封西垂【今秦州】

迁于平阳【在今鳯翔府郿县西春秋初秦尚都此】

再迁雍【在今鳯翔府治鳯翔县南】

楚  始封丹阳【在今宜昌府归州东南】

迁于丹阳【在今荆州府枝江县西春秋初楚尚都此】

再迁郢【今荆州府治江陵县】

吴  始封吴【在今常州府无锡县东南】

迁于姑苏【今苏州府治吴县】

开封府

祥符【郑时来在县东四十里】

陈留【郑牛首在县西南十一里 郑斗城在县南三十五里 宋老邱在县北四十五里】

县【始都雍邱今县治后为宋邑 郑圉在县南五十里 郑鸣雁在县北四十里 宋曲棘在县境】尉氏【郑向在县西南四十里郑菟氏在县西北四十里】

洧川【郑匡在县东北 郑曲洧在县南 郑隂阪在县西】

鄢陵【郑鄢亦曰鄢陵在县西南四十里】

中牟【郑东汜在县南 郑原圃即圃田泽在县西北七里 郑北林在县西南】

阳武【郑城棣在县北十里】

封邱【鲁黄池在县西南七里 宋长邱在县南八里卫平邱在县东四十里 卫鞫居在县境 郑虫

牢在县北二里】

兰阳【宋戸牖在县东北二十里】

郑州【郑管本管国即州治 祭国在州东北十五里非郑邑 郑邲在州东六里 郑梅山在州西南三

十五里】

荥阳【古东虢国 郑京在县东南三十里 郑索氏在京城西二十里 郑垂陇在县东二十里 京水

在县东二十二里 索水在县南三十五里即旃然水】

荥泽【郑践土在县西北十五里 郑荥泽在县南】

河隂【郑敖山在县西二十里】

汜水【郑制即虎牢本东虢地在县西二里 郑申在县北 郑梧在县东 汜水出县东三十二里浮戏

山下浮戏山即郑戏童亦曰戏】

陈州府

淮宁【陈都宛邱在县南三里 陈濮在县北 陈辰陵在县西南四十里 陈壶邱在县南 宋柽即荦在县西 宋赭邱在县东按后汉志长平县有赭邱城长平故城在今府城之东六十里】

商水【顿国今县治】

西华【宋鬼阎在县西南】

项城【项国今县治 楚郔在县境陈厥貉大防俱在县境】

沈邱【楚养在县东北 楚沈邑即寝邱在县南】

扶沟【郑桐邱在县西二十里】

许州府

石梁【许都在县治东三十里亦曰旧许 许展陂在县西北 许鉏任冷敦亦在县境 鲁许田在县西

北 周狐人在县境 郑阳陵在县西北 郑狼渊在县西】

临颍【郑城颍在县西北十五里 郑大陵在县北三十里 郑皋鼬在县西北】

襄城【郑南汜在县南 楚汾在县东北即战国防汾陉之塞与新郑陉山俱为南北隘道】

郾城【楚召陵在县东四十五里 楚陉在县东南 楚邓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长葛【郑长葛在县北十二里即繻葛】

禹州【郑栎邑为郑别都即州治 郑上棘在州南 郑高氏在州西南 郑雍梁在州东北 钧台在州

城北门外】

密县【郐国即郐城在县东北五十里 郑新密即新城在县东南三十里 郑弭在县境】

新郑【郑都在县治西北 制田在县东北 棐即棐林在县东二十五里 陉山在县南三十里亦曰陉田 函陵在县北十三里 洧水在县南曰洧上曰乐氏曰洧渊 黄崖在县东南二十里 棘泽在县东南 琐在县北皆郑地】

归德府

商邱【宋都商邱在今县治西南三里 亳在县西北亦曰薄此北亳也县东南四十里有谷熟故城即南亳也偃师之亳西亳也惟西亳属郑 稷在县境蒙泽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横在县西南 新城在县南 谷邱在县南四十里 阳梁在县东南三十里 孟诸泽在县东北接虞城县界 睢水在县南凡曰睢上睢澨次睢之社皆此睢也 鸿口在县东皆宋地】

宁陵【葛国在县北十五里 宋在县西 宋沙随在县西六里 宋汋陵在县南二十五里 宋大棘

在县西南七十里】

鹿邑【陈鸣鹿在县西十三里 宋訾母在县境 颍水在县南】

夏邑【宋朝郏在县境曹黍邱在县西南】

氷城【宋犬邱在县西北三十里 楚棘在县南】

虞城【古虞国 纶在县西三十五里 宋空桐在县东三十里 宋空泽连中大尹多鱼俱在县境】睢州【宋承匡在州西三十里 宋孟在州西北 卫首止在州东南 卫巢在县南二十里 卫襄牛在

县境 郑滑在州西北 郑鄫在州东南】

柘城【宋水在县北】

考城【戴国在县东南五里郑取之改名谷城 宋葵邱在县治东 宋黄在县西三十六里】彰德府

安阳【卫商任在县境 洹水在县北四里源出林县西北林虑山】

汤隂【晋中牟据注防苐言当在河北张守节史记正义汤隂县西有牟山中牟当在其侧余初作晋中牟论疑当在邢台邯郸之间今考经文齐侯卫侯次于五氏五氏在今邯郸县西南左传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中牟卫自开州至邯郸则汤隂其必由之境汤隂至邯郸一百六十余里传言中牟人伐齐师者亦不甚逺今县西五十里有中牟城张氏之説亦未可尽非也因附识于此】

内黄【卫柯在县东北 卫戏阳在县北卫牵在县西南又曰脾上梁之间】

卫辉府

汲县【卫牧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棘津据寰宇记在县南七里水经注棘津故南津也僖公二十八年晋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晋伐陆浑亦于此渡按昭十七年传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庚午遂灭陆浑陆浑在今河南府嵩县与汲县相去七百余里丁卯至庚午仅四日军行安得如此之速且晋欲掩袭陆浑之不偹正当从捷径以渡若逥逺七百余里倍道兼程经歴郑卫诸国其谁不知据用牲于雒之文则渡河又须涉洛故假祭洛为名以袭陆浑耳若从汲县南渡于洛亦逺不相涉也又考水经注此条两言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此必他处之错简大河津济处非一此棘津当在今河南府之北境而不可考矣】

新乡【卫厥憖在县境】

淇县【卫都朝歌在县东北按顔师古云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地名考城在今卫辉府东北鄘城在今新乡县西似未合朱子云邶鄘卫三国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则境当至彰德府西北也朝歌后属晋 卫桑中在县境】

辉县【共国今县治后入卫 凡国在县西南二十里郑百泉在县西北七里后属晋 晋孟门即大行

白陉在县西五十里】

延津【郑廪延一名酸枣在县北十五里】

濬县【晋雍榆在县南十八里大伾山在县东二里】

滑县【卫曹邑今县治 卫楚邱在县东六十里 卫瓦在县东南 卫平阳在县东南 卫訾娄在县西

南六十里 宋城鉏在县东十五里】

胙城【胙国在县西南南燕国在县西】

懐庆府

河内【晋野王今县治 邘国在县西北三十里按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凡十二邑高氏地名考以邘邑为武王子所封此误也盖鄥刘等四邑俱在河南温原等十二邑俱在河北故王欲以逺易近今邘国更在十二邑之北非即所取之邘邑明矣邘邑必与鄥刘相近杜注阙 周显郕在县西三十里亦曰隰城周絺在县西南二十二里 周州在县东南五十里 晋邢邱在县东南七十里大行陉在县西北三十里】

济源【周原在县西北十五里后属晋 周阳樊在县西南十五里后属晋 周向在县西南 晋苗在县南十五里 晋郫即郫邵在县西一百里 湨梁在县东 淇水源出县西北】

原武【郑衡雍在县西北五里 郑扈在县西北 郑修泽在县北】

修武【晋今县治 雍国在县西 周攅茅在县西北二十里 周隤城在县西北 晋大陆在县北】武陟【周懐在县西南十一里周鄇田在县西南】

孟县【周盟在县西南三十里古孟津即晋河阳】

温县【周温在县西南三十里】

河南府

洛阳【周王城在城内西偏亦曰郏邑 成周在城东二十里 狄泉在城中 前城在县西南五十里甘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訾在县境 蒯在县西南 谷在县西北十八里 解在县南 唐在县南 禇氏在县南 东圉在县东南圉泽亦应在此 北山即北邙山在县北十里 阙塞亦名伊阙在县西南三十里 萑谷在县东俱周地 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在县西南】

偃师【滑国在县南二十里亦曰费滑亦曰侯氏 周邬在县西南 周刘在县南十五里 周尸氏在县

西三十里 周胥靡在县东南四十里 郑亳城在县西十四里】

巩县【周巩在县西南三十里 皇在县西北 东訾在县西南四十里 鄩在县西南五十八里 郊邑与鄩相近 坎欿在县东南 荣锜涧在县西社在县北五里 谿泉在县西南 渠在县西轘辕山在县西南七十里皆周地 古洛水在县北少东八里入河谓之洛汭今东至汜水县西北入河】

孟津【周隂即平隂按昭二十二年传晋籍谈军于隂地名考引通典河清县左传所云晋隂也唐之河清在今孟县西南五十里或者遂疑隂在河北非也隂以水南得名杜注明云隂地晋河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皆是则在南岸矣二十三年传晋师在平隂杜注今河隂县河隂故城在今孟津县南一里平隂古为津济处其东北即孟县殆与二十二年之隂为一地也】

宜阳【毛国在县境 周甘鹿在县东南五十里】

登封【周颍在县东南四十里 周负黍在县西南 太室即嵩高山在县北十里其西曰少室 阳城山

在县北三十八里颍水在县东三十里】

永宁【晋殽在县北六十里此为东崤山其西崤在陜州东南七十里相去三十五里亦曰二崤】新安【周墙人在县东北】

渑池【虢玤在县界】

嵩县【周伊川在县东南一里即伊水 三涂山在县西南十里 陆浑戎在县北三十里即隂戎】陜州【虢都上阳在州东南 虢莘在州西十五里 晋焦本焦国在州南二里 晋瑕在州西南三十里此与郇瑕之瑕□别 三门即底柱在州东四十里黄河中 茅津在西北三里】

灵寳【晋桃林塞自县西至潼关皆是】

阌乡【虢桑田在县东三十里后属晋】

卢氏【晋隂地在县东北】

南阳府

南阳【申国在县北二十里 吕国在县西三十里 楚武城在县北】

桐栢【楚稷在县境】

唐县【蓼国在县南九十里】

邓州【邓国今州治 楚析隈在州南七十里】

内乡【鄀国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又为商密 楚析在县西许迁白羽即此 楚三戸在县西南】淅川【楚丰在县西南】

裕州【楚方城今县治方城山在州东北四十里连接唐县 楚汝隂之田在州与叶县之间 楚新石在

县境】

舞阳【东不羮在县北西不羮又在其西北水经注汝水迳襄城县故城南又东南迳西不羮城南又东南过定陵县北此西不羮应在定陵县西北也又水东迳不羮亭亭北背汝水于定陵城北入汝此东不羮应在定陵县稍西也二不羮本相近定陵故城在今舞阳县北其襄城故城当在今襄城县西诸家不审故城二字以西不羮为在今襄城县东南则东西相反矣】

叶县【楚叶今县治许迁于叶即此 楚卷在县南 楚湛阪在县北三十里 楚汦在县东北一里 许

迁容城在县西 许棫林函氏俱在县北】

汝宁府

汝阳【沈国在府城东南汝水南岸 蔡莘在县境】

正阳【江国在县东南楚沂在县境】

上蔡【蔡国在县西南十里】

新蔡【蔡徙此 蔡郥阳在县境 楚栎在县北二十五里 楚繁阳在县北】

西平【柏国在县西】

遂平【房国今县治入楚曰吴房楚棠溪在县西北一百里】

确山【道国在县北二十里蔡桑隧在县东】

信阳州【楚大隧在州东南百五十里 直辕在州南九十里 楚邱在州西南九十里 楚邱皇訾訾

梁负函俱在州境】

罗山【楚罗汭在县境】

光州【黄国在州西十二里黄踖陵在州西南】

光山【楚莱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固始【蒋国在县西北七十里后入楚为期思邑述征记谓蒋国在尉氏县西者误】

息县【息国在县北三十里 楚白在县东】

商城【赖国在县南】

汝州【戎蛮子国在州西南 梁在州西南四十五里霍山州东南二十里 鱼齿山在州东南五十里

山下曰鱼陵】

鲁山【应国在县东南三十里 郑绕角在县东南 楚犨在县东南五十里】

郏县【楚郏今县治 楚北城父在县西四十里】

伊阳【周邥垂在县境】

济南府

歴城【谭国在县东七十五里 齐鞌在县南十里鞌山下 齐鲍在县东三十里鲍山下 齐赖在县治东 齐华不注山在县东北十五里下有华泉齐靡筓在县南五里 齐泺在县北今小清河】

章邱【齐崔邑杜注在东朝阳县西北东朝阳故城在今县西北六十里则有六十余里矣通志云二十五

里误】

淄川【齐徐关在县西 齐袁娄或云在县境】

长山【齐夫于即于陵在县西南三十里】

齐河【齐晏在县北二十里齐野井在县东】

禹城【齐高唐在县西四十里 齐辕在县西北 齐祝柯在县西南十七里即古祝国又曰督扬 齐媚

在县境】

临邑【齐犂一名犂邱一名隰在县西十里 晋英邱亦近犂地】

长清【齐卢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齐石窌在县东南三十里 齐石门在县西南 齐清在县东此哀十

一年之清齐禚在县境】

泰安府

泰安【鲁红在县西南 鲁龙在县西南 鲁阳桥在县西北 齐嬴在县东南五十里 齐博在县东南

三十里 泰山县县北五里其阳则鲁其隂则齐】

新泰【鲁东平阳在县西 鲁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山之北即隂田 鲁敖山在县东南十里 鲁具

山在敖山东南二十五里】

莱芜【牟国在县东二十里 鲁莱柞二山在县境 齐平州在县西 齐艾陵在县东北按艾陵与艾山

相近鱼齿山下为鱼陵则艾陵亦应以艾山得名也】

肥城【齐巫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

东平州【须句国即州治 宿国在州东二十里 鄣国在州东六十里 鲁郈在州东南四十里 齐

留舒在州西 阳州在州西北本属鲁后属齐】

东阿【齐谷在县东二十六里 齐周首在县东 齐酅在县西南 齐北杏在县境 齐郪邱在县境

卫清在县东北 卫桃邱在县西南四十里】

平隂【齐平隂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齐防门在县东二十九里 齐京兹在县东南 齐邿在县西有邿

山 齐垂在县境齐落姑在县境】

兖州府

滋阳【鲁乗邱在县西北十里 鲁昌衍在县东南八十里 鲁负瑕在县西二十五里 祲祥或曰在县

境 防或曰在县境】

曲阜【鲁都今县治 古奄国在县东二里 聊即鄹在县西南二十里 貍胀在县西 防在县东二十里此防山也与东防西防有别 洙水在县北二里 泗上在县北八里 沂上在县南二里 逵泉在县南五里 曲池在县北 党氏台在县东北八里 蒲圃在东门外 五父之衢在东南门外二里皆鲁地】

宁阳【遂国在县西北 铸国在县西北 鲁成在县东北九十里 鲁阳关在县东北 鲁讙在县西北鲁阐在县东北 鲁汶阳田在县东 鲁棘在县西北 鲁蛇渊囿在县西北 鲁淄水在县东】

【北与齐淄水有别】

邹县【邾都在县东南二十六里 绎山即邹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邾文公迁此 邾闾邱在县南 邾

漆在县北 邾句绎在县东南鲁南平阳在县西三十里】

泗水【鲁卞在县东五十里 蔑在县东北四十五里菟裘在县西北 郚在县东南 桃在县东南

庚宗在县东皆鲁地】

滕县【滕国在县西南十四里 薛国在县南四十里郳国即小邾在县东六里 鲁奚在县西南 鲁取邾漷东田在县境漷水出邹山在县南十五里齐舒州在县东南本薛地 邾滥在县东南六十里 邾狐骀在县东南二十里 邾绞在县北】

峄县【鄫国在县东八十里 偪阳国在县南五十里鲁蔇在县东北八十里 楚柤在县东南】金乡【茅国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入于邾 宋防在县西六十里后入鲁谓之西防 宋缗在县东北二十

里】

鱼台【极国在县西 鲁郎在县东北九十里 鲁棠一名唐在县东北十二里有观鱼台 鲁母在县东 十里 鲁费在县西南此与季氏费邑有别鲁重馆在县西北十一里 宋方与在城北】

阳谷【齐阳谷在县北五十里 齐柯在县东北五十里后为阿邑 齐上鄍在县境 卫阿泽在县东】汶上【郕国在县西北二十里 郕夫钟在县北 鲁阚在县西南 鲁蜀在县西南四十里有蜀山】济宁州【任国今州治 邿国在州东南 鲁邾瑕在州南二十里 邾訾娄在州境 邾虫在州东

宋老桃在州北六十里】

寿张【鲁郿在县东南五十里】

嘉祥【鲁武城在县境襄十九年所城之武城也子游为武城宰即此又有南武城在费县西南曽子居武

城是也 获麟处在县南二十五里】

沂州府

兰山【鄅国在县北一十五里后入鲁为启阳 于余邱国在县境 鲁中邱在县东北三十里 鲁祝邱

在县东南五十里】

郯城【郯国在县西南百里 鄟国在县境】

费县【颛臾国在县西北八十里 鲁东防在县东北六十里 鲁东阳在县西南七十里 鲁费在县西南七十里 鲁武城在县西南九十里 鲁台在县东南 鲁邱舆在县西 鲁五梧在县西 鲁密在县北 鲁虚邱在县境 鲁取邾沂西田在县境 郑祊在县西后属鲁 邾翼在县西南九十里武城之南 邾离姑亦在武城南 邾偃在县南】

莒州【莒都 莒向在州南七十里 莒寿余大厐常仪靡三邑俱在州北 齐潍水出州西北九十里至

昌邑东北入海】

沂水【阳国在县南 根牟国在县东南 鲁东郓在县东北四十里本莒邑 齐沂水出县西北一百七

十里 莒郠在县境莒鄢陵在县境】

防隂【齐防隂县东十里 齐堂阜在县西北三十里齐艾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艾山 纪浮来在

县西北三十里有浮来山】

曹州府

菏泽【曹郊在县境曹大城在县境】

曹县【曹重邱在县东北八十里 曹揖邱在县境 曹鄸在县北 鲁咸在县境 宋谷邱在县东北三十里 宋楚邱在县东南四十里襄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邱必是宋地戎伐凡伯于楚邱亦当在此与卫地楚邱有别 宋贯在县西十里 卫垂一名天邱在县北三十里 卫有莘之墟在县北十八里 戎在县境亦曰戎州】

濮州【卫城濮在州东南七十里 卫曲濮在州境 卫鄄在州东南二十里 卫犂在州东南 曹洮在

州西南五十里】

范县【鲁秦在县南二里 晋范在县东三里 齐顾本古顾国在县东南五十里 齐廪邱在县东南

卫羊角与廪邱相近】

郓城【鲁高鱼在县东北 鲁西郓在县东十六里】

单县【鲁单父在县南半里 宋菅在县北】

城武【鲁梁邱在县东北三十里 宋郜本郜国在县东南二十里】

钜野【鲁咸邱在县南 卫垂葭即郥氏在县西南 大野泽在县东五里】

定陶【曹都在县西南 曹钟邘二邑俱在县境】

东昌府

聊城【郭国在县东北 齐聊在县西北十五里 齐摄在聊西二十五里传所云聊摄以东也一名聂僖元年诸侯次于聂北救邢是也 邢迁夷仪在县西南十二里刘昭后汉书补注聊城有夷仪聚按诸侯次于聂北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具邢噐用而迁之是夷仪当与聂相近其后地入于卫襄二十五年卫侯入于夷仪是也】

堂邑【齐清在县东南三十里此成十七年之清 齐棠在县西北三十里】

博平【齐杏在县境】

莘县【卫莘在县北八里】

冠县【晋冠氏在县北】

恩县【县西北六十里有东阳城此汉以后东阳县地其晋之东阳甚广自太行山之东直广平大名以

北至冀州皆是】

高唐州【齐大隧在州境】

青州府

益都【齐马陉在县西南 齐邱舆或曰亦在县境】

博山【夹谷在县东雍正十二年于益都淄川莱芜三县界析置博山县县治本益都县顔神镇在淄川县西南县东有莱芜故城有夹谷名胜志不知莱芜有故城遂以夹谷为在今莱芜县误也 齐淄水出县东南至寿光县北入海】

临淄【齐都 葵邱在县西五十里亦名渠邱此与防于葵邱之葵邱有别 干时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即时水亦曰耏水 稷在县西南十三里 棘在县西北 弇中在县西南 檀台在县东一里 遄台在县西五十里皆齐地纪酅在县东十九里】

博兴【齐姑棼即蒲姑在县东北十五里 齐贝邱在县南五里】

寿光【纪都在县东南】

昌乐【杞迁縁陵在县东南三十里】

临朐【齐东阳在县东纪郱在县东南】

安邱【杞都淳于在县东北三十里 莒渠邱在县南一里 莒防在县西南 莒且于寿舒俱在县境

纪郚在县西南六十里】

诸城【鲁诸在县西南三十里 杞牟娄在县东北 莒兹在县西四十里】

登州府

黄县【莱国在县东南二十里 齐姑水出县西南三十里 纪黄在县东南后入齐】

莱州府

掖县【襄六年传齐灭莱迁莱于郳孔防谓迁其君于小邾或谓齐自有郳邑即今县治存以俟考 齐水

水出县东南三十里传所云姑尤以西也】

昌邑【齐邶殿在县西 莒密在县东南十五里 纪鄑在县西北三十里】

胶州【介国在州南七十里】

高密【莒介根在县东南四十里莒始封都此后入齐】

即墨【夷国在县西六十里齐邮棠在县南八十里】

太原府

阳曲【晋孟在县东北八十里按哀四年齐伐晋取孟日知録以为当在顺德广平之间是别一盂邑地名

考畧以为即此孟 以下凡不系国者皆晋地】

太原【古唐国 晋始封唐后改曰晋其地亦曰大夏曰太原曰大卤曰夏墟曰鄂又曰晋阳】榆次【魏榆在县西北 涂水在县西南二十里】

大谷【箕在县东三十五里阳在县东南十五里】

祁县【祁在县东南七里】

清源【梗阳今县治】

文水【平陵在县东北二十里】

平定州

寿阳【马首在县东南十五里】

平阳府

临汾【平阳今县治 高梁在县东北三十七里县西有汾水狐厨受铎在汾西昆都在汾东】洪洞【杨国在县东南十八里入晋名杨氏】

曲沃【绛在县西南二里亦曰新田 汾水在县西三十五里近汾之地曰汾隰 浍水在县南五里亦曰

少水虒祁宫在县西四十九里】

翼城【翼在县东南十五里即穆侯所徙之绛孝侯改绛为翼献公又谓之绛景公迁于新田谓此为故绛

陉庭即荧庭在县东南七十五里】

霍州【霍国在州西十六里入晋名霍人州东三十里有霍太山即太岳】

蒲州府

永济【河曲在县西南五里 覊马在县南三十六里涑川在县东北二十六里涑水亦称洮水 首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

临晋【郇国在县东北十五里入晋为郇瑕 觧梁城在县东南十八里 桑泉在县东十三里 王官在

县南郊亦近县小邑】

猗氏【令狐在县西十五里庐柳在县西北】

解州【臼衰在州西北】

安邑【条在县境县南三十里有中条山 苦在县东北二十里】

平陆【虞都在县东北四十里 虞颠軨在县东北五十里 虞鄍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虢下阳在县东

北十五里 茅津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茅戎在县东南】

芮城【魏国在县东北七里】

绛州【贾国在州境一云在陜西蒲城县西南似未然荀国亦当在州境水经注临汾县西南有荀城古

荀国临汾故城在州东北二十五里】

垣曲【郀邱在县东南二十里 东山皋落氏国在县西北六十里】

闻喜【曲沃在县东二十里桓叔所封后为别都亦曰新城曰下国 董在县东北四十里即董泽】绛县【聚在县东南十里】

稷山【清一名清原在县西北二十里 稷在县南五十里】

河津【冀国在县东 耿国在县南十二里】

吉州【屈在州东北二十一年传言蒲与二屈君之疆也杜注二当为北按有北则必有南故云二屋 采

桑津在州西南亦曰齧桑】

潞安府

长治【壶口在县东南十三里黎氏在县西三十里】

长子【长子今县治】

屯留【留吁国在县东南十里入晋为纯留】

潞城【赤狄潞氏国在县东北四十里】

黎城【黎国在县东北十八里】

汾州府

孝义【衍之县在县北十里】

平遥【中都在县西十二里】

介休【随在县东 邬在县东北二十七里 绵上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千畆原在县南】

石楼【屈产在县东南四里】

泽州府

沁水【黄父一名黒壤在县西北四十里】

沁州【铜鞮在州南十里断道即卷楚在州东】

隰州【蒲在州北四十五里 交刚在州境】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顺天府大】

【兴永平府玉田保定府】

【唐县完县易州北燕都在今】

【京师东偏无终国在县治西】

【即山戎亦曰北戎燕阳亦曰唐在县北】

【中人在县东北十三里系鲜虞国地晋逆畤在】

【县东南二十里燕下都】

河间府

任邱【燕濡上在县西】

天津府

沧州【燕虢在州境】

正定府

正定【鲜虞国在县西北四十里亦曰中山】

栾城【晋栾今县治】

平山【晋蒲今县治】

晋州【鼔国今州治 州东南有昔阳鼔国地】

藁城【肥国在县西南七里】

赵州【晋棘蒲在州城中】

柏乡【晋鄅在县北十二里】

临城【晋临在县东】

顺德府

邢台【邢国在县西南后入晋 晋夷仪在县西百四十里通典龙冈县百五十里夷仪岭邢国所迁有夷仪城按龙冈即今县治邢本以畏狄而迁若只在故都相近数十里与不迁何异当以聊城为是疑夷仪本邢故邑名后迁于新邑而仍以故地名之卫灭邢地入于卫其故国之夷仪则入于晋自是两城定九年齐侯卫侯次于五氏传言伐晋夷仪又晋师千乗在中牟杜注谓救夷仪也此夷仪自当在邢台若在聊城则与中牟五氏俱逺不相涉 晋鄐亦近邢地】

唐山【晋柏人在县西十三里】

任县【晋任在县东南】

广平府

永年【晋鸡泽在县西 晋曲梁在县东北本赤狄地】

鸡泽【赤狄甲氏国在县境】

邯郸【卫邯郸在县西南三十里后属晋 晋五氏亦曰寒氏在县西 晋木门在县境】

成安【晋干侯在县东南十三里】

大名府

元城【卫五鹿在县东四十五里按五鹿杜氏两注其所云卫县西北者盖即元城县东无两地也卫县今山东观城县与府接界 卫马陵在县东南十里卫沙亦曰琐在县东 沙鹿山在县东三十五里】

长垣【卫蒲今县治 卫匡在县西南十五里 卫宛濮在县北 卫漆在县西二十里 郑祭在县东北

祭仲为祭封人是也此与周畿内之祭有别或疑郑并祭国以封仲非】

魏县【卫新筑在县南二十里】

东明【郑武父在县西南按桓十二年公防郑伯盟于武父杜注郑地定四年传祝鮀言卫封畛土畧自武父以南杜注卫北界孔防谓郑卫俱有武父是也地名考以武父在曹县境疑为宋地误矣】

开州【卫迁帝邱在州西南三十里 澶渊在州西北按后汉书志杍秋县有澶渊在顿邱左传盟于澶渊即此杍秋今江南萧县此误以澶渊为宋地也杜注明云澶渊在顿邱县南卫地近戚田古顿邱在今内黄县西襄二十六年传防于澶渊以讨卫疆戚田杜盖据此传又云向戌不书后也若是宋地不应宋人独后三十年传防于澶渊谋归宋财既而无归于宋此只是口説非有辎重徃返之劳不必其地近宋也 戚在州北七里 戚西北五十里有懿氏城 戚东鄙为茅氏 鐡在州北五里咸在州东南六十里 盂一名敛盂在州东南清邱在州东南七十里 圉在州东 昆吾观】

【在州东二十五里皆卫地】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西安府

长安【周镐京在县西或云在咸阳县西南按镐水在丰水之东而地名考云镐京在丰水西误也】咸阳【毕国在县北五里秦至孝公始徙咸阳】

临潼【骊戎国在县东二十四里入秦为侯防 秦献公徙栎阳在县北三十里】

鄠县【酆国在县东五里即西周之丰邑后又为崇国 灵台在县东三十里】

泾阳【秦麻隧在县西南】

商州【晋上洛今州治 菟和在州东南 仓野在州南一百四十里菟和仓野地名考俱作晋地 自州

以东至河南嵩县俱为晋隂地】

商南【楚商在县境 楚少习在县东武关在少习山下】

同州府

大荔【县南有北芮乡朝邑县南三十里有南芮乡皆古芮国】

朝邑【秦王城在县西南二里 秦新楚在县境 晋辅氏在县西北十三里 县东北有蒲津渡河即蒲

州为晋之河曲】

郃阳【秦刳首在县东南】

澄城【周酒泉在县境 晋北徴在县南二十二里后入于秦 秦新城在县东北二十里 秦刓在县境】韩城【韩国在县东南二十里后入晋曰韩原 梁国在县南二十里后入秦曰少梁 梁山在县西北九

十里】

白水【秦彭衙在县东北六十里 秦汪在县境】

华州【晋武城在州东北十三里秦棫林在州境即旧郑咸林】

华隂【晋隂晋在县东南五里 华山在县南十里 古渭水在县东北五十里入河谓之渭汭今稍移而

南】

干州

武功【秦中南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亦名终南山一名太白山亘西安鳯翔二府境 骀即后稷始封之邰

在县西南二十二里】

邠州【公刘居豳即此】

鳯翔府

鳯翔【秦德公迁都雍在县南 秦具囿在县境 犬戎在县境】

岐山【太王居岐即此】

寳鸡【小虢在县东五十里】

郿县【秦宁公徙平阳在县西四十六里】

兴安州【庸国地】

白河【麋国都锡穴即今县治汉于此置锡县地名考谓在郧县盖二县接壤麋之国境东至郧县南至房

县也】

延安府【大戎白狄俱在府境】

平凉府

平凉【泾水出县西南三十里东南至高陵县入渭】

秦州【秦非子始居犬邱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襄公始封为诸侯即此地所云西垂也按史记平王东徙赐襄公岐以西之地与誓曰戎侵夺我岐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襄公十二年伐戎至岐卒文公十六年伐戎戎败走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是秦至文公犹未得岐东之地而郑氏诗谱谓襄公横有周西都畿内八百里之地非事实也】

清水【故秦城在县西非子始封为附庸邑于此】

肃州【允姓之戎居于瓜州在州西五百二十六里即小戎也后迁中国为陆浑之戎亦曰隂戎亦曰九州戎按瓜州去晋甚辽逺献公娶小戎之女不应逾越叶徼而为婚姻是戎之部族早有内徙者后汉志允姓戎居渭汭意或然也】

江宁府

六合【楚棠今县治】

苏州府

吴县【吴姑苏阖庐迁都此 夫椒在县西南八十五里即今西洞庭山在太湖中】

吴江【笠泽地名考以为即太湖禹贡锥指以为即松江在今吴江县界据国语越军江北吴军江南则主

松江为长】

常州府

武进【吴延陵今县治】

无锡【吴都在县东南三十里曰梅里有泰伯城阖闾以上俱都此】

镇江府

丹徒【吴朱方今县治】

淮安府

山阳【吴通邘沟其合淮处曰末口在县北五里又县东南七十里有射阳湖长三百里故时邘沟由此入

淮】

海州

赣榆【莒纪鄣在县北七十里】

沐阳【鲁中城杜注在东海廪邱县西南按东海无廪邱后汉志东海厚邱县注引杜氏中城在此是杜原作厚邱今本讹厚为廪也厚邱故城在今县北六十里一本并讹东海为东郡东郡廪邱系今范县考是时莒因无备而溃楚遂入郓鲁城中城当与莒郓相近无縁在范县也一云中城鲁内城亦可通】

扬州府

江都【吴邘沟在县东南二里歴高邮寳应接淮安界】

通州

如皋【吴郧在县南】

徐州府

铜山【宋彭城今县治宋吕在县东南】

萧县【宋萧本萧国在县北十里 宋城郜在县境】

砀山【楚麻在县境】

沛县【宋留在县东南五十五里 宋合在县境】

邳州【定元年传薛宰曰奚仲迁于邳即此地后仲虺还薛而他族继处之即姺邳之邳也今州治稍移而

北 吴良在州北六十里 淮夷在州境】

宿迁【钟吾国在县西南】

安庆府

桐城【桐国今县治】

宁国府

宣城【吴頯黄在县竟】

池州府

铜陵【县北十里有鹊头山又繁昌县西南大江中有鹊尾洲二地相连即楚鹊岸也】

太平府

当涂【县西南三十里有东梁山与和州南七十里之西梁山夹江相对楚人及吴战于长岸即此 吴衡山在县东北六十里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杜注在乌程县南似太逺】

芜湖【吴鸠兹在县东三十里】

庐州府

合肥【楚滑汭在县东】

庐江【楚虺在县境】

舒城【羣舒国在县境连接庐江潜山桐城等县皆有羣舒地 宗国在县境】

巢县【楚巢今县治 楚圉阳在县南 楚坻箕之山在县南三十七里 吴槖皋在县西北六十里即今

柘皋】

无为州【楚驾厘皆在州境楚庸浦在州南】

六安州【英氏国在州西六国在州北】

霍山【楚潜在县东北三十里】

鳯阳府

鳯阳【楚州屈在县西 楚钟离在县东四里】

懐逺【向国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沙汭在县东南按水经注沙水南流至义城县西南入淮谓之沙汭义

城故城在今县东北十五里】

虹县【徐娄林在县东北徐蒲隧在县北】

寿州【楚州来在州北三十里蔡迁于此谓之下蔡 楚鸡父在州西南六十余里 楚颍尾在州西北四

十里颍水入淮处】

宿州【宋防在州西】

泗州【徐都在州北八十里 晋逆吴子于淮土当在州与临淮之间】

盱眙【吴善道在县境】

颍州府

阜阳【胡国在县西北二里】

颍上【楚慎在县西北】

霍邱【蓼国在县西北 楚琐在县东 楚雩娄在县西南 楚穷在县西南八里】

亳州【陈焦今州治后入楚 陈夷在州东南七十里后入楚曰城父许迁于夷即此 楚夷濮西田在州

西 楚干谿在州东南七十里】

太和【宋鹿上在县西】

防城【楚瑕在县北吴房钟在县境】

广德州【吴桐汭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江西【附】

南昌府

宁州【吴艾在州西一百里】

饶州府

鄱阳县【楚之东境 鄱阳湖在县西跨九江南康诸】

余干县【府越之西】

武昌府

江夏【楚夏汭在县西北即汉水入江处汉水尾合夏水故传通称汉曰夏其庄四年传与随为防于汉汭

则当在襄阳安陆二府境也】

汉阳府

汉阳【楚大别山在县东北百步江水经其南古汉水在山之西南入江今则山在汉之西岸】汉川【楚小别山在县南十里】

安陆府

钟祥【楚沈鹿在县东六十里 楚郊郢在县境 楚訾枝在县境 楚樠木山在县东一里 楚成臼在

县东三十里】

京山【楚雍澨在县西南八十里 楚防澨亦在县境】

天门【楚鱼陂在县西北】

荆门州【楚大林在州西北 聃国在州东南入楚为那处】

当阳【权国在县东南 楚睢漳二水俱在县北睢一名沮 楚漳澨在县东南五十里】

襄阳府

襄阳【鄾国在县东北十二里】

宜城【罗国在县西二十里 楚鄢在县西南九里古鄢国 楚鄀在县西南九十里后徙郢于此兼称鄢

郢 楚湫在县东南】

南漳【卢戎国在县东五十里后入于楚为庐 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楚迁许胡沈道房申六国之众于

此】

谷城【谷国在县西十里】

光化【楚下隂在县西】

均州【楚句澨在州西 楚临品在州境 楚石溪及仭亦在州境或云应在竹山县境】

郧阳府

郧县【绞国在县西北】

房县【楚防渚在县境 楚阜山在县南五十里 楚彭水在县境流入谷城】

竹山【庸国在县东四十里 庸方城在县东四十五里】

德安府

安陆【郧国即防今县治 楚清在县西北 云梦在县南五十里按古云梦泽跨江南北包络甚广东

抵蕲州西抵枝江皆是】

应城【轸国在县西 郧蒲骚在县北三十里】

随州【随国在州南 厉国在州北四十里 唐国在州西北八十五里 州东南三十里有楚子城即传所谓军于汉淮之间者彚纂云在应山县境地相接也 楚军祥在州西南 溠水在州西北】

应山【贰国在县境 楚大隧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信阳州东南一百五十里直辕在县北九十里信阳州南亦九十里防阨在县北六十五里信阳州西南九十里所谓义阳三关也其搃名曰城口】

黄州府

蕲水【国在县西北四十里】

麻城【楚柏举在县东三十里 穆陵在县西北按僖四年传管仲对楚使言齐之四履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杜注以为齐地者误也盖言征伐所至之域耳元和郡县志穆陵关在淮南麻城县西北八十八里穆陵山上一名木陵关司马贞史记索隐亦言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旧説以穆陵在临朐县东南一百五里无棣在海丰庆云二县之间是后世沿杜误而以是命名当以索隐及元和志为正详穆陵辨】

荆州府

江陵【楚迁都郢在县北十里其后迁郢于鄀谓此为纪郢 渚宫今县治 荒谷在县西 冶父在县东

陉隰在县东 轑阳烝野脾泄或云俱在县境皆楚地】

监利【州国在县东三十里 楚章华台在县东北三十里 涌水在县东南】

枝江【楚迁丹阳在县西 津在县西三里选在县南 皋浒在县境皆楚地】

宜昌府

归州【楚始封之丹阳在州东南七里 夔国在州东二十里 楚宗邱在州境】

四川【附】

夔州府

奉节【庸鱼邑今县治】

重庆府

巴县【巴国今县治】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杭州府

海宁【地介吴越间彼此分属】

富阳【属越】

余杭【属吴越二国】

嘉兴府

嘉兴【吴檇李在县南四十五里 吴越春秋夫差増封越西至于檇李则后应属越】

海盐【吴増封越北至于平原在县境】

石门【越御儿在县东二十里】

宁波府

鄞县【国语越地东至于鄞即此】

定海【越甬东今县治按国语作甬勾东明其地在甬勾之东也越地南至于勾无秦置勾章县在今慈谿

县西南三十五里或谓甬东即勾无误也】

绍兴府

山隂【越都 无余始封故城在县南十二里】

防稽【防稽山在县东南十二里】

诸暨【越允常所都】

衢州府

龙防【越姑蔑在县境国语越地西至于姑蔑】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河源于昆仑至积石而入中国东经陜西河州北合漓水又东北合洮水又东北经兰州府西湟水合浩亹水入焉又东北经府北又东经金县北又东北经靖逺县西北又东北经中卫县南又东经灵州北又东北经宁夏府东南又东北入榆林府西境经古三受降城南又东折而南经榆林府东又南经府谷县东神木县南葭州东河之东岸为山西河曲县及保德州兴县境又南经吴堡县及绥德州东河之东岸为临县及永宁州

宁乡县境又南经青涧县东又南经延川县及延长县东河之东岸为石楼县及永和县大宁县西境又南经宜川县东河之东岸为吉州【西距大河七里孟门山壶口山皆在其地】及乡宁县西境【县西有采桑津】又南经韩城县东【梁山在县南十九里秦之少梁在县南二十里晋之韩原在县东南二十里】又南经郃阳县东【秦郀首在县东南】河之东岸为河津县【冀国耿国在县境】及荥河县临晋县西境汾水在河津县南西入于河【临津县为晋解梁城及王官等境】又南经朝邑县东【秦王城晋辅氏在县境其东北有蒲津】又南经华隂县东北渭水自西入焉【即渭汭华山在其南县东南五里为晋之隂晋邑】河之东岸为蒲州府西境涑水自东入焉【有临晋关与朝邑之临晋关夹河相对又涑水流入为晋涑川】又南过雷首山西折而东【晋河曲地】经潼关县北又东经河南阌乡县北又东经灵寳县北【为晋之桃林塞】河之北岸为芮城县南境【晋之魏邑】又东经陜州北【虢之上阳晋之焦瑕在州境州西北三里为茅津又东四十余里为三门山即底柱在河中】又东经渑池县及新安县北河之北岸为平陆县【虞都及虢下阳茅戎等境】及垣曲县南境又东经河南府治洛阳县北【为周王城河绕北邙之麓】河之北岸为济源县南境【周畿内诸邑及溴梁郫邵俱在焉】又东经孟津县北【古孟津晋之平隂在县东一里】河之北岸为孟县南境【即晋河阳】又东经巩县北洛水自南入焉【即洛汭】河之北岸为温县南境济水自北入焉又东经泛水县北泛水自南入焉【郑虎牢在县西二里县东有泛水杜注所云南泛也出襄城县】又东经荥阳县北【古东虢国郑之京邑及京索二水在县境】河之北岸为武陟县南境沁水自北入焉又东经河隂县北【今河隂古荥阳县地敖山在县西二十里】又东经荥泽县北【践土在县西北】其北岸则获嘉县又东经原武县北【西北五里为衡雍晋军争济及楚庄祀河皆在此 河屡决于原武阳武其新乡汲县之境去河渐逺禹迹不可问矣今考胡氏朏明顾氏景范之説为禹河旧道至濬滑间又取水经注分禹河未徙初徙二图以备春秋时津济处】又东经阳武县北【旧志河在县北二十三里】又东经延津县此【郑之酸枣在县北十五里即廪延 水经注东北经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又东北通谓之延津】又东经胙城县北【水经注大河又东经燕县故城北 南燕国在县西河于是有棘津之名所谓南河也】河之北岸为新乡县及卫辉府治汲县南境淇水自西入焉【汲县为卫牧地 水经注大河又东淇水入焉又东经遮害亭南 淇水合宿胥故渎遮害亭在濬县西南】又东北经濬县西南【禹贡锥指云禹河自东北流入黎阳县界自大伾山西南折而北为宿胥口 大伾山在濬县东二里高四十丈亦名黎阳山宿胥故渎亦在县西南】其西北岸为淇县【卫朝歌地闵二年卫为狄所灭又败之河杜注卫将东走渡河狄又败之此淇县之东也宋桓公逆之河则在濬县之西南矣】及汤隂县东南境【晋中牟在县西所谓河北之中牟也】又东北经内黄县西【卫柯及牵地 内黄故城在今县西十八里县北五里有黄泽胡氏以为河徙乃钟为泽耳】其西北岸则彰德府治安阳县东境【胡相城在县西通典云河亶甲居相其子祖乙圯于相迁于耿传云河水所毁曰圯方舆纪要云安阳县东四十里有永定城永定城东有鲧堤鲧治水时所筑以捍孟门溢河今谓之三刃城洹水在县北】又东北经直大名府之魏县西北【卫新筑在县南】其西岸则临漳县东【汉地理志邺县东有故大河楚语武丁自河徂亳韦昭曰从河内徙都亳也河内即邺南殷墟自河徂亳盖亦为河所圯 邺城在县西二十里】又东北经成安县【晋干侯地】及广平县东至肥乡县合漳水东北流【自此以后水经注所云漳水所经即禹河故道 顾氏曰漳水在肥乡县西北十里自广平流入县境又东北入曲周县界】其东岸则山东临清州之邱县【水经注漳水自斥漳县南又东北经平恩县故城西又东北经南曲县故城西 斥漳今曲周两故城在邱县西北】又东北经曲周县东【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曲周县故城东 故城在今县东北】又北经平乡县东【水经注漳水又北经钜鹿县故城东 钜鹿郡治今平乡县治】其东岸则广宗县西【水经注漳水又歴经县故城西有薄落津 经县故城在今广宗县东二十里】又北经钜鹿县东【大陆泽在县北五里即广阿泽晋之大陆也 水经注漳水又经沙邱台东又经铜马祠东 沙邱台在平乡县东北七十里铜马祠在钜鹿县北七里】又北经南宫县西【水经注漳水又北经南宫县故城西 南宫故城在今县西北三里】又北经新河县西【水经注漳水又北经堂阳县西堂阳县今为新河县】又东北经冀州北【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扶柳县北又北经昌城】

【县故城西又经西梁县故城东又东北经桃县故城北扶柳故城在州西南八十里西梁县在扶柳西北五十里昌城县在州西北桃县在州西北四十五里】又北经束鹿县东【水经注漳水又北经鄡县故城东 鄡县在今束鹿县东北】又东经深州南【水经注漳水又右经下博县故城西又东北经下博城西逶迤东北注下博城在深州南四十五里】又东北经深州东【水经注漳水又西经乐乡县故城南 乐乡故城在深州东北】又东北经武强县及武邑县北【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阜城县北 禹贡锥指云此阜城当在武邑县界 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武邑郡南又东北经武强县北 汉时武强在今武强县南为武邑郡治 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武隧县故城南 武隧故城在武强县东三十里 水经注漳水又东经武邑县故城北 武邑故城今武邑县治县志云漳河在县西北二十里 水经注漳水又东北至昌亭与滹沱河防 昌亭废县在武邑县东北】又东经阜城县西北【水经注漳水又东经弓高县故城北高氏曰弓高故城在今阜城县西南顾氏曰在景州东北四十里】又东经阜城县东北【水经注漳水又东经阜城县故城北 阜城故城在今县东二十二里】其北岸为饶阳县及献县南【水经注漳水又经乐成县故城南 乐成故城在献县东南十六里】又东北经交河县南【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成平县南 成平废县在献县东南九十二里】又东经东光县西北【水经注漳水又东左防滹沱别河故渎 别河故渎即滹沱别支自献县流入东光之滹沱者东光故城在今县东二十里】又东北经南皮县西北又东北经沧州北其北岸则青县南【水经注漳水又东北合清河谓之合口又东北濊水出焉 合口在沧州西青县南二里魏收志浮阳县西接漳水横水入焉谓之合口濊水经三戸亭北青县汉之三戸县也】又东北经静海县北又东北经天津府北东入于海【水经注漳水又东北经章武县西又东北经平舒县南东入海 胡氏曰汉章武平舒二县本静海县城清水漳水合流经此入海】按禹贡锥指禹河自大伾山折而北歴汤隂安阳临漳魏县成安肥乡合漳水至于钜鹿为北过洚水至于大陆之故道自合漳水后河与洚漳并而为一自曲周平乡广宗钜鹿南宫新河冀州束鹿深州衡水武强武邑阜城献县交河沧州青县静海至天津府注于渤海为九河徒骇之道渤海即所谓逆河其入海处则在今昌黎县南昌黎汉絫县碣石在其地碣石逆河皆为海水所渐今据漳水入海图止天津至九河之分则自钜鹿始徒骇最北即河经流鬲津最南其首受河处据胡氏当在南宫县界东经德州北又东经吴桥县南陵县北宁津县南德平县北乐陵县北盐山县东南庆云县南海丰县西北又东北入于渤海

附入河出河诸水

漳水有二源浊漳出山西潞安府长子县西鸠山【水经注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鸠山东过其县南 今长子县西有长子故城】又东经屯留县南屈经其城东绛水注之【屯留晋纯留邑其故城在今县东南十三里 绛氷即禹贡降水漳既合绛故得通称】又东经潞安府治长治县北【水经注又东经壶关县北今长治县东南有壶关故城】又东北经潞城县北其北岸则襄垣县【水经注又东北经潞县北今潞城县西有潞县故城】 又东经黎城县南其南岸则平顺县又东经林县北涉县东南清漳水来注之谓之交漳口【水经注清漳自涉县东南来注之】清漳出山西乐平县沾岭南流经和顺辽州黎城又东经涉县南林县北与浊漳合流又东经彰德府治安阳县北其北岸则磁州又东至临漳县西北【水经注又东出山经邺县西又东经三戸津 今临漳县西有邺县故城三户津在邺西四十里 又东经武城南又东经梁期城南又东经平阳城北 武城故城在邺县梁期城在邺北五十里平城在邺南】又东北经成安县南又经其城东【水经注又东经斥邱县北即裴县南 今成安县西有斥邱故城即晋干侯邑又肥乡县西南六十里有裴城】又东北经肥乡县西又经其城北至曲周县东南合于河【水经注又东北经列人县故城南 在今肥乡县北 又东经肥乡县故城北 城在今县西二十二里 又东北经斥漳县南 今曲周县东有斥漳县故城 此漳水入河之道即禹贡所谓衡漳也自周定王五年河徙而南漳水即行禹河故道至交河县东北复与河合经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入海其后河益徙而南而漳始专达于海矣】

漯水受河自宿胥口始东经滑县西南【水经注漯水自宿胥口又东经滑台城 故白马县治在今滑县西南卫之漕邑也】又东北经濬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黎阳县南 黎阳故城在今濬县东北】又东北经滑县东北【氷经注又东北经凉城县 凉城县在滑县东北】又东北为长寿津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至此与漯别而北漯水又东经开州西又东北经开州北【水经注又东经鐡邱南又东北经濮阳县北 鐡邱即卫之鐡在开州北五里濮阳故城在开州西南】又东北经清丰县南观城县西南【水经注又东经卫国县南 县故畔观也城在清丰南观城西开州北卫五鹿地也】又东经濮州西北【水经注又东经鄄城县北 在今濮州东二十里卫之城濮在州南七十里】又东北经范县西【水经注又东北经范县之秦亭西 范县为齐晋鲁卫四国错壤秦亭鲁地也在县南二里】又东北经观城县东南【水经注又东北经委粟津在县东南六十七里】又东北经朝城县东又东北经莘县东南【水经注漯水经阳平县之冈城西 阳平故城今莘县治冈城在县西南七里莘县为齐卫交界地】又东北经堂邑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乐平县故城东 乐平故城在今堂邑县东南】又北经东昌府治聊城县西【水经注又北经聊城县故城西 故城在今县西十五里即齐之聊摄】又东北经清平县南博平县北【水经注又东北经清河县故城北又东北经文乡城东南又东北经博平故城南右与黄沟合 清河故城在清平县南文乡城亦在清平县南博平故城在博平西北三十里黄沟经文乡城南】又东北经禹城县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援县故城西即齐辕邑在禹城县西北 水经注又经高唐县故城东 即齐高唐邑在禹城西四十里】又东北经临邑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漯隂县故城北 今临邑县西有漯隂故城漯水北去临邑七里汉曰漯阳后汉曰湿隂湿即漯之本字】又东北经济阳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渚县故城南 城在济阳县西南】又东北经章邱县西北【水经注又东北经崔氏城北又东北经朝阳故城南 二城俱在章邱县西北】又东经邹平县西北【水经注又东经邹平县故城北在今邹平县北与齐东县接界】又东北经青城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东邹城北 城在今青城县界】又东北经高苑县北【水经注又东北经建信县故城又东北经千乗县二城间 建信城在高苑县西北千乗县在高苑北二十五里】又东北为马常坈坈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枝流而入海

淇水源出河南卫辉府辉县之共山经淇县境流入濬县西南宿胥口入河【水经注淇水东流经黎阳县界南入河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号其处曰枋头又云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然则春秋时淇水入河之处正在宿胥口至魏武时始遏淇水入白沟也白沟在今内黄县南又北至东光县西入于河亦谓之清水清水本出脩武县黑山东流至淇县合于淇水故淇水亦受清水之名 又洹水出长子县洹山荡水出汤隂县西皆东流注于河河徙后皆至内黄县入白沟】

洛水出陜西西安府商州西熊耳山【水经注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上洛故城即今商州治州西五十里有熊耳山东西各一山状如熊耳山海经谓之讙举山】东北流

经州东又东北经洛南县北又东经卢氏县南【水经注洛水自熊耳山北又东经卢氏县南阳渠关北又东经卢氏县故城南有卢川水注之又东经高门城南 阳渠山在今卢氏县西南五十里高门城在今卢氏县东】又东北经永宁县南【水经注又东经黄亭南又东经荀公溪口又东经龙骧城北 黄亭在永宁县西八十里荀公谷在永宁县西南龙骧城在永宁县西四十里】又东北经宜阳县北【水经注又东经经宜阳县南又东经宜阳县故城南又东合黒涧水又东北出散关南 宜阳故城在今县东北十四里黑涧水在宜阳东北二十里散关今宜阳县东三十里九曲城是】又东北入河南府治洛阳县南与涧瀍合【水经注又东经河南县南】瀍水出洛阳县西北五十里之谷城山东流经府城北至洛阳故城西而南流入洛涧水出渑池县东北二十三里之白石山东流合谷水遂兼有谷水之称谷水出渑池县南山中谷阳谷东北流经县南又东北至新安县南又东北合涧水引而东又折而南至河南府城西故苑中入于洛【襄二十四年谷洛鬬毁王宫宜在此 胡氏曰周王城即郏邑汉为河南县其故城在今洛阳县西北下都即成周汉为洛阳县其故城在今洛阳县东北二十里古时涧水经河南故城西入洛瀍水经河南故城东入洛故涧水东瀍水西为王城而瀍水东为下都洛诰之文甚明自周灵王壅谷水使东出于王城北合瀍水南入洛而城西之涧水遂为死谷东汉建都洛阳明帝复堨谷水使出都城北为千金渠又引其水绕城南为阳渠与千金渠防东过偃师县南以至于洛而禹贡东防涧瀍之旧迹与洛诰涧东瀍西之遗制无复存焉者矣】洛水又东北经洛阳县东南伊水从偃师县西来合焉【水经注洛水又东经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又东经偃师县南【水经注洛水合伊水又东经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又北经偃师城东东北歴鄩中经訾城西又东经訾城北 缑氏故城在今偃师县南二十里鄩中在今偃师县东南巩县西南訾城在巩县西南四十里】又东经巩县故城南又东北至洛口入河【水经注又东经巩县故城南又东浊水注之即古湟水也又东北入于河 巩县故城在今县西南三十里今县隋所迁也湟水即春秋王猛居于皇是也洛口在巩县故城东北三十里今县北少东八里所谓洛汭亦名什谷今洛水自巩县界东过汜水县北又东从满家沟入河而洛口乃移于东非复古之什谷矣】

伊水出河南河南府卢氏县东南闷顿岭【水经注伊水出南阳县西蔓渠山 蔓渠山即熊耳之支峯一名东峦山一名闷顿岭在今卢氏县东南一百六十里】东北流经嵩县南【水经注东北经东亭城南又屈经其亭东又东北经郭落山又东北经陆浑县南又北歴崖口下又东北经伏流岭东 东亭城在今嵩县西南七十里陆浑即嵩县治崖口即三涂山也在嵩县西南十里伏流岭在崖口北三十里许】又东北经伊阳县西又北经河南县南【伊阳县唐先天元年分陆浑县置以伊水与陆浑分界故名 水经注又东北经新城县南又北经高都城东又东北经前亭西又北过伊阙中 新城在今洛阳县西南五十里本戎蛮子邑汉为县高都在洛阳县西南前亭即前城在洛阳县西南五十里伊阙即阙塞一名阙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又东北入于洛【水经注又东北至洛阳南经员邱东又东北入洛 员邱在洛阳县东三十里委粟山下】汾水出山西太原府忻州静乐县北管涔山【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今静乐县本汉汾阳县地管涔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南流经太原府治阳曲县西【水经注南流与东西温溪合又南经汾阳县故城东 汾阳故城在今阳曲县西北水经注又南与酸水合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隂水注之又南经阳曲城西 阳曲故城在今府治阳曲县东】

【北四十五里 府治东北八十里有大盂城晋盂邑】又东南经太原县东【水经注又东南经晋阳县东晋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明地理志太原本元平晋县洪武四年移于汾水西故晋阳城之南关八年更名太原则今之太原正故晋阳也晋水出县西瓮山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即此 太原故唐国叔虞始封犹号曰唐】又南经清源县东其东岸则榆次县徐沟县【水经注又南经梗阳县故城东又南洞涡水从东来注之梗阳城在今太原县南六十里清源县南一百二十步晋祁氏邑】又南经交城县文水县东其东岸则太谷县祁县【水经注又南经大陵县东又南经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注之 大陵故城在文水县北十二里平陶故城在文水县西南二十五里晋平陵邑在县东北二十里祁邑在祁县东南八里阳邑箕城在大谷县境】又西南经汾州府治汾阳县及孝义县东其东岸则平遥县介休县【水经注又南与石桐水合又西南经介休县故城西又南经冠雀津又南入河南界经永安县西 石桐水即緜水出介休县緜山冠雀津在介休县西十二里永安故彘县也厉王流于彘即此今为孝义县又平遥县西十二里有晋中都邑介休县东南有介山一名緜山又有随城又东北有邬邑】又南经灵石县西其西岸则汾西县【灵石本介休地元和志汾河在县北十步】又南经霍州及赵城县西【水经注又东与彘水合又南经霍城东又南霍水入焉 彘水出太岳山即霍太山也在赵城东北四十五里霍城故霍国晋霍邑今为霍州霍水出霍太山西南经赵城南又西注于汾】又南经洪洞县西【水经注又南经杨县西 今洪洞县东南有杨县故城故杨国】又西南经平阳府治临汾县北又经其城西【水经注又南经髙梁县故城西又南经白马城西又南经平阳县故城东又南与平水合 高梁故城在临汾县东北三十七里即晋高梁之墟白马城即平阳府治平阳故城在临汾县西南汾水之西又府城西北有晋狐厨邑平水东经狐谷亭即此又府治东为晋平阳邑】又南经襄陵县东【水经注又南经襄陵县故城西 晋郤犨之邑故城在今县东南汾水在县东一里】又南经曲沃县北又经其西南其西北岸则太平县【水经注又南经临汾县东又屈从县南西流经绛县故城北 临汾县今太平县也绛县故城在今曲沃县南晋新田汉置绛县】又西经绛州南浍水自东入焉【水经注又西经虒祁宫北又西经魏正平郡南又西经王桥浍水入焉 虒祁宫在绛州南正平郡今绛州治绛州故贾国】浍水出曲沃县东浍山西过其县南又西注于汾水【水经注浍水出绛县东西南与绛水合又西南过虒祁宫南又西至王桥注于汾水晋新田在曲沃县西南汾水在其西浍水在其南故韩献子曰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浍水一名少水】

【齐侯伐晋封少水而还是也 绛水见涑水注】汾水又西经稷山县南【水经注又西与古水合又西南经长修县故城南又西经清源县城北长修故城在稷山县东清原城在稷山县西北二十里晋清原地一名清】又西经河津县南其南岸则万泉县【水经注又经冀亭南又西与华水合又经稷山北又西经邓邱北又西经耿乡城北 冀亭故冀国在河津县东稷山在河津县东稷山县南五十里下有稷亭晋侯治兵于稷即此又河津县南十二里有耿乡城为古耿国】又西注于河【水经注又西经皮氏县南又西至汾隂县北西注于河 河津县西二里有皮氏故城荥河县北有汾隂故城唐改曰寳鼎元和志汾水在县北二十五里后土祠下西注于河明隆庆四年东徙由河津县葫芦滩南入河】

涑水出山西绛州闻喜县东山黍葭谷西流经其县南与洮水合【水经注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洮水出闻喜县清野山西流合涑水又西经董泽陂又西经桐乡城北又西南经左邑故城南故曲沃也 周阳城在闻喜县南董泽陂在闻喜县东北三十里桐乡城在闻喜县西南左邑本晋曲沃秦置左邑县汉改闻喜县 涑水合洮水亦通称洮水传能宣汾洮是也 今绛县西北有绛水即涑水之上流也而水经注云绛水西北流注于浍疑道道改矣】又西经安邑县北又西经猗氏县东又西经其县南【水经注又西经王官城北又西南经安邑县西又西经猗氏县故城北 王官晋邑其故城在猗氏县南二里又猗氏县西有令狐城西北有庐柳城】又西经临晋县南芮城县北【水经注又西经郇城郇瑕氏之墟也又西南经解县故城南又西南经瑕城 郇城在临晋县东北十五里解县故城在临晋县东南十八里即晋解梁城又东南有旧襄城又东南十八里有桑泉城瑕城未详其处据水经注应在解梁之西南】又西经蒲州府治永济县东又西南注于河【水经注又西南经张阳城东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 蒲坂汉县在今蒲州治东南五里为晋河曲又南三十六里有覊马城东北二十八里有涑水城即涑川】

渭水出陜西兰州府渭源县西鸟防山【水经注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防山 汉首阳县西魏改曰渭源鸟防山在县西二十里】东流经其县南又东经巩昌府治陇西县北【水经注渭水自首阳县南又东经襄武县又东南经其县东北又东南经獂道县故城西又东经武城县西 襄武故城在今陇西县东南五里獂道故城在陇西县东南二十五里武城故城亦在陇西县界】又东南经宁逺县北又东经伏羌县北【水经注又东经落门西山又东经冀县北 落门聚在今伏羌县西十里伏羌本汉冀县秦冀戎地】又东经秦安县南秦州北【水经注又东经上邽县北封山之隂又东南与神涧水合又东南得歴泉水又东出桥亭西又南得借水口上邽故城在秦州西南借水口在秦州南】又东南经清水县西又经其南【水经注又歴桥亭南而入緜诸县东与东亭水合又东南合泾谷水又东伯阳谷水入焉又东南苖谷水注之 并在今清水县界清水县秦非子始封于此】又东入鳯翔府陇州南界【水经注又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经南由县南东与楚水合 南由县本汉汧县地在今陇州东南百二十里渭水在南由县南四十里】又东经寳鸡县南汧水自北入焉【水经注又东合南山五谿水又东经陈仓县南又东与阳谿合又东经郁夷县故城南汧水入焉右则磻溪水注之 陈仓城在今寳鸡县东北二十里郁夷故城在今陇州南五十里汧水出陇州西东流入渭】又东经鳯翔府治鳯翔县南【秦雍都】又东经岐山县南【周西岐地】又东南经扶风县西南郿县北【水经注又东经石原南又东经五丈原北又东经郿县故城南 石原五丈原俱在郿县西郿县故城在令县东北十五里】又东经武功县南盩厔县北【水经注又东经武功县北斜水从南来注之又东经马冡北又经武功县故城北又东经美阳县南雍水从北来注之又东经郿坞南又东合洽谷之水又东芒水从南来注之 斜水经五丈原东入渭马冡在武功县东十余里武功故城在郿县东四十里美阳故城在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郿坞在郿县东北十五里洛谷之水今盩厔县西南有骆谷关芒水人渭处在厔县东南】又东经兴平县南又东经鄠县北【水经渭水篇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又东北经黄山宫南就水注之又东合田溪水又东经槐里县故城南又东合甘水 按水经涝水甘水各自入渭而郦注则云甘水又东得涝水口又东北经鄠县故城西又北入渭似甘水合涝水入渭疑简脱误今则涝与镐潏诸水俱合沣水入渭 槐里县在槐里故城西黄山宫在兴平县西南三十里槐里故城在兴平县东南十一里鄠县故城在今鄠县北二里涝水出鄠县西南 鄠县本崇国地又西周之丰邑】又东经咸阳县南丰镐二水自南入焉【水经注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又东北与镐水合又东北经渭城南潏水注之 丰水出鄠县东南自今长安县界西北流经咸阳县东南三里注于渭镐水上承镐池于昆明池北西北入渭在今咸阳县界渭城故城在今咸阳县东北十七里潏水入渭在长安县界】又东经西安府治长安县咸宁县北其北岸则泾阳县三原县【水经注又东分为二水又东与潏水枝津合又东经长安城北又东合昆明故渠又东经覇陵县北霸水合浐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又东防成国故渠长安故城在今西安府西北十三里霸水入渭处在今咸宁县界成国故渠亦在咸宁县界今涸】又东经高陵县南泾水自北来合焉【水经注又东与高陵分水又东泾水注焉 高陵故城在今高陵县西南二里泾水在高陵县西南三十里阳陵故城入渭】又东经临潼县北漆沮二水自北入焉【水经注渭水合泾水又东经鄣县西又经新丰故城北又东经鸿门北又东石川水南注焉又东戯水注之 鄣县故城在临潼县东北新丰故城在临潼县东北十四里又县东十七里有鸿门坂戯水入渭在县东三十里按书传彚纂漆水出同官县东北又西南合铜官水又西南至耀州与沮水合沮水出中部县西北又东南流经宜君同官二县至耀州南合漆水又东南入富平县名石川河又南至临潼县北入渭水如此则漆水在沮水之东禹贡不应先言漆而后言沮也水经注以浊水上承云阳大黒泉者为漆水东南至栎阳县界合沮水似可从云阳今淳化县栎阳故城在今临潼县东北七十里 临潼县骊戎国也秦献公徙都于此名栎阳】又东经渭南县北【水经注又东经下邽县故城北下邽城在今渭南县北五十里】 又东经华州北【水经注又东经郑县故城北又东与石桥水防 郑县故城在今华州北石桥水在州东晋武城在州东北秦棫林在州境】又东经华隂县北洛水入焉【水经注又东经平舒城北又东经长城北又东经华隂县北洛水入焉又东经定城北 平舒城在华隂县西南十里长城在县西二里定城去今潼关县三十里 洛水即诗瞻彼洛矣之洛周语幽王时三川震韦昭注泾洛渭也与伊洛之洛有别尚书孔传汉书顔注并以洛水为漆沮之水按秦汉时关中有郑白二渠沮水始循郑渠入洛古时沮水洛水自各入渭未可指洛为漆沮也明成化中洛水改流自朝邑县南经趋于河不复至华隂入渭矣】又东入于河【汉志渭水至司空入河司空城在今华阳县东北五十里所谓渭汭也隋唐以后渭口移而南在永丰仓入河今华隂县东北三十五里是也胡氏曰疑今洛水入河处即古渭汭】泾水出陜西平凉府平凉县西笄头山【地理志泾阳县笄头山泾水所出汉泾阳今平凉县地】东北流经其县北又东经华亭县东北【华亭汉汧县地】又东经泾州北【元和志泾水在州东一里】又东经长武县北【长武县本汉鹑觚县地唐为宜禄县】汭水入焉【汭水出陇州西四十里东流过长武县南而东注于泾】又东经邠州北【邠州本汉漆县唐为新平县元和志泾水西自宜禄县界流入】又东南经淳化县西【淳化本汉云阳县元和志泾水在云阳西南二十五里】又南经永寿县东【永寿本汉漆县元和志泾水自新平县界流入】又南经醴泉县东【醴泉本汉谷口县长安志泾水出九嵏山谷口故谓之谷口今县东四十里谷口城是】又东南经泾阳县南【本汉池阳县泾水在县南七里 成十三年晋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晋师济泾及侯丽而还襄十四年晋帅诸侯之师伐秦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即此水也】又东南经高陵县西南入于渭水【县志云泾水至县西南上马渡入渭】

附济水

济水出河南懐庆府济源县西北八十里之王屋山为沇水【水经注济水出河东垣县王屋山盖山与山西垣曲县接界也】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屈从县东南流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此河北之济也按汉志济水至河内武德县入河武德在今武陟县东南直成皋大伾山胡氏曰此言禹迹也其后由温县入河则南直巩县不与昔同今故道尽湮于河惟自济源县从枝津之合溴水者至孟县东南入河南直孟津其流益短矣 溴水出济源县西北原山东南入河襄十六年防于溴梁即此】絶河而南溢为荥泽【荣泽在今荥泽县南即潘党逐魏锜处东汉后塞为平地其闵二年狄伐卫战于荥泽乃卫地当在河北 胡氏曰禹时荥泽渟而不流至周已导为川与陶邱复出之济相接然河济犹未通波及周之衰有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与济汝淮泗防者而河始与济乱鸿沟首受河处一名蒗荡渠亦名汴渠又名通济渠即今河隂县西二十里之石门渠也水经直谓之济水】济水自入河之后与河合流东过汜水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至河隂县西北出河东经东西两广武城及敖山之北又东合于荥渎【此水经注所谓合河之济与出河之济也此济分河东南流即鸿沟汴渠之源汉明帝时王景作浚仪渠亦即此也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堑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故世亦称石门水此河隂石门也西去河三里荥渎即荥川周礼职方氏其川荥洛是也荥泽在渎南二十里渎首受河处亦有石门谓之荥口石门在敖山东 广武山在河隂县东北十里荥泽县西二十里山有二城各在一头敖山在荥泽县西北十五里宣十二年传晋师在敖鄗之间即此山上有城秦置仓于中亦曰敖仓城 邲水在敖山北水经注济水于此又兼邲目宣十二年晋楚战于邲即此】又东索水注之【水经注索水出京县西南即古旃然水东北流至荥阳城北而北注于济襄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旃然即此 京县今为荥阳县荥阳故城在今荥泽县西南十二里】又东与济隧合【水经注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经卷县故城东又南经衡雍城西与出河之济防又南防于荥泽 襄十一年诸侯伐郑济于济隧即此卷县故城在今原武县西北七里衡雍城在原武县西北五里僖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即此】又东经荥泽县东北【水经注又东经垂陇城北又东南经厘城东垂陇城在荥阳县东北文二年盟于垂陇即此又东二十里有厘城隐十年公防郑伯于时来即厘也亦曰郲】又东京水注之【水经注黄水源京县世谓之京水东北流经荥泽而北注于济】又东分为二水其枝渎曰北济【与濮水别详于后】南济为济水之经流东经原武县南【水经注又东南流入阳武县歴长城东南流蒗荡渠出焉 按长城在原武县西蒗荡渠分济东南流经阳武之南中牟之北则水经所云过阳武县北非今之阳武也 水经注又东北经阳武故城南 阳武故城在今阳武南】又东北经封邱县南【水经注同县西南七里有黄池】又东经开封府治祥符县北【水经注东经大梁城北 大梁城在今开封府治西北】又东经陈留县北【水经注又东左经仓垣城又东经小黄县故城北仓垣城在县西小黄城在县东北三十里郑之牛首在县西南十一里】又东经兰阳县东北【水经注又东经东昏县故城北又东经济阳县故城南 东昏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即宋之户牖济阳城在县东五十里】又东至曹州府治荷泽县西南【水经注又东至寃朐县南 寃胊城在府西南四十里】又东北至曹州府东南定陶县东北分为二南为荷水合泗入淮北出者为济渎【水经注济水自定陶县南又东北经定陶故城南又屈从县东北流又东经陶邱北又东至乗氏县西分为二南为荷水北为济渎 菏泽在曹州府治东南三十里今涸陶邱在定陶县西南七里乗氏即春秋乗邱地在曹州府曹县东北五十里 胡氏曰自荥口至陶邱皆后世荥渎所经非禹迹也 按菏水与菏泽有别禹贡又东至于菏谓菏泽也在曹州府东南三十里济水之北出者防于菏泽而后东北至大野菏水则菏泽之分流也禹贡导菏泽被孟猪即左传之孟诸在虞城县西十里接商邱县界菏泽今涸菏水今附淮水条】济水又北注于钜野泽【钜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哀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即此 水经注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 胡氏曰济水自菏泽东北流絶钜野泽而北合洪水以至安民亭南者禹之旧迹也不知何年改从泽西之清水而绕泽北以防汶谓之清口其泽中之道自洪口至清口则无水故水经注曰故渎今防通河经钜野县东北七十里去故城已逺并清水防汶之故道亦湮没不可考矣】又北至汶上县西北东平州西南防于汶【水经注济合洪水又东北过夀张县西安民亭南汶文从东北来注之 洪水上承钜野泽北行一百二十里至于清口清口者防汶之口也故济水亦曰清水 夀张故城在今东平州西南西北去夀张县五十里又州西南十里有安民亭济汶合处 汶水今亦附淮水条】又北经梁山东【水经注同 梁山在东平州西南五十里下有梁山泺】又北经夀张县东北【水经注又北经须朐城西又北经防乡东又北经须昌县西 须朐城即须句国在东平州西南乡乡在夀张县南庄二十八年筑郿即此须昌城在东平州西北十五里】又北经东阿县西北【水经注又北经鱼山东左合马颊水又北经清亭东又北经谷城县西又北经周首亭西 鱼山在东阿县西北八里清亭在县东北四十里隐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即此谷城即齐谷邑今东阿县治周首亭为齐周首邑在东阿县东 齐济鲁济分于县南】又东北经茌平县东南平隂县西北【水经注又北经临邑县东又北经平隂城西 临邑今茌平县地县有石门即齐郑防处平隂即襄十八年齐侯御晋师处城南有防门】又东北经长清县北齐河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垣苗城西又东北经卢县北又经卢县故城北又东北与中州水合又东北右防玉水 胡氏曰以上俱在长清县境垣苗城在县东北对岸则齐河县卢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高弱以卢叛即此中川水出山茌县在县东北玉水经祝阿县亦在县东北】又东北经济南府治歴城县北【水经注又东北泺水出焉 桓十八年公防齐侯于泺即此杜注在歴城县西北入济】又东北经华不注山北【水经注同 山在歴城县东北十五里山下有华泉成二年鞌之战三周华不注即此 水经注又东北经台县北 台县亦在歴城县东北】又东北经章邱县北【水经注又东北经菅县故城南石纳百脉水 菅城在章邱县西北三十里百脉水在县东南】又东经邹平县北【水经注又东经梁邹县北 梁邹城在邹城县北四十里】又东北经高苑县南【水经注又东北经临济县南 临济城在高苑县西北二里】又东北经博兴县北【水经注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又东经高昌县故城西又东经薄姑城北又东北经利县西又东北经乐安故城南 平州在今博兴县博昌城南三十里高昌在县西南薄姑城在县东北十五里利县故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乐安故城即博昌城也在县东北 按时水西通济亦当在博昌城南时水出临淄县西南亦曰耏水襄三年齐晋盟于耏外即此高苑下有苑时即春秋之干时】又东北经乐安县北【水经注又东北至甲下邑南东歴琅槐县故城北 甲下邑不可考琅槐城在乐安东北一百十里】又东北入于海【水经注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又东北入海 渤海在乐安县东北一百三十里 胡氏曰济水自东平以下唐人谓之清河至宋又有南北清河之名南清河则泗水北清河则济渎也南渡后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黄子鸿曰今小河所经自歴城以东至乐安皆古济水所行而大河所经自歴城以上至东阿固皆济水故道而自歴城东北如济阳齐东青城诸县则皆古漯水所行蒲台以北则故河水所经也盖大河兼行河漯二渎其小河所行则济水故道也 按清河自歴城入济阳不知何年所决唐时清河入海之故道则当自章邱以东接今小清河也又小清河旧从高苑博兴二县北金皇统中始改从县南又东北至乐安县由马车渎入海渎在县东北五十里今为高家港】北济自荥泽县东经原武县西北又东经阳武县南延津县东南又东至封邱县西分为濮水【县东四十里有平邱故城昭十三年防于平邱即此】又东经曹州府南又东北与濮水防濮水上承济水于封邱县【阚骃曰首受别济即北济也郦道元曰濮有二源一上承济水于封邱一受河于酸枣方舆记要曰封邱县此有濮水今涸水经注谓自酸枣首受河而东北注盖与封邱之濮渠异源而同流也】东北流经曹州府北又东南合北济与济水同入钜野【按庄二十七年公防齐侯于城濮僖二十八年晋败楚师于城濮濮水在濮州南七十里城濮亦在州南七十里临濮水也故隋置临濮县又僖二十八年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杜注陈留长垣县有宛亭近濮水在今长垣县北定八年齐郑盟于曲濮高氏曰为濮水折处应在今封邱胙城之间哀二十七年齐师救郑及濮雨不涉当在曹州府东北】

禹酾二渠自黎阳宿胥口一北流为大河一东流为漯川周定王五年已未当鲁宣公之七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经滑县北濬县南【水经注河右经滑台城又东北经黎阳县南又东北经凉城县 滑台城在滑县西南相传卫灵公所筑卫戴公庐于曹在城之东北黎阳故城在濬县东北其西南有黎山即大伾山凉城县在滑县东北】又东北为长寿津【长夀津在滑县东北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夀津六十里】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注谓之大河故渎【王氏曰自汉以来长夀津为黄河故道南北朝时黄河自漯河入海因谓之故渎】大河故渎东北经开州西【水经注故渎东北经戚城西戚城在开州北七里哀二年晋纳卫蒯瞔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杜注是时河北流过元城界戚在河外晋军已渡河故欲出河右而南】又经内黄县东【水经注故渎经繁阳故城东繁阳城在内黄县东北二十七里胡氏曰即卫之澶渊】又北经清丰县西【水经注故渎又北经隂安县故城西 隂安故城在清丰县西北二十五里】又东北经南乐县西北【水经注故渎又东北经昌乐县故城东 昌乐故城在今南乐县西北三十五里】又东北经南乐县东北【水经注故渎又东北经平邑郭西 平邑城在南乐县东北七里】又东北经大名府元城县东而至沙麓山【水经注故渎又东北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邱堰堰南分屯氏河出焉元城故城在府东顾氏曰沙麓山在府东四十五里僖十四年沙麓崩即此】又东北经堂邑县西又屈经其北【水经注故渎又东北经干县故城西又屈经其北 干城在堂邑县西南五十里齐之棠邑也】又东经清平县南【水经注故渎又东经贝邱县故城南 贝邱故城在今清平县西南】又东经博平县北【齐博陵邑 水经注故渎又东经甘陵县故城南又东经艾亭城南又东经平晋城南 甘陵在清河县东南艾亭在博平县界平晋未详】又东北经高唐州西南【齐灵邱邑 水经注故渎又东北经灵县故城南别出为鸣犊河 灵县故城在博平县东北四十里高唐州西南二十里】又东北经平原县西南【水经注故渎又东经鄃县故城南 鄃县故城在平原县西南五十里】又东北经平原县西北【水经注故渎又东经平原故城西而北絶屯氏三渎又北经绎幕县故城东北 刘垧曰平原故城在平原西南五十里括地志则云在东南十里绎幕县在平原县西北二十里】又西流经陵县西【水经注故渎又西流经鬲县故城西 鬲县故城在今陵县北】又北经景州南【水经注故渎又北经脩县故城东 脩县故城在景州南】吴桥县西【水经注故渎又北经安陵县西安陵故城在今吴桥县西北吴桥县南里许有鬲津枯河详前鬲津】又北至东光县西北交河县东【水经】

【注故渎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 东光故城在今东光县东交河古成平县】大河自宿胥口徙流至交河县合漳水复归禹河故道又东北经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入海此周定王五年至西汉末大河之所行也春秋隐公元年己未至宣公七年己未为一百二十年河徙适当春秋之半今具两图则前后济河处不至混淆矣

淮水出河南南阳府桐栢县东桐栢山东流经信阳州北【淮水在州城北四十五里】其北岸为确山县境【淮水北去县四十里 县北二十里有道城为道国】又东迳罗山县北【南去县二十里 旧有罗水北入淮昭五年楚子以驿至于罗汭应在县境】其北岸则正阳县境【北去县八十里县东有江国】又东经息县南【淮水在县南五里息县古息国】又东经光山县北【南去县八十里】又东经光州北【淮水在州城北六十七里西十二里有黄城为黄国】 又东北经固始县北【南去县七十里 县西北七十里有期思城为蒋国东北有蓼城冈为蓼国】又东北经颍州府南汝水注之【淮水在府城南一百十里又东流十余里汝水自河南流入焉谓之汝口 水经注淮水又东经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胡氏曰原鹿县即春秋之鹿上故城在今颍州南富陂之西汝水经其城西而南入于淮】又东经霍邱县北【南去县三十里 水经注淮水又东北穷水入焉穷水出安丰县穷谷按安丰故城在今霍邱县西南昭二十七年楚与吴师遇于穷应在霍邱之西南也】又东经颍上县南颍水注之【淮水在县南六十里又东三十五里即东西正阳镇颍水自河南境流经此入于淮谓之颍口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即颍水入淮处也】又东北经夀州北【淮水去州城二十五里肥水自南流入焉谓之肥口亦曰灌口水经注淮水又东经夀春县北肥水注之 胡氏曰肥水在州东北十里自合肥来注于淮 水经注淮水】

【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东南流注于淮 胡氏曰夏肥水在夀州西北至下蔡故城西南十里入淮 夀州为楚之州来昭二十三年鸡父之战楚师大奔州来遂为吴地哀二年迁蔡于此更谓之下蔡定四年吴入郢舍舟淮汭淮汭近州来地又州之西南有鸡父城】又东北经懐逺县南沙水注之【淮水在县南一里流经荆涂两山之间至县城东稍折而北涡水自河南境流入焉谓之涡口荆山在县西南一里涂山在县东南八里隔淮对峙隂沟篇云涡水受沙水于扶沟县东南流经荆山又东注于淮 水经注淮水又北沙水注之续述征记曰汴沙到浚仪而分汴东注沙南流至义城县西南而东注于淮谓之沙汭义城县故城在今懐逺县东北十五里魏收志云沙水即今祥符县东南首受汴之蔡河也按水经注沙水入淮在涡口之东惟禹贡锥指荥阳引河图列于涡口之西盖沙水本鸿沟之经流故桑钦】

【谓之隂沟水郦道元谓之蒗荡渠并不立沙水篇名于夏肥水入淮之处则曰肥水受沙水之目于沙水入淮之处直曰濄水注之然则水经注在过口之东者即濄水之支流锥指列于濄口之西者乃夏肥水之入淮也并存之以俟考 县东北四十五里有向城为向国】又东经鳯阳府北【南去府城十里府治鳯阳县为楚之钟离】又东北经临淮县北【淮水自鳯阳府而东又折而北又二】

【十余里而经临淮县城北稍东曰新河口濠水自南流入焉谓之濠口】又东北经五河县南【淮水又东北流八十里而经五河县城东南一里有浍河沱河潼河漴河自县西北次第流入与淮为五河因谓之五河口】又东经泗州城南盱眙县北【淮水在泗州城南一里淮之南岸去盱眙县城北二里两城相距凡七里汴水自河南境流经泗州城东而合于淮谓之汴口胡氏曰汴水东流经彭城县北而流入于泗唐贞元中韩愈佐徐州幕有诗云汴水交流郡城角是其时汴水犹于州城东北隅合泗入淮也不知何年改流从夏邑永城宿州灵壁虹县至泗州两城间而入于淮宋时东南之漕率由此以达京师南渡后渐堙元泰定初河行故汴渠仍于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废 泗州北八十里有大徐城古徐国也昭三十年吴阖闾伐徐防山而水之遂灭徐 盱眙县为吴善道也 淮流至此乃盘折而北又二十余里而洪泽阜陵泥墪万家诸湖滙于淮之东岸淮水涨溢恒在于此】又东北经清河县南泗水注之【淮水经县南五里泗水自北流入焉谓之泗口亦曰清口今黄河夺泗之流为黄淮交防之冲淮之南岸则运河流入所谓清江浦曰也 河渠考明隆庆四年淮决于高堰万歴三年复决河臣潘季驯以为髙堰淮扬之门户黄淮之关键也欲导河以入海势必借淮以刷沙于是筑高堰堤起武家墪经大小涧歴阜陵湖周家桥翟坝以捍淮之东侵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简张福二口淮水每从此泄入黄河致淮水力分而清口淤浅于是并筑堤以捍之使淮无所出黄无所入于是全淮毕趋清口防于大河以入海而河与漕俱治盖高堰之筑始于汉末之陈登脩治于陈瑄而复于季驯云】又东经淮安府城北又东经安东县南而入于海【淮水自清口而东五十余里而经淮安府城北去城五十里而近又东九十里经安东县城南又东北五十余里即海口也】汝水出河南汝州鲁山县西五十里大盂山黄栢谷【水经注汝水出南阳鲁阳县之大盂山 鲁阳县今鲁山县也大盂山在县西五十里】又东北经汝州南【汝水篇东南过梁县北 梁县在今汝州南四十五里东南二十里有霍阳山哀四年楚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即此又西南有戎蛮子国】又东南经郏县南其西南岸则保丰县【汝水篇又东南经郏县南 昭十九年楚令尹子瑕城郏即此又县西四十里有城父城】又东南经叶县北其东北岸则襄城县【汝水在叶县北二十三里襄城县南一里水经注汝水又东南经定陵县故城北 定陵故城在舞阳县北自定陵城北通颍水于襄城县颍盛则南】

【播汝泆则北注 又叶县东北一里有水北三十里有湛水俱另详于后】又东南经郾城县北【水经注汝水又东南经郾县故城北又东南经邓城西 郾县故城在今郾城东南又东南三十里有邓襄城桓二年蔡侯郑伯防于邓即此又楚召陵在县东四十五里】又东南经上蔡县南其西北岸则西平县【水经注汝水又东经悬瓠城北悬瓠者汝水枝别左出西北流又屈西东转又西南防汝形若垂瓠也 明地理志元末堨断故汝而以西平县西南云庄诸石二山间所出之水谓之汝水经上蔡县西嘉靖九年复塞改为洪河上流 上蔡县故蔡国西平县西有栢国】又东南经汝宁府治汝阳县南其南岸则正阳县【水经注汝水又东南经平固县南安成县故城北 平舆故城在今汝阳县东北安城故城在今汝阳县东南 汝阳县古沈国】又东南经新蔡县南其西南岸则息县【水经注汝水又东南经平陵亭北又东南经阳乡北又东经乐亭北又东南经新蔡县故城南 乐亭即栎亭在新蔡县东北昭四年吴伐楚入栎即此】又东经颍州府治阜阳县南入于淮【水经注汝水又东南经壶邱城北又东经褒信县故城北又东南经原鹿县故城西南入于淮所谓汝口 壶邱故城在新蔡县东南文九年楚侵陈克壶邱即此褒信故城在息县北元和志汝水在息县北八十里原鹿在颍州府治南 明地理志颍州南有汝水自河南息县流入经朱皋镇入淮】

湛水出鲁山县东北鱼齿山【水经注湛水出犨县鱼齿山西北东南流歴鱼齿山下为湛浦方五十余步襄十六年战于湛阪即此 鱼齿山在鲁山县西北汝州东南五十里犨县故城在鲁山县东】又东南经叶县北【水经注湛水又东南经蒲城北京相璠曰昆阳县北有蒲城蒲城北有湛水昆 阳故城在叶县北】又东入汝【水经注湛水又东于汝水九曲北东入汝】滍水【即泜水】出鲁山县西之尧山【滍水篇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水经注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滍水出焉】东经鲁山县南又经县东【水经注滍水又东经鲁阳县故城南又东经应城南应城古应国在鲁山县东三十里水经注滍水又东经犨县故城北犨县在鱼齿山下襄十八年楚伐郑次于鱼齿之下鱼齿之下涉滍水也】又东南经叶县北于襄城县南东入汝【水经注滍水又东南经昆阳故城北东经东不羮亭于定陵城北东入汝】颍水出河南河南府登封县西北少室山【水经注颍水有三源右水出阳干山之颍谷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是也中水导源少室通阜东南流经负黍亭东定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左水出少室南谿与右水俱东合中水为颍水少室山在今登封县西阳干山在县西南负黍亭在县西南二十七里】又东南经登封县南【水经注颍水经阳城县故城南又东出阳城关歴康城南 阳城故城即今登封县】又东南经禹州北【水经注颍水又经上棘城西又屈经其城南襄十八年楚师伐郑城上棘以涉颍者也又东经阳翟故城北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杜注阳翟县 阳翟本元钧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州万歴三年避讳改禹州 明地理志禹州北有颍水下经襄城一名渚水】又东南经许州府治石梁县西襄城县东北【水经注颍水又南经颍隂城西 颍隂故城在府东北旧许昌典农都尉治后改为县今许州府是也】又东南经临颍县北【水经注颍水东南流经繁昌故县北又东南歴临颍县 繁昌故城在临颍县北三十里 水经注颍水自临颍县西小防水出尔雅曰颍别为沙颍水又东南经泽城北即古城皋亭定四年盟于皋鼬杜注繁昌县东南城皋亭是也】又东经西华县南其南岸则商水县【元和志颍水在西华县南二十里南顿县西北三十里 水经注西华县北有习阳城颍水经其南又东南经博阳县城东 博阳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南顿今商水县古顿国】又东南经陈州府治淮宁县南【水经注颍水又东南经陈县南 陈县今陈州府治陈都宛邱也汉志蒗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即沙水也】左折而南经项城县北【水经注颍水又东南左防交口交口即新阳堰新沟颍水自东堰南流经项县故城北又东合谷水 新阳堰即百尺堰在项城县北三十五里项城县古项国】又东南经颍州府治阜阳县北【水经注颍水又东南流经胡城东胡城故胡国在颍州府西北二里】又东南至颍上县东南入于淮【水经注颍水又东南汝水枝津注之又经慎县故城南又东南经蜩蟟郭俗谓之郑城又东南入于淮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盖颍水之防淮也 慎县故城在颍上县西北哀十六年吴入伐慎白公败之是也又郑城即今颍上故城在颍上县南】

濄水受沙水于陈州府扶沟县东【郭景纯曰大水溢出别为小大也】又东南经太康县西又东经其县北【水经注濄水又东南经阳夏县西又东经邈城北 阳夏今太康县】又东经睢州南【水经注又东经大棘城南宣二年战于大棘是也在睢州东 又东经安平县故城北陈留风俗传曰大棘乡故安平县也】又东乡鹿邑县北【水经注濄水又东经鹿邑城北 陈鸣鹿在县西十三里 又东经武平县故城 武平故城在鹿邑县北水经注濄水又东经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注于东北入谷为死濄濄水又南东屈经苦县故城南 苦县故城在鹿邑县东七十里】又东经亳州北【水经注濄水又东经谯县故城北沙水自枝分北经谯城西而北注濄濄水四周城侧 谯今颍州府亳州治即陈焦邑 水经注濄水又东南经城父县故城沙水枝分注之 城父故城在亳州东南七十里即陈夷邑】又东南经防城县北【水经注濄水又东经下城父北又东南屈经郎山南山东有垂惠聚又东南经龙亢县故城南 郡国志曰山桑县有下城父聚山桑今防城县也垂惠聚在县西北龙亢集在县东南】又东南合北肥水至懐逺县东南入淮【水经注濄水又左合北肥水又屈而南流出石梁又东南流经荆山而东流注于淮 北肥水出今防城西北东南流至懐逺县南东入于濄 荆山在懐逺县南一里】

泗水出山东兖州府泗水县东陪尾山【水经注泗水出鲁卞县故城东南桃虚西北昭七年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即此又西经其县故城西 元和志泗水出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其源有四四泉俱导因以为名卞县故城在泗水县东五十里】又西南经曲阜县北分为二北为洙南则泗【水经注泗水又西南经鲁县北为洙渎南则泗水南则泗水 鲁县故城即今曲阜县治洙渎在曲阜县北庄九年浚洙即此从征记曰阙里有四门其北门去洙水百余步所谓洙泗之间】泗水又南经曲阜县城西南合沂水【水出鲁城东南尼邱山西北北对稷门亦曰雩门昭二十五年传季孙请待于沂上及论语浴乎沂即此】又西经兖州府治滋阳县东【水经注泗水又西经瑕邱县东 瑕邱鲁邑即负瑕故城在今滋阳县西元和志泗水东自曲阜县界流入与洙水合】又东南流经邹县西【水经注屈从县东南流经平阳县故城西 此即南平阳也故城在今邹县西】又东经邹县南洸水注之【水经注泗水又南经高平县故城西洸水注之 高平故城在今邹县西洸水者洙水也洸洙相入受通称矣】又南经鱼台县北菏水注之【水经注泗水又南经方与县东菏水注之 方与故城在今鱼台县北菏水即济水之苞注以成湖泽东与泗水合于鱼台县西六十里谷亭城下俗谓之黄水口黄水西北通钜野泽】又东南经鱼台县东漷水注之【水经注泗水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左防南梁水又南漷水注之 湖陆本湖陵汉章帝改湖陆故城在今鱼台县东南南梁水亦名西漷水出滕县东北漷水出滕县南五十里西南流入泗哀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是也】又南经滕县西【水经注泗水又南经薛之上邳城西 胡氏曰奚仲自薛迁于邳则下邳也有下胡此为上今滕县西北有故薛城】又南经沛县东【水经注泗水又南经沛县东黄水注之又南经小沛县东又东南经广戚县故城南 黄水出小黄县黄沟即吴子防诸侯于黄池者也元和志泗水自西北流入沛县东去县五十步小沛即沛县广戚故城在沛县东北】又东南经徐州府治铜山县东北又南经其东南【水经注泗水又经留县而南经垞城东又东南经彭城县故城东又东南经吕县南 留城在沛县东南五十五里垞城在徐州府北二十六里元和志泗水在彭城县东去县十步今徐州府东南有彭城故城百步洪在府东南二里吕梁洪在府东南五十七里宋吕邑襄元年楚子辛侵宋吕留是也县对泗水上上有石梁故曰吕梁悬涛崩渀实为泗险明嘉靖中凿吕梁平之】又东南经旧邳州城西又东经其东南沂水注之【水经注泗水又东南经下邳县葛峯山又东南经其故城西又东南沂水注之 元和志葛峯山在下邳县西六里下邳故城在邳州城东三十里沂水在下邳城北西南入泗按皇舆图旧邳州在今邳州西南百余里未考何年徙于东北】又东南经宿迁县西又经其城南睢水注之【水经注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又经宿预城西又经其城南又东经陵栅南 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东流经下相县故城南又东南入泗谓之睢口下相故城在宿迁县西北七十里宿预故城在宿迁县东南陵栅旧陵县治也在今宿迁县东南】又东南经桃源县北【水经注又东南经淮阳城北又东南经魏阳城北淮阳故城在今桃源县西北魏阳疑即泗阳县故城在今桃源县东】又东经清河县西南而注于淮【水经注泗水又东经角城北而东南流注于淮 角城县故城在今桃源县东 今泗水故道自徐城以南悉为黄河所夺而淮不得擅防泗之名矣】

睢水出河南开封府陈留县西蒗荡渠【蒗荡渠者即河隂西石门渠也水经谓之济水京相璠曰出河之济盖自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世遂目故渠曰隂沟而以梁沟为蒗荡渠渠分济东南流经阳武之南中牟之北即名沙水其支流曰睢水汳水濄水汳水即汴水汴东注沙南流濄水又受沙水于扶沟者也 鸿沟兼沙水之目沙水东南流至陈州为百尺沟注于颍水此即班固所谓蒗荡渠者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者也其一水自百尺沟分出东南流至懐逺县西而南注于淮即所谓沙汭也】东经杞县北【水经注睢水东经高阳故亭北又东经雍邱县故城北 高阳故城在杞县西南雍邱今杞县也本杞国】又东经睢州北【水经注睢水又东经襄邑县故城北 襄邑故城今雎州治也卫襄牛地】又东经宁陵县南【水经注睢水又东经宁陵县南故葛伯国】又东经归德府治商邱县南【水经注睢水又东经横城北 昭二十一年御华向于横杜注睢阳县南有横亭是也 水经注睢水又东经新城北 文十四年盟于新城在商邱西南 水经注睢水又东经高乡亭北又东经亳城北南亳也汤所都 在商邱西北 又东经睢阳故城南 睢阳明嘉靖中改曰商邱宋都也 水维注睢水又东经谷熟县故城北又东蕲水出焉 谷熟县元至元中省入睢阳】又东经永城县北【水经注睢水又东经粟邑县北又东经太邱县故城北又东经芒县故城北 太邱故城在永城县西芒县故城在永城县北一名临雎城北与砀县分水有碣山所谓芒砀之间也】又东经宿州南屋从城北东流当萧县南【水经注睢水又东经相县故城南有郑陂水西南流经相城东而南流注于睢睢盛则北流入于陂陂盛则西北注于睢】又东经灵璧县东【水经注睢水又东经彭城郡之灵璧东南流 灵璧县宋元祐元年以虹县之灵璧镇置】又东北经睢宁县北【水经注睢水又东经竹县故城南 竹邑县也在邳州西南 睢水又东与滭湖合又东南八丈沟注之又东经临淮郡之取卢故城北 取卢故城在邳州西南 睢水又东合乌慈水又东经睢陵县故城北 睢陵故城今睢宁县也】又东南经宿迁县南又东南入泗【水经注睢水又东南经下相故城南又东南流入于泗 下相故城在宿迁县西北】

沂水出山东沂州府沂水县北雕厓山【山去县一百里胡氏曰即郑康成所云沂山也水经注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疑即沂山支阜】东南经沂水县西南【水经注沂水东经浮来山浮来水注之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也 又东南经东莞县故城西 城即沂水县治又南经东安县故城东而南合时密水 时密水出密山莒人归共仲及密而死是也东安故城在沂水县】

【西南 又南经阳都县故城东 故阳国在沂水县南又南与防山水合 水出防山之隂 又南经中邱城西 隐七年城中邱即此】又南经沂州府治兰山县北又屈从县西南流【水经注又南经临沂县故城东 城在沂州府城北 小沂水注之一名治水亦名武水山武阳县冠石山经防山下又东南经颛臾城北费县故城南又东南经祊城南又东南注于沂哀二年取沂西田系小沂水 水经注沂水又南经开阳县故城东 县故鄅国哀三年城启阳即此故城在沂州北 又东经襄贲县东又屈从县西南流襄贲故城在沂州西南】又南经郯城县西【水经注又屈经郯县西 县故郯国今郯城县西南有郯县故城西南去旧邳州治一百五十里】又南经旧邳州城南入于泗【水经注又南经良城县南 良城故城在邳州西北昭十三年晋侯防吴于良即此又南经下邳县北 下邳故城在邳州东三十里沂水至此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经城东屈从县南注泗亦谓之小沂水 邳州志沂河旧在州西一里今其道为黄流淤塞水自郯城入运 按州西北有泇河万歴三十五年开泇以通运自沛县夏镇至良城泇口合蛤鳗连汪诸湖东合沂水从周湖柳湖接邳州东直河东南达宿迁之黄墩骆马诸湖从董陈二沟入黄河所谓引泗合沂以济运也而沂水入泗之故迹俱不可详矣 又论语浴沂之沂出尼山西入泗非此沂水也附见泗水】

汶水出山东泰安府莱芜县原山【山在莱芜县东北七十里】西南流经莱芜县西北【水经注西南经嬴县故城南 城在今莱芜县西北】又西南经泰安府治泰安县南防牟汶北汶【牟汶水出莱芜县南门外西流入汶北汶水出泰山分水岭东南流入汶】西南经徂徕山西【山在泰安府东南四十里】又南左防淄水世谓之柴汶【柴汶水在泰安府东三十五里西流入汶昭二十六年传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即此又别有小汶水在府东南七十里西入汶通为五汶也】又西南经宁阳县东北又西洸水出焉【尔雅汶别为□疑即洸也今宁阳县境有鲁□邑洸水西南流经今滋阳县西北注于沫水】又西南经东平州南汶上县北【水经注汶水又西南经东平章县南又西南经桃乡县故城西 章县故城在今东平州东桃乡故城在今汶上县东北四十里】又西经故夀张县北又西南至安山镇入于济【明地理志夀张故城在今县东南洪武十三年徙治王陵店在安平镇西南矣故水经注先云经夀张而后云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济也安民亭即今安山镇元人引汶絶济入防通河明永乐中又筑戴村坝遏汶水尽出南旺以资运而安山入济之故道填淤乆矣】

菏水分济于山东曹州府定陶县东北经今钜野县西南【水经注东南经乗氏县故城南即春秋之乗邱在钜野县西南】 又东经金乡县东北【水经注又东经昌邑县故城北又东经金乡县故城南又东经缗县故城之北 昌邑故城在金乡县西北东缗故城在金乡县西北】又东经鱼台县北又经其城东南入于泗【水经注菏水又东经方与县北又东经武棠亭又东经泥母亭又东经湖陆县南东入于泗水 武棠亭在鱼台县北十三里即鲁侯观鱼处泥母亭即母在鱼台县东菏水入泗处在鱼台县东二十里谷亭镇按汶水菏水本应与济水以类相从以今日水道汶水不复入济而其南流者亦合沂泗入淮菏之上流亦无复有济水故附于此潍淄二水专达于海亦无可附并系于后】

潍水出今山东沂州府莒州东北潍山【水经注潍水出琅琊箕县维山元和志潍山在莒县东北八十三里潍水所出】东经诸城县西又东北经诸

城县北【水经注东北经诸县故城西 城在今诸城县西南】又北经安邱县东其东岸则高宻县【水经注又东北经东武县故城西 今诸城县治 又北经平昌县故城东城在今安邱县南 又北经高密县故城西故城在今县西南潍水西南去县四十里】又北经安邱县东北【水经注又北经淳于县东 今安邱县东北有淳于故城 又北左防汶水 此东汶也出朱虚县小泰山】又北经昌邑县南又东北经其县东又东北入于海【水经注北经平城亭西又东北经密乡亭西今昌邑县南有平城故城东南有密乡故城又东北经下密县故城西 城在昌邑县东南与潍县接界 又东北经都昌县故城东又东北入于海 都昌今昌邑也海在县北十五里】

淄水出今山东青州府治益都县西南岳阳山【水经注淄水出泰山莱芜县西南原山下括地志淄川县东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今益都县岳阳山东麓地名泉河古莱芜地岳阳即原山也】东北流经益都县南又经其城西北【水经注淄水东北流经莱芜谷 谷在今益都西南元和志淄水西去县五十五里 屈而西北流经其县故城南 元和志莱芜故城在今淄州东南六十里又今益都西南有莱芜故城今莱芜汉嬴县也唐长安四年置非此莱芜又西北转经城西又北出山谓之莱芜口 旧志自临淄西南至古莱芜有长谷界两山间逾二百里中通淄河名马陆亦名弇中】又东北经临淄县南又经其东北【水经注淄水东北流经牛山西 牛山在临淄县南二十五里 又东经淄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又北经其城东 城中有营邱齐国都也 又东经安平城北 临淄县东有安平故城 又东经利县东 在临淄北五十里】又东北经乐安县东北夀光县北入于海【水经注淄水又东经巨淀县故城西又东北经广饶县故城北 俱在今乐安县东北又东入马车渎 在乐安县东五十里清水泊北乱流东北经琅瑰故城南 在乐安县东北一百十里又东北经马井城北与时渑之水合 时水出齐城西南二十五里渑水出营城东北经博兴县南界入时水时水一名耏水 又东北至皮邱沈入海 元和志夀光县淄渑二水西自千乗县界流入去县四十里千乗故城在乐安北濵海】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舆图

江水出四川松潘卫缴外岷山流经卫北又东南经叠溪营西又东南经茂州西其西岸则保县又西南经威州西【玉轮江自西注之亦曰汶水】又西南经汶川县西又东南经灌县西沱水出焉【沱水自灌县西南首受大江东经郫县新繁成都新都金堂等县又东南经简州及资阳资县富顺等县至泸州北东南与江防湖氏曰此禹贡梁州之沱也亦谓之郫江其大江之正流水经注谓之江】又东南经温江县西崇庆州东又东南经新津县东北又东南经眉州东又南经嘉定州东【涐水合沫水青衣水自西入焉涐水亦名大渡河】又东南经犍为县北又东南经叙州府治宜宾县东北泸水合绳若诸水自西来入焉【绳水即姚安府北之金沙江若水即建昌卫西之打冲河泸水出建昌卫西北南行受诸水折而东经东川府北又东北经屏山县南名马湖江县故马湖府也又东北入江】又东经南溪县南又南经江安县北又东经纳溪县北又东北经泸州东南沱水合湔雒緜诸水自西北来入焉又东经合江县北又东北经江津县北又东北经重庆府治巴县东南【巴县故巴子国】西汉水合羌白涪巴渝诸水自北来入焉【西汉水亦曰嘉陵江白水即禹贡桓水】又东北经长夀县南又东经涪州北【涪陵江水自南入焉亦曰延江】又东北经酆都县南又东北经忠州南又东北经万县南又东北经云阳县南又东经夔州府治奉节县南【奉节县为庸之鱼邑楚地至此与巴接境 瞿塘峡在县东】夷水出焉【夷水自奉节县东南首受大江流经建始县北其故道今已湮塞惟从建始县南受施南府开蛮界水东经巴东长阳至宜都县北又东入江胡氏曰此即禹贡荆州之沱也】又东经巫山县南【巫峡在县东】又东经湖广巴东县北又东经归州南【州东南七里有丹阳故城亦名秭归北枕大江楚熊绎始封之丹阳也东二十里有夔子城为楚所分之夔国】又东经宜昌府南【即夷陵州西陵峡在府西北】又东南经宜都县北与夷水合又东南经枝江县北【亦名丹阳通典云楚都丹阳为今秭归后徙枝江亦曰丹阳但不知何时所迁耳 又庄十年传楚子御巴人大败于津水经注汥江县西三里有津亭又文十六年传麋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人谋徙于阪高杜注选楚地亦当在县境楚又徙罗人于此后汉志枝江本罗国】又东经松滋县北睢水合漳水自北入焉又东经荆州府治江陵县南夏水出焉【楚迁都郢在县北十里后迁都于鄀名此为纪郢杜注所谓纪南城也渚宫今县治水经注江陵城即春秋时渚宫 又荆州记州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荒谷又西北有小城曰冶父又脾泄杜注近郢都亦当在江陵县境】又南经公安县东又东经石首县北又东经华容县北监利县南【监利石首二县本汉华容县地其故城在今监利县之西北今之华容乃晋分汉孱陵地置南安县随改华容 章华台在监利县东北三十里又县东三十里有州陵城为州国涌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在今监利县东南】又东南至岳州府治巴陵

县西北防洞庭之水【洞庭受湖南沅湘等九水故禹贡称九江春秋时尚未有洞庭之名胡氏曰自枝江县北以下此后世大江之经流水经注所称北江者也禹贡导江东至于澧过九江则当经】

【枝江县南松滋县南公安县西南安乡县西南合澧水又东至华容县入洞庭湖水经注所称南江也】又东经临湘县北又东北经嘉鱼县西北阳州东南又东北经武昌府治江夏县西其西岸则汉阳府治汉阳县汉水自西北来合焉【详汉水】又北折而东经武昌县北其北岸则黄州府治黄冈县【县西北有举水于此入江其上源出麻城县又麻城县东有栢子山高氏曰定四年吴楚陈于栢举盖合栢山举水得名】又东南经大冶县北蕲水县南【国在县东三十里】又东南经兴国州北蕲州南又东经广济县南江西瑞昌县北又东经黄梅县南九江府治德化县北又东彭蠡湖自南来注之又东北经湖口县北其北岸则江南宿松县又东北经彭泽县北其北岸则望江县又东北经东流县西又东北经安庆府治懐宁县南又东北经池州府治贵池县北其西北岸则桐城县庐江县【桐城为桐国庐江以西为羣舒地】又东北经铜陵县西【胡氏曰大江去县里许鹊头山在县北昭五年楚伐吴吴人败之鹊岸即此】又东北经繁昌县北【胡氏曰县东北三十里江中有鹊尾洲】其西北岸则无为州【巢国地有楚驾厘二邑 州东南有濡须口巢湖之水于此入江】又东经芜湖县西又北经太平府治当涂县西桐水入焉其西岸则和州【昭十七年传楚败吴师于长岸获其乗舟余皇元和志歴阳县南七十里有梁山东岸姑熟县有博望山二山隔江相对望之如门南朝谓之天门即长岸也唐歴阳县今和州姑熟今当涂也梁山即西梁山博望山即东梁山】又东北经江宁府治上元县西北其西岸则江浦县又东北经六合县南【六合县为楚棠邑襄十四年传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 县东南有瓜步滁水于此入江】又东经句容县北其北岸则仪徴县又东经镇江府治丹徒县北【丹徒吴朱方也】其北岸则扬州府治江都县【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起于府城东南二里】又东经丹阳县北又东经常州府治武进县北【武进吴延陵邑】其北岸则泰州又东经江隂县北其北岸则泰兴县靖江县如皋县【吴郧邑在如皋县南】又东经常熟县北其北岸则通州又东南经太仓州北其北岸则海门乡【海门县本唐海陵县之东洲镇五代时置县有六港皆通大海其地为海水所侵康熙初县治遂沦于海今为海门乡并入通州】又东入于海

汉水出陜西汉中府宁羌州北九十里嶓冡山【嶓冡有二一在县西宁羌州北漾水所出汉之上源也一在巩昌府秦州西南嘉陵水所出其下流合潜水曰西汉水也】东北流经县西南合水【水一名沮水漾既合亦通称 胡氏曰漾水自县南枝分为禹贡梁州之潜西流至广元县西南入嘉陵水】又东经褒城县南【褒水自县东北来源出郿县衙岭山南南流入于汉其山北为斜水所出北流入渭褒水所经皆穴山架木而行名曰连云栈】又东南经汉中府治南郑县南【至此始名汉水】又东经城固县南又东经洋县南又东经西乡县东北又东南经石泉县南又南经汉隂县西又南经紫阳县西又东北经兴安州北【州为庸国地】又东经洵阳县南又东经白河县北【麇国都锡穴即县治】其北岸则湖广上津县又东北经竹山县北【县东四十里有上庸城为庸国地又五里有方城山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为庸之方城】其北岸则郧西县又东经郧阳府治郧县南【郧县为麇国地文十一年传楚子伐麇师于防渚防渚在今房县】又东南经均州北均水合丹水淅水自北入焉【丹水出商州西水经注丹水自仓野东歴菟和又东南歴少习出武关又东南淅水注之又东南经三户城又东南经丹水县南又东歴于中之北所谓商于者也又南合均水 按今郧襄以北北通宛洛西走商华实春秋时楚与春晋徃来要害之地左传哀四年楚人谋北方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洛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晋隂地大夫将通于少习以聼命丰在今淅川县西南析在今内乡县西上洛今商州菟和仓野俱在州南自州以东至嵩县俱晋阴地少习在商南县东其下有武关史记沛公西入武关破咸阳是也僖二十五年秦晋伐鄀楚鬬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戌商密申在今南阳县西息在今息县北商密在内乡县西南本鄀国地有三戸城哀四年晋执蛮子以畀楚师于三戸是也文十年子西为商公沿汉泝江将入郢商在今商南县武关西北然则均州丹水之间为楚重地明矣 又文十六年楚侵庸次于句澨楚子防师于临品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俱在州境】又东南经光化县西南【县西有隂县故城为楚下隂地昭十九年传楚工尹赤迁隂于下隂即此】又东南经谷城县东彭水自西入焉【县西十里有谷城山为谷国】又东南经襄阳府治襄阳县北淯水自北入焉【汉水北岸即古樊城与襄阳对峙为古今之形胜南北之腰膂 府东北十二里有鄾城为鄾国又文十六年传楚人谋徙于阪高在府治西】折而南经宜城县东鄢水自西入焉【县西南九里有古鄢国入楚为鄢邑昭十三年传王沿夏将欲入鄢杜注顺汉水入鄢也县西南九十里有鄀城与荆门州接界鄀国自商密迁此后入于楚定六年楚避吴北去徙都鄀仍名郢谓之鄢郢 县东南有湫城为楚湫邑】又南经安陆府治钟祥县西南【桓十一年传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鬬亷谓莫敖曰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鋭师宵驾于郧郊郢即今府治高氏曰四国之境相去甚逺随在随州蓼在唐县州在监利绞在郧阳而郊郢则居中扼要之地也故鬬亷使屈瑕据之 庄四年传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防于汉汭而还此汉汭乃襄阳以南至安陆府之汉水也高氏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故西境特广逾汉而后为楚地桓八年楚武王侵随军于汉淮之间始渐规取汉上之地今随州东南三十里有楚子城所谓军于汉淮之间者盖筑城于此以逼随也 楚沈鹿在县东六十里 府志云汉水自钟祥县北三十里分流为芦伏河经潜江县东南复入于汉即禹贡荆州之潜也】臼水自东入焉【即成臼】又南经荆门州东【州西北有长林城为楚大林东南有那口城为楚那处】又东南经京山县西南【雍澨在县西南防澨亦在县境】又东南经潜江县北又东经天门县南【天门本景陵县雍正中改】夏水自西南入焉【自此以下汉水亦称夏水】又东经阳州北又东经汉川县南涢水自北入焉【即清】又东经汉阳府治汉阳县东北又南合于大江【今汉口也汉既纳夏亦通称夏左传昭四年沈尹射奔命于夏汭杜注汉水曲入江今夏口也孔疏汉水之尾变为夏水是也昭十三年王沿夏欲入鄢犹为汉水上流而亦称夏者犹为入汉之水而水经称全汉曰盖三水通称也古夏口即汉口在江之北三国吴时于江南筑城名夏口而夏口遂与口对峙矣 定四年传吴人舍舟淮汭自豫夏与楚夹汉司马左戍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防阨子济汉而伐之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大别山一名鲁山在府城东北百步小别山一名甑山在汉川县南十里大隧直辕防阨即所谓义阳三关也搃名曰城口在应山县北信阳州南方城在裕州吴人舍舟遵陆当在今颍夀之间从此循淮以西入城口以至于汉也 胡氏曰汉水本东行触大别之陂而南囬入江今则自郭师口以上决而东经大别山后入江非复古之夏汭矣 按楚人济汉而陈则春秋时大别山在汉水东岸今在汉水西岸】

附入江入汉诸水

睢水出湖广郧阳府房县西南景山一名沮水东南流维南漳县西逺安县西又南经当阳县北又东南合漳水又南至松滋县东入于江【定四年传楚子涉睢济江盖自郢西走涉此水也按今沮水上流出逺安县西北其房县之沮东流至谷城县南入于汉】

漳水出湖广荆州府南漳县西北荆山东南流又屈西南经荆门州西又南至当阳县东南合睢水【漳水入沮在当阳县东南五十里宣四年传子越师于漳澨即此 按今漳水上流在南漳县西南】

桐水出江南广德州西南白石山西北流经建平县南又西北经高淳县注于丹阳湖又西入江【丹阳湖在太平府治当涂县东南周三百里分流芜湖哀十五年传楚伐吴及桐汭应在当涂芜湖二县之间又襄三年传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鸠兹在芜湖县东三十里衡山在当涂县东北六十里】

彭水出郧阳府房县一名筑水东南流经谷城县南又东入于汉【桓十二年传楚伐绞楚师分涉于彭即此绞国在勋阳府治西北】

鄢水亦出房县一名夷水东南流经南漳县南又东南经宜城县南又东入于汉【水经注夷水蛮水也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 与荆山相邻其水东南流经宜城西山又东南经罗川城故罗国也又谓之鄢水春秋楚人伐罗渡都者也又东南流与零水合经蛮城南城在宜城南三十里春秋莫敖自罗败退及鄢乱次以济是也 中庐县本卢戎国人楚为庐邑其故城在南漳县东五十里罗川城在宜城县西二十里皆近鄢水】

成臼即臼水出出湖广安陆府京山县西北聊屈山西入于汉【定五年传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即此水也】

溠水出湖广德安府随州西北黄山【庄四年传除道梁溠营军临随即此水也】东南流注于郧

清即涢水出随州西大洪山东南流经德安府治安陆县西谓之清水【定四年传吴从楚师及清即此水也】又东南经孝感县西南汉川县东北又南入于汉

夏水首受江水于荆州府治江陵县东南【水经注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又东经监利县北【水经注夏水自华容县东北东经监利县南华容故城在今监利县西北监利故城在今县东北】涌水出焉【水经注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庄十八年传阎□游涌而逸即此】又东北经阳州西又东北入于汉【水经注水经江夏云杜县夏水从西来注之云杜故城在今阳州西北 应劭曰江别入为夏水冬竭夏流故名】

云梦跨江南北在今湖广德安安陆二府以南荆州府监利石首枝江等县以北【左传宣四年防夫人使弃子文于梦中杜注江夏安陆县东南有云梦城安陆今德安府治昭三年楚子以郑伯田江南之梦郭景纯言华容县南巴邱湖是也华容今监利石首二县定四年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当在今枝江县界】

彭蠡即鄱阳湖在江西南昌府东北九江府东南南康府东饶州府西其上源曰赣水亦曰豫章水出南安府崇义县南东北流经赣州吉安临江诸府至南昌府西北又东入鄱阳湖又北经饶州南康二府至九江府治德化县东而北入于江【今饶州府治鄱阳县为楚地余干县为越地俱濵鄱阳湖史记吴伐楚取番即鄱阳县是湖为三国接界之地昭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畧吴疆越大夫胥犴劳王于豫章之汭即今鄱阳湖左右地也】

笠泽即松江在今江南苏州府吴江县南浙江嘉兴府治嘉兴县北上承太湖下入于海【哀十七年传越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国语越军江北吴军江南是也】

春秋大事表舆图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