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四书辨疑目録     四书类

卷一

大学

在亲民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顾諟天之明命

汤之盘铭

作新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爲国家

卷二

论语

学而第一

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爲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贤贤易色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无友不如己者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礼之用和爲贵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逺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君子食无求饱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爲政第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有耻且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父母惟其疾之忧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色难

有酒食先生馔

视其所以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爲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为政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卷三

论语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爲木铎

居上不寛爲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知者利仁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爲仁矣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懐惠吾道一以贯之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德不孤必有邻

卷四

论语

公冶长第五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女器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无所取材

赐也何敢望囘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其愚不可及也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愿无伐善无施劳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雍也第六

囘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觚不觚觚哉觚哉

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黙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卷五

论语

泰伯第八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三以天下让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曽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士不可以不毅任重而道逺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予有乱臣十人

唐虞之际于斯爲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沽之哉沽之哉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爲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舎昼夜

勇者不惧

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逺而

卷六

论语

郷党第十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惟酒无量不及乱

不撤姜食

食不语寝不言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廐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先进第十一

南容三复白圭

囘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从之者与

顔渊第十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民无信不立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爲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旣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卷七

论语

子路第十三

先之劳之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狷者有所不爲也

不占而已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宪问第十四

注胡氏曰此篇原宪所记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曰未仁乎

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爲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丘何爲是栖栖者与

疾固也

子曰作者七人矣

果哉末之难矣

衞灵公第十五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由知德者鲜矣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人无逺虑必有近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

小不忍则乱大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当仁不让于师

季氏第十六

注洪氏曰此篇或以爲齐论

则将焉用彼相矣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卷八

论语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性相近也习相逺也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公山弗扰以费畔

吾其为东周乎

吾岂匏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恶徼以爲知者

微子第十八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子张第十九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逺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曽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尧曰第二十

天之厯数在尔躬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不知命无以爲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卷九

孟子

梁惠王上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不日成之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塡然鼓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鼈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畆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黎民不饥不寒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人死则曰非我也歳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歳斯天下之民至焉

愿比死者一洒之

无以则王乎

是乃仁术也

是以君子逺庖厨也

爲长者折枝

刑于寡妻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搆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梁惠王下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今也不然

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惟君所行也

畜君何尤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

必使玉人雕琢之

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后来其苏

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

行止非人所能也

卷十

孟子

公孙丑上

曰管仲曽西之所不爲也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

速于置邮而传命

我四十不动心

不动心有道乎

孟施舎

虽褐寛博吾不惴焉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夫志至焉气次焉

持其志无暴其气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我知言

其爲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旣圣矣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取诸人以爲善是与人爲善者也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是或一道也

子之持防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不得不可以爲恱

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有仕于此而子恱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

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王庶几改之

王由足用爲善

吾何为不豫哉

卷十一

孟子

滕文公上

周公岂欺我哉

曽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

曰吾有所受之也

父兄百官不我足也

百官族人可谓曰知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使民盻盻然

又称贷而益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使毕战问井地

闻君行仁政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曽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盖归反蔂梩而掩之

滕文公下

勇士不忘丧其元

以顺爲正者妾妇之道也

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

我武惟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代用张于汤有光

日攘其邻之鸡者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

已频顣

离娄上

而仁覆天下矣

言则非先王之道

仁不可爲众也

道在迩而求诸逺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是天下之父归之也

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闲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政不足闲也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卷十二

孟子

离娄下

惠而不知爲政

日亦不足矣

才也养不才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

不歴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已溺之

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

万章上

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隂舜禹益相去久逺

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

万章下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

曰郤之郤之爲不恭何哉

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已仆仆尔亟拜也

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告子上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耆秦人之炙

乃若其情则可以爲善矣乃所谓善也富歳子弟多赖

则爲狼疾人也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告子下

方寸之木可使髙于岑楼

徃应之曰

紾兄之臂而夺之食

孔子爲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爲为肉也其知者以爲爲无礼也

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

夫茍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旣已知之矣

卷十三

孟子

尽心上

殀寿不贰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霸者之民驩虞如也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夫有所受之也

居移气养移体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君子引而不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下

各欲正己也

好名之人能让千乗之国茍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稽大不理于口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

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若是乎从者之廀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人病舎其田而芸人之田

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

卷十四

中庸

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愼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愼其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巻十五

中庸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道其不行矣夫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衽金革死而不厌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伐柯伐柯其则不逺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逺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椂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成已仁也成物知也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徴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

上焉者虽善无徴无徴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臣】等谨按四书辨疑十五卷旧刻不著作者时代姓氏书中称自宋氏播迁江表南北分隔才百五六十年经书文字已有不同则元初人所撰矣苏天爵安熈行状云国初有传朱子四书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愽自负为説非之赵郡陈氏独喜其説増多至若干言是书多引滹南王若虚説殆寜晋陈天祥书也朱彛尊经义考曰四书辨疑元人凡有四家云峰胡氏偃师陈氏黄岩陈成甫氏孟长文氏成甫长文并浙人云峰一宗朱子其为偃师陈氏之书无疑所説当矣其曰偃师者元史称天祥因兄祜仕河南自寜晋徙家洛阳尝居偃师南山故也天爵又谓安熈为书以辨之其后天祥深悔而焚其书今此本具存其毁之不尽欤或天爵欲张大其师学所言未足据也今观其书大意主于阙疑而不贵穿凿故其所列三百余条皆平心剖析实非有意立异规规为门户之争者齐鲁毛韩四诗并存左氏公谷三传兼列古人説经虽各有专门授受而通儒博考正未尝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各尊其所闻各行其所知朱子亦尝言之矣是编固不妨与集注并存也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