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2)。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3),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4)。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5)。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7),能知古始,是谓道纪(8)。

【题解】

这里老子把“道”说成是人们无法通过感官认识的超越于具体事物的精神实体。

注释:

(1)今本皆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作“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弗得,名之曰夷。”乙本同,惟“名”作“命”、作“微”,第一“命”字损掩。范应元“夷”作“幾”。范曰“幾字,孙登、王弼同古本。”傅奕云:“幾者幽而无象也。”马叙伦、朱谦之、蒋锡昌都以“幾”字义长。然今道藏傅本与诸王本皆作“夷”,《释文》亦作“夷”。注:顾云平也。钟会云灭也,平也,作“夷”亦有依据。

张松如说:“视、听、搏之与夷、希、微,诸本交错,似无固谊,大约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不过就视、听、搏几个不同的方面言之罢了。”其言甚是。又说:“此句帛书作‘捪之弗得,名之曰夷’,《说文》:‘捪,抚也,摩也。’盖与‘揗’字同谊。‘捪’讹为‘搏’,为‘抟’,遂生后世诸本歧义耳,不必强为是非也,故从众作‘搏’。”

(2)王、傅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均无“故”字。“致诘”假作“至计”,“混”,甲本作,乙本作,皆音假。甲本“而为一”三字损掩。高亨说:“致诘,推问也。”又“‘故’疑当读为‘固’,言此三者本合而成一也。”河上公说:“混,合也。”

(3)范本如此。傅本两“不”字上有两“之”字。马王堆本甲本“皦”作,“昧”作“忽”。乙本“皦”作“谬”,“昧”作“物”。注曰:“乙本作谬。按《庄子·天下》论庄周‘谬悠之说’,成玄英疏:‘谬,虚也。悠,远也。’疑当作攸,读为悠,意为谬悠虚远。通行本作皦。”

高亨说:“《方言》十二:‘皦,明也。’《说文》:‘昧,闇也。’道,上极九天,然九天之明,非道本体之明也,故曰‘其上不皦’。道,下至九渊,然九渊之闇,非道本体之闇也,故曰‘其下不昧’。质言之,道之本体,无皦昧之变也。”蒋锡昌说:“道之为物,不皦不昧,万超然绝对,不可以他物比拟,亦不可以任何语言形容也。”傅、范、马王堆本而外,诸本均无“一者”二字。

(4)河上、傅、范及景福诸今本均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作“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乙本同。惟“名”作“命”。王弼本无“兮”字。马叙伦《校诂》:“《辅行记》十之二引‘复归于无’,无‘物’字。”高亨《正诂》:“绳绳,疑本作,形近而讹。《说文》:‘,冥也。’则犹冥冥矣,谓其不可见也。不可见自不可名,故曰‘不可名’。”

(5)王弼本如此。傅、范“惚恍”作“芴芒”。马王堆本乙本“谓”省作“胃”,“惚恍”作“沕望”。甲本自“象”以下五字损掩。“惚恍”,御注、景福、河上、李道纯各本作“忽恍”,诸王本作“惚恍。”《释文》出“怳”字。陆希声、黄茂材、陈景元、曹道冲各本作“惚怳”,“惚”“怳”字同。奚侗说:“忽怳亦可倒怳忽。与仿佛同谊。”蒋锡昌说:“‘惚恍’或作‘芴芒’,或作‘惚怳’,双声叠字皆可通用。盖双声叠字,以声为主,苟声相近,亦可通假。‘恍惚’亦即仿佛而老子必欲以,‘恍惚’倒成‘惚恍’者,因‘象’‘恍’为韵耳。”“无物之象”,苏辙、林希夷、董思靖各本并作“无象之象。”高亨说:“作‘无象之象’较胜。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句法一律,其证一也;末句既云‘无物’。此不宜又云‘无物’,以至复沓,其证二也。”

(6)王、傅及诸今本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甲本只残留“而不见其首”五字,余损掩。马叙伦《校诂》:“《经幢》及《文选·头陀寺碑文》注引两句互易。”盖与马王堆本合。景龙、开元及敦煌丙本,并无二“之”字。

(7)王弼及诸今本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乙本“古”并作“今”。傅奕本“以”字上有“可”字。景龙本“御”作“语”。奚侗说:“《诗·思齐》:‘以御于家邦。’郑笺:‘御,治也。’”刘师培说:“有,即域之假字。有通作或,或即古域字。《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国语·楚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韦注:‘有,域也。’此文有即域,域即二十五章‘域中有四大’之域也。御今之有,犹言御今之国家也。”

(8)王、傅之诸今本悉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能”作“以”,“谓”省作“胃”。

甲本“道纪”二字损掩。河上、景龙、广明、景福、敦煌丙本,“能”作“以”,同马王堆本。景龙“纪”作“己”,《小尔雅·广言》:“纪,基也。”道纪,犹言道基。

【今译】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不着叫做“微”。这三者不可推问,所以合而为一。这个所谓“一”,它的上面并不显得光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渺渺茫茫啊,难以言状,重新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这称做“惚恍”。面对它,看不见它的前面,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后面。操执古来的“道”,来治理当今的国家,能知道远古的原始状态,这就是道的始基。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