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1)。圣人无积(2)。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3)。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4)。

【题解】

本章开头老子提出真假、善恶、美丑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往往与其实际内容不一致,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他在这里把现象和内容的不一致,看成是绝对的,单单认定“信言”是“不美”的,“美言”是“不信”的;“善者”是“不辩”的,“辩者”是“不善”的;“知者”是“不博”的,“博者”是“不知”的。只看到事物的统一性,而不看到事物的对立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了。

老子用相反相成的规律,提出“圣人无积”的命题,从而提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等语,这就把“有”与“无”、“多”与“少”的相反相成的道理,全面照顾到了。

最后,提出“均富思想”:先由“人之道”,逆推到“天之道”,更由“天之道”以论证“人之道”。提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因此“人之道,为而弗争”。这就把“均富思想”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较之七十九章所谓“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就更具主动性,更富积极意义了。(采张松如说)

注释:

(1)诸王本、河上公本如此。傅、范及焦竑、潘静观诸本,上二“者”字并作“言”。严遵及龙兴碑,“知者”二句在“善者”二句上。马王堆本乙本作:“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甲本大致相同,惟六句中,皆有损掩。张松如说:“帛书‘多’字,当为称美之意。《汉书·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此即‘绿水青山枉自多’之‘多’也。”俞樾《诸子平议》:“谨按此当作‘信者不美,美者不信’,与下文‘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文法一律。河上公于‘信者不美’注云:‘信者如其实,不善者,朴且质也。’是可证古本正作‘信者不美’,无‘言’字也。于‘美言不信’注云:‘滋美之言者,孽孽华词,饰伪多空虚也。’自经文误作‘美言不信’,后人因改注文‘美者’为‘滋美之言’者,不词甚矣。”蒋锡昌《校诂》:“顾本河注:‘信言者,实言也;美言者,滋美之华词。’是河同王本。愈据误本,谓河无‘言’字,非是。”

(2)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积”字损掩。傅、范与《战国策·魏策》所引同、河上及诸王本,“无”作“不”。严遵本,句上有“是故”二字。

(3)河上、王弼、傅奕及唐宋诸本多如此。《战国策·魏策》所引,上“既”字作“尽”。开元、景福、《道德真经》及陆希声、杜光庭、李约、吕知常、寇才质诸本,“为”作“与”。赵至坚本,二“人”字并作“民”。范应元本,二“愈”字并作“俞”。

马王堆本乙本作:“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甲本损掩。高亨《正诂》:“为,施也。就《魏策》所引,知此二‘既’字乃‘尽’义。《广雅释诂》:‘既,尽也’。‘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言尽以施人而己愈有;尽以予人而己愈多也。因‘既’皆‘尽’义,故《魏策》引一作‘尽’。一作‘既’耳。”张松如《校读》:“‘既’作‘尽’解,固通;作‘己’解,即古义所谓‘人就食之谓即,食毕反身而走之谓既’,更确。‘已’‘尽’谊近义通,盖‘尽’者当‘已’,‘己’者亦可‘尽’也。”

(4)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损掩。河、王、傅、范诸今本,上句无“故”字,下句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崇宁五注本《老子注》,无上“之”字。敦煌辛本无下“之”字。赵至坚本作“人之道”,无“圣”字。

【今译】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懂的人不卖弄渊博,卖弄渊博的人不是真懂。“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越富有;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越充足。所以天的“道”,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它们,圣人的“道”,干什么都不跟别人争夺。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